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方不平方大师()
以黄教授的身份,能够被他称之为朋友的人在音乐界的地位也一定非同小可。
黄教授之所以被称为CN西洋古典音乐的活化石,还是因为他曾经以一个CN人的身份在国际上进行过学术汇报。
这在早前时候的CN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壮举。
以这样的前提来邀请沈武寰,那么这位朋友的一定是某位音乐领域的大拿。
沈武寰没怎么细想就答应了下来。
两人约定好位置便挂断了电话。
沈武寰虽然答应前往,但一大家子人正嗷嗷待脯的盯着她,最后她只好做好饭菜才出门,好在赶上了约定时间。
她风尘仆仆的走进包间对着黄教授告罪:“三位,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没有等着急吧?”
黄教授笑着道:“不晚不晚,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这边这位是咱们国家最著名的民乐大师方不平方大师。”
包间里除了黄教授之外还有另外两位老先生。
他介绍的这位老先生,鹤发童颜,脑袋上梳了个发髻,看着像是一位道士,没想到竟然是一位民乐大师啊。
“真是失敬、失敬,民乐博大精深,晚辈见过方大师。”
沈武寰哪怕再笨,也知道该在此刻表现出敬重之情。
无论是在这个世界还是在原来的世界。
乍看之下民乐并不受重视,也并没有引起普通民众的过多关注,但国家依然没有放弃这一块的发展,这些大师依然在不断的开拓。
这些为了民族乐器奉献一生的大师,是最让人尊敬的音乐人!
方大师云淡风轻的说道:“沈教授不必妄自菲薄,一曲《彩云追月》确实让老夫震撼不已,没想到国内竟然出了一位如此了不起的作曲人,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沈武寰都被捧得脸红了,连道:“您言重了,我可没有那么了不起。”
“了不起,太了不起了,这一曲的必将写入CN音乐史的史册!”
说这句话的可不是方大师,而是坐在一旁的另一位老爷子,想来以方大师的性格,也不可能用如此激动的语气说话才是。
其实沈武寰一走进来就觉得有些奇怪。
黄教授明明是说“有一位”朋友想见见你,怎么到了这里有两位陌生人?
沈武寰向黄教授投去求助的目光,黄教授憋着笑介绍道:“这位是洪老爷子,之前你的那个新理论登上新闻联播,多亏了他。”
听了这话,沈武寰连忙道谢:“感谢洪老爷子的帮助。”
洪老爷子中气十足哈哈大笑道:“好说,好说,这都是你应得的,小小年纪便有了这般本领,他日必将是我国古典音乐一颗璀璨的明星啊!”
说实话,这个洪老爷子她又不认识,而且黄教授也没介绍对方的身份,甚至连名字都没说。
偏偏人家在背后帮了她一个大忙,光是上新闻联播这事情怎么想都知道不可能那么简单。
有能力的人千千万,他们怎么没上新闻联播呢?
再加上这老头对着她一顿狂夸,更是弄的她云里雾里。。。
该不会是类似“枕营业”的东西吧?
看了看洪老爷子那盯着自己目光灼灼的样子,沈武寰不禁打了个冷颤。
此时的洪老爷子要是知道自己外孙女脑袋里产生的是这种肮脏的想法,非要掀桌不可!
这位老爷子还是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自己外孙女的真容,那真是越看越喜欢。
虽然这孩子和她妈年轻的时候颇为相似,但他竟然生不出半点厌恶之情。
和沈武寰那个讨人厌的母亲不同,格外的讨人喜欢。
一想到这里,洪老爷子不禁问道:“沈教授,令堂可好啊?”
沈武寰更是一脸懵逼,怎么还问起我妈了?
“家母身体安康、事业顺利,有劳老先生费心了。”短暂的停顿之后,沈武寰反问道:“洪老爷子认识我母亲吗?”
“认识,太认识了。”洪老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记忆,情绪有些激动。
黄教授一看事情不对劲,连忙插嘴道:“哎呀,洪老爷子,您可别想多了,今天是为了给沈教授庆祝而来的啊。”
洪老爷子回过神来,蹲起茶水掩饰尴尬,“是啊,是啊,让方大师和沈教授聊聊吧。”
黄教授松了口气,推了一把身旁的方大师:“方大师不是有些问题想问沈教授吗?上菜之前你们可以探讨一下。”
方大师点点头,问道:“沈教授,关于这《彩云追月》我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沈武寰瞥了一眼黄教授和洪老爷子,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听到方大师的问题便道:“方大师您请问。”
“此曲《彩云追月》是您原创的曲目,还是您改编的曲目?”
