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乌斯藏帝国也是大唐从来没有征服过的地方。
每一次战争,一旦开始,就很结束。
做为乌斯藏的大将,火树归藏再清楚不过了。
做为武人,火树归藏就是为了战争而活者。战争才是他的使命。但是做为乌斯藏的大将,火树归藏却又不能不为身后的帝国考虑。
“呵呵,这次不一样!”
大论若赞摇着扇子,呵呵笑道,眼中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这次是神灵的旨意,巫祭已经问过三次,三次都是相同的神喻。危机起于东方,这是一场关乎我们乌斯藏生死存亡的危机,如果不能将危机扼杀在摇篮里,那我们乌斯藏就会万劫不复!”
“火树,你应该知道,上一次三次相同的神谕是出现在什么时候吧?”
后者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在这片孤独的高原上,并非只有一个文明,一个王朝。数千年以前,在这片高原上还有另外一个强大的王朝。
不过这个强大的王朝,在一夕之间突然灭亡了,抹掉了所有的痕迹。
现在的人只知道它的名字:
象雄王朝!
那是远比天赤七王还要古老的多藏王。
这个古老的乌斯藏帝国,几乎没有人知道。只在乌斯藏的高层才有人知道。
——那是上一次三次相同神谕出现的时候。
这么些年,神谕已经成功的预言了圣母峰隆起,大雪山神庙的出现,以及天赤七王的时代。
在乌斯藏帝国,神谕是比而大雪山神庙更高的存在。就连大雪山神庙的圣僧都不敢违逆。
“呵呵,不过我想告诉你的,巫祭虽然对外说是三道,但其实是四道。还有一道被赞普隐藏起来了。”
大论若赞道。
火树归藏霍的变了脸色。
“呵呵,四道相同的神谕代表着什么。我想已经用不着我跟你多说了。在我们乌斯藏的历史上,这种情况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我们乌斯藏的东方只有一个大唐,毫无疑问,危机必定是来自于大唐。”
“只有大唐才有这种倾覆我们乌斯藏的实力。现在,都松莽布支已经带着大王子前往大唐国都,一探虚实了。听说,大唐国君现在突然变得昏庸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相信都松莽布支他们,很快就会带回消息了。”
大论若赞道,目光望向东北方向,穿越重重的虚空,望向了大唐的国都方向。
火树归藏站在他身后,同样望了过去。
山峰上,静悄悄的,只有风声捎来后方远处唵唵嘛嘛的声音,那是无数的乌斯藏勇士在训练的声音……
……
轰隆隆!
尘土飞扬,大唐京城西北,十多骑精骑在宽阔的叠道上奔驰。只不过十多骑,踏出的却是千军万马的气势,似乎连大地都在他们脚下颤动。
“哈哈哈,这就是大唐!到处都是种田地,卖布、卖丝绸的。走路柔柔弱弱,目光畏畏缩缩,这样的人,哪里比得上我们乌斯藏人。又凭什么和我们乌斯藏相争?”
这队精兵前面,一名双眉如剑的乌斯藏青年坐在马背上,用藏语哈哈大笑。
“大王子,这是好事!”
一名气息磅礴,仿佛风暴一般的乌斯藏壮汉从后方追了上来。他面色褚黄,看起来受过太阳的曝露,虽然身体不是很高大,但气息却仿佛山峦一般难以撼动。
而令人注目的,是他的手掌,特别宽大,看起来特别的孔武有力。
这人就是乌斯藏的大将,都松莽布支。
都松是家族的名字。
莽布支就是“雄鹰”的意思!
只有高原上最杰出的弟子,才会被家族冠以莽布支的名义。每个乌斯藏的大世家中,都有而且只会有一个“莽布支”。
“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大唐了。现在,他们喜欢利益,经商,喜欢安逸。这是好事,一山不容二虎,在这片陆地上,不应该有两个同样强大的帝国。大唐的弱化,对我们是好事!”
