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奕澴的福晋正是慈禧的亲妹妹,奕澴为人又是个典型的官场老油条,他看明白了局势,自然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慈禧一面。

慈禧对奕澴也要放心的多,慈禧自度,就凭奕澴的那点能耐,谅他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丰台新军的日常事务都由荣禄办理,荣禄成了仅次于奕澴的新军指挥官,荣禄原为慈禧的侍卫统领,自然也是铁杆的“西后党”了。

势力的极度膨胀,导致慈禧的权力欲望也膨胀了起来,最终慈禧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罢免了奕䜣的议政王和领班军机的职务。

三月的时候,李秀成献给洪秀全《诛妖五策》,其中有一条就是挑拨朝廷和湘军之间的关系。洪秀全当即就采纳了李秀成的策略,派人到北京去散布谣言。

到了四月份,北京城内坊间风传,曾国藩在攻破南京之后就会称帝。这个谣言很多在朝的官员都听过,但是因为太过敏感,所以没有人敢向上层转达这个消息。不过,事情必有例外,有一人,名为蔡寿祺,是江西德化人,此时正做御史的差事。

这个蔡寿祺也是个投机分子,他觉得这事可以大做文章,于是就草拟了一份奏折,隐约的指出湘军的巨大隐患,要求削减湘军。因为摸不清上面的意思,蔡寿祺的奏折还是比较隐晦的。

这个奏折一上,按照惯例是先送到军机处的,这样一来,首先就引起了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䜣的极力反对。奕䜣认为,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能削弱湘军?长毛没平,回乱未定,先要削减湘军,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奕䜣在蔡寿祺的奏折上写了批语,严厉的谴责了蔡寿祺的诬告。按制度,军机大臣评定奏折完毕之后,还要送交给太后最终审核。

但是慈禧在接到奏折之后,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发回军机处,让军机处重新审核,仔细议议。朝廷上做官的,哪一个不是精的成鬼一般的人物?慈禧重新让军机处审议削减湘军的事情,这就表明了慈禧太后的态度。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知道,慈禧太后是赞同这个折子的!

于是乎,继蔡寿祺之后,又有无数投机分子瞅准了机会,连番上折子,阐述湘军之害,要求朝廷抓紧削减湘军。

奕䜣没想到,一个投机分子的诬告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这些投机分子彻底的激怒了奕䜣,鬼子六连续上数本奏折,声援湘军。

后来,在一次的朝会之上,恭亲王奕䜣被这帮人气的破口大骂,甚至也顶撞了慈禧太后。就这样,慈禧太后和奕䜣这两个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竟然在朝堂之上争吵起来。

蔡寿祺就是蔡寿祺,不愧是投机分子中的急先锋。看到这种情况,蔡寿祺竟然调转了炮口,不再攻击湘军,而是转为弹劾奕䜣!

蔡寿祺首先弹劾的就是奕䜣嚣张跋扈,目无君上。这点倒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奕䜣咆哮朝堂的时候,可是有数百官员看着呢,他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其次就是奕䜣收受贿赂,这点也是坐实的。实际上,在清末,官员之间互相送礼乃是人之常情,奕䜣为当朝第一人,每年收那么几十万两的孝敬银子已经算是清官了。但是,从法律上来讲,他就是受贿了!而且是巨额受贿!

蔡寿祺弹劾恭亲王的折子递到军机处之后,众人都傻了。但是此事太过重大,也没人敢截留这个折子,众军机大臣两边不敢的最,在折子上面只是写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语,然后就递到了慈禧太后那,让慈禧太后自己决定。

按理说,一个小吏,上书弹劾堂堂议政王,朝廷应该立刻予以严词谴责,并且将这小吏发配到远处,这才是处理类似事物的正常手续。但是,慈禧接到折子之后,竟然将这份折子留中不发!

这样一来,众臣又明白了慈禧的意思,无数投机分子又开始集中火力猛攻奕䜣。

奕䜣也非常人,他察觉到了此刻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竟然主动的上书,承认自己的罪责,并且要求辞掉议政王大臣的资格。

这么一来,慈禧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因为奕䜣并没有要求辞掉领班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的职务。现在奕䜣已经主动认错了,慈禧总不能不依不饶的要求免掉奕䜣所有的职务,于是,双方各退一步,奕䜣辞去了议政王的头衔,但是仍然继续统领朝政。

这场风波虽然看似不大,垂帘听政的太后仍然是那个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管理朝政的亲王还是那个管理朝政的恭亲王,但是双方已经产生了无可弥合的裂痕。

慈禧和奕䜣从辛酉政变开始就保持的盟友关系,终于宣告破裂了。

*************************************************

天京和北京的变故并没有影响到攻城的进程,同治三年六月十日,湘军收集的整整十万斤的炸药运抵了天京城下,龙脖子的填土工程也接近了尾声。

最后的决战,终于要到了。。。。。。

第两百四十一章 … 太平门

天京城外,湘军大营。

正在众将讨论军情的时候,一个湘军将领进帐禀报道:“大帅,太平门的地道挖的差不多了!”