沈武寰一听马上知道这位方大师是真正懂行的人,立马更加高看对方几分。
“此曲并非我原创,而是改编自清代不知名作曲家的曲子,该曲系粤音曲谱,属于花都地区的民间曲目。”
沈武寰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把所有东西都透露给了对方。
和沈武寰对方大师的高看相同,方大师也对沈武寰的品行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她刚靠这首曲子造成了极大的反响,如果这时候爆出这曲子只是改编曲目,对她是会有影像的。
普通人对于改编和原创的区分极其容易混淆。
而始终认为原创就要高于改编,但实际上改编的难度可能还要大于原创。
因为在改编之中不但要保证原曲的意境和要表达的内容之外,还要让音响产生的效果刻意抓人心神。
这里面消耗的精神同样困难。
但在明知道会有影响的现在,沈武寰依然能够直白的说出自己是改编,她实事求是的本性展露出来,产生出的人格魅力着实让人着迷。
与此同时方大师的内心更是喜出望外。
他早年探访民间,搜寻失落民间的乐曲之时,曾在两广地区听到过类似的旋律。
如今再一听《彩云追月》顿时感觉极度熟悉,所以为了一解脑袋里的疑惑,便拖黄教授将人请来一问究竟。
他本以为对方不会承认,但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大方。
看来CN的音乐真的要振兴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中观察(求月票!求各种票!)()
因为这个世界的CN在十九世纪的历史之中走上了分叉路。
李鸿章并没有担任两广总督的职务,这首在两广地区流传甚广的曲目并没有得到更为深远的流传。
恐怕也只有像是方大师这样还在为CN失传曲目努力的音乐人才能够听出隐藏在旋律深处的事情来。
“沈教授竟然对民乐还有研究,真是让我汗颜,钢琴的音响效果繁复,用来演奏这一曲确实不凡,更重要的是,您作出了我们这辈人没有做到的事情,我在这里代替一干被历史遗忘的老先生们向你致谢。”
方大师的一席话真是把沈武寰吓到了。
这么大的“谢”,她真的有些无力承担,甚至感觉面上有愧。
曲子事实上不是她所改编,她何德何能能承担如此大礼?但偏偏这是她最为重要的秘密,根本不可能和任何人说明,一时间她心情颇为复杂,连道:“不敢、不敢。”
方大师却面露严肃:“沈教授,您虽然是学习的是西洋乐器,但这首CN自己的西洋钢琴曲目,确实非同凡响,您绝不是受之有愧!”
话说到这种地方,沈武寰也只好坦然接受,不然就没法收场了。
方大师显然并不是只为了一探究竟而来,他继续问道:“沈教授,您的个人创作我并不会干涉,但我还是想问一下,您为什么会选用钢琴来演绎这首曲子?”
沈武寰对这个问题心中有数:“正如您所看到的,我选用钢琴来演绎这首曲子,是看中了它的音响效果,方大师对西洋乐器的艺术表现力方面有过研究吗?”
方大师点点头:“略知一二。”
沈武寰继续道:“那您自然也是知道在西洋交响乐之中,钢琴虽有乐器之王的美称,却仅能处在色彩乐器的位置上。”
“这并不是说钢琴的表现力仅限于此,而是说明其音响的效果和极其宽广的音域能够达到其他色彩乐器难以望其项背的效果。”
方大师有些不明白她说这段话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耐心的听了下去。
“这首《彩云追月》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以民族管弦乐的形式而存在的,但我可找不到一个正式的民乐团来合作,所以我退而求其次选择在钢琴上进行演奏,虽然和我现在提出的‘浪漫主义音乐’的课题不谋而合,但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沈武寰的话,真正的震撼了方大师。
在得知沈武寰竟然还有一个针对民族管弦乐的方案时,他并非不信,只是他经历了太多的失望,而这一次是最为接近的时刻。
方大师一时间竟然有些激动的不能自已:“这是真的吗?”
