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僧格林沁虽然和瑞麟相交几十年,但是此刻却也不得不驳他的面子,“大军一旦回撤,河间、沧州不保!丢了河间、沧州,则京津震动。万一再度战事不利,京津两城哪怕出一点事情,我们的罪责可就大了!”僧格林沁坚持到。

“要是圣上出事,我们就没有罪责了?”看到僧王几次三番的阻挡出兵,瑞麟也有些焦急,说话的声音也高了起来。

帐下满蒙众将,看到两位主帅有争吵的趋势,连忙出声劝慰。几经劝慰,瑞麟这才逐渐冷静了下来。

僧格林沁看到瑞麟发怒,不禁苦笑到:“瑞中堂却是曲解了本王的意思,既然圣上下旨征召我等,本王自然不敢怠慢,但是本王就怕顾了这头却顾不了那头。昌平重要,河间也同样重要。这样,咱们不如分兵两路,由本王率领两万科尔沁骑兵去救援昌平,瑞中堂则督率大军镇守此处如何?”

“为何不是本官去救援昌平,而王爷镇守河间?”瑞麟不忿的问到。

僧格林沁苦笑着说:“瑞中堂,你办事太过鲁莽,说实话,本王是怕你因为一时义愤而做出不可挽救之事。”

瑞麟听出僧格林沁话里有话,不禁面带疑惑的问:“此话何解?能有什么不可挽救之事?”

僧格林沁摇了摇头说到:“天子年幼,这圣旨必是两宫太后颁布的。但是谁知这圣旨是否是两宫太后的真实意愿呢?”

“王爷是说,有人胁迫?”瑞麟声音低沉,谨慎的问。

“具体如何,还是要经过探查才能知道!因为如此,本王才怕你鲁莽误事,所以本王才决定亲自前往。瑞中堂,难不成,你还不信任本王吗?”僧格林沁语重心长的说。

“下官和王爷并肩作战十几年,本官就是信不过自己,也断不会信不过王爷!”瑞麟说到。

“那就好!”僧格林沁高兴的说到:“那就按本王安排的行事!”

“好!王爷走后,河间就交给我了!”瑞麟性格颇为豪爽,有错必改。他听僧格林沁一番解释,发觉僧王所虑也有几分道理,此刻也对僧王的安排表示赞同。

“如此最好,本王不在的日子,这里就交给瑞中堂和众位了!”僧格林沁对着瑞麟缓缓的点了点头,示意这里十分重要,可千万不能除了岔子。

“请王爷放心!”瑞麟与众将都躬身行礼。

僧王计议完毕,当天即率领两万科尔沁骑兵北上救援昌平。

再说昌平城这边,自从圣旨发布之后,皇太后和皇帝在昌平的消息也传遍了全城。在常胜军的鼓动之下,大批普通百姓也上城协助防守。昌平城内存有各类兵器无数,全被李明峰分给了城内的居民。常胜军在城内张贴告示,凡上城杀敌者,赏白银十两。立有战功者,战事结束之后,可加官进爵。

一时之间,昌平城内的战斗热情高涨。

在恭王、僧王两股大军动身之前,肃顺带领的热河行在的六万大军也已经开抵昌平城下。

在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鼓动之下,这六万大军还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反贼,他们仍然认为这是在去解救被挟持的两宫太后与幼年天子。

肃顺六万大军将昌平围的如铁桶一般,肃顺自信兵多将广,常胜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他的大军。最后索性连营寨都不扎,直接列阵城下。

