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论语-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贾志刚



前言

《论语》该怎么读?

关于《论语》的解读,有史以来成百上千的版本,但是解读来解读去,无外乎“说文解字”四个大字。

《论语》当然是经典,经典的著作意味着其中所展现的虽然是特定的时代,但是道理所适用的是所有的时代,特别是现代。许多人口吐莲花,将《论语》说得天花乱坠。仔细看看,不过是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譬如一朵花,他(她)能引申出多么美好的解说;但是给他(她)一坨牛粪,他(她)也能解说得同样美丽。也就是说,他(她)的解说,其实与《论语》没有关系。

《论语》从形式上来说,就是一部“微博”语录的集合。看似章句之间零乱纷杂,多无联系。可是,如果你了解每段话的背景,你也就知道了每段话的真实含义。

所以,解读《论语》,却不了解春秋的历史,不了解孔子的身世,不了解孔子与弟子们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那就只能是说文解字了。最终就是姑妄言之,谬之千里。譬如,“不践迹,亦不入于室”、“乡愿,德之贼也”等等都被解说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类似的例子实在太多。

如果你真的读懂了《论语》,你会发现《论语》所说的简直就是现实社会,《论语》中的许多道理是多么真切地体现在我们的身边。

举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

《论语》是谁编撰的?公认是曾参的弟子。虽然整部《论语》比较杂乱,可是学问就在杂乱之中。

《论语》中,人物的出场顺序很有讲究,越靠前当然越重要。第一个出场的毫无疑问是孔子,之后的顺序是有若、曾参、子夏和子贡,第一篇只有他们五人的语录。看出什么来了吗?有若,孔子学校的时任校长;曾参,孔子学校的时任教务主任、博士生导师;子夏,当时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党校校长;子贡,时任中国首富、孔子学校主赞助商。看见附着在他们身上的关键词了吗?“县官”、“现管”、权力、金钱。这与当今社会有什么区别吗?有的,顺序不同。但是,内容一样。譬如春节晚会,坐在现场前排的都是这四个关键词。

《论语》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学了几千年的《论语》,学什么?有的人在电视上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我们记住了什么?

《论语》上最重要也是被使用最多的两个概念,一个是“仁”,一个是“德”。那么,什么是“仁”,什么是“德”?两千多年来,没有人解释这两个字,我们一直被忽悠,老百姓一直被这两个似是而非、万能万全、无所不在的两个概念忽悠着。

可是,在《论语》中,“仁”“德”的概念是清晰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是现实的。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中给了若干个答案,每个提问者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是,当你把所有的答案提升起来,合并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仁”就是人际关系的技巧,换言之,就是现在常说的“情商”。当然,孔子晚年老年痴呆之后,“仁”被神秘化模糊化,这是后话。

情商,《论语》教你提升情商,是不是很实用很现实?人类社会,情商永远重要。

“德”是什么?李零先生的定义很好,“德”就是自律。那么,什么是“德政”,德政就是自律之政,就是统治者克制自己的私欲,不折腾老百姓。我们现在常说“以德治国”,很多人以为是用道德来教化老百姓,其实不是,“以德治国”就是领导阶层率先垂范,老百姓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举个例子,譬如号召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市长如果上下班乘坐地铁,这就叫以德治国;否则,就是忽悠老百姓。

孔子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讲“德”和“仁”呢?因为当时的统治者缺德,也因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论语》中,本身就为大家展示了孔子与弟子之间、弟子与弟子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样是错综复杂勾心斗角,与现代没有区别。

譬如,孔子与子贡之间从斗争到亲密师徒的过程,孔子与子张之间从亲密到疏远的过程,孔子对宰我从欣赏到厌恶的过程,以及弟子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譬如子夏与子张子游之间的互相攻击,譬如子张总是与师兄弟们搞不好关系等等。

孔子告诉了大家许多做人的道理,也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理。我们不仅仅要从孔子的话中学到知识,更要从每个人的身上看到经验和教训。子贡为什么到哪里都受欢迎,冉有为什么当官非常成功,子夏为什么开创学术新纪元,颜回为什么凄惨而终,子张为什么没有朋友等等。

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胡说八道。可是,学好了《论语》,是可以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的。

孔子是圣人吗?随便,这不重要。李零先生说孔子是“丧家狗”,这也没错,老夫子自己也这样说。

《论语》都是有价值的东西吗?或者说,孔子的话都是正确的吗?不可能。永远正确就是从不正确。

《论语》的顺序是混乱的,这种混乱很可能是刻意的。李零先生曾经有过重新排序的想法,可惜他放弃了。现在,笔者按照时间、人物、概念等线索重拍了《论语》的篇章顺序,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思想的变化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人的命运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概念内涵的变化。于是,也就能很容易分辨孔子的什么话是精髓,什么话是垃圾。

孔子是儒家吗?是的。但是并不仅仅是儒家。孔子初期是儒家,崇拜周公,之后成为儒法家,对管仲子产这样的法家非常崇拜,最终,孔子成为了道家,老子是他的偶像。所以,孔子一开始讲周礼、之后讲仁德,晚年讲道讲天命。

