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嗡舱也怀鏊堑钠普馈

“哼哼!要哀家说,你俩十有八九是看到肃顺败亡在即,所以为求生路才倒戈的吧?”慈禧似笑非笑的道。

杜翰脸色微红,不知如何反驳;焦佑瀛却似受了多大委屈一般,哭诉道:“圣母皇太后明鉴,臣实在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杀了肃顺那狗贼啊!肃顺败亡在即,臣才得到的一线机会,这才冒险诛杀了肃顺!”

慈禧面色阴沉的瞧着正在表演的焦佑瀛,半天不做声。杀?有些不合理,毕竟人家是来请罪的,而且诛杀肃顺有功。不杀?慈禧心中还忍不下这口气。

“妹妹,算了吧,事情闹这么大,归根结底就是肃顺的过错,现在首恶已经伏诛,咱们也没必要问罪他人了!”慈安在旁边说道。

慈安心地善良,她看到狼狈不堪,被捆的如同粽子一般的杜翰、焦佑瀛,心中不禁有些不忍,所以才出言,想留下这两人的小命。

慈安虽然连番遭遇劫难,但是她却不认为这是杜翰和焦佑瀛的错。慈安心中,也隐隐的觉得慈禧固执的要求垂帘听政才是这次大乱的起因,当然,嚣张跋扈的肃顺敢对帝后用兵,更是罪该万死。不过,慈安却知道,慈禧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论责任在慈禧还是肃顺,总归来说,杜翰和焦佑瀛都是无辜之人,而且就算肃顺谋逆,杜、焦也参与了,那他俩也就算是从犯罢了,既然他们亲手诛杀了肃顺,也可以抵消这从犯之罪。

“姐姐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慈禧虽然心中不忿,但是慈安张口求情了,她也不好驳了慈安的面子。

“你还不知道我吗,我哪里有什么主意。”慈安摇了摇头,望向李明峰,微笑着说,“李大人拿个主意吧!”

听到母后皇太后让李明峰拿主意,杜翰和焦佑瀛心中一喜,暗道:“吾命无忧矣!”

“回母后皇太后,杜大人和焦大人乃是先帝遗留的顾命大臣,微臣不敢妄言!”李明峰道。

李明峰这话明里是说不敢评价这么大的事情,但是暗中却点出了杜翰和焦佑瀛的身份——顾命大臣。顾命大臣,不得擅杀,这是大清祖制。

果然,慈安听了李明峰此言之后,轻叹一声,道:“哎!哀家也也没做过什么主,这次的事情,哀家就做一次主吧!你俩虽然有罪,但是最后关头还算明白了大是大非,诛杀了肃顺,也算将功赎罪了。这样吧,你俩还是削职为民,回乡养老吧!”

“谢太后恩典!谢太后恩典!”杜翰和焦佑瀛连忙磕头。虽说是削职为民,但是他俩做了一辈子官,哪个手中没有几十万两银子?即使是被削了官职,但是就凭历年积攒的银子,就足够他俩做一世富家翁的。

李明峰知道,今天能到这个地步就算不错了,要想让杜焦二人再度入朝为官,那就得日后慢慢想办法了。

李明峰押着杜翰、焦佑瀛领了懿旨,退了下来,返回了府邸之中。

“多谢李大人替我二人周旋!以后李大人但有差遣,在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刚刚解开绳索,焦佑瀛就慷慨的说道。

李明峰微微一笑,暗道:“你个老小子也就说的好听,现在你是个平民百姓,我是朝廷大员,难道我还能有什么事情求你不成?焦大麻子号称最是奸猾,果然名不虚传!”

正当李明峰想宽慰杜、焦二人几句的时候,门外跑进来一个亲兵报到:“大人!僧王和九门提督文祥率领数千人马直奔昌平而来!”

