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这些东西是自上面冲下来的。”王欣然说道,

    “那里地势很高,就算下大雨也不应该冲到那里。”吴中元说道。

    “别管这些了,是先找下面,还是先找上面?”王欣然抬头上望,寻找攀爬路线。

    “分头找。”吴中元说完,纵身跃起,单手攀住了圆孔附近一块凸出的岩石,近距离的观察石窟里的棺材,这具棺材虽有残缺破损,但整体还是完整的,看木质,应该是非常贵重的金丝楠木。

    但石窟是圆形的,而棺材是方形的,而且棺材的体积比石窟的洞口要大,试过几次,始终无法将棺木自石窟里拖出来。

    再看石窟周围,也没有嵌压缩小的痕迹,这具棺材当初究竟是怎么放进去的?

    说是分头行动,王欣然哪有心思继续挖掘整理,一直在抬头上望,见吴中元没办法将棺材拖出来,便提醒道,“是不是有别的洞口?”

    王欣然的提醒的确提醒了吴中元,放弃拖拽,爬到石壁上方,果然发现端倪,石窟所在的山峰是一座孤峰,只有五米多高,在孤峰的北面是大片与山峰平齐甚至高于的山岚,早些时候可能下过一场暴雨,大量雨水自北面冲下,一部分流进了右侧的山沟,还有一些冲向了山峰。

    这座山峰是南北对穿的,在山峰的北面也有一处孔洞,但这处孔洞是方形的,直径约有两米,此时这处孔洞里淤积了大量的淤泥。

    “有发现没有?”王欣然自下面喊。

    “有。”吴中元回答,他猜到钱云志不会将幼子埋的太远,也不会将幼子埋在阴面儿,但他没想到钱云志会凿空山峰用来安放棺木,这处孤峰所在的位置正好位于钱云志坟墓的正前方。

    虽然山壁下也有大量陪葬品,但王欣然更关心棺材里有什么,舍了自己的工作,绕到崖顶,此时吴中元正在徒手掏挖方孔里的淤泥。

    “原来是对穿的。”王欣然恍然大悟。

    “对,”吴中元说道,“之前我只想到了他不会将幼子埋在阴面,也不会让幼子离开他的视线,却没想到他会凿山为坟,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是工程量巨大。”

    “是啊,这座山峰南北长有七八米,凿出这么大的一个空间并不容易。”王欣然想要点烟,但摸过衣兜儿才想起香烟早就抽完了,既然没烟可抽,干脆伸手帮忙。

    “要想埋人,挖一个洞口就行了,为什么要从南面再挖一个?”王欣然心存疑惑。

    “既是爱子心切,也是出于风水方面考虑,”吴中元自掏出的淤泥里捡出了一个金元宝,随手扔到一旁,继续掏挖,“阳宅和阴宅多有不同,其中一条就是阳宅有门有窗,而阴宅有门无窗,有门无窗就是有去无回。南面那个圆孔原本应该是有伪装遮挡的,后来风化酥脆,大水自北门灌入,直接破窗而出,把里面的陪葬品冲了一部分出去。”

    “为什么不从南面开门,这个有什么讲究?”王欣然随口问道。

    吴中元摇了摇头,“这个好像没什么讲究,不过钱云志的坟在北面,他可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打开门就可以回家,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远处的风景。”

    虽然吴中元的说法没什么依据,王欣然还是接受了这一解释,因为墓中的陪葬品实在是太多了,足见钱云志对这个幼子的疼爱,而这也间接解释了幼子病故之后,钱云志为什么会备受打击,郁郁而终。

    二人一起动手,很快挖到了棺木,吴中元抓住棺木,用力向外拉扯,但棺材周围也有淤泥,拖拉不动。

    这里只能容一人伸手,王欣然帮不上忙,就攀着石壁下到南面,用脚大力蹬踹,吴中元则自北面大力拉拽,二人合力,终于将棺材拖了出来。

    与普通的棺材想比,这口棺材显得很小,明显是用来埋葬孩童的。

    在吴中元默念祷告,冲亡者致歉时,王欣然迫不及待的掀开了棺盖。

    由于通风透气,棺材里的尸首已经彻底腐烂,连白骨也都酥化,衣物也早已化作灰土,由于陪葬品大多放在棺外,棺材里除了尸骨,就只剩下墓主人生前佩戴的一些饰品。

    一目了然,没有灵石。

    就在吴中元大失所望之际,王欣然自棺材一角捏出了一件事物,既然是捏的,自然不会很大。

    吴中元定睛细看,只见王欣然手里捏的是个和田玉材质的观音挂件儿,看那玉色,当是灵石雕琢无疑,但个头儿很小,可能不到十克,只有其他灵石的四分之一大小……

第八十三章 鄱阳湖()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王欣然先说话了,“是这个吗?”

