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雍正熹妃传-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当时就愕然了,再思及当初皇帝为买卖女子之事发怒,立马便将这两件事牵连在了一起。
    只是这一次的谈话无疾而终,因为胤禛没有点头也没投摇头,但十三多少已经捕获到胤禛的心思。
    走出书房的时候,妍华捧着一件斗篷跑了过来,是当初答应绣给他的那一件,一年多了,她眼下才完全绣好。
    十三接过斗篷的时候,嗤笑了一声:“哎,小嫂子果真是个大忙人,我都忘了还有这样一件斗篷了,小嫂子倒是终于绣好了。这件斗篷你绣了多久来着?我算算啊……”
    妍华心里过意不去,忙又从花影手中的篮子里捞了两个香囊出来递给了十三:“十三阿哥斗篷多,也不差这一件。我也是当真很忙,你不知道贝勒爷每日都叫我做这做那多讨厌,你别看我好像整天都闲得很,我那是忙里偷闲正好被你看到而已……”
    她煞有其事说得颇为认真,十三看着好笑,捏紧了那两个香囊,无奈地摇了摇头:“筱七快生了,你可是也要表示表示?不要你送什么贵重之物,你便只给孩子做两件小衣裳或者绣个虎头鞋也成。”
    妍华故意垮了垮脸色,旋即笑了起来:“这个自然是要有的,十三阿哥放心,贝勒爷是不会少了随大礼的。我的心意早就送去给筱七姐姐了,倒是不用十三阿哥提醒。”
    十三点了点头,看了书房一眼。胤禛还坐在里面沉思,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十三抬手指了指书房:“四哥在里面呢,他心情不太好,你进去劝劝。”
    妍华看了看十三的脸色,见他眉间的那一抹烦忧还未消除,便点了点头,不再矫情地推三阻四:“知道了,十三阿哥放心。回去好好陪着筱七姐姐,待筱七姐姐生了,我定要求了贝勒爷也将我带去吃上一杯喜酒。”

☆、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子

皇帝回京后,工部尚书王鸿绪又分别在六月、九月接连递了两次密奏,内容都是说的苏州官员买卖女子之事,但是这两次他都很小心地没有再提及太子。
    因为买卖女子一事一旦开了头,那些家贫却又貌美的女子便如物什一样随意被买卖。有人买了漂亮女子往京城送,有人则是买了往官绅宅子里送,一时间怨声载道,穷苦百姓家的黄花大闺女儿都心下惶惶,生怕自个儿今日还好好的,明日便被父母兄长被卖了换钱。
    皇帝得知此事后,派人调查,发现属实后,怒得当即摔了杯子。更让他恼火的是,调查之人无意间又查到,太子的别院里不但有众多美女,而且还时常笙歌不断。
    皇帝震怒之下,派人封了太子在宫外的那处别院,里面的女子全都被遣送离京。
    太子惊得惶恐不安,好在那别院是在别人名下,皇帝终究还是顾及太子脸面,查封那处别院时,让人寻了别的由头。他私下里将太子痛斥了一顿,因为肝火太盛,骂到激动之处因为情绪起伏太大,一口气没喘上来,径直倒了下去。
    这一倒吓得整个后宫为之震动,皇太后也被惊动,急急赶到了乾清宫。她看到太子便猜到皇帝是被他气成了这样,痛斥了两句后,便罚他跪在乾清宫外面:“你皇阿玛舍不得罚你,我来罚!终日无所事事,真是越大越没出息了!”
