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取用很方便当然要试试,王承恩,你明天就去联系存银子的事情,先存五十万两吧!朕听说南安侯也是‘华夏大钱庄’的大东家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也是因为南安侯是东家,朝中的大人才放心存银子,大家都知道南安侯赚银子的本领大着呢,据说他家卖了王恭厂的那些住宅和商铺就赚了不低于百万两,他家卖的奇巧赚多少没人知道。”
听到王承恩谈论黄胜,崇祯怅然若失,悠悠道:“南安侯?唉!可惜他不在京师,要不然哪里会有长山败绩。”
“南安侯在南海打得海盗损兵折将,想必也应该快得胜回朝了。”
“哪有如此方便,两广奏报,郭怀一那厮主力未损,依旧是南方心腹大患。”崇祯忽然觉得跟王承恩谈论得太多不合时宜,不再出言。
王承恩乖巧地给皇上重新泡了一盏茶,继续侍立在身边,不再言语。
崇祯皇帝实在不懂经济学,官商大把大把赚银子还会穷了政府?面对富贾豪商巧立名目收税啊!
房产税、个人调节税、商税、矿税、车船税、遗产税只要收到一种税,朝廷就不穷了,而且那些需要交税的对象很明显交得起。
可是大明政府只会收田赋,面对的还不是大地主,而是有可能交不起的佃农。
这完全是因为大明朝廷的执行力已经被官僚集团掌控,万历年派出去收税的矿监居然被江南士子围攻,最后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吏众口一词:朝廷不得与民争利。
大明亿万升斗小民被东林党代表了,于是乎,大明财政渐渐地促襟见肘。
魏忠贤上台态度强硬,他是混混出身,自然不择手段,终于把腆着脸代表升斗小民的东林党干翻了。
年纪轻轻的崇祯以为东林党人真的大部分是君子,相信重用他们会垂拱而治。
魏忠贤名为阉党实为帝党,最悲催的情况出现了,皇帝居然对着自己的阵营举起屠刀。
五年过去了,老是上当受骗的崇祯幡然醒悟,再也不信任东林党人,可惜他身边已经没有能够力挽狂澜的得力干将,国事每况愈下。
第二天早朝,很明显睡眠不好的崇祯皇帝顶着黑眼圈跟衮衮诸公朝议。
救援失败难道就坐视大凌河被困的万余辽东精兵被后金军消灭,如果朝廷放弃救援以后还会有兵将敢于坚守关外城池吗?
朝会上,文武百官唉声叹气,人人都懂必须救援大凌河,人人都不知如何才能救援。
兵将从哪里调?人少了势必重蹈覆辙,可是要有超过上一次救援的人马谈何容易,况且听说了长山之战的损失,明军将领大部分都噤若寒蝉,兵丁们都畏惧建奴如虎。
朝廷强求这些将领出兵大凌河,恐怕他们带着兵丁走到半路就有可能溃散。
国情如此,衮衮诸公没有良策,但是他们会转移视线。
第五百一十三章:吴桥兵变
一份份弹劾奏疏呈上,众口一词弹劾孙承宗人老昏聩殇师失地。
老孙头也确实难逃其咎,再次下课了,回高阳闲居。
就在朝廷议论援兵之时,山东也来了六百里加急,东江镇旧将孔有德、李九成反了,攻击州县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东江镇旧部的反叛是有原因的,毛文龙在东江镇深得人心,袁崇焕矫诏冤杀毛文龙,事后没过多久,袁崇焕也锒铛入狱。
经过三司会审后,被下狱半年的袁崇焕与崇祯四年八月在菜市口凌迟处死,那一天京师军民燃放鞭炮庆贺,太多人争食袁崇焕之肉。
然而崇祯皇帝太不懂政治,他居然碍于自己的面子没有给毛文龙平反昭雪。因为他曾经下旨认可袁崇焕擅杀岛帅的事实,并且夺了毛文龙的世荫。
袁崇焕伏诛,而毛文龙未能昭雪,东江兵人人心怀怨恨。
老实人孙元化又不懂政治,他以为辽人守辽土计划可行,接纳了许多东江镇旧部,有孔有德、耿仲明、还有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等等。
然而事与愿违,来到登州的东江兵与山东兵素不和,登州百姓也对他们另眼相看,东江兵每天都在承受山东人的白眼。
孙元化乃是士大夫,从来不了解群众,他根本不知道来到登莱当差的前东江镇兵将心里积怨许久,根本不愿意替朝廷打仗。
朝廷下达出兵救援大凌河的圣旨,孙元化无条件服从,立刻派出他认为比较有战斗力的孔有德部骑兵一千五百人马。
孔有德得到去辽东救援大凌河的命令后推三阻四,原定渡海登陆被这些兵痞以辽东海岸线已经封冻为由,出海转了十几天又溜溜达达回来了。
