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柯立芝时代的美国是非常不愿意掺和他国事务的,美国人宁可关起门来过自己地好日子。疯狂享受贷款得来的大量生活用品,而不回去操心大洋另一端万里之外一群中国人的死活,这种情况直到二战爆发都不曾改变。只要不触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才不管外面洪水滔天呢!
英国人和德国人则不一样。英国时刻提放着自己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不会旁落,而正在急剧萎缩的远东利益不会被人凭空挤出去,中国这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他们的大策略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任何势力地崛起都会令他们的如意算盘打不响,日本在出兵问题上耍了他们一道,这已经是很不妙的事情了。而蒋某人临阵退缩的做法又令他们有些失望。陈晓奇的强势表现,却给他们带来一丝新的希望。作为惯于扶植亲他们的代理人以控制某一块区域事态发展的英国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今日新星的。
德国人关注山东和中国,则是出于战略层面地考虑,尽管现在小胡子希特勒还没有彻底上台,但这不代表他以及他们那些野心家门不急着寻求新地支持。在欧洲乃至整个白人世界,德国都没什么机会,而在远东,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资源,某些至关重要地资源,以及一个比较靠谱的盟友,或许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个,就是中国。
因此在山东战事发生的情况传遍全世界后没多久,嗅觉极其灵敏的政治家们就发现了这里面蕴含的某些机会,因此英国人马上派出来跟陈晓奇长期合作并且熟识的老朋友温莎伯爵,而德国那里来的,则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阿尔弗雷德?克虏伯。
抛开温莎伯爵这位老先生不谈,克虏伯这位在历史上留下不朽足迹,与中国的革命战争密不可分的传奇人物,任何叙述二战的人都不可能避得过他。可以说没有他,没有他的家族和整个克虏伯集团,一战后的德国兴许就没有那么快的武装起来,而作为武装第三帝国的二号经理人,他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可逾越的,尽管现在地他只有二十三岁。
亲眼目睹了家族产业被拆除,父亲被判为战犯,种种的精神灾难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一个几代人都忠实于德国的坚定的家庭,他现在就已经是一个军国主义忠实拥护者,而早早的被赋予重任。
1926年,克虏伯公司就重新建立起来,他们在德国本土之外生产坦克,并在今年开始正式恢复了对大炮地研究和生产。而他不远万里找来中国山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926年开始的一次秘密的合作。
当年,陈晓奇打着给张宗昌生产驱逐舰的名义,在青岛造船厂试制轻型驱逐舰,舰体生产都没有问题,但是武器配备上却遇到了麻烦………他设想中的那些新式武器现在都还没有研究出来,不管是至关重要的柏福思40毫米防空炮,还是正在改善中的20毫米“密集阵”,都是未知地东西。
陈晓奇的脑子想不那么全。偶然冒起这个念头来后才赶紧补上,敦促中情局欧洲情报部的人接触克虏伯公司以及柏福思公司(为了突破《凡尔赛条约》地限制,克虏伯公司于1921年于瑞典博福斯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博福斯公司取得克虏伯公司所有火炮的海外生产权,交换条件是克虏伯公司的火炮设计小组,可利用博福斯公司的相关设备从事火炮的研制工作。),看看他们在防空火炮上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40毫米炮和88毫米炮的研究,如果有就想办法加入进去,如果没有,那正好提出来大家合作。
陈晓奇自然知道这两种武器在后来的名气有多么的响,他也不会放过分一杯羹地好机会。而中国人特别是山东这方名不见经传的势力突然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确实把克虏伯吓了一大跳,要知道他们的一切行动可都是秘密进行的,这趟协约国知道了可是不得了!而中国人好似什么都知道似的,这让克虏伯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不过其后的一些秘密谈判却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一些秘密合作在试探着进行。因为美华集团的主动提出和参与,这两种在后世大大有名地武器研发便提前上了日程。
通过三方面的努力,在今年,这两种武器已经初步确定所有的设计。进一步的完善设计方案也就在这一两年之间的事情,他们的前景已经可以预期,而其后美华集团一系列的动作也让德国人觉得越来越有兴趣。
在今年冲突爆发之后,德国人便一直紧密关注着事情的进展,当美华集团一次次的展示出来令人难以预料地强大实力地时候,德国人更关心的是造成这一切地那些新武器和新技术,作为顶级的工业家,他敏感的意识到,这后面肯定有一个先进且巨大的技术队伍在支持提供战场所需要的一切。而这些恰恰是德国最需要的。山东在这次事件中占据的主动权让他有理由相信在这之后该地方性政权的强势。那么彼此之间的合作,最好换一个层次更佳!