曾国藩闻言,急忙问道:“可否被长毛发觉?”

“没有!”将领回答道。

原来自从上次地道战被破之后,湘军也想了应对之策。湘军集中了大批人力,在离城十里外才开始挖掘地道,而且深度加大,只在夜间动工。并且挖掘的方向也改变了,不再向城门挖掘,而是转向城墙挖掘。

这样一来,隐蔽性大大的增加了,湘军挖到现在,都没有被长毛发觉。

曾国藩闻言大喜道:“好,今夜咱们就动手!”

当天夜里,湘军将上万斤火药陆续的运到太平门地道之中。为了隐蔽起见,这次在太平门外,只是埋伏了五千湘军。至于淮军、楚军、绿营军、常胜军等部队,则是在自己的大营之中戒备,等到湘军取得战果之后,再发起总攻。

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半夜一点多钟。李明峰、曾国藩等各军统领,都在太平门外等候观看这关键一战。

李明峰看着远方耸立在天际的城墙,低声问道:“这次没问题了吧?”

曾国华站在李明峰的身边答道:“绝对没问题!耗费了如此心力,不可能失败!”

李明峰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根据李明成传递出来的消息可以知道,太平门确实是防御最薄弱的地方。而李秀成的忠王府,距离太平门还是很有一些距离的,李明峰还有时间遵守自己的诺言,帮助李秀成保住他一家人的性命。

正当老李算计着进城之后该如何的时候,就听曾国华在身旁说道:“点着了!”

李明峰此刻心神一凝,暗暗做好准备。当初在朝阳门下,只有上千斤的炸药,那声响都是惊天动地的,这次上万斤,要是没有防备,恐怕会被吓到。

当老李刚刚将手放到耳朵上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大地一阵摇动!李明峰有种天翻地覆的感觉,整个人都站立不稳,直晃动。

“地震?”李明峰心中极为疑惑。

“轰隆。。。。。。”这时候,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传来。

这声响,犹如平地惊雷,不,比那惊雷还要响亮十倍!若不是老李早就用手堵住了耳朵,恐怕此刻会被震的双耳发麻。

老李身旁的曾国藩、曾国华、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了顾及身价,刚才没有用手堵耳朵,所以此刻众人被震的面色发白,头上直冒虚汗。

原来声音的传递速度比较慢,众人先是感觉到震动,然后才听到响声。

“杀!”片刻之后,众人调整好了心态,曾国荃率先喊道。

曾国荃手下的湘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每次都担任先锋的任务,这次也不例外。五千湘军在曾国荃的带领下,直扑太平门南侧十里处的城墙。

过了两刻钟,五千大军杀到城下,看到此处的城墙已经被彻底的炸塌,现在此处已经出现了一个长达三四十米的大缺口。守卫在此处的数百长毛正在抓紧抢修。

曾国荃见状,心头大喜,高声叫道:“杀长毛,博封侯!”

众湘军多日来在天京城下吃尽了苦头,此刻看到城墙塌陷,天京成了不设防的城市,士气顿时大振,五千湘军士兵疯狂涌向城墙的缺口。

“点号炮!”李明峰喊道。

片刻之后,太平门外又是一声炮响,随后天上闪起一阵火光,如同后世的礼花一般。这是常胜军所用的号炮,此炮一发,可照耀夜空,三四十里外也可以清晰看到光芒。

看到太平门外的号炮,早就整装戒备的湘军、淮军、楚军、常胜军等等部队,都立刻开了营门,直向太平门杀来。

太平门守将是蒙时雍的心腹,名为章德路,他率领的长毛在此处附近驻扎有五千人马。当天夜里,章德路睡的正熟,就被那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惊醒。

此人也是一员老将,片刻之间就明白事情不好,立刻起床点起人马修补城墙,并且派人进城去求援。

章德路刚刚带人开始修补城墙,曾国荃就带领五千湘军杀到了。

章德路见状,心知大事不好,一旦让湘军入城,就休想再将他们清出去了,所以他连忙站到高处高声喊道:“天国存亡,在此一战,兄弟们,出城杀清妖啊!”

