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驼还抗折腾。

    众人此番出来虽然是为了公干的,但也捎带着闲逛旅游,在现代吴中元就没怎么出过远门,没机会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此番终于逮到机会了,不过这时候除了树木和山川河流,也没什么景观可以看,好在这时候野生动物比较多,有很多都是现代已经灭绝了的,只当逛动物园了。

    众人是往西北方向移动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牛族地界上空,由于是溜出来的,干粮就没准备,好在有姜南在,在离开中土之前可以自牛族最西面的垣城岚山休息一晚,补充一下给养。

    大傻是个好员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好员工也不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太阳一落山它就不愿走了,这是吴中元给它规定的晚餐时间,大傻不懂什么时辰,它进食都是看太阳,太阳一落山它就知道该吃饭了。

    如果大傻真的是个员工,一定是被老板坑死的那种,想哄它也很简单,送去意念,只道先不吃了,等去到地头儿吃好的,大傻就满心喜悦的继续赶路,等到赶到了岚山地界,天也黑了,它竟然把进食这茬儿给忘了,趴着不动了。

    岚山土地贫瘠,这里的人耕种较少,多为畜牧,有很多牛马,吴中元是个好老板,与姜南进行了沟通,直接把大傻送牛圈去了。

    晚饭过后,二人没有急于休息,而是收拾东西准备出城一趟,白虎把守的西关就在岚山西面的山中,有必要过去拜拜码头……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垂暮英雄() 
拜码头跟走亲戚还不一样,不能随随便便拎包点心,准备礼物得上点儿心才成,白虎乃西方神兽,五行属金,五脏主肺,六腑主大肠,润肺通肠的食物白虎应该喜欢。

    有些时候送人礼物并不是越贵重越好,而是对方需要什么就送什么,吴中元给白虎准备的礼物并不贵重,一桶煮熟的豆浆,这时候不叫豆浆,叫菽汁。还有一桶加了少许山葱的生猪血,这两种食物都有润肺通肠的功效,之所以在生猪血里加入山葱乃是因为白虎五味喜辛,辛泛指葱姜蒜的刺激性气味,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辣,而辣椒的辣并不是真正的辣,其实是痛觉。

    对于吴中元准备的礼物,姜南是持怀疑态度的,在她的认知当中,老虎应该是喜欢吃肉的。

    二更三刻,二人来到了白虎所在的西关。

    虽然来时的路上姜南已经向他讲说了白虎的大致情况,在亲眼见到白虎之后吴中元还是大感震撼,寻常老虎身长多在两米左右,这只巨大的白虎身形足有普通老虎的五倍大小,超过了十米,这还不算虎尾。其体重应该在两吨左右,虽然体重不足大傻的五分之一,但是作为猫科动物来说,已然算是庞然大物了。

    朱雀所在的南关有棵枯死的古树,朱雀就蹲伏在那棵古树上,白虎所在的西关也是一处十字路口,却没有古树,十字路口正中有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部较为平整,白虎就侧卧在那块巨大的青石上。

    动物到了老年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皮毛会失去光泽,这只白虎身上的皮毛已无壮年时的粼粼银光,而是毫无光彩的暗淡苍白,虽然身形巨大却是瘦骨嶙峋,卧在那里,彷如一个日落西山的垂暮老者。

    有句老话叫虎死余威在,老虎便是死了,也有震慑余威,更何况它还没死,虽然只是平静的卧在青石上,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还是令吴中元大感压抑,而其脸上那道自右眉延伸到左侧嘴角的森长伤疤更是大添威严,这表明它曾经血战沙场,力敌群雄。

    二人自白虎所卧的青石百步外站定,片刻的端详过后,吴中元接过了姜南手中的木桶。

    姜南冲吴中元投去忧虑的眼神。

    吴中元冲其摇了摇头,示意她无需担心,转而迈步向远处的白虎走去。

    四方神兽,白虎是最为凶戾的一个,姜南放心不下,自后面跟了上来。

    吴中元有感,转身冲其摇了摇头,待姜南点头,这才继续迈步。

    白虎一直是闭着眼的,但闭着眼睛不表示它不知道二人的到来,吴中元走到它十丈之外时,白虎缓缓睁开了眼睛。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眼睛是不一样的,食草动物的眼睛往往大而圆。而食肉动物的眼睛通常小而长,大圆眼心思简单,较为平和。而拥有狭长眼睛的动物则心思深沉,往往带有强烈的攻击性。

