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黄天的路已经铺垫足够,只差踏出叛乱这一步。
曹操还在陈留郡整军备战时,黄天的密使已经来到了袁术的府外。
“主公,北方有一人前来,想要见您。”
袁术的府里,一书生正与袁术喝酒赏花,他是袁术的赏花之友,官不大,但大家都不敢小看他。黄天的密使来到汝南,便四处打探了很久才得知袁术有此宠臣,便千方百计与他拉关系,才得以把消息传到袁术的耳边。
“北方来的,谁?哪个家族的?”
“无名小卒。”
“那管他做什么,轰走就是,不走就把他砍了喂狗。不,他的主子是谁?”
“他的主子也是无名小辈。”
“那……呵呵,你身上痒了吧,敢捉弄本公。”
书生连忙行礼,说道:“主公,卑职不敢。此人现在虽然是无名小辈,但不出三个月,他一定是名满天下的人,虽然赶不上主公你,但是和那三姓家奴吕布倒是有一拼。”
“哦,竟有如此之人见我,所为何事?”袁术喝了一口酒,“等等,你说他和吕布有得一拼,难道他也想卖主求荣?”
“主公大智,一语道破,卑职佩服。”
书生马屁拍得响,躬身行礼,就如同见到了儒道先师孔子,就差没有跪下去拜了。袁术受此马屁,乐得合不拢嘴。
“那他究竟要出卖谁?”
“曹操。”
“曹操!”袁术起身站了起来。
他一向不敢惹曹操,就因为曹操讨伐董卓仗打得漂亮,和孙坚有的一拼,他是兵就算比曹操多一倍,他也不敢有任何举动。毕竟,南方有比曹操差劲的刘表;东方有兵力薄弱的扬州;再往东是刘备,也要比曹操这块硬骨头好啃。但是,现在却有人主动前来找他,说要出卖曹操,天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会不会是曹操的诡计。
“主公,如此天赐良机,何不见他一次,不然机会过了,再找就难了。”
袁术还在犹豫,如果是曹操派来的奸细怎么办?历史上的曹操诡计多端,专门挑人的弱点下手,现在这么多人穿越过来,曹操也没有被搞下去,也一定是位了不得的人附身过来。不可不小心行事。
“主公,就见一面而已,主公又不损失什么。毕竟,听他说说,说得不好,我们权当笑话。”
听了书生再次相劝,他便不再犹豫,不管来者是不是曹操派来的人,不管是不是曹操使用的计策,先听他说说也不损失什么。
“传!”
103、灭曹蓝图()
“吴能拜见袁公!”黄天的使者吴能给袁术行大礼。
“吴能,哈哈,我看你不无能,挺有能耐的,关系都走到了我的近身官僚身上。”袁术调侃了一下这奇怪的姓名。
“袁公,姓名乃父母所取,我也无能为力。”
“哈哈,不说废话了,你就说说你这次来的目的,我看你究竟是有能还是无能。”
吴能便直入主题:“我家将军派我来传话,他愿意又靠袁公。”
“投靠我?他是谁?”
“东郡太守副官,执掌东郡城南门守卫的偏将军黄天。”
“小小一看门官能有多少士兵?还偏将军,我手中掌握五千精兵的武官还仅仅是个校尉,看来,曹操的军营里是不是全是些将军啊!哈哈……一个将军带几个兵呢!哈哈……”
吴能被袁术羞辱,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只能继续。
“袁公,我家将军虽然只掌握了一千士兵,但除了南门守卫外,其余的全是东郡太守刘成的贴身护卫,所以担任偏将军是理所应当。”
“我袁术可不喜欢什么偏将军的官职,以士兵的多寡、士兵的质量为标准。一千精兵来我这儿,就做个都统,五千精兵就做个都尉,一万以上的人马……我给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你回去给你那主子叫什么……黄天的说,他如果愿意来投奔我,就是一个都统。愿意的话,就速来;不愿意的话,到时我踏平东郡的时候,是杀是剐,再说把。”
听了袁术如此贬低自己的话语,吴能心中奔腾着上万匹***,并没有狂奔而过,而是在脑海里面转圈子。
袁术见吴能呆站着没有说话,就说道:“还有事吗?没事的话,就快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吧。”
吴能不能就这样回去,他花费了二十两金子才让身前这位书生答应帮助自己牵线搭桥,面见袁术的,如果就这样回去,既浪费了钱财又没完成任务,不行。就算忍着袁术的羞辱都要把话说清楚,就算扛着袁术赶客也要坚持说完。
“袁公,我家将军是准备把整个东郡献给你!”吴能大声呼喊。
袁术抬起头,正视吴能:“整个东郡?难道,黄天想杀掉刘成自立?”
