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他刚刚生出扒车这一念头时,远处驶来了绿色的车队,是十几辆军车,有吉普,有卡车,卡车上都有篷布覆盖,后面还拖着大炮。

    有时候犹豫并不是深思熟虑,而是错失良机,短暂而快速的观察之后,吴中元借着树木的掩护,冲到了山脚下,爬上了队尾的一辆汽车,但他并没有进入篷布车厢,而是钻进了卡车后面拖着的炮车,炮车外面都包裹着帆布,大炮本身也有射击位,他就蜷缩在这里。

    到得这时,吴中元才略有放松,他的衣服裤子全被汗水湿透了,异常紧张加上体力透支,藏好之后一直在瑟瑟发抖。

    要是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此时的精神状态,惊弓之鸟无疑是最贴切的,他没有后援,屡受诓骗,不管是哪一方都对他虎视眈眈,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所有的惊弓之鸟都会伴随着杯弓蛇影,没有安全感,精神紧张,患得患失,多疑焦虑,哪怕藏在炮车上他也并不安心,甚至怀疑这个拉练的队伍是真的在拉练,还是受人指派,故意走这条路引他自投罗网。

    此时唯一能令他感觉安全的就是包里的那把枪,尽管他不太可能使用,却也会令对方有所顾忌。

    待得情绪稍稳,吴中元拿出小刀将包裹炮车的帆布划了个不大的口子,这样至少能看到外面的情况。

    身心俱疲导致了昏昏沉沉,但他不敢睡,如果睡着了,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他无法提前察觉,只能强打精神,后顾前瞻。

    他之所以能逃出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块石碑,这块石碑是他自己回去之后留下来的,目的应该有两个,一是给现代的自己提个醒儿以此规避风险,二是消除心里的一些遗憾,目前来看这个石碑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他安全的逃出来了。

    不过也不能因此就断定这个石碑能改变一些既定会发生的事情,因为按照狭义相对论的相关理论,有些事情哪怕提前知道了结果,也只能改变事情的发展过程,改变不了事情的最终结果,该发生的事情迟早还是会发生。

    究竟是只能改变一些不重要的过程,还是可以连结果一起改变,有个很简单的验证方法,那就是尽快赶到第二处位置,如果小巫师能顺利把他送回去,石碑的出现就可以改变结果,如果中途出现变故,导致小巫师没能把他送回去,石碑的出现就只能改变过程。

    仔细回忆石碑上的内容,可以发现几条重要的线索,第一条就是他最终还是回到了远古时期,第二条是回去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不然也不会有“这么糟糕”一说。第三条就是四月十五日落之前如果能够赶到第二处地点,就能提前回归。最后一条是王欣然和赵颖都是好人。

    除了这四条明面上的线索,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隐形线索,那就是除了依靠这两个巫师送他回去,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回归,他是在小巫师也死去的情况下凭借这种方法回去的,为了使用这种方法,他又在现代滞留了一年。

    复杂的线索逐一理顺,天也亮了,车队自路边一处平坦区域停了下来,车上的战士下车撒尿洗刷,吃完饭之后继续上车赶路。

    熬到上午十点,吴中元自炮车挪到了前面的卡车上,他运气好,这最后一辆卡车拉的是行军的给养,吃的东西是一种可以自热的压缩干粮,战士们吃饭吃他留心观察过,谁想吃几个就吃几个,也不用跟谁报备,盒饭没有准确数量。

    上了宽敞的卡车,就不想回炮车了,但他不敢在卡车上滞留,将背包装满这种压缩干粮就挪回了炮车。

    实则他是想自卡车上吃完再回去的,但这种干粮得加水才能热,而卡车上没水。

    中午车队又停了一次,是吃午饭,吃午饭时战士们有过交谈,交谈中虽然没有提及此行的目的地,却说下午跑快点儿,争取天黑之前赶到山里进行实弹演练,如此一来吴中元心里就有数了,等车队开动,就挪回卡车,自车厢里睡了一觉。

    他是被颠醒的,自篷布缝隙往外看,路窄了,是土路,周围全是树,想必是进入了山区。

    不能再搭顺风车了,得赶紧下去,万一拉到营地可就跑不了了。

    下车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手,他不敢开手机,只能通过观察太阳来确定时间,现在应该是下午四点多,目前所处的位置应该在黄县的西北方向,根据汽车时速来估算,这里距黄县约有八百到一千里。

