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自己就是个败军之将,也好意思说别人不会带兵?”刘备冷笑一声,不屑地说道。
“不要小瞧他,这人可是在凉州摸爬滚打起家的,非但武艺高强,力大无穷,能在奔驰的骏马上左右开弓且箭无虚发,并且在羌人豪帅中颇有威望。”卢植却不像刘备一样偏激,正色说道:“二十年前他就带兵和羌人作战了,一步步依靠战功走到今天,你敢说他不会带兵?”
见刘备还有些不服气,卢植继续说道:“老夫知道你是对广宗之战耿耿于怀,但那只是一次战斗的胜负,并不能说明这个人会不会带兵,依老夫看,董卓之所以会败,只是因为他高估了北军的战力。”
“难道凉州军真的那么厉害,连北军都不能望其项背?”刘备纳闷了,听卢植这么一说,敢情连汉朝的中央军都比不过凉州军,那还要北军精锐干什么?
“凉州民风最烈,士卒悍勇无畏,加上他们和羌人打了上百年仗,个个都是天生的老兵,如何作战根本不用教。”卢植轻笑着看看刘备。“他们是真正的百战精锐,根本不是在洛阳城边上每天好吃好住,几年打一次仗的北军能比的。”
刘备想想也是,他在穿越以前就听说过西凉铁骑冠绝天下,甚至以一州之力对抗十八路诸侯都不落下风,比北军这种洛阳卫戍部队强,也在情理之中。
再说回凉州战事,由于将帅不和,决策者不通军事,所以汉军一直被羌人牵着鼻子走,根本不能取得任何进展。
面对日复一日的庞大开支,朝廷也失去了耐心,准备走马换将,将皇甫嵩调离冀州,去凉州统领大军。
与此同时,为了对抗羌人数量众多的骑兵部队,也出于以胡制胡的战略目的,朝廷已经发文到幽州,要求归附于幽州的乌桓人派出三千名精锐骑兵前往凉州助战。
乌桓人擅长弓马,一直是汉朝征召骑兵的主要目标,他们吃苦耐劳,骁勇善战的天性深受汉朝将领的好评,但与此相伴的则是军纪散漫,只知道猛冲猛打,每战必先,死伤尤为惨重。
“这次统领乌桓骑兵入关的应该是你师兄,老夫思来想去,幽州将领之中,能够镇住乌桓人的也只有他了。”卢植说的是公孙瓒,作为幽州中郎将,公孙瓒多年来威名赫赫,只有他这种性情刚硬的汉子才能约束住散漫的乌桓人,让他们不敢祸害沿途的民众。
“恐怕这也是袁隗老匹夫的计划吧,他早就想把冀州换个他们的人当州刺史,如今正好名正言顺地赶走皇甫将军。”刘备回想起昨天晚上卢植讲述的事,顿时心中大悟。
“没错,接替皇甫义真,担任冀州刺史的是王芬,八厨之一,袁氏故吏。”卢植冷笑起来。
在党锢之祸中,那些所谓的清流士人互相标榜,给天下名士都起了称号,什么三君啊,八骏啊,八顾啊什么的,厨者,就是家里有钱,可以资助名士的冤大头。
所以八厨都是些什么货色,可想而知。
这种货色都可以身居高位,享受两千石的俸禄,此时的汉王朝是什么状况,也可想而知。
“那先生今天上朝的时候请辞了吗?”刘备才不愿意掺合那一滩烂泥的事,他的关注点,还是在卢植身上。
卢植点点头,有些萧索地说道:“如今皇上专心享乐,已经不管这种事了,老夫把奏章给了张让,那老阉竖看了两眼就笑得合不拢嘴,当场准了。一个尚书的职位空缺出来,他至少要卖上五千万钱。”
“呵呵,真是贪者享乐,贤者被弃,愚者满殿堂。”刘备无奈地笑了笑,虽然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亲耳听见,心中总是觉得憋屈,“那咱们何时动身?”