“我家主公正是此意!”
“哈哈……哈哈……”袁术狂笑,“曹操,你小子没想到会有此祸吧!哈哈……”
袁术笑够了,突然脸色一变,指着吴能,问道:“吴能,你休要欺骗我,我一眼就能看穿,这是曹操的奸计。快说,曹操究竟意欲何为?”
“袁公何出此言,我现在在这里,全是我家将军的意思,我根本不是曹操派来的,还请袁公明察。”吴能没想到袁术竟然这么多疑。
“快说实话,否则大刑伺候!”
“袁公,我刚才所说全是实话,小人除了替我家将军转达投奔的事情之外,再无话说。”
“上刑具!”袁术一挥手,左右仆从就端来了一把用刑的椅子。
吴能急中生智,说道:“如果袁公还有所怀疑,我愿意以我为质,如果我所说的话有诈,袁公可以随时杀我。”
袁术满意地笑了,说道:“此话有理,以你为质我方可安心。到时,回东郡面见黄天的任务就交给我的使者来办。这样的计划没有漏洞,我且先相信你。”
吴能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袁公英明。”
袁术再次挥手,说道:“设座款待客人!”
下人们便忙了起来,吴能飞速的心跳也缓慢下来。
“吴能,以你为质我可以试着相信你的话,你的主子黄天需要些什么?直接说吧。”
“我家将军需要袁公出兵,一同攻取挡在袁公和东郡中间的陈留郡。只有这样,我家将军才能顺利来到袁公身边,而且,袁公还可以占领东郡和陈留郡。这样,也算我家将军给袁公送的见面礼。”
“要我出兵陈留,曹操驻扎在陈留的数万精兵可不是轻易就能撼动的!”牵涉到出兵,袁术就担心被曹操打败,所以犹豫了。
吴能看出袁术的担心,就说道:“再过一段时间,曹操将要东征青州黄巾,陈留郡空虚,正是袁公下手的绝佳时机。”
“哦!真如此?”
“我家将军得到了曹操东征的消息之后,才决定派我前来联系袁公您,消息不会有错。到时,我家将军占领东郡之后,也会率兵前往陈留郡,就算陈留郡再坚固,也经不起我们南北夹击。等曹操得到消息回援陈留时,我们的大旗都早已插在陈留郡的城墙上。”
袁术很满意这份计划,他接着幻想,到时候,曹操征讨青州黄巾的六七万兵马肯定会折损一两万,肯定只剩五万左右,再加上他们长途跋涉,自己又是守城,优势占尽,天助我也!
到时,陈留城里驻扎三万人马,东郡驻扎三万人马,自己在讨伐东边占领扬州地盘的六万部队再北上攻取兖州,曹操就会在自己的包围圈中,曹操再怎么能打仗,自己十多万部队围住他,他还能做什么呢?
如此,现在就要联合徐州的刘备了,如果有他的相助,或者是他不出兵干涉,曹操灭亡就是很可能的事。
而曹操北边的袁绍,这人城府太深,经常和自己的想法相同,互相之间都猜得到对方的心思,想要得到他的帮助,就不简单了。或许,可以试着给他点利益,把兖州剩下的地盘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真到那时,曹操就死无葬身之地。
袁术很满意自己的这份战略构思,或许某些地方还需要修改,但大方向自己已经想好,那就如此执行吧。但是,前提是吴能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不是曹操的阴谋。
究竟是不是曹操的阴谋诡计呢?
不是。
不是。
不是。
……
袁术构想了无数多个可能,都不会是曹操的阴谋诡计。那么,上天真给他消灭曹操的机会?至少是吃掉曹操大本营的机会!呵呵,还有曹操的夫人,这位专门抢别人老婆的少妇爱好者即将被自己反过来玩他一把……
104、死不露底()
“吴能,你写一封信,把我们商谈的结果给黄天说,你就留在我这里,我另派一名使者去东郡。”
袁术的使者袁枚拿着吴能亲笔书写的书信来到东郡。见黄天就要比见袁术容易多了,每天黄天都要到南城门至少巡视一次,偶尔还会出现在街上,东郡城里人人都认识这位黄将军。
“那位将军,如此威武,不知怎么称呼他?”袁枚在路边随口问行人。
行人说道:“你是才来东郡的吧,这是守南城门黄将军,其他三门都只能叫都尉。”
“哦!”袁枚算是认实在了黄天。
第二天一早,正值黄天巡视南城门的时候,城门处来了一人,对着士兵说道:“兵哥,我有急事需要面见黄将军,还请兵哥帮忙。”
“面见黄将军,你是什么人啊?滚滚滚!”士兵很不耐烦。
“我找黄将军有急事,还请兵哥通融。”袁枚悄悄地递过去一把钱币。
“这……”士兵看了一眼左右的同伴,“换班了一起喝酒去!”
