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知道,现在是两方谈判的重要时刻,自己一方万万不能让步,否则幕府方面一定会得寸进尺。如今幕府方面岌岌可危,老李相信对方还没自己能沉得住气呢。

小栗忠顺看到此情此景,连忙出来打圆场:“太师大人,咱们就不要计较名号问题了。如今天皇陛下为萨摩、长洲两藩挟持,所下圣旨也是逼不得已,太师要讨伐天皇陛下,所面对的也就是萨摩、长洲两藩的军队罢了。”

说到这,看到李明峰有要反驳的意思,小栗忠顺连忙又道:“太师大人,您的意思我们都懂,大家还是不要纠缠在这等小问题上,还是先议军务吧!”

李明峰听了这话,也不好再反驳了。反正老李自己也着急军务上面的事情,小栗忠顺把话题牵扯到这上面,老李也乐得讨论。

李明峰略一沉吟,随即问道:“除了江户的德川庆喜将军还有军队之外,还有那些支持幕府的藩国大名有强力军队?”

德川庆喜的军队刚刚大败,士气低迷,战斗力不强,老李几乎忽略了其军事价值。而且江户方面的军队数量是日本最高机密,老李问也问不出,所以老李索性去询问支持幕府的藩国的力量。

德川家屋眉头微皱,低声道:“我藩还有五千兵马可用,不过仅有两千洋枪兵。”

李明峰好似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御三家之首的尾张家叛变了德川家族,投靠了京都方面,德川庆胜在京都当了什么大纳言。你们和歌山支持幕府,那剩下的水户藩呢?是否有倒戈的可能?”

李明峰说完这话,德川家屋、小栗忠顺等日本方面众人都将目光移到了山上木拓身上,等待他的翻译。但是山上木拓此时却没有翻译,反倒颇有些尴尬的对李明峰说道:“太师大人,您多虑了。”

李明峰知道其中有异,不禁轻声道:“哦?”

山上木拓苦笑道:“德川庆喜大人就是水户藩出身的将军,德川庆喜大人是上代水户藩大名德川齐昭的第七个儿子,上代将军无子,所以德川庆喜大人才过继过来就任将军大位。目前的水户藩主和将军大人乃是亲兄弟,水户藩是不会倒戈的。”

李明峰摸了摸鼻子,也有些尴尬,不过仍然老老实实的说道:“哦,我不知道这个情况。”

第三百四十三章 … 再见载垣

李明峰为了掩饰尴尬神色,连忙继续问道:“那水户能调动多少军队?”

小栗忠顺想了想之后答道:“应该不足五千。”

五千人在日本来说就不少了,日本数百大小藩国之中,能调出五千人马的藩国也就十个左右。不过,这些人马在老李眼中还是少的可怜。

李明峰又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藩国支持幕府?”

这次山上木拓又没有翻译,而是尴尬的说道:“应该还有会津藩主支持将军大人,但是。。。。。。”

“哦,我知道了。”老李这次难得羞的老脸通红。这兵库城就是会津藩主的领地,老李把会津藩主驱逐出了兵库,相当于帮了明治天皇一个忙。

李明峰继续问道:“还有吗?”

山上木拓翻译之后,德川家屋说道:“还有越前藩,他也是松平家。”

德川家康原本姓松平,他的后代一部分姓德川,一部分姓松平,姓德川的有权继承将军之位,姓松平的则无权。但是毕竟同源同脉,所以越前藩还是坚定的支持幕府。

德川家屋又补充道:“除此之外,其余的藩主们不是站到了萨摩和长洲一边,就是在观望。”

李明峰点了点头,表情凝重的道:“形势还蛮严峻的吗,看来你们有一场恶仗要打了。”

小栗忠顺连忙说道:“只要太师大人从兵库出兵进攻大阪、京都,则萨摩、长洲之贼不足为患!太师五万大军,京都守军不足两万,太师大人一战便能夺取京都,到时候炽仁亲王的东征军就不得不调头救援京都。将军大人再从江户起大军从后抄袭,则大事可成!”

李明峰轻轻地摇了摇头,很认真的说道:“我说过了,我是来观战的,你们和萨摩、长洲之间的战争,我不想参与。”

李明峰此话一出,日本众人脸上都难看至极。常胜军要真是不出兵相助的话,德川幕府恐怕不出半个月就要倒台了。

小栗忠顺见状,连忙站了起来,走到大堂之下,高声呼喝:“来人,带上来!”

