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一-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便跟她说了些北方的风土人情,小丫头今年只有十六岁,正是好奇的年纪,听的津津有味。

    吴中元自然不会只说不问,通过与小丫头的交谈,他最先知道了小丫头叫阿彤,这时候只有王族和勇士才有姓氏,普通族人没有。

    然后就是在这一年间,熊族的情况更加恶劣了,尤其是这最近半年,新任大吴登基以后,急于表现自己,频频发动反攻,争夺此前被牛族和鸟族霸占的城池,倒是争了几座城池回来,但是也死了很多人,这其中包括各阶勇士和普通战士,老一辈儿的紫气高手死的只剩下了三个,新生代的紫气勇士也死了不少,现在整个熊族只剩下了二十几个紫气高手。

    熊族现在共有垣城十五座,虽然比一年之前多了三座,人口却少了很多,至于究竟死了多少人,阿彤并不知道,不过他倒是有个大致的概念,因为在吴夲离开的时候熊族一共只剩下了不足五万人,现在怕是只剩下四万左右了。

    打仗死的大多是壮年男子,熊族现在是阴盛阳衰,很多适龄女子找不到意中人,为了壮大人口,新任大吴发布了一条命令,取消了男子娶妻数量的限制,多生孩子不但不罚,还奖,就跟现代的澳大利亚一样。

    另外,这时候是有奴隶的,不过熊族的奴隶很少,因为熊族总打败仗,战败的一方很少抓到俘虏,也就没有奴隶使用。

    这些情况大多在吴中元的意料之中,他比较关心的是现任大吴是个什么样的人。

    阿彤从未见过现任大吴,只知道他叫吴熬,今年三十出头儿,长的非常英俊,是现在仅存的拥有王族血脉的人,有勇气,有理想,是熊族最后的希望。

    对于阿彤的看法,吴中元是持怀疑态度的,勇气和鲁莽是不一样的,理想和妄想也不是一回事儿,几十万人死到剩五万了,这家伙上台之后不稳基固本,反倒立刻发动战争,足见此人跟手足相残的前任大吴一样,都是个好大喜功的家伙。

    此外,通过此事可以发现三个问题,第一,此人肯定是自己爷爷的亲儿子,绝不是权臣扶持的冒牌儿傀儡,要是这家伙背后真的有权臣左右,绝不会允许他在现阶段仓促的发动战争。

    第二,在这时候发动战争是个很愚蠢的决定,族内的巫师和勇士不可能不反对不劝阻,但他仍然发动了战争,这就说明大吴说一不二,在本族范围之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要是他的命令下属都会无条件遵从。

    第三,现任大吴已经掌握了熊族的高等级法术,如果自己狗屁不是,他也不敢发动战争,无疑是学会了高等级法术,自以为天下第一才敢胡作非为。

    平心而论,对于这个不知道从哪儿跳出来的叔叔,他内心深处还是很排斥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这个位置本来应该是他的。但是站在亲情角度上,他也不希望此人是个酒囊饭袋,虽然不是亲叔叔,却也有血缘关系,最重要的是如果此人狗屁不是,倒霉的是熊族的族人,熊族现在可是一艘已经严重漏水的破船,可别让这家伙给折腾沉了。

    谈话不能一次性完成,老头儿在的时候就不能提问了,都说人老成精,这话不无道理,有些问题他问的比较有针对性,老头儿如果听到了很容易起疑心。

    好在老头儿比较忙,垣城有数千人口,阿彤要照顾他,老头儿就成了唯一的大夫,不时有人来喊他。

    老头儿回来之后,阿彤也会问他外面的情况,据老头儿讲述,城里来了不少紫衣勇士,终于他们为什么来,老头儿就不知道了。

    老头儿不知道,吴中元倒是能猜出个大概,此前姜章在追拿吴晨的时候曾经提起过神龙的使者,追问吴晨神龙的使者曾经跟她说过什么,这一干紫气勇士聚在这里,很可能跟此事有关。

    下午三四点钟,进来一个小伙子,二十来岁,是个年轻的勇士,披着一件淡红颜色的披风。

    小伙子是来给谁拿药的,阿彤对他很是殷勤,看得出来她是很喜欢这个小伙子的,而那小伙子好像对她也有意思。

    都说女人善妒,其实男人也善妒,见吴中元样貌周正,小伙子看他的眼神就不是非常和善,临走时叮嘱阿彤,只说他不是熊族人,让阿彤跟他保持距离。

    小伙子走后,吴中元问阿彤此人是谁,阿彤回答此人名叫吴少勇,是这里的红衣勇士。

    此时等级观念是很重的,为了区别于普通族人,也为了彰显勇士尊贵的身份,他们的着装是区别于普通族人的,根据灵气修为的不同,分别穿着九种不同颜色的衣服,不管是春夏的单衣还是秋冬的披风,都由都城根据勇士不同的灵气修为统一配发,其性质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军装,灵气等级越高,配装的样式越好看,越威武。