肃顺、载垣、端华、焦佑瀛、杜翰五人骑马立在中军帅旗之下,遥望四五里外的昌平城。

“雨亭,难道真的要对皇上用兵?”端华面露苦涩,叹气问到。

“事到如今,大哥难道还抱有什么幻想不成?”肃顺反问。雨亭是肃顺的字。

“这次不把李明峰和恭亲王彻底铲除,将来一旦让两宫太后掌了权,你我兄弟都要死无葬身之地!”肃顺恨恨的说到。

“肃中堂所言极是!穆尚书和匡尚书乃是腐儒愚见,王爷可不要受了他们蛊惑!”焦佑瀛说到。

原来,在肃顺挥军来攻昌平的时候,兵部尚书穆荫和礼部尚书匡源都极力反对,最终肃顺一怒之下,将这两人软禁了起来。到目前为止,再算上逃跑的景寿,辅政八大臣,只剩下五个人了。

“如此行事,确与造反无异!”载垣对此事也并不赞同,他只是被逼到的这个地步。

“我等受大行皇帝遗诏辅政,岂是造反?”肃顺辩解到,“破了昌平,咱们就将两宫太后与圣上接出来,等到铲除了恭亲王,咱们再护送圣上回京。到时候,天子坐朝,我等辅政,太后则在后宫享清福。待到天子年长,我等再行归政,如此行事,岂能算造反?”

杜翰、焦佑瀛连忙出声附和:“肃中堂所言极是!此实为周公辅成王、霍光佐昭帝也!皇帝年幼,两宫又是妇道人家,肃中堂如此行事,乃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载垣、端华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好说到:“但愿此战不要危害到帝后安危吧,否则九泉之下我等实无面目再见大行皇帝!”

统一了众人意见,肃顺单人独骑纵马出阵。到了城下,距离城墙还有两三百米,肃顺停了马,高声喊到:“李明峰出来答话!”

此刻,李明峰早就在城墙之上等候多时,看到肃顺出城叫阵,李明峰也出声答到:“李明峰在此!”

“李明峰,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尽忠以报国恩,竟然挟持帝后,以图私利!本官劝你一句,不如趁如今并未酿成大错,投降朝廷,还能保住身家性命。否则,一旦大军攻城,玉石俱焚!”肃顺冷声说到。

“肃顺,你这狗贼,不思大行皇帝托孤之恩,竟然敢带兵围困两宫太后和圣上!如今圣上已经诏告天下,将你的卑鄙用心揭露于天下臣民之前。肃顺,你要是醒悟的早,现在自缚进城,本官一定在圣上面前拼死进谏,保你性命,但是你要是一意孤行,灭族之危就在眼前!”李明峰毫不示弱的回击到。

现在李明峰掌握着两宫太后和皇帝,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要是辩论,就是十个肃顺也辩不过他。

果然,听到李明峰的喊声之后,肃顺大军之中,窃窃私语之声蜂起。这些军士都被肃顺蒙蔽,至今尚且不知皇上竟然就在城中。现在被李明峰一番呵斥,一些兵勇心中立刻就其了狐疑。

“好贼子!冥顽不灵,血口喷人!本官不与你做口舌之争,李明峰,你就等着城陷身死吧!”肃顺知道,这么辩下去,吃亏的是他,所以也不再和李明峰废话,直接纵马退回本阵。

“皇上乃是被贼子劫持!众军不要被贼子蛊惑,大家并力向前,杀贼报国,待到将圣上解救出来,大家少不得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话毕,肃顺命令大军发起冲锋。

肃顺知道,昌平城内只有区区两三千的士兵罢了,所以,他自信的以为,只要一轮攻击,昌平城必然就会被攻占。李明峰这个可笑的愚昧的野心家在这里顽抗,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却大大的出乎了肃顺的意料。

第一百三十四章 … 火器初显威

吴长庆率部化妆成商队,从安徽押运了大批军火送到了昌平,所以现在的常胜军,已经不担心弹药问题了。

看到肃顺派遣先锋营五千人马进攻,李明峰露出一丝冷笑:“先不要开火,今天老子就让他们这些土包子知道知道啥叫武器!”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两百步,一百步。。。。。。直到先头部队将云梯架到墙上,常胜军仍然没有开火。

这种戏剧化的战斗,让肃顺等人也不知所措。

“他们疯了?怎么也不开弓放箭?听说常胜军的洋枪射程很远,是咱们土枪的三四倍,为何现在还不开火?”肃顺愣楞的自语。

他的问题,没有人能回答,载垣、端华、杜翰等人也同样不明白常胜军为什么不反击。

昌平城墙之上,除了严阵以待的常胜军外,还有两三千城内的精壮居民。这些百姓,都在预备滚木擂头和添柴加火,烧煮热油。

看到云梯已经架上,八旗兵已经爬到了一半,李明峰才下令:“给老子打!”