    这么远的距离,肯定已经跳出了对方的搜查范围,应该安全了。

    一天一夜没吃饭,他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山里有溪水,可以加热干粮,干粮袋上有说明书,根据说明书进行操作,很快就吃上了热饭,部队的伙食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好,这种自热干粮里面有肉有菜还有辣酱。

    吃完饭,数了数剩下的干粮,还有二十多袋,一天吃两袋,十几天不用出山。

    看来今天的运气还是不错的,不但顺利的逃了出来,还得到了充足的给养,降低了外出觅食暴露的风险,这年头儿到处都是监控,只要被照到了,肯定没跑儿。

    整理好背包,吴中元继续往西北方向移动,今天是四月一号,他有十五天的时间赶往黄河的源头,此前他根据三座相连的雪山这一线索查出了疑似位置,在青海省玛多县,还有半个月,时间足够了。

    如果昨晚没看到石碑上的文字,他此时可能会和赵颖取得联系,但现在他不会那么做了,原因很简单,他不想害死赵颖,尽管他不知道为什么会害死赵颖。

    目前所在的这座山很大,是真正的深山,站在高处环顾四周,视线所及的区域都看不到村庄,这种情况对他是有利的,离人群越远,他就越安全。

    虽然时间很宽裕,但吴中元还是不敢耽搁,一刻不停的疾行,石碑上说的是如果能在四月十五日落之前赶过去,就能救下小巫师,这个“救下”有两种可能,一是小巫师因为自身的原因命在旦夕,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人害死了小巫师,至于是哪种情况,他无法确定,因为石碑上的文字虽然是他自己留下的,但以他的表述习惯,这两种情况他都可能会用“救下”这个词。

    傍晚时分,前方出现了铁丝网,确切的说是水泥柱子上捆着三道铁荆棘。

    这种铁荆棘南北延伸的范围很大,如果绕路指不定要绕到什么时候,短暂的迟疑之后,吴中元自铁荆棘的空隙里钻了过去,铁荆棘围绕的这片区域很可能是军事禁区,但是这么大范围的环绕,即便横穿而过,也不会有人发现。

    这时候早就过了惊蛰了,但附近却很少看到蛇虫,连兔子和鸟儿都少,不过这种情况对于深山独行的人来说是好事,他倒不怕蛇虫豺狼,但是冷不丁的钻出个什么东西,被吓一跳的感觉并不好。

    半个小时之后,夜幕降临,吴中元白天睡了一觉,也不困,继续赶路。

    又走了十来分钟,前面出现了一个大坑,说是大坑其实也不是很大,有七八米宽,中间区域有一米多深,外围要浅一点儿。

    土坑已经长满了杂草,想必是很久之前留下的。

    再往前走,又发现一个类似的土坑,越往前走,类似的土坑越密集,有些时候两个土坑还是连着的。

    “怎么这么多坑?”吴中元犯嘀咕了。

    一犯嘀咕,马上醒悟了过来,此前那个车队是进山拉练的炮兵,这座山头儿很可能是他们开炮的目标,怪不得周围没有野兽。

    醒悟过来,马上往北全力奔跑,幸亏醒悟的早,要是等到人家开炮才发觉,就倒大霉了。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醒悟的并不早,因为没跑多远,南面就传来了炮声。

    “我操你妈的……”

第五十七章 真理和大炮() 
吴中元现在满脑子都是这几个字儿,不但在脑子里想,嘴里还在骂,此前他一直以为自己运气很好,没想到自己运气并不好,岂止是不好,简直是极差,从八百里外跑过来让人用炮轰,这得多倒霉。

    起初他还抱有一丝幻想,人家开炮兴许是往别的地方打,但随着不远处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他的幻想破灭了,人家就是往这座山头儿打。

    德国总理俾斯麦曾经说过一句名言,‘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吴中元此时感觉自己就是大炮射程之内的那个真理,每一发炮弹都在自己不远处炸响,整个山头儿烟尘滚滚,乱石飞溅,“真理”就在这浓烟之中抱头鼠窜。

    这么乱跑肯定是很危险的,此前他也听人说过两发炮弹不会落到同一个地方,从弹坑里趴着反而最安全,但身临其境却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有时候两发炮弹真的会落到同一位置,与其在弹坑里趴着挨轰,还不如尽快跑出大炮的射程。

    背包里装满了干粮,此前他一直为得到了这些干粮而庆幸,但此时他不这么认为了,太重了,跑不快。扔又不舍得,扔了不一定找得回来,以后吃什么。

    吴中元就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向北亡命奔逃,再跑几百米就是山顶,翻过山顶应该就安全了。