    太子被斥得半声也不敢吭,在乾清宫外跪了一宿……
    皇帝这一气,接连休了好几日才上朝。皇子们纷纷进宫探视,见无大碍后,胤禛便请了假,要去林隐寺祈福,皇帝允了。
    自从那日乌拉那拉氏与胤禛谈过子嗣问题后,他跟乌拉那拉氏冷战了几日后,突然想起了十三的话。这次得了几日空闲,他便让妍华收拾了东西,要带她去林隐寺求子。
    林隐寺座落在北京城西郊的香山的山脚,里面简陋至极,却有一尊一尘不染的送子观音。这座小林隐寺掩在丛林绿树中,因此而得名。
    胤禛并没有跟妍华说明此行的目的,只简单地说了一声带她去寺庙祈福。
    妍华不疑有他,满心欢喜地收拾了行囊便上了马车:“这是要去很多日吗?还要收拾欢喜衣裳?”
    因为胤禛不想此行因了他四贝勒的身份而有所不便,所以便着了常服,让妍华穿了汉人女子的衣衫往香山而去。一路上,胤禛都不太言语,只是在妍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时候偶然应两声。
    直到他倒了一杯茶递到妍华面前让她解渴,妍华这才发觉自己的话说得有些多了。她喝完之后便依到胤禛身边靠着,小心翼翼地撅着嘴巴轻声问道:“你今儿心情不好是吗?我说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你都不笑一声。”
    胤禛本是蹙着眉头想事情,压根没有仔细听她说话,眼下听到她乖巧地凑在身边说话,这才听了进去。他伸出一只手来将她揽进怀里,垂眸看着她的乌发愣了一会儿,沉吟道:“皇阿玛病了,我心里有些担心。”
    他思索良久,终究没有说别的话。
    可是妍华何等聪明,等到了林隐寺,看到那尊送子观音的时候,便什么都明白了。她心下恻然,却终究没有表露出来。她年已二八,芳华正茂的年纪,虽然尚且年轻得很,可是她进府已经有三年了。肚子三年无所出,着实叫人担忧。她以为胤禛并不曾介意此事,没想到他终究是在意的。
    所以不待胤禛吭声,走到林隐寺前面时,她便自发地要进林隐寺虔心拜求:“我想进去拜拜。”
    胤禛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后,站在林隐寺的院子里等她。
    寺小人多,妍华取了香后,等了好一会儿才轮到她。
    那尊送子观音约莫有三丈多高,观音像神态雍容,慈眉善目,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腰间束着贴身罗群。她的臂弯抱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娃娃,头顶一撮黑发,身上着了一件红肚兜,眉眼弯弯的样子叫人看了便不由得心生怜爱之心。
    妍华仰视着容貌端庄的观音像看了半晌,旁边一个虔诚求子的女子,看着约莫快三十了。她虔诚地举着长香要许愿时,看到妍华跪在一边发愣,忙出声提醒道:“这位妹子,这般盯着佛像算不得敬重,快别看了。”
    妍华是见这尊送子观音像慈和柔美,一时被这尊佛像的端庄气息惊叹到,便愣在了那里。眼下听到旁边的女子出声提醒,忙低下头来,冲着那女子笑了一声,道了谢,而后便举着香毕恭毕敬地开始虔心许愿。
    妍华许完愿起身时,那个女子也正好起身。她冲着那个女子笑了笑,又道了声谢。
    那女子看妍华年纪不大,眉眼弯弯地走近了几步:“妹子看着年纪不大,这么早就来求子了啊?这里很灵,我来求过两次也怀上了呢,妹子定是也能如愿的。”
    妍华惊讶地看了看她的肚子,果然微微有些胀起,忙喜道:“这位姐姐好福气,这次是来还愿的吗?”
    那女子点了点头,眉目间有母亲特有的慈和。一起走出林隐寺的时候,那女子见妍华冲着胤禛招了下手,便问道:“那人是你的夫君?看着倒是贵相,妹子好福气,夫君能陪着你一起来求子,可见疼你得紧。妹子放心,你还这么小,定是能很快怀上的。我教你一个法子,平日里多吃些滋养身体的东西,行房的时候放轻松些不要紧张,顺其自然了很快便能怀上了……”
    妍华见她大大方方地说起行房二字,不免有些羞赧,面上红了红,却不好拂了她的好意,娇羞地道了几声谢后便与她分别了,往胤禛身边走去。
    此时已是九月底,深秋时节,香山上的枫叶红彤彤的一片,煞是好看。胤禛此时便抬头往山上望着,脸上神情淡淡的。
    妍华走过去后,胤禛抬手摸了摸她的眼,微微弯起了嘴角:“方才在与那位夫人聊什么呢?笑得那般开心?”
