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国栋向林夕提出疑问时,林夕的回答是:“我们没有必要马上就说出自己的底线,如果对方能明白马鹿药用价值的意义,那么其它都是小问题,实在不行,我们也有一些回旋的余地。”这也正是李国栋越来越看重林夕,能够将这个项目全权交给林夕的重要原因之一。
布瑞格对手上的这份马鹿药用价值的可研报告十分的感兴趣,在科研开发部工作近十年来,对各种科研项目有着一种敏锐的洞查力。他觉得自己又为先承公司挖掘到一座宝藏,如果真的能找到鹿茸再生的秘密,那么其价值是无法估算的。但是他又觉得协议中关于乙方的规定过多,而做为甲方的丰天县反而没有任何明确规定,这是不合理的。
“张先生,林先生,我对你们提供的这份材料十分感兴趣,我想把这份材料送到公司咨询一下公司的意见,可以把您的联系方式留给我吗?”
“当然,我的电话是139********,如果有什么情况,欢迎您打电话。”林夕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心中有了定数,看来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虽然眼前来看,项目就是成功了总投资也不过只有3000万而已,不过现在求得不是眼前的这点小利,而是以后的发展。
目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一家专门研究鹿产品药用价值的科研单位,人们只是知道鹿产品对人体有益,鹿血、鹿胎都是大补,但究竟是什么原因,是鹿产品中什么物质起着作用,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而丰天县虽然盛产马鹿,但要他们拿出一大笔钱搞一个系统的研究也是不现实的。就算能拿出这笔钱,也没有专家进行研究。如果这个立项真的成功,按照协议上写的,则必须在丰天县建立医药公司。
建厂的话就不是几千万的事情了,建设一家大型医药企业没有几个亿根本成不了事。以后的税金就可以收到手软,还可以促进当地养鹿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事。
双方又寒暄了几句后,布瑞格急着把资料传回总部,而林夕两人见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再纠缠,告辞回了宾馆。
随后的几天,李国栋带着林夕逛遍了慕尼黑的大街小巷,直到洽谈会结束的前一天,布瑞格的一个电话才打断的了二人的游览兴致。
在先承总部经过五天的激烈讨论,最后决定投资3000万正统币,用于马鹿药用价值的研究,不过需要丰天县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李国栋带着林夕直接来到了位于柏林的先承总部,与先承公司开始了项目洽谈。林夕准备的协议基本得到认同,只是在丰天县的义务方面又有了诸多要求。例如要求丰天县出面帮助办理土地、审批等各项工作,这本就是在李国栋和林夕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协议很快就重新拟定好,在洽谈会的最后一天,顺利的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也为这次省商贸代表团引资总额增加了3000万元。
此次参加经济洽谈会的目标已圆满完成,而且这个项目也出了省市领导的意料之外,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扬。李国栋心中对林夕也更加满意,感觉这小子真是自己的福星,他两次帮忙,就谈成了两个大项目,虽然马鹿这个项目眼前看起来还没有什么,可一旦真研究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后续发展不可限量啊。看来回去还应该再给这小子加加压,年青人还应该有潜力可挖。
先承公司答应三天后将派工作人员直达丰天,商量具体事宜,所以李国栋和林夕就随团一同回了丰天。
回到丰天后,李国栋向县委书记通报了情况,姜书记对这个项目也非常重视,要求李国栋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个临时的项目洽谈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县长梁斌担任,副组长由县项目办主任马华担任,林夕也抽调到这个小组,负责接待和翻译工作。
三天后,德国先承公司的项目小组按时抵达丰天县,带队的正是布瑞格。林夕与布瑞格有过接触,而且又是中方翻译,所以跟着跑前跑后。
