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析】子夏擅长比喻,把学习比喻成工匠们的作坊,告诉学生们成就一件事,需要正确的方法。
【现实解说】成行成市才能成事。
9。9(19。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解析】子夏其实就是在描述自己的老师,《论语》中写道: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夏还是在教导学生,并且竭力让自己的形象向老师靠拢。
宋朝青楼大词人柳永原名柳三变,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不是从这里来的。不过柳三变的三变不是这三变,而是:白天变诗人,傍晚变情人,入夜变男人。
【现实解说】君子有三变,柳永也有三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变。某市市长说到施政目标也有三变:一年小变,三年中变,五年大变。结果四年的时候因为贪污受贿被抓起来了,大家遗憾地说:还没来得及大变就走了。
9。10(19。13)★★★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子夏说:“做官做得好,就应该去学习;学习学得好,就应该去做官。”
【解析】子夏老师很聪明,这两句话各有深意。对官员来说,这是招生广告:你来学习,说明你这官做得好;对学生来说是励志:好好学,学好了可以当官。事实上,子夏的学生中许多人做了大官。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孔老师从来就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不是为了天下大义就是为了天下大仁,从来不敢直说。子夏不一样,直接告诉学生们学习就是为了当官,就是为了当上公务员。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现实解说】官做大了,去弄个文凭;学问出名了,整个职位干干。
9。11(19。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译文】子夏说:“君子必须取得公信之后才去役使百姓,否则百姓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要先取得信任之后才去进谏,否则君主就会以为你在诽谤他。”
【解析】这是在讲当官的学问,管理百姓和事奉国君,关键在于取信于他们。这一点,与孔子的理念一脉相承。子夏有很多出色的学生,其中有不少著名法家,与子夏强调信密不可分。
【现实解说】子夏的话比孔子的话更具操作性,有的时候,政府的举措是好的是善意的,可是老百姓不买账,怀疑政府的动机,为什么?因为政府已经失去公信力。同理,下级如果不被上级所信任,就不要去提意见和建议,否则好心也成驴肝肺。
9。12(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解析】这是子夏为人处世的方式了。可以想见子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不拘小节,不屑于小事,对细节不是太讲究,而且很自我很独立,不太在乎外界的看法,我行我素。孤傲但是不自作清高。喜欢他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他的人会非常不喜欢。酒肉朋友不多,但是朋友都是好朋友。
大德是什么?事物的本质;小德是什么?事物的形式。具体到礼上来说,大德是礼制,小德是礼仪。所以说,子夏对于礼的形式很不在意。在这一点上,子夏可以说与孔老师的区别非常大。不过到晚年,孔子越来越认同子夏这一点。
子夏这样的性格,做官是很不合适的,做老师则是最好不过。所以,子夏后来成了魏文侯的老师,却不肯在魏国做官。
【现实解说】感觉子夏应该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9。13(19。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子游说:“子夏教的那帮小兔崽子,做些打扫卫生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切,言偃太过分了。君子为人为学之道,当初老师先传授给谁?谁能够坚持如一?就像草和木一样,人和人是有区别的。君子为人为学之道,怎么可以随便胡说八道呢?能够尊从老师的教诲有始有终的,难道只有圣人吗?”(旧译法:子夏的回答:“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解析】这根本就是在吵架,子游对子夏学生的评价很不客气甚至有些恶毒,子夏非常气愤地予以回击,师兄弟之间,通常相互之间的称呼只提字不提姓,所以子夏称子游为言游,语气就已经是很严重了。子游攻击子夏的教学,子夏当然不会用防守的态势来作解释,而是反而攻击子游的人品,这符合子夏的性格。子夏比子游大一岁,大致受业也要早一些,因此才说到先后的区别,意思是怎么说我也是你的师兄,你不应该这样无礼。大致当初孔子在世的时候曾经要求子夏子游等人不要互相攻击,他们也当面应承过,如今子游开了战端,子夏因此才有了君子要有始有终这样的话。
子夏和子游的矛盾很早就有,当初在卫国的时候,两人的岁数还小,都在孔子身边伺候老师。有一次,孔子要出行,看天色似乎要下雨,孔子正在犹豫要不要拿雨伞的时候,子游说话了:“老师,子夏有把好伞,叫他拿来用吧。”子夏确实有把伞,是子贡才送给他的。子游之所以建议用子夏的伞,不仅仅出于嫉妒,实际上还想让子夏难受,因为子夏比较吝啬,平时绝对不借东西给别人。
“别出这馊主意了。”孔子当然知道子游的算盘,也当然不会上当。“子夏这个人不是那种很大方的人,不过这没有什么。告诉你,跟一个人交往,尽量交他的长处,不要触碰他的短处,这样就能长久地交往。”
这件事情见于《说苑》。孔子将行,无盖,弟子曰:“子夏有盖,可以行。”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吾闻与人交者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长矣。”
孔子去世后,子夏回学校担任老师,子游可能也回了学校,也有可能还在做官。但是子游一向对子夏不服气,内心里对孔子把《诗经》和《春秋》都传给子夏大致也有些愤愤不平,因此来找子夏的茬,挖苦讽刺,发泄自己的不满。但是有子贡、冉有等大师兄们在,子游也不敢太过分。
【现实解说】说风凉话的人什么时候都有,师兄弟之间羡慕嫉妒恨也算是贯穿历史的。做自己的事情,让别人去说吧。
9。14(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询问怎样结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说的?”答道:“子夏说:‘可以相交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相交的就别搭理他。’”子张说:“我所听到的和这些不一样: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能够赞美善人,又能同情能力不够的人。如果我是十分贤良的人,那我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如果不贤良,那人家就会拒绝我,又怎么谈能拒绝人家呢?”
