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别(二)()
“芊芊,你怎么……”
看路芊这样做,凌煜皱着眉头。
“有什么嘛凌哥哥,她送给你了这就是你的了,既然是你的,那我还不能拆开看看啊。其实也没啥,我就是想看看叶晓瑜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来……”
路芊瞪着叶晓瑜说道,她受够了,凌煜就要走了,叶晓瑜还要来插一脚。
因为声音有些大,引得路一守、路美娇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赶紧走过来。
“诶?芊芊,这是你做的吗?很好看呀,没想到我们的芊芊手艺这么好……”
路一守看到路芊拿在手上的小蛋糕说道,他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一直对凌煜有着不可思议的好感,所以,他以为路芊手上那包装精致的东西是她为了给凌煜送行做的。
“好看个屁,哪里好看了?”
听了路一守的话,路芊更加生气,直接把手里的小蛋糕还有那袋子重重的摔在地上。由于外面包着油纸,叶晓瑜也不知道到底里面的蛋糕炸开了没有。
众人被路芊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叶晓瑜蹲下身去,默默的将扔在地上的小蛋糕捡了起来。装在袋子里的不知道是怎么样,反正被路芊拿出来的那一个,已经炸开了。
“芊芊,你是怎么回事!?”
看到这里,路一守已经大概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自己女儿是什么样子的他最清楚,肯定又是路芊在犯浑了。
“我怎么回事?你问我怎么回事?我倒要问问你是怎么回事,干嘛无缘无故带这么个女的回来,吃路家的,住路家的不说,如今连凌哥哥……”
路芊一边哭一边大喊,还用手指着叶晓瑜。
“啪……”
一声清脆的响声,路一守给了路芊一巴掌。
这是叶晓瑜第一次见到路一守伸手打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路芊脸上那种难以置信与悲愤交加的表情。
被打了一巴掌,路芊捂着嘴巴跑了,但没跑多远,就遇上了来送行的江萍,路芊当然是添油加醋的哭诉一番,虽然江萍当场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叶晓瑜知道,一场麻烦是避免不了了。
被路芊这么一闹,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行李已经全部装进马车,时候也差不多了,路一守也没有多说什么,带领着大家把骞翼和凌煜送到村口,才转身回路家庄。
回去的路上,叶晓瑜默默的跟在人群后面,手里还提着被路芊扔在地上的一袋小蛋糕,这一切原本根本就不关自己什么事情,自己只是单纯的想感谢一下凌煜,表面上的礼节,怎么到了路芊的眼里,就完全变了味,关于凌煜,自己该说的也和路芊说了,该做的也做了,平时也刻意的与他保持距离,可无论自己怎么做,为何路芊还是这样揪着自己不放。越想心情越低落,索性把手里的袋子,扔在了路边……
马车行驶的很快,不一会儿,就驶出好远。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凌煜心中一点欣喜也没有,相反,是满脸的担忧。他脑袋里不断响起袋子被路芊摔在地上的声音,一遍又一遍。自己倒还好,反正一走了之,等他回来的时候路芊气肯定消了。只是叶晓瑜,年前的这段时间,肯定不怎么好过吧。
“师傅,麻烦停下车。”
凌煜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走到车厢前面,探着头对驾车师傅喊道。
“怎么了?凌煜同学。”
看凌煜突然喊“停车”,骞翼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转头问道。
“先生,我突然记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落在了泉秀村,我要去拿一下,你们先走吧,我待会儿自己骑马赶上。”
马车停了下来,凌煜说着,便跳下了车。
小厮阿里一直在马车外骑着马,看凌煜落了东西,想要自己回泉秀村一趟,替他拿回来,但被凌煜拒绝;想要陪着凌煜一起去,又再次被拒绝。无奈,只得把马交给凌煜,自己坐在驾车师傅旁边先回京城。
凌煜骑上马后,向泉秀村飞奔而去。他如果猜的没错的话,那东西应该是在路边。
将近傍晚,村里人都回家准备晚饭了,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凌煜骑在马上,让马慢慢的踱着步子,细细的查看道路两边。果然,他在泉秀村村口的路边的杂草丛里,找到了那个袋子。没错,这个袋子就是叶晓瑜随手扔掉的,里面装着小蛋糕的那个。将袋子拿在手里,凌煜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果然没有猜错,凭着叶晓瑜那倔强的性格,肯定是不会再想要这东西了。