“确实,这首曲子本身在改编之初就是以民族管弦乐为主要框架的,今天来之前我也没有准备,下次有机会我们可以互相探讨,方便的话,方大师可以指点指点我民乐配器方面的事情。”
沈武寰看到方大师喜形于色却还兀自在忍耐的表情,一时间有些心软。
这位年过古稀的老者竟然会为了一首曲子,激动不已,显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过这种事情,但之前往往都无疾而终,现在终于能够让他得偿所愿,沈武寰怎么能拒绝他呢?
方大师惊喜道:“真的吗,那真是太谢谢沈教授了。”
沈武寰连道:“我对于民乐的研究肯定没有您那么高深,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您的指点。”
黄教授适时抒情道:“看来沈教授真是福星啊,这次说不定真的能重振民乐,让更多的国民能够关注到我们国家自己的乐器。”
“振兴之道,谈何容易,不过总算是有个开门红,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能不能扛到真正的振兴时刻啊。”
方大师脸上似是还能见到早年意气风发的影子。
洪老爷子也被这种振奋人心的气氛所感染,对着门外喊道:“小六,把东西拿过来!”
门外一个铁塔一般的汉子走了进来,露出憨厚的笑容:“首长,酒在这呢。”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特别准备了一瓶上好的老窖,老首都人自己的佳酿。”洪老爷子笑得格外开怀,接着吩咐那个叫小六的汉子:“给几位倒上。”
沈武寰一杯啤酒就倒的量,那简直闻到白酒味就要吐,她哪受得了这东西啊:“我就不用了吧,我不能喝酒。”
“今天热闹,就喝一点。”洪老爷子板着脸,眼神中却带着笑容,让沈武寰汗毛倒竖。
“首长,这丫头都说不喝了,就甭给她倒了,浪费啊。”
这小六也是个没心没肺的主。
“去去去,一边去,赶紧倒你的酒。”
在首长指示下,小六才苦着脸给沈武寰倒了一杯底的酒,就这么一点酒他都不情不愿,似乎可惜了一般。
沈武寰喝了这酒起初没什么事,虽然觉得有些辣,但还算爽口,但随着晚餐进程越来越久,酒劲上来,她最后很干脆的直接睡在了桌子上。
晚餐结束之后,她就被在其他包厢待命的洪强民送回了四合院。
想想也是,以洪老爷子的身份,怎么可能孤身一人随便外出呢?
事实上整个饭店早已经被严密监视了起来,当然沈武寰是肯定发现不了的。
小六扶着洪老爷子上了车,自己一屁股坐在了驾驶座上,洪老爷子能感觉到这辆红旗明显的摇晃了一下,不禁摇了摇头。
车行半道洪老爷子似是闭目养神,却突然问道:“小六,那位能子公主身边的保镖身手如何?”
小六憨憨的答道:“那姑娘看着没几斤肉,力道却不得了,我对她的胜算不高。”
洪老爷子睁开了眼:“她使得什么拳术?”
“看得出来有一些柔道、巴柔的成分,但我还隐约看到了八极拳的影子。”
洪老爷子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师在海外的学生,我们遗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首长,靠近那丫头的除了那个日本公主之外,还有一个人,我看不出她的深浅。”
洪老爷子颓然紧张了起来,略作思索后下令道:“确保她的安全,必要时刻可以动用特殊权利。”
小六回过头来,露出憨厚的笑容,洁白的牙齿发出森然的光芒:“首长,我就等你这句话呢。”
第二百五十九章 格局不同(求月票!)()
可以说和方大师的见面称得上是意外之喜,最大的惊喜就是沈武寰所有的符合浪漫主义风格的曲子都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微博关注数量一再突破新高,像是早前推出的《冬风》、《激流》不但在练习者中间大受好评,更重要的是其内的精神也非常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而最近刚发布的《狩猎》无论是小提琴版的还是钢琴版的,那种仿佛身临其境的观感,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这种音响上的革新,打破了一潭死水的CN音乐学术领域,迎来了新的篇章。
当然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够尽善尽美,《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就并没有获得它应该享受的声誉。
那些保守派们觉得这首曲子绝对是沈武寰作曲生涯的败笔!
