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争霸窃明(完整版)-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少年打了一个千,郑重其事地大声回答:“标下洪安通。”

“洪安通?”这个名字让黄石微微惊讶了一下:“三个字怎么写?”

“回大人,洪水的洪,平安的安,通顺的通。”洪安通毫不犹豫的回答。

“听你名字不像是军户子弟,为何在军中啊?”

“黄将军明鉴,标下本是沈阳大户子弟,建虏犯我辽东,标下全家尽遭屠戮,标下立志要为亲人报仇,听说毛军门反攻辽东,就来毛大人军中投军了。”

“你今年多大了?”黄石和颜悦色地问。

“回黄将军,标下今年十七。”

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黄石扫视着洪安通没有发育完全的单薄身材,恭敬的年轻士兵还有一张少年的脸,但面孔上露出坚毅的神色,“本将看你身手敏捷,以你的年龄来说,很不错啊。”

“启禀黄将军,标下原本家中有很多武师、保镖,标下也学过一些功夫。”

“哦,都学过什么?”

“标下学过十三太保横练。”

黄石越发古怪地看了少年一眼,怀疑自己是不是来到一个有工夫的武侠世界了,试探了一句:“听说这个功夫要童子功。”

“回黄将军,标下满门只留下标下一个活口,”少年虽然低着头,但是黄石仿佛看到充满仇恨的杀气正从他身上徐徐冒出:“标下也听有人这么说过,先父原先的意思,不过用此强身健体罢了,成家以后就算前功尽弃也不可惜。”

“标下自知不孝,但是这满门的血海深仇怎么不报?”少年胸口剧烈地起伏几下,声音也微微有些嘶哑,始终见不到一滴眼泪,他平复了一下呼吸就继续道:

“黄将军,标下大哥用身体掩护了标下,这全家只有标下,标下一个人活下来。当时,标下眼睁睁地看着母亲、姐妹们都被建虏掠走,听着母亲和标下姐妹们的哭喊声,还有那些鞑子的笑声,可是标下就是不敢出声。”

洪安通对着心目中的英雄吐出隐藏许久的秘密,语气却平静得如同在叙述别人故事:“标下收拾了祖父、父亲、叔叔伯伯们的尸体,在全家几十口的坟头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勤练武功,杀光鞑子。只要标下还有一口气在,那怕不成亲,也一定要报仇。”

“你在张攀千总手下只是一个小兵吧?”

“是,黄将军。”

“你是镇江之战前参军的吗?”

“回黄将军话,标下是在三岔河以水手身份投军。”

黄石默默看了看,他深知士兵的苦难,更知道在军队中,水手比士兵地位更低。黄石很难想象,这少年体内有着怎样强烈的情感在支撑着他:“那你现在是一个士兵么?”

“是,黄将军。”洪安通的语气仍然异常平静,没有一点儿骄傲或是自豪:“标下在张攀千总手下奋勇杀敌,斩首两级,所以被特许从军了。”

“嗯,”黄石犹豫着决定确认一下自己所在的世界:“练了十三太保横练,你一个能打十个么?”

“不能。”

“噢,那你会下毒么?嗯,就是需要一年吃一次解药的那种毒?”

“……不会”

“不会是吧,那你认不认识什么孪生头陀?……不认识,那认不认识陆高轩?……也不认识啊……那你会不会养毒蛇?”

“……”

看来不是来到一个武侠世界,黄石暗暗松了一口气,自己也不用费心学化骨绵掌了。

“建奴叛乱以来,辽东很多人都家破人亡,你不是独一份。”无论如何黄石是不相信什么童子功的,不就是消耗大卡和蛋白质么?这些肉里都有,最多吃点鱼虾补充些磷,这东西不孝敬给女人就只能便宜手了。他决定尝试着劝导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黄将军所言极是,但标下决心以定。”洪安通满脸都是倔强。

“是吗?你认为你家人的在天之灵,希望你这样么?你大哥舍命保护你,你却要你祖宗绝后无传么?”

洪安通瞬时就不作声了,过了一会儿突然猛烈爆发,那肆无忌惮的嚎啕声让黄石大吃一惊,没想到这话的杀伤力竟有如此之大。

洪安通和黄石说的话还有些不尽不实,后金士兵就在他父亲的尸体前面前侮辱了他的母亲和姐妹,但是洪安通当时躲在他大哥的尸体下面连大气都不敢透一口,每次想起自己当时的懦弱,他都心痛如绞,痛苦得几乎喘不出气。

现在黄石的话再次让他回忆起自己的苟且偷生,全族男性为了保护家人而死,大哥用身体掩护了他,那张血淋淋的面孔又一次出现在少年的眼前,母亲和姐姐的嘶喊也又在他耳朵中响起:

“黄将军,标下决心已定,不报这血仇,决不自散武功。”

(第三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四节

“但是童子功不一定有用,相信我,练功不如多吃肉和一副铁甲。”不知道为什么,黄石总是对这个名字有特别的热情,其实这种家庭惨变在投奔毛文龙的辽民中称得上比比皆是。

“一定有用的,黄将军。”洪安通很顽固。

你有科技,我有神功。这种话黄石是绝对不相信的,人要是能靠禁欲来抗大刀长矛,那就不会有飞机大炮了。

可能只是一个吹嘘,只是一个自夸,也可能那个保镖根本就是一个江湖骗子,但是洪安通显然深信不疑,或许是根本不去怀疑,在潜意识中把这种行为当成了赎罪。

“你刚才说你斩首两级,升为士兵?”

“是的,大人,标下已经是东江战兵。”

“那好,本将正好还需要亲兵,你这样的忠义之士正是本将最欣赏的,你可愿意为本将效力?”

“是,黄将军,能为黄将军效力正是标下所愿,标下一定用生命来保卫黄将军。”

被黄石横了他一眼后,洪安通猛然醒悟,改口道:“谢大人提拔,属下一定为大人效死!”

黄石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在心中对少年,也是对自己暗暗保证:“洪教主啊洪教主,不管是你是不是他,都跟着我走吧,你不用在明朝覆灭后抱着仇恨活在毒蛇中了,我也会给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和一段正常的婚姻的。”

之所以对这个名字敏感,那是因为黄石这个民族主义者不仅目光狭隘的,而且不能认清民族融合才是历史潮流。他没有某个婊子养的狗杂种那样的高风亮节,去和刽子手搞什么一笑泯冤仇。宽恕,只有在强者赐予弱者时才是宽恕,而反过来则迹近投降。

就好比同样是喊“停”,从胜利者和失败者嘴里喊出来,就完全不是一个意思。黄石认为,辛亥革命以后,汉族可以大度地团结少数民族,但如果这么要求古人,那就毫无疑问是为汉奸开脱。现在皇太极还是好好的,远没有被打得满地乱爬,欠下的血债也根本没有被讨还。

后金崛起以后,很多辽东百姓惨遭屠戮,其中相当部分遂投奔广宁军,比如孔有德就是为了保父兄之仇而从军。广宁军覆灭以后,包括孔有德在内的大批和后金有血海深仇的辽人,纷纷南下投奔广宁副将毛文龙,东江军于是得以发展壮大。

在黄石记得在他的历史中,随后短短几年,努尔哈赤控制的人口从数百万一直下降到七十万。天启五年底,努尔哈赤已经变得丧心病狂,他的民族政策开始毁灭后金的汉军,李永芳、孙得功等汉奸被后金或杀或下狱,治下汉族人口流失一空。

而东江镇从无到有,逐步收复了整个辽东半岛。到天启五年,东江镇更是进入了黄金时期,后金汉军开始成建制地向明军倒戈,全镇一度拥有人口五十万,战兵五万以上,最悲观的估计里,毛文龙也控制了至少三十万的辽民。

这个时期,和努尔哈赤的大屠杀相对应,辽东明军誓死不降,战意空前高涨,兵锋甚至一度直逼沈阳城下。现在还牢牢控制在后金手中的海州、广宁、镇江和小半个辽东都被后金放弃,战争已经在凤城、鞍山一线展开,后金政权危如累卵。

可惜雄才大略的皇太极继位了,后金修正了老疯子努尔哈赤的民族歧视政策,皇太极还展现了惊人的笼络能力。辽东向东江控制区的人口流失被制止,短短几年就安定了东北汉族的民心。

在毛文龙死后,皇太极竟然能逆天地把仇深似海的东江军吞并,让后金的人口和军力都得到了极大扩充。再比如锦州决战,明军除了自身的问题外,居然还能遇上百年不遇的海啸,还不早不晚赶在明军抵达时袭来,好几万官兵就此被天灾卷走。

这段历史就好比撒骰子,一次又一次,皇太极总是开出豹子,而明朝不是憋十也是一点,对这一切,除了“神的意志”、“白天见鬼”或者王八之气,黄石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好。如果真的有一位神灵存在,那黄石相信这个时代的真神一定是满族同胞。

抵达皮岛以后,黄石再次发现自己处于万众瞩目的中心,赵慢熊等老部下还好。新收的亲兵洪安通、还有刚养好伤的贺宝刀见人就要吹嘘一番,恨不得人人都知道他现在的长官是广宁的英雄黄石。

说起导致广宁军覆灭的孙得功,东江上下人人都是怒形于色,黄石手刃叛贼的故事他们也听过很多遍了,但官兵还都是一挑大拇指:“痛快!”

