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李芸熙拿出的纸巾并未完全覆盖在手指的伤口上,只是轻轻沾着血液,试图让伤口凝结。
此次拿开纸巾却正巧看到了沈武寰手上的伤口。
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上有一块明显的创口,垂直断裂的皮肤依靠在一旁,虽只是小伤,但却让人苦恼该如何修复。
廖大师仔细端详着伤口,不过一会,被他叫做小华的少年便端了个药瓶来了。
廖大师拿着药说道:“这瓶药刚巧可以治疗的你的伤口,现在我要为你上药,会有些疼,你要忍耐一下。”
李芸熙这时候蹲不住了,她自小在国外长大,信奉的是科学诊治的东西,见了这老人家拿出一瓶奇怪的药,怎么会不在意呢?
她连忙制止道:“这药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们家武寰的手可不能乱用东西。”
“小姑娘,不可乱说!”
“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廖师,还是不要给她们用了!”
“你们哪里知道廖师祖传伤药的好处,能让你们见到都是万幸了!”
李芸熙的一席话马上揭起了一片敌意,民乐演奏者们仿佛吃了枪药一样。
李芸熙这么想是理所当然的啊,刚才两边还在争吵来着,这会又有谁能保证这位老爷子拿出来的药没有问题呢?
廖师是人老成精的典范,哪能不知道眼前的小姑娘在想什么。
他左手拿着药瓶,右手把沈武寰的手递给蹲在一旁的夏梦雪,接着把自己的右手展示在几女面前。
“你看我这双手如何?可凭借我这双手看出我是修习什么乐器的吗?”
沈武寰定睛望去,看到了让她惊讶的一幕。
学习乐器者到达一定的成就都是有明显的特征的。
比如弹古典吉他的人,大拇指外侧普遍有硬茧、弹钢琴的人手指相当坚韧且皮肤光滑细腻、拉小提琴的人左手大部分手指肚都会有茧。
但眼前这双手却从头到尾,光滑如新,别说有没有茧子了,就单看这只手,压根就不会想到这是一位老人的手。
“我们这一行也算是手艺人了,有些个传承也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情,更何况手在我们这一行里可以说是面子,一双好手就如一个好人啊。”
廖大师似乎回忆起了什么,语气之中充满了感慨。
李芸熙这下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站在一旁一言不发,毕竟光看这手她还以为是一位年轻人呢。
“沈教授,你就用吧,廖大师的药在我们这一行里可是出了名的,珍贵的紧啊。”
这时候一旁的方大师也开口劝道。
沈武寰看着廖大师,今天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的方大师在这个时候开口,也是为了说和。
既然如此,她也就没有必要再怀疑什么了。
“谢谢廖大师,那就麻烦您了。”
沈武寰将手掌递出,而廖大师则亲手为她涂抹药物,这时,她算是见识了这位老人的厉害。
她真的已经完全拿不起架子来和对方硬抗了。
简单的涂抹好伤口,廖大师拍着胸脯保证沈武寰的手指绝对会恢复如初。
接着他站起身来对着周围的人说道:“刚才沈教授的曲子大家已经听过了,说实话,她的本领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之前我的话确实唐突了,而这个考核更是一场笑话,从今日起沈教授将入我谱系,辈分。。。”
“文字辈!”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来气象()
沈武寰可不是靠比惨才当上的这个文字辈。
刚才的那首《十面埋伏》虽然没有演奏完,但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和扑面而来的杀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当廖大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虽然一片哗然,但竟没有半个人出口反驳,也确实多亏了这首曲子。
再加上先前的那首《赛马》最后的“马嘶声”,沈武寰在这个世界的民乐行当里开个宗立个派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一方面是自问自己做不到,一方面是廖大师发话了,人家是文字辈最大的几人之一,当面反驳对方,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可要说所有人都赞成这次的安排那可就有点假了,至少在场和廖大师平辈的几位老人那可都是意见多多啊。
结束了考核,正巧赶上饭点,廖大师摆下宴席,让沈武寰等人尝了尝地道的N式宴席。
这种传统宴席不说让她们大开眼界,却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别说李芸熙安妮这俩外国人了,就是琪琪夏梦雪也有不少菜色根本没有见过,唯独沈武寰对这些美食是娓娓道来,毕竟是有技能的人,一般人比不了。
廖大师也是个老饕,两人不但在音乐上能聊得个天昏地暗,在美食上也不分高下,就连一旁的方大师都自愧不如啊。
饭点过后,便是正式的入行仪式,即便已经到了现代,民乐也没有形成一切从简的习俗,该有的流程全部来一遍,繁琐的让人发指。
最后弄到夜里十一点左右才全部结束。
而当沈武寰等人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次日凌晨三点多钟了。
目送沈武寰、李芸熙、琪琪三人回屋,安妮挽着夏梦雪的胳膊,脑海之中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当时的情况。
“一个能把琵琶弹成这样的演奏者,会因为演奏太过用力把手指弄破吗?”
