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雅咕诺想想以前在海南岛的大山里替峒主做牛做马还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如今一家人都吃得饱穿得暖住上了二层青砖瓦房,这一次回家最少能够攒下一百几十个银币,一时间情难自已,引吭高歌:

    “交趾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南国公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照亮……。”

    异民族果然能歌善舞,马上就有几个黎人和声齐唱,几十个狼兵、白杆兵、黎兵踏着节奏翩翩起舞……。快乐的情绪感染了几万明军。

    这几天锦州军民也是难以安然入睡,不是担心锦州安危而是激动得心绪难平。

    大家都听到南边的炮火越来越近,知道南国公的人马跟建奴干上了,而且很明显是占了上风,因为貌似南国公的人马每天都在挺进之中。

    今夜特别热闹,巨大的爆炸声响了小半夜才停息,何可纲和吕直听了半夜都是心痒难耐,他们一致要求汤道衡火速跟南国公取得联络。

    四更天,根本不在预约的联络时间,汤道衡被他们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热气球升空尝试联络锦州南。

    孙九歌亲自在高高升起的热气球吊篮里打灯光密码,锦州拥有的四架固定式望远镜都对着夜里打炮最激烈的地方搜索。

    他们的运气不错,不一会儿,八号阵地钢铁望哨里蹲守的斥候就通过固定式望远镜看见了锦州发出的信号,张有禄马上就接收到了传来的第一组密码。

    锦州军民当然会对城外的战斗牵肠挂肚,这时应该提振锦州守军将士战胜建奴的信心,黄胜命令即刻把今夜明军大胜建奴的好消息通报给他们。

    离锦州城最近三个高高的钢铁望哨开始不紧不慢往北打出灯光密码,没过多久,孙九歌译码后大声通报了锦州南的战果。

    锦州军民都知道南国公大军离锦州南门不超过二十二里了,今夜阵斩建奴甲喇额真以下一千余,都是建奴正兵,有一小半是建奴最精锐的巴牙喇。

    今夜无眠,整个锦州开始狂欢,军民高呼“大明万胜!”“南国公万胜!”“‘战神’万胜!”……,诸如此类的口号声响彻夜空。

第五百七十章:刀光血影

    兴奋不已的何可纲击鼓聚将,锦州文武都没睡,片刻时间就济济一堂,人人脸上红光满面。

    被敌人包围近一年,终于盼来了援军攻击城外建奴且大获全胜。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如此可见此战不仅仅能够保全身家性命,貌似获得守土之功也不遥远啊!

    容光焕发的何可纲道:“诸位大人,南国公今夜大败后金军精锐,建奴失败已经是天注定,我锦州军民如何处之?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一个游击将军哈哈大笑道:“何大帅,想必您是想着寻找时机出击,让儿郎们也得些斩获吧?如今锦州守军士气正旺,足以一战。”

    一众武将都高声附和道:“我等都愿战且敢战,愿供何大帅驱使!”

    何可纲道:“本官正是此意,锦州被围一年,我军只有两级斩获岂不是羞死先人?黄大人在锦州南苦战建奴,人家是为了救援我等而来,我锦州守军难道坐视?出城痛痛快快斩杀一场出一出被困一年的恶气时不待我!”

    一众文官武将一齐起身施礼道:“大帅只管安排,儿郎们一定都不是孬种,建奴想要全身而退恐怕没有如此便宜之事,总要给他们一些教训!”

    何可纲道:“我军不会无的放矢,如今跟城外南国公大军可以每天夜里联络,何时出击我们会选择最有利的时机,总要先确保锦州安全才能如此。”

    如今汤道衡和孙九歌四个飞行员都是参与决策者,何可纲示意汤道衡发表看法。

    汤道衡当仁不让站起来道:“诸位大人,出击硬撼建奴必须有进无退,黄家人马每一次打仗所有的战士都是自愿上战场杀敌。

    本官建议天明即刻进行全军动员,告知大家实情,接收愿意出城一战的志愿者报名,挑选出志愿者中勇武之人重新编组进行演习,兵不在多而在于勇,给予建奴雷霆一击就在这几日。”

    不搞强行摊派,全凭自愿,这种模式在黄家体系属于本该如此,在明军这里就比较新鲜,文官武将面面相觑,他们实在不知道能够有多少兵丁愿意出城一战。

    吕直这几天已经乐开了花,他掰着指头算锦州南的援军已经跟建奴开打了几天,见援军貌似越打越近越战越勇,知道自己获得坚守孤城一年的奇功已是必然。

    他主动站起来表态道:“诸位大人可告知麾下儿郎们,获得斩首功劳咱家先垫上银子马上兑现赏银,想要搏个前程机会就在眼前啊!”

    不简单,连没卵子的货都如此爷们儿,那还有什么说的?