    此外,勇士的灵气修为同时也是他们的官阶,分为洞神,高玄,升玄,洞玄,三洞,大洞,居山,洞渊,太玄九等,以吴勤为例,他就是大丘的居山,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如果他的灵气修为由居山淡紫晋升洞渊紫气,那他就是大丘的洞渊。

    阿彤很听吴少勇的话,吴少勇让她跟吴中元保持距离,她就不再缠着吴中元说话了,只在喂饭的时候才会靠近他。

    如此一来吴中元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躺着了,一天无话,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傍晚,吴中元开始犯嘀咕了,按理说再重要的会议这时候也应该开完了,怎么没人管他了。

    等晚上老头儿回来,一问,才知道会真的开完了,那些紫衣勇士都已经离开了,连吴晨也走了。

    听到这一消息,吴中元多多少少是有点儿失落的,不过也不是非常失落,因为他本来也没想要什么好处,等到体力恢复了,就可以离开了。

    这几天吴中元吃的很少,喝水也不多,倒不是不饿,而是现在行动不便,不管干什么都得别人伺候,上厕所不方便。

    第七天,他终于能勉强下床了,一下地疼的龇牙咧嘴,此前只知道脚疼,却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知道了,脚底全是水泡。

    坚持着上过厕所,终于轻松了,有了食欲了,但阿彤只当他胃口不好,仍然给了他一碗米粥,他没吃饱,也没讨要。

    又过了几天,情况再有好转,可以自附近挪移走动了,城里有木头和石头搭建的房屋,但数量不多,大部分都是泥砖和茅草垒砌的房子,破败之中透着萧条,路人也大多衣衫褴褛,穿麻衣的是少数,裹着兽皮的占了多数,甚至还有披着草帘子的。

    这时候可没有水泥路,都是土路,由于化雪的缘故,城中一片泥泞。

    不时有人来找老头儿和阿彤看病,他留在屋里感觉碍事儿,多数时间都待在外面,可能是因为穿的是抢来的牛族衣物,过往的路人多有驻足侧目。

    就在吴中元蹲在墙边打量路人也被路人打量的时候,几个勇士自东面走来,一共四人,一个深蓝披风,两个红色披风,还有一个淡红披风,此人他认得,是吴少勇。

    吴中元本以为四人只是路过这里,没想到四人走到他面前却停住了,为首的一人正是事发当晚冲到城外救他回来的那个老者,“你叫中元?”

    “啊。”吴中元疑惑的站了起来。

    “恭喜你,”老者笑道,“你帮助晨贵人安全回返,她将当日之事禀报了大吴,大吴降下了赏赐。”

    “哦。”吴中元随口应了一声。

    见吴中元并无惶恐感激之意,老者有些意兴阑珊,自袖中拿出一张羊皮卷轴,“你的情况大吴已经知道了,体念你不被族人所容,无处安身。仰慕本族昌荣,千里来投,兼有立功在后,特破例赐你王族姓氏。”

    听得老者的这番话,吴中元心里好生别扭,这都什么时候了,还不忘吹牛擂鼓,族人都快死光了,还昌荣呢。

    见吴中元皱眉,老者当他嫌弃赏赐微薄,解释道,“既得王族姓氏,便是贵族,既得田产仆役,又得练气之法,这可是隆恩厚赐。”

    吴中元本想说我知道的,想了想又没说,因为他如果真是马族来的,就不该知道这些。

    “感谢贵族收留。”吴中元接过了卷轴。

    老者微笑点头,自袖中拿出一方木牌递了过来,“这是本族洞神一部练气心法,背下之后即将法牌交回。”

    吴中元连居山淡紫的练气心法都熟记于心,这东西对他毫无用处,但该拿还是得拿,该谢还是得谢。

    正事儿办完,老者带另外令人回去了,留下吴少勇负责具体事宜。

    身为有姓之人,就得有住处,也不知道吴少勇是故意刁难还是怎地,挑了处又小又破的房子给他

    有了房子,吴少勇就不让他自阿彤那里住了,让他立刻搬过去。

    吴中元也没说什么,让搬就搬吧。

    没过多久,吴少勇又带来了两个牙都快掉光了的老大妈,“这是分给你的仆役。”

    吴中元再忍不住了,“我不要,领走……”

    。

第一百六十四章 阿洛() 
吴少勇没想到吴中元敢拒绝自己安排给他的仆役,但他并没有立刻翻脸,而是皮笑肉不笑,“嫌老?想要年轻的?把阿彤派给你可好?”