    “是这个。”吴中元点了点头。

    “让他雕了呀?”王欣然哭笑不得。

    “让他雕了。”吴中元苦笑点头。

    王欣然将那挂件递给吴中元,又低头自棺材里仔细寻找,“兴许还有。”

    “别找了,这个挂件取的是灵石的最大横切面儿,剩余部分不能再做东西了。”吴中元摇头,每块灵石的形状都不一样,但大小和重量都差不多。

    王欣然听到了吴中元的话,但她并不死心,继续自棺中残骸里仔细寻找,很快,又捏起一件器物,“这个是不是?”

    吴中元此时正在掂量玉观音的重量,听得王欣然说话,便抬头看她,只见她手里捏的是个白色的小玉片,这个玉片的个头很小,呈长方形,长不足两公分,宽不过一厘米。

    伸手接过,入手很轻,也就四五克,反面有内挖凹槽儿。

    仔细看过之后,吴中元点了点头,“也是。”

    “这是个什么?”王欣然问道。

    “是个小帽正。”吴中元说道,说完,见王欣然面露疑惑,便解释道,“灵石的玉质非常好,钱云志不舍得浪费,雕完观音之后又让工匠用下脚料做了个帽正,帽正就是镶在帽子正中的那个小玉片儿。”

    王欣然懂了,低头继续自棺中翻找,“看看还有没有?”

    “别找了。”吴中元不抱什么希望了,站起身,往一旁走去。

    “他既然不舍得浪费,就应该物尽其用,”王欣然也见过灵石,知道大小,“那么大的灵石,不可能只雕刻这两样。”

    “你懂什么呀,”吴中元继续往北走,“古时候没有现代那么薄的切割锯片,解玉都得用解玉沙,切口宽,玉料浪费严重。”

    不止王欣然会尿急,吴中元也会,走进灌木丛解腰带撒尿,刚尿出来,身后就传来了王欣然的欢呼,“你看!”

    尿一半儿被吓回去的感觉很不好,吴中元急切回头,只见王欣然手里又捏了个小器物,这次的更小,还没有豆粒儿大。

    “这个是不是?”王欣然问道。

    “是。”吴中元回头继续尿,“上面有没有钻孔?”

    “有。”王欣然说道。

    “是小孩子绣在鞋尖上的吉祥玉,应该有两个,你再找找。”吴中元说道。

    “没有了,只有这一个,”王欣然说道,“棺材底下有缺口,应该是漏掉了。”

    吴中元系好腰带,转身走了回来,王欣然这时已经放弃了寻找,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灰土,“你也别太沮丧,总算没有白跑一趟,雕刻切割只是对它进行了物理改变,灵石蕴含的能量应该还在。”

    “我知道。”吴中元点头,此前精神一直紧张焦虑,突然放松下来,感觉分外疲倦。

    “我打电话,让考古所的人过来收拾残局。”王欣然拿出了手机。

    “行啊。”吴中元打了个哈欠。

    王欣然打完电话,坐到吴中元一旁,等着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过来带走这些陪葬品,在他们到来之前,二人不能走,得留在这里看着这一地的金银珠宝。

    “有没有其他勇士的线索?”吴中元问道。

    王欣然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不过我们已经锁定了他们的移动轨迹。”

    吴中元不明所以,歪头看她。

    王欣然拿出手机,快速点动了几下,然后递给了吴中元,“这是总部刚刚发来的,是监控拍下的影像资料,经过人脸识别系统比对,这个人跟她有百分之七十七的相似度,几乎可以确定是她。”

    王欣然说话时,吴中元正在看手机上的图片,这是一张监控拍下的照片,好像是在一栋大楼外面的街道上,照片拍的很清晰,只是照片上的女人戴着口罩和墨镜,看不到她的五官。

    “是不是她?”王欣然问道。

    “是。”吴中元点头。

    王欣然没想到吴中元能立刻确认,疑惑问道,“你凭什么确定。”

    “直觉。”吴中元随口说道。

    这样的解释王欣然自然不信,继续疑惑看他。

    吴中元没有再做解释,他的确撒谎了,实际上他之所以能一眼就认出赵颖,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赵颖的身形体态,赵颖可能有部分外国人的血统,屁股就是屁股,腿就是腿,而大部分汉族女子这两者之间都没有明显分界线。