    白虎就属于后者,只是眯眼睁开了一道缝隙,睁眼的瞬间寒光,凶光,杀气,霸气同时透射而出,锐利的眼神如刀似箭,便是吴中元早有心理准备却仍然感到心跳加速,头皮发麻。

    白虎睁眼之后,吴中元停了下来,放下手中木桶,冲白虎抬手见礼,与此同时高声说道,“在下吴中元,与友人西去,途经此处,特来拜望尊上。”

    吴中元言罢,白虎的眼神并无明显变化,但没有明显变化不表示完全没有变化,寒光,凶光,霸气仍在,但杀气却消减了几分。

    吴中元说明来历和动机,拎起木桶继续缓步前行,实则白虎早就知道他的来历,他自报家门只是齐全礼数。

    吴中元自白虎两丈外站定,低头将那两桶豆汁和猪血又往前送了一丈,随后退回,重新自两丈外站定,低头等白虎说话。

    他知道白虎知道他是什么人,也知道白虎不会杀他,之所以对白虎如此恭敬,也不是为了求得指点,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敬意,四方神兽都是奉命驻守边关的老将,数千年滞留一处,任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矢志不移,尽忠职守。

    等了片刻,不见白虎开口,吴中元缓缓抬头,拱手说道,“四位尊上分值四方,数千年中镇压封印,抗拒外敌,施大恩于世人。待六道清正,必供之庙堂历代祭祀,必立碑四方万世缅怀。”

    吴中元这番话说的很是郑重,听得吴中元言语,白虎真正的睁开了眼睛,但它仍未开口,只是看了吴中元一眼便缓缓闭上了眼睛。

    吴中元也没有多做停留,再度冲白虎抬了抬手,然后转身退走。

    虽然白虎始终没有开口,他却能看出自己说出那番话之后,白虎甚感欣慰,对四方神兽来说,世人给不了它们任何它们想要的东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冲这些保护过世人的神兽表达感谢,虽然这种感谢对它们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却能让它们知道自己所保护的这些人是念它们的好儿,领它们的情的。

    走到百丈外,吴中元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白虎已经别过头去,不再面对他们。

    姜南冲他做了个手势,二人转身离开,回城途中二人一直没有交谈,回到城中,姜南方才说道,“你先前的那番话令它很是感动。”

    “你如何知道?”吴中元随口问道。

    “它别过头去,是不愿让我们看到它的悲伤。”姜南低声说道。

    “除了道谢,我们也没什么能为它们做的了。”吴中元叹气点头,白虎乃西方神兽,五行情绪属悲,但凡带有攻击性的人或者动物,骨子里都藏有悲观情绪,但凡温顺平和的人或者动物,天生都是带有乐观情绪的。

    “未曾想凶戾如它,亦有喜怒哀乐。”姜南说道。

    “性情中人才有真正的喜怒哀乐。”吴中元随口说道,这时候人数较少,社交不是那么复杂,也没有像现代那么丰富完整的历史,能知道数千年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实则纵观古今中外,所有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情都是性情中人干出来的,平和之人容易从众,随波逐流以得利。性情中人往往偏执,坚持固守乃自闭。

    以刘邦和项羽为例,项羽就是性情中人,不愿背信弃义诛杀刘邦,而刘邦很平和,用他爹威胁他他都不管,所以最后项羽输了,输的原因是有底线,太要脸。

    姜南是牛族的二贵人,岚山以高规格来招待她,把最好的房间让了出来。

    但岚山只给二人准备了一间房,二人的关系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岚山城主看来,他和姜南已是夫妻,理应住一间房。

    吴中元有些尴尬,但他不想让姜南看出他尴尬,因为姜南对他有情有义,当日在封印青龙甲的古墓旁,姜南为了救他,不惜用自己的名节来保他,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把姜南睡了,以后姜南还怎么嫁给别人。

    此外,姜南前番出来,还把牛族王宫备用的所有丹药都偷出来了,女大不中留,胳膊肘开始往外拐了,于情于理都得给她个交代,若是搞的授受不亲,姜南定会万分寒心。

    事情就在那儿摆着,道理他也懂,但他还是放不下王欣然。

    在吴中元愣神儿的工夫,姜南已经转身往外走了,“你住这里,我往别处去。”

    听姜南这般说,吴中元大感愧疚,讪笑说道,“要不,一起?”

    “口不对心,”姜南鄙夷冷哼,“我若当真应允,你如何应对?”

