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明末争霸窃明(完整版)-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边的官兵听到这话后也顿时都挺起了胸膛,脸上也全露出不可一世的神情。

黄石原本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头已经这么响亮了,他微笑着回答:“正是本将,现在平辽总兵毛文龙毛军门帐下效力。”

“久闻将军忠义无双,武功盖世,今日能见到将军尊颜,真是老朽祖宗积德。”老者表情严肃,恭恭敬敬地说道:“这几个孩子能跟着将军,真是他们的福气啊。”

黄石把目光转到那四个年轻人身上:“你们叫什么名字?”

四个人互相看了几眼,突然有一个人跪倒在地一下下磕起头来——又磕头了:“小人无名无姓,斗胆请黄将军收入府中。”

另外三个也猛醒过来,一起磕了几个头:“小人们也无名无姓,情愿入黄家为奴,请将军收留。”

老头听了也连连点头:“黄将军,他们在祖籍上已经是死人了。”

黄石愣愣地说不出话来,几个人还以为他不答应,又叫了起来:“小人们做牛作马,绝无二言。”

说话间又有两个人牵了一头牛和一条驴过来,背上还放着几件农具和大捆的干草,他们见了这架势都等在旁边。

赵慢熊蹭到身后,低声对黄石说:“大人,属下觉得不错。”

“那好,你们就是我黄家的人了。”黄石点点头。

四个人还是没有爬起来:“请家主赐名。”

这番变故让黄石觉得头老老大,现代教育让他对这种场景非常不适应,名字一下子想四个更是做不到。

幸好赵慢熊又给他解围了,在黄石耳朵边立刻说了四个名字:“黄大,黄二,黄三,黄四,按年龄给。”

这也行?太开玩笑了吧?黄石犹豫着对四个送上门来的家丁说了。

不料四个人却一齐欢呼,又是一通感恩:“小人们谢过家主。”

那个老头露出了残缺不全的牙齿,呵呵笑着对几个后生说:“你们真是有福气啊。”

牵着牲口过来的两个村民也连声祝贺,老者解释说村子很小,所以只有这一点能东西能孝敬朝廷王师。

黄石谢了一句,就命令拉上牲口,带着四个青年离开了——“我还是不够了解明朝,也不够了解封建社会。”

这次黄石带三百士兵来,是怕东西太多人手不够,结果辛苦了一夜,带回的东西微乎其微。不过军队在归途中气势却愈发高涨,就如同打了场大胜仗一般。

(第九节完)

《窃明》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十节

虽然边军中发配犯众多,但是辽人还是占大多数,至于东江军更多是辽东子弟,村民的无奈他们感同身受,眼下食物既然不算很缺乏,就更是一致拥护黄石的决定。

手下有几个将官虽然各有心思,但是既然黄石的决定得到了士兵的广泛支持,那他们也就从自己认可的方面来理解了。黄石现在越来越感觉自己有点“王八之气”了,士兵和将领表现得越来越尊敬,手下也不太敢再质疑自己的命令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利大于弊。

或许复州并不知情,但是黄石的名字还是在附近迅速传播开,附近的村子很多都偷偷送来些粮食和物资,更有些血气方刚的辽民跑到南、北信口,向救火营巡逻队表示要投军。

这样陆陆续续黄石也收集了快二百辽民,而且还都是青壮。李云睿也向黄石报告,情报工作也变得顺利起来,不少村民都和东江军暗通消息。长生岛的情报网渐渐铺开,经过和李云睿商议一番后,黄石严禁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地下工作者们不可以主动偷袭后金的巡逻队——不然黄石担心会有助于后金情报工作的改善,也会让后金对长生岛的地下势力有所觉察。

另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黄家主发现他的家庭规模迅速扩大,一个月后一个新投入的家丁就被起名叫黄三六。和现代人的看法不同,这些毫无血缘、姻亲关系的家丁都被长生岛视为理所当然的黄家人,是属于黄家的一份子……

“这禁海令真是毒辣啊。”黄石又一次巡视领地,忍不住对身边的洪安通大发牢骚。

九月以来,黄石一直想找机会偷袭后金巡逻队,但在禁海令面前,黄石获得情报总是很不及时。而且偷袭后金部队要深入陆地,这也大大增加了出击的危险,毕竟黄石没有几匹马。

最后就是收集人口和物资,据说有些投奔他的壮丁,半路就被后金捉了去,而每次找个村庄都要走上十几、二十里路,所以想劫后金征粮队也很困难,一网打尽做不到,不一网打尽就来不及逃回大海。

“大人不是曾在张盘大人面前讲过破解之法吗?”洪安通很不解地问,他身后是二十个黄家家丁。

各千总都不想要黄石的家丁作手下,说什么不好管理,所以黄石只好组建了家丁队。他把多余的亲兵都打发出去做把总,只留下张再弟和洪安通管理他的家丁队,那些家丁私下称呼两个人为洪管家和张管家。