章德路对天国忠心耿耿,他知道这种情况下,自己必须要起表率作用,否则众军恐怕不会用全力。抱定必死之心,章德路一马当先,率领身边的数十个亲兵先杀了出去。

看到主将拼命,众长毛不禁生出同仇敌忾之心,也奋勇上前,准备和湘军拼个你死我活。湘军、长毛就在这城墙缺口前面一里之处厮杀了起来,此刻无论是湘军,还是长毛,都处于濒临疯狂的状态。一方想要杀进城内,既报仇雪恨,又建功立业;一方为了想要将清妖阻挡在城外,因为他们的家眷全在城内,一旦清妖杀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五千人对五千人,两方在一起厮杀的虽然惨烈,但是却没有什么进展,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是两方主将都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拖住对方,曾国荃的任务是吸引长毛主力,让他们无法集中精力修补城墙;章德路的任务则是拦住湘军,不让他们入城。

至于消灭敌军的任务,则需要后面的援军帮忙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清军各军主力超过二十万人马陆续的抵达太平门附近,此刻,天京城内的蒙时雍也带领三万人马杀到了太平门附近。

第两百四十二章 … 夺门

蒙时雍带兵赶到之后,发觉天军已经隐隐不支了,所以连想也不想,蒙时雍立刻带兵杀进了战团。

但是此刻,湘军、淮军等清廷各军也已经杀到,而且人数是天军的六七倍之多。清军二十万人马,从各个方向杀来,真如潮水奔涌一般,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根据事先约定好的步骤,湘军支援曾国荃,猛攻城墙缺口,淮军、楚军、袁家军、绿营军抬着攻城器械,在天京的太平门一侧发起正面攻击。

此刻正是凌晨,长毛突然受袭,反应仓促,有的连武器都没有拿到趁手的,战斗力如何能够保证?而且清兵这次动用的兵力极为巨大,从各个方位攻击,两军主力刚一接仗,长毛就显出了颓势。

“速去找循王、忠王两位王爷求援!”蒙时雍脸色阴沉,低声对身后的亲兵说道。

“是!”亲兵得令,飞速进城求援去了。

如今距离炸药的爆炸已经有一个小时了,距离此处最近的李秀成至今还没有援军过来,而魏超成的军队距离此处较远,而且循王兵力少,防卫任务重,即便派兵支援,恐怕支援过来的兵力也十分有限。

蒙时雍望着忠王府的方向,不知为何,竟然心生寒意。听着耳边隆隆战鼓之声,看着城外无边无际的清妖涌上前来,蒙时雍暗叹一声:“不管如何,我是要为天国尽忠的!”

城外的清兵实在太多,有人攻击城墙缺口,有人抬着云梯攀爬,让三万长毛手忙脚乱,顾的这头顾不了那头。又厮杀了半个时辰,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先锋部队已经占领了太平门的缺口,正向城内涌进。

正在这时,正在缺口处拼命奋战的太平军主将章德路突然被流矢击中前胸,受伤之后,章德路手底下一软,瞬间就被身边的无数长毛给乱刀砍死。

“章大哥!”蒙时雍在城头上瞧的清楚,不禁悲呼叫道。

章德路以前就是蒙时雍的父亲蒙得恩的亲兵统领,对蒙氏父子忠心耿耿。蒙时雍一直把章德路当成自己的兄长对待,此刻看到他被乱刃分尸,连个整个的尸首都没有留下蒙时雍顿时怒火中烧。

“妈的,给老子杀!”蒙时雍一边大声喊道,一边自己提刀下了城墙,率领亲兵杀上前去。

蒙时雍虽然是依靠的父亲遗泽和天王的宠爱才做到的今天这个位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本人没有能耐。实际上,蒙时雍的才能还在他的父亲之上。

此刻蒙时雍已经感觉出了大事不妙,因为这次的城墙已经彻底的塌陷到了地底下,要想修补,绝对不是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能完成的事情。蒙时雍此时已经打定主意,要以死殉国,以报天王重用之恩。

“杀!”蒙时雍刚刚亲自杀出城去,就听城内阵阵喊杀声传来。

此时已经到了凌晨三点多钟,太阳刚刚升起,蒙时雍回头一望,看到城内一面大旗向太平门方向移动,大旗上印着一个大大的“魏”字。原来正是循王魏超成的援军到了!

“魏”字大旗左右两边还有两个稍微小些的长旗,一面上书“男将女将尽持刀”,一面上书“同心放胆同杀妖”。

太平天国自从组建以来,就征召女子当兵,天京城内有三万女兵,这些人马正归魏超成统领。魏超成本身的防守任务也很重,所以在得知太平门遇险之后,只能派遣战斗力稍弱的两万女兵和五千男兵来支援。

“哎!”蒙时雍看清来援的主力竟然是女兵,心中不禁叹了口气,他已经感觉到了,恐怕这一战就是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战了。

曾国荃素以悍勇著称,此刻他杀的浑身是血,阵阵杀气让其部下也感到心寒,但是在看到长毛的援军之后,曾国荃杀气顿消,大笑道:“哈哈,来了几万母长毛,兄弟们杀啊!进了天京,母长毛随便兄弟们享用!”