“蔡宜群!”李明峰对身后的将领说道,“你将两位大人安顿下来!我先出去迎接一下文大人。”

蔡宜群领命,带着杜翰、焦佑瀛去了,李明峰整理好官服,朝城门走去。

有僧王坐镇,李明峰也不担心文祥趁机发难,所以将昌平城门大开,用最高规格欢迎两人正式入城。

再说文祥,两个时辰前在僧王的逼迫之下撤军回营。等到载垣和乱军一逃一追,跑出数十里的时候,僧王和他就已经断定,事情已经算尘埃落定了,所差的就是时间了。

顺利的话,勒布脱等人会将载垣等人全部诛杀,不顺利的话,载垣也就是能率军入海逃跑,反正,无论如何,八大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料定事情无大变,僧王和文祥决定入昌平请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回銮。僧王倒还信任李明峰,但是文祥心中却还有顾虑,所以才带了三千亲兵,以做护卫,防止常胜军突然发难。

“下官李明峰给僧王爷、文中堂请安!”看到僧格林沁和文祥下了马,李明峰连忙上前行礼。文祥虽然不是大学士,但是却是军机大臣,李明峰称呼他为中堂,倒也无不可之处。

“李大人何必客气!你我也算故交了,何必如此多礼。”文祥上前扶起李明峰道。

当初签署《北京条约》的时候,李明峰经常进出恭王府,和文祥也有过几次照面,所以文祥如今才说二人是故交。

三人扯了几句之后,才入城去觐见帝后。

僧王在两宫太后面前提议明日就返京,两宫太后和李明峰、文祥都表示了赞同。只有皇帝早日进京,才能稳住全国的军心、民心,只有两宫太后早日进京,大清的中枢才能恢复已经中断了一个月之久的指挥能力。

咸丰帝的灵柩梓宫还停在密云县北面,在李明峰的“举荐”下,慈安太后下旨,让文祥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接应大行皇帝的梓宫。文祥虽然不信任李明峰的常胜军,他原打算由本部人马护送帝后入京,但是慈安太后坚持让李明峰伴驾,文祥最终还是无奈的领旨谢恩。

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连日来受苦太多,这次也不随梓宫同行了,她们决定先行回銮。

第二天一早,文祥奉旨北上迎接咸丰灵柩,李明峰和僧格林沁则尽起本部人马护送帝后返京。常胜军原本在顺义的一千人马也提前到达了昌平,两城常胜军会和之后,也有四千余人,再加上僧王的两万骑兵,整个护驾队伍声势颇大。

临走之时,两宫太后感念昌平之民尽忠护主、协助常胜军守城,所以下了懿旨,免除昌平城十年赋税;凡是上城协助守城者,一律让李明峰登记造册,每人赏白银二十两。在守城战中立有军功者,也交由李明峰论功行赏。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随着两宫太后的起驾回銮,一场震动大清的武装政变就这么结束了。这场政变虽然结束了,但是八大臣的覆灭直接导致了,大清最高领导层空缺出了大批的职位,可以预见,这些颇具实权的空缺,势必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强力争夺。

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这是咸丰纪年的最后一年,也是农历辛酉年,所以,这场政变被称之为“辛酉政变”。

第一百四十二章 … 入宫

两宫太后回銮的消息传回京之后,恭亲王奕䜣、醇郡王奕澴率领在京的文武百官,到北京德胜门北面三十里处迎接。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午时,恭亲王奕䜣接到两宫太后车驾。文武百官在官道之上三跪九叩、山呼万岁。