“这几日老夫会闭门谢客,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好就南下,先去荆州。”
“去荆州干什么?”刘备有些纳闷。
“乘船顺流而下,免得过多抛头露面,你想让天下都知道老夫和谁在一起?官还想不想做了?”卢植微微一笑,“听为师的,有惊喜。”
第130章 南下()
对于为什么要从荆州沿长江南下,卢植并没有多说,而是略显神秘地告诉刘备要去见一位故人,老师既然这样说了,那刘备也乐得听从,反正这次能请动卢植辞官到辽东,已经实现了他原本计划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
接下来几天就是做出发前的准备,卢植家里值钱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但是书房里满满当当的全是书,其中大部分还是竹简。为了把这些被卢植视为心头肉的书籍装到车上,刘备和赵云就带着随行来的士卒们整整搬了一天。
卢植的原配夫人前几年病逝于故乡涿郡,在洛阳这边的只有一个小妾和刚满三岁的幼子卢毓,这卢毓天生聪慧,如今已经认得许多字,并能背诵诗篇了。
张宁见卢毓长得粉扑扑的十分热心喜爱,每天里只是跟这个小不点做伴,玩得十分开心,和那位小妾也变成了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
期间也有听到了些许风声的官员上门拜访,但均被卢植以年老体病无法见客的借口给推搪了,那名守门的老汉和几个仆人都是卢家的老人,从涿郡就跟随卢植游历各地,所以这次也要跟着他前往辽东。
刘备自己不便抛头露面,于是赵云带了几个人前往城东的马市,买了十几匹骏马和七八辆马车,又去了城南的南市寻找陈风。
虽然陈风已经押运货物南下去了荆州,但陈家在洛阳还有不少的族人和伙计,认得跟他们一起过来的赵云,听了来意之后表示可以派一支商队护送刘备一行,到了荆州再和陈风他们一起沿江而下。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在一个阴沉沉的清晨,尚书府的侧门悄无声息地被打开,一行车马缓缓从中驶出,逐渐离开了大汉王朝的首都洛阳。从洛阳出发,途径伊阙、阳人、鲁阳,十几天之后这一行人就来到了荆州北部重镇南阳。
离开了洛阳那个无比繁华却暮气沉沉的地方,卢植的心情似乎也变得愉悦起来,这位老先生多年来走南闯北,每到一处,都能给刘备等人讲述当地的奇闻轶事。
由于他学识渊博说话风趣,不知不觉间就令人沉浸在他的话语中无法自拔,张宁更是下定决心要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像卢植这样满腹经纶,可是当她兴冲冲跑去跟刘备讲述自己志向,却遭到了无情的嘲笑。
“你还想满腹经纶。”刘备地把她揽在怀里,斜着眼笑道:“就你这么能吃,肚子里永远满满当当的,哪有地方安置经纶?”
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打击的张宁气愤不已,非但把刘备的胳膊咬了一个大大的血印子,还严正表示:从今往后我不吃晚饭了,给你们老刘家省粮!
说到做到,接下来几天的路程里张宁都坚决地拒绝吃晚饭,但是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整个人都蔫头巴脑的没精神,最后只能躺在车厢里偷偷抹眼泪。
眼看车队就要来到荆州的治所所在——襄阳,这一天晚上,刘备和卢植在闲聊结束后,端着一大碗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这驿站收拾得还挺干净啊。”刘备抬眼望去,只见这间客房虽然摆设略显陈旧,但桌椅板凳都被擦拭得分外亮堂,墙角也没有沿途其他驿站那样遍布蜘蛛丝,他坐在床沿看着面朝里侧躺的张宁,“我吩咐厨房专门给你热了一碗饭,赶紧起来吃了。”
“不吃,我就是饿死,也不吃。”张宁又往里面缩了缩,把脑袋埋在被子里想要阻挡饭菜的香味。
刘备故意把鼻子凑近大碗,用力地吸了一口气,“真香,还有你最喜欢吃的熏肉。”
“拿开啊——”张宁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哭腔。
“起来吧。”刘备一手端着碗,另一只手轻而易举地就把张宁揽了起来靠在自己身边,“瞧你瘦得跟麻杆一样,怎么吃都吃不胖,我都巴不得你多吃点呢,赶紧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啊。”
张宁早已经饿得受不了了,只是面子上抹不开,如今正好刘备给了个台阶也就顺着下了,只见她从刘备手里接过大碗,风卷残云一般就把碗里的饭菜吃得一点不剩,之后才满脸陶醉地靠在刘备的肩头说道:“真好吃。”
经过一夜的休息,车队在第二天来到了襄阳城外,由于有陈家商队的带领,刘备等人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在这边的陈风,这人正在陈家的商铺门口对旁人大讲神医华陀,一见刘备出现在视线中,连忙迎上前来问好。
“不错嘛,还记得我吩咐的话。”刘备对陈风十分满意,在陈风的陪同下满脸笑意地在陈家商铺中随便逛了起来。
陈风被刘备夸奖得心花怒放,两只手不停来回搓着。“启禀公子,小人这一路上可是没停嘴地在说呢,前些时日在南阳还有人专门前来询问,然后就去徐州了。”
“哦?想必此人家中有人得了重病吧。”刘备顺口问道。
“小人也不知道,那人问了几句就回家了,听说跟着另外的商队走了。”陈风回忆起那人,不禁啧啧称赞起来。“那可真是一条彪形大汉啊,比公子身边的那位还要雄壮一些。”
刘备来了兴趣,“你就没问问此人姓甚名谁,家居何处?”