一时之间,石块并巨木齐飞,热油共开水一色。爬城的士卒顿时惨不忍睹,尤其是被热油浇过的兵勇,身上泛起阵阵的肉香。城墙之下,哀号之声不绝,即使是久经战阵的李明峰,听了这刺耳的叫声,仍然忍不住寒毛直树。

看到敌人反击颇为猛烈,八旗士兵也在统领的组织之下改变战术。除却一部分士兵继续攀爬城墙,其余的都开弓射箭,准备依靠密集的箭雨,来压制城墙上的守军,以达到减轻攻城士兵压力的效果。

李明峰看到城下的八旗兵集合起来,摆出阵势,也不等他们准备完毕,就下令开炮。数十门火炮一开火,八旗兵就吃到了苦头。数千人刚刚聚集在一起,就被疯狂倾泻下来的炮弹重新打散。

肃顺在帅旗之下看到首攻吃亏,虽然有些吃惊,但是还算镇定。在他想来,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既然城内有数千守军,依靠地理优势,将第一波的几千人的攻势阻挡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上五个营!”肃顺沉声说到。

命令下达,满洲八旗五个营,约计一万余人,再度加入到攻城之中。

李明峰看到敌军来了大股,也不敢再大意,待到敌军主力到了距离城下两百米的地方,李明峰下令常胜军使用火枪攻击。

三千常胜军进行排射,一千人一组,第一组射击完毕,第二组补上,第一组则退后装药。这么一轮下来,三千发子弹射出,起码击毙数百清军。

仅仅十分钟后,七八轮排射过后,清军竟然足足死伤超过两千人。看到常胜军发威,协助守城的昌平百姓也士气大涨,斗志昂扬。

清兵越到城下,损失越惨重,等到爬城之时,常胜军更是百发百中,一枪就击毙一个清兵。

看到常胜军如此了得,不少清兵都开始畏缩不前,许多人都找到掩体,隐蔽在后,无论本阵的催战鼓声多么剧烈,这些人也全做不闻。

“怎么回事!你们都干什么吃的!就这么个小城也打不下来?”清兵损失惨重,肃顺忍不住暴怒。

“大人,这常胜军火力太过猛烈,小的统兵一生,从未见过。。。。。。”一个将领满脸通红的答道。

没等这名将领解释完,肃顺就将话头抢了过来:“放屁!再厉害也是人,本官就不信靠这些奇技淫巧之术,这狗屁常胜军就能以一当百不成?”

这将领不敢还嘴,连忙自认指挥失利,又被肃顺斥责了几句之后,他才又被分派到前线指挥。

战事激烈,肃顺的帅旗虽然距离城墙有三四里远,但是李明峰站在城墙之上,仍然能看到来来往往无数将领探子到旗下汇报战况。

李明峰在城头上瞧得仔细,不禁下令:“把炮火集中,就奔清兵帅旗打!”