孙元化见无法走海路,朝廷又催促甚急,他居然委派孔有德再次带着骑兵千里迢迢走陆路救援大凌河。
不情不愿带着一千余骑兵援辽的孔有德走陆路抵达吴桥时,因遇雨雪,部队给养不足,一路上偷鸡摸狗当然屡见不鲜。
孔有德部军纪败坏,当然与山东人屡有摩擦,吴桥人皆闭门罢市。东江兵更加得不到粮草,怨恨逐渐变成了仇恨。
导火索是因为有个东江兵强取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只鸡,这位王象春可是东林党干将,历任大理寺评事,兵部、工部员外郎,擢至吏部郎中,《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
他家的鸡当然是战斗鸡,也是由于王家人平时跋扈惯了,几个家丁居然逼着孔有德逮拿那个偷鸡的东江兵“穿箭游营”。
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群情激奋的东江兵一拥而上把得理不饶人的几个飞扬跋扈的王家家丁活活打死。
吃了如此大亏还得了?王象春根本不在老家,他的一个儿子留在老家主事,这小子也是个作死的主,根本没有意识到人家手里有刀把子呢。
王家公子不肯罢休,逼着已经渐渐地无法有效控制麾下的孔有德查明真相,找出行凶的兵丁正法。
屋漏偏遇连阴雨,也是因为科学家孙元化实在不是主政一方大员的料,他居然用一个品行恶劣吃喝嫖赌样样来得的东江镇旧将李九成去购买战马。
这小子一路花花世界,手里有一万两银子哪里控制得住自己,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挥霍一空。
李九成玩乐过了,开始后怕,他的儿子在孔有德军中当千总,来投奔儿子时商量对策时发现军中怨气冲天,他正好顺水推舟鼓动东江兵哗变。
一般情况下,一向卑微的人开始抢劫杀人更加凶残十倍,恶魔放出来了再也收不住势。
李九成、李应元父子成功煽动了东江兵,他们在吴桥开始劫掠,始作俑者王家当然被杀得鸡犬不留。
东江兵抢劫的同时还裹挟老百姓,放出监牢里的囚犯,接收平时混社会的青皮、流氓入伙,队伍如滚雪球一样膨胀起来,在山东境内连陷数城。
事实已经造成,主将孔有德也只能跟着走,他们走回头路直奔登莱。
压抑许久的东江兵爆发出的战斗力使得一路上的州县根本无力对抗,不费吹灰之力就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
噩耗送达京师又引起轩然大波,东林党再次吃瘪,先是党员孙承宗兵败下课,紧接着党员孙元化被百官弹劾。
衮衮诸公没有人出谋划策如何平叛,却在喋喋不休追究责任可笑之至。
与此同时辽东又有噩耗传来,不需要救援大凌河城驻守的明军了,那里在十一月七日被后金军攻破,明军将领生死不明。
红歹是一边围困一边采取攻心战诱骗明军归降,他把前来救援祖大寿战败被俘的明军将领组织起来,带着这些人来到大凌河城下游行。
兵败被俘的明军将领早就丧胆,没有了一丝精气神,明知去大凌河城下现身会直接打击明军的守城决心,除了永平兵备道张春不肯配合外,其他人都选择了服从。
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明军将领来到大凌河城下自报家门,不是某某参将就是某位游击、守备、千总等等不一而足。
大凌河守军已经断粮现在杀马度日,眼看着难以为继,期盼的援军变成了后金军的战俘,士气可想而知。
红歹是派遣俘获的明军千总张卫去大凌河城送信劝降,祖大寿本来就是一个投机者,他为大明效力可不是什么民族大义,而是能够捞取足够的好处而已。
面对生死抉择,祖大寿早就见异思迁。后金不断派人劝降,这小子当然心动了。
可惜祖大寿在大明捞到的好处完全不是红歹是可以给予,唯一让祖大寿看中的仅有能够保住他的性命而已。
祖大寿很务实,知道唯有活着才会有转机,于大凌河城共存亡万事皆休矣!
吴三桂发现大凌河明军在和后金军接触谈投降条件,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找到舅舅哭诉,他知道人人都有可能投降保命,自己却不能。
一则,他老子在京师当勋贵,会遭受牵连。二则,吴家跟建奴结怨太深,即便奴酋假惺惺既往不咎,他麾下的骄兵悍将如何肯放过自己?
