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小鲛人的眼神很是空洞,并无渴望救助的期盼,亦无落难他乡的凄惨,只有木然和茫然。

    见卖主沉睡不醒,吴中元壮着胆子舀了些水淋在了那鲛人的身上,又自包袱里拿了块肉脯与它。

    卖主倒是没醒,但不远处的一个独腿汉子叫嚷道,“莫多事,若是死了,怕是会赖上你。”

    听得叫喊,吴中元急忙牵马离开,那小鲛人抓了肉脯在手,回头看他。

    眼瞅着天就要黑了,吴中元便往西面街上寻找住处,最西面的街道上有很多客栈,他寻了一处有马厩的住下,这里的房间很贵,这笼鸡抵不得房费,只能把羊抵给了人家,店家也算公道,只道有剩余,又送了壶酒。

    吴中元把马匹牵到马厩拴好,与伙计一起喂上草料,然后把马背上的东西搬到了房里。

    用现在的话说,这个房间算是套房,外屋有个石头垒砌的池子,里面是温泉水,水是流动的。里屋是睡觉的地方,被褥都很干净,由于有温泉地热,房间里很暖和。

    吴中元困的要死,恨不得躺下就睡,但他却不能睡,吴大烈临走的时候让他去赌坊耍耍,他对赌没什么兴趣,却不能不去,因为客栈不让他把鸡带进来,咯咯哒哒的,会影响其他客人休息,再说气味儿也不好闻。

    赌坊在东面第二条街上,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往赌坊去的时候,隐约可以看到东南方向的山中有火把的光亮,光亮所在的区域应该就是八道岭,人都没回来说明那件通灵神兵还没有被找到,也可能早就被人找到了,但找到的人肯定会悄悄溜走,绝不会叫嚷炫耀。

    与客栈紧挨着的那条街就是红灯区,不过自街头走过,并没有看到有女子自外面招揽客人,镇子上也没什么人,这么冷的天,她们也没必要跑出来挨冻。

    赌坊外面都挑着幡旗,上面画着象形图案,只有这几只鸡,也去不得那些高档赌坊,只能去赌米粮和盐巴。

    吴中元选择了赌盐巴,笼子里有五只鸡,都是母的,这时候母鸡比公鸡值钱,因为母鸡可以下蛋。

    盐是用竹筒盛的,分大中小,五小折一中,五中折一大,五只母鸡换了三只小竹筒。

    人都是要面子的,担心一个一个押会被庄家看不起,吴中元直接全押了,摇好掀盅,三个骰子分别是一二三。

    眼见摇出个一二三,吴中元心里直接凉了半截,这是比大小,又不是扎金花,一共六点,死定了。

    对方一掀,一二一,吴中元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对方这是走正步呢,一二一都出来了。

    小赌怡情,一笑置之,再来。

    还是全押,再差也不会比一二三更差了,掀盅,三三四。

    对方掀盅,二三四。

    险胜,吴中元手里有两个中等大小的竹筒外加两个小竹筒了。

    到得这时,他开始犹豫了,眼下他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就此收手,二是减少押注,三是全押。

    犹豫过后,他还是选择了全押,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出于贪婪,而是为了杜绝自己产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此时若是收手了,就锁定收益了,这种不劳而获的收益会令一个人对脚踏实力的辛勤和努力产生质疑,并妄图投机取巧,绝不能养成这个毛病。

    掀盅,还是自己大,装满盐巴的竹筒四中四小。

    随后的这一局,吴中元只押了一个小竹筒,只要赢了,就能凑够一个大竹筒,就收手。

    结果平了,平就是庄家赢,这也是赌坊谋利的途径。

    四中三小,全押,反正是意外之财,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便是输了也不过是还给了人家。

    结果他没输,一大四中一小。

    换成旁人,这时候应该收手了,但吴中元仍未收手,赌博本就不是什么好事情,赌输了不好,赌赢了更不好,真的会孳生侥幸心理。不劳而获不是正途!

