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避风处略作喘息,吴中元站了起来,据吴追所说,月圆之夜的子时,月光照射的位置就是小巫师藏身的地方,今天已经是阴历十三了,也有月光,十三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照射的方位肯定有差别,但应该还是在大致相近的某个区域。

    但起身之后,他很快又坐了下去,细想之下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因为现在是春天,山上根本就没有积雪,既然没有积雪,自然也就无法在月亮的照射下反射月光。

    这一细节对吴中元的打击很大,因为如此一来,即便等到后天晚上,也仍然无法找到小巫师的藏身之处。

    越是细想,心里越绝望,但凡有点天文知识的人都知道,数千年前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在相同的时间所照射的位置也是有差别的,这一点可能连当年的巫师都没有想到。

    吴追留下的线索不足以成为寻找的参照和依据,这条路彻底堵死了。

    这可怎么办?

    此处离最近的村落不过二十几里,路况也还可以,想要调台挖掘机过来也不费事,但问题是这里是黄河的源头,经常有驴友在附近转悠,不远处还有村民放牧牲畜,挖掘机在山上乱挖,肯定会被他们发现。如果他们过来询问,怎么解释?

    不行,这条路也走不通。

    深夜,山上很冷,吴中元也不敢寻草生火,只能自避风处坐着,一边犯愁,一边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眼下还有一条不是线索的线索,那就是大巫师地宫前的那块石碑,据碑文的讲述,他最终还是找到了小巫师藏身的密室,自己究竟是怎么找到的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回到过去的那个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同一个人,那个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思维方式是完全一样的,肯定有办法找到小巫师所在的密室,而且这个办法还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他最先想到的是赵颖,赵颖背后有西方势力支持,实事求是的说,西方在卫星领域的研究比国内更先进,勘探设备也更精密。只要和赵颖取得联系,就可以动用天上的卫星和先进的勘探设备寻找密室的位置,而且找到的可能性还很大。

    不过与赵颖合作有很大的弊端,可能会害死她,碑文的出现给他提供了一些帮助,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困扰,因为他只知道一些事情的结果,却不知道具体的发展过程,就像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王欣然一个拥抱,又为什么会害死赵颖。

    这个办法可以用,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毕竟赵颖也不是独自一人,她背后还有西方势力,赵颖就算值得相信,她背后的势力也不值得信任,这一点跟王欣然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会思考,但不同的人思考的角度,深度,宽度是有巨大差别的,很快,吴中元又想到了另外一条线索,据吴追所说,唤醒小巫师需要分三天,第一天喂下冰水,第二天喂下温水,第三天喂下热水,还要在附近生火给小巫师取暖,吴追所说的这种情况只适用于一种情况,那就是冰封解冻。

    速冻技术目前各国都有研究,理论上被冻住的人是可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解冻苏醒的,只是这个解冻的过程不能太急促,因为人体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这条线索最有用的一个点是小巫师是被冻住的,但如果只是单纯把自己冻住,小巫师没必要选择这里,因为这里离中原地区太远,在历史上有离中原更近的冰山,而且现在还在。

    古代文字较少,表述难以做到精准,吴追写下的小巫师,指的可能并不是这个巫师的年纪小,而是这个巫师的法力没有地宫那个巫师的强大。但是开启虫洞是件很恐怖的事情,需要强大的能力,通过这一点来看,小巫师的年纪也不可能太小,此人修炼法术应该有好多年了。

    不出意外的话,小巫师至少也应该有三四十岁了,这个年纪的人已经可以冷静思考,此人在选址冰封自己的时候应该会考虑到他来日的寻找难度,也就是说能让他少费事,绝不给他添麻烦,会想尽办法为他的寻找提供便利。

    既然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更近的地方也有冰山,小巫师为什么舍近求远跑到这里来。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小巫师选择这里,除了这里适合冰封,还有其他的原因。

    这个其他的原因无疑是对冰封之外的一种辅助,也就是说单纯的冰封并不足以支撑小巫师活下来,还需要其他的一些因素。

    小巫师需要的,就是这里有的。

    这里有的,就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这里有什么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找!