都松莽布支道。他头上戴了顶皮帽,穿的也很普通,以此尽管将自己的身份隐藏。
虽然这并不是什么太高明的方法,但是大唐对于乌斯藏缺少了解。就算知道他都松莽布支的名字,也未必见过他本人。
第二百九十九章 来意不善的胡人青年!()
第二百九十九章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中土大唐了。
上一次,还是十多年前。
那个时候的中土大唐,到处可以看到调运的士兵。就像一架精密的战争机器,每个到达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架机器正在精密的运转。
但是现在,毫无疑问,漫长的和平和胜利,正在让这里的人慢慢变得骄奢。大唐虽然强大,但都松莽布支已经从中看到了衰落的迹像。
这和乌斯藏现在的蒸蒸日上,秣兵厉马形成了鲜明对比。
毫无疑问,这是乌斯藏的福音。
“怕什么?”
大王子的声音高亢,猛的拔高了一层:
“都松莽布支,你该不会失去了都松家族的勇气吧!乌斯藏能成为大唐的大敌,从来都没有被征服,靠的可是我们的勇士,我们手中的刀和箭,可不是我们低调。而且,竟然是来试探大唐虚实的,不高调一点,又如何能剌探出他们的虚实?更何况,哈哈,我们可是使臣,大唐不是一向标榜仁礼吗?难道他们还敢对我们这些使臣怎么样?”
都松莽布支怔了怔,随即哑口无言。
对于大王子的高调虽然有些不安,不过,都松莽布支也不得不承认,大王子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任何人到了乌斯藏帝国,哪怕是使臣,都得夹着脑袋,小心翼翼,尽量低调。乌斯藏的使臣去了东西突厥汗国,或者大食,条支也是一样。
唯独大唐不同。
在大唐,使臣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唐甚至有个专门惩处那些冒犯使臣的机构“鸿胪寺”。
他们这次就是受到鸿胪寺的邀约!
“也罢,反正我们只在大唐待二三个月的时间,一切就按照大王子的意思吧!”
都松莽布支道。
“那还差不多!这次,我就要看看,大唐里面到底还有什么人物!”
大王子哈哈一笑,一夹马腹,奔驰而去。
众人连忙跟上。
……
昆吾训练营,白虎峰上。
“嗡!”
元气滚滚,从四周吸引而来,王冲盘坐在上,身上被白色的元气雾气所笼罩,身躯若隐若现。
虽然并不是昆吾训练营的主殿,也不是聚灵阵中。
但是王冲周围空间的元气之浓厚,比聚灵阵中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金液脏腑”的作用。
王冲现在和元气亲和度,远远超过了昆吾训练营中的任何一个人。这赋予了他化被动为主动的能力。
能够搜刮周围空间中的元气。
王冲的吸收,是涓滴不剩的。周围数丈范围内的空间,能够在一个瞬间被吸收的干干净净。
但是元气又是涌动的。
元气富集的地方,永远会向着元气缺乏的地方涌过去。
换句话说,王冲周围的空间就像一个黑洞,能够永远不停的将周围空间中的元气能量吸引过来。
这使得他能够不受空间元气浓度的影响,主动式的去吸收元气。
即便在元气贫脊的地方,王冲也一样能吸收到远超正常水准的能量。
这就是金液脏腑的作用。
最近这段时间,王冲已经越来越感觉到这种“金液脏腑”的好处。
“嗡!”
浓郁的白色雾气中,一圈白色的涟漪光环,在王冲体外不断的扩大、缩小,扩大、缩小……,一圈圈不停的冲刷。
每一次冲刷,都变得强大一分,同时伴随着钢铁般的轰鸣声,显得极为壮观。
在元气境,白色涟漪光环是最强的手段,这是最初级的光环力量。
修为达到圆满的时候,一招一式都能够爆发出这种深具破坏力的涟漪,相比起正常的手段,要强上许多。
王冲这段时间什么都没干,就是利用“真武小北斗”,不断的凝练出罡气,然后补充到白色涟漪,强化这种初始光环的力量。
王冲的蛮神劲也被王冲修练到了极点,达到了九重的境界。基本可以爆发出三倍到四倍的元气九阶的实力,已经无限接近真武一重的武者了。
“嗡!”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王冲体内的气息达到极点。嗡,虚空中一缕精芒闪过,下一刻,光芒一闪,王冲瞬间消失在原地。
砰砰砰砰!
接连八声爆响从大殿的四周传来,四周的墙壁上,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总共八个方位上,清清楚楚的出现八个深深凹下去的巨大拳印。
而八个钢铁拳印出现的同时,光芒一闪,王冲的身形再次出现在了大殿的中央。
“一,二,三,四,五,六……,总共八个拳印。一次性可以打出八个拳印,我终于可以修练八步怒蛟了!”
