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刺客-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太子的老师;当然是太子的人了。”太平公主眉头紧锁;不耐烦道。

“他既然在您老人家府上见到了我;而他又清楚我是干什么的;您想他会得出什么结论?”

太平公主将脸微微扬起;额上那一对描画得精致绝伦的宽阔的秋叶眉慢慢地竖了起来;目光锐利地盯在常百兴的面上;停了一会儿;才轻轻地问道:“你怕了吗?”

“不怕是小狗子。自从公主您找上我;我就怕得要死。可我能不干吗?”

“这话说得好;你没有选择。”太平公主用手撑住手边的凭几;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使她那硕大的身躯站了起来;这似乎已经累得她喘息不止了。

当她喘息稍定;又道:“看起来;姚元之今天求见我是来看风色的。如果这个样子;明天动手就太没有把握了。你说呢?”

“在下素来没有主见。全凭公主吩咐。”常百兴知道自己要想保命就必须得依靠太平公主;至少今晚得依靠她;否则常百兴一出公主的府门便会有牢狱之灾。

12

常百兴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样;昨夜在太平公主府上被姚元之撞破了戏法;今夜又在太子宫中撞见了当今天子。

今天晚上常百兴是全副武装而来。

昨夜常百兴向太平公主坦白了自己近日的大部分经历;甚至以往一切传说中的小兴所有的非法行为;常百兴也作为个人经历向太平公主坦白交代了。太平公主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有些为小兴的故事着迷。常百兴有一张天生会讲故事的巧嘴;但他有意疏漏了他与姚元之的交易;当然;他自己的身份也未申明是一个冒牌货。

由于与姚元之的不期之遇;常百兴不能再冒险离开太平公主府上了;这一点太平公主深表理解;而且亲自吩咐人到客馆取来了常百兴的所有工具。

今夜是上元节;为了避人耳目;太平公主派人用自己的雉车将常百兴送至东宫墙外。

常百兴的任务十分明确;去看一看太子的动静。姚元之的突然来访打乱了太平公主的计划;如果太子已有准备;上元夜发动政变就显得太仓促了。

对于常百兴来讲这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时刻;因为;他所有的可能被怀疑为利器的工具在太平公主的监视下全部带在了身上。他知道;今夜自己若被太子的侍卫抓获;刺客的身份是确定无疑的了。

今夜里;常百兴如芒刺在脊的感觉格外的明显。在前几日;当这种感觉出现时他曾用尽浑身解数想将身后发生的事情弄个清楚;但没有结果。也许是疑心生暗鬼;然而;以他半生的经验;每当出现此种感觉时;便是有人在他身后跟踪。在这一点上他从未有过错误的判断;否则他活不到今日。

皇上的突然出现也使太子吃了一惊。

皇上自从重新登上宝座之后很少离开过大明宫;也许是在他母后武则天当朝时生活得太紧张了;他眼下全部的生活内容似乎只有一个……全力放松自己的身心;使自己过得快活一些。至于政事;有能干的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替他操心。

皇上制止了太子传唤太子妃前来侍候;只留下他们父子二人在殿中。

“三郎;”太子行三;所以皇上唤道。“你还记得去年的上元节么?”

“是的;父皇;孩儿记得。当时中宗皇帝出关送金城公主远嫁吐番;父皇您为了避嫌自请为先行大臣;沿路办差。那时孩儿还在潞州任上;无日不思念父皇。”

“你是个孝顺孩子;这我知道。不过父皇也很难哪!”

太子突然跪倒在皇上面前;哽咽道:“谢谢父皇;请父皇收回成命;传旨还储君之位给我大哥。”

皇上笑了;声音虽然很轻;但伏在梁上的常百兴清楚地听到了皇上的笑声。只听皇上道:“你起来坐下;听我跟你说。若论仁厚无欲;你不如你兄长;若论机敏果敢;我这几个儿子当中以你为第一。你的兄长是守成之材;而你却是个创业的人才;在眼下这个时候;你说谁最适合继承大统?”

太子未敢答言。

皇上又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是我们李家的天下。”

“错了。这天下可能是任何一个人的天下;它曾姓刘;也曾姓司马;姓杨;而且;就在人们都以为它姓李的时候;它却成为武氏天下。即使是在如今;你以为它单纯是姓李吗?”