【解析】又是一个对子夏不满的同学,子张是以德报怨,子夏是以直报怨。相比较,子夏的说法更接近于孔子老师。不过,无论子张还是子夏,他们的说法都符合各自的性格。子夏孤傲,瞧不起很多人,就包括子张子游这些师兄弟,所以拒绝跟他们交往;子张爱讲大道理,说的都很理想化。
子张对子夏也不认同,不过相对于子游,子张更书生气一些,更纯粹一些。因此,子夏的弟子才有可能去向他请教。对于子张的批评,子夏保持沉默,不屑于还击。
子张的意思,就是俺是君子,谁都能容,因此朋友多。而你子夏是个不贤良的人,所以容不下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子夏尽管朋友不多,比子张的朋友好像还要多一些。
【现实解说】听起来,子张的说法当然高尚很多。但是做起来,还是子夏的做法切实可行。所以,学君子学不好,就容易成伪君子;学小人学不好,顶多也就是个真小人。
9。15(19。8)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要掩饰。”
【解析】文过饰非的文,就是这个文。这句话子夏可能是教导学生的,但是即便是教导学生,也是在说起子游的时候。总之,这句话应该针对的是子游。
【现实解说】掩饰过错的办法随着时代在变化,当下比较流行的是临时工法。有了错误,就都是临时工干的。
9。16(19。4)★★★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子夏说:“即便是旁枝末节,也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如果在旁枝末节上用心太多,就会拘泥于此,所以,君子不会这样做。(旧译。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用它来达到远大目标就行不通了。”)”
【解析】这是子夏的性格,着眼大处,不拘小节。这段话是子夏在教导学生,表面上没提,潜台词则是“大家不要像子张师叔那样,见个牛角尖就钻进去”。
子夏是一个思维活跃,旁征博引的人,鼓励学生们大胆去学习那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
【现实解说】要鼓励学生们开放型思维,不要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如今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育的问题上,子夏比孔子高明。
9。17(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解析】左丘明就是子夏,孔子对子夏的欣赏,可以说已经到了难以表达的境地,一方面,子夏的孤傲清高太像自己;另一方面,孔子似乎已经认定这个弟子能够超越自己。所以,这段话里,孔子把弟子放在自己的前面,自己成为了附和者。
前面子夏说过:“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这与“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简直就是一句话。
所以可以说,在子夏子张的学术之争上,晚年的孔子更多地站在了子夏的一边。
【现实解说】孔子和子夏这样的人,在官场里怎么可能混得下去?
【附】子夏与《左传》
《左传》的作者是谁?孔安国的说法是左丘明,鲁国太史。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
首先我们从“左氏”说起。
春秋时,卫国有地名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吴起就是“卫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马迁写道“左丘失明,厥行国语”,说的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光明。
至于《论语》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太史,但更可能是子夏。
《论语》原本就是弟子们在孔子死后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师徒的言论,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记载是有可能的。而关于左丘明的那两段话,恰恰是子夏那种孤傲的性格,这恐怕不是一种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与鲁国太史谈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大恰当。
还有,以鲁国的文化传统,鲁国太史应该以太史为姓。
下面,再来看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要写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只有子夏一个人具备。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传》中运用最多的史料来自鲁国和晋国,《春秋》的史料主要来自鲁国,作为孔子的第一助手,这些史料子夏是具备的;而晋国史料从哪里来?魏文侯以师礼待子夏,并且邀请他到魏国讲学,魏国占有原晋国首都,因此拥有晋国史料。即便魏国不拥有这些史料,当时三晋的关系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从韩国或者赵国借阅这些史料也是轻而易举。相反,如果是鲁国太史,他如何能拿到晋国的史料?