李明峰也不知这小栗忠顺拿来了什么值钱的宝贝,不过,能拿来收买自己的,肯定是稀世珍宝。

正当老李做美梦的时候,就看到几个日本武士压着一个老者走上了大堂。这老者头发已经全白,脸上全是皱纹,看那样子至少得有七十岁以上,索性身子骨还算硬朗,走起路来没有摇晃颤抖的感觉。

老李不知道这小栗忠顺为啥给自己带来一个老头,老李刚想呵斥的时候,突然觉得这老头面容依稀有些熟悉,略一思考,李明峰脑中电光一闪,不禁笑道:“哎呀,原来是王爷啊,数年不见,如今可好?”

原来这老者正是当年咸丰皇帝遗留下来的辅政八大臣之首的怡亲王载垣,今日已经距离辛酉政变足足有七年之久,载垣流落在外,七年来身心俱疲,苍老不少,是以李明峰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载垣一眼就望到了李明峰,鼻子中冷哼一声,梗着脖子道:“哼,李明峰,是叶赫那拉氏和鬼子六派你来的吧?老夫不过是一流寇罢了,朝廷只需向日本行文就可将我抓获,何劳太师大人亲率数万大军东来?”

听说李明峰率领数万大军登陆,日本各方都在猜测老李的用意。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想了半天,认为李明峰很可能是为了抓捕载垣而来。

载垣可是大清头号通缉犯,载垣的存在,对靠政变掌权的慈禧、慈安、奕䜣都是威胁,而这三人如今又是大清权力最大的三个人。清朝派重臣、重兵来日本抓捕载垣,这条解释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即便李明峰来日本另有所图,这载垣也必是李明峰想要的。

为了取得李明峰的支持,德川庆喜设计擒住了载垣,让小栗忠顺将他带到李明峰这里。载垣虽然有两千兵马为幕府效劳,但是和李明峰的五万精锐大军一比,载垣就是一枚弃子了。

不但德川庆喜这么想,就连载垣也这么想。所以他此刻面色灰暗,虽然嘴中不求饶,但是眼里的神色明显是绝望的。慈禧、鬼子六和载垣是不死不休的仇敌关系,载垣自度,他只要被带回大清,必定只有死路一条。运气不好没准还是个剐刑。

李明峰看到载垣落魄的样子,心中暗喜,微微一笑,大手一挥高声道:“来人,速帮王爷松绑。”

“是!”堂下亲兵得令,立刻上前将载垣身上的绳索给解开。

李明峰此刻也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走到载垣身前,伸手指向自己的椅子,笑容满面的道:“王爷,快快请坐。”

载垣一愣,不知李明峰什么意思,站在那里半响没有动作。

李明峰见状,连忙说道:“您老误会了,李某是来接王爷您回京的。”

载垣脸色阴沉的问道:“什么意思?”

“等会再谈,先把东洋的事情谈完你我再慢慢叙旧!”李明峰又用手一指自己的座位,示意载垣坐下。

载垣不是傻子,他看到这种情况,心知有异,但是此刻他也不继续深问,反倒按李明峰所说径直坐下,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此时堂下亲兵又搬了一张太师椅上来,李明峰让放置在载垣下首,随后坐到了上面。老李这么做,彻底的让载垣安心了。李明峰自居载垣之下,明显是怀着友善之意的。载垣也知道,李明峰要真是奉命前来捉拿他,绝不会这么做。

日本众人看到李明峰对载垣如此礼遇,心中也猜不出老李的意思,尤其是小栗忠顺,紧张不已,害怕自己一方押错了宝,因为擒拿载垣以换取李明峰好感就是他出的主意。

李明峰看到日本众人神色紧张,不禁笑道:“见到了多年不见的王爷,本官心情大好。这样吧,我也不和你们兜***了。我就直接说了,要想得到常胜军的支持,我有三个要求奇Qisuu。сom书。只要你们能满足这三个要求,我大军立刻出发,少平萨摩、长洲反贼。”

听到李明峰要提要求,小栗忠顺、德川家屋等人才松了口气,齐声道:“愿闻其详!”

李明峰缓缓的伸出一根手指道:“第一,我要青森、岩手和秋田三城,三城所辖地域全部割给常胜军。第二,等到剿灭萨摩、长洲以后,江户、横滨、大阪等港口必须允许我国军舰随意行走。第三,我国要在江户设立领事馆。”

青森、岩手和秋田三城是紧邻的,三城地处日本本州岛最北边,是日本最大的黄金产地。

听了这话,德川家屋连忙道:“青森、岩手和秋田三城是陆奥藩国的领地,并非将军直属,将军大人也无法决定这三地的归属。”

这三地的黄金产量每年有三十万两之巨,占全日本的七成。虽然三地隶属于陆奥,但是其中黄金产量的一半要上缴江户幕府。这可是江户幕府的重要财源,德川家屋可不想把这么大个聚宝盆送给别人。

小栗忠顺看到李明峰神色逐渐转阴,连忙说道:“第二条和第三条我可以代表将军答应。”