繁琐礼节完成之后,两宫太后和小皇帝换乘了奕䜣带来的真正的天子车驾,然后才继续前行,于当日晚间抵达北京。

进京之后,慈禧和慈安太后下旨特许常胜军入京驻扎,僧王的骑兵也允许入京三千。

当日天色已晚,众臣将帝后车驾送至午门便都纷纷回家,僧王在北京也有王府,李明峰就在他的邀请之下进入僧王府暂住。

第二天,李明峰感觉好似正是半夜的时候,僧王就已经命人将他叫醒。

“哎!这上朝可真是一份苦差事!”看了看天色,李明峰叹道。

忙忙活活的弄了两刻钟,李明峰才整理完毕,此刻僧王已经等候多时了。

“快走吧!李大人,你倒是真懒,还有两刻钟可就是卯时了!这上朝的事情可马虎不得!”僧格林沁骑在马上催促道。

李明峰看了看四周几十个家丁提着灯笼,心中暗道:“差两刻钟卯时?岂不是说现在刚刚四点半?现在天黑的都伸手不见五指!这当官比给周扒皮家做长工都要苦!”

心中腹诽,但是嘴上却说:“来了!来了!”

李明峰跨上马之后,僧王对家奴道:“快!你们去给李大人准备点吃食!今天这一个朝会事情多着呢,没准要到午时,一点东西不吃站四个时辰,身子骨再好也受不了!”

“有劳王爷挂记,下官只在热河参加过一次朝会,真不懂得这些!”李明峰苦笑着解释。

“朝会是个力气活,一定要吃饱!”僧王打趣到。

片刻之后,家奴从府中取出几张肉饼用布包好给李明峰送了过来,李明峰谢过之后,僧王便迫不及待的纵马直奔紫禁城。

李明峰也不停留,也紧跟着纵马奔了上去。

僧王府离紫禁城不远,大半夜的路上也没有行人,两人带着几十个护卫片刻之间就已经到了宫门口。

宫门是由御前侍卫把守,这些侍卫远远看到李明峰一行人打的灯笼上面印的字号,知道这是僧王来上朝。值班的侍卫虽然敬畏僧王,但是规矩还是要守的,众侍卫连忙拦住快要冲入宫门的数十骑。

僧王知道规矩,也不气恼,到了宫门之前直接翻身下马,身后的众护卫也跟着下了马。

看到僧王竟然亲自下马,领班的御前侍卫吓得赶忙过来请安:“王爷,这是规矩,你老不要怪罪!”僧格林沁早在道光朝就被特许在禁宫骑马,这侍卫统领还以为自己惹得僧王不悦,所以僧王才下的马。

“没事!本王今日陪一位大人上朝,步行便可!”僧王解释道。

听了僧王的解释,这侍卫统领才算松了口气,同时又不禁偷眼打量起站在僧王旁边的李明峰来。能让僧格林沁下马相陪的人物,整个大清都没几位,而这位大人却又眼生的很,明显是新入朝的官员。

“卑职给大人请安!”这侍卫统领颇为识趣给李明峰也行了个礼。李明峰连忙道不敢。

“快走吧!以后有机会再叙!”僧王催促道。

听到僧王催促,李明峰连忙告辞了这位侍卫统领,跟随僧王快步进了午门。

李明峰以前是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紫禁城的了解,比他自己家还要清楚几分。所以跟在僧王身后,李明峰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就和平常散步一般。

僧格林沁自从进宫之后,也在暗自观察李明峰的表现。换作一般人,第一次见到紫禁城的雄伟、壮观,恐怕都要被这股子皇家威严给震的畏畏缩缩。即使是僧格林沁本人,在第一次进入紫禁城的时候,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谨小慎微。尤其是巍峨的太和殿,就算是现在,僧王站在这座大殿的外面,仍然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传来,这就是皇家威严!

但是,经过一路上的观察,僧格林沁却发现第一次入宫的李明峰竟然淡然自若,就好似在自己家里闲庭信步一般!

僧格林沁此刻心中惊讶万分,暗道,这李明峰果然是人中龙凤、不同凡响!

