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挥锌吹剿的愫玫摹�
看路一守一直犹犹豫豫的样子。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的江萍终于开了口。路家虽然是老庚在管账,但真正的当家人还是她,江萍承认路家近年来每年年终的进账都很可观,但钱要花在刀刃上。之前一直是老五管理雇工,所以具体情况的她不知道,如今听叶晓瑜这么一说。像这样的工钱结算方式可不成。
“可是夫人,这些都是村里人。有些人已经在路家干了很久了……”
路一守还是有些担忧,不过江萍一开口,叶晓瑜知道,这事估计就这么定下来了。
“人家晓瑜的方案又不是叫你马上就辞退这些人,只是换一种工钱结算方法而已。你可是什么可是……”
江萍的语气渐渐的变得有些强势。
这是叶晓瑜第一次见到江萍与路一守的谈话方式,看来红儿的消息果然不假,路一守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妻管严”啊。
江萍都这样说了,路一守也不再反对,因为在内心他也是赞同叶晓瑜这个提议的,那些雇工存在的问题他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这两三年来家里生意做得不错,每年进账也多,所以也就没有当回事。如今既然江萍都说要改,那就改吧。
三人合议之后,当天便将那几十号的雇工召集在路家庄的大院里。像举行开学典礼一样,路一守站在院子的阶梯上亲自宣布了新的工钱结算方式。一听到这“新政策”,底下便炸开了锅。
“路老爷,我们都干了这么久了,还是按照之前的吧,一家老小每月都眼巴巴的盯着我拿工钱回家呢……”
这个说话的人叶晓瑜认得,就是之前在地里经常偷懒不干活的那个。
“大家听我说,我就是知道你们有一家老小要养,我才制定了这样一个新的工钱算法,这个比原先的要好的多了,只要你们每天踏实干活,不仅每月工钱照领,而且年终还有大红包给你们带回去过个好年。还有,我看大家每天都干的很辛苦,我想大家也不希望有人在你们里面浑水摸鱼,不干活光拿钱吧,所以,为了广大勤劳踏实的人,我一定不会让那些偷懒的人得逞,该辞退的辞退,该惩罚的惩罚,绝不手软,并且将从这些人处扣下来的工钱,全部补贴到你们身上。我这些天来想来想去,最后觉得,只有这样才不会委屈了大家一年年在地里的辛苦劳作……”
果然,路一守生意做得好是有原因的,虽然平时在村里一直是个好面子的老好人,但这么一番话下来,确实让人听着舒服,而且无法反驳。
叶晓瑜穿着一套简单的灰色男式短装,将头发高高的束起,站在路一守的旁边,看上去像个俊俏的少年。
因为一直要往地里跑,女式的服装穿在身上实在是碍手碍脚,所以,叶晓瑜给了刘妹儿5文钱,特意叫她给自己做了这套衣服,不得不说,刘妹儿的手艺确实不错,不会像之前男装那样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这一套,则显得十分合身。鉴于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估计都要和土地打交道,叶晓瑜暗自决定回去要叫刘妹儿给自己多做几套,换着穿,决定彻底把那些繁杂的女装放进衣柜了。
“我今天还要再宣布一件事情,因为管家老五一个人要管理那么多的事情,确实很累,有时候也忙不过来,所以,银盘那边的土地,从现在开始就由晓瑜来管理,以后你们见到晓瑜就像见到我本人一样……”
路一守看着底下的人,继续说道。这个是江萍的决定,虽然路一守自己对叶晓瑜的想法很是赏识,但没有江萍的应允,那么一大片土地,特别还是牵涉到江萍的娘家亲老五的,他自己一个人是不敢擅自决定给叶晓瑜管理的,再说,他还要顾及他那个宝贝女儿路芊的想法。
叶晓瑜知道路一守的想法,但因为是江萍的决定,她也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江萍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平时也很抠门,但只要涉及到自家的利益方面,她总是能够分的很清楚,而且好像还有一些知恩必报的感觉。就像是这次,叶晓瑜和路一守合伙做这个“果蔬计划”,她看到有利可图,不仅把自己的“宠臣”老五打发到旁边的镇上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且还把这么一大片的土地让叶晓瑜管理。
不管底下那些雇工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按照现如今的工钱结算方法,即使他们对叶晓瑜心里不服气,但看在钱的份上,应该也不会和自己过不去。
路一守算是个挺会做人的人,开完“员工大会”后,便把这几十号人留了下来,招待他们吃了晚饭再走,饭堂太小,容不下那么多的人,所以便将桌子全摆到了院子里,年后冷清了很久的路家庄,因为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又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那个锅的事,谢谢你啊……”
路一守发了话,路家上上下下今晚都一起吃,所以叶晓瑜也留在了这边吃晚饭。看到路芊,想起那天她帮自己付了铁锅的钱,便坐到她旁边说道。
“没什么,反正是送来路家的,我不可能不收下。”
路芊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嘴硬,不过,从她的话语里,叶晓瑜已经感受不到从前的恶意与嘲讽,相反的,甚至有些友好的意味。
“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你。对了,我改天请你去南苑吃新奇的东西。”
叶晓瑜吃了一口饭,神秘兮兮的笑着对路芊说道。自从发生了凌煜那件事,路芊的性格变得沉默了好多,看样子,过了这么久,还是没有走出那个阴影。
“你嫌你新奇的花样还搞的不够多啊?”