祖大寿也是被逼无奈选择降奴,唉声叹气不正面回答吴三桂的询问,很明显就是默认。
最后吴三桂带上自己的家丁和几百不愿意投降的明军骑兵准备突围碰碰运气,祖大寿杀了战马让他们饱食,然后偷偷地打开东门。
红歹是早已森严壁垒,三桂子如何能够成功?
一脸决然的吴三桂当然知道前路艰辛,他不傻知道自己的突围无疑是飞蛾扑火,但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桂死的光荣
吴家和祖家现在已经完全不同,吴襄已经是当朝勋贵,一家子都在皇都享受荣华富贵。
祖家男丁都是边将,辽人守辽土的大明方针政策要求守土辽人必须带家眷,目的就是使得他们被后金军袭击时必须奋力守城。
因为明军一贯比腿长,溃散逃跑是常态,守城的兵将家小在城里就变成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不为国家尽忠也得为自己的家人、财产考虑啊!
因此祖家都在辽东住着,祖大寿投降轻飘飘就可以让全家都过去后金那边。
朝廷发现吴三桂投降了建奴,整个家族都会被牵连,况且到了建奴那里最后的下场也肯定不会好。
三桂子咬着牙发了狠,与其混个里外不是人,还不如轰轰烈烈战死沙场也算为国尽忠了。
吴三桂以下六百余骑兵突然杀出倒是在后金军意料之外。因为这几天的劝降有了效果,眼看着大凌河会不战而降,后金军防线有些懈怠。
遭遇突袭的后金军营地霎时间鼓角争鸣,吴三桂六百骑一阵猛烈冲杀居然突入第一道防线,后金军反应还算迅捷,立刻组织八旗重骑兵对冲,冷兵器的对砍当然刀光血影惨烈异常。
吴三桂以下六百条汉子大呼酣战直至力竭,他们全部以身报国倒也死得壮烈。
从今往后汉人少了一个大汉奸多了一位抗击异民族入侵的烈士。
得胜的建奴战士都在争夺吴三桂家丁队的披挂,因为在多次和明军对阵中,他们都发现了全钢胸甲和缠绕钢甲的好处。
只可惜每次和装备这样铠甲的明军较量都是以失败告终,后金军从来没有得到缴获和俘获,因为他们从来不曾有机会打扫战场,每一次的主动权都在对方。
后金军中军大帐,红歹是和一众贝勒、贝子、固山额真等等高级将领在仔细欣赏缴获的明军装备,人人都啧啧称奇,那些都是黄家人马的制式披挂不仅坚固实用而且相当拉风。
吴襄为了武装儿子向黄胜讨要的一百件盔甲如今都便宜了建奴。
红歹是不断把玩从吴三桂怀里收缴的一支银质千里镜,这支礼品千里镜跟送给马香菱的是同一类型,描山绘水制作精美,奴酋爱不释手。
红歹是道:“怪不得和明军对阵朕总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原来明军有可以瞧如此远的奇物。范文程,尔可知这东西如何做出来?”
范文程和一众文武早就传看过了千里镜,人人叹为观止,人人不明所以。
他只是一个由于不得意选择卖国求荣的酸儒而已,搞阴谋诡计玩腹黑还马马虎虎,对于科学当然一窍不通。
范文程道:“启禀大汗,老朽愚钝,实在不知此物的做法,老朽知道此物在大明也少之甚少,明军只有那个‘杀神’的部队有大量装备,想必他们是从海外采购而来。”
莽古尔泰嚷嚷道:“八弟,那个瞧得远的玩意儿只有一个我就不争了,这些铠甲我看着喜欢,不如赏些给我镶蓝旗麾下儿郎可好?”