从午门到乾清门需要走近半个小时,一路上经过太和、保和、中和三殿,然后才是乾清门。后世的一般人进入故宫参观,都认为太和殿是上朝的地方,实际上并非如此。太和殿是举行盛大朝会的时候才启用的,一般规模的朝会都在乾清宫举行。

乾清宫就算内宫了,即使是御前侍卫也不许进。进了乾清门,两人就在内监的带领下往西直奔隆宗门。乾清门广场西侧就是隆宗门,军机处就设立在隆宗门内,一般上朝之前,军机大臣就在军机处等候上朝。其余的六部官员则在乾清宫东部的九卿值房等候上朝。

咸丰朝的五大军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文祥,其中的四个死两个,免职两个,现在只剩下文祥一个还在军机处了。所以文祥刚才特意通知太监,让其将恭王、醇王、僧王这三大王爷接入军机处休息,免得军机处太过冷清。

“王爷!我还是不去了吧!”熟悉宫中路径的李明峰知道这是往军机处去的路径,不禁说道。军机处是大清的权力最高机关,李明峰虽然向来狂傲,但是也不敢轻入此等重地。

“无妨!”僧格林沁笑道,“文大人和六王爷都不是小气的人,就是进去休息一下罢了,怕得什么?”

李明峰一想也是,也就不再推辞,跟着僧王进了军机处。

军机处,听着名字足够响亮,但是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房子罢了。里面仅有低矮的木床一张,木椅数把,木桌两个。现在时值寒冬,屋内还烧着一个炉子,炉子里烧的是上好的兽碳,所以屋内颇为暖和。

李明峰进来一瞧,正看到奕䜣、文祥坐在椅子上聊天,二十岁的醇郡王则斜躺在木床上抽鸦片——看来龚橙的贩毒业务发展的倒是快,短短一年就让大清的王公贵族们接受了这种新式“娱乐”。

“李明峰给恭王爷、醇王爷、文中堂请安!”李明峰连忙行礼。

“李大人快快请起!”恭亲王连忙扶起了李明峰,微笑着道,“数月不见,李大人风采更胜往昔。看来这一趟热河之行,李大人是收获颇丰啊!”

李明峰听出了奕䜣话中的意味,也不客气,微微一笑道:“王爷倒是清瘦不少,看来热河一行,王爷却是赔了本!”

李明峰之所以一开口就直接给恭亲王一个软钉子,就是想让奕䜣知道,今日的李明峰已经不是三个月前的李明峰了。三个月前,奕䜣对李明峰是想捏就捏,但是现在,李明峰想提醒恭亲王,我已经具备反击的力量了!

此话一出,奕䜣一愣,面色一僵,过了半响才回过味来,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是啊,是啊!最近本王是清瘦了许多。反贼载垣至今还未伏法,本王哪里胖的起来?国贼一日不除!本王一日不得安生!”

说完,李明峰和奕䜣两人对视一眼,旋即哈哈大笑。李明峰知道,那句“国贼”是在影射他,但是在李明峰这里,又何尝不是“恭王一日不除,本官一日不得安生”呢?

奕䜣当初的设计是派文祥到昌平“支援”常胜军,然后伺机而动,准备接出两宫太后,然后再对肃顺和常胜军进行打击,最终彻底剿灭。

但是文祥在肃顺大军内乱的时候,忍不住也参与了进去,这就打乱了奕䜣的安排。而且随着僧格林沁的大军快速赶到和肃顺异常迅速的灭亡,更让奕䜣的后续招数无了用武之地。

从奕䜣的一系列安排,李明峰也能猜出来他对自己的敌意到底有多深。老李自己也晓得,这次由于他的出现而导致恭亲王的如意算盘打空,奕䜣要是不恨自己那才是怪事呢。

“都坐吧,已经卯时三刻了,恐怕也要上朝了!”僧格林沁发觉气氛诡异,不禁说道。

僧王话音刚落,门外太监就进来通报:“诸位大人!上朝了!”

众人闻言,连忙整了整官服,带上顶戴、朝珠,出门直奔不远处的乾清宫。

李明峰一边走,一边暗笑,心道:“奕䜣啊!奕䜣!以前你瞧不起老子,这次老子可算过了一把瘾,给你个软钉子吃!当然,这只是第一步,以后老子让你一步一个钉子!”