袁枚见士兵这态度,大有拿了钱不办事的想法,就忙问道:“兵哥,那我的事呢?”
“你的事?哼哼,你先说,你是哪里人?”
“嗯……陈留郡的。”
“那行,我就给你传一传消息。”
士兵扭头对着旁边的一位士兵使了个眼色,那位威武一些的士兵就走了过来,一本正经地说道:“本将军正在值班,你找本将军有何事,有事就说,没事就滚远点。”这话和黄天经常对他们说的一模一样。
“你是黄将军?”袁枚昨天见过黄天,知道是这些士兵捉弄他,得到钱币之后,想把他快些轰走。
“本将军正是。有话快说,难道要我赶你走!”
“呃……”
袁枚一时还不知道说什么,肯定不能揭穿他们,不然一定会被他们用拳脚把自己赶走;也不能给他们说黄天和袁术密谋的事。
正在此时,黄天来到了南门。
“黄将军,黄将军!”袁枚远远地就挥手大喊。
“喊什么喊,快滚!”士兵骂道。
“黄将军,黄将军……”袁枚继续大呼。
“快滚,再不滚我动手了!”士兵大骂。
“兵哥,让我见见黄将军,到时候我还有礼物给你们。”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袁枚处事的定理。但这些士兵平时被黄天管教得很严格,收受钱财倒不会怎么惩罚,假如有人在城门处大喊,这些守门的士兵一定会受到几十军棍的惩罚,所以,区区一把钱币,不值得他们挨几十军棍。
“滚!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
袁枚知道行不通,便住口转过身往城外走。正待士兵们都注视着黄天,没注意到他的时候,他才转身,找了个距离黄天最近的位置,大喊:“黄将军,黄将军,我有急事找您!”
黄天循声望去,见一狼狈不堪的人在那里大呼,就说道:“他是谁,竟敢在城门处大喊大叫,给我叉走,暴打一顿。”
“是!”
“黄将军,我朋友吴能出事了!黄将军,我朋友吴能出事了!”
吴能!黄天秘密物色的人,穿越前是他的同乡,两人很要好,穿越后,黄天测试了他,也发现他是穿越者。但吴能只是一个家有几亩薄田的小富农,没权没势,黄天想到了自己需要有一个联络袁术的使者,便选择了他。
吴能出事了,究竟什么事呢?不会是吴能在袁术的地盘上遇害了吧,还是说吴能把密谋的事情败露了。
“你们别去,我亲自去问问他,吴能是我同乡。”
众位士兵听了这话,便停住了抓捕袁枚的举动,但心里却是懊悔不已。吴能是黄天的同乡,那眼前这位浑身污渍的人肯定也是黄天的同乡了。得罪了黄天的同乡,不应该啊!
黄天来到袁枚的身前,问道:“你认识吴能?”
袁枚答道:“回黄将军,吴能是我朋友。”
“我和吴能是同乡,怎么没见过你?”
“几天前,我和吴能才认识。”
黄天见袁枚始终不把话说穿,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就把他带回自己府中的密室里。
“你究竟是什么人?”
见到黄天如此谨慎处理关于吴能的事,袁枚已经可以得出黄天行事谨慎小心,不易漏出马脚。就调侃道:“假如我是陈留来的人,你会怎样?”
“杀了你!”
“为什么?”
“那你为什么会说你是陈留来的,不说别处?”
“哈哈,黄将军,你真是滴水不漏,我套不出你半句话。”
“那我又何曾套出你半句话?”
“哈哈……”两人齐声大笑。
“黄将军,吴能没出什么大事,已经到了目的地……”袁枚伸手,准备让黄天说出目的地。
黄天则移走眼神,装做不知道,他不敢在对方没有亮底牌的时候把自己的老底先翻给别人看。虽然密室里就两人,但他最担心的就是出意外。
“黄将军,你派吴能去什么地方,你不知道吗?”
“哼哼!”黄天冷笑,“先回答我,你是什么人?”