孔子的为人非常睿智,也很现实,懂得变通。孔子大多数的言论充满智慧,非常有价值。可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孔子晚年之时老年痴呆症状明显,狭隘偏执多疑,这个时候喜欢骂人抱怨,所以这时候的言论基本没有价值,如果去照背照做,不如不学。

体例

1.按照时间、人物和概念线索,将《论语》原文进行重新编排,依旧分为二十篇。

2.每篇开头,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总结。

3.每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解析和现实解说。解析中,会运用“现场还原”方法,将原话放回背景中进行还原。

4.每章有两个排序编码,括号外是按本书的排序,括号内是原排序。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对对照。

5.排序编码后面,按照与旧译法的不同程度加星。与旧译法完全相同的,不加星;略有区别的,一星★;差别较大的,三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五星★★★★★。

重要概念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后来被引用最多的一个概念。可是,什么是仁?从来没有过准确的说法,长期以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正因为模糊,讲解者得以随意发挥和解释。此前所有《论语》的解读,提到“仁”的地方,都是直接翻译成“仁”或者“仁德”、“仁义”,都是蒙混过关。

所以,学习《论语》,首先要弄懂这个“仁”字。

从字形上看,仁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

按《说文》:仁,亲也。按《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什么是孔子的“仁”?孔子讲的是处世之道,因此“仁”是一种方法,什么方法?人和人相处的方法。

因此,我们给“仁”两个定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情商。

两个定义的含义是一样的。

因为这是人际关系,多数情况下是平等的关系,因为孔子对弟子们说“仁”说得比较多。不管是弟子们“问仁”还是孔子“论仁”,讲的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德,是孔子学说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对于这个概念,历来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也都是蒙混过关,也都是含糊其辞,也都是模糊处理。

学习《论语》,首先也要弄懂什么是德。

按《说文》:德,升也。这个解释基本上没什么意义。

对于“德”的定义,李零先生在《丧家狗》中给得相当准确了。德:自律。

孔子讲德,主要不是对学生们讲,而是对统治者讲,为什么?因为统治者最需要自律。

弄清楚了德的定义,才能进一步弄懂什么是德政,什么是以德治国。

德政,就是自律之政,就是统治者克制自己的私欲,不折腾老百姓。德政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尊重人性,尊重众生。以德治国,就是要求老百姓做到什么,自己先做到。简单说,就是统治者以身作则。

第一部分 在鲁

这一部分是孔子从出世到离开鲁国前往卫国之前的经历及言论,孔子出身贫寒,野合而生,跟母亲生活在单亲家庭。但是孔子从小好学,并且立志摆脱贫困,追求富贵。成年之后,孔子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广泛招生,并且因此而获得名声。

鲁国当时国君被架空,国家的权力和财富都在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家族手中,孔子依据周礼而反对三桓窃国。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孔子前往齐国,但是并没有成功而回到鲁国。后来孔子被鲁国国君聘为司寇,在司寇的位置上,孔子试图削弱三桓的力量,结果失败,孔子带着失望离开鲁国,前往卫国。

这段时间,孔子所竭力强调的是遵从周礼,以礼治国,将礼的作用鼓吹到了极致。但是在政治上,孔子的表现极其幼稚天真。

1。1(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我不是(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不是(也)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吗?”

【解析】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这段话是《论语》的第一段?

关于“不亦”,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也”;另一种是把“亦”当作强调的语气助词,“不亦”译为“不正是,不就是”。两种解释都是正确,都是表示强调。

这段话有些奇怪,怪就怪在“不亦”这两个字上。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其实互不搭界,但是都用了“不亦”这样的转折词,都是反问句。那么,使用反问句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桃子不是(也)很好吃吗”,那么前面一定有一句“苹果固然很好吃”之类的话。所以,在孔子这三句话的前面,一定都还各有一句话。所以,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在辩解什么,语气中带还有一些无奈。否则,孔子应该说“学而时习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乐;人不知而不愠,君子”。

那么,孔子在辩解什么呢?漏掉的三句话又是什么?这三句话是孔子说的,还是别人说的?

我们尝试来还原现场。

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之后,叔孙武叔前来看望他。为什么是叔孙武叔?因为叔孙武叔对孔子一向就瞧不起。

叔孙武叔对孔子说:“孔老师,你看你学了这么多知识,还是没能弄个一官半职,还是个教书匠,你是不是很郁闷?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像个丧家犬一样,最后灰溜溜地回来,在鲁国也没有几个朋友,你是不是很失败?你的学说没人赏识,你的主张没有人认同,是不是说明你这个人的人品很差?”

基本上,这就是漏掉的那三句话。毫无疑问,叔孙武叔是来羞辱孔子的。

孔子是很爱面子的人,这话当然要反驳,于是面带着笑容说:“没有啊,我没问题啊。你看,我的学问虽然没什么使用的地方,可是我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是也很快乐?虽然在鲁国没几个朋友,可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虽然没什么人了解我认同我,可是我不生气不恼火,我难道不是个君子吗?”