    用什么找?用堪舆三十六法,师父留下的堪舆三十六法他一直带在身上,用它可以找出这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此事也跟拆毛衣相似,而今他已经找到了线头儿。

    想要找出这里的不同,难度并不大,因为这里是黄河的源头,这就是最大的线索。

    用现在的话说,水是生命之源,人活着就离不开水,两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站在堪舆的角度,水发乎地下,故带阴气,破土外涌,与阳气交,得阴阳活水,滋养万物。

    地下水是属阴的,而且是纯阴,而流淌在地表的水虽然也属阴,却不是纯阴,因为有雨水的加入,有阳光的照射,已然混杂了些许阳气。

    河流的源头是地下水外泄的地方,这地方的阴气最重。

    冰封时人体机能是陷入停滞的,跟死亡很是相似,想要维持这种状态,的确需要阴气的辅助。

    但仅仅确定这些只能解释小巫师为什么选择这里,还是无法确定密室的具体位置。

    接下来还需要结合这里的山势和水流走向,找出最适合冰封沉睡的那个点,这个点就是第三座山峰背面的某个地方。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事物的存在有两种状态,一个是运动发展,一个是静止消亡,小巫师现在处于第二种状态,为了长久保持这种状态,小巫师寻找的地点就应该是阴气很重且非常稳定的那个地方。

    此前他曾经帮李先生看过风水,这里的情况跟李先生祖坟的情况有些类似,李先生的祖坟位于一处废弃的采石场,北面是一座被挖了一半的山壁,南面火葬场的阴气扩散到这里,被山壁挡住,聚于下方的水潭。

    这里也是这样,地下水带着阴气外涌,来到地面之后向四面扩散,西面有三座山峰,一部分阴气被挡了回来,在阻挡阴气向西扩散的同时,山峰自身也会吸收一部分,三座山峰所处位置和自身山势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吸收阴气多寡不一。

    仔细看,最北面那座山峰阴面儿坡度较大,阳面较为陡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北风常年吹袭的结果,风也是气的一种,这座山峰气息波动太大。

    中间那座山峰的形状就像一支竖立的矛头,北侧和南侧都很狭窄,这也是风的作用,由于它位于南北两座山峰之间,不管是南风还是北风,都无法正面吹袭,只能自其两侧吹过,千百年下来,就成了这种地势,这座山峰是三座山峰之中阴气最重的一座。

    最南面这座山峰与北面那座山峰有些类似,只是反向的,但这座山峰的阳面儿坡度却比最北面那座山峰的阳面儿坡度要平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仍然跟风有关,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北风整体比南风多,风势也更强,冬季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热带低压,来自北部西伯利亚的高压冷空气向南侵袭形成强劲的北风。

    这座山峰上应该有一处位置,北风和南风都能均等吹到,这处位置的气息最稳定,小巫师应该会选那里作为长眠之处。

    想到这些,立刻下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站在山上是无法全面观察的,得从远处看。

    骑上摩托往东跑出两三里,转头回望,只见南面山峰山腰偏下的区域相对凹陷,那里可能性最大。

    记住那处位置,骑车回来,再爬山,近距离寻找,之前是找一片,现在是找一线,很快,在山背面几乎是中间的位置找到了疑似地点,这里也有乱石,但扒开几块乱石之后,里面出现了平整的石壁。

    寻有所获,吴中元如释重负,但一口粗气没喘完,却陡然皱眉。

    在石壁的下方有很多乱石,其中一块较大的石头相对平整,在这块石头的周围,散落着不少卷烟的烟头儿……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烟头儿就是烟蒂,散落在石头周围的烟头儿是卷烟的烟头儿,卷烟以前指的是香烟,但现在单指抽烟的人自己用手卷的烟,这种烟没有过滤嘴,成本低廉,抽这种烟的人大多是农民。

    这种烟头儿在石头周围有十几个,往外围寻找,草丛里石缝中数量更多,根据烟头的外观来判断,有些烟头儿时间比较久远,有些烟头儿是近些时日才扔在这里的。

    在寻找烟头的同时,吴中元还发现了另外一件东西,羊屎蛋儿,在附近有不少这玩意儿。

    羊屎蛋儿的出现说明这里曾经有人放过羊,而这周围除了石壁前的那块石头比较平整,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供人坐着休息。

    按照常理推断,这些烟头儿应该是附近牧民放羊时留下的。牧民放养的羊分为绵羊和山羊,绵羊比较温顺,喜欢在草地上待着,而山羊是个贱家伙,哪儿高往哪儿爬,在这儿周围出现的应该是山羊。