路芊白了一眼叶晓瑜,说道,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不过没有拒绝,倒是默认了叶晓瑜的邀请。
叶晓瑜原本还打算趁着这个晚饭时间委婉的问下晴朗火锅的桌子做好了没有,可是环顾了一圈,不用说是晴朗了,连一贯热情的路美娇也没有见到。诶,罢了,估计是路美娇带着晴朗回夫家那边了吧。
可是,等叶晓瑜吃完饭回到南苑时,却在自己院子门口见到了一位不速之客。
晴朗站在那里,旁边还放着一张做好的桌子。
春天的早晚温差很大,一到夜晚,简直比寒冬还要低温。晴朗穿着厚厚的深蓝色棉衣,远远的看着叶晓瑜向自己走过来。
“呃……那个……桌子做好你叫我去拿就行了,不用这么客气的特意送过来的……”
看到晴朗,叶晓瑜立刻扯上笑脸,走了上去。这家伙,不仅面瘫,脑回路也有些奇怪,好好的晚饭不去吃,却跑来这边吹冷风。最关键是凭着他那么细心,肯定会想到自己这时段是在那边吃完饭。(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进京采购()
“放这里给你了。”
晴朗说着,便准备离开。
“喂……喂……你等一下……”
看晴朗要走,叶晓瑜赶忙叫住,虽然自己很讨厌“热脸贴冷屁股”,但毕竟晴朗做好了桌子,而且还送过来给自己,怎么说,也要稍微的感谢一下吧。他面瘫不懂礼数,自己是个正常人,可不能跟他一般见识。
听到叶晓瑜的话,晴朗转过身来看着叶晓瑜,好像是在催她赶紧把话讲完。
“那个……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我就是想说反正你这么大老远的特意送桌子过来,又在门口等了我这么久,要不进来屋里喝杯热茶再走吧,天气挺冷的……”
叶晓瑜一边搓手一边一口气把话说完,外面气温真的很低,晴朗再不进去,自己就不管他了。
“不是特意送过来的。”
沉默了一会儿,晴朗憋出了这么一句。
叶晓瑜当场快要晕厥过去,这到底是什么人啊,如果不会讲话的话,还是不要讲好了。
“太冷了,赶紧进去啦……”
也不去管晴朗,叶晓瑜直接往院子里走去,她特意没有拿那张桌子,这样,按照她对晴朗的小小了解,他肯定会把桌子搬进屋子的。
果然,叶晓瑜开完门后,晴朗搬着那张桌子出现在了屋子里。红儿晚饭后被叫到厨房去帮忙洗碗了,刘妹儿吃完晚饭就回家了,所以这屋子里就只有叶晓瑜一人。
“坐啊……”
晴朗把桌子放下后,就有些局促,呆呆的样子,叶晓瑜看了有些好笑。
“来来来……喝茶。顺便尝尝我的手艺。”
招呼晴朗坐下后,装茶水的砂壶保温效果不是很好,叶晓瑜便去厨房给他泡了一杯热茶,又拿了两个小蛋糕放在盘子里,递到晴朗的面前,虽然她知道,晴朗不一定会吃。由于天气冷。叶晓瑜都是把做好的小蛋糕放在热水的锅盖上面熏的。所以拿出来都还算是温热,不会太凉。
晴朗看了看盘子里的小蛋糕,没有说话。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要把桌子放哪里?”
环顾了一圈屋子,晴朗问道。厅堂有些小,叶晓瑜已经放了两张桌子了。这第三张,好像放在哪里都显得十分占地方。
“呃。没事儿,先就放那里吧。”
这小屋子,确实没有多余的地方来放这么一张不大不小的桌子了,叶晓瑜打算待会自己把它搬到卧房去。等到吃火锅那天再拿出来,不然就这样放在厅堂里,明天刘妹儿来的时候。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
“先走了。”
沉默的坐了一会儿,晴朗终于放下茶杯。起身淡淡的说道。
“哦,对了,我打算过几天请大家吃个饭,你应该有空吧?”
