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相公,种田吧-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桃子,胃不好的人,病来得快。
  本以为把桃子送给她了省得她自己跑一趟,哪知朱三从城里回来,后面跟来了三个跟屁虫。
  因为天气热,齐家院子靠山而居又是在绿树丛人,这气温要比城里低上五六度。钱篮篮子听朱三说齐家不热,于是也不管她家老男人同意不同意,拎上两个儿子就跑了。
  钱篮篮一到季家先看的就是季心苗按她的设计弄得那儿童乐园,虽然天气很热,可是她还真就喜欢上了,到了傍晚就拆腾着她家小面团,急着把他送下水了。三岁不到了孩子,一下水就吓哭了!
  季心苗看着这没长大的钱篮篮直翻白眼:“你三岁就开始学游泳了?”
  钱篮篮理直气壮的说:“我这叫先给他适应!省得明年教他游泳时,他不敢下水。”
  季心苗鄙视了她一翻然后抱起一脸泪水的小帅哥哄着:“我看你就是那典型的拨苗助长之人。面团儿,别理你娘,大姨抱你去跟哥哥玩沙子!咱不怕啊,一会跟哥哥们再来玩水。”
  对这个没有育儿经验只凭脑子一发热,想着干啥就干啥的姐妹一翻白眼后,季心苗抱着小面团交给了大儿子:“晗晗、俊俊,你们带弟弟玩。”
  这世上就没有不爱与小孩子一起玩泥巴的孩子,特别是跟哥哥一起玩,小孩子特别乐意。晗晗一看是小面团,对这个比自己小的家伙,他们兄弟俩还真不感兴趣。季心苗一看脸一甩:“好啊,既然有人不想当好哥哥,那么明天就不让他学骑马了!”
  当然是木马!
  亲娘的威胁利诱从来都是生效的,晗晗作为老大,他只得认输的拉着小面团去了自己的阵地,开始教他垒城堡。
  看着自己儿子一到两兄弟之间就玩得不亦乐乎,钱篮篮对两个外甥越看越中意:“不行,明年我一定要生个女儿!”

  ☆、471。第471章 丰收祭典

  季心苗对钱篮篮这无头无尾的话再次鄙视:“你要生女儿跟我说做什么?我可没这种能力!”
  钱篮篮一愣旋即双眼瞪得比灯笼还大,鬼叫起来:“季心苗你自己知道么?你真猥琐!”
  “我哪里猥琐了?你跟我说要生一个女儿才真猥琐呢,我可不是百合!”
  两个站在树下看着玩得开心的儿子斗起嘴来,最后钱篮篮撒赖了:“不管,不管,你要是不准备再生儿子的话,我的女婿一定要在他们兄弟中选一个!超过十岁我可以不坚持,十岁之内你得留一个给我!”
  季心苗炯炯的看着她问:“你的意思是准备当个包办儿女婚姻的亲妈?”
  钱篮篮眼一睁:“包办婚姻怎么了?包办婚姻我看你与你家老男人不是情投意合、你侬我侬的?原来我是不成熟,才会惹那么事。经历这么多,我觉得还是有经验的人有眼光。我的女儿,她的男人当然是我给她选了,她一个黄毛丫头,懂个屁!”
  最后季心苗被她这撒赖模样惹笑了:“行行行,你要不怕你儿子女儿骂你是后妈,你就赶紧回去跟你男人生女儿去!别老赖娘家打秋风。不过话要说明,孩子们以后要相互喜欢才行!我儿子二十岁之前我不娶媳妇,我的儿子我会教育好,你的女儿可也得好好教,别给我送来一野蛮女友,我可受不了这种媳妇。”
  终是纠不过她吧?钱篮篮得意的摇晃着头:“去!我女婿受得了就行,关你毛事!你受不了,一边去!”