王冲一身青衣,长身树立,看着周围墙壁上一个个清楚的凹印,眼中有了欣慰的神色。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利用金液脏腑和真武小北斗的能力增加实力,凝练罡气并非是毫无目的的。
幽魂步达到极限,配合强大的元气强度,王冲就可以修练一门强大的绝学“八步怒蛟”。
这是一门一次的性的消耗性绝学。
可以在短时间内,一次消耗体内全部元气,指数级的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一次性的击垮、击倒对手。
这是一门用来战胜强敌的强大绝学。
如果连“八步怒蛟”都战胜不了的敌人,基本上,就不可能打败了。
哒哒哒!
正在调息的时候,耳中突然传来一阵哒哒的脚步声,正心急火燎的朝着这里走来。
“嗯?”
王冲眉头一动,扭过头来,透过微启的大门,一眼就看一条熟悉的身影正脚步匆匆的从山下走来。
“公子,不好了!出事了!——”
许琦还没有上来,立即大声叫了起来,一脸十万火急的样子,看得王冲脸色微变。
他认识许琦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着急。
“怎么回事?”
王冲心念一动,砰的一声,几乎是瞬间打开大门,出现在门口。
“许琦你不是在那里修练,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王冲站在门口道。
“公子,不好了!陈不让让人打成重伤,高峰、聂岩带人去帮忙,也被人围起来了。就连庄正平、池韦思他们,也一起被人围起来了。”
许琦心中焦急,一口气把事情爆了出来。
“什么!”
王冲霍的变了脸色: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们怎么会和人冲突起来?”
在昆吾训练营几个月,这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不是我们和人家起冲突,是人家冲着我们来的。陈不让在那里修练,突然有人出现,强行赶他们走。陈不让气愤不过,和他们说了几句,接着就打了起来。高峰、聂岩他们就在那里。结果,自然过去帮忙,结果对方早有准备,瞬间来了一大堆人,将他们打成重伤。我感觉这次是有人专门冲着我们来的……”
许琦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冲打断了。
“带我去!”
……
昆吾训练营的主峰,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周围熙熙攘攘,闹哄哄一片。
王冲带着许琦赶到,一眼就看到了两拨人马,径渭分明。其中一伙人马明显人数更多,正将一脸戏谑,将另一拨人马团团围起来。
“胡人!”
王冲赶到内圈,顿时就怔住了。那耿人数最多的,鹰鼻深目,分明是一群年轻的胡人。
许琦只跟他说陈不让受伤了。可没说,和他们冲突的是一群胡人。
“对了,公子。忘了,打伤陈不让的,是一群胡人。”
许琦似乎也想起了什么,从身后补充。
“难道是冲着我来的?”
王冲脑海中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自己。许琦说过,这些人似乎是有备而来。
陈不让出身简单,根本没什么让人盯上的。最多也就是自己。
节度使事件,自己几乎成了万胡之敌!
就凭这件事情,这群训练营里的胡人倒确实有理由来针对自己。
不过,当王冲看到人群中的陈不让时,立即神色一变,一股腾腾的怒火,立即心中燃烧起来。
陈不让倒在地上,被人揍得鼻青脸肿,牙关紧关。衣服上,地上,全都是他的血液。
庄正平、池韦思、高峰、聂岩等人把他围在中央,和众胡怒目而视。不过,就算是他们自己,也是个个带伤。
“混蛋!”
王冲看到这里,立即怒火中烧。
陈不让是猎户出身,是典型的弓箭兵。他的一身修为全部集中在一张弓箭上。拳脚功夫,正面近身搏杀反而是稀疏平常。
许琦说的没错,这些人明显是柿子专挑软的拣,有备而来的!
王冲阴沉着脸,立即大步走了过去。
“嗯?谁叫你过来的——”
看到王冲和许琦过来,一名年轻的胡人立即横亘在他的身前,目光斜睨着,挡住了他的去路。
“滚开!”
王冲目光一寒,眼神迸射出一股森寒的杀意,而轰隆隆的爆喝,更是像一记响雷划过半空,令原本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整个冲突附近,一瞬间无数的目光望向了王冲和许琦。而接触到王冲冰冷的目光,所有人突然心中激灵灵的打了个寒颤。
“哼,我道是谁,原来是正主来了。阿司罗,你连王冲王公子都不认识吗?还不给他让开!”