满意的将袋子系在马鞍旁边,翻身上马,扬起一阵尘土,凌煜消失在道路尽头。
叶晓瑜不知道路一守有没有吃到她做的小蛋糕,也不知道路芊后来到底闹成什么样子,更不知道江萍是怎么想的,反正接下来的几天,她都待在南苑屋子里,睡醒了就开始做手绢,困了累了就躺下睡觉,偶尔再和红儿聊聊天,一心只为赶工,什么都不想。
其实那天之后,她原本以为路芊会带着人来南苑这边跟她拼命,甚至都已经想好要应付的对策了,但结果却没有,路芊从那天之后甚至都没有回来南苑,看样子,应该是搬到北苑“疗伤”去了。这样的结果,叶晓瑜再喜闻乐见不过,她虽然一直都是秉持“人若犯我虽远必诛”的心态,但一方面手绢这单生意一直在赶工,另一方面这样安静不受打扰的生活,她更加喜欢,即便只是表面上的平静。所以这几天,虽然过得浑浑噩噩,但心情十分平静。
每天都担心着会不会发生些什么,但每天什么都没有发生。意外平静的日子,转眼就到了年三十。
这天一大早,叶晓瑜便被窗外闹哄哄的声音吵醒,披了一件外衣,走到厅堂里。
“小姐,你起来啦,今天是年三十,这么特别的日子,你如果再睡下去,我就要进去叫你起来了。”
红儿正弯腰擦着家具,看叶晓瑜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笑道。
叶晓瑜扯了扯嘴角,年三十?有什么特别的吗?不就是过年而已,想想前世的自己,由于工作的关系,多少个年三十,都是自己独自一人在公寓房间吃着冰冷的隔夜饭,和一年中所有的加班日子一样。每当这个时候,内心填充的不是节日的欣喜,而是感叹岁月匆匆,不断流逝的伤感,还有钱赚的不够多的忧愁。
所以说所谓过年,只不过是多了个徒增伤悲的日子罢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年三十()
前世小时候,叶晓瑜是喜欢过年的,因为不仅是可以放个不长不短的寒假,还有爆竹、烟花、压岁钱、大餐相伴。小时候叶晓瑜跟着父母住在南方的大院里,院子里住在好多人家,大家互相都认识,小孩子更是每天玩在一起,所以过年就成了孩子的天下,到底具体玩些什么叶晓瑜已经记不清了,只是记得一群人在院子里瞎跑,手里拿着小烟花,只要一点火,就会一边发出“嗤嗤”的响声,一边闪出火花,十分漂亮。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春节的味道也变得越来越淡,儿时的玩伴渐渐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重心,一年到头回来一次,却再也没有心思玩着小时候的游戏,即使勉强再玩,也找不到当时的乐趣了。一年又一年,不断重复着逛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的日子,春节在叶晓瑜的生活里慢慢变成了一顿顿大餐和不断重复“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的乏味节日。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
工作后,叶晓瑜对春节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除了无尽的加班、冰冷的饭菜和那挂在墙上新买的日历外,她想不起来有什么还值得回忆。一方面自己拼命工作,忙于赚钱,另一方面由于回家要应付七大姑八大姨关于自己终生大事的炮轰,和母亲大人的无休止相亲活动,那时候的自己,找不到过年回家的意义在哪里,也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有多重要,只是一概的莫名觉得烦,所以过年基本都是以加班没空为由没有回去。
刚才红儿的话提醒了她,这个地方还保留着浓浓的年味,只是重新变得年少的自己,在这路家大院内,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小时玩伴,还要应付来自路芊的恶意,过年的气息再浓重,又有何意义?
“小姐,你冷不冷啊,怎么一直站在那里吹风?”
红儿的话把叶晓瑜从回忆里拉了回来,被这么一提醒,便不禁打了个冷颤,发现自己竟然一直站在门边,伸手摸了摸脸,冷冰冰的,估计已经被门外的寒风吹得通红了。
“红儿,这边过年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
叶晓瑜走到屋内,随手拿了一件棉衣穿上,问道。这是自己在这边的第一个春节,虽说这个时空平时的一些习俗与前世的古代差不多,但对于春节这个具体的节日是否有特别的风俗,叶晓瑜还不知道。为了避免出丑,还是提前问清楚些比较好。
“讲究倒没有,不过小姐你最好现在就去梳洗,因为待会儿老爷估计就会派人来叫你去祭祖了。”
红儿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道。
“祭祖?”