    妍华红着脸将头埋进了他怀中,闷闷地说道:“她在夸你长得好看呢。”大庭广众之下,她可说不出口行房二字。
    胤禛轻笑了一声,微微挑起眉头:“那你呢?”
    妍华闷笑出声,在他怀里轻颤着捶了捶他的胸口:“哼!哪有你这样的人?这样明显地叫我夸你。”
    来往的行人看到这一对浓情蜜意的人儿,都禁不住侧目看一眼。
    妍华不好意思被人这般注视,忙将头埋在他怀里闷声道:“我们快走吧。”
    胤禛抬头看了看,轻声道:“我要去山上的香山寺给皇阿玛祈福,你若有力气,就陪我一道上去吧。山上的红叶长得颇好,风光也定是极佳的。”
    妍华闻言,顿时觉着是自己错怪了他。也许,他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因为他在意自己一直没怀上孩子,而是向来香山寺给皇上欺负参拜,顺便带了她过来拜拜送子观音而已。
    这样一想,妍华心里的那一丁点郁闷顿时一扫而光。她忙拉着胤禛的手匆匆离开了林隐寺,往通往山顶的石阶走去:“我自是有力气的,我也要给皇上祈福。”
    胤禛看了一眼牵着他的那只纤纤玉手,略显凉薄的眸子里渐渐染上一层暖意。他的唇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看着妍华的后脑勺有些鄙夷:“你待会儿若是累了走不动,可不得哭鼻子。”
    妍华却突然狡黠地回头看了他一眼:“眼下是我拉着你走的哦,可要记住了哦!待会儿我若是走不动,你可是也要拉着我走才行哦?那样才公平。”
    胤禛闷笑了两声,赶忙要抽出手来:“我不用你拉。”
    妍华却紧紧抓住了他的手不肯松开,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要的要的,快上去吧,天色不早了呢。”
    待爬到半山坡时,放眼望去,满山都是暗红色的枫叶,一片又一片地覆盖在这片大地上,叫人陶醉其中。山上弥漫着枫叶的香气,闻着心旷神怡。时不时有一两片枫叶飘落到石阶上,仿若装饰一般,铺就出一条美丽的山路。
    妍华走到半山坡便累得不行了,双腿仿若灌了铅一般沉重,气喘吁吁地连娇都撒不起来了,手里却紧紧抱着胤禛的那只大手不肯松开,生怕他真的会将她肚子一人扔在这里。
    她有些后悔了,抬头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以她这速度,只怕上山后都来不及祈福了。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嘟起了嘴巴,愧疚地喃了一句:“对不起。”
    胤禛知道她累了,也不道破,只突然坐到了石阶上:“累了,歇一会儿吧。”
    妍华心里一暖,知道他是在迁就自己,心里反而更过意不去了。她喘着气也要做下去,胤禛却突然抬手托在了她的臀下。妍华面上一红,不解地看向他:“你……”
    胤禛没有言语,只是将腿伸长展开,而后将妍华拉到自己腿上坐下,待她坐定后,才在她耳边说了一句:“地上凉。”
    竟然体贴如斯,妍华鼻子一算,后悔道:“都怪我,眼下不早了,等我们爬上去只怕来不及祈福了。你看,只有下山的人,没有上山的人了呢。”

☆、第二百章 上山

胤禛揽住她的纤腰,将脸埋进她的肩窝:“无妨,魏长安已经上山安排好了,我们今晚会宿在上面。不过这是佛门重地,我们夜里不可同房。”
    妍华闻言点了点头,乖乖地在他腿上坐了一会儿便要起身。她爬了这一会儿便觉得腿酸得很,想必胤禛也是有疲意的,所以她舍不得在他腿上压那么久。
    她站起身后便蹲下来给胤禛捏腿,胤禛看着她的举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脸上一派云淡风轻。
    妍华捏了一会儿便不满了,睨了他一眼后便嘀咕道:“我这么贴心,你怎得也不夸我两句?”