    不管结果如何,文官武将都表态一定积极宣传到位,上午就会统计出愿意出战的兵丁,普通战士有多少算多少,反正所有的家丁全部出城一搏那是肯定的。

    这就是明末的悲哀,文官武将只能够倚仗自己的家丁,对朝廷的军队根本没有任何相信。

    汤道衡胸有成竹,他相信自己训练了一年的民壮最起码有一半人以上愿意出城搏军功,想必锦州守军也有不少好汉,凑出五六千人应该不成问题。

    到时候集中锦州守军的铠甲统一装备出城鏖战的志愿军,虽然不足以武装到牙齿也不比建奴的装备逊色,足以一战。

    何时动手当然不会盲目冒险,总要在和家主取得联系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在约定时间才会进行。

    锦州蠢蠢欲动了,文官武将都想得军功搏前程,他们的家丁一个个摩拳擦掌。

    凡事都是双刃剑,围点打援也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就会变成中心开花,不幸的八小就是玩砸了围点打援,后金军腹背受敌恐怕在所难免喽。

    锦州城外壕堑战如火如荼,结果不言而喻,耗不死后金军也会让他们脱层皮,还有远征喀喇沁大草原的明军骑兵锦上添花呢。

    四月中旬,黄明理、黑虎、庆格尔泰等等将领率领的骑兵已经在茫茫大草原急行军五天,他们在四月初七从宁远出发,只带了七天口粮,目的就是减轻负重。

    反正一路杀过去,出现在视野的都是鞑子,只要发现他们部落聚居地缴获的牛羊还会少了,直接杀了吃肉即可,这时可管不着蒙古部落是不是可持续发展。

    初夏的草原一片生机盎然,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苍穹大地上终于出现了一个个蒙古包,这是一个两三千人的大部落,可惜成年男子不多,放牧的大多数是老小,甚至还有女人。

    男人哪里去了?他们当然是做强盗去了,此刻应该在锦州城外流着哈喇子,幻想着后金军攻破锦州城抢汉人的金银财宝和香喷喷的女人呢。

    可惜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了,“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四面包围而来的一万八千余骑兵,近三万匹战马震颤了大地。

    蒙古语凄厉的哭喊:“明军!明军袭击,快跑啊!”一部分反应奇快的鞑子打马四散奔逃。

    “嗖、嗖、嗖!”尖利的破空声划过弧线,“噗嗤、噗嗤……。”的箭矢入肉声不断传来。

    “西溜溜!西溜溜……。”战马的嘶鸣不绝于耳,美丽祥和的大草原马上变成了鲜血迸溅的战场。

    喀喇沁人聚居区顿时鸡飞狗跳,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夹杂着刀光血影……。

    主将黄明理已经无法亲自开弓放箭和敌骑面对面冲杀,他满眼羡慕瞧着那些龙精虎猛的骑兵战士如风卷残云般席卷喀喇沁人的营地。

    黄明理信马由缰慢跑着跟随在黄家骑士后边,周围足一个百总骑兵护卫。

    “哈哈哈,喀喇沁大草原,我黄明理又来此一游也!黑虎,你有没有命令麾下不要斩尽杀绝,总要放几骑让他们去锦州送信啊!”意气风发的黄明理开怀大笑道。

    “那是当然,如果不悠着点,这里才两三百骑,连有盔甲都难得一见,他们哪里有逃出生天的可能性。”

    黄明理点点头道:“好,传令立刻烤全羊,咱们休息一个时辰继续往北。”

第五百七十一章: 奔袭喀喇沁

    黑虎道:“妈的!吃了五天干粮嘴里都淡出鸟来了,今天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吃肉了。”

    中军开始布置防务,选择就地扎营,刚刚用为数不多的医疗车和补给车围了一个圈,庆格尔泰就打马疾驰而来。

    他见到黄明理大声道:“报告大人,本官请示如何对待擒获的俘虏和女人?”

    黄明理道:“我军此次突袭需要的就是速度,你完全可以按照草原法则处理俘虏,带不走的女人就扔下让她们各自逃生即可。”

    庆格尔泰期望得到人口,他还是把缴获的马匹、大车统统利用起来,把女人和不高过车轮的孩子都带上,这些蒙古女子骑术不错,只要派少量骑兵监视,她们跟上队伍游刃有余。

    不一会儿满头大汗的韩宽带着一千余黄家骑士疾驰而来,他们牛掰得很,都是一人三匹战马。

    见到了黄明理,韩宽乐滋滋道:“大人,来到大草原几乎没什么缴获入得眼,就是这些战马还过得去,虽然蒙古马矮小了一些,好在不它们不娇贵容易养活。”

    黄明理道:“本官终于知道为什么家主会隔三差五就让兄弟们来大草原转一遭了。”

    韩宽笑出了声,道:“是啊!咱们黄家从来不缺战马,如果需要马匹,直接来草原上找蒙古诸部用刀子友好协商即可!”