最后项目选址在丰天县的马鹿发源地鹿源乡,建设一个鹿药研究所。政府出面协调土地征用、项目审批等相关事宜。经过半年的筹备和紧张施工,德国先承鹿药研究所正式落成。
县长李国栋当然也没忘了林夕的好处,在项目进行两个月左右,各项手续基本完成的时候,丰天县新一届青干班也开班了。李国栋在县委常委会上,直接提出了让林夕进入青干班参加学习。
林夕近段时间的各项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两个项目的引进都与他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又是县长亲点,当然没有问题。而且众人也都看好林夕的发展,此次在德国洽谈鹿药项目不仅给市里领导,甚至在省领导心目中也有了一定地位,连省长徐立志都知道丰天县有个德语非常好的小伙子,经常跟身边人提起林夕,告诉他们要向林夕学习,多掌握一些技能。
在党校的学习很顺利,当然凭林夕现在的能力,不论干什么都不会有困难。林夕早在外事侨务科的时候就抓紧学习,还参加了本科的自学考试,各种科目已经过了大半。
经过近一年的锻炼,身体素质也相当过硬,俯卧撑一口气能做近千个,近视眼等各种毛病也彻底没有了。为了不引人注意,现在林夕戴的是一付没有度数的眼镜,看上去很斯文,可如果你看到他衣服下的肌肉就不会这样想了。结实的肌肉比钢铁还要坚硬,充满了暴发力,林夕试过,一掌下去,可以打断五块红砖。精神也更好了,在鹿药项目筹建阶段,因为工作原因,林夕曾经三天三夜没睡觉,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反而看上去比其他人还要精神许多。
林夕的感觉越来越好,可鹿药项目却遇到了困难。
德国先承鹿药研究所建在鹿源乡,可鹿源乡的领导层却是异常复杂,随着鹿药研究所的建成,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
鹿源乡位于丰天县西南端,全乡幅员面积200多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人口23000余人,近年来一直将马鹿作为主导产业,目前全镇马鹿存栏近万头。
鹿源乡领导班子成员关系复杂,其中党委书记黄晨光和乡长李思德是外乡调任到鹿源乡的,两人因都是外来户,关系较好。
乡里的三把手,主管纪检监察的党委副书记田长海是从鹿源乡大队书记一步一步干上来的。其他副书记、副乡长和各站办所的一把手大多是从本地提拔起来的,与田长海有着千细万缕的联系。
现在鹿源乡的领导班子明显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党委书记黄晨光和乡长李思德为首的外来派,这部分人比较少,但是党政一把手,实力较强。
另一派是以田长海为首的本地派,人员众多。因没有一把手,实力看起来弱于外来派,但基层的大队书记和各站办所的一把手可都是这伙人的强力支持者,如果他们不玩活,别看你是党委书记、乡长,可在鹿源乡你可能一件事也办不了,一个人也找不到。
平时,双方互相来往,互相支持,各项工作开展的也很顺利,各项工作排名都在全县前列。党委书记黄晨光和乡长李思德也没想在鹿源乡养老,都认为早晚是要进城的,而田长海也认为两人一走,党委书记就是囊中之物,所以也不着急。
但这次德国先承公司鹿药研究所落户鹿源乡本来是件好事,可因为征地补偿金的问题,双方闹出了矛盾。
'奉献'
………【第十章 补偿风波】………
此次先承公司征地近10万平方米,按照征地补偿标准,每平方米36元,共拨付给鹿源乡350万元左右,由鹿源乡政府代为发放。
乡党委书记黄晨光和乡长李思德认为这笔资金不应该全部发放给失地农户,如果全部一次性发放给农户,以他们的理财观念,恐怕这笔钱会大部分存进银行,也有的人会在几年之内全部挥霍掉。
农民没有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又没有什么技能,出外打工也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早晚会坐吃山空,最后又会找乡政府帮忙。
黄书记和李乡长商量着发放一部分补偿金后,用剩下的资金投资建一个小型养鹿场,专门为先承公司提供试验用鹿,再把一部分鹿销往南方,每年年底根据各家投资金额进行分红。鹿场工人优先雇佣失地农民,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失地农户的生活来源,增加就业,还可以进一步带动全乡养鹿业发展。甚至还可以推动全乡的经济发展,也为二人的功劳本上多记一笔。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对各方都有利的计划,却在乡领导班子办公会上遭到了以田长海为首的本地派的坚决反对,田长海一帮人坚持要一次性把土地补偿金发放到位,理由是上面有规定不德私扣各种补偿金,损害农民利益。最后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田长海的理由也有一定道理,可这样对那些在地里干了大半辈子的农民来说,却是百害而无一利。