    可是等到他翻过山顶,却发现山背面也有弹坑,谁他妈说大炮只能打直线,有些大炮也能打弧线。

    最近的爆炸距他不过十几米,除了大量碎石,还有巨大的气浪,吴中元直接被气浪掀翻,摔了个七荤八素,落地之后也顾不得多想,爬起来继续跑。

    这时候爆炸的声音好像小了不少,其实声音还是那么大,只不过他被震的暂时相对失聪了。

    奔跑时感觉脸上发黏,本以为是汗,伸手一抹才发现是血,肯定是受伤了,只是眼下没空儿确定伤在哪儿,尽快跑出去才是正经。

    吴中元不幸的跑进了靶场,但他最终还是幸运的逃了出来,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到得安全区域,方才如释重负,但他也不确定没有弹坑的地方是不是就是安全区域,也不敢停留,继续往西北方向走,一边走,一边骂,也不是具体骂谁,就是发泄心中郁气,不骂憋的慌。

    等到炮声彻底停止,吴中元停下来检查自己的伤势,左眉受伤了,有个大口子,不是弹片划的,是石子儿崩的。

    衣服也撕了,裤子也烂了,鞋也露脚丫子,总之就是一个狼狈。

    他背包里有换洗的衣服和鞋子,但他没换,从山里走经常会被划到,换上衣服也得被扯烂。

    晚上睡觉是个问题,在地上担心睡着了被野兽攻击,这么大的深山,老虎可能没有,狼肯定有。

    跳到树上就冷,四月的晚上还是很冷的,又不敢生火,担心暴露。

    踌躇过后选择了晚上赶路白天睡,一点儿也不耽搁,丝毫也不懈怠,大部分时间都在跑,不能跑的地方才用走的。

    两天之后,出山了,这段山脉到头儿了,前面没山了,是村子和城市。

    身上的衣服已经破的不成样子了,这两天一直没遇到溪流,脸上全是灰土,头发也脏的打绺儿了,这个样子可怎么见人。

    不过转念一想,正好,就这么出去,保证没人认得出自己,就算被监控照到也不怕了。

    就这么出去,绕过村子,直接上大路,村子很少有外人去,贸然出现在那里,会引起村民的注意。

    大路上有路标,到了山西地界了,再往西还有陕西,甘肃,然后才是青海。

    路上捡了个尼龙袋子,把背包装了,这背包有人认识,帽子也搞了一个,确切的说是偷的,路边厂里保安的帽子。

    破衣烂衫尼龙袋子,再加个大盖帽,这是智障流浪汉的标配,走在路上谁都不正眼看他。

    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外地口音容易惹人起疑,再者,他也实在装不出智障的语气和口吻。

    他身上还有两万多块,有这钱,一张机票直接飞青海了,但他现在哪儿敢买机票,为了不泄露行踪,他连身份证都扔了,火车票也买不了。

    敢不敢搞个别人的身份证买火车票?这个念头他也有过,但很快就被打消了,这年头儿连火车也有安检了,肯定混不过去。

    逃亡的这段时间,他最大的感触是千万别犯罪,真的有天罗地网,想跑掉几乎是不可能的。

    飞机火车坐不了,只能坐汽车,但长途客车也经常被检查站拦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扒车,多数时候都是大货车,有时候带蓬儿的小货车也往上蹿,被发现了就装傻充愣,被撵下来。

    身上有钱也不敢花,在偏僻小商店买点儿吃的还经常被人宰,不是每个人对弱者都是持同情态度的,有些人会欺负他们。

    睡觉只能选桥洞和草垛,atm取款室是不敢去的,那里的摄像头是高清的,而且之前他曾经在atm取款室睡过,他担心留下影像记录。

    人品好,走到哪儿都做好事儿,山西这地方煤矿多,还真有黑心的矿主晚上开车出来抓流浪汉回去挖煤,吴中元的拳打脚踢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跟自己同住一个桥洞的“室友”。

    横穿山西用了两天,这已经是他的极限速度了,不能说一分一秒都没耽误,至少是能五点起来绝不拖到五点半。

    山西西面是陕西,陕西最出名的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兵马俑,一个是羊肉泡馍,这两样东西就跟山东的蓝翔技校和夏雨荷一样出名,不过他虽然没犯罪,却在逃亡,自然不会去看兵马俑,但羊肉泡馍是可以吃的,真的很好吃,也可能没那么好吃,因为他现在饥一顿饱一顿,不管吃什么都感觉好吃。