前世的春节不都是大家坐在一起吃个年夜饭吗?祭祖这个习俗,叶晓瑜还真没有听说过,不过也有可能是各个地方的风俗不同,毕竟叶晓瑜生活的城市,十分现代化,外来人口也很多,当地民俗之类的东西随着外来的入侵早就已经不复存在。
“对啊小姐,你们家乡没有吗?我们这里大年三十这天必须要祭祖之后才能吃团圆饭呢。”
看叶晓瑜对祭祖的风俗竟然不懂,红儿十分吃惊。
“我们那儿也有,只不过我不知道这儿的风俗会不会和我们家乡一样。要不红儿,你给我讲讲,我看下一样不一样。”
叶晓瑜笑着对红儿说道,虽然红儿年纪不大,但从她这里,应该能够对这边过年的风俗了解个大概。
听了叶晓瑜的话,红儿十分开心。她一直认为叶晓瑜是一个又聪明,能力又强的人,能够给她讲解风俗,她觉得自己也变得厉害了起来,所以,红儿把自己所知道的过年风俗一股脑儿的全部告诉了叶晓瑜,一边讲还一边思考,生怕遗漏了些什么。
在红儿手舞足蹈的讲完了之后,叶晓瑜总算对这里的过年风俗了解了一些。
大业国的建国距今已经有好几百年,在这几百年来,虽然时有战乱,但每次在战争快要战败的时候,敌方总是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导致大业军队反败为胜,因此即使是在大业国国力最为衰弱的时候,国家也没有被外族和内戚灭掉,国号一直延续至今。究其原因,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即使是亲身经历过征战的将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一个传说,人们认为之所以能够不损失一兵一卒就让敌方灭亡,是因为每个大业国子民祖先的在天之灵一直在守护着这个国家。因此,每年的最后一天,大业国全国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举行祭祖典礼,仪式一般是在这一天的巳时进行,摆上贡品,点上香烛,不仅为了感谢已逝去的祖先这一年来对自家的保佑,还有对来年平安生活的美好祈福。
所以今天不仅是路家庄要祭祖,整个泉秀村,甚至整个大业国都会在同一时间举行祭祖典礼,红儿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村里的每家每户都会传出来炮仗声,十分热闹。
祭祖虽然没有规定特别的规模,但基本的礼数还是要的,比如说一定要全家的男丁参加,衣着一定要穿戴整齐等等,正是由于这个习俗,今天早上,在路家庄帮工的男丁基本都先回家祭祖了,等祭完之后家住的近的再回来这边帮忙。
“祭祖我为何要参加,我既不是路家人也不是男丁?”
叶晓瑜问道,听红儿这样说,祭祖好像是路家的事情,像自己这样漂泊在外的,好像没有什么理由需要祭祖吧。
“小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老爷一直都把你看做是路家的一份子啦,而且,路家庄有个特别的风俗,也是老爷待人宽厚,这每年的祭祖,不仅是路家的人参加,就是我们这些过年无家可归的下人,也是可以列席,沾一点喜气的……”
为数不多的家具已经擦完,红儿把抹布扔进木盆里,拿到院子里去清洗。
ps:抱歉啊,因为系统维护加上电脑坏了,我弄到现在才发布新章节。给各位说声大大的对不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祭祖()
好吧,敢情这边的“祭祖”的意义和自己前世记忆里的含义不大相同,参加的人还能沾一些喜气。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太阳的角度,应该已经是上午的8点多,距离巳时举行的祭祖典礼时间很近了,叶晓瑜也不再追问红儿,回到卧室,穿好衣服,又到洗漱室梳洗了一番,既然是要参加典礼,虽然没有新衣服,但也要穿的正式一些。
果然,不一会儿,江萍便派了小丫头巧儿过来南苑这边问叶晓瑜和红儿准备好了没有,如果准备好了,可以去祠堂,祭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叶晓瑜除了穿上整洁的衣服外,没什么可准备的,红儿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二人就和巧儿一同去了祠堂。
好几天都窝在南苑没出门,叶晓瑜发现就这几天的光景,路家大院里的每一间屋子门前都已经贴上春联,挂上崭新的红灯笼,一路走来,红红火火的,年味十足,十分喜庆。
路家的祠堂设在东厢旁,虽是经常听说,但叶晓瑜却是从未到过,祠堂、宗祠之类的地方,本就不是她叶晓瑜一个外姓女孩子随便进入的。