  在齐家住了不到一个月,柳承虎就来接人了。回城的时候钱篮篮再三交待:“姐,想办法让姐夫猎几张好的皮子回来,看能不能做几个救生圈。明天我来时,一定要让那大的学会游泳。”
  季心苗翻了她无数次白眼,一张好的皮子可是十几两银子,她倒好要用几张大皮子缝成救生圈,当土豪了啊?
  可是她也不会舍不得,钱篮篮在城里弄了点生意,那生意可是蒸蒸日上,并且给了她两成的干股,去年就已经分了二百多两银子了。再加上如今的杂交二号水稻的优良性越来越高,去年陈大人给良种换起的比例为一比四、每斤五个大钱,这田里收入,也不是个小数。
  当然田里主要是粮食的保障,出银子的还是这些副业。去年除去粮食外,经济合作社里每人的分红,可是人均达到了三十八两银子!一个个分红时乐得合不拢嘴。今年,不会去比年差,只会比去年好。
  也许三十八两银子在有钱的人家来说只是一餐饭钱,可是对这帮退役后无家可归的老兵来说,对这农村里靠山吃饭的农民来说,那可是一笔大钱。去年终天又有七对兄弟成了亲,今年怕是要成亲的更多了。
  季心苗的预感还是对的,这年冬天成亲的还真不少,其中一对,让她掉落眼球。
  一过七月垒新屋计划就开始了挖基脚。
  上半年挖山洞当贮存室和地窖时,那些挖出来的泥,已经全部弄成了土坯。齐大郎准备一秋收完就开始造单独的院子了,让那些成家了的兄弟,都有独立小院可住。院子虽然小,可五脏具全,一家五六口住绝对不是问题。而且这些院子个挨个户挨户,更是让兄弟们喜欢。
  秋收一过季心苗看到了自己种良收成的数据,又接到了柳承虎送来的今年用二号良种种植收成的数据,惊讶得眼睛都睁大了:“良种一亩有一百六十七斤?这可不少了!二号种子种植的水稻收成均达四百五十一斤?这收成没算错?”
  李三一听脸都红了:“大舅母,我应该没算错吧?要不我重新算一下给你听?去年冷得厉害,今年的虫子很少,我想这收成就高了。要不,我还是再算一次?”
  季心苗一听一头黑线:她这只是惊讶好不好?小姑爷,我可没有怀疑你的能力。
  齐大郎乐呵呵的笑了:“妹夫别在意,你大嫂就这性子,她这是惊讶了可不是怀疑。因为这收成超出了她的预算,她以为大伙用这良种当了种子。当成老把式精心侍候就两说,但她认为均产不会超四百斤。”
  别人不知道自己这媳妇的性子,还真以为她说真的呢。可他知道,她是这太得意了。
  听了齐大郎的解释,李三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别说大嫂不相信,就是他也是算了三次才相信自己没错。以前种两季稻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就不用说了,可是两季的收成下来也不会超过四百二十斤。可这一季的收成,少花了不少成本,收入还比两季收成高,不惊讶是不可能的。而且有了这良种,得益的不仅仅是粮食收成,就是收割后种下的一季油菜,那也是让一家人能吃个满嘴流油。
  李三想想十年前的上坪村,那有几家人能天天吃大米饭?而且是这种香软可口的大米饭?谁家天天能见肉?菜菜能见油?想起当初自己媳妇喊自己回来齐家帮忙,心中的那个不乐意,如今想起来,他一想就脸红。
  腊月八日虽然天已很冷,可是在上坪村的新村学的大院上,上千号人头挤动。上坪村今年不仅粮食得到大丰收,各色杂粮、水果都卖了个好价钱。屯长及村里族老特来齐家商量,定要这一天秋祭。
  如今是秋祭,已不是当年的规模了。人多了不少不说,那菜食更是丰盛了许多。家家户户桌上的菜都是四荤四素,没比过年差。
  今年的秋祭四个主菜全由齐家包了,在院场边架起了几口大锅,此时锅内已热气腾腾香溢四鼻,整个猪头、整羊、整鸡、整鸭,全都准备就绪。十桌主桌上的男人们,已经开始排座了。
  季心苗刚到,相熟的村民就在叫着:“新苗,在这呢。”
  远远看去,原来是柳七婶:“新苗,快坐这来。”
  季心苗快走走了过去,坐在了柳七婶旁边笑着问:“七婶家整什么好吃的来了?”