因此判断确定之后的为了突破这项限制克虏伯没有等到一切见分晓了才出面。而是在战斗最紧要的时候,抢先一步乘坐飞机连续飞行,在短短的几天内到达山东,开始对这里的秘密访问。
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到达山东的时候,这里的战事已经打成了另外一种模样。第三师团一万五千人全体登陆之后,在胶县那弹丸之地被山东军三万五千人的优势兵力堵住了,打了十天,彻底把胶县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那条铁路死活就搞不通了。
先是蜂须贺与横路大佐先后多次派兵对胶县和周围三个地方进行冲击,都被对方那配置数量恐怖的冲锋枪与机枪火力给顶了回来,而他们依仗的舰炮因为双方之间几乎拉不出空挡来不敢过度发威,本身携带的三十六门75毫米山炮以及格外加配的12门105毫米重炮还没等发挥几次效用,就被山东空军抽冷子给炸得人仰马翻,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制空权,这是山东军从陈晓奇老板扎根立业的时候就拼命在整的东西,另一时空的大英帝国在二战开始的时候才三百空军的数量,而山东这时候已经有了三百多熟练之极的老手,战机一百多架,并在全力生产之中,不能造船的山东军是铁了心要搞出一支令世界都为之侧目的大空军了。
日军这一课上得真够实诚的,代价也是非常残酷的,他们往常从来都不怎么看重的小飞机在这里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恐怕日军高层中除了山本五十六没有人的感触更深了,而防空火力的极端薄弱也让他们恼恨不已,但是这都是急不来的事情。
没有了大炮火力支援的日军就跟缺了一边门牙的老虎一般,对于对手的杀伤撕裂程度明显降低了一大半。想要依仗着大队集群快速冲锋来搞掉守军阵地,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倘若他们知道这小小地带集中起来的弹药储备的数量,只怕会绝望的哭起来。他们不知道陈晓奇已经将山东几个兵工厂这四年来生产的弹药库存基本都搬来了,不要说三万五千士兵,就是十万士兵全部在这里,子弹也敢称“管够”,手榴弹尽管打!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列车炮
被打成了菜地的阵地上,日军两个骑兵联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装甲汽车干不过神出鬼没的反坦克枪和战防炮,一马平川的地形上,步兵集群冲锋跟自杀差不多!好不容易冲进了堑壕内,论拼刺刀的技术气势装备,山东军一点都不怵他们!这仗打得就太艰难了!
所以这件事一拖再拖!直到所有的部队全部到齐,双方加起来共五万人猬集在一起,犬牙交错各有优劣,看起来似乎是拉开了长期战斗的架势!
日本人受不了了!联合舰队的大炮把炮弹都折腾光了!已经帮不上什么忙!而第三师团携带的弹药武器又强不过山东军,这强兵攻势发起来多次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适应了他们的山东军此时已经过了初期的那段慌乱期,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逼近、攻击、退守、反攻的节奏中变幻着,直到山东军把他们当成了练兵的对手开始轮战!
为了让所有的主力部队见一见什么是列强的部队,山东军展开了史无前例的轮战,以二师和第十七师的一部共万人当钉子扎在胶县当核心,其他三方面每次都出五千人到一万人,从自己的方向对日军展开攻击和反击,以此来锻炼那些没见过强军的部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借此进行实战演练,去芜存菁,精炼队伍。
为了保证这样的战斗稳妥安全的进行下去。在日军炮火彻底消停了之后,在大后方憋了许久地各师炮火终于提了上来,他们分别远远的设置炮阵地,对着以胶县车站为核心的日军阵地进行接连不断的骚扰轰炸,让日军一点悠闲的日子都过不得。
在5月10日,从高密方向的铁路上,终于冒出来山东军的另一手隐藏利器………列车轨道炮!
山东军已经将300毫米口径以下的造炮技术吃透,起码一战时期的这些重型家伙地制造都不成问题,在青岛当然搞得着重于大口径的多一些。而在济南钢厂中的兵工厂则倾向于列装的轻型炮火其次便是陈晓奇特别要求地列车炮!
作为一名德粉,后世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巨炮自然不会陌生,当然了,他也没那个能力和心思去搞这种不实用地东东。但是就防守攻坚而言,列车炮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想象一下。舰炮一般巨大的炮口,在铁路上运输着四处游荡,时不时的放一发跨越几十公里的重磅炸弹到敌人地头上,那种打击士气的成果不是一般地好!