    继续,押两中,结果惨败。

    不玩了,大竹筒是背着的,中等大小的竹筒是拎着的,小竹筒没有背带,便抓在手里。

    虽然最后输了一局,损失了两个中等大小的竹筒,吴中元的心情却非常好,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辛苦耕种到最后也不可能做到颗粒归仓,如果一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其本质就是贪婪和计较,这个人永远都不会感到快乐。殊不知只要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就已经算是成功的人生了。

    此外,看重得失的同时,也要看轻得失,这些盐巴本来就不是自己的,输了也不过是还给了人家,毕竟自己还赢走了人家不少。

    世人之所以会感觉痛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把别人的或者无主的东西当成了自己的,恨不得尽数占有,却忘记了自己不管得到了多少,其实都是额外赚到的。

    这里的人都知道竹筒里装的是什么,见他又背又拎的,好生眼馋,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时候盐巴稀缺,盐为百味之母,有了盐食物才有味道,而且不吃盐人就会没力气,再严重一点儿就会生病乃至丧命,这么好的东西,他竟然背了几十斤在身上,人家不眼红才怪。

    察觉到路人异样的眼神,吴中元就想回客栈,但吴大烈让他在这里等着,他也不能走远,旁顾左右,又冲了另外一家赌坊去了。

    不过这次他不是过去碰运气的,而是过去换东西的,这家赌坊既然是赌丹药的,自然就有丹药储备,他想换一枚红色的补气丹药,帮助自己尽快晋身红气高玄。

    盐巴是好东西,但丹药更是好东西,蓝色和紫色的丹药盐巴是换不到的,红色丹药虽然不算稀有,却也让他付出了一大筒盐巴的代价。他不懂行情,担心别人坑他,讨价还价,最终人家送了枚淡红丹药给他,他这才肯了。

    实则他已是洞神修为,要这丹药已经没用了,却可以带回去给阿洛。

    吴大烈先前说的没错,天黑之后,最东面那条街上易换的人开始多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敢去八道岭寻找通灵神兵,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人还是有的。

    吴中元闲来无事,就回到了东面那条街上,他现在有了可以易换的东西,如果遇到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换了。

    刚到街头,就听到有人招呼他,循声望去,是那个身穿蓑衣的人,之前此人一直低着头,他没看清此人的样子,此番看清了,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长的贼眉鼠眼。

    可能是醒来之后听到周围的人说他曾经在这里逗留过,那老者见到他就喊他过去,要把鲛人换给他。

    吴中元冲那老者摆了摆手,示意对那鲛人不感兴趣。

    那老者只道鲛人是个好东西,洗剥晾晒做成鲛蜡,可燃点照明。

    见吴中元犹豫,那老者又说他心善仁慈,便是不用鲛人做蜡,买了放生也是好的,又不贵,只要中等大小的一筒盐巴。

    吴中元心软了,“它很虚弱,怕是活不成了。”

    “能的,能的,只是离水久了,入水就好。”老者说道。

    “这周围又没有河水,往哪儿放?”吴中元犯愁。

    “有的,有的,南边不远就有一条河流,四通八达,它想去哪里都去得。”老者又道。

    “你会说话吗?”吴中元冲鲛人问道。

    鲛人没接话,老者接了,“会的,会的,只是鲛人语言,你们听不明白。”

    见吴中元还在犹豫,老者站起身,走过来拿他拎在手里的竹筒,“放生便是积德,快去吧。”

    “那你抓它岂不是缺德?”吴中元上下打量这个老者,这家伙手短脚短,走路八字摇晃,不是乌龟就是王八。

    老者拿了一筒盐巴在手,不再与他说话,摇晃着往西面街道去了。

    “好个老鳖,轻些弄,莫要再搞出人命。”附近有人笑骂。

    吴中元本以为这鳖精是喝酒去了,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去寻花问柳。

    见吴中元转身回望,一旁有人凑了过来,“天黑路滑,你又不识得路,我帮你送去放生。”

    吴中元瞅了那人一眼,用草垫卷了鲛人,双手托着,往南走了。

    那人没捡到便宜,便把老鳖留下的木桶给拎走了。

    老鳖没撒谎,镇子南面真有一条河,到得河边,吴中元把草垫放下,鲛人见水,精神大振,纵身一跃,投入水中。

    这鲛人知道是吴中元救了他,入水之后自水中探出头来看着吴中元。

    吴中元冲其摆了摆手,“快走吧,回家去。”

    鲛人开口说了句什么。

    鲛人说话与海豚的叫声有些相似,吴中元哪里听得懂,再度笑着摆手,“小心些,别再被坏人捉到了。”

    见吴中元摆手,鲛人也抬手冲他摆了摆手,然后反身入水,自水下破浪东去。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不妨做件好事,看看自己是不是心情很好,如果是,那你就是个好人。如果做了坏事,感觉很兴奋,心情很好,那你就是个坏人。

    人性虽然复杂,却也不是非常复杂,很多时候真相就在表面上,没有那么多的波折和隐情。

    吴中元现在的心情就很好,天地之大,以后遇到这个鲛人的机率微乎其微,他也不指望这个鲛人能报答自己,他很愿意帮助弱者,但弱者并不一定都值得帮助,帮助的前提是这个弱者是无辜而善良的,小鲛人就是这种情况。