他大义灭亲的行为更是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外衣,东江官兵既然感佩他视荣华富贵如粪土的胸怀,自然都争着要来看看这个传得神乎其神的好汉。相比之下,孔有德简直就成了一个跟班。

在崇拜的人群面前,黄石始终保持住了一幅谦虚地面孔,扑天而来的恭维也被他轻松挡开,总是很上档次的表示忠诚才是大明军人的第一要务。

孔有德也被这种热烈的情绪感染,半开玩笑地称黄石为:“我们的大英雄。”

“大哥言重了。”黄石说话的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什么崇拜者了,他们已经快到毛文龙的官邸了:“小弟可不是什么英雄,打仗就不是大哥对手。”

“英雄和打仗有什么关系?志向高洁就是英雄。”孔有德有些不以为然。

“那是文人的看法,我们军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孔有德还要争辩时,两个人听见旁边的几个百姓又叫了起来:“看,那就是手刃孙得功的黄将军。”

孔有德侧头冲着黄石一笑:“看来百姓眼里你也是英雄。”

黄石笑着正要搭话,却听见一个年轻女人的问话声隐隐约约传了过来:“就是那个连未婚妻也要杀的黄石么?”

这声问话立刻把笑容从黄石脸上抹去,广宁之战也是一个大包袱,名气这个东西更是双刃剑。

“兄弟,你怎么了?”孔有德或许没有听到那句话,就算听到了他也不会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孔有德显然不知道黄石的心事,只是看见黄石在一眨眼间就仿佛变了一个人。

“没什么,大哥。”

某部小说曾言: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赞美的言辞永远不能和你的灵魂飞得一样高。陪伴着你的灵魂的,是那些无辜者发出的悲愤诅咒,并让至高的天主听见。

黄石自嘲地轻笑了一声:幸好,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在老本吃完以前,必须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将,必须要获得毛文龙的信任,必须要得到第一块根据地、第一桶金。

(第四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五节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毛文龙的黄石,发现这个历史上的明末枭雄并非他想象中的猛将形象。

毛文龙穿着二品大红官服接见他们,头上也戴着方翅金纹乌纱帽,飘飘长须梳拢得十分齐整。只可惜粗大的手指节暴露了他的武将本色,脸上密密的皱纹诉说着主人从少年时代以来的艰辛生活,明亮的眼睛更警告黄石这不是一个缺乏阅历、容易欺骗的官长。

毛文龙的目光在黄石醒目的身材上停留了很久才收了回去:“你们来旅顺的经历本将听说了,值此国家不幸之时,能有你们这些忠义之士,本将实在很欣慰啊。”

见两个人又要谦虚,毛文龙摆摆手把视线凝结在黄石身上:“黄游击,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

“毛大人明鉴,末将曾经去过镇江。”

“果然是你啊。”毛文龙哈哈大笑起来:“镇江一别,我一直很担心你的安危,现在总算是放心了。”

也不顾周围武将和孔有德的诧异神色,毛文龙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快步走下来拉住黄石的手:“黄游击才智出众,毛某早就想和你畅谈一番,今天总算是能有这个机会了。”

毛文龙一手拽着逊谢不已得黄石,一面掉头对孔有德说:“我授予孔有德三山守备之职,不日赴三山岛练兵。”

一口气差遣掉了两级的孔有德也立刻改变了称呼,不再叫毛大人,而是恭恭敬敬地行礼:“是,大人。”

广宁镇覆灭,广宁军官很多都被革职,剩下的也基本被问罪降职听用。当然,这里面不包括被朝廷当作旗杆使用的黄石,朝廷已经认可了方正儒的任命,兵部也在他名字前加上了都指挥佥事。此时黄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是正三品衔,毛文龙要是留下他,最低也要给从三品东江游击差遣。

可毛文龙知道这一切,他对孔有德说完以后就掉头冲着黄石笑道:“我为黄游击准备了接风宴,孔有德你也一起来。”却对黄石的身份却只字未提。

这让黄石心里顿时升起一丝不安,他连忙问:“毛大人,末将也想立刻为大人出力。”

“呵呵,本将也非常希望黄游击能在本将麾下。”毛文龙轻笑两声,神色变得有些黯然:“不过这个事情不是本将能说了算的。”

“毛大人这是何意?”黄石越发不安起来。

“说来话长,先入席吧。”

接风宴上黄石心里揣揣不安,自然什么也吃不进去,毛文龙见状觉得还是先把话说明了为好:“黄石你义斩孙得功,广宁平叛的事迹,朝廷已经用邸报传各军镇,现在你是正三品都指挥佥事、挂游击将军。辽东经略——现在是王在晋王大人了,还命令辽东明军一旦发现黄游击踪迹就立刻上报。”