制造列车炮,首推德国人的“巴黎大炮”。这种射程130公里的怪物在一战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给世人带来新的妄想。战后德国同样被禁制制造这样的大杀器,但这并不能阻挡德国人对大口径列车炮的追求。
战后,法国人为自己的马其诺防线配备了320毫米的列车炮巡弋守卫,而日本人则在1926年委托法国人制造了240毫米列车炮,声称用来拱卫东京湾。
陈晓奇当然不会去制造“古斯塔夫”那种800毫米口径的怪物,不需要也玩不起!有那个钱足够他装备一个重炮团了!打本土战争何至于用那么奢侈地东西!
不过他倒是很有兴趣搞一搞“K5”,这种280毫米列车炮在二战中被证明是极其有效地战争利器,而他的海岸防御和本土抗战策略也需要这样地大家伙来守卫,因此研究工作很早就派了下去,但要出成绩。那不是一两天一两年的买卖。在这之前。他先将已经成熟了的203毫米加农炮技术搞上了火车!
要说这个时代,203毫米榴弹炮技术在英美两国已经相对成熟。那M1榴弹炮号称能在10公里之外打中汽油桶,虽然有点吹牛,却也彰显其精准程度。这种榴弹炮已经被山东方面秘密仿制并在这次战斗中拿出来做实验了。
而203毫米加农炮则相对冷门一点,因为一般都是用来当舰炮或者岸防炮使用的,陆军装备有点不大现实,这玩意的底盘太沉了,运转非常之不灵活,但却非常符合陈晓奇心目中“小口径列车炮”的构想。
在一列专门设计的火车上,装备有四门203毫米50倍径加农炮,射程超过20公里,穿甲效果一流,可有效打击敌方的防御阵线和坚固堡垒,对于这时代的一切战舰都有致命的伤害,便是金刚级战巡舰在改装之前,那薄薄的水平装甲也扛不住203穿甲弹的收拾,几炮下去就要他好看!
这样的列车炮目前只造出来一列,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暂时数量就这些,但是未来的计划那是庞大的很了!毕竟陈老板也是巨舰大炮的爱好者之一啊!
这一直藏在济南钢厂中进行建造维护的大东西从来都没有见过人,出现的次数比他的装甲列车“长城号”还要稀罕,此次却是有拿出来炫耀实验的嫌疑,对象便是已经将舰队重炮消耗的差不多了的日军!
203毫米加农炮的底盘加上炮身总重不超过三十吨,因此火车拉着非常轻省,配备上一个营的炮兵兵力,以及少量的防空武器就可以支持现在的战中水平。他们从胶济复线上偷偷摸摸的连夜运到高密前线,次日凌晨运动到距离胶县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方,校准之后突然开炮!
203毫米炮弹说大不大,但是在平地上爆炸开来,那杀伤力却是要人命的大!直径一百米之内的人和东西都逃不出它的杀伤!便是有装甲车辆在也只有被蹂躏地份了!
连日来对山东守军百般折腾的日军第三师团何曾想过自己也会遭到这样猛烈的轰炸!四门列车炮次第开火造成的连续爆炸将他们的阵线搅合的一片狼藉!山东守军有地道可以钻。炮弹来了便是打偏了都能躲的过去,但是他们那一万多人除了地上的弹坑之外,战壕也挡不住啊!
一直以为山东军在他们战列舰威胁下不敢出大炮的日军傻眼了!惊呆了!打惨了!这列车炮就在他们战列舰地射程之外晃悠,空中还有战机随时提供日军动态以便校准射击诸元,日军前进后退都不得劲,干等着在那里给接连不断的炮弹给轰的哭爹喊娘!
一众山东守军趴在残垣断壁之间看到这番情景,兴奋的大声吼叫:“奶奶地!小鬼子!你们也有今天啊!”
别看只有四门列车炮助阵,其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地!在空军加上这大炮的协助下,守军对日军的防守反击打得更加容易。这场仗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悬念了!
对于列车炮的轰击效果,有些贪心不足的家伙建言:“为什么不直接用这大炮轰炸日军地联合舰队?看着他们在那里耀武扬威的就讨厌!”