    目送鲛人离去,吴中元走到河边洗了洗手,然后解开腰绳自岸边上撒了泡尿,捆上腰绳之后又洗了洗手,这才起身回返。

    走出老远了,隐约听到河边传来了急切的叫声,这种声音他此前曾经听到过,这是鲛人的声音。

    此时鲛人的声音急促而高亢,显得非常急切。

    听到鲛人的呼喊,吴中元立刻转身向河边跑去,待得赶到岸边,只见先前放生的鲛人就浮在水面上,高举的右手里抓着一把赤红长剑。

    眼见吴中元回返,鲛人显得很是欢喜,急切的说着什么。见吴中元面露错愕,鲛人只当他听不懂自己的言语,手上又加上了动作,示意自己所抓长剑是自下游的河底捡到的。

    吴中元错愕不是因为听不懂鲛人的话,而是鲛人此前急切的喊他回来,声音很大,把远处搜寻通灵神兵的人引来了不少,此时这群人就站在河的对岸,而鲛人背对他们,不曾看到。

    能够报答吴中元的救命之恩,小鲛人非常高兴,一直在快速的说着什么,直到南岸有人喊出‘鸾凤剑’,它才突然警觉,急忙将手中长剑扔给吴中元,下潜逃离。

    吴中元虽然接了长剑在手,却在暗暗叫苦,这么多人看着呢,这东西就是个烫手的山芋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好人有好报() 
此时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吴中元的身上,确切的说是他手里拿着的那柄红色长剑上,这把剑没有剑鞘,锋芒外露,灵光内藏。

    通灵神兵是分雌雄的,这把鸾凤剑只适用于女子,所谓适用是指它供给的是阴属灵气,男人虽然也能持拿使用,却得不到灵气的补充。

    河对岸分散着二十几个人,这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一群盯着猎物的恶狼,一个个垂涎三尺,跃跃欲试。

    自接住鸾凤剑的那一刻起,吴中元脑海里就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他最先想到的是跑掉,但问题是往哪儿跑?这附近他又不熟,要是调头往回跑,人家循着脚印跟踪寻找怎么办?

    再者,风行术虽然快,却不持久,以他目前的灵气修为再加上透支体力,顶多也就跑出三百多里,到时候体力耗尽,往地上一躺,人家循着脚印找过去,直接就捡死兔子了。

    但不跑也不行,这群人眼神之中透着贪婪的狂热和癫狂的亢奋,随时可能一哄而上。

    情急之下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镇上有赌坊,可以跑去赌坊,用这把剑跟他们兑换高阶丹药,如此一来既甩掉了这个烫手的山芋,又得了些好处。

    转念一想,不成,不能这么干,他曾经见识过通灵神兵的威力,得牛龙锏之助,吴勤以一敌四,重挫对手,谁得到了通灵神兵,就等同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灵气,只要自己与对手的实力相差不是非常悬殊,就可以稳立不败之地。此等神兵,换了丹药岂不可惜。

    就在吴中元急切思虑之际,河对岸有人喊道,“那少年,把鸾凤剑给我,我收你为徒,传你绝技。”

    “古老三,你那点儿三脚猫功夫打得过谁?”说话的是一中年美妇,言罢,又冲吴中元说道,“小哥儿,这剑你要了无用,送给姐姐我吧,我带你回百花谷逍遥快活。”

    “百花娘子,好不知羞,还姐姐呢,你这岁数都能做人家的娘了。”有人嘲讽,言罢,冲吴中元喊道,“你莫要听她胡说,她那百花谷就是一个霪贱的所在,你若去了,定会枯精伐髓,折了寿数,你把剑给我,我送你良田千顷,仆婢百人。”

    此人说话之际,有人走上石桥,缓慢的向北岸移动。

    下游林中有人阴声说道,“桥上之人,你再前行一步,我就让你毙命当场。”

    “哪个鳖孙这么大的口气?”桥上之人转头回骂。

    “虎族王栗。”说话之人反背双手自林中走出,此人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身形高大,方额圆脸,须髥很是浓密,平添了不少威严,

    此人貌似大有名气,报上姓名之后,那人不敢作声,也不敢冒然上前。

    “小英雄,你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伤你分毫。”王栗缓步走来,所到之处,众人尽皆退后让路。

    眼见王栗上桥,吴中元再不敢耽搁了,这些人这么惧怕王栗,肯定是因为王栗修为精深,不能让王栗太过靠近,不然一旦发难,他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想到此处,脱下衣服包了那鸾凤剑,再封穴道,转身就跑。