  柳七婶轻轻的扭了她一把:“我家再好吃也比不过你家,看看,那十桌的主菜可都是你家备下的呢。就我这穷人家的菜食还比得过你这官夫人家的吃食?坐会,婶子问你件事。”

  ☆、472。第472章 圣旨到了

  听柳七婶说有事要问,反正季心苗觉得自己家也没什么不能对人言的。于是坐下笑着说:“婶子,有什么事只管问。在您老面前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别人季心苗可能会敷衍,对于柳七婶她是很尊重的。她是她四个孩子的接生娘娘,而且她这人也特温和,是个不错的长辈。
  季心苗的打趣让柳七婶很开心,她亲热的轻轻拍了她一下:“你啊,这小嘴怎么就越来越甜了呢?那年刚嫁进来,我还想着这小媳妇可真是个文静的。现在我才知道,七婶我看走眼了!原来是一张油滑嘴呀。今天跟你打听的不是别的事,是想问问,那朱莲儿是你家姨表妹,不知许了人家没?”
  朱莲儿?
  季心苗才想着这些日子光顾着秋收了,把这两姐妹给忘记了。
  季心苗眉一挑:“七婶有什么好人家不成?”
  这大姑娘总放在家中,可不是好事。就算知道她想打齐大郎的主意她是没这本事的,可是这山里这么多男人,看她又是个轻浮的性了了,万一哪天真弄出点事来,摊着这瓜棚亲,总是要受牵连的。
  如果能给她找户不错的人家,把她嫁了,未尝不是好事。
  见季心苗似真心相问,于是柳七婶如实相告:“是这样的,你七叔堂弟家那柳开旺兄弟,原来家里一直被个病娘拖累着。这两年家里条件好了起来,却因为年龄大了一起没寻着合适。他们家里也就三爷两,没个女人家实在不是过日子的。可这小子年纪都二十四了,这家里有了点银子,倒是眼光高起来了。也不知他怎么就看上了你那姨表妹,托我打听一下,她有没有放人家。”
  柳开旺这男子季心苗倒是认识的,虽然不是太了解,可小伙子相貌中等,家庭条件虽然谈不上很好,可也有十几亩地(开荒地来的),又有两亩果林子,日子也过得去。
  他瞧上朱莲儿,那是朱莲儿的造化。
  在季心苗的心中,朱家的女子有那样一个母亲不说,而且朱莲儿这小心思又是那么多的女孩子,要是真能嫁给柳开旺,进门就当家,还真便宜她了!
  怪不得男人看女人只看皮囊,朱莲儿虽然模样不是美女,可是也算清秀。因为朱老太太把个村姑养成半个小姐,那皮囊不算太差。
  想着想着季心苗朝柳七婶笑了笑:“七婶,这事我得问问朱家。毕竟她只是大郎的姨表妹,而且她上有亲娘中有兄长,这事怕得要去朱家坝问过了,才能回你。”
  她只是个瓜棚亲,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走到了。她有亲娘还有兄长,这亲事她去作什么主?她愿意在这里给她搭句嘴,那还是想着把她嫁了,自己家里才安耽。
  听她这么一说,倒不是托辞,柳七婶理解的点点头:“这当然这当然,你说你七叔那兄弟托到我这来了,我也只好为难你了!”