此令一下,数十门火炮都对准了肃顺所在方向开炮。

西洋火炮精度本来十分准确,但是常胜军士兵所受训练有限,还发挥不出全部威力,要是由英法老兵来使用这些火炮,只需一轮就可将近在三四里的肃顺等人炸死。但饶是如此,炮弹也都落到了帅旗附近数十米内。

肃顺等人都是骑马观战,这火炮一落到附近,胯下马匹顿时就毛躁不安。有几个将领的马匹当即就毛了起来,将主人掀翻在地,它却掉头跑的不知去向。

不知哪个炮手走了狗屎运,一炮就轰在距肃顺不足五米之处,炸起的泥土都崩了中堂大人一身。肃顺大骇,连忙下令全军撤退。

载垣、端华等人也知道,今天攻克昌平无望,遂一起下令大军暂归。

肃顺最开始过于托大,并未安营扎寨,此刻一接到撤军命令,前线攻城士兵乱哄哄的一退下来,顿时就将原本保持的阵型都给冲散。

李明峰趁机下令,一千常胜军上马出城追击。

清兵都被吓破了胆,主将都已撤退,他们哪敢接战,只一个冲杀,常胜军就毙敌过千。李明峰害怕孤军深入,出了意外,看到常胜军追出四五里,遂鸣金收兵。

肃顺大军直撤出十里开外,才围绕昌平扎下大营十二座。

昌平城外,肃顺主营。

五大臣聚集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阴沉无比。

“早就听说常胜军装备的是洋人武器,精锐无比,但是本官还是大大的低估了西洋武器的厉害程度!”肃顺叹气道。

“这可如何是好!”载垣虽然辅政大臣之首,但是却懦弱无能,这一战,稍遇挫折,他便手足无措了。

“怕什么!”肃顺此刻心情极为恶劣,也顾不得照顾载垣这个王大臣的颜面了,“今天最多折损四五千人罢了,咱们尚有五万多大军,仍然是城内守军十倍以上,从战力上分析,咱们胜算还是颇大,何需慌乱?”

“可是哨探刚刚回报,鬼子六已经准备出兵了!咱们这边不快点将两宫太后和圣上抢到手,等到鬼子六大军一到,事情就不好办了!”端华焦急的说。

“哼哼!”杜翰语气轻蔑的道:“鬼子六要是真的忠于圣上,那他就不叫鬼子六了!两位王爷放心,这鬼子六是我从小看大的,他肚子里的道道我比谁都清楚。就凭他的性子,即使率领大军前来救驾,最多也是等到我们和常胜军两败俱伤的时候他才会出手。要让鬼子六拼死救驾,那却是不可能的。”

杜翰是道光、咸丰两朝名臣杜受田的长子,杜受田曾任太傅,咸丰帝和恭亲王都是他的学生,所以连带着杜翰也对咸丰和恭亲王颇为了解。

“杜大人所言极是,鬼子六向来滑不留手,指望他救驾。。。。。。嘿嘿!”肃顺面带讥笑的摇了摇头。

焦佑瀛接过话头,说到:“而且咱们的调兵诏书颁发之后,江南湘军虽然没有什么反应。但是漕运总督袁甲三已经决定带兵入京了!”

“哦?”肃顺感兴趣的问到:“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

“回肃中堂,下官也是刚刚接到袁公的信。袁甲三与下官有远亲,是以这次先通知了下官。”焦佑瀛答道。

“好你个麻公!有这好事怎不先告诉我等?”听到袁甲三站到了自己这边,肃顺不禁大喜,顺带着也称呼起了焦佑瀛的外号来。

焦佑瀛面上带麻,朝臣多称呼为麻公,当然这是在场面上的叫法,在背地里,大家还是习惯叫他“焦大麻子”。

“快说说,袁甲三准备调多少人马入京?”杜翰焦急的问到。现在五大臣局势颇为不妙,对于能出现一个强援,众人都是极为高兴。

“袁公信中并未言明,但是据下官估计,他既然打定主意入京,起码也要带个三五万豫军。”焦佑瀛笑眯眯的说到。

长毛捻子闹起来之后,各地团练纷起。其中最大的就是曾国藩、骆秉章的湘军,其次则是袁甲三在河南拉起来的豫军和苗沛霖在凤阳一带拉起来的淮军。

这种地方武装,自主性极强,除了曾国藩对朝廷唯命是从之外,袁甲三等人都是相当于地方军阀,对朝廷阳奉阴违。

至于苗沛霖之辈,更是反复无偿,原本团练组织起来是为了抵抗长毛,哪知几个月前,苗沛霖竟然宣布加入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特意封苗沛霖了一个奏王的爵位,以示恩宠。