    虽然烟头儿有了合理的解释,但吴中元还是感觉不对劲儿,因为正常情况下烟民在野外抽完烟,都会把烟头儿扔在脚下踩灭,而这个牧民仿佛是故意把烟头儿往远处弹,留在石头周围的烟头反而不多。

    心中起疑,就仔细检查这些烟头儿,凡事儿就怕细心,细心检查过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烟头儿应该是两个人留下的,因为卷烟的方法不同,抽烟的习惯也不同,其中一个人可能是左撇子,这个人抽烟时烟头儿剩的比较长,而另外一个人抽的很彻底,烟头儿很短。

    一个牧民在这儿放羊还说得过去,两个人一起到这里放羊就说不过去了,因为这附近本来就没有多少野草,牧民放羊是为了让羊吃草,可不是为了凑在一起吹牛皮侃大山。

    再者,石壁虽然处在乱石的遮掩下,但是长年累月的自这里休息,牧民不可能不发现异常。

    想到此处,回到石壁前仔细端详那些石壁外的乱石,细心观察之后再度发现端倪,遮挡石壁的乱石应该是人为垒砌起来的,大石头之间的缝隙都塞进了小石头,这些石头如果是自然滚落,绝不可能将石壁遮挡的这么严实。

    是谁用石头挡住了石壁?

    挡住石壁的人是不是那两个牧民?

    挡住石壁的人,为什么要挡住石壁?

    这些暂时都没有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有人知道这里有处密室,而且此人不希望别人知道。

    这时候天已经快亮了,他所在的位置没有任何遮挡,如果留心观察,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发现他在这里。

    不能留在这儿,得赶快下山,等晚上再来。

    他身上有干粮,也不用出去找吃的,从河里取水加热干粮,自河边坐着休息。

    这地方是黄河的源头,有不少驴友前来寻幽探奇,三五成群的多,单蹦儿的也有,虽然零零散散,附近却也没断过人。

    驴友多是见面熟,有人自远处看到他,热情的跟他打招呼,有些还会凑过来跟他交流旅游的心得,驴友穷游的多,这些人大多拿着自拍杆儿,到处乱拍,跑过来跟他打招呼的那些人也不管他乐不乐意,热情的拉着他一起拍照,吴中元哪有心思跟他们叽歪,留下一个白眼,背上背包转身就走。

    一拨儿走了还有另外一拨儿,这些人并不从同一个方向过来,吴中元挪了好几次地方,都有人过来搭讪,其中两次还是女的,热情的发腻,先说人生,后说理想,说什么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心灵和灵魂的释放。又说什么立志走遍*,开阔视野和胸怀。

    说到后期,就有意无意的套近乎了,打着一见钟情的幌子往上贴,只说彼此有缘,自这里相遇注定是一场美丽的邂逅。然后说天气热,穿太多了,脱褂子露肉。

    “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勇敢吗?你走了不用再回去啊?日子不过啦,回去怎么收场?”

    “我要是没钱也没干粮,你还跟我邂逅吗?”

    “我说大姐,你到底是出来旅游的,还是出来卖霪的?没钱你出来嘚瑟个屁呀。”

    “你要真想穷游*,那得释放多少次啊?最后你得多开阔啊?”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看的太明白,说的太直接不是什么好事儿,不但把美丽的邂逅搞没了,还挨了两顿恼羞成怒的臭骂。

    虽然挨了骂,但吴中元心情却很好,邂逅没了,也不感觉遗憾,这种邂逅本质俗的一逼,在男人看来又占领了一个,在女人看来又捕获一个,其实占领和捕获是相互的,男人占领女人的同时也被女人捕获了,女人捕获男人的同时也被男人占领了。