    横穿陕西也用了两天,这速度也很惊人了,从开始逃亡到现在过去了七天,还有八天时间。

    接下来是甘肃,甘肃南北长东西短,来到这里之后需要往北走,在国家版图上,甘肃已经算是西北偏远地区了,这地方年羹饶曾经待过,当年十四皇子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去青海剿匪,年羹饶任川陕总督,给老十四负责后勤,当时军粮的补给就在甘肃进行交接,后来老皇帝死了,雍正继位之后立刻授意年羹饶,让他把给老十四的军粮补给由一次补充一个月的的改为一次只给七天的,就怕给多了,老十四会带兵打回去。

    甘肃没什么名气很大的小吃,兰州拉面算一个,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吃一碗,也很好吃,面好吃,牛肉更好吃,师父是道士,不吃牛肉,所以从小到大他和林清明吃到牛肉的次数并不多。

    从进入甘肃到离开甘肃,也用了两天,还剩下六天。

    六天已经很宽裕了,但吴中元仍然不敢懈怠,因为青海的面积很大,有山西五个大,有浙江七个大,他要去的地方很偏远,不可能再扒车,得留下足够的时间余量应付突发情况。

    青海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西北了,这里还是汉族人多,然后是藏族,有一百来万,回族有八十多万,除此之外还有蒙古族和土族等一些少数民族,他此行要去的地方是玛多县,这地方怕是没几个人知道,不过说起玉树地震,知道的就多了,玛多县就在玉树的东北方向。

    由于地势偏远,很少有货车去那里,不能扒车,总不能用走的,买摩托,也不买新的,去修摩托的地方买旧的,便宜,其实他并不缺钱,可能是穷日子过惯了,始终不舍得浪费。

    青海很大,监控无法全部覆盖,行头可以换了,找小地方的浴池洗个澡,换上衣服,骑着摩托上路。

    此时是四月十二日的傍晚时分,距四月十五还有整整三天,但吴中元却没感觉到轻松,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因为紧张。

    他要去的地方是玛多县的星宿海,随着远处三座山峰越来越清晰,他也越来越紧张,此前他之所以说这里是疑似地点是因为这里的三座山峰并不是常年冰封,可能是古时候和现代的气候有差别,这三座山峰只在冬天有冰雪覆盖。

    晚上八点,吴中元来到山峰近处,这三座山峰都很陡峭,是石山,上面也没什么树木,根据吴追讲述,小巫师藏身的地方就位于最左边山峰的山腰阴面儿,但是左右这种方位的表述是相对而言的,站在山的东面,最左就是南面的那个。如果站在山的西面,最左就是北面的那个。

    不过根据惯例推断,吴追所说的最左应该还是指南面的这座山峰,至少有九成可能。

    到得最南面山峰的山脚下,吴中元开始犯愁了,因为他只知道大体方位,至于小巫师藏身的具体位置,需要等待月圆之夜的子时,通过月光照射才能准确定位。

    四月十五指的是阳历,月亮的圆缺是跟着阴历走的,今年是2014年,今年的三月十五是阳历的四月十四,也就是说需要等到两天之后的深夜才能准确找到小巫师藏身的位置。

    不行,一天时间太紧张了,即便准确定位,还需要挖掘,谁知道需要挖多久?

    再者,如果准确计算的话,从子时定位到次日日落最多不过十八个小时,太危险了,不能等,得先去找找试试。

    大西北的晚上很冷,越往上爬,风越大,气温越低,但吴中元心里是暖的,如果顺利的话,他很快就能回家了……

    。

    。愿全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真心喜欢一个人,就勇敢的告诉ta,给ta一个选择,给自己一个机会,即便不被接受,至少不留遗憾。

第五十八章 堪舆定位() 
这三座山峰都是石山,山上没有很大的树木,只有少量的灌木和野草,虽然已是春天,但这里气温很低,灌木没有发芽,野草也没有吐绿,山风吹来,更显枯败萧瑟。

    既然是山,就不会很小,这三座彼此相连的山峰南北约有七八里,每座山峰的大小都差不多,范围约有两三里,而高度约在一千米左右。

    山腰是个很笼统的说法,只要不是山顶和山脚,其他区域都可以算作山腰,这么大的一片区域,想要尽数找遍,难度可想而知。

    耗费两个多小时进行了简单的搜寻,一无所获。

    这样的结果也在吴中元的意料之中,小巫师藏身的地方应该是处密室,时隔数千年,所有的外部痕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了,根本无迹可寻。

    自避风处略作喘息,吴中元站了起来,据吴追所说,月圆之夜的子时,月光照射的位置就是小巫师藏身的地方,今天已经是阴历十三了,也有月光,十三的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