    王欣然知道吴中元没说实话,但他就是不说,她也没办法,就在这时,考古队的车开到了山下,王欣然拿回手机,往高处走,挥手冲他们指示方位。

    在考古队上来之前,吴中元拉开背包,往包里放了几样东西。

    他做些的时候并没有避讳王欣然,王欣然也没有阻止他这么做,“我们不缺经费。”

    “我留着送人。”吴中元说道。

    “你想送给你们县医院的院长?”王欣然问道。

    吴中元没说话,默认了,王院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一直没能给予报答。

    “这几样东西哪个价值最高?”王欣然好奇。

    “价值最高的肯定是这件元青花瓷器,同款的娃娃一共有五个,碎了一个,还剩四个,物以稀为贵,如果进行拍卖,一个娃娃应该能拍到三到五千万,金碗和银筷子不值什么钱,元代的金银器皿,这么大个头的,保存到现在也就几百万。”吴中元说道。

    “你这是在拿国家的东西送人情。”王欣然笑道。

    吴中元没说话,随手拿起一个娃娃扔到南面坑底,瓷器碎裂的声音随即传来。

    “你这是干什么?”王欣然皱眉。

    “东西是我找到的,我上交了是高尚,不上交是正常。”吴中元瞅了王欣然一眼。

    王欣然无奈摇头,她不敢再批评吴中元,怕他再扔。

    “你刚才给我看的照片是在哪儿拍的?”吴中元问道。

    “在江西,”王欣然说道,“她所乘坐的汽车属于一家外资控股的中国公司,我们怀疑这家公司是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内的据点,我们查过这家公司近期的资金流水,在你师兄去医院的那天,的确转出了一百万。”

    “她去江西做什么?”吴中元皱眉。

    “我们也试图搞清楚,”王欣然说道,“这家公司昨天又支出了一百万,收款方是正泰船务公司,这是一家私人公司,主营船舶营运业务。”

    “江西也不靠海。”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点了点头,“这家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内河营运,集中在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水域。”

    “鄱阳湖?”吴中元自言自语。

    王欣然说道,“对,我们暗中查过他们的调度记录,今天早上有一艘大吨位的船只自长江下游中途卸货,调头驶向鄱阳湖水域。”

    这时候考古队已经来到附近,王欣然走过去与他们交代相关事宜,吴中元背上背包,准备离去。

    考古队有十几个人,这时候已经分作两队,一队下到沟底,另外一队冲吴中元走了过来,其中一人见到吴中元背包鼓涨,狐疑问道,“你包里装的什么?”

    吴中元盯着对方看,一直盯了好几秒,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关你屁事儿。”

    有些人就得用这种态度来对待,骂了就是骂了,骂了就老实了,灰溜溜的去收拾残局,实际上这还真不是残局,这是一地宝贝。

    就这样,吴中元还不解气,又说道,“这些东西是我发现的,记得给我发奖金。”

    王欣然和考古队长见势不好,急忙过来劝阻,王欣然在前面拖,队长在后面赔笑脸说好话。

    走出对方的视线范围,王欣然又瞅吴中元,不过这次不是鄙夷的瞅,而是笑噱的瞅。

    “你看我干嘛?”吴中元反瞅。

    王欣然没接吴中元的话,“这些东西可是坟里挖出来的,送人不吉利吧?”

    “文物不都是从坟里挖出来的吗?”吴中元反问。

    “行行行,不说这个了,”王欣然连连摆手,“目前我们还没有分析过相关线索,但黑西装在江西,我们怀疑她背后的势力发现了我们不曾发现的线索。”

    “有可能。”吴中元说道。

    王欣然又说道,“总部建议立刻抓捕,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目前情势还不明朗,还需要继续观察,现在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她好像也没干什么坏事儿,你们有理由抓她吗?”吴中元问道。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欣然坏笑,坏笑过后,正色说道,“我并不认为把她抓起来审问是个明智的举动,她受过专业训练,势必守口如瓶,我们不可能从她嘴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此外,就算我们把她抓起来,对方也会派其他人过来,到时候我们更难掌握他们的行踪,与其这样,倒不如暗中监视,见机行事。”

    吴中元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得小心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王欣然自然明白吴中元所指,“这个我们也有考虑,她也可能是对方派出的诱饵,故意扰乱我们的视线,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不会跟着她乱转,总部如果有新的线索,我们会立刻前去探查。”