众军士闻言,顿时跟着嚷道:“好!就按九帅说的,公长毛杀光,母长毛留着!哈哈!”

曾国荃看到士气如此之高,不禁大声喊道:“为了女人,为了金子,兄弟们拼了!”

湘军素来悍勇,以能打硬仗著称,同时也匪气十足,此刻众湘军士兵听到主帅赤裸裸的宣称可以烧杀抢掠,不禁血气涌动,齐声叫道:“杀啊!”

湘军此刻如同野兽一般,拼命砍杀,长毛兵力本来就少,只片刻,就被湘军杀进了城。随后湘军就涌上了城墙,和正在攻城的淮军、楚军配合,将城头的长毛杀了个干干净净。

蒙时雍虽然拼尽了全力,但一人之力毕竟有限,他虽然能杀十个二十个清妖,但是城外还有十万、二十万个清妖!

幸亏蒙时雍还有几分理智,看到形式不可逆转,太平门已经丢掉,再发起攻击已经是徒劳,所以他连忙下令前方兵力退后。

“赞王!怎么退后了?”蒙时雍刚刚收拢残兵退后,就听不远处有人高声喝问。

蒙时雍转头一看,见一女子,约四十岁,面容之中隐见娇媚,眉宇中却有一股子英气,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不但没有怪异的感觉,反倒让人感觉此女决不是普通女子。

蒙时雍虽然权位极高,但是见了此女,也不禁没了气焰,低声道:“萧王娘,太平门已丢,本王准备收拢军队退入城中进行巷战!”

此女喝骂道:“废物!看我去夺回太平门!”

太平天国之内敢这么骂蒙时雍的真可谓凤毛麟角,就是洪仁杆、李秀成都不敢这么做,但是此女却丝毫不把这个堂堂的天京九门御林军总管、赞王蒙时雍放在眼中,因为她可是太平天国的传奇女将洪宣娇!

洪宣娇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也是西王萧朝贵的妻子,人称萧王娘。她不但地位尊崇,而且战功显赫,天国女兵都归她调遣,就是蒙时雍,也对洪宣娇尊敬非常。今夜她本在熟睡,但是在听到太平门遇险之后,洪宣娇立刻带着亲兵出了西王府。

她一出府,就碰到了魏超成派去支援太平门的女兵,因为其地位崇高,而且在女兵中的威望也巨大,所以这两万女兵立刻就被洪宣娇接管了。

洪宣娇刚刚赶到太平门,就看到蒙时雍带兵后退,所以这才忍不住呵斥蒙时雍。

蒙时雍听到洪宣娇准备带兵去夺太平门,不禁惊呼道:“萧王娘!清妖势大,不可强攻啊!”

第两百四十三章 … 洪宣娇

蒙时雍听到洪宣娇准备带兵去夺太平门,不禁惊呼道:“萧王娘!清妖势大,不可强攻啊!”

洪宣娇冷哼一声,轻蔑的说道:“我今日就要你看看天国女兵的威风!”

言毕,洪宣娇也不理会蒙时雍,对着身后的女兵们道:“走!让这些瞧不起咱们的男人们看看咱们的本事!”

“是!王娘!”众女兵娇声喝道。

“上帝保佑!哈利路亚!真主佑我!”洪宣娇高声娇喝祈祷着。

洪宣娇身后的众女兵也跟着向耶和华和洪天贵福祈祷,随后洪宣娇一夹马腹,提起双刀,向前冲去。

洪宣娇胯下之马,乃是西域名马,通体赤红,身材高壮,此马跟随洪宣娇南征北战无数年,深得洪宣娇喜爱。一人一马之间已经有了默契,洪宣娇这么一夹马腹,那马如同通灵一般,抬起前蹄,高声嘶鸣一声,随后就放开四蹄,向前狂奔。

洪宣娇一上前,她身后的两万女兵也紧跟着挥舞着手中兵刃杀了上去。这两万女兵,都是使用银色、白色武器,两万人蜂拥上前,远远望去,就如一团团得白雪压了上来。

洪宣娇年轻的时候就在杂耍班子学武,后来她的哥哥洪秀全起兵造反,她也和丈夫萧朝贵去投奔了哥哥。洪宣娇南征北战多年,一身武艺当真厉害,比蒙时雍、魏超成都要高明几分,她杀入清军之中,双刀所向,湘军众人纷纷避让,有那避让慢的,当场就做了刀下之鬼。

史书上对洪宣娇出战有过描写,称其“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衫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女兵皆锦旗银盾。战酣,萧王娘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内服裹杏黄绸,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

不但是洪宣娇武艺高强,她带领这两万女兵也显示出了丝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