    一众将领都坏坏的大笑起来,他们一个个被家主教育得惟我独尊,崇尚武力,爱好掠夺,忘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具备了一个殖民者最起码的素质。

    发现了一个喀喇沁部落,足以说明突袭部队来到了他们的游牧范围,接下来就是接二连三。

    黄家斥候远远地放出去,他们都有千里镜用来观察、每一组斥候还会拥有一个固定式望远镜。

    斥候都是精挑细选的优秀战士,都经过统一培训,旗语、手语能够完全掌握,他们为了不被敌军包饺子,在接近陌生区域时会选择一个高地架起固定式望远镜仔细观察前面二十里有没有大股敌军活动。

    茫茫大草原可谓一览无余,大规模敌军想要隐蔽发动突袭,要躲过黄家斥候千里镜和固定式望远镜的窥探着实不容易。

    前出侦察的斥候很容易就探查到了大军行进路线上几个喀喇沁部落聚居地,明军骑兵奔袭当然都是有的放矢。

    黄明理意气风发带着战士们席卷喀喇沁草原,五天内打了七八个一无所知的部落。

    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出现,因为这些部落里的战士大部分都去追随后金主子打草谷去了,哪里会想到明军也会来草原抓两脚羊。

    完全是一边倒的战斗,可惜喀喇沁部落太贫穷,缴获的金银财宝有限,唯有人口和牲畜值得一提,当然会解救许多为奴的汉民也会得到许多被喀喇沁掳掠来的其他部落的战俘。

    被围捕的喀喇沁俘虏不可能都是硬骨头,经过分别拷问,明军有了明确目标喀喇沁部大台吉博尔济吉特奥巴的盘踞地格勒珠尔根城。

    此地离宁远城两千五百里,离黄明理大军现在的位置还有一千里。

    这一次来喀喇沁就是杀人立威,奥巴这第一个投靠建奴的蒙古奴才,历史上有几个女儿、孙女成为满清皇后、皇妃,绝对是建奴的第一大走狗。

    他利欲熏心,把喀喇沁的主力派去锦州城下助纣为虐。

    已知后金、鞑子联军势必会在锦州城下和家主率领的步兵胶着无法脱身,更加不可能兼顾遥远的喀喇沁王都,如此战机黄明理怎么可能放过,一路杀过去目标直指奥巴。

    骑兵部队行军七天,一路上又围歼了十几个大小不同的喀喇沁部落,明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因为喀喇沁轻骑兵装备本来就烂,追随后金主子的主力还带走了装备相对好一些的战士,留下人马的装备简直约等于没有。

    武装到牙齿的明军不仅有精钢滑轮弓和钢箭,还有双管短铳,甚至带有几百支燧发膛线长枪。

    每一次围歼一盘散沙的喀喇沁部落都是以几十比一的兵力优势四面堵截,力量悬殊下当然不会遭遇像模像样的反击。

    一般情况下喀喇沁鞑子都是望风而逃,明军射杀的鞑子有八成都是钢箭射入后心导致鞑子毙命。

    明军损失不大,战果倒是不少,队伍里的马匹数量已经暴增一倍有余,还解救了几大千沦落为奴的汉人,人马浩浩荡荡逼近格勒珠尔根城。

    由此可见大明何愁缺少战马?只要成功突袭一次大草原,其他缴获不值一提,得到成千上万的马匹那是不言而喻。

    黄明理来巧了,奴才奥巴此时正病入膏肓,他的两个儿子乌克善、满珠习礼带着大部分喀喇沁骑兵去了锦州城下,如今身边只有次子蟒孤,三子索纳穆。

    此时正是喀喇沁部落政权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奥巴老奴才已经病得说不出话,现在是次子蟒孤临时代理喀喇沁部落大小事务。

    明军千军万马来袭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格勒珠尔根城,初时没有一个喀喇沁部落的酋长相信,因为明军对阵后金军屡战屡败,现如今被大金国主子围困了锦州城。

    他们认为明国救援锦州都力有不逮,哪有可能还会分兵千里迢迢奔袭大草原?