    吴中元早就知道吴少勇之所以刁难他是因为吃醋,不过见他竟然主动挑明,反倒不那么讨厌他了,没有哪个男人喜欢自己的女朋友去伺候别的男人,吴少勇对他的排斥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想你是误会了,阿彤是大夫,她也不是照顾我,而是帮我治伤,”吴中元耐心解释,“你也看见了,自从我能下地,我就没怎么待在屋里了。”

    吴中元本以为自己的耐心解释会令吴少勇消除误会,未曾想吴少勇竟然怒了,“你什么意思?你以为我在跟你争风吃醋?”

    吴中元没有立刻接话,他现在处于翻脸和不翻脸的边缘,他有谋生的能力,没必要忍辱负重的留在这里。但话又说回来了,不怕事儿也没必要找事儿,不怕得罪人也没必要主动得罪人。

    “你把话给我说清楚,”吴少勇咄咄逼人,“你到底什么意思?你还真把自己当成熊族人了?”

    吴中元仍然没有接话,吴少勇已经踩到他的黄线了,离红线很近了。

    “要不是看你是个病秧子,看我怎么收拾你。”吴少勇瞪眼恐吓。

    吴中元轻蔑的笑了笑,此时和现代社会不同,这时候的人崇尚的是武力,是个用拳头说话的年代,实际上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只不过做的没有这么明显。

    “你笑什么?”吴少勇挑眉喝问。

    “没什么,”吴中元转身向屋里走去,“把她们领走,我不要。”

    见吴中元语气不是非常强硬,吴少勇以为他怯了,“这可是你自己不要的,别说我没分配给你。”

    吴中元懒得搭理他,进屋关门。

    屋子很破,上面漏风,里面也没什么像样的生活器物,只有一口水缸和两个破旧的陶瓮,没有铺盖被褥,连碗筷都没有。

    吴少勇这么搞,动机很明显,想要逼他离开这里,实际上他对这里也没什么感情,离开也无所谓,但就算要走,也得昂着头走,不能让吴少勇以为他是被逼走的。

    吴少勇没留下粮食,他没东西吃,本想去跟那个传旨的蓝气老者讨要,想了想又作罢了,如果真去要粮食,跟告状没什么区别,老者肯定会训斥吴少勇,他倒不怕吴少勇遭到训斥,而是不想干这种没骨气的事情。

    没吃的就得找吃的,他之前的弓箭逃亡的时候丢掉了,没弓箭就无法狩猎,只能去找阿彤借,实际上城里很多人家都有弓箭,但他不认识人家,也不好意思开口。

    阿彤虽然早就开始跟他保持距离了,但见他登门,还是把弓箭借给了他。

    吴中元很虚弱,走不了很远,但他也不用走出很远,只在城外的地里转了一圈儿就有了收获,这些地里原来种的是小米儿,有几只野鸡在捡食秋天掉落在地里的米粒儿,被他找到并射下两只。

    远古时期的野鸡跟现代的野鸡不太一样,个头要略小,颜色更艳丽,但打到了猎物,没有柴草也不行,还得去找柴,回城途中想起屋顶漏了,又在田间捆了些秸秆儿,这时候木材随处可见,很少有人燃烧没什么火力的秸秆儿。

    由于身体虚弱,背负木柴和秸秆就很是吃力,大汗淋漓,回程途中很多人都看到他在艰难行走,却并没有人上前帮忙,也不知道是缺乏同情心,还是对他心存戒备。

    吴中元此前体力严重透支,现在尚未恢复,每走几十米就得停下喘气擦汗,脚下还有水泡,走的无比艰难。

    他现在完全是在硬撑,能靠自己,绝不求人,这是林清明对他的告诫。

    最终还是有人出来帮忙了,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个子不高,五官很是清秀,但非常黑瘦,过来之后也不说话,拎起木柴和秸秆就走。

    吴中元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说。问他住在那里,他也不说,将吴中元送到住处之后,放下东西,转身就走。

    吴中元快走几步,伸手拉住了他,将一只野鸡递给了他,“这个送给你。”

    看得出来小男孩儿是想要的,但犹豫过后却摇头了。

    “送给你,拿着吧。”吴中元将野鸡塞到了他的怀里。

    小男孩儿抱着野鸡,抬头看他。

    “你叫什么名字?”吴中元微笑问道。

    小男孩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低声说了声谢谢,抱着野鸡转身往西去了。

    听得此人开口,吴中元知道自己看走眼了,此人虽然肤色偏黑,却不是男孩儿,而是一个小女孩儿。

    现在的屋子都有火坑,做饭都是在屋里,吊上陶瓮,煮上野鸡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由于没有被褥,只能将秸秆烤干,当做褥子。

