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元双手抱拳,冲陈晓奇恭敬地施礼:“谢谢老板!”
胡迁看的有些眼红,但是他也明白自己毕竟跟徐元不一样,有些事情真地不是他能够做到的,因此他也服气。看情况差不多,他问:“老板,是不是要跟他们讲讲话?他们都还不认识您呢!”
陈晓奇摇摇头:“暂时不必了!他们刚刚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最好不要打搅你们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和氛围,认识不认识我。现在关系不大,以后再说。在随便看看,然后就回去。”
他又去拉着徐元商谈些什么,撇下胡迁和黄镇山二人在原地。黄镇山一脸郁闷的问胡迁:“老胡,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们就一点都不可怜这些孩子么?”
胡迁叹道:“黄老大啊!你是不是年纪大了心肠软了?再不就是老板说的,快当爹了的原因?跟你说吧,我倒没觉得这些孩子有多苦,当年我在燕子门的时候,过的那日子比他们差远了。能活下来地都是运气好地。最起码。他们就算死在这里,也还有人给他们立块碑。”
黄镇山呆在那里半晌无语。心中只一个劲的翻腾:“莫非我真地已经落伍了么?”
1925年4月中,美华集团设在青岛的造船厂开工建设,预计到年底完成所有基础工程,首批造船所需设备已经从美国运来大半,剩余部分大型龙门吊、大型吊运机以及水压机、各种机床和焊接设备将在济南生产交付,造船所需的钢板也将由济南钢厂负责生产,第一批订单仍是来自于“联邦快运”旗下的海运部门,以及各大财团所需的专用万吨运输船。
造船厂的工人除了从美国招回来的一批外,另高薪聘请了一批德国籍工程师,因为一战战败造成的影响,大量德国船厂被停工拆卖,失业者甚众,而青岛这块土地在德国人心中别有不同的地位,因此来者不少。此外还有一部分,就是从江南造船所挖来的技工,1918年,这座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造船厂已经能制造万吨级的货轮,设计制造能力不弱于一般强国造船业者,仅在战舰制造方面稍逊而已。
同月,在北方溜达一圈的格吕克斯•;温莎伯爵回到上海,次日他面见了英国公使马克瑞,谈起自己这一次的旅程所见所得,马克瑞大感兴趣,与他详细谈起陈晓奇这个人的诸多合作意向。
马克瑞公使也是个特别注重仪表的英国绅士,酷爱叼着大烟斗考虑问题,在与伯爵先生谈话的时候,非常注意倾听其中的细节和潜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于陈晓奇毫不掩饰自己要当军阀地表示。公使大人有些难以理解的问:“伯爵大人,您确定他是这么说的?这可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说的话,这完全可能将他陷入到一场大麻烦之中。”
格吕克斯•;温莎伯爵坚决的肯定道:“我确定他是这么说的,而且很显然他不怕别人知道,尤其是不怕我们知道,似乎他对大英帝国地一些政策和倾向非常了解,甚至包括我们支持中国的一些人的行动在内。”
马克瑞扬起眉毛。大胡子轻微颤抖着,细长的手指捏着黑色烟斗略作怀疑的看了看伯爵,继而侧头若有所思的说:“我得承认,我们以前都太忽略了这个天才的化学发明家。看来我们支持那个吴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他对广州那边地判断,我认为是言过其实了。他们的领袖孙先生已经去世了,接下来的将是不可避免地分裂,中国人一向擅长内部斗争,只要我们稍微施加一点影响力。这种内斗将大大加强并最终导致他们北伐事业的完全垮台。因此暂时他的看法不算正确。不过我们不应该再次忽略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的预见性,那么在支持吴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观察广州的发展情况。一旦真的出现这个陈所说地情况,那就要慎重考虑下他的话地真实程度。”
格吕克斯•;温莎伯爵皱皱眉,他对于这种政治上的争斗问题不太感兴趣,或者说不是那么入门,本质上他只是个不太受重用的边缘皇亲罢了,因此对公使的那些话没什么建议性的意见,他说:“公使先生,您对他的商业合作意见怎么看?”