这个疑问恐怕稍微注意一点就会发现得到。
琵琶和任何一种乐器一样,都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够有所成绩的,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从没有伤过手指的情况,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
“不行,这还不算是决定性的证据。。。看起来观察还需要继续。”
“安妮,我们回去睡觉吧。”夏梦雪拽了拽她的胳膊,把她从思考之中拉了回来。
安妮嫣然一笑道:“嗯,走吧。”
而另一边,在沈武寰等人走后,民乐派系里几个文字辈的大前辈也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廖老,你这一招用的实在太不恰当了,怎么能直接让她入文字辈呢,这样的小姑娘和我们同一辈分,我们的老脸还要不要了?”
“我承认这个姓沈的女娃确实对民乐的掌握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但我们这一行里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了,不然辈分不就全乱了?”
“咱们这一行,可从没有一入行就这么高辈分的,这既不符合规矩,也同样没有先例。”
冷静下来的众人似乎对于廖老的决定相当的不满。
方大师坐在一旁道:“仪式已成,你们再怎么抱怨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既然之前大家一致决定让廖老来主持大局,现如今还是听听廖老到底是做个什么打算吧。”
确实,既然礼法已成,自然也就没有改变的余地了,否则,自己破坏了规矩,岂不是让人凭空看笑话?
廖大师坐在主位上说道:“诸位恐怕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那我就来讲讲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我改变了主意。”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改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从三十年前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但却一直苦于无法接受官僚的掌控,和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而束手束脚。”
“首先,我们要走上正途,必须要和官方合作,但显然官方不会放心大胆的将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让我们自己人来当,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是抱团取暖,官方不好管控,而我们更不可能让一个外行来管理,这就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场的几位大师级人物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谁不想改革?但改革的阵痛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吗?
与其活在这种阵痛之中,继续享受自己剩下不多的生命时光不好吗?
但人总是要有念想的,而廖大师说的这个矛盾,却正是民乐从业者们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
“可这和沈武寰有什么关系?难道她就能帮我们度过难关?”众人的疑问化作了一句话。
方大师适时的补充道:“沈教授和官方的关系很不错,她背后有人。”
众人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接着其中一人问道:“廖师是想傍上沈。。。沈教授身后的人?”
以廖师的为人,却想傍上的人,那身份得大到什么地步?
“不,我可不是想傍上任何人,我是在沈教授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路!”
但结果廖大师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接着问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对那曲《赛马》怎么点评?”
“乐曲激昂慷慨,似是蒙古民歌派生之作,对画面的描述相当高超,可以做推广,特别是。。。”
“特别是那声马嘶吗?不,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你可知道当时沈教授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辈都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吗?”
廖师的问题再次让众人摸不着头脑,怎么说着说到小辈身上去了,那种时候谁会去在意小辈脸上的表情?
“是兴奋!连我们民乐的下一代都能极快的被抓住要害,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音乐难道对普通大众就没有吸引力了吗?”