    接下来几天有好几批被灭了部落的喀喇沁轻骑兵逃到格勒珠尔根城,喀喇沁的酋长们才相信确有其事,一个个惊慌失措,主事的奥巴次子蟒孤立刻派遣信使去锦州城外求援。

    敌人千里奔袭,喀喇沁只能应战,格勒珠尔根城在八年前被林丹汗带着大军包围了一次,当时奥巴领导的喀喇沁部落人马根本打不过林丹汗的察哈尔骑兵。

    奥巴紧急向盟友大金军求援,野猪皮其实救援喀喇沁的态度也不坚定,实际上只是虚张声势,并没有死保奥巴的意思。只不过派遣莽古尔泰率领五千八旗骑兵来援。

    可是志大才疏的林丹汗察哈尔部经常被建奴狂揍,他被打怕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取王都

    妄图吞并喀喇沁的林丹汗得到后金出援的消息后,不愿与建奴正面交锋,而是匆忙撤退,格勒珠尔根城之围遂解。

    由此可见后金的军力强于林丹汗,察哈尔骑兵的战斗力又强过喀喇沁部落,奥巴的人马在草原上有可能是比较烂的存在,黄明理这一次绝对是挑了一个软柿子捏。

    喀喇沁的王都格勒珠尔根城再次受到威胁,他们依旧想好事,再次求援与大金国,当然也要求参与攻击锦州的喀喇沁两位台吉乌克善、满珠习礼火速回师。

    明军骑兵铺天盖地而来,按理说长途奔袭的骑兵没有攻坚的能力啊!但是这个位于嫩江上游所谓的城池不值一提,在大明根本算不上城池,至多就是个大一些的土围子而已。

    穷得叮当响的喀喇沁根本没有火器,守城的火炮当然没有,当然,即便他们拥有火炮,也不可能在城头打响。

    这个时代的火炮可不是拉上城墙就可以放炮,需要专门修建炮台才可以发射,要不然几炮打出,是不是打到敌人不好说,强大的后座力把夯土城墙震塌了十之**。

    喀喇沁的战士之所以战斗力不行,也完全归罪于太穷,他们不仅没有像样的盔甲,连用的箭矢都有一大半都不是铁质箭头,而是骨质。

    因此一副结实的铠甲对于冷兵器骑兵尤为重要,努尔哈赤起家时为何不强调有多少人马,而是强调十三副铠甲起兵?

    这是因为同样技艺的骑兵,一个装备铠甲和强弓、铁箭的骑士说不定会一战射杀几个,甚至十几个没有铠甲的敌军骑兵也不稀奇。

    准备攻坚的明军虽然没有带火炮,可是为了以防万一带来了不少火药,还有几百颗“飞震天雷”。

    格勒珠尔根城连败逃到这里的轻骑兵一共有军民不超过四万,其中能够算得上战士的已经不满八千,喀喇沁人很识相,没有出城迎战,而是选择守城。

    蒙古人守城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他们只不过由软弓骑射转换成在城头使用硬弓步射而已,谈不上有什么守城器械。

    明军来到格勒珠尔根城下,根本不围城,而是选择在城南突破,大军准备了一天,在随军工程兵的指挥下,在几千汉人的协助下,明军做了几十个用大树拼凑的盾车。

    第二天晌午攻击开始,一万明军骑兵严阵以待,五千内喀尔喀骑兵来回奔驰。

    韩宽和鲁承祖指挥黄家精钢滑轮弓手和火枪手下马隐蔽在盾车后接近格勒珠尔根南城墙,虽然钢箭中只夹杂着三百多颗米尼弹,但是足以导致在城头妄图螳臂当车的喀喇沁战士吓破了胆。

    很快城头就再也看不到喀喇沁战士开弓放箭,他们的守城意志根本不坚决,见明军火枪歹毒钢箭很辣,马上下城牵马准备逃之夭夭。

    明军从容在城门洞安放了一颗足三百斤火药的大炸弹,轰天巨响过后,连城门洞带十几步的土城墙轰然倒塌。

    只不过一个时辰而已,格勒珠尔根城被攻破,由于明军只攻击一点,喀喇沁骑兵根本没有人再敢恋战,得知南门被明军突破,一个个跨马从另外三个城门夺路而逃。

    步战攻城的明军不紧不慢的掩杀开始,被打掉了精气神的喀喇沁鞑子一个个亡命天涯,基本没有人胆敢回头一战,城市巷战根本没有发生。

    在城下游弋的庆格尔泰马上带领内喀尔喀和明军骑兵往三个方向穷追不舍,鞑子们都在比骑术,都在玩狂飙。

    鞑子果然骑术了得,被他们逃了有五六千轻骑兵,可惜格勒珠尔根城内的老幼妇孺跑不了,没有抢到战马的青壮也溜不掉,一个个被包抄而来的明军骑兵堵在城里。。

    明军这一战俘获了近三万喀喇沁鞑子,再次解救了数千汉人,这里有许多是崇祯二年被喀喇沁鞑子掳掠来的北直隶老百姓,顺天府、永平府籍最多。

    已经被裹挟到离边墙接近三千里的遥远北方为奴三年多,许多汉人忍受不了奴役死在饥寒交迫里,想不到王师北进三千里直捣巢穴,所有获救的汉人都嚎啕大哭。

    此时此景似曾相识,黄明理已经多次救汉民于水深火热,他知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