马克瑞马上注意到伯爵的表情变化。立刻改变自己的思路,回答说:“这个是不存在问题的。既然他提出来要跟我们合作。那当然是一件值得庆幸地事情,我们不能阻止美国人对他地支持,那么就一定要在这块利益上分一点。现在日本人在处心积虑的妄图重返中国,一旦被他们抓住借口和机会,马上就是一件麻烦事,因此能尽早地插手山东的事物是非常有利的,我认为伯爵大人应该跟他好好的商谈一下合作细节。”
格吕克斯•;温莎伯爵慎重的点点头,又问:“您对那个航运计划怎么看?特别是关于物流方面的,您知道。我不是十分理解国内那些人的做法和态度。他们常常会给人以误导。”
马克瑞公使微笑道:“伯爵大人尽可放心。事实上我们得佩服这个年轻的中国人,他这是在给很多人找麻烦。但这的确是大英帝国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机会。坦白说,我们曾经得到过一些他提供给三大财团的计划文本,其中的某些内容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而我们分析之后得到的答案,要远远超出他公布出来的那些。因此我们认为他有很大的保留,而这些东西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在中国他是没有环境和足够的金钱来实践的,但是他通过与三大财团的合作做到了。这是一种非常有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构想,我们不能再次被美国人赶到前头,大英帝国的荣光不能这么被他们超越。”
格吕克斯•;温莎伯爵似乎有些意外,他就没从这里面看出来有什么“战略意义”,在他的心目中,数十年前那长达半个世纪的辉煌岁月中,全世界将最好的东西运往英伦三岛供他们享用的繁荣景象是一定要复兴的,被大战破坏掉的那些东西要重新拿回来,这是他………一个帝国伯爵应该承担的使命。
而他的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了陈晓奇描绘出来的美好前景之上,着眼点跟马克瑞这样的政治家是完全不同的。马克瑞公使跟大英帝国历任驻外高级官员一样,他们的视野要远开阔于格吕克斯•;温莎伯爵这样的人,他们更懂得怎么样把握远东这一片不安定的巨大利益范围内的政治走向,维持一个不太混乱的、倾向于他们的分裂的远东是最好的,但这种分裂还不同于日本人和苏俄的看法。
日本人更倾向于彻底控制和占领,将自己凌驾于所有人之上,这种疯狂的想法英国人早就知道不可靠,并且绝不可能强加在中国人的头上,因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可能会接受另外一个同样悠久而强大的文明的碰撞和压制,但绝不会接受一个被自己压在身下几千年的小妾的逆推。可惜的是,这一带的日本人中那些视野开阔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已经死光了,剩下的都是急功近利之徒。
继续求票。。。。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九十二章 经营 桃源
ps:因为起点后台程序原因,设置的自动更新没更上,耽误大家时间,故此今天加更,一共四更,这是二,请见谅!
苏俄的崛起是一次意外,在大战的各国都暂时没有能力反击的情况下他们做到了,但是这不符合各国的利益,而苏俄骨子里的领土占有欲并不随着政体的变换而有丝毫的缩减,他们仍在觊觎着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北面那些肥沃广袤的土地。 因此他们也绝不会让这片土地上出现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政权,现在他们是扶持革命军的崛起,但是同时也在扶持北方军阀的力量,必要时,他们或许会亲自动手的。
陈晓奇的异军突起是一次例外,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此都没什么准备,如果日本的老一代政治家还活着,他们可能会拼着造成国际影响的后果,也要举大军将他彻底扑杀,而不去做任何的幻想。但是现在的人都不一样了,战胜了大清帝国,一千多年来他们第一次以重要角色走上世界舞台。大战时期抓住机遇站对了立场,他们大发其财很是分了一杯羹,这样接二连三的获得让绝大多数人信心爆棚,同时忍耐力也大大的减少,他们甚至不能容忍任何一个有些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发表关于忍耐、克制、缓慢图谋百世基业的意见,所以,时不时的来一次“下克上”是最常见的事情。英国不甘心就此沦为配角,他们要恢复过去的影响力,就需要从战后的泥沼里爬出来,尽快的回复国力,而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殖民地可以占领了,工业品方面。美国人已经将自己的日用品登陆中国,并在陈晓奇这种“吃里爬外”的人帮助下大肆扩充,长江以南地市场短短三年内就几乎饱和了。
而长江以北,原本是日本货的倾销地,但是随着“抵制日货”的风潮刮起,以“美华集团”为首的中国本土工商业趁势而起。除却纺纱纺织业仍然不振外,其他的无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势头,就连战乱都挡不住他们投入地热情。
