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师老百姓会发现所谓的不纳粮的“闯王”原来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惯匪,最后李独眼是不是会被京师好人用板儿砖拍死都不好说。
贼兵在京师吃香喝辣睡美女抢金银财宝战斗力会急转直下,等“战神”军人来围歼之时,这些贼兵犹如过街老鼠般,他们被包围在京城一丝逃出生天的机会都不会有。
宋献策、牛金星这两个闯贼的狗头军师出谋划策,他们献计请“闯王”派出精明强干之人化妆成山陕、河南官吏的幸存子弟逃亡京师。
让这些人带上金银在京师内城、外城购买宅院安家落户,以后攻打京师之时里应外合一定会事半功倍。
大明军队毕竟是政府军,守卫的城池都尽可能放四乡八壤的老百姓入城躲避。
太多不知变通进士出身的知府、巡抚等等文官都高调表态为民、为朝廷守土,谁也不敢承担拒绝老百姓入城避难导致老百姓被贼兵屠杀的罪责。
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
闯贼较好的利用了大明官员的无奈之举,太多城池都混入了暗桩,在攻城之战打响之时,往往都是城池内部陷入混乱,最后导致守军以为城破没有了战斗意志,最终落荒而逃。
里应外合夺取大明城池,闯贼部已经玩得驾轻就熟,对付即将夺取的京师他们当然要把这样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山陕、河南太多官吏被灭门,也有太多官吏投降了,闯贼得到的大明官印和相关文书太多,给去京师卧底之人开具的文书如假包换,任谁也瞧不出破绽。
其实大明的路引制度在这末世已经形同虚设,各级官吏贪腐成风,只要给银子谁还会跟谁较真?
就这样,今天三十明天五十,上千人带着金银悄悄地利用京城老居民大量流出,新居民大量进入的好机会潜伏到了京师。
进入京城成为暗桩的贼兵很低调,他们大多数都是精细之人,为了不暴露身份都遵纪守法做老好人,人浮于事的大明官方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
这些异常举动当然被“南明”北直隶军情处察觉,但是钱猛得到的命令是保障所有的“南明”官员、职员人身安全,其他事情只监督不干预。
钱猛作为一个大特务头子在大明京师混迹小二十年,政治觉悟不低,他知道家主志存高远,也知道家主早晚会入主中原,现如今闯贼跟大明干得昏天黑地有利于“南明”,他在这个微妙关头当然会保持沉默。
“南明”特工无所不在,钱猛调整了工作重点,他把精力放在了内城,重点防范王恭厂新区不被闯贼暗探渗透,他开始策划如何迅捷撤离“南明”工作人员,免得到了贼兵大举进犯之时忙中出乱。
所以看上去风平浪静的京师其实暗流涌动,几方势力交错,各怀鬼胎,到了翻脸之时混乱程度难以想象。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日,南明国都“新杭州”张灯结彩,国王黄胜迎娶大明坤兴公主的婚礼如期举行。
王宫广场进行了大阅兵,七营全副武装的“战神”子弟兵结成方阵通过广场,数万嘉宾见识了龙精虎猛的战士,强大的“南明”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夜幕降临,火树银花不夜天,几十万军民高歌取醉,绚丽的烟花不时冲破夜空,爆竹声此起彼伏,喧闹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
张焉皇后和周皇后得到了“南明”方面盛情款待,见到了规模宏大的婚礼,都发自内心为坤兴公主高兴,几位皇子如同出笼的小鸟一样,他们爱上了这里的自由,人人乐不思蜀。
更深露重,烛影摇红,豆蔻年华的美少女在忐忑中见到了如意郎君,发现比自己父亲年长的新郎看上去很年轻,个性张扬的脸庞刮得干干净净。
少女美眸凝视着心上人,佳期如梦只觉得一切都如同幻境,一切都美的那么不真实,连新郎的模样都不是自己想象中。
在坤兴的想象中,大自己父亲两岁的心上人理当如同父亲般颔下应该有几缕胡须飘动。
黄胜瞧着掀开红盖头的小新娘,小姑娘同样羞涩的偷眼瞧新郎官,吹弹可破的俏脸泛出桃红。
黄胜没有急吼吼的跟小萝莉同房,而是把她抱坐在腿上用自己的下巴摩挲小新娘稚嫩的俏脸,坤兴公主娇羞无限,如父爱般的感觉让她心花怒放。
俏佳人第一次被一个健硕的男子抱着,耳鬓厮磨太多感觉五味杂陈,身体内有了酥麻难当的小味道……
黄胜轻轻地捧起坤兴的脸庞凝视着她的双眸道:“小可人儿,嫁于我为妻仅仅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自己心里乐意吗?”