其中融合了古典主义的华丽,又有着浪漫主义特有的跳脱,这样四不像的曲子根本不足以称之为名曲。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常见。
即便是在李斯特时代,他的钢琴虽然受到无数人的追捧,但仍有一部分保守主义的钢琴家们斥责他的做派。
而这个世界没有莫扎特,他的生平是人们研究他曲子的重要依据。
如果脱离莫扎特大师光环,结合当前世界的背景观察,沈武寰是无法说服这些保守派认可这首曲子的。
好在沈武寰拿这首曲子出来并不是为了获得名声,只不过单纯的想要李芸熙高兴罢了。
至于那些保守派的叫骂,谁会去理会?
李斯特即使被人追在屁股后面骂,但在百年后的今天,谁又会记得那些骂他的人呢?
而李斯特的名声将永世长存。
格局不同了,也没有必要跟谁都要怼上一怼,那才是真正的掉价。
沈武寰的生活恢复了平静。
辛向阳经过了之前游乐园的特殊指导,在养好伤之后,进度不退反进。
在沈武寰的细心指导下,她操纵情绪的本事越来越强。
这可比技术上的进步要难能可贵的多。
技术可以靠勤学苦练来弥补,但这种类似意境的东西就宛如瓶颈一般。
你冲破了瓶颈,才能够看到全新的世界!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在辛向阳的练习之中,完成度越来越高,虽然还有几块技术上的局限不是能够短时间促成完美的,但她对情绪的掌控配合上曲子的美妙,展现出来的效果也绝非普通的演奏者能够媲美。
结束了最后一段练习的辛向阳,满怀欣喜的看向沈武寰,刚才的那次演奏,是近日来她发挥的最好的一次:“沈教授,请你指点。”
“好了,这首曲子你已经做到了你能做到的极限,剩下的需要靠你付出全部的努力进行弥补,技术上的东西我已经没法给你讲太多,但你要知道,那些生涩的地方,只要你坚持练***有一天会变的非常完美的。”
沈武寰觉得自己真实没有选错人。
辛向阳的天赋称不上独一无二,但即便如此她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在学校的乐团之中担任首席,是有她过人之处的。
“多谢沈教授的指导!”
辛向阳听到沈武寰的话,喜出望外,连忙谢过。
“第二十四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那么钟呢?”沈武寰却不让她急着高兴。
辛向阳一听到钟就头大:“啊?这。。。钟实在太难了,我还有好几个地方经常会卡壳。”
“不过这已经比你之前要好很多了,而且这首曲子作为协奏曲,本身的难点可不仅仅在它的谱面之上,更重要的是,还有和乐队的合奏。”
“我知道。。。这方面我也做的不是太好。”
沈武寰让辛向阳演奏了一遍《钟声》。
通篇演奏下来,整体结构已经差不多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了,但还是有好几处明显能够听出来的错音和音准不稳的情况。
高强度的手指运动和花式弓法对于辛向阳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但只经过一个多月就把这首曲子练成这样,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
在原来的世界里,很多小提琴练习者,即使练习十年数十年都无法完成这首曲子,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他们层次不够,遇到的老师在经过高强度的练习之后,很快实力就和他们不相上下了。
别说钟这首曲子,即便是狩猎,恐怕很多教师都不能独立完成。
老师都不会的曲子,自然是没办法指导学生来练习的。
如果想往更高层次突破,花费大量的金钱购买乐器和雇佣名师指导,才是唯一的出路。
而这就犹如一道天堑,卡住了无数人的命脉!
这时候你们可能要问了,如果没有老师,自己练习之下,能不能完成这首曲子呢?
答案肯定是能。
但在乐谱之中不光光有复杂的难以处理的旋律,更有帕格尼尼特有的弓法指法安排,这些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靠自己摸索就能解决的了的。
当解决掉这些难题的时候,也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
更重要的是,曲子演奏和演绎是完全两码事,你哪怕能够完整演奏出来,却无法得到观众们的共鸣,也是无法突破高峰的!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其中这种让人望而生畏就是它其中蕴含的犹如山岳一般的困难。
沈武寰既然身为一位教授,帮助学生挑战自己,在他们勇攀高峰的道路上扶上一把,这就是她应该做的!
“今天晚上放学后,你再好好的乐团成员们协商一下,让胡亚玲注意你的节奏,把你们应该有的默契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