    这事儿不存在谁占便宜,那谁曾经说过,格局来自坚守,品位源自挑剔,要吃就得吃口好的,真要跟这俩家伙邂逅了,估计全国各地都得有连襟。

    吴中元走出老远,那家伙还在后面骂,吴中元虽然不生气,却想气她,办法也很简单,拿出几张红票用打火机点着了,摇晃着给她看,意思很明显,老子有钱,就是不给你。

    对方估计被气出内伤了,骂的更难听了。

    其实他原本是想多烧几张的,但突然想到万一小巫师不能送他回去,以后还得用。再者,烧钱是犯法的,被人举报了是要挨抓的。

    上午十点,远处过来一群羊,是绵羊,放羊的是个中年汉子,骑着马,穿的是少数民族的衣服。

    羊群从东北方向过来,溜溜达达的往这边走,途经前两座山峰时羊群没停,到得第三座山峰时候,放羊的汉子赶着羊群上山了。

    人家是绵羊,喜欢待在平地上,不愿意上山,但那放羊的汉子却挥舞着鞭子把羊群赶了上去。

    只这一个举动就够了,这个放羊的汉子有问题,他上山有别的原因,放羊只是个幌子。

    把羊群赶上山,放羊的汉子走到石壁所在的位置坐了下来,拿出烟草袋子卷烟抽。

    点上烟卷儿,放羊的汉子开始有意无意的观察周围的情况。

    吴中元此时位于对方的视野里,唯恐被此人察觉异常,急忙拿出手机开始自拍,其实他也就是做做样子,手机都没开机。

    抽完一支烟,又坐了一会儿,放羊的汉子站了起来,赶着羊群下山了。

    此人在山上待的时间并不长,也没干别的,但临走时的一个举动让他再次暴露了,此人自地上捡了几块石头塞到了遮挡石壁的乱石缝隙里。

    见此人下山,吴中元有意无意的靠了过去,近距离的观察此人,这人应该是个汉藏混血,长相上带着,此前他怀疑此人是不是自行苏醒的小巫师,现在看来此人不是,依据有两个,一是这人长的不像汉人,二是这人不咳嗽,还抽烟。

    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个发现,那就是此人两侧太阳穴高高鼓起,这说明此人会功夫,而且是横练高手。

    吴中元有意观察此人,但那人却没有刻意观察他,赶着羊群自附近兜了个圈子,哪里来,又回哪里去了。

    放羊的走了,吴中元开始遭罪了,思考是很累人的事情,他也不愿意遭罪,但是有些事情非常重要,不思考不行,此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看护密室?小巫师现在还在不在密室里?

    首先要确定的是这个人是什么人,这人姓什么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定此人是敌是友,想要确定这个,就必须从他看护密室这一举动着手,此人早就知道密室在哪儿,却没有挖掘,而是进行了看护,如果是敌人,早就把密室炸开,把小巫师弄死了。

    由此可以推断,这个人应该是朋友,至少不是敌人。

    但是此人为什么要看护密室?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个动机,他看护密室的动机又是什么,是他自发的行为,还是有人让他这么做的?

    仔细想来后者的可能性大,依据是此人会功夫,而且是练气的高手,大西北也有人会功夫,但与中原地区相比,西北的练气高手极少,这个人是汉藏混血,他的功夫应该是汉人传授给他的,而传授给他功夫的这个人,应该就是让他看护密室的这个人。

    还有最后一个疑问,小巫师还在不在密室里?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然这个人也没必要前来看护了。

    下午自避风处睡了一觉,醒来时是傍晚时分,吴中元走到河边掬水洗脸,起身之后突然发现下游对岸的树下站着一个人,此人好像刚从河里洗澡出来,正在穿衣服。

    这人头发很长,猛一看还以为是女的,但细看是个男的。

    如果是女的,可能就盯着看了,但这人是个男的,那就没什么看头了。

    即便没看头儿,他还是多看了几眼,因为现在是春天,河水很冷,一般人下河洗澡得冻的抽筋儿。

    正在看,忽然听到西面传来呼呼声,呼呼声越来越近,几十秒后,西面出现了一架直升机。

    这是一架白色的直升机,应该是民用的。

    直升机很快飞近,自他下游两里外降落,一个人自飞机上跳了下来。

    在吴中元瞩目远眺的同时,飞机上下来的人也在环顾四周,几乎在同一时间,吴中元看清了来人的样貌,来人也发现了吴中元所在的位置。

    来的是赵颖。

    吴中元站着没动,是赵颖跑过来跟他会合的。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吴中元问道,赵颖给他的定位装置他并没有开启。

    “你都成名人了,自己还不知道?”赵颖笑噱。

    “什么意思呀?”吴中元不明所以。

    赵颖拿了手机出来,拨弄几下递给了吴中元,“自己看吧,人渣。”

    吴中元疑惑皱眉,接过手机低头查看,是个论坛的页面儿,帖名叫《柔柔西游记》,是个女驴友记载旅游途中所见所闻与网友互动的帖子,今天更新的内容是“星宿海遇到的人渣”,极尽诬蔑诋毁,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