    可能是没想到他会突然逃跑,也可能是没想到他能跑的这么快,对岸的众人皆是一愣,待得反应过来,立刻纵身急追。

    “谁敢与我抢?”王栗高声怒吼。

    众人既不答话,也不止步,只在前冲之时尽可能的离他远一些。

    吴中元没有一直沿着路跑,跑出十几丈后就进了路东的树林,自林中继续向北移动。

    那虎族的王栗是居山修为,但此人身法一般,移动速度并不很快。

    便是这样,吴中元也没有丝毫懈怠,风行术直接催到极致,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甩掉身后众人。

    片刻过后,到得山羊谷东面树林,奔跑的同时歪头左望,确定了参照物之后,转头回望,见众人已经不见踪影,将手中长剑直插入土,又踏上一脚,令其彻底没入,再用脚拨些草末枯叶遮掩伪装。

    一停,二望,三插,四踏,五遮盖,五秒之后,再度往前奔跑。

    再度奔跑,速度便不那么快了,奔跑之时频繁回头,以此确定和观察后面的人有没有跟上来。

    直到王栗等人出现在远处,这才开始加速。

    这时追过来的人已经远不止二十多个了,越来越多的人听到风声,加入了追赶的行列。

    衣服还抱在怀里,里面的东西已经不是鸾凤剑了,而是一根沿途捡到的木棍。

    他的目的地很明确,淮水,也就是那条黑蛟所在的河流。

    也不只在林下奔跑,过了镇子就回到路上,自路上奔跑,他不久之前刚自这条路上走过,知道路旁有什么。

    他要找的东西是钱紫藤,这是一种藤蔓类之物,柔软坚韧,可做绳索使用。

    他知道哪里有这种藤条,拿捏时间跑到那里,用匕首割了几根藤条。

    割了藤条转身又跑,奔跑的同时佯装缠裹藏在衣服里的鸾凤剑,以此给后面追来的那些人制造假象,让他们误以为他是用鸾凤剑割断的这些藤条。

    他拿捏时间的目的是为了让后面的追兵看到他的时候,他正自钱紫藤所在的地方离开,并开始重新缠裹衣服,对方肯定会想他为什么要割钱紫藤。

    至于他为什么要割钱紫藤,追兵现在是想不明白的,不过到得淮水河边,他们应该就明白了。

    割完钱紫藤,他就开始全速奔跑,不再吊着对方了,这里只有一条路,追兵肯定会沿路追赶。

    半个小时之后,吴中元到得淮水河边,由于他出来的时候没带弓箭,只能捡了石块,扔砸趴伏在下游的黑蛟。

    距离有点远,他抛掷不到,但那黑蛟受到挑衅,自水中向他游了过来。

    吴中元穿上衣服,将木棍用藤条捆扎了,再将藤条的另外一端打了空扣,然后将其扔到了石桥上游水流较缓的地方。

    黑蛟游过来攻击,吴中元就往上游跑,引得黑蛟穿过桥洞,来到上游。

    待得听到了南面传来了破风声和脚步声,吴中元开始加速,往西南方向逃离。

    众人赶到的时候,恰好看到丢了目标的黑蛟往回游动。

    吴中元跑的很快,完全可以穿过石桥继续往北跑,他为什么会自南岸往上游跑?

    他大老远的跑到河边,却不过河,他来河边干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引黑蛟阻拦众人,他完全可以往北跑,黑蛟攻击过桥的人岂不是更加便利?

    不对,其中必有隐情。

    有眼尖之间看到水中有根木棍,而木棍上缠绕了藤蔓。呵呵,好小子,原来之前割了藤蔓是为了捆扎鸾凤剑并将其投入水中。

    追兵之中有紫气高手,灵气外放,隔空抓过了浮在水面上的木棍,却发现藤蔓的另外一端是空扣。

    糟了,这小子没捆住,鸾凤剑掉水里去了。

    马克思同志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十,就能引起积极的冒险,通灵神兵对众人的诱惑可不止百分之五十,其直接后果就是扑通,扑通,扑通……

    其间接的后果就是将尚未回到栖息之处的黑蛟给引了回来,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不清楚,因为吴中元已经跑远了。

    跑出十几里,他松开了穴道,他的灵气早就耗尽,体力也严重透支,再不松开穴道很快就会瘫倒在地。

    想起腰带里还有两枚补气丹药,便将其中那枚红色的拿了出来,这是一枚提升类补气丹药,却也可以作为补充类补气丹药使用。

    吞食过后,自林中缓慢行走,这时南面仍然有人往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