就在土地补偿金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发不发的时侯,第二天一大早,乡政府大院来了一百多号人,叫着喊着要乡政府下发土地补偿金,怎么难听怎么说,甚至有的还说这笔钱都让黄晨光和李思德养小老婆了,花光了。
两人在办公室里听到外面人的叫闹,暗自苦笑,自己有多大的胆子敢私吞300多万啊,那可是连枪毙都够了。
平时有这种事都是由田长海来处理,田长海是本地人,镇得住这帮人,可今天这个老田却是怎么也联系不上。无奈黄晨光和李思德只好自己出面。可这帮老百姓不管你怎么说也不好使,一直闹到天黑才走。走时还叫着明天要到县里上访,不拿到钱誓不罢休。
两人心里有些发毛,昨天才开会研究这笔钱的去向,怎么今天这帮人就来闹上了,连忙给乡派出所打电话,让派出所派人调查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带的头,有什么目的。
鹿源乡派出所所长周华也是由临近乡镇调来的,被人划到了书记乡长这一派,所以听到这个命令不敢怠慢,连快组织人穿便装跟着这帮上访的农户,看看他们还要干什么。
没想到结果却让周华以及听到汇报的黄晨光、李思德着实吓了一大跳。
这帮人没走多远,就上了四辆小客,那个便衣也跟着上去了。不一会又有一个人上车了,手里还拿着一叠子面值20元的正统币。从最后一直发到最前面,每人一张,连那个便衣也分到了一张。发完钱,那人还告诉大伙,“还想挣钱的,明天早上八点前到县政府大院集合,到晚上五点,每人50元。想多挣就把你们亲戚朋友都叫上,但谁问也不许说是雇来的,就说是自己的地被占了来要钱的。谁要是敢说漏了,哼,别说钱,我他妈的打断他的狗腿。”
这时从另一辆车上下来个30多岁的青年,上了这辆车,叫道:“老二,快走吧,一会大哥请咱们到城里下馆子呢。”
老二听了,说:“好,马上就来。”转过头又吩咐司机“你把他们都送回去,我先走了。明天要用车的话再给你打电话。”
那个便衣在中途也下了车,又拦了一辆车回到了派出所。
听了汇报的周华心中一惊,这可不是件小事,连忙给书记、乡长打电话。
黄晨光和李思德听后吓得一屁股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半天没回过神。这是什么性质啊,有人雇人冲击政府机关,这还得了。
还是黄书记心里素质过硬,脑子反应快,一拍李思德,“老李,看来这回是有人给咱们下拌啊。走,咱们马上去县里向姜书记汇报,看看怎么解决。外一明天他们真到县里去闹,我们也能争取些主动。”
李思德也反映过来,连忙点头。是啊,只要能提前把事情汇报给姜书记,就算真出了事,那也是姜书的责任了,与自己无关。
两人坐车直奔丰天县城,在车上黄晨光就给姜成打了电话,简单的汇报了情况。
姜成听后也是吓了一跳,这一年来随着天利公司和近期的先承公司等项目陆续落户丰天,眼看着自己的资历有了、政绩有了,马上就可以回省里了,没想又出了这么档子事,处理不好可是要直接关系到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他也不敢怠慢,叫黄晨光和李思德直接到县委办公室等他,他马上就到。
然后,他又给李国栋打了个电话,通报了情况。说实话,在丰天工作了三四年,最信得过的还是李国栋,是个干事的实在人。不会背后搞什么花花肠子,而且自己要是真的回到省里,最有利的就是李国栋,县委书记的位置非他莫属。因此李国栋决没有在自己就要提拔的时侯在背后捅黑刀的必要。
李国栋正在陪几个朋友吃饭,听了姜成的电话,脸色顿时有些苍白,只说了句,“我马上到。”就撂了电话。跟朋友打了声招乎,下楼打了个车直奔县委办公室。
姜成因为没有猜透这件事的真正原因,不知到底是谁参与其中,也就没再通知别人,只通知了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鑫来办公室作会议记录。
十五分钟后,在姜成的办公室里,该到的人都到齐了。姜成首先发话,“小黄,刚才在电话里没有听清楚,你再把整个事情经过详细汇报一下。”
黄晨光又把整个事情复述了一遍,李思德在一边补充。
听完汇报,姜成看了看李国栋,“老李,你先说说有什么看法。”
李国栋想了想说道:“我看这个事情不是太复杂,主要是有人想要我们把这次先承公司的土地补偿金快点发下去,而晨光他们就是因为阻碍了这件事,所以才有人雇人闹事。”