第二,此人的《诗经》一定非常好,是《诗经》,而不是《诗》。因为孔子修订《诗经》,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了解《诗经》。《左传》中大量运用《诗经》里的诗,都非常恰当,而内容又没有超出《诗经》。作者不仅《诗经》娴熟,而且一定是孔门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学生中《诗经》方面的第一高手。如果是鲁国太史,即便他精通《诗》,他也不能在《左传》中把诗的使用控制在《诗经》的范围之内。
第三,此人与孔子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不仅仅是一般弟子那么简单。《左传》中大量引用孔子的评语,证明作者曾经跟随孔子修《春秋》。而子夏恰恰是孔子修《春秋》的头号助手,如果是鲁国太史,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样评价各个历史事件的呢?
第四,《左传》的才华四溢,显示作者的才华非常出众。事实上,子夏的才华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
第五,子夏的思想与孔子并不完全相同,孔子修《春秋》,目的在于“大义”,以周礼为准绳。子夏不同,以切问而近思为原则,讲案例讲方法讲实用,更倾向于计谋和权术的应用,倾向于人性的本质,倾向于历史事件的理性总结。《左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子夏的思想贯穿全文。而子夏的徒子徒孙恰好是一群法家,李克、商鞅等人都是他的嫡系学生,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则是一时的大贤。
譬如,孔子认为晋文公狡猾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狡猾。在《左传》中,并没有这么写。(按《论语》。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第六,《左传》中有大量关于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记述,不仅大量记载子贡,甚至包括樊迟和有若这样并不出色的弟子。恰恰子夏和他们关系不错,而如果是鲁国太史,他会记载孔子那些不知名的弟子吗?
第七,《左传》迅速流传开来,说明作者是个大师级人物,子夏在西河讲学,是当时最大的大师,再加上有许多弟子,因此作品被迅速流传开来。而如果作者是鲁国太史,他的作品首先在流传上就有问题,因为他没有任何渠道。
第八,《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作者公羊高和谷梁赤都是子夏的学生。
以上的种种证据和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子夏就是《左传》的作者,就是左丘明。
第十部分 曾参
曾参字子舆,曾皙的儿子,小孔子四十七岁,是孔子的第三批学生。
曾参的品德很高尚,与世无争。性格上,曾参很像颜回,但是不如颜回。曾参以孝著称,《孝经》就是他的作品。
《论语》应该出于曾参和他的弟子,因此才能保持公正和真实。曾参,也是曾姓公推的始祖。
10。1(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学生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解析】晚年,孔子喜欢讲“道”,就像从前喜欢讲仁。这里的道,实际上是思想的意思。
注意这段话里的“子出”,意思就是孔子去了曾参那里,而曾参可能正在向弟子们讲课。曾参对孔子的话只回答了一个“唯”字,而不是借机发问,说明什么?说明曾参根本不想问。而最后一句曾参用到“而已”,意思是“不过如此”。所以,这段话里潜藏的是曾参对孔子的不敬。问题是,曾参一向是个很敬重孔子的人,为什么这一次这样表现?孔子到了晚年,有些老年痴呆,喜欢絮絮叨叨,一句话翻来覆去说,因此,弟子们都有些烦他。这一次的情形一定是曾参正在上课,孔子进来插了一句,曾参知道老师想说什么,怕他说起来没完,因此简单回答一个是字,孔子识趣地出去。
这个“一以贯之”,前面孔子就对子贡说过,估计,孔子见谁都说。
【现实解说】人老了,难免爱絮叨。虽然人家不好意思说你啰唆,心里肯定是不耐烦的。
10。2(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解析】曾子向学生们讲自己做人的原则。
孔子去世之后,基本上,曾子算是或者自认为算是孔学正统。不过从曾参的三句话的顺序看,做人的要点首先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周围的人群以及君主建立良好关系。其次,要有朋友,并且相互信任依赖。这两项都办到了,再去钻研老师教授的学业。
这个顺序,与颜回恰好相反。所以,尽管两人看上去性格相似,曾参比颜回要更现实很多,最终的结果也要好很多。
【现实解说】第一不要得罪人,第二要广交朋友,这样才能立足社会。要想混得更有档次,就再好好学习知识。别说,曾参这个原则很实用。
10。3(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