因为这个命令,日前黄石抵达旅顺的时候,塘报立刻就发向了皮岛和辽东经略衙门。黄石在广鹿耽搁的时候,辽东经略的命令已经下达到了东江岛,命令立刻将黄石调向山海关听用。

毛文龙接着就向黄石解释这道命令的由来:“沙岭兵败,广宁军或逃或降,只有黄游击毅然回师,斩叛贼孙得功,朝廷深为嘉许。而且朝廷追究广宁一役责任的时候,无论是原辽东巡抚王大人,还是熊经略都对你印象深刻。”

另一方面,方震儒成功带领过万广宁军安全撤退到山海关,加上王化贞逃跑以后,他还在逃跑前烧毁了积蓄在广宁的大批军用物资。这样,方震儒得到了沉着的评语,朝廷也很看中他对广宁军的意见。

“方巡按和高知府也都在奏表里大大称赞了黄游击,所以辽东经略要你立刻去山海关。”毛文龙把事情从头到尾的给黄石讲了一遍,笑笑说:“所以黄游击不再属于广宁军,而东江军也不能留下黄游击了。”

黄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地跑到这里,还是要落到辽西去。而他知道的很清楚,未来三年多辽西几乎没有立功的机会,而辽西武人世家更是牢牢地把握着关宁军的一切职务,自己没有出头的机会。

心急如焚的黄石忍不住争辩起来:“山海离辽阳有千二百里之远,毛大人又在后金身后,黄石不才,但也不愿意到山海去享受安逸,而是想留在这里杀敌建功。”

“黄游击的心情毛某很理解,”毛文龙把手一摊,表情看上去非常遗憾:“但是这是经略大人的命令,毛某只是奉命行事,黄游击更是忠勇双全,也应该调向山海听用。”

毛文龙虽然没有实际权力留下黄石,但是另一方面毛文龙也对黄石有些看法,首先他感觉此人过于高深莫测,镇江黄石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再者就是黄石杀孙得功这件事情,孙得功对黄石无论如何也称得上厚恩了,但黄石就能翻脸无情的对恩主下手,还亲自动手杀光了孙得功满门男丁,让士兵瓜分了孙的妾、婢、女、媳。毛文龙虽然也很赞叹黄石的忠肝义胆,但这份狠毒委实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反正不管黄石怎么说,毛文龙都表示他实在是爱莫能助。黄石也明白在朝廷和辽东经略眼中,精兵强将自然是要用来拱卫山海关,毛文龙不肯帮忙,自己说什么也留不在辽东。气苦之余黄石也开始低头喝闷酒——让一直认为他不喝酒的孔有德吃了一惊。

“镇江的事情毛某还没有向黄游击致谢呢。”见到气氛一下沉闷下来,毛文龙又开始扯话题。

“毛大人言重了,为国尽忠而已。”黄石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个回答让毛文龙对黄石的敬佩又深了一层,但是不放心也重了一分。无论如何,一个人固然会钦佩高风亮节的英雄,但是也很难产生亲切感。陌生和不理解会带来距离感和隐约的恐惧。

再说自己本来也没有权利留他啊,毛文龙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着,嘴上却恭贺了起来:“山海关也是紧要重地,黄游击此去必然深得重用,毛某在这里祝黄游击马到成功了。”

“不错,”孔有德也敬了黄石一杯酒:“兄弟不要泄气,在何处不是报效圣上,报效朝廷呢?”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可能插手呢?如果有的话,该怎么样才能打动毛文龙呢?黄石苦苦思索着。

(第五节完)

《窃明》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六节

“谢毛军门,谢大哥。”黄石把酒一饮而尽:“小弟也祝大哥前程远大。更要祝毛大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帮助多是因为同情,而同情来自理解,或者是来自共鸣,应该是这个道理吧?

黄石搜刮心肠地想了几个励志的诗,可惜没有很适合的,本来他是打算用以前的典故,这样毛文龙理解起来不会有误解,但是限于文学水平,他只好也剽窃一下后人的著作了。

借着酒意黄石喃喃念道:“丈夫只手把吴钩,三千里外觅封侯。”

见好就收,多余的诗句不要拿出来画蛇添足。这个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人臣完全可以用。没有毛爷爷诗词里的王霸之气,也就不会被人当反贼抓起来,黄石觉得毛爷爷的诗词,一首也不能用,不然就会有性命之忧。

黄石念完以后,毛文龙端着手里的酒碗似乎呆住了,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盯着黄石看了两眼。但也就是一瞬而已,毛文龙立刻放下了酒碗拍起手来:“好诗,正是男儿气魄,是黄游击写的么?”

“不是,是末将以前听别人念过的。”这个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