袁枚实在是忍不住了,毕竟他知道眼前人是黄天,而黄天却不认识他,他在暗黄天在明,只有自己先漏底牌黄天才会试着相信自己。
“我是袁公路帐下参军袁枚,我家主公派我来寻你,特来和你商谈吴能在汝南提出的建议。”
黄天仍然不敢完全相信袁枚的话,假如自己的事已经被曹操察觉,还没有坐实,袁枚此来,就是为了套自己话的,那么,自己不就上了曹操的当了吗?
“袁枚,不是和袁公路同姓吗?你们自家人的内部秘密千里迢迢跑到我这儿来谈,不可笑吗?你们是不是什么情报弄错了,我不想偷听袁公路的秘密,不想给我家主公惹麻烦,你的话就谈到这儿吧。”
袁枚真是服了黄天的谨慎,天下竟有如此谨慎,心思如此缜密的人,看来真是搞叛变的人才。看来,他此次的叛变成功的几率很大,那么,袁术占领东郡、陈留郡的机会也就很大了。
于是,他直接摸出了怀中的书信,递给了黄天。
105、犯上作乱()
黄天接过袁枚递过来的书信,一看,是吴能亲笔书写,再结合袁枚刚才的表现,袁枚的真实程度已经是八九不离十。
“袁枚,袁参军,请上座!”黄天一改刚才不冷不热的态度,异常热情。
……
“袁参军,那吴能呢?”
……
黄天详细描述了曹操东征青州黄巾的计划,要求袁术暗中集结两三万人马靠近陈留,不要太多,以免曹操发现,派兵来加强防守。然后,等待黄天拿下东郡,就可以和袁术一起进攻陈留郡。
商谈好以后,袁枚只是在黄天的府上稍做休息就起程离开,会汝南复命。
等曹操率领大军从陈留出发之时,袁术的三万大军已经秘密从汝南周边的郡县向陈留边境集结。曹操本以为根本就没有威胁的南方,正在蠢蠢欲动。
曹操带着大军离开后,黄天仍旧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仍旧是刘成最为信赖的护卫统领,直到犯事的当天。
这天早上,黄天巡视南门之后直接去了西门,西门是张单在镇守。
“张单,曹公率军东征,我们当加强巡逻,你带着所部三百士兵出西门向西巡逻,带上干粮,天黑前回城。此类巡逻五天一次,你务必亲自前去。今天,就当做第一次吧。”
张单此时任职西门校尉,虽然不属于黄天的直接属下,但是黄天是刘成默认的军方老大,普通的军事安排全是出自黄天之口,张单必须服从。
黄天为了使得自己对张单的安排没有可以让人怀疑的成分,就没有派自己的亲信接管西门,而是让张单的副手暂时看守西门。
接着,黄天又去了太守府,命在太守府周围巡逻的乔达出东门巡逻,方法和对付张单的如出一辙。
黄天没有去东门和北门,守卫东门和北门的两位校尉,是东郡原有的武官,刘成刚到任不久,他们也不可能是刘成的亲信。只需要调离敲打和张单就行。
等到中午时分,黄天估计乔达和张单已经远离东郡城,便率领自己的亲信部队一百多人赶到太守府。
“黄将军!”守门卫兵对着他行礼。
“唰!”黄天抽出宝剑,横手一划,这位卫兵的喉咙鲜血直冒,倒地不起。
府门外的另外三位卫兵端起长枪,对着黄天十多人以及身后越聚越多的士兵。
“黄将军,你这是为何?”
黄天冷眼一瞥,指着倒在血泊中的卫兵,厉声说道:“放下武器,让出大门,面你们一死,不然,下场就和他一样。”
三位卫兵还不知道黄天就近意欲何为,他是要抓捕逃犯吗?为何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人?他们一时还没有去想黄天叛乱,黄天是刘成最相信的武官,这么可能叛乱呢?
眼见黄天的手已经举起来,只要他一挥手,三位卫兵就会被黄天身后的这群虎狼碾为肉泥。三位卫兵很知趣,瞬间放下了手中的长枪,虽然他们不知道黄天究竟有什么意图,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命,放下武器便是。
府门外的响动已经惊动了院子里驻扎的一支十人的队伍,带头的什长提着长枪领着十位手握长枪的精锐卫兵赶了过来。
院门处,黄天的士兵像水一样奔流而入,势不可挡,但是什长冲上来便挥枪一扫,泡在最前面的三位士兵便被他划死在地。他的枪并没有停下,而是顺势一刺,便刺进了第四位士兵的喉咙。
如水涌入的黄天的士兵们便停止向前冲,都站立原地,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