    “咱们现在去哪儿?”吴中元问道。

    “先回城里休息一下,然后再做决定。”王欣然说道。

    送二人过来的汽车仍然停在村口,二人回来的时候司机正蹲在路口吃泡面,见二人下山,急忙放下泡面,上车发动车子。

    回到城里,吴中元先让司机找了家快递公司,把包里的东西掏出来发快递,这一举动惊的王欣然目瞪口呆,如此贵重的文物,竟然用快递发送。

    吴中元倒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即便瓷器摔碎了,金银器物也不会损坏,至于中途丢失,他没这个顾虑,因为快递员并不认为他发的是真东西,只当他是个上当受骗被人坑了的傻子,也不让他在清单上写文物,改成了工艺品。

    吴中元多了个心眼儿,不保值,但运费到付,这样确保快递能送到王院长本人手里。

    住的又是招待所,还是一间房,房间都是那么老旧,享受不到首长待遇,吃过午饭开始睡觉,直到被王欣然推醒,“起来,快起来。”

    “嗯?”吴中元睡眼朦胧,“几点了?”

    “九点多了。”王欣然急切的收拾东西。

    吴中元睡迷糊了,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是晚上九点还是早上九点,抬头看顶棚,灯是开着的,这才知道是晚上九点。

    “还愣着干嘛,快起来。”王欣然催促。

    “去哪儿啊?”吴中元打着哈欠。

    “去江西。”王欣然说道

    “你不是说局势还不明朗吗?”吴中元起身去厕所。

    “现在明朗了,他们肯定在寻找灵石。”王欣然说道。

    “你怎么知道?”吴中元问道。

    “他们租用的那艘轮船发生了事故,在鄱阳湖倾覆了。”王欣然说道。

    “翻船啦?”吴中元惊问。

    “对,”王欣然点头,“根据轮船传回的即时影像,他们好像遇到了某种未知的大型水栖动物……”

第八十四章 老爷庙水域() 
“大型的水栖动物?什么东西呀?”吴中元疑惑。

    “目前还无法确定,”王欣然催促,“你快点儿,汽车在外面等着呢。”

    吴中元捆好腰带,冲过马桶,拉开了厕所的门,忽然想到没洗手,又想回去洗手,王欣然一把将他拖了出来,将他的背包塞给他,“走啦,还磨蹭什么。”

    吴中元走出房门时,王欣然已经走出好远,等他来到大门口,王欣然已经自车里冲他招手,“上来。”

    吴中元上车,刚关好车门,汽车就开动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吴中元问道。

    王欣然正在点动手机,没接话。

    吴中元又问,“人没事儿吧?”

    王欣然看了前排的司机一眼,也没有接话。

    吴中元没有再问。

    他不说话,王欣然反倒主动说话了,“怎么你很担心她出事儿吗?”

    “我哥在船上啊。”吴中元叹了口气,他的确更担心林清明的安全,但内心深处也不希望赵颖出事儿。

    “放心好了,人没事儿,”王欣然说道,“大型船舶都带有救生艇。”

    淄博没有机场,坐飞机得去省城或临沂,晚上十点,汽车拐上了去省城的高速,凌晨一点二人坐上了飞机。

    还是专机,只不过是民航的,飞机很小,起飞之前还听两个飞行员在谈论这种型号的小飞机续航里程刚刚可以达到一千公里。

    此前吴中元一直不方便询问,起飞之后迫不及待的问道,“现在可以说了吧,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欣然放下手机,拿起了桌板上的矿泉水喝了几口,“目前还无法确定,鄱阳湖水域一直有大型生物存在,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早些年十八分局也曾经处理过类似的事件,那时候我还没参加工作,事后看卷宗,当时的调查结果是水中有癞头鼋,癞头鼋是甲鱼的一种,个体比甲鱼要大很多,当年造成船只倾覆的那只癞头鼋可能存活了很多年,体长超过十米,宽约六米。”

    “十米,六米,那岂不是跟一栋房子的大小差不多?”吴中元惊讶,现在普通的民房都是十一米长,五米宽,约五十五平方。

    “对,”王欣然点了点头,“办案的同事没能捕获那只巨鳖,只是近距离的看到过,据他们估测,那只癞头鼋至少有两吨到三吨重。”

    “你不是说赵颖他们租的是大轮船吗?”吴中元也拧开了矿泉水。

    王欣然又喝了几口水,放下矿泉水瓶,“是,那艘轮船排水量有三千多吨,在淡水航运的船舶里不算小了。”

    “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