  “没事没事,七婶你太客气了。过两天我托人去朱家问问,有消息了再来回你。”季心苗见柳七婶这么客气,她也只得客气起来。
  两人正聊着,三声礼炮响后,院坪上顿时鸦雀无声,屯长代表上坪村发言后,率先带头举杯祭天地。紧接着齐大郎座在最上方,他也跟着举起杯祭五谷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一时喝声雷动,把屋檐下的蝙蝠都惊起…
  大伙正在兴高彩烈的划着拳头、喝着酒、评着菜,几匹快马而致。只见柳承虎身边的一等侍卫王一木飞身下马抱拳屈腿而报:“报齐大人,小人奉大人之命前来通传,朝庭宣旨官马上就到了,让大人赶紧作好接旨准备。”
  顿时一片哗然:京城里的大官来上坪村宣圣旨?齐家的圣旨?上坪村这是人出大官了!
  屯长及村里的族老哪里见过这阵势?他们最多就听过圣旨二字。还是柳承虎身边的侍候是个老道之人,等齐大郎离开去接人后,他立即按柳承虎的吩咐帮着指挥起那帮兄弟,准备接旨。
  把院坪上的桌子拉开收拾干净,祭坛、香炉、祭品刚一准备好,这大部队人马就已经进了村朝着这村学过来了。
  怕冒犯天颜屯长让各家的女人带着孩子都躲进了学堂的后院,那些浑不令的也被赶了进去,大部分都让他们从后院回了家。再三交待不要出来闲诳,小心命不保。别的也许不怕,可这大官下乡要是冲撞会丢命之事,乡下人哪个不怕?许多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乖乖的回家关起门来了,院中余下的三百来人全是男丁,在心里默记着王侍卫教的行礼方式。
  季心苗自然是不想接旨的,对着一块布跪跪拜拜,她还真是不乐意。可她也不能真回去了,于是她把准备好的红包交给齐四郎后,她也跟着文婶等一帮人退到了后院。
  一阵马车声及马蹄声越来越近,直到门口有人高唱请客歌,本来在低声嘀咕的女人与孩子,顿时疑神禀气。这种接旨之事在古代本就很神圣,要是有人冒犯了天颜,那不是本人丢命的问题,恐怕这个家族都要受到连累。
  听到院子里村里那个唱赞礼的人在高唱着接旨的程序,季心苗听得出他声音的颤抖。害怕是肯定的,连个县令也难得见到的农民,突然看到皇上身边的近侍,说不害怕那是吹的。
  见院中的人全部都跪下了,一个脸白无须的男子尖声细气的在读着圣旨内容,季心苗离得远了些,没听清他在说什么。只是觉得那个公公高大的身材与这尖细的嗓子太不成正比了,也觉得这坑爹的皇权太坑人了:人家好好一个男子汉,你非得把他给阉了,这也太不人道了!
  也不知宣了什么内容,一会齐大郎上去接旨了,一会齐四郎还上去接旨了,最后就是清一嗓子的男人中气十足的齐吼谢天恩。这一嗓子,比刚才举酒杯时还更响亮,也不知是什么好事。

  ☆、473。第473章 真是意外

  季心苗想着,最有可能的事,就是这水稻之事已经朝呈到了新帝面前,这帮兄弟们的军籍除了。其实季心苗想不到,她还真怕多想了,这一次不仅仅只是除这帮兄弟军籍之事,还让她觉得皇上纯粹就是个坑货。
  “宣齐家长媳季氏接旨!”看到一个站在公公身边的男子低声跟公公在说什么,没几秒钟就传出了这句话。
  文婶见季心苗在发呆,急忙推她:“大郎媳妇,宣你接旨呢!”
  季心苗一愣:宣她接旨?她接什么旨?她一个农妇又没当官,这国家老大给她还下旨?