“嗨,那大汉相貌威严,声若洪钟,小人跟他坐在一起都感觉像是被猛虎在窥伺,哪还敢多问。”陈风回想起当天的情景,还是忍不住浑身一颤。
“也罢,反正等到了徐州还有机会见到,对了我问你,陈家有没有商船去徐州的?”
陈风一愣,连忙劝说起来。“公子最好还是走陆路,我陈家的商队护卫众多,还可以沿途护送,可是这大江之上就不好说了。”
“怎么不好说?我见这襄阳城外的港口也有许多商船,他们走得,我走不得?”刘备有些不高兴了,“你们陈家没船就说没船,本公子乘坐其他的船只便是。”
“公子千万不要误会,小人绝对是出于好心。”陈风忙不迭地解释,他可是万万不敢得罪刘备的,“如今正值春夏之交,江中水流湍急,船只多有倾覆,并且这两年江中还有水贼,不安全。”
“水贼有什么可怕的,敢来打扰老子就把他们的脑袋捶扁。”刘备瞪着眼睛发脾气,“你去准备船,我有的是钱,亏不了你。”
第131章 挖儒家墙角()
拗不过刘备的执意要求,陈洪只好去给他张罗了一艘最大的商船,还特意从陈家的护卫中选出二十名最为精悍的,叮嘱他们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刘备,“这位公子要是有什么差池,你们也别活着了,自个去找个好地方把自己埋了吧。”
刘备来的时候带了许多钱财,结果一点都没花掉,他索性让陈风做了个见证,把价值五千万钱的财物都存放在了陈家的商行,只留下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船只缓缓离岸,沿着汉水向南驶。
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水量充沛,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的人们都把汉水和长江、黄河、淮河并列,称为“江淮河汉”。
张宁趴在船舷的栏杆边上,有些出神地望着滚滚的江水,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咱们辽东的大梁水要是也有这么充足的水量就好了,那就可以推动更多的水车,浇灌更多的粮田了。”
“这还算不上什么,等再过几天到了长江之上,你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大河,可以养活千万人的大河。”刘备嘴里说着,心中其实也是在暗中叹息,颇有遗憾。
如今随着辽东人口越来越多,加上小冰川期导致气候干燥寒冷,降水不足,大梁水明显有些难以承担所有的用水需求了。
北边的大小辽水虽然水量比大梁水要充沛许多,但那边更加寒冷,加上地势平缓,不利于构建良好的防御体系,所以刘备不敢把重要的工业设施,比如说他一直想要付诸实际的水力锻锤,水力鼓风机和配套的冶炼钢铁设施安置在辽东北部,只能在大梁水将就。
或许应该想想办法,把南边乐浪郡的水力资源利用起来,无论是从东北方向穿过朝鲜城的大同江,还是更南边的汉江,都是有着较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可以大力发展农业。
将大梁水流域的农业生产压力转移之后,或许襄平城一带可以专门用作工业区,那样的话,倒也方便管理。
刘备越想越烦躁,浑然没有发现张宁早已悄悄走开,此时站在自己身边的是卢植,他这边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卢植在一边看得是莫名其妙。过了一阵,卢植终于忍不住好奇,开口问道:“玄德,你这是在为何事叹气?”
“啊?怎么是先生来了。”刘备连忙侧身行礼,然后才继续望着滔滔江水说道:“学生是在想,这么好的河流,人们却没有加以利用,真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汉水搬到辽东去就好了。”
卢植不解地问道:“老夫一路上看到无数农夫在这汉水中汲水灌溉土地,怎么就没有加以利用呢?”