被晴朗这么一沉默,叶晓瑜差点忘了要邀请他过两天来这边吃火锅的事。还好最后想起来了,不然又要到处去找他。
听叶晓瑜这么讲,晴朗的脚步稍微顿了一下,但什么都没说,直接走了。
“到时候我去叫你啊!!”
看着晴朗的背影,叶晓瑜又喊了这么一句。虽然他什么反应都没有,但应该是有听进去的吧?
铁锅、桌子都已经做好,家里又有现成的木炭,叶晓瑜的“火锅大计”如今只剩下食材还没有准备了。
说到食材,叶晓瑜准备明天向路一守告个假,亲自去一趟京城,除了购买食材外,顺便去下刘掌柜那里,打听打听那个联系店家的事情。
叶晓瑜知道这个事情急不得,而且现在地里的蔬菜也还没有长好,但自己这趟是专程去京城买东西的,只是基于礼数顺道去看看他,打个招呼而已,这应该在情理之中吧。
第二天当路芊听到叶晓瑜说要去京城买些东西时,她也破天荒的要求要和叶晓瑜一起去。这个要求,不仅路一守和江萍吓了一跳,叶晓瑜也被吓到。自从正月初八之后,大家都知道京城对路芊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所有的家业都在泉秀村,为了路芊,路一守都打算搬到南方去住了,让她远离越京这个是非之地。但今天她竟然又提起要去,路一守觉得他的心脏有些不够用了。
因为知道黄衣女的事情,叶晓瑜比路一守夫妇更加担心,如果路芊这次是跑去大闹那两家的,那自己陪着去,不成了共犯了吗?虽然经过这么些事情,叶晓瑜挺同情路芊的,但要她陪着路芊一起死,她还是做不到的。
“我就想出去散散心买些东西而已。”
仿佛是看到叶晓瑜他们担心的眼神,路芊解释道。最近憋在家里闷得慌,莺儿又是个蠢货,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刚好叶晓瑜要去京城,自己顺便出去透透气,说不定还可以……碰见凌煜。
“芊儿,我和你爹不是不让你出去,只是觉得这京城路途遥远的,来回一趟,累的慌,你要什么,叫晓瑜给你带或者让你爹叫人去买。”
江萍赶紧扯着笑说道,还好自己只生了一个,不然,凭着路芊这性子,家里也是永无宁日了。
“来回坐马车最多半天的时间,哪里路途遥远了。而且,叶晓瑜比我小,不都去的好好的吗?”
路芊没好气的说,她不是傻子,父母在担心什么她知道,只是像这样待在家里也没有意义,空闲的日子,让她更加难受。
“芊儿……”
“好了,不用说了,我已经决定了,莺儿你去叫杨叔把车驾到院子门口。”
江萍还想要说些什么,直接被路芊打断。
看路芊去意已决,路一守夫妇也没有办法,只得随着她,只是一直在交代叶晓瑜要好好的看着路芊,千万别让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叶晓瑜只得无奈的点头答应,话说回来,如果路芊真要干什么出格的事,她叶晓瑜怎么可能会拦得住。这一趟,叶晓瑜只能在心中祈求千万别遇到凌煜或者黄衣女这些人,不然……呵呵……。
市场里人山人海,嘈杂一片,叶晓瑜带着路芊,好不容易才挤到肉类的摊子前。本来叶晓瑜看路芊这个大小姐怕脏,就让她在外面马车上等着,自己进去就行了,但路芊偏也要进去看看,怕她走丢,叶晓瑜只得拉着她的手往人群里挤。
其实肉类并不要买很多,路家养了很多羊和鸡鸭等家禽,听说了叶晓瑜要请客需要羊肉,在叶晓瑜来京城之前路一守挑了一只肥羊,并交代给下人拿去处理好留着晚上给叶晓瑜“请客”用。
所以叶晓瑜这趟主要是买牛肉和蔬菜。现在是春天时节,自家种的蔬菜都还没有长成,家里只有藏在地窖里的白菜,虽然白菜涮火锅也是不错,但只有一种也实在是单一了点,越京毕竟是大都市,在这边,肯定可以看到其他蔬菜。
果然,市面上牛肉的价格高的丧心病狂,一斤竟然卖到了90几文,虽然前世的牛肉也不是很便宜,但这儿的也太贵了吧,难怪都没见着有人吃这种东西。因为太贵,家里又已经杀了一只肥羊,叶晓瑜便象征性的买了一斤,这么昂贵的东西,过过嘴瘾就好了。
然后,关于蔬菜的价格叶晓瑜也是被吓得不轻。现在天气较冷,还没有时令蔬菜,越京市场上卖的,不是越京郊区的农民用“温室”养出来的反季节蔬菜,就是从遥远的琼州岛那边运过来的。
琼州岛四季如春,但距离越京遥远,从那边运输过来的蔬菜价钱高自然不用说,叶晓瑜比较好奇的是,越京郊区农民所采用的“地窖种植法”。