    吴中元大窘,待得回过神来,真诚邀请,“现在睡觉还早,进来说说话吧。”

    姜南这时候已经走出老远了,听吴中元这般说,便停了下来。

    吴中元再邀,姜南转身走了回来,与他一同进屋。

    桌上放着羊奶和泉水,还有一些时令水果,二人东西对坐,吴中元主动开口,向姜南讲说自己在现代的一些经历,姜南对他有情有义,必须跟她说实话,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实话永远都是正确的答案。

    类似的事情吴中元曾经跟吴荻讲说过,与吴荻的不时发问不同,姜南只是安静的听,她不发问不表示她理解了,也可能是她压根儿就不好奇,不关心。

    直到吴中元说完,姜南才开口说话,而她问的问题竟然跟吴荻如出一辙,“你离开之前,可曾承诺会回去寻她?”

    吴中元摇了摇头。

    “她为何不随你走?”姜南又问。

    “没有足够的灵石。”吴中元摇头。

    姜南没有立刻说话,想了片刻方才说道,“如你所说,你在河的上游,而她在下游,既然你放她不下,为何不往她可能会去到的地方埋藏灵石,她若有心,自会寻得灵石,前来找你。”

    听得姜南言语,吴中元心中一凛,他在五千年前,王欣然在五千年后,他现在如果埋下灵石,理论上王欣然是可以得到的,不过这只是理论上可行,五千年太久了,变数太大,即便他埋下了大量灵石,王欣然得到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此事先放一放。”吴中元摇头说道,这种作法的可行性还需要仔细推敲,不管有没有可行性,眼下都不是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就要开战了,王欣然连这时候的语言都不会,更没有灵气修为,大战结束之前,此事不能提上议程。

    “时辰不早了,早些睡吧。”姜南站了起来。

    吴中元点了点头,起身相送,与姜南讲明了原委,心里轻松了许多。

    次日清晨,众人早起准备,装载了干粮饮水,大傻载着众人往西北方向飞去。

    西行不久,进入昆仑山地界,昨天暂时搁置的事情,此番需要作出决定了,到底要不要去那废弃的庙宇。

    沉吟良久,吴中元最终决定往那破庙一行,不能轻易放弃,可以自远处观察一番,也不一定非要进庙里去……

    。

第二百八十二章 人身兽首() 
打定主意,吴中元便与众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实则众人对昆仑山中那座古老庙宇也很好奇,都想前去一探究竟,他提出要去,众人自然不会反对。

    但想去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找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昆仑山绵延千里,山中古木参天,老瞎子是唯一知道庙宇位置的,但他已经瞎了,无法自己寻找参照物,只能由众人向他讲说下方的各种景物,供他回忆参照。

    起初是由吴中元做讲解工作的,后来老二殷勤的接替了他,众人凌晨出发,大傻飞了一个多时辰,老二说的口干舌燥,老瞎子也没找到可用的参照物。

    吴中元也不着急,老瞎子只是不确定众人目前所处的位置,一旦找到了记忆中的参照物,哪怕只有一处,也能指点众人找到那座废弃的庙宇,

    昆仑山在现代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正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未曾受到人为的破坏,至少没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这就令昆仑山与外面那些被人为破坏过的山脉产生了区别,由此令得世人感觉昆仑山与其他的山峰和山脉大有不同。

    但现在大部分区域都是原始森林,故此昆仑山和外面的那些山峰区别也不是很大,这里生活的各种野兽飞禽自外面也能见到。

    巳时三刻,也就是上午十点来钟,吴中元发现了一片奇怪的山洞,这些山洞位于一座山峰的阳面儿,自山脚一直到山顶都有分布,数量不少,密密麻麻,大小也不一样,低处的山洞数量较多,但面积较小。越接近山顶,山洞的数量越少,面积也就越大。

    不止吴中元看到了这些山洞,老二也看见了,说与老瞎子知道,老瞎子缓缓点头,“当年我曾经来过这里,继续往北,四个时辰就能赶到那处庙宇。”

    “先生,这些山洞是怎么回事儿?”吴中元冲老瞎子请教。

    “当年我曾经下去探视过,”老瞎子说道,“每处山洞的石壁上都有大量爪印,当是野兽挖掘所致。多年之前,当有兽群自这里居住过。”

    “洞里有没有生活器皿残留?”吴中元追问,山洞如此密集,说明挖掘这些山洞的野兽是群居的,此外,越往上山洞越大,这也说明这些野兽有着鲜明的等级。而有无生活器皿,则能判断当年居住在这里的那些野兽开化的程度以及是不是拥有较高的智商。

    老瞎子摇了摇头,“我探视的那几处山洞并无生活器物。”