开放港口允许外国军舰航行和设立领事馆这两条都容易,因为日本已经同意美国、英国、法国三大强国的军舰在横滨、江户停泊了,也允许三国在江户设立领事馆了。大清要插一手对日本也没有什么危害,日本反倒能借各国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小栗忠顺对这两条当然是答应的快了。

李明峰轻轻地摇了摇头道:“三条要求我已经提出,一条也不能更改,答不答应全在你们。我是不急,不过,我怕你们着急,等到炽仁亲王带兵攻入江户的时候,别说三座城市,就是三十座,也休想换回德川家康打下的两百年江山社稷。”

看到李明峰态度如此坚决,德川家屋和小栗忠顺对望一眼,不知该如何应对。说死不同意第一条,害怕失去李明峰的支持,这样江户幕府两百年的统治可就真就到了尽头,但是要割让青森等三地,两人又不甘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两人根本没有权力决定割地这等大事。

第三百四十四章 … 劝服载垣(上)

小栗忠顺和德川家屋无权决定割地这等大事,只能暂且告退。小栗忠顺要返回江户,向德川庆喜汇报此事。临行之前,小栗忠顺千叮咛万嘱咐,让老李一定抓紧戒备,只要江户方面一松口,常胜军一定要尽快进入战场。

送走日本一行人之后,李明峰率常胜军众人再度返回大堂,此刻载垣仍然愣愣的坐在原处。

“怡亲王,您老人家在日本可住的习惯?”李明峰一边往大堂走,一边朗声说道。

“还成。”载垣不知李明峰是何意思,只能含糊答道。

李明峰大手一挥,示意闲杂人等退下,自己则坐到了载垣身边,笑眯眯的望着载垣,道:“王爷果然有骨气,要是换了端华、肃顺等人在此,恐怕早就跪地求饶了。”

载垣毫不领情的说道:“你不用奉承我,老夫知道,你要想取我性命,我求饶也无用;你要想留我性命,我不求饶,你自然也不会杀我。”

李明峰闻言大笑道:“好,王爷果然够爽快,那王爷您猜猜看,我是想杀你呢,还是想留你呢?”

载垣沉着脸想了半响,然后才憋出一句:“老夫看你之举止,当是不想谋害我。”

李明峰笑道:“王爷看的好准,只不过,王爷可知我为何不杀王爷您呢?”

载垣闷头想了半天,最终额头都见了汗水,最终只能如实答道:“我也不知!”

虽然载垣归为大清亲王,而李明峰不过是大清的臣子。但是如今李明峰手握重兵,而载垣却是孤身一身,还受到大清通缉。现在的老李,心情好,可以管载垣叫声王爷,心情不好,老李一句话下去,载垣小命就保不住了。

所以在谈话的过程中,李明峰心中毫无负担,轻松的紧,而载垣却忐忑不安。

李明峰继续缓缓说道:“王爷,您是大清的铁帽子王,在道光年间就袭了亲王爵位,咸丰年间更是深得先帝重用,得以为辅政大臣之首,地位尊崇无比。可是看看你如今呢?在东洋替一倭人卖命,寄人篱下,朝不保夕,在下也不知王爷这些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听了这话,就连神经紧绷的载垣也忍不住重重的叹了口气:“哎!”

载垣叹完这口气之后,整个神色都委顿了下来,好似一下子老了十岁。他生下来就是王爷,满族王爷的傲慢,让他前半生一直蔑视东洋的倭人,但是如今他却替倭人效命,现在他竟然还被德川庆喜被当成废物一样出卖了,这等耻辱感真是无可想象的。

李明峰给了载垣几分钟感慨时间之后,又用充满诱惑的声音说道:“王爷,您可想夺回昔日的一切荣耀?”

听了这话,载垣眉头一跳,眼神中充满期待又充满戒备的问道:“太师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李明峰轻轻的摇了摇头,有些悲伤的说道:“我李明峰世受皇恩,先帝在的时候,对李某大加提拔,对李某实有知遇之恩。先帝驾崩之后,李某只想一心辅佐幼主,开创盛世。但是谁想慈禧和奕䜣发动政变,公然违背先帝遗诏,实行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施政方法。李某无奈之下,只能离开京城,避居地方,以求自保。”

载垣听了这话,有些不悦的说道:“太师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你我二人相交虽然不深,但是相互也有些了解,你也不用扯什么忠君爱国的大道理。”

说李明峰忠君爱国,打死载垣,他也不相信!这老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脑子还清楚的很,如今他落魄至此,也没有什么谈判筹码,更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了,所以他直接就将话挑明了说。

“哈哈!好,王爷快人快语,那李某自然也不能小气了!”李明峰大笑道,“李某实话实说了,古语有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没想到如今这事也落到了老子头上!老子拼死拼活的替大清灭了太平天国,替慈禧夺了八大臣的政权,还替大清夺回了新疆。但是谁想那慈禧和鬼子六、倭仁、李鸿章等一干贼子如今妄图取我基业,灭我常胜军。老子岂能坐以待毙,在下此番来日本,就是来请王爷返回京城,重新主掌大清朝政的!”