    胤禛失笑,抬手捏了捏她的两颊,妍华不满地别开了脸,可是他指上的力道却并未松开,惹得她脸颊上的肉被扯得生疼。
    妍华龇牙咧嘴地瞪了他一眼,瘪着嘴泫然欲泣:“我……这样说话也是跟你学的,你不想夸便不夸就是,何故要扯我脸。”
    胤禛失笑:“明明是你自个儿乱动,怎得可以怨我?你刚说都是跟我学的?哼哼~”
    妍华听到他的冷笑,嘴角抽搐了一下,却依旧犟嘴道:“自是跟你学的了,你……总是要我夸你不是吗?”
    “你觉得我不该被夸?”胤禛敛起笑容,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
    妍华咽了下口水,梗着脖子扬起下巴,有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姿态:“夸是可以夸,可你不该主动要求别人夸你是吧?有时候别人明明没想夸你,你还非要别人夸,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你该谦虚一些才是……”
    胤禛方才还笑得温暖,眼下脸色却突然冷却,淡淡地盯着妍华的红唇看了看,又渐渐将那幽冷的目光移到了她的眸子上。妍华正说得起劲,看到他此刻的眼神时,突然就打了个寒噤。
    她见到天子龙颜的时候都不害怕,可每次看到胤禛的这副清冷模样就会心里打哆嗦。
    真是一物降一物,他生来便是她的克星吧。
    “在你面前,我何须谦虚?嗯?”胤禛见她被唬住的模样有趣,抬手捏住她小巧的下巴摸了摸,眼里闪过一抹促狭。
    “哼!”妍华知道自个儿又被他捉弄了,忙将下巴从他指间拔出,甩手便继续往山上走去,愤愤地丢了一句,“我走了,你自个儿夸自己去。”
    胤禛闷笑了两声,却还是坐在那里没有动弹。
    妍华嘀嘀咕咕地编排了他一会儿,爬了十几阶后没有听到有人跟上来的声音,忙回头看了一下。
    只见他一个人孤孤零零地坐在那里,四下无人,显得十分凄冷。石阶上落了几片红叶,散落在他周遭,一点儿生气也没有。眼下已到申时,山上渐渐起了山风,吹在身上有一股钻心的凉意。
    妍华看到西下的阳光洒在他周身,晕染出一片朦胧的光晕,突然觉得他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凄凉感。他总是把心事藏在心里,有时候,连她这个枕边人都觉得他好难接近。
    她突然觉得心里一疼,无端地想要落泪:你在想什么?我总是猜不透。
    她赶紧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润湿,朝着他的背影轻唤了一声:“起山风了,快些上山吧!”