    “可知道是什么野兽?”吴中元又问。

    老瞎子再度摇头,“无法确定那些爪印属于何种野兽,不过越往高处,山洞石壁上的爪印越大,由此可见这些山洞都是由居住在里面的野兽亲自挖掘的,并没有假手于人。”

    由于吴中元没有神授大傻减速,大傻很快飞过了这处满是山洞的山峰。

    “先生,昆仑山中可还有与此处类似的地方?”吴中元问道。

    老瞎子点了点头,“还有一些城郭遗迹,但荒废已久,千百年风吹雨打,只余少许青石堆砌的残垣断壁。”

    听得老瞎子言语,吴中元眉头大皱,昆仑山不同于别处,山中没有人类居住,哪怕是混血人类都没有,这里残留的的城池遗址只能是由神智齐全的禽兽建造的,拥有建造城池能力的禽兽如果不是遭遇了战争,是不太容易灭绝的,伏羲女娲清正六道的洪荒大战发生在数千年前,当年的那场战事,很可能就是造成这些城池荒废的原因。

    如此一来,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他之前的猜测,昆仑山是兽王的地盘儿,而山中那处废弃的庙宇,很可能是祭祀兽王的地方。

    中午时分,吴中元命大傻自一处平坦区域落地,此处周围没什么遮挡,相对空旷,不虞遭到暗算和偷袭,又有一条小溪蜿蜒而过,可以汲水降温。

    短暂的休整过后,众人再度上路,此前老瞎子曾经估算过去到破庙所需的大致时间,夏天天黑的晚,如果抓点儿紧,应该可以在太阳下山之前赶过去。

    实则除了老瞎子,吴中元等人都有夜视之能,白天过去和晚上过去对他们而言其实也没什么区别,但夜晚给人的感觉是黑暗和阴森,那处地方原本就很邪门儿,尽量还是不要晚上过去。

    过程和结果很难兼顾,过分在乎过程,就会失去结果。过分在乎结果,就会失去过程。吴中元急于早些赶到目的地,便神授大傻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如此一来对山中事物观察的就不很细致,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傍晚五点左右,众人在老瞎子的指点之下找到了那处位于群山环绕之中的庙宇。

    老瞎子此前并没有详细讲说这处庙宇的具体情况,实物和吴中元想象的差距很大,首先是方位,这处废弃的庙宇依山而建,但它与别的庙宇不同,它依靠的并不是北面的山峰,而是西山,大门朝东。

    然后是大小,在吴中元的想象当中,这处庙宇并不大,至少不是很大,但事实上这处庙宇非常大,占地就算没有一万,也在八千平方以上。

    在庙宇的周围还有大片的平坦区域,所谓平坦也只是相对平坦,此时已是夏天,草木已经长高,在旺盛的草木之中貌似隐藏着一些类似于城墙的高出地面的石堆。

    根据周围的地势来看,这里当年应该有一座很大的城池,不过此时这座城池已然不复存在了,甚至连遗迹都快寻不到了,只剩下了西山脚下那座孤零零庙宇。

    那座庙宇之所以也能够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淋而不倒,乃是因为建造庙宇时所使用的石块非常巨大,根据石头的大小和密度来推算其重量,每块石头都应该在五吨以上。

    庙宇的形状与商周时期的宫殿有些相似,在主建筑的前方有一条与宫殿等长,宽约两丈的石阶,石阶保存的相对完整,上面也没有长有高大的树木,只在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长有少量青草。

    庙宇的周围生长着一种五尺多高的麻类植物,与各部落种植用以编织麻布的黄麻很是相似,想必就是老瞎子所说的战神草。

    老瞎子所言不虚,庙宇周围堆积着大量白骨,战神草就生长在森然白骨之上。由于离的较远,又有草木遮盖,便看不真切,不过大致看过,貌似不是人类尸骨。

    众人是自南面赶过来的,此时位于庙宇南面的山顶,由于是侧对庙宇,自此处便看不到老瞎子所说的镶嵌在门楣上的定魂石。

    “你们自这里等我,我下去看看。”吴中元冲姜南等人说道。

    “不摸底细,不要轻举妄动。”老瞎子说道。

    吴中元伸手北指,“那些白骨集中在庙宇百步之内,有着清楚的分界,我不往近处去,只在那白骨之外远观。”

    “我陪你去。”姜南说道。

    “大哥,我也跟你去。”老二趁机表忠。

    吴中元歪头看向老二,“你留下保护先生。”

    言罢,突然发现老二手里抓了几支灵芝草,便随手拿过一支,貌似有些眼熟,只是想不起自哪里见过。

    “哪儿来的?”吴中元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