李明峰这次倒不是鲁莽行事,他已经想清楚,反正马上就要瓜分八大臣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了,到时候双方无论如何都要撕破脸皮抢位置,现在提前几天挑逗奕䜣几句倒也无妨。

第一百四十三章 … 乾清宫

出了军机处,李明峰本是跟着僧王、恭王一同直奔乾清宫走,但是没走多远,发觉李明峰一直跟在后面的僧王却转过头来,惊讶的道:“李大人真的是第一次在京上朝?”

“是啊!”李明峰面带不解,不知僧格林沁为何有此一问。

僧王摇了摇头,转头对旁边跟着的太监道:“圣上即将临朝,本王怠慢不得。这位公公你给李大人解释一番!”说完,僧王就快步入了乾清宫。

“喳!”这公公连忙给僧王的背影请了个安。

“李大人,您是何官职?”这太监问道。

“哦!本官暂居记名提督、寿春总兵。”李明峰道。两宫太后的升官圣旨还未颁发,所以李明峰现在还不是直隶总督。

“京外只有文官二品以上,武官一品以上才可入乾清宫听政,大人还请去御门之外听政!”说完,这个太监伸手指向乾清门。

李明峰一看这太监指的方向,不禁一愣,暗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乾清门是紫禁城内宫和外宫的分界线,进了乾清门,包括乾清宫在内,都是皇帝的寝宫,而乾清门外则是外宫,是举行各种大典的地方。如果大家上朝都在外宫倒也罢了,但是此刻满朝文武都在乾清宫,却单单让李明峰到外宫听政!

而且,听这太监的意思,竟然是让其在广场上听政!这零下二三十度,谁能受得了?

李明峰喘着粗气,越想越气愤,恨不得找出制定这项制度的大臣抽他三百鞭。

气愤归气愤,但是老李却也不敢拂袖而去,最终只能叹了口气,按照这太监所指的方向出了乾清门。

这一出门李明峰才发现,刚才进去的时候冷冷清清的乾清门广场此刻竟然点着数百盏灯笼。李明峰眯着眼睛一瞧,乾清宫广场上此刻站着密密麻麻数百官员。

李明峰心中暗道:“还好!起码有人陪我站着!”

李明峰走近一瞧,这才发现地上放着很多牌子,上面写着“武官二品”、“武官三品”“文官三品”、“文官四品”等等。外面这些官员,都按自己的品级站在后面,李明峰也连忙跑到武官二品的牌子后面站好。

李明峰刚刚站到队伍之中,就听到不远处的乾清宫内传出群臣三呼万岁之声。乾清宫内声音刚落,这外面广场上的数百大臣也跪倒在地,山呼九叩。

行礼完毕,这数百人又爬了起来,随后就是静静的等待。

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等了一个小时,这数百大臣就这么直挺挺的站着。此时大约早晨六点钟左右,李明峰起床已经三个小时了,只感觉肚子饿的紧。

“娘的,不管了!”李明峰左右一瞧,发觉天色还黑,大家都瞧不仔细,索性将怀中装着的几张肉饼拿了出来,偷偷的往嘴里塞。

“话说,这僧王府的厨子水平倒是不错!”李明峰一边吃还一边称赞僧王府厨子的手艺。

正当老李吃的满嘴油腻的时候,就听乾清门传来一声不男不女的太监声:“宣记名提督,寿春总兵李明峰上殿觐见!”

李明峰一听宣他,连忙将嘴里的肉饼几口吞了下去,然后用官服的衣袖擦了擦嘴巴。

“快点!都等着呢!”来传的太监催促到。

李明峰跟着太监快步走向乾清宫,到了宫门口,太监退了下去,李明峰则急趋入殿。

“臣李明峰参见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圣上万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