而这一切,都没英国人什么事。
这样的情况很不正常,绝对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因此要改变它,那就要抓住机遇。陈氏已经将橄榄枝伸了过来,将最重要的重工业资源这一项巨大的订单甩过来,这是绝好的机会。而且理由借口堂堂正正。
所以马克瑞公使只是略微思考片刻,便明确表示支持伯爵大人的商业合作,不仅如此,他还计划将这一变化马上汇报给国内的上层,让他们调派适当的人员和力量准备插手北方地事物,停靠在威海的英国战舰也应当适当的去胶州湾转转了。
不久之后,来自英国殖民地的优质铁矿石以及煤炭开始汇聚到青岛港口的万吨散货码头。日本人试图通过自己控制下的铁路部门主要管理人员立即各列车长来故意迟滞美华集团的运输,但却在陈晓奇马上就拿出应对措施,他在济南上海两地的报纸上和两家电台以及遍布济南市区、周边乡镇的大喇叭里面整天吆喝地“爱国、支持民族工业、支持国货”的鼓动下。本来就不大消停的罢工事件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一番推波助澜之下,由中国人完全掌握胶济线路权的斗争正迅速酝酿。而陈氏还不失时机的抛出来建设胶济线复线的计划,声称要建立一条完全属于中国人控制和使用的、贯穿山东主要经济区地大铁路,末端一直延伸到威海。
对于这样的计划,英国人和美国人都表示出赞赏地说法,并乐观其成。日本人则愤怒的吆喝说这是在挑战皇国的威严。转 载自 并叫嚣着要军事干预,有清醒者指出。陈氏现在没那么多钱修建这么一条总长度超过八百公里的铁路。
结果这句话一出口,陈氏马上以自己在美国的实验室和巨大产业为担保,在美国、英国两地同时发行铁路债券。临近下台的郑士琦在陈晓奇的开解之下,认定自己的政治前途是彻底无亮了,唯一的靠山段祺瑞大执政已经将他放弃,张宗昌地督办任命已经发表,所以他临秋末晚地最后请求通过这一债券的发行,获准。
按照当时一百万元一公里地建设成本,总长八百公里的铁路需要八千万至一亿元的资金。而陈氏却在上面添加了一些花头。将债券总额提高到了两亿元。居然不到一个星期都卖出去了!
这一场闹下来,不说别人了。单是郑士琦一个人就捞足了两辈子的花销。而陈晓奇也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推动自己的事业。至于这条铁路能不能修成,没多少人关心,甚至绝大多数人盼着他修不成!因为相比较起来,美华集团在美国的实验室和产业更值钱!
在外部的矿产资源潮水一般运来的同时,美华集团在山东各地的矿场却也毫不停息的开挖开采,挖出来的各种原矿在经过粗选之后,马上被运送到大后方……莱芜山区,一两都不带浪费的。
其后不久,美华集团在济南周边共七个道县中开设了四十所中学,一百多所小学,远远超过这些时日中山东督军府搞得那四所中学的数量。同时放宽入学标准,为贫苦子弟提供补助,而最早加入美华集团农业计划中的那些佃户,和在1924年春夏季加入进来的自耕农们纷纷将自家的孩童子弟送到学校之中,倒贴钱也干!因为在他们得到的通知之中,确定只要将自己的孩童子弟送到学校,不仅可以立即加入美华公司农业支持计划中,在夏秋两季得到机械化收割的免费帮助,还可以优先购买美华集团引进的高产良种,并得到免费的农业技术支援和培训。最关键的,是美华银行刚刚开办的农业贷款计划,准许他们贷款搞农业深加工和农副产品!而且保证他们地产出能够以赚钱的价格收购,这足以让全家老少忙活起来。全家赚钱!
两年的时间,给美华集团种植粮食、农作物和搞农产品加工的人口达到惊人的六百万,这个数字还在迅速的增长之中。除了战乱最频繁地枣庄、济宁、临沂一代,相对较为安定的鲁东和山东半岛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加入进来,美华集团设在全省的十个分支机构开始全力运转起来,迟迟对陈晓奇提出来的合作不能表态的大量工商业主和大地主们开始紧张了!
1920年代的山东农业。还处在原始阶段,化肥、良种、机械耕种乃至机械喷灌几乎不存在。北洋政府从23年开始搞的一系列农业改良政策不是没有,但是见效之慢、规模之小,相对于山东1。8亿的土地和三千万农民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微不足道。
山东地经济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自给自足性全国第一。他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矿产资源,也有支持经济所需要的最大的黄金产出,有这时代没人挖出来的石油。更有足可养活许多人的1。8亿亩农业种植地,山林果木海洋河川样样俱全,同时又是南北要冲战略要地,交通发达自不待言。若是能解决安全问题,则一切都不是问题。
从美华集团招工开始,数以十万计的剩余劳动力被拉出来分散到各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他们开始建造水库,铺设沟渠,打机井。清河道,一改无数地方靠天吃饭的三年旱、两年涝地局面,单是这一项就能让这些地方的农业产出翻两番,绝非虚言。
其次就是从23年开始的良种推广和24年开始的机械化耕种收割,以及25年初开始的农产品深加工、农业闲置人口大利用。种种措施获得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广大地农民手里有钱了!