其他那些后金军事贵族也眼馋这些装备,一个个忽闪着眼睛瞧着胖胖的酋长。
豪格不乐意了,道:“五伯,您是大贝勒,如何好意思跟晚辈抢东西,这些铠甲汗阿玛已经赏赐给我了。”
莽古尔泰道:“豪格贝勒,给五伯一个面子,让出三五套给镶蓝旗如何?那些铠甲着实坚固,步弓直射都难透。你们两黄旗的好东西已经不少了,也分一些给大伙儿。”
建奴都喜欢坚甲,豪格是个亲自冲阵的勇士,对盔甲更加情有独钟,他实在舍不得这些已经到手的好东西被莽古尔泰拿走一部分。
豪格决定用大汗的威势压莽古尔泰,道:“五伯,其他缴获你尽管拿,这些铠甲我准备组建一个卫队专门保护汗阿玛,请五伯谅解。”
红歹是听见爱子豪格跟莽古尔泰的对话,心里颇感安慰,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知道了巧取。
他及时打断他们,高声对大家道:“诸位下去时开出赏格,如果有哪位铁匠能够打制出这样的铠甲,朕赏银一百两,赏三个前程,汉人、高丽人尼堪如果做出来立刻可以抬旗赏汉江水田一百亩。”
后金军以伤亡二百余甲兵的代价全歼吴三桂的人马,参战的两黄旗发现明军中一部分铁甲家丁的盔甲坚固难透,打扫战场时为了争抢铠甲还打了起来。
最后是豪格出动卫队制止了械斗,统一收缴了战利品,承诺会按照此次功劳大小分配这些装备。
红歹是察言观色知道两黄旗如果独吞这三十副全钢胸甲、七十副缠绕钢甲会遭人诟病,让豪格给每位旗主和贝勒送上一副胸甲一副软甲。
果然不出所料,这些最主要的军事贵族自己得到了好装备马上不群情汹汹,他们知道这样一瓜分,两黄旗也没剩下多少。
红歹是命令加固防线全军戒备,防止大凌河明军再次冒险突围。
他道:“诸位还需小心提防,今日明军应该是试探性尝试突围,保不准他们会孤注一掷起来拼命。”
莽古尔泰道:“八弟言之有理,那个祖大寿滑头得紧,假意和我军谈投降条件麻痹我军,暗地里来这一手,还好我大金国勇士反应迅捷,要是指望那些高丽人保不准还真的有些明军骑兵能够逃之夭夭。”
红歹是道:“五哥说得对,明军按耐不住急着突围应该是军粮告罄,由此可见大凌河城守军的末日到了。”
阿济格和济尔哈朗齐声道:“大汗深谋远虑,祖大寿授首不远矣!”
红歹是对这两个贝勒微笑点头,道:“传令三军枕戈待旦,告知儿郎们大凌河城的战斗这几日就会见分晓。”
一众强盗纷纷躬身施礼大声答应后退下各做准备。没有一个后金将领知道吴三桂的突围乃是自杀式攻击,大凌河城再也不会有人马出城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死气沉沉的大凌河城头,心乱如麻的祖大寿用千里镜眼睁睁看着吴三桂带着麾下突入建奴阵地力战而死,他顿时心凉了半截。
吴三桂的这些人马应该是锦州守军硕果仅存的精锐,人人怀着必死之志冲击建奴营地只不过突入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突围完全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祖大寿在城头嚎啕大哭,也不知是心疼自己的外甥战死,还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自己的命运感到绝望。
吴三桂战死后的第二天,祖大寿派遣心腹家将义子祖可法、长子祖泽润和副将刘天禄、张存仁四人出城谈投降条件。
第五百一十五章:阴奴酋
鲍成先、范文程两个大汉奸引荐大凌河城守军谈判代表见到了红歹是。
本来红歹是见明军还在积极组织突围,以为劝降没戏,闻报大凌河来人谈投降条件大喜过望。
八小亲自迎接四位谈判代表,这四个准汉奸纳头就拜,觉得喜从天降的奴酋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以女真人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然后设盛宴款待,四人被请至座中。
红歹是一副礼贤下士的表演让祖可法、祖泽润等人感激涕零,他们谦卑的表态从今往后一定会为大金国效忠。
回到锦州的四个汉奸大谈奴酋是如何求贤若渴,让祖大寿无需担心后金汗会卸磨杀驴搞秋后算账。
面临不投降就是饿死的残酷结果,祖大寿毫不犹豫变节,至于奴酋是不是求贤若渴他根本不去思索,先留下性命再说。
当天,大凌河城守军全部投降,后金军又多了整整九千汉军,加上长山之战俘获的明军人数多达三万余,铠甲、兵器等等物资缴获无数。
不仅如此,大凌河城头的十几门残存的红夷大炮还有几十门小型佛郎机也成为后金的战利品,明军的三百多炮手成为了后金炮兵的教习,后金军炮手的技术大范围提高指日可待。
后金跟大明的战争就是如此,越打人数越多,战斗力越来越强,最后一个才不过几十万人野蛮落后的农奴制酋长部落居然能够灭了亿万人口的大明。
红歹是由于果断决策夺取朝鲜立足并且获得成功,威信已经与日俱增。
这一次乾纲独断出兵围困大凌河城如愿夺取,又布置打援成功在长山大胜明军,可谓战果辉煌。
还有一条最让八旗子弟感到高兴,因为利用围困战术成功逼降了明军,免去他们押着包衣奴才推着盾车承受伤亡打女真弓马最不擅长的攻坚战。
此战损失小收获大,后金军上上下下欢呼雷动,他们已经从被黄胜偷袭盛京的阴影里走了出来。
首鼠两端的蒙古诸部见识了实力再次增强的后金,亲眼看见了女真人拥有了炮火攻坚的能力,以前的小心思收敛了许多,拥戴后金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