黄石笑道:“不是破解,是说禁海令愚蠢。”

“那大人怎么又说禁海令毒辣。”洪安通更不解了。

“战略上愚蠢,战术上毒辣。”黄石被问得有点手忙脚乱。

“战略?战术?”洪安通很有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是的,我以后会找机会给你们讲,现在你们还理解不了。”作为亲兵的洪安通当然是黄石的心腹,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其他长生官兵,都认为他将是黄石未来的军官、战将。洪安通自己也很有觉悟的向着着个方面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向黄石学习治军的知识。不过黄石觉得战术的革新更急迫一些,先灌输些战术知识给洪安通也更有用。

在黄石苦于装备不足的同时,辽东明军自七月开始的反攻还在继续发展,攻势不断向辽地内部发展。

天启二年十月,东江张盘誓师旅顺,旅顺东江军吸纳大批溃兵装备,已经是毛文龙手中的一支劲率,因此毛文龙对旅顺军寄予厚望。

张盘也不负毛文龙所望,轻松击溃南关、金州附近的后金守备部队,并随即攻克辽南的永宁堡,在纬度上已经前出黄石的长生岛以北,一路上辽东百姓蜂起拥戴。

受此鼓励,十月底,毛文龙在东江杀牛祭旗,准备亲自出征,目标就是他最熟悉的横江、宽甸地区。

毛文龙上次奇袭镇江后就试图打通险山堡进入宽甸地区,这次他故技重施,一边加紧收买地方汉军,一边联络以前有过接触的地方势力。

而同时后金也开始做出反应,在毛文龙出兵朔州的同时,后金正篮、正白和镶红旗集结南下,复州守军也出兵策应,试图围攻张盘的旅顺军。

张盘在强敌面前,只好放弃了永宁堡,把附近百姓迁回旅顺,后金军一直追击到南关,张盘层层阻击,终于安全把军民撤回旅顺。

不知道辽南战事的毛文龙此时还在北上,赶到朔州后毛文龙集结了五个营、七千士卒,号三万,把兵锋指向了横江、宽甸地区,意欲直捣建州。

东江军主力轻松扫荡了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然后通过宽甸地区攻克新奠堡,叆阳堡。在辽东明军试图拔除孤山堡攻入建州的时候,几千后金援军急速通过连山抵达草河堡。

草河堡位于叆阳堡西面三十里处,这样明军为了保卫退路和粮道不得的掉头接受会战,后金军和明军在酒马吉堡和叆阳堡之间展开野战,激战三日后不约而同地同时撤兵,双方都在事后宣称自己取得了重大胜利。

天启二年的明军攻势到此就基本结束了,但是东江塘报发到长生岛的时候,全岛明军顿时一片沸腾。虽然明军上下都知道本军最终被逼退,但这是自萨尔浒战役后,万人以上规模野战中,明军第一次全师而退,第一次不分胜负。

虽然辽东明军已经退入宽甸地区,但后金军也退回草河堡,这意味着后金也蒙受了相当的损失。不过既然黄石知道后金军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所向披靡,那他的兴奋其实也很有限。

而东江其他军官没有这种觉悟,辽东明军上下都被巨大的成就感充满,连毛文龙自己也开始头脑发热,东江军收复宽甸地区和一万户百姓更让他有些飘飘然。

毛文龙在战后写给朝廷的奏章中声称:

“克复全辽,一年可期。”

……

贺宝刀再次要求出击复州,干一票大的。但是黄石并不乐观,他认为这次战役打平有很大的侥幸因素。

“我不并不是胆怯……”

黄石带领众将远征辽东,所以贺宝刀从来不曾怀疑过黄石的武勇。

“我只是要再等几天。”

贺宝刀叹了一口气,也就不再多话了。

天启二年九月后,将毛文龙的主力击退到宽甸以后,后金发动了冬季攻势。

上万后金骑兵开始逐步扫荡辽东明军,首当其冲的就是昌城。昌城守将原是广宁军广宁左屯守备,现眼见后金军来势汹汹,就命令明军掩护百姓撤退向义州,自领亲兵断后。

毛文龙询问了败兵以后,发东江塘报为战死的昌城守将请功,百姓虽然成功撤离,但昌城守备身重数十创,肠子一直拖到地上,流血而死。因此毛文龙追认守将尚学礼为东江守备,并让大儿子收养尚守备留下的孤儿——可义、可喜兄弟。