李明峰此番话一出,不啻于一声惊雷在载垣耳边响起。

载垣愣了半响,才结结巴巴的问道:“你。。。。你说什么?”

李明峰语气十分坚定的又重复了一遍刚才所言:“在下此番来日本,就是来请王爷返回京城,重新主掌大清朝政的!”

载垣咽了口唾液,有些不敢相信的再度问道:“此言当真?”

李明峰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我骗王爷作甚?”

老李现在还有用载垣的地方,所以给载垣留了几分面子,话没有说的太白。但实际上老李的意思就是说,你是一个狗屁没有的老头子,老子却是坐拥十万大军的堂堂太师,能骗你什么?

载垣自然能明白老李话中的含义,老脸不禁有些发红,尴尬的问道:“我手中无兵无将,朝中也没了亲信,太师大人为何找上我?”

“因为您是顾命八大臣之首啊!”李明峰笑眯眯的说道。

不错,李明峰这次总算是难得的说了次实话,老李万里迢迢远征日本,第一目标就是那顾命八大臣之首的名号。李明峰之所以多年来不敢和朝廷冲突,所缺的不是军队,不是银两,而是“大义”。这载垣却偏偏能提供给老李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第三百四十五章 … 劝服载垣(下)

载垣也不笨,李明峰提出看重的就是“八大顾命大臣之首”的头衔之后,载垣也就明白老李的意思了。

既然知道李明峰对他有所求,载垣心情也放松下来了,思维逐渐的敏捷了起来:“我身无一物,也就这头衔能对太师提供些帮助了。不过,太师又该用什么好处来换取我的帮助呢?”

李明峰将准备好的说辞都端了出来:“你我二人合力推翻慈禧、奕䜣,然后你继续做你的辅政大臣,我做我的太师。京城之内的一切事务由你决断,东北和直隶事务归我,南方曾国藩、左宗棠、刘坤一、骆秉章等人也各据原位,互不相害。”

载垣听了这话,默认半响才道:“太师大人要起大军攻北京,岂能只求保住原来地位便可?世间的事情千变万化,你想做你的盛世太师,可是很多人是不会同意的。你率军进攻北京,这是要触怒整个满族的。一些地方大员也绝对不会承认你发动的政变,即便你推翻了慈禧暴政,但是以后满族和地方大员纷纷起兵反对你,你想不剿灭他们都不成!”

李明峰眯着眼睛望着载垣道:“那怡亲王是什么意思?”

载垣缓缓说道:“常胜军破了北京之后,你撤离东北、直隶,带兵入西北。今后以潼关为界,东边归朝廷,西边归你,互不相犯。满族人都在京师、辽东,你去了西北,便没有了和满族人发生矛盾的机会。今后你在西北,本王奏请圣上封你为秦王,官爵世代继承,李氏一族永镇大清西陲!”

李明峰又问道:“那地方大员的怒火呢?该如何解决?”

载垣微笑道:“你放心,到时候地方大员只会把怒火发泄到我的身上。”

李明峰有些不解的问道:“什么意思?”

载垣面带诡异微笑解释道:“只要常胜军帮我破了北京,我就召集旧部,重新建立朝廷。”

略一停顿之后,载垣语调逐渐提高,朗声道:“先帝让我做八大辅政大臣之首,但是如今八人去了五个,剩下的两个还成了你的手下,昔日的辅政体制已经不可行,本王当效仿多尔衮,就任摄政王,以强硬手段统领朝廷,这才能保我大清江山万年永兴!”

李明峰听了这话,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老李万没想到,这载垣竟然也有这么大的野心。

“好,一言为定!”李明峰懒得理会将来的利益如何分配。反正载垣手中无兵无卒,到时候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老李索性先答应载垣。

“好,太师大人果然爽快!”载垣大笑道。

常胜军有精兵十万,还占有东北三省和直隶两大重地,论军事和经济力量,常胜军虽然不能说对朝廷占据压倒性优势,但是起码也能算势均力敌。老李之所以忌惮朝廷,怕得不仅仅是朝廷,还有满洲朝廷背后的蒙古力量和湘军、淮军、楚军等地方力量,这些力量加在一起,常胜军就处于绝对劣势了。

再算上老李因为新疆的事情,和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弄得十分不愉快,直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