    胤禛这才慢腾腾地站起身,转过身子,而后抬头看了她一眼,淡淡地点了下头:“好。”
    短短的十几个石阶,却仿佛漫长得很,妍华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慢慢往自己走来。他走得慢慢吞吞的,仿若走一步都想印下一个脚印一般。他的眸子微微垂着,似乎在看石阶,可他面上却是在沉思的表情。
    妍华立马便有了断定:他心里有事。至于是什么事情,她便无从得知了。或许在想她为何迟迟怀不上孩子,或许在想朝中大事。无论是哪一样,她都无法帮着分忧。
    山里一片阒然,偶尔从顶头的香山寺传来一两声鸣钟的声音。妍华抬头看了看,天上飞过一只孤雁,形单影只地往南飞去。许多树上都空落落的只剩了枝头,*裸地毫无生气。山风渐渐大了起来,带来一阵又一阵刺骨的凉寒。
    雁过无痕,叶落无声。白日里热闹无比的香山,此刻突然有了一片凄凉之意。
    妍华心里突然升起汩汩慌张和惆怅,待胤禛走上来后,她忙挽住他的手,紧紧拥在怀中。胤禛察觉到她的异样,握住了她的手掌,无声地笑了笑。
    妍华顿时心安,陪着他一起往上走去。
    两个人慢慢悠悠地爬到香山寺时,已经快过申时了。胤禛知道她累,故意放慢速度迁就了她。
    这时,西边天际突然晕满了红霞,配上这漫山的红叶,就像是半边天都燃起来了。妍华看着这壮阔的自然景色,愣了半晌,一句感慨都说不出。
    阵阵山风拂面而来,透过衣领和袖口直往人身上钻,妍华本能地缩了缩脖子。
    这时,魏长安从寺庙里面走了出来,花影跟在他身后,手里捧了两件斗篷。山上夜间寒冷,故而魏长安早就让花影准备好了厚斗篷,只是他没料到胤禛与妍华会上来得这么晚。
    “已是打点好了,贝勒爷与格格快进去用斋膳吧,明儿斋戒,后日祈福……”魏长安将事情一一说了一遍,妍华听到明日要斋戒,心里咯噔了一下,偷偷瞟了一眼胤禛,顿时觉得腹中饥饿难耐。
    明日斋戒,那就是不让吃东西了吧,看来她待会儿要多吃一点了。
    山上的斋膳简单,多是山野素食。摆在他们面前的几盘菜,有一盘豆腐,一盘油炸糍粑,还有两盘绿色如青菜的菜,一盘红色的野菜。这三盘素菜仿若只是拿开水焯了一下,然后便捞了出来撒上了几粒盐巴,连油水星子都看不到。妍华爬了一下午的山,耗费太多体力,所以即便斋膳如此粗陋,她也照样吃得很香。
    胤禛吃得并不多,勉强吃完一碗米饭后,又夹了一块糍粑慢慢啃食。他看到妍华吃完一碗又添了一碗,好笑地盯了她许久:“明日斋戒,是可以吃点东西的。你这个模样,难道是要将明日的份量也都吃进肚子里吗?”
    妍华一听明日可以吃东西,忙放慢了速度。她羞赧地偷瞄了胤禛一眼,见他举止优雅,即便身处如此简陋的环境,也依旧不影响他的讲究,顿时自惭形秽。
    “我只是饿了。”虽然她心底的意图已经被胤禛拆穿,可她还是强词夺理地狡辩了一句。
    胤禛笑了笑,没有再言语。
    翌日一大早,妍华起身的时候,便看到胤禛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与一位禅师在说话。她好奇地走近了两步,便听到胤禛在问:“……本不是你的东西,可你想要,该争取吗?”
    那位禅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了一声,缓缓道:“佛曰: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施主顺子自然便可,什么是你的,什么又不是你的?一切因果都自有定数。万缘放下,身心方能自在。”
    胤禛默然,垂下眸子似在沉思,隔了半晌又喃道:“身处凡尘俗世,免不了会被五欲六尘所左右,大师一句放下,岂是那么容易?这人生在世,若能参透这一切,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烦忧……”
    妍华听了一会儿,不愿再继续听他二人参禅,便领着花影去前殿跪拜。
    这香山寺中竟是也有一尊送子观音,倒是比山脚下的那一尊要小了许多,眉目间依旧慈和得很。妍华心里动容,施施然地又跪拜了一番。寺里的一个小和尚见她祈得认真,便从送子观音像的下面拿了一个瓷质的小胖娃娃递给了她:“施主定能广结善缘得偿所愿。”
    妍华看到那个小瓷娃娃,心里欢喜,忙冲着小和尚连连道谢。
    再出来时,胤禛只独身一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发愣。妍华见状,忙走了过去给他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