这位皇上是个很好的教师;只听他娓娓道来;入情入理;不急不躁地将太子引入了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伏在梁上的常百兴为此赞叹不已。

“太宗皇帝的江山是打下来的;当时天下大乱;为此死人无数;血流成河。而你的江山却不能打;如今百姓太脆弱了;经不起战乱;如果一打;这江山兴许就不再姓李了。即使姓李;却也可能不是你我的。你要有耐心;用智慧;将这江山完整地演变过来。”皇上讲到这里停了一停;又道:“千万不要以为我是皇上;你是太子;你我父子可以为所欲为。如今不行;如今你我父子在位不过一年;对下既无恩;又无威;凭的是什么?只不过是太祖、太宗的一点余荫而已;所以;要有耐心;能忍;不怕吃苦。为了守住太祖、太宗的大好江山;就得有大智慧;哪怕走一点弯路也不要紧;有时候;弯路往往似远实近。”

“孩儿记下了。”

常百兴心想;这位皇帝与自己的儿子讲话也要绕一个大弯子;不知太子听明白了没有。常百兴自己对皇上的话也是似懂非懂。

“我这里有一本奏章;是宋璟、姚元之和张说三人联名;要我命你监国;将太平公主送往蒲州安置。这似乎有点操之过急;你们不妨再做一些研究。”说完;皇上起驾回大明宫去了。

见太子送驾回来;常百兴突然福至心灵;方才皇上的一番话一下子使他有茅塞顿开之感。如果能够绕上一个大大的弯子;也许就可以使自己从这件麻烦事情中解脱出来;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

想到此处;常百兴摘下面罩;小心翼翼地解下背上的革囊;又将袖中领口等处暗藏着的所有危险的物件取出塞入囊中;将革囊在梁上放置安稳。这是他一生当中最大的抉择;而且时机稍纵即逝。

常百兴努力稳住心神;将右手食指伸至眼前;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见自己的手指镇定如初;便将手蜷起;用中指指节在梁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缓缓道:“太子殿下;请恕小民擅闯禁宫之罪。”

干燥的桧木殿梁在常百兴的指下发出了非常清脆的声音。太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他伸手抄起剑架上的宝剑;高声道:“什么人?”

常百兴有意十分小心地先伸出双腿;而后是半个身子;当他只有双手指尖勾住殿梁时;这才一松手从梁上跳了下来。他方一落地;便双手交互从背后抓住自己的肘部'奇+书+网';跪倒在地;这在唐代;是最典型也最通用的投降姿态。

这是常百兴第一次面对面地观察太子。他发现;太子是个长身如鹤;丰神俊朗的青年;令人一见心仪。而太子一见他说的第一句话却让常百兴有五雷轰顶之感。

太子道:“他娘的常百兴;你这个混帐东西;这几天我还以为你在梁上睡着了;怎么到现在才肯来拜见。”

“小民罪该万死;理当早来投奔。”常百兴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太子怎么会识得自己。

“罢了;你小子命大;有贵人替你说话。”太子笑道。“一会儿姚大人他们过来议事;你还是先躲躲吧;免得姚元之见了和你拚命。有什么事明天我再问你。”

常百兴不知磕了多少个头;这才千恩万谢地向殿门外走去。他刚刚走到殿门口;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一下他的肩头;只听得一个亲亲热热的声音道:

“您家走好;别忘了行李。”

常百兴回头一看;赫然见到客馆的那个油嘴滑舌的茶役正站在他的身后;只见他一手紧握一只短短的黑色筒弩;另一只手中提着的正是常百兴放在殿梁上的那只支支棱棱的新革囊。

常百兴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小兴!”

根据史料记载;这一年的二月;太平公主意欲结党加害太子;睿宗皇帝终于采纳了宋璟、姚元之和张说的建议;命太子监国;安置太平公主于蒲州(今山西芮城西北)。

谁知太平公主闻信怒责太子;太子畏缩;便奏言宋璟、姚元之离间姑母、兄长;将二人贬为远州刺史。

关于常百兴;自那日进入东宫之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有传闻说他被太平公主遣人杀掉了;也有人说是太子怕事;将常百兴暗自处决了;更有人说常百兴被太子放出;携金南下;隐居于市井之中;安享余生去了。

后来……;反正后来太平公主作乱不成;皇上禅位给了太子李隆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电子书,请登陆霸气 书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