看了看其余的人都在看着自己,李国栋又接着说道:“只要找出土地补偿金下发后最大的得益人是谁,我看这件事就差不多弄清楚了。”李国栋刚才听了黄晨光和李思德的汇报,心里有数,看来那个田长海嫌疑最大,不过这话却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所以也就没有直说。
'奉献'
………【第十一章 群体上访】………
李思德平时比较稳重,可此时听了李国栋的话,也忍不住道:“我看就是田长海搞的鬼,昨天开会就是他坚持要把补偿金直接发下去,今天出了事,他又一天不见人影。”
“老李,不要这么武断,又没有证据,不能乱怀疑其他同志。”姜斌听了李国栋的分析,也认为是田长海的嫌疑最大,心里非常高兴李思德这个大炮直接轰到了田长海。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所以只是轻描淡写的提醒了一下李思德。
见姜斌没有一下子把话说死,黄晨光对田长海早就心存不满,当然要落井下石,“姜书记,眼下是没有证据,可是从得到的情况看还是田长海的问题最多,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
黄晨光很聪明的没有说下去,李国栋见姜成迟迟没有表态,接道:“我看可以,先跟公安局的老杨说一声,让他们派几个人暗中调查一下,我们不能冤枉一个好同志,但也决不能放过一个危害国家、危害党的害群之马。”
姜成点点头,“好吧,就按国栋说的办,张鑫,你给老杨打个电话,让他布置一下,告诉他一定要保密。”说完又问李国栋,“国栋,你看用不用向其他常委通报一下情况?”
李国栋沉思了一会儿,“我看还是先不通报的好,毕竟事情还没有定数,把事情闹得太大,影响不好。”
姜成又望向其他人,见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那好吧,先这么定了,晨光和思德及时报告情况,说明你们还是负责任的。那明天群众集体上访的事儿怎么办?用不用告诉老扬他们派点人过来帮助维持一下秩序?”
“我看不用,提前做准备会打草惊蛇,明天看情况,实在不行再给老杨打电话。”李国栋此时已经渡过了刚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紧张,猛的一拍桌子,“我就不信几个小兔崽子真能翻出什么大浪。”李国栋自升到处级以来还从来没这样拍过桌子骂过人,今天实在是忍不住了。
“对,我相信我们的群众还是好的,不会听从几个捣乱分子的煽动。”姜斌也表态道。“好了今天就先这样,晨光和思德先回乡里,明天我给你们打电话你们再过来。不要让那些在背后算计的人查觉到我们已经有了准备。”
第二天一早,姜成和林国栋不到7点就来到了办公室。
虽然两人已经有了准备,可还是被眼前的人群吓了一跳。不到7点半,政府大院、办公楼里已经挤满了人,甚至连大门外的街上也有人站着。估计现在就有近两千人,而且人群还在不断的向政府大院汇集。看来正统币的诱惑力还真不小啊。
姜成和林国栋站在姜成的办公室窗前看着外面不断增加的人群,相对一阵苦笑,还是低估了正统人爱凑热闹的习惯和正统币的力量啊。
县委办公室主任张鑫早上不到7点就来到办公室,看情况不好就给公安局杨立威打了电话,让他组织警力到政府大院来维持秩序。
杨立威从昨晚接到张鑫电话就敏感的查觉到这次不是件小事,竟然有人出钱雇人攻击乡政府,这还得了,做为一名有着二十八年党龄、在公安干线工作了31年的老公安,心里感到的不仅仅是气愤、不安,更多的是可悲。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有些人的胆子也更大了,近年来偷、抢甚至杀人放火都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可是雇人冲击乡政府还是第一次听说,恐怕在全国也不多见。
早晨,杨立威早早就起来了,凭感觉,昨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今天也一定不会平静。
早饭还只吃了一半,就接到县委办主任张鑫的电话,告诉他昨天冲击乡政府的那伙人,今天上县政府来了,现在已经有近五百人了,让他马上组织警力到县政府维持秩序。严防有人煽动群众闹事,决不能发生不可控制的事件,不然的话,别说他这个县公安局长,恐怕连县长、市长,甚至省长都要受到牵连。
杨立威不敢怠慢,饭也不吃了,跟老伴打了声招乎,就急忙向县公安局走去。路上先后给局党委书记、三个副局长、刑警大队大队长、县内三个派出所所长都打了电话,告诉他们马上到局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