……

几个月下来,长生煮了几万斤盐,还打了五张熊皮和几十张鹿皮,这些大概可以换到一千多两银子,黄石有些后悔自己过去太大手大脚了,在广宁贪污受贿的钱都没有剩下几个。

这个工作黄石决定交给张再弟去作:“小弟啊,你去直隶,不要太斤斤计较,第一次卖货,混个脸熟就好。”

“是,大哥放心。”张再弟显得信心十足,这让黄石越看越不放心,生怕他买生铁和布匹会吃亏。但眼下岛上处处都抽不出人,看来只好让金求德陪他去一趟了。

“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们,是秘密任务。”黄石的话让张再弟和金求德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让其他人把货物运回来,你拿五十两银子去一趟北京,我会给你一个特别的公文,名义上是去买米。”说话间黄石掏出了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些他记得的宗教图案。

“这是什么?”张再弟被古里古怪的十字架、歪歪扭扭的圣像吸引住了。

“北京有一些泰西和尚,这是他们信的神。”黄石大肆介绍了一些宗教知识,金求德偶尔会问一两个问题,张再弟也听得津津有味。

“对他们说,我受到了天主的感召……天地的天,公主的主……因此我希望能在我的军中推广这种信仰。”

黄石仔细向两人交了底,他不要虔诚的西洋和尚,他更不想信什么西洋教,但这些西洋人有不少独特的军事知识。

“拿钱买些十字架回来,买几本经书,然后再说你们希望能得到一些军事上的帮助。我不很着急,不需要一次都问清楚,我留几个问题给你们,你们带去交给泰西和尚,告诉他们我明年可能派人再去请教。”

黄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步兵队列和训练上,从这个时代起,西方的步兵战术取得了重大进展,骑兵的威胁越来越小,已经从正面作战的主力,向从事追击、侦查的工作转化。

无论是马匹、盔甲还是手枪,满清重骑兵的质量都不如西方,所以黄石很想知道白毛狒狒们是怎么做到的——黄石觉得白毛狒狒是黄皮猴子的对照词汇。

另一个黄石很关心的问题就是碉堡的修筑,棱堡已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本来火炮的出现,已经让中世纪城堡战术成为过去,但是未来几十年,棱堡会大量取代旧式城堡的地位,并更为强大。

多面棱堡会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让进攻方束手无策,在大炮横行的欧洲三十年战争中,西方军人把强攻配备火炮的棱堡称为“绝望的工作”。长期包围再次成为攻城的主流手段,直到更野蛮的二十四磅开山炮出现,战术才有所改变。

历史上,中国附近也出现过早期棱堡,黄石记得这玩意让国人也伤透了脑筋。郑家收复台湾不用多说,再比如尼布楚的上万清军,他们也只能靠饥饿和疾病来瓦解守军——几百老毛子流氓而已。

所以黄石也很想知道棱堡这鬼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他决心用棱堡搭配海岸港口,给后金军好好上一课。

天启二年腊月,后金军把辽东明军全面击退,东江军基本退到了七月的进攻发起线。毛文龙倾力加固义州、旅顺和宽甸。

长生岛上已经有了近两千兵丁,随着北信口不断出现浮冰,黄石本打算沿海岸修筑一条石墙,但是这个计划才进行了两天就宣告失败,开采石头根本不是他的人力能负担的工程。

近在咫尺的危险一下子让黄石的心收紧了:“筑冰墙!”

(第十节完)

《窃明》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十一节 忠诚?

长生岛不像黄海诸岛,这里也有冬季封海的情况,不过岛南大约是内侧洋流,所以中岛、西中岛都没有这个问题,北信口的封冻时间并不长,和渤海内侧的觉华相比就好很多了。

黄石一开始天马行空地计划用冰块垒墙,但随即发现进度非常缓慢,碎冰要靠泼水来加固,天还没有冷到滴水成冰的地步,但是等到那天气再垒冰墙太危险了。

美梦破灭以后,黄石只好忍痛拿出些柴火来打墙基,同时命令士兵停止收集木柴,而是要砍些大木,这更加剧了人力不足的窘境。

“三百米长的木墙,大人,太长了。”鲍九孙忍不住抱怨道,士兵体力消耗很大,这导致食物配给超出计划了:“能不能粗疏一些,别这么密?”