刘备嘿嘿一乐,“先生你是没见到学生的发明,三四丈高的水车在河水里依次排开,根本不用百姓费力去提水,河水自己就上岸了。辽东的农民可比中原的要享福多了,吃得饱,穿的暖,没有过去累,收成还好。”
这一下可把卢植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老先生索性学着刘备的样子盘膝坐下,认真倾听刘备为他讲述那些稀奇古怪却又排得上大用场的发明来,刘备也正闲的无聊,就从水车开始,水车、曲辕犁、新式风箱、新式炼铁炉一样样地在船甲板上连画带讲,听得卢植咋舌不已。
“这水车老夫在洛阳见过,十常侍之一的毕岚就曾经在城外制作此物,从河里将水提上来用于浇洒城南和城北的道路,可惜此人把更多心思放在朋比为奸,祸乱朝政之上,不能将好东西用于真正需要的地方。”卢植不住地拍着大腿摇头叹息,或许毕岚自己都没有发现,水车若是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将会有多么大的好处。
刘备趁机说道:“学生想的是在辽东开设许多学堂,让每一个孩童都能读书识字,他们不仅仅要学习儒家经义,同时也应该对所有的知识都加以涉猎,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卢植眯起眼睛瞥着刘备,语气变得有些森冷。“你是想让士子去钻研那些奇技淫巧,还是想让百家复起,和儒家并列?”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互不相让,诸子百家为了大道之争甚至可以挑起灭国之战,秦朝以法家思想统一六国但旋即灭亡,汉高祖刘邦威加海内,以黄老之术休养生息。
倒是儒家,自从被孔子创立之始就难以适应乱世,甚至连创始人孔子都在各国接连碰壁,直到天下大定,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皇权,这才给了思想较为中正的儒家机会。
广川人董仲舒独辟蹊径,上书汉武帝,希望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开创性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深得统治者喜爱。
在此之后,儒学在一代代软骨头“大家”的阉割和扭曲之下,变成了封建统治者愚民的利器,这才正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近两千年之久。
到了东汉末年,儒学已经是所有世家借以踏上官途的敲门砖,几乎每一个书香门第都有其尊崇的儒学经典,家中子弟甚至将毕生精力都用在某一本书中,比如汝南袁氏专修孟氏易学,弘农杨氏精通欧阳尚书。
卢植虽然博览众家,喜欢钻研经典却又不拘泥于字句,在这个时代算是相当卓尔不群,但他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坚定的儒家弟子,无数前人经过无数努力才得来的地位,他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了?
刘备知道卢植心中所想,也明白儒家弟子的坚持,但他早就预料到卢植会有这种反应,心中也早已有了说辞。“敢问先生,现在的儒学是否还是孔子的儒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其中法家、道家、阴阳五行皆有,他是不是让这几家和儒家并列了?”
“董子所言,皆是儒皮法骨,以儒家之名行法家之实,和圣人之道不知道偏离了多远。”卢植老脸微微一红,有些难堪地说道,他一生正直,根本不屑于在这种问题上说谎。
“那再问先生,孔子和孟子才学远远胜于董仲舒,为何他们四处碰壁,而董仲舒将儒学带上殿堂,成为正道?”刘备继续追问。
卢植沉吟片刻,“或许董子更知道顺应时代。”
“这就对了,就像古人用石斧木棒,春秋战国用青铜兵器,我们现在用钢铁制成的环首刀一样,所有的事物都要经历时代的筛选,去增加新的,有活力的东西,剔除不适合时代的糟粕。董仲舒那一套也过了三百年了,许多东西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是时候再次做出改变了,而先生你,就将是这个时代举起变革旗帜的那个领头人。”刘备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着膝盖,恳切地说道。
“你这竖子,是早已想好了说辞来对付为师吧?”卢植定定望着刘备,仿佛不认识这个弟子一般。
过了半晌,卢植忽地笑了,他悠然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背负双手向船舱内走去,“太突然,你说的太突然了,让老夫仔细想想。”
第132章 锦帆贼()
汉水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支流,在两江交汇之处,曾经汇聚成为一个巨大无比的湖泊——云梦泽。
如今云梦泽已经消失不见,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诸多湖泊和洼地,使得陆地交通极为不便,南来北往的人们几乎都是利用舟船往来通行。
船只借着奔腾的江水,一路顺流而下,这时候刘备才真正感受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顺水行舟,真的是太舒服了。
又是两天之后,刘备一行终于离开汉水,正式进入了长江的江面上,宽阔的江面之上烟波浩淼,水鸟在空中盘旋飞舞,时不时地飞速扎入水中,然后又叼着大大小小的鱼儿上来。
“卢植先生这几天怎么也不出来晒太阳。”
天色渐渐阴沉,仿佛是要下雨,赵云走上船头,见刘备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便凑了过去随口问道。
刘备回头一看是赵云,就拍了拍自己身边的船板示意他坐下,然后指着前面更加辽阔的江面,以及影影绰绰的船只,随口胡诌道:“先生可能是听说江里有水贼,吓得躲在船舱里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