廖大师越说越激昂,似乎一副美好的画卷已经在他的脑海之中展开,“让更多的人知道民乐,追求民乐,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我确确实实的在沈武寰的音乐之中看到了未来气象!”
“所以我才打消掉了让在场的其中一位收她为徒的想法,因为她光凭这种气象就足以开宗立派,自立门户我们也根本管不到她!”
廖大师坐直身体,上身微微前倾,环视众人后道:“现在,你们懂了吗?”
第三百一十五章 沈教授,有劳了()
沈武寰可不是靠比惨才当上的这个文字辈。
刚才的那首《十面埋伏》虽然没有演奏完,但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和扑面而来的杀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当廖大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在场虽然一片哗然,但竟没有半个人出口反驳,也确实多亏了这首曲子。
再加上先前的那首《赛马》最后的“马嘶声”,沈武寰在这个世界的民乐行当里开个宗立个派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一方面是自问自己做不到,一方面是廖大师发话了,人家是文字辈最大的几人之一,当面反驳对方,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可要说所有人都赞成这次的安排那可就有点假了,至少在场和廖大师平辈的几位老人那可都是意见多多啊。
结束了考核,正巧赶上饭点,廖大师摆下宴席,让沈武寰等人尝了尝地道的N式宴席。
这种传统宴席不说让她们大开眼界,却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别说李芸熙安妮这俩外国人了,就是琪琪夏梦雪也有不少菜色根本没有见过,唯独沈武寰对这些美食是娓娓道来,毕竟是有技能的人,一般人比不了。
廖大师也是个老饕,两人不但在音乐上能聊得个天昏地暗,在美食上也不分高下,就连一旁的方大师都自愧不如啊。
饭点过后,便是正式的入行仪式,即便已经到了现代,民乐也没有形成一切从简的习俗,该有的流程全部来一遍,繁琐的让人发指。
最后弄到夜里十一点左右才全部结束。
而当沈武寰等人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次日凌晨三点多钟了。
目送沈武寰、李芸熙、琪琪三人回屋,安妮挽着夏梦雪的胳膊,脑海之中情不自禁的回想起当时的情况。
“一个能把琵琶弹成这样的演奏者,会因为演奏太过用力把手指弄破吗?”
这个疑问恐怕稍微注意一点就会发现得到。
琵琶和任何一种乐器一样,都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够有所成绩的,而在练习的过程中从没有伤过手指的情况,无论怎么想都不可能。
“不行,这还不算是决定性的证据。。。看起来观察还需要继续。”
“安妮,我们回去睡觉吧。”夏梦雪拽了拽她的胳膊,把她从思考之中拉了回来。
安妮嫣然一笑道:“嗯,走吧。”
而另一边,在沈武寰等人走后,民乐派系里几个文字辈的大前辈也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廖老,你这一招用的实在太不恰当了,怎么能直接让她入文字辈呢,这样的小姑娘和我们同一辈分,我们的老脸还要不要了?”
“我承认这个姓沈的女娃确实对民乐的掌握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但我们这一行里可不是光有技术就行了,不然辈分不就全乱了?”
“咱们这一行,可从没有一入行就这么高辈分的,这既不符合规矩,也同样没有先例。”
冷静下来的众人似乎对于廖老的决定相当的不满。
方大师坐在一旁道:“仪式已成,你们再怎么抱怨也没有任何用处,而且既然之前大家一致决定让廖老来主持大局,现如今还是听听廖老到底是做个什么打算吧。”
确实,既然礼法已成,自然也就没有改变的余地了,否则,自己破坏了规矩,岂不是让人凭空看笑话?
廖大师坐在主位上说道:“诸位恐怕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那我就来讲讲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我改变了主意。”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改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从三十年前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但却一直苦于无法接受官僚的掌控,和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而束手束脚。”
“首先,我们要走上正途,必须要和官方合作,但显然官方不会放心大胆的将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让我们自己人来当,因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是抱团取暖,官方不好管控,而我们更不可能让一个外行来管理,这就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场的几位大师级人物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谁不想改革?但改革的阵痛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吗?