但是清廷对苗沛霖的反叛到没什么震惊的,因为这厮翻来覆去都多少次了,朝廷目前的心腹大患是长毛捻子,所以暂且放着苗沛霖不理会,待到将来局势稳定,像他这样的反复无常的团练就是朝廷最先剿灭的对象。

“好!”肃顺一拍桌子,“现在局势对我极为有利,那咱们还怕得什么?明日咱们就全军压上,发起猛攻,誓要一战而下昌平。然后再会和豫军,南北夹击,歼灭鬼子六,则大事定矣!”

众人也一扫今天战败的颓气,纷纷附和。

第一百三十五章 … 白银攻略

第二天,清兵再度大举进攻昌平。肃顺这次也不喊话,直接命令大军猛攻。这次五大臣都学精了,将中军帅帐立在十里开外的山头之上,既能看得见前方战局,又能免遭炮火袭击。

李明峰知道,肃顺已经被逼急了,今天清军攻来,肯定是要拼死决战的。昌平城小,常胜军人少,虽然占着火器犀利的优势,但是也架不住敌军众多。

“不用给我省弹药,给老子往死里打!”这次清军刚刚抵达射程范围之内,李明峰就开始下令攻击。

这些清兵,有不少人是昨天吃了亏的,今天都学精了,不往前冲,先找掩体。剩下的昨天也看到了常胜军火器的威力,虽然并未直接躲起来,但是也畏缩不前,尽量拖后。

这样一来,常胜军的压力大为减轻,给清军造成的伤害也更大。看到敌军威力如此,清军更是被杀的丧失了锐气,随之而来的就是攻势又缓。攻势一缓,常胜军士气更旺,战斗力更强。这么一来,清军就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越不敢进攻越吃亏,越吃亏越不敢进攻。

三千条枪,火力极其有限,如果数万大军一拥而上,常胜军必定双拳难敌四手,无法抵挡。但是清军士兵各怀鬼胎,谁也不奋力向前,弄到最后,反倒是被常胜军压着打。

肃顺看到此情此景,忍不住大怒:“擂鼓!催战!把命令发到前线:第一个上了城头的,赏两品顶戴,白银万两,杀一个常胜军,赏白银百两!取李明峰项上人头者,赐两品顶戴!赏黄金万两!”

随即又对旁边的将领下令:“告诉督战队,凡有迟疑不进者,力斩当场!”

恩威并施,确有奇效。在督战队连斩数十人之后,攻势又猛烈了起来。西洋武器对敌冷兵器,优势无穷,但是就怕群殴。敌人数量一旦过大,能到敌军杀到近前,火枪所起的效果就有限了。

清兵在督战队的不断威逼之下,疯狂向城墙冲去。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清军所能达到的阵线已经离城墙越来越近了。

杀到中午时分,有一个清兵趁着常胜军手忙脚乱的时候,终于爬上了城头。

“哈哈!老子也是二品大员啦!老子也有一万两银子啦!”这人几乎发狂一般在城墙上高喊。从一名普通士卒到朝廷二品大员,真是天和地的差别,倒也不能怪他如此失态。

正当这名清兵沉醉在幸福之中的时候,突然被一发流弹击中,再度坠落城下,摔成肉泥。

李明峰距离那名清兵不过数十米远,听到那人的叫喊,再看看被银子诱惑的,数之不尽的爬墙士兵,心中不禁一动。

“来人,去打开府库,将银子都给抬到城墙上!”李明峰发令到。

数十个亲兵得令,飞速下城去抬银子,过了两刻钟,七八箱的银子都被抬了上来。李明峰一看,又道:“太少了!不够!再去城中大户家里去借!有多少借多少!”

众人刚刚要退下,李明峰又加了一句:“有那不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