跟着巧儿穿过东厢的走廊,拐了个弯就来到了传说中的祠堂,叶晓瑜一面走着,一面细细留神打量着这座宗祠。原以为祠堂就设在东厢的房间之内,拐弯之后才发现,原来东厢旁边还有另外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门上悬着一块匾,上面写着“路氏宗祠”四个漆金大字,大字的旁边用小字写着“六安居士题”。
宗祠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多数是没有回家过年的下人女眷和丫鬟们。路一守今天穿的十分严肃,此时正站在院子里叫大家按照顺序站好。路美娇原本是和柳妈站在哪儿聊天,看到叶晓瑜进来,便热情的走过来打招呼。
“晓瑜呀,你终于来了呀,一段时间不见,不仅长高了,而且变得更漂亮了呢。晴朗,晓瑜来了,也不懂得来打了招呼,真的是不懂礼数这孩子,白长了这么高的个头……”
路美娇走到面前,和以往一样,噼里啪啦的一顿讲话,边说还边扯了一下站在一旁晴朗的手臂,责怪他没有主动和叶晓瑜打招呼。
除了尴尬的扯了扯笑容之外,叶晓瑜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神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境况,话说自己和晴朗总共也没有说过几次话,她路美娇怎么就这么认死理的要撮合呢?前世自己母亲百般为自己安排相亲的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中年妇女的思维,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还不过来打招呼……”
路美娇抓着晴朗的手臂,硬是把他拉到了叶晓瑜的面前。
叶晓瑜一抬头,就看到晴朗那张面无表情的脸。不过这尴尬的气氛可跟叶晓瑜一点关系都没有,要怪就怪晴朗的母亲大人太过于热心肠了,在心里这样想着,叶晓瑜便瞬间变得坦然。
“大家都站到自己的位置上,祭祖典礼马上开始了……”
正当叶晓瑜尴尬的不行的时候,老五的声音在祠堂院子里响起,人们都在找自己的位置,周围闹哄哄的,叶晓瑜松了口气,也借着找自己位置的契机,默默的走到另外一边,远离路美娇母女。
众人站好后,安静下来,祠堂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大堂正中的牌位上,依稀可见列着好多神主,但由于叶晓瑜人不够高,看得并不是特别真切。锣鼓响过三声之后,众人按照既定的排班站好:路一守站在正中,系主祭,江萍站在旁边陪祭,路芊和一些路家的族人站在他俩身后,也一副虔诚的样子。接着是路美娇,她虽然也姓路,但由于外嫁女的身份,并不能和路一守并排站着,能让她站在路家族人后面,已是路家给予她莫大的恩典。叶晓瑜和路美娇站在一排,旁边还有面瘫的晴朗,因为按照礼数,他们三个都是外族人,自然就都安排站在了一起。之后,便都是路家的下人和长工,均站在祠堂大堂的门槛之外,大院里还有安排专门的人在守着焚烧的鼎炉。
锣鼓响完,大堂边的乐队开始奏乐,这是叶晓瑜第一次听这个时空的音乐,“依依呀呀”的,与前世的道教音乐并无差异。随着音乐,路一守手拿一只金色龙凤酒壶,走到大院鼎炉旁开始奠酒,酒壶并不大,音乐一止,酒也基本倒完。
趁着路一守和路家族人奠酒的机会,叶晓瑜终于看清了正堂之上的牌位,这个时空没有照片,牌位上陈列的除了一些只写姓氏和名字的牌子之外,还有一些穿着华贵的人物像,看样子应该是路家祖先遗像。遗像前香火辉煌,彩屏张护,煞是华丽。叶晓瑜记得路家几代贫穷,是从路一守这一辈开始发家的,现在所有的产业,都是路一守一人发展起来的,这样来看,路家的祖先应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才对,但从这画像来看,却像是富贵人家,不过,这也算是这边的一个风俗,子孙富贵后,为了纪念先人,将先人画的“华丽”一些,也是无可厚非。
结束奠酒之后,路一守带领大家重新回到正堂原来的位置站定,拿起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香,嘴里念念有词,叶晓瑜和大家一样,手里也拿着香,等路一守念完下拜,众人才一齐跪下,四周鸦雀无闻,只能听到铿锵叮当,金铃玉佩的微微摇曳之声,以及众人起跪靴履飒沓的响声。这样反复了三次,拜祭之礼才算完成,叶晓瑜跟着前面的人,依次将手里的香插进正堂的香炉中,退出大堂。
但祭祖典礼还未完成,路一守带着江萍、路芊,来到大院里的鼎炉前,将老五事先准备好的锦帛、纸钱等物放进鼎炉焚烧,一时间大院里灰烬乱飞,烟雾缭绕,叶晓瑜差点被熏晕,赶紧找了个有树的墙角躲着。
焚烧完之后,大家又一起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