陈晓奇叹道:“我何尝不想把他们全都干掉啊!但是单凭这几门小炮是不成地!相对如疯狂的陆军,日本海军还算冷静理智一些,在没有绝对的力量之前。我们不必要再树立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若是将日本海军彻底惹翻了,那么整个山东的沿海还要不要了?没有出海口的山东不过是一片死地啊!我们的海军还建不建立?忍着吧!”
陈晓奇是非常清楚的。日本为了称霸世界的野心,在193年后就退出了海军协定,迅速武装制造各种大型舰艇,航空母舰搞了八艘,光“大和级”那样的变态玩意开工就是三条。每一条地造价高达1。02亿日元!折合后世1500亿日元!堪称史上最贵了!他们用了将近一半地军费来制造海军,其坚决程度可见一斑!若是这样的海军整天在山东周围转悠。他还发展个屁啊!
技不如人,实力不如人,那就得忍着,卧薪尝胆嘛!老祖宗地话在理!
5月12日,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带领他的小团队来到山东,与陈晓奇展开了一番影响深远的会谈。
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和世界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陈晓奇可谓久仰大名了!若不是身份问题他一直走不开,他倒是真的像全世界转换都去拜访一下那些在这段特殊的历史上写下浓重一笔的牛人们都是什么模样!
23岁的新一代克虏伯当家人真的是风华正茂!与同样年轻的陈晓奇相对而坐,当真是一时之青年俊杰也!对于山东如今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代人积累起来偌大家业的小克虏伯(以后以此代称)就有些特别的好奇。这样传奇的经历在这个时代可谓不多见。要知道整个世界范围内而言,几乎所有的财团巨头都是依靠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便是卡耐基、洛克菲勒也都是一辈子大拼才有了这样的成就,而陈晓奇却短短的九年时间就能够跟他们比肩,这实在有些太神奇了!
双方都保持着一定的神秘感,在经过一番寒暄之后,直爽的德国人立刻将话题转入到实质上面来。小克虏伯丝毫不掩饰对陈晓奇的称赞,他说:“我听说陈先生每天晚上工作到12点,每天早晨又都在六点之前起床,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这样的勤奋,真是不多见的坚韧意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必然啊!”
陈晓奇笑道:“彼此彼此!我听说克虏伯家族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7。15,绝不多等哪怕一分钟时间,这样的严格纪律几代人传承下来,果然能造就传奇一般的事业!德国能够崛起,便是因为有这种近似严苛的纪律和秩序所致。”
两人哈哈笑了起来,同样的年轻气盛,同样的胸怀壮志,同样的类似于清教徒一般的刻板生活和拼命劲头,这让两人一见面就生出惺惺相惜的亲近感觉,因为从理想层面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类人!
陈晓奇是个大汉族主义者,克虏伯是个军国主义分子,两个人对于本国家和本民族有着固执地看法和希望,并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奋斗,都经受过国家衰落凋零破败的惨痛教训,相同的理想和生活历程让他们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
小克虏伯也不见外,直接将话点到了明面上:“陈先生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研发团队,几年之间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而在我所熟知的武器和重型机械方面,您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说我们两年前的合作项目,我认为那是一次天才的杰作!”
他指地是40毫米/60倍身管防空炮和88毫米炮的研制工作,在一次大战中发觉到防空火力的重要性之后,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有了苗头。但是时间和现实条件不允许他们那么做,因此只有偷偷摸摸地搞。而山东这边带去的某些参数却大大加快了这个进程,这令克虏伯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地概念中,中国人研究先进武器,就跟大猩猩会开飞机一样令人不可思议!
当然这绝对没有贬低的意思。本身中国是什么样的地方?在世界上自诩为文明的国家中,绝大部分人宁愿相信这里是一片文明的荒漠。在1923年劫车案出来之后更是被他们宣传成了生人勿近地地狱一般。
陈晓奇闻歌弦而知雅意,呵呵笑道:“作为完全陌生的两方面,我们地第一次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不过我认为那仍然不够,我希望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两个伟大民族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支持的合作关系。”
小克虏伯的眼睛顿时一亮,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陈晓奇这是在主动表示要寻求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这在整个世界上觉得非常孤单的德国人来说,不啻于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霖!换个人这么说他兴许不相信,但是山东方面在这里已经适当的表现出了的自己的实力,加上这一次战斗新冒出来地一些吸引人地东西。小克虏伯有理由相信陈晓奇这不是在信口胡说。
他欣然笑道:“能够跟远东的老朋友结成稳定持久地伙伴关系。对于两个同样伟大的民族来说是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