  文婶见她这呆呆的模样急了:“大郎媳妇,你快去啊,发什么呆啊。”
  这时齐大郎进来了急忙拉着季心苗往外走:“媳妇,一会别怕,你就跟着我跪拜就行了。”
  季心苗并没有害怕,她只是发愣了,因为她实在想不到,这皇上还会给她宣旨,这世上又没有女官。
  不过也没办法多问了,既然宣她接旨,那她就接吧。只是一会可得小心点,前世无数电视剧都告诉她:这些不男不女的男人,因为不能人道,因此内心比较,不应该说非常的阴暗。加上靠近权力中心的人,看惯那后宫的生死。要是自己一不小心惹着这人生气了,一刀了解了她也有可能的。
  好在她刚才齐大郎等兄弟的跪拜动作她也看清了,与前世电视剧中的动作也没多大差别。于是她低着头跟着齐大郎到了案前她恭恭敬敬的跪下,并伏首于地三呼万岁后:“上坪村齐家长媳季氏接旨!谢主隆恩!”
  细皮嫩肉的宣旨公公见季心苗吐字清晰、毫无害怕的模样倒是诧异了一下,顿时脸上浮起一抹奇怪的笑意。心想:想不到这乡下还有如此大方的村妇!皇上给这个女子一个诰命倒也没有不配了。
  好在季心苗不敢抬头,要是让她看到宣旨公以那脸上奇怪的笑意,定要害怕。
  “齐家长媳妇齐大郎之妇季氏,素闻品性灵敏淑德,仪庄态媛,出挑兰芝,温和周全,德行娴静,谨慎不亏,…特此封为六品诰命夫人,钦矣!”
  这太监说了半天满口的之乎之也,她一现代读白话文长大的人,要是看这圣旨也许还能看得懂,可这太监念得又快又含糊,更绝的是他那尖细嗓子,季心苗就听明白了几句:皇上给了她个虚名,用个六品诰命夫人的帽子,就理直气壮的拿起了她的发明?(就算她也是从前世盗来的发明,可毕竟是在辛苦学来的啊。)
  说她是贤妻良母,不仅能教导好后代,还能辅助男人建功立业?帽子倒戴得高,可实是虚得很。算了算了(不算了还能跟这皇帝争论不成?),虽然这名头是个虚的,但这可是拿朝庭奉碌的!(不是她稀罕这几两银子,可人么虚荣心总是有的。她也是凡人,更是俗人也不例外。)
  捧着这意外得来的诰命,回到家里季心苗这头还是晕眩的。这良种水稻的功劳就是大,皇上不仅给齐家一块勤耕世家的牌子,齐大郎因献良种有功,被封为从五品的侍讲,为大友朝水稻良品的种植提供指导。
  齐四郎因辅助有功,被卦为正九品的县主薄,以后专门负责记录齐家新研究出来的水稻培植及新农作物发明的过程。
  张虎等几个在这次水稻种植中贡献比较大的兄弟,也有了正九品的训导职务。这批人都有职务与工资,却不用去衙门上班,上班地点就在上坪村。到时候要下去指导的时候,随传随到(亲们,架空的时代,也许有的官职不一定正确,仅供娱乐切莫过真)。
  皇上这么一封官,让齐家可出大名了。
  不过等她想明白过来之后,又惹得季心苗直翻白眼:这新帝可太狡诈了,这样一封以后他们家所有的新出品,都成他的了!他倒好弄几个不痛不痒的官位就把她这发明创造给占去了?
  你得了实惠好歹也多赏点银子啊?赏一千两银子?也亏这皇上拿得出手,他这是打发叫化子不成?她这里这么多人,吃个毛啊?不给银子地总得给个千把亩一吧?可是连杂草都没看到一根就更别说地了!一个虚名,一年也就一百多两银子,你这老大也太抠门了!这几个官一年的俸录边一千两银子都不到,真是亏大发了。
  要是新帝知道季心苗这想法真要吐血了:银子没有是可能赚来的,可是这诰命没有我封你就得不到的!你可知道,你齐家以后可就世代不纳税啊?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再说,你齐家还怕没银子么?老子我才登基一年,国库空虚,我没底气啊!
  季心苗爬起来等那公公去喝酒了,才低声的嘟喃着:“真是一个小气鬼,一块牌子一千两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