其实稍微想下就会知道,这种原理并不复杂,冬天地里气温很低,而且还有霜冻,自然不适于作物生长。但地窖里就不一样,相对于外面,保温效能要好的多,再在里面放上些马粪,只要靠地窖的良好保温性能和马粪发酵释放的热量就可以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但这种方法好是好,也十分廉价,几乎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成本,但由于热量有限,蔬菜的生长并不快,而且时常容易半途冻死。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靠着“地窖温室”培育出来的蔬菜,才卖的这么贵吧。
前世叶晓瑜在选修农学的时候,有看过一些关于农业种植的古籍,对于温室种植,在《汉书?循吏传》中就有提到过:“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意思就是,在官家的园田上,建有屋室,冬季白天黑夜靠烧火增加屋室温度,用来进行蔬菜生产,作为贡品,让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西汉末期,温室不仅用于蔬菜生产,还用于飬养珍禽异兽,栽培奇花嘉木。东晋时期前秦人王嘉的《拾遗记》上说:汉哀帝“广四时之房,……及乎灵瑞嘉禽、丰卉殊木,生非其址。”这里所说的“四时之房”,就是温室。
不过前世的古人却认为这种利用“温室”培育出来的蔬菜、作物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违背了自然规律,当时的朝廷还多次下令禁止农民种植。
但从市场上这么多光明正大将这种反季节蔬菜拿出来卖的情景看,在大业国,利用“温室”种植,应该是合法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温室()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叶晓瑜,她现在不是正在筹备“果蔬计划”吗,如果完全按照蔬菜的天然生长规律,那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空窗期”,这样即使蔬菜的品质再好,也和所有种植蔬菜的农民并没有差异,而且还将会丧失最最赚钱的一段时间点。
但如果在那片地里,搞上“温室”,那就不一样了,一年四季都能种,到时候不仅能够无限量的供应给京城的店家,自己也能在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
不过怎么说自己也算是个掌握现代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叶晓瑜设想的温室,可要比京城郊区那些农民的“地窖温室”要先进的多。
现在种菜的银盘那一片土地太大,叶晓瑜打算先把一部分做成温室,这边没有玻璃,要做成像前世叶晓瑜生活时代那样的高科技温室是不可能的,但叶晓瑜在农学课上有学过清朝的一种“温室”,学名叫做立土墙开纸窗火暄式温室,名字有些长,也有些拗口,但却十分适合拿来现在这个时空采用。
这种温室,顾名思义,就是把地里的土适当的往下挖深一些,用石头和泥土建成一排排像土炕一样的苗床,床下为火炕,可以烧火加温,不过,为了减少些成本,可以直接用马粪壅培;然后在东、北、西三面立上土墙挡风,南面安上倾斜式油漆纸窗。这样做,既可以改变地窖不见风日,生长慢的缺点,充分利用太阳能,又可以烧火加温,保持“室内”的温度。
叶晓瑜拉着路芊。在卖菜的摊子前兜了一圈,最后忍痛买了蘑菇、花菜、木耳、莲藕和香菜,香菜主要是用来拌着调料的,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爱吃,所以就买了一小把。但就这些普通的蔬菜和菌类,每样只买了一些,就花了快500文。难怪一到冬天家里除了白菜就没有其他的菜了。这么贵,即使路家是大户,也经不起吃。还好这次叶晓瑜已经有预料多带了些钱。不然就丢脸丢大了。
买完了蔬菜和牛肉,叶晓瑜去街边店铺里买了甘草、枸杞、香叶、陈皮、花椒、大料、桂皮、白芷这类佐料后,又去买了些香油、米醋、辣椒酱等这类调味品,路家人口味普遍偏清淡。厨房里除了辣椒面外,就找不到其他重口味的调料了。后来叶晓瑜自己单独分出来煮,一方面忙事情,另一方面泉秀村没地方买,而每次来京城都是急匆匆的。所以,这些调味的东西就一直没买,正因为如此。叶晓瑜觉得自己每顿饭都有些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