    房子透风,晚上肯定很冷,也没有人过来送被褥和粮食给他,有句话叫有苦自知,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承受,没必要因为没有得到他人的关心而沮丧低落。

    一大早,昨天的那个黑瘦的小女孩就来了,带来了一小包芋头一样的东西,仔细看,真是芋头,这时候的芋头跟现代的芋头也不一样,块茎少有分支,是整个儿的,跟鸡蛋大小差不多。

    “给你。”小女孩放下芋头就想走。

    “等等,”吴中元急忙喊住了她,“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儿犹豫,没有立刻回答。

    “你不说,以后我就喊你小黑鬼。”吴中元笑道。

    小黑鬼不是个好听的称呼,小女孩很排斥,“我叫阿洛。”

    “阿洛,你住在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吴中元问道。

    阿洛不接话,转身想走。

    “你能帮我个忙吗?”吴中元问道。

    阿洛闻声止步,转身看他。

    “我现在不能攀高,你能帮我把屋顶修修吗?”吴中元问道。

    阿洛抬头看向屋顶,又看了看屋里的秸秆,也不说话,走过来开始收拾秸秆。

    用秸秆覆盖屋顶不是随便搭上就行的,需要梳理捆扎,阿洛的动作很是娴熟,看的出来类似的事情她之前不止一次的做过。

    阿洛忙碌的同时,吴中元趁机与她说话,阿洛的话不多,通常是问好几句才会回答一句,不过只要开口,就能了解一些关于她的情况,阿洛今年十三岁,父亲在早年的战争中被敌人杀死了,母亲被掳走,她现在跟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村西。

    帮吴中元修好屋顶,阿洛又帮他打扫了一下房间和院子,他的住处虽然破,却有小院子,这也是有姓之人和无姓之人的诸多不同待遇之一。

    阿洛忙完就要走了,吴中元又问道,“你今天要做什么?”

    阿洛不明所以,疑惑看他。

    吴中元说道,“我要出去狩猎,你能跟我一起去吗?”

    阿洛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拒绝,而是在犹豫。

    “我现在拿不动很重的东西,你跟我去,帮我把猎物带回来。”吴中元说道。

    “你病了吗?”阿洛问道。

    吴中元点了点头,“是啊,我如果不狩猎,就没有东西吃。”

    阿洛说道,“你有姓氏,可以领到比我们更多更好的食物,你为什么不去领?”

    “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是救了一个紫衣勇士,他们才赏赐我姓氏的,”吴中元说道,“但这里的人并不喜欢我,不然也不会给我这么破旧的房子了。”

    吴中元的话引起了阿洛的好奇,“你从哪里来?”

    “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吴中元说道。

    “有多远?”阿洛追问。

    “远到我再也回不去了。”吴中元笑道,是苦笑。

    阿洛自然不知道吴中元此言所指,但表面意思她还是懂的,“好吧,我跟你去,不过我得回去跟我奶奶说一下。”

    “好,”吴中元微笑点头,“我自西门等你。”

    阿洛点头答应,转身去了。

    二人是上午八点左右出发的,中午之前就回来了,此时阿洛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他总是能准确的找到猎物的藏身之处,而且箭不虚发。

    由于二人没有往远处去,也就没有猎获较大的猎物,一串斑鸠,两只兔子,还有几只山鼠,也就是之前他吃过的那种。宁吃飞禽二两,不吃走兽半斤是近代才有的说法,在此时兽类比鸟类更受欢迎,一来它们体内脂肪比较多,二来兽类的皮毛可以做衣服。

    吴中元只留下了那串斑鸠,剩下的全送给了阿洛。这时候的分配制度与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的工分制有些相似,也不是绝对平均,而是根据劳动所得进行侧重和偏移,阿洛和她的奶奶都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分到的食物肯定既少且差,不然她也不会这么瘦。

    回返途中,吴中元与吴少勇走了个碰头儿,待得看到吴中元身上背负的弓箭时,吴少勇的脸色变的很难看。

    没过多久,阿彤就过来索要弓箭,她自然不会说是吴少勇不让她借了,只说自己要出去狩猎。

    吴中元也没说什么,笑着将弓箭还给了她。

    傍晚,吴少勇来了,敌意浓重,“看你也好的差不多了,该给你分配差事了,我们大丘可不养闲人。”

    “我也没用你们养。”吴中元正色说道。

    “你住在这里,就应该劳作,”吴少勇说道,“别说我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