孔子的反驳是苍白的。首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论语》中就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夏说了:学而优则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出仕,就是为了当官当公务员,而不是拿来温习的。就像你买了电冰箱,却因为总是停电而不能用,只好用来当书柜,这不是很悲剧吗?孔子满腹经纶当不上公务员,只能不断地温习,不是很悲惨的事情吗?同样,身边没有朋友,只有远方的朋友偶尔顺道来看看,不是也很孤独吗?没有人认同你赏识你,你还怡然自得,只能说明你涵养好或者心理素质不错,不能说明你做人成功。

所以,对于孔子来说,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当上高级公务员,把知识转化为权力;真正的快乐是周围有很多朋友,经常能够在一起喝酒聊天;真正的快乐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导的赏识,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至于“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都只是无奈之下的自得其乐,都只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充满了自慰、无奈和自嘲,他所说的快乐都是无可奈何的快乐,都是次一级的快乐,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快乐。

孔子的弟子中,真正得到第一等快乐的人是子贡和冉有,尤其是子贡。《论语》中叔孙武叔崇拜子贡而贬低孔子,就是因为他认为子贡是成功者,而孔子是失败者。

现在我们知道,以这段话作为整个《论语》的第一段,其实是饱含深意的,因为这段话就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人不知,而不愠(不受赏识);学,而时习之(学问没有用处,只能自我陶醉);有朋,自远方来(国内没什么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一生其实很失败。

【现实解说】张王李赵四个大学同学毕业,张实力强横,进入外企当上白领;王父母给力,没毕业就内定政府公务员;李赵二人无路可去,双双考研,李考上和赵落选,待业在家。

一年后再聚,张开车,王买单,李喝酒,赵抽烟。张说:“快哉,富贵人所欲也,老子有钱。”王说:“快哉,学而优则仕,老子有权。”李犹豫半晌,弱弱而言:“我……我……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赵无言。

盖茨的同学在酒吧遇上了乔布斯的同学,酒酣,大不忿,盖茨同学怒言:“我班没毕业的家伙成了世界首富,为什么?”乔布斯同学哀叹:“我班退学的家伙改变了世界,为什么?”酒吧老板笑言:“人家是学而用之,你们是学而时习之。”

某人家,因为历史和非历史原因,街坊四邻不是冤家就是仇家,平时见面都不带打招呼。突然某日有网友跨省来访,大喜,奔走相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网友至家中,坐定,说:“大哥,收成不好,借点钱用用呗。”

1。2(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解析】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期间,这时候吴国攻打鲁国,子贡代表鲁国前去与吴国谈判。子贡口才了得,竟然和吴国太宰伯嚭成为朋友,而伯嚭是仅次于吴王夫差的权臣,在当时的权力榜上位居世界第二。由于对子贡十分赞赏,伯嚭对子贡的老师孔子十分好奇,又被子贡一通忽悠,因此有了上述的问题。

子贡对孔子的赞扬,一半是真心佩服,一半是在忽悠伯嚭。不过孔子还是很老实地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才多艺,那就是自己出身贫寒。

说说孔子的身世。

孔子本姓子,祖上是商朝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后来微子被周武王封在宋国,到春秋初期,宋国内讧,司马孔父嘉被杀,儿子逃奔鲁国。孔父嘉的后代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大力士,不过家境一般。叔梁纥五十多岁的时候与颜家女子发生一夜情(《史记》称“野合”),之后生下孔子。孔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并且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孔子的母亲姓颜,颜姓在鲁国有两支,一支是鲁国公族,另一支是被鲁国所灭的邾国人的后代,地位高于野人,但是低于鲁国的士农工商,属于社会底层。不幸的是,孔子的母亲属于后面这个颜姓。万幸的是,叔梁纥死前承认孔子是他的儿子,因此孔子具有士的身份,社会地位高于母亲的族群。

随母亲生活的孔子生活十分艰辛,从小就跟随邻里挣钱糊口。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孔子的邻里们只能从事最低贱的社会分工,譬如助祭助丧等等,与死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不过孔子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周礼,并且成为丧葬祭祀礼仪的专家,这为他长大以后精通并且宣扬周礼打下了基础。正是因为地位低贱,为了生活,从小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所以孔子才能够“多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样。

孔子并不避讳自己出身低贱的事实,同时认为,出身高贵的人往往缺乏才能。相反,倒是后世的统治者们处处“为圣人讳”,竭力淡化孔子是私生子以及出身低微,境界高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君子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太多吗?不会认为自己的技能多的。

【现实解说】12岁就开始做学徒,还不到15岁父亲去世,就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姐妹。先在茶楼跑堂,之后区钟表店做学徒,再之后去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个人,是香港首富李嘉诚。

父亲是非洲黑人,两岁父母离婚,随母亲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之后由外祖父外祖母抚养。这个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1。3(9。7)

子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解析】子牢,一说是孔子的学生。试,通仕,出仕的意思,也就是做官。孔子年轻的时候,是没有机会做官的。孔子所说的技艺,应当就是百姓谋生的技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