与其活在这种阵痛之中,继续享受自己剩下不多的生命时光不好吗?
但人总是要有念想的,而廖大师说的这个矛盾,却正是民乐从业者们目前最为担忧的问题。
“可这和沈武寰有什么关系?难道她就能帮我们度过难关?”众人的疑问化作了一句话。
方大师适时的补充道:“沈教授和官方的关系很不错,她背后有人。”
众人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接着其中一人问道:“廖师是想傍上沈。。。沈教授身后的人?”
以廖师的为人,却想傍上的人,那身份得大到什么地步?
“不,我可不是想傍上任何人,我是在沈教授身上看到了未来的路!”
但结果廖大师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接着问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对那曲《赛马》怎么点评?”
“乐曲激昂慷慨,似是蒙古民歌派生之作,对画面的描述相当高超,可以做推广,特别是。。。”
“特别是那声马嘶吗?不,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你可知道当时沈教授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我们的小辈都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吗?”
廖师的问题再次让众人摸不着头脑,怎么说着说到小辈身上去了,那种时候谁会去在意小辈脸上的表情?
“是兴奋!连我们民乐的下一代都能极快的被抓住要害,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音乐难道对普通大众就没有吸引力了吗?”
廖大师越说越激昂,似乎一副美好的画卷已经在他的脑海之中展开,“让更多的人知道民乐,追求民乐,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我确确实实的在沈武寰的音乐之中看到了未来气象!”
“所以我才打消掉了让在场的其中一位收她为徒的想法,因为她光凭这种气象就足以开宗立派,自立门户我们也根本管不到她!”
廖大师坐直身体,上身微微前倾,环视众人后道:“现在,你们懂了吗?”
第三百一十六章 交流会确定()
孙允文感觉自己的脸好疼。
沈武寰不但真的让这些民乐人自发前来,甚至连最深居简出,极少和外界产生联系的廖大师都被请出山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啊!
这么说民乐和官方真的要化冰了?
孙允文毕竟是官员,那脸皮可是堪比城墙,他和廖大师的徒弟打过招呼后走到廖大师身旁伸手道:“廖大师,久仰大名,我是文化局局长孙允文,您今天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啊。”
孙允文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主人,好像廖大师来这里都是他的功劳一般。
廖大师刚才没跟他打招呼,那是真的不认识这人,眼下对方上来打招呼,他也不至于不给这个面子,简单的招呼过后,便也不再理他,拉着沈武寰去见见自己带来的老伙计。
这下孙允文是真傻眼了,这功劳又要落在沈武寰身上了?那怎么行?
正要继续上去搞事,宁文兰一把拉住了他。
“你拽我干嘛?”
“防止你去干蠢事!你别意气用事,你和小寰的那事情属于私怨,别耽误大事。”
没想到这个时候宁文兰竟然在提醒孙允文。
“我是那样的人吗?我这就是去干正事的,沈武寰就算本事再打也得有个官方的人在旁边,万一她一个不好把人家惹恼了怎么办,你最清楚她的脾气。”
孙允文讲起道理自然是一个顶俩,但显然这都是歪理,他就是为了插一脚进去罢了。
宁文兰翻了个白眼,“你自己好好看看这俩人的关系,说了你还不信,从小你就这个德行,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这样。”
呵,看来这俩敌人还有故事啊?
这自然是当然的。
宁家和孙家算是国内西洋音乐的大家族了,即便两家互相为敌那也是大人的事情,小时候两人那可是死党级别的,更别说两人都自诩天赋异禀,小时候经常在一起交流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可长大了事情就不太一样了,身处在两个不同阵营之中,还想保持相应的友谊实在太难。
而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孙允文在沈武寰手底下吃了大亏之后,宁文兰却没有反客为主成为文化局当家的原因。
在宁文兰看来,自己要胜过孙允文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别人帮忙。
孙允文听了宁文兰的话,刚想反嘴,却突然觉得对方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沈武寰一个西洋音乐人再有人气也不可能得到民乐音乐人的青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