他们开始购进煤油来取代豆油照亮,这让美孚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以及亚细亚石油这三家驻山东的供应商笑歪了嘴巴,他们使用柴油驱动地各种机械。让石油商们看到了美好的前景,滞销多年的柴油顿时金贵起来。而早有准备的洛克菲勒财团旗下顿时抢占了先机。
农民有了钱要修造房子,结果砖瓦厂和木器厂迅速增长,油漆、白纸、甚至玻璃的销路都大增。农民要换新衣服,山东的印染厂的产量翻了一倍。农民终于有钱吃点好的了,各种糕点熟食油炸食品供给不足。农民要用点好东西,日化用品,搪瓷制品,杯盘碗盏的充斥着每个小镇和县城地杂货店。
农业地发展,知道了大量的需求。迅速带动养殖业、纺织业以及轻工业地发展。技术工人的迅速增加。农村小手工业的迅速增长带来大量的收入,这反过来促进了他们投资在未来希望上的钱也不断增多。美华集团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看到了知识带来的好处。甚至直接让他们形成了知识就等于钱,加入美华集团就等于赚钱………这样的认知。
当然这种美好的情形仅限于那些“复兴军”势力影响范围内,那些喜欢绑票、抢劫的匪贼给他们清理的差不多了。而接下来的日子,在山东的土匪们日子就更加的不好混了。“复兴军”开始扩大活动区域,他们跨国沂蒙山开始将触角延伸到潍坊、日照临沂地界,前锋直逼枣庄藤县一带,另有部分人开始光明正大的在泰安、兖州附近出没,时不时的还爬上火车“视察一番”看看有无大烟贩子,倒是不惊扰良民。
其次是年初开展的“种子计划”,回乡的那些培训合格的青年们,开始领着信得过他们的老少爷们建立村寨自保,不但将一个个少则十几户、多则上百户的村落变成四面堵严实的堡垒,更建立民兵自卫队,昼夜巡逻农闲就训练,集团配发的崭新钢枪经村里的大小年轻人眼馋的不行不行的,为了摸枪打枪,主动加入进来的年轻人挡都挡不住。
而这样的行为,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乡老、宗族之中,阻力要小得多,因为这些人是在保护自己家地产业。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求,再者这两年生活变化的怎么样他们不是看不见,在享受了好处之后,便也默许这种不触及他们权威的改变。在出身土匪的教官们统一培训之下,基本上山东地面上的土匪们惯用地砸窑伎俩是没什么秘密了,只要不出现徐元这样的妖孽。基本有十条快枪就能保的村子安全无虞。这还不说经常四处巡逻的“勘探队”了,这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动辄上百人的所谓“勘探队”根本就是美华集团的流动哨!
1925年4月底,正是张宗昌督办大人谋划着从枣庄派两个旅给郑士琦“从后门插进去”的时候,济南东部的美华工业区开始冒黑烟了。除了钢铁厂地150立方米平炉还没有最后搞定之外,其他的工厂不同时段的启动起来,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的重工业基地终于开始了注定要改变世界的运转。(当然在某些条件限制下不可能这么快!咱们小小的加速一下!)
泰山之阴,山谷之内。
早晨的雾霭刚刚散却,初夏的太阳还不曾热烈,在这一片绿树丛生森林莽莽的偏僻地方。有着一个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地绝佳所在。这个地方叫“药王谷”,传说当年“药王”孙思邈曾在这里种植药材修合丹药。
在一片倾斜山坡的肥土之上,一片偌大的药田中,数十种当地特产的药材正吐露生机,而不远处的山壁之上,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粗大何首乌正将细长的枝蔓铺满了整个空地,望上去好一片诱人地绿意。
一个带着竹篾斗笠的人正半蹲在药田中,右手边拿着一根半米长地小锄头,左手小心地将间隙中一些疯狂窜生的杂草一个个的除去。那种用心的程度直如绣花一般细致。
下面不远的小路边,走来几个年轻人,他们都在二十多岁,穿着整齐的制服。为首的一个,正是陈晓奇贴身的护卫首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