突然一个冰冷冷讥讽声音传来,一众胡人中央,一名看起来像首领的胡人青年阵阵冷笑,看向王冲的眼神,就像刀剑一样。
第三百章 两虎相争!()
第三百章
这个青年胡人给王冲的感觉很不一样,其他年轻胡人看着自己最多是敌意,但这个人看自己就是憎恨了。
这决不仅仅是立场的问题,而是必然发生过什么过节。
但是王冲并不记得自己认识过这个人。
上辈子在京师里,王冲并没有和胡人有过什么交集。不过,对于王冲来说,也并不是没有什么蛛丝蚂迹。
“昆吾训练营不是一般人可以进来的。而明知道我的身份,还敢主动向我发难的胡人,在整个京城都是屈指可数。”
王冲心中念头电转,已经对这个胡人的身份有所猜想了。
无瑕理会那名青年胡人,王冲大步穿过去,走到了陈不让身边,蹲下身,伸出两根手指在陈不让颈部按压、探测。
“……陈不让受了重伤,昏迷过去了。我们想把他运出去,但是被拦住了,一时也没敢乱动。”
高峰、聂岩在一旁边,神色惭色。
“我们是得到消息过来的。不过,对方好像是故意要等我们过来,把事情闹大的。等到我们到的时候,对方人数比我们更多。大家都吃了点亏。”
池韦思也在一边道,脸上一片青肿,显然也挨了打。
“公子小心,这个人我认得,他叫阿不同,是胡人大将军阿不思的二次。他身边的都是同罗人的精兵。同罗人从生下来就会选一匹马驹陪伴,从小到大,人和马就像家人一样。他们对待马,就像对人一样,所以马很能人性。因此同罗马号称除了同罗人,谁也驾驭不了。而同罗骑兵更是号称天下精锐。——这些人都不好对付!”
庄正平在一旁压低声音道,脸上透出凝重的神色。
池家以宣斧铁卫著称,而庄家则以骑兵著称,对于天下的精锐骑兵了如指掌。
但是就算是庄家引以自傲的精锐骑兵也无法和同罗人精骑相比。
同罗人的骑兵坐卧行止都有一套很严格的要求,对待战马,就算是庄家也没有办法和同罗人相比。
最简单的,每一匹同罗马都是和他们从小长到大的,感情相通。它们身上披满铠甲,从头到尾,再到脚趾,全部有鳞甲保护。
单单是这些铠甲,价值就不止数万的。
就算是庄家也不可能这么花费。
同罗人在内附大唐之前,就是给人做雇佣兵的。而所得的费用,就是用来给这些战马做战甲了。
同时,同罗人也能征惯战。新出生的同罗人,吃的第一口食物,就是含血的生食。
七八岁左右,就要单独去狩猎野狼。
整个民族几乎都以战斗为荣,战死为荣!
而且同罗人也有一套专属于同罗人的战斗技巧和练功方法,这是数百数千年不断在战斗中磨励总结出来的,非同罗人不传。
所以同罗人的战斗力极强。
不过,尽管如此,同罗人的数量却不多。因为长年的战争,不断的出现在所有冲突和战斗的第一线,同罗人的死亡量很高。
整个同罗人精兵最多也只有三万人而已!
然而,仅仅是这三万人,就足以威震天下了。阿不思就成就了他的胡人大将军之位,成为朝堂上的胡人重臣,而同罗人也成就了他们的名声!
即便是庄家也对这些同罗骑兵畏敬三分!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战士!
“果然是他们!”
王冲听了庄正平的话,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
他和阿不同没有交集。同罗人自成一体,不和其他人打交道。不止是自己,相信京师里的其他人,和他们也一样没有太大交集。
同罗人战斗力极强,在京师里,对他们敬重的人大把人在。不过王冲对他们没有什么好感。
同罗人是太宗皇帝时期内附进来的。
这只同罗人骑兵绝不是什么受到大唐的感化而进来的。而是当时受到太宗皇帝时候挟盛势兵力的挟迫而来。
当时的东、西突厥都不是太宗皇帝铁血时期后力的对手,更别说是区区三万人的同罗人。
他们审时度势最后选择了归化大唐。
这些年,大军出征,同罗人确实立了不少功力。不过,那是一种生存策略。
王冲心知肚明,未来的同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