“不行,我们要给木墙泼水,让木墙结冰。”黄石看着上千士兵在寒风中辛勤劳作,打鱼的工作已经暂停下来了,气温更是一天比一天低,每天要两次去凿浮冰以免它们冻起来:“再拿些柴火扔进去吧,无论如何要把墙修起来。”

“大人,这样不行。”几天后赵慢熊和鲍九孙一起进言:“还是要填充石头,然后洒土,最后泼水,木墙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修起来了。”

“如果我们有沙包,收集沙土填充墙根就好了。”赵慢熊的话就是废话,岛上布匹不足,不能用来做沙包。

凛冽的北风咆哮在长生岛上空,黑蓝色的大海微微翻滚,上面起伏着大小不一的碎冰,被水流和风缓缓吹过海峡。头顶上乌云并不厚,还能看见被阳光照射的白云顶端,可黄石身畔的景色,却给人灰蒙蒙的感觉。

黄石站在海边,遥望着对面的土地,一片干冷的大陆上面似乎连野兽的踪迹都没有一个,没有降雪预兆着新的灾年,九边军镇的的冬麦幼苗又快撑不下去了吧。

……

“大人,在这样下去,不等建奴来打,我们就已经累死了。”

向黄石汇报工作的时候,赵慢熊已经快声泪俱下了。时间进入腊月底了,南、北信口不断形成大块的浮冰,黄石下令全军分成几批,每天早晚凿冰,绝不允许冰层冻结。长生岛海峡间的流速很快,加上呼啸的北风,浮冰不断被冲走。

“继续凿冰。”黄石不带任何感情地下令。

自从确定长生岛为基地后,黄石无时无刻不记着历史上的觉华惨剧,总是担心这悲剧会发生在自己的长生岛上。

历史上的觉华战役,后金军利用海面结冰而跨过天险,三千关宁士兵和近五千军属被屠戮一空。这一切都是因为关宁军没有严格执行命令,守将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凿冰,结果海冰蔓延,把船只都冻在了岸边,近万军民连逃亡出海都做不到。

腊月底天气越发寒冷了,黄石安排人手巡逻,一旦发现岸边结冰,立刻出动队伍开凿。半夜也派人举火巡视,随结随凿,不然一夜间冰面就能覆盖大半个海峡。

“今天又有两个士兵落水了,一个打捞起来的时候已经冻死了,病倒的士兵也多了十个。”今天例行报告的时候,杨致远与其吞吞吐吐,看着黄石板得紧紧地脸庞,劝谏的话语最后还是没有吐出来

筑墙的工程基本被放弃了,土地冻得如同钢铁一般坚硬,缺少工具的东江士兵再也挖不出多少土石了。所以黄石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凿冰运动,岸边一旦发现有冰探出水面,就一定要在第一时刻凿开。

“没冻结的海面还有多宽?”

“四十丈多,五十丈不到。”长生岛每天都出动渔船,把东岸延展过来的冰面敲一敲,加上海流的侵蚀,半个海峡还没有冻上。

“很好,”黄石点了点头:“我会去看病号的。”

黄石记得很清楚,觉华岛守将听任冰层越结越厚,在后金军开来后才组织人手彻夜凿冰,结果累了一夜也没有凿开,天明被后金军袭击,精疲力竭的明军根本没有形成有效抵抗。

觉华惨剧,绝不能在长生重演!

黄石踏入收容病号的军营,烧水的士兵纷纷向他致敬,病号们也挣扎着向他行礼。巡视结束后,贺宝刀偷偷跟在了黄石背后出了营帐。

天空中翻卷着银灰色的云团,呼啸的北风吹得人几乎站立不住,黄石用力向贺宝刀喊道:“贺千总,有什么事情么?”

“大人,”贺宝刀虽然就站在黄石背后,但也得提高声调大喊:“不能再凿冰了,已经有百二十人病倒了,死了快十个了。”

“我们没有修好岸墙,这是我的责任,但眼下必须坚持凿冰!”

冰层一旦冻厚就凿不开了,不能指望侥幸。黄石感觉自己的意志比这寒冰更坚定,岸墙的错误已经犯下了,长生岛经不起再一次失误了。

……

今天赵慢熊、贺宝刀、杨致远和全体军官一齐来到黄石的营帐,等放进来以后就齐刷刷地跪了一地:“敢请大人体恤士兵。”

黄石又惊又怒的站起身,说话的声音都气得发抖了:“你们这是要造反么?”

这话才一出口,他身后的洪安通就哼了一声,另外几个家丁也都摸上了刀把,一起聚拢到黄石背后。

跪着的军官们没有一个人抬头说话,这更让黄石满腔都是怒火:“本将的命令绝无更改!不服从命令者,一律军法从事。”

下面还是一片鸦雀无声,

“退下!”

“都退下!”

“全都退下!”

现在让步就是威信尽失,这是你们逼我的——黄石气得狞笑起来:“左右,把他们给我打出去。”

洪安通立刻领着几个家丁上前,抡起刀鞘和棍棒就开始下手,开始还比较轻,但就连赵慢熊这种懦夫都不退。

看到黄石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洪安通终于咬牙重重地挥落。前排的杨致远脸上挨了一记,顿时就是一道血痕,黄石看见他身体一歪,但随即又跪得笔直。

(第十一节完)

《窃明》 谁人为我砺青锋 第十二节 蛮干

“住手,”黄石伤心地叫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