坤兴羞愧难当,娇滴滴道:“妾身儿时就知道我大明有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妾身能觅如此佳婿乃是前世修来的。”
童言无忌,黄胜大叔好久没听到这样直白的恭维,他哈哈大笑用力把坤兴举过头顶转了三圈,道:“我一定会给你幸福的一生,让你快乐一辈子。”
简单的承诺乐坏了小萝莉,她含情脉脉道:“夫君,妾身不会恃宠生骄,妾身也要学蓝妃姐姐,做一个有用的人。”
“哈哈,在这里你是自由的,我要你快快乐乐生活,无论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去尝试,只是不要累着自己,要量力而行。”
“哎,妾身遵命,夫君,妾身伺候您睡下可好?”
大明上国乃是礼仪之邦,调教出来的公主果然礼数周到,小小年纪就懂得夫为妻纲,新婚的第一天就放下了大明公主的身份,尽一个妻子的本分。
后来小坤兴就在黄胜宽阔的怀里沉沉睡去,嘴角还露出甜甜的笑意……
斗转星移光阴似箭,眨眼间就到了崇祯十六年底,来自大明紫禁城的宫女、太监、嫔妃获得了一次快乐的旅行,在“新杭州”吹着海风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暂时忘记了北国的冰雪。
洁白的海滩上不时有许多美人笑语盈盈走过,沁人心脾的暗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当地土著女子一个个自惭形秽,因为来自天朝上国的女人一个个美若仙子,哪里像她们那样长的又黑又瘦,颧骨高嘴巴大。
这几年大量资本涌入“南明”,大量人才来到“南明”工作,这个在蓬勃发展中的国度日新月异。
资本的力量推动社会高速发展,每天都有技术革新在进行,上市公司已经发展到了五六十家,有一大半上市公司的分红都安排在年底。
老牌白马股当然是“华夏发展”,今年可观的分红让诸多股东乐得合不拢嘴,“华夏橡胶”和“棕榈油”这两支股票异军突起,今年的分红高达三块半银币让许多投资人始料未及。
高额分红的还要数“华夏车辆”,经过两次扩股增容,投资人的股本如今已经翻了两倍有余。
诸多“南明”子民享受到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他们人人感谢南王号召大家购买“华夏车辆”的股票,感谢南王为本金不足的老百姓提供融资便利。
第七百九十五章:居安思危
如今又有“南明”政府投资的一个企业即将上市,这个股份制企业名称是“动力机车”,主要产品是使用在热动力军舰上的蒸汽机以及配套产品,马上还会量产蒸汽机火车头。
年底,整个“新杭州”都在津津乐道刚刚完成实验室测试的新产品蒸汽机火车头,还有与之配套的铁路,人人对即将上市的“动力机车”股票感兴趣,申请购买的资金高达数千万块银币。
许多大明官宦购买了大量“南明”上市公司的股票,他们也是投资人之一,年底各大上市公司的业绩发布会公布,得到了高额分红的投资人都在弹冠相庆。
“南明”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发展,一套还算严格的监管法规已经颁布,在金融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股票交易不允许加任何杠杆,投资人有多少钱只能买对应市值的多少股票。
“南明”金融从业者也从无到有,而且逐渐壮大,相对应的学科已经有三所大学开设,培养专业金融人才已经开始。
由于“南明”杜绝文盲,老百姓大多数能写会算,许多人都懂得了理财,最起码他们会把积蓄存进大钱庄生息。
来“新杭州”参加婚礼的大明达官贵人年底比较忙,他们不仅仅参加许多业绩发布会,还要打听最近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他们听说了即将推出的“动力机车”马上加入到了申购大军。
还有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支叫做“华夏铁路”的股票发售,据说有了铁路,走陆路不仅仅可以日夜兼程,还如同乘坐邮轮般舒适,速度要比四轮马车快双倍以上。
“南明”的好东西层出不穷,可以投资的机会太多了,大明投资人都爱上了这个王道乐土,许多人纷纷转变了置办田亩的土财主作风。
南王早就承诺,“南明”、大明不分彼此,来自大明的投资人跟“南明”子民享受同等待遇,他们交上保证金申购新股也能够保证按照统一比例配给。
张焉皇后见大家在“新杭州”或逍遥度日或忙着自己的生意绝口不提归期只好自己来做恶人,她跟周皇后和皇子朱慈炯商议是不是把归期定下来。
他们正在谈论之时,坤兴公主来见礼,蜜月期刚刚过去不久,小萝莉脸上荡漾着幸福感。
周皇后见女儿过得滋润,心里自然无比欢喜,想不到文韬武略的南王还是一个会疼人的主,她看着容光焕发的女儿道:“儿,多陪着你家王爷要紧,别有事没事就过来这边,我们这里一切安好,现在正商量着准备回去呢。”
张皇后道:“这些日子叨扰,‘南明’礼数周到,我们觉得很舒心,可是这里纵有千般好毕竟不是自己的家呀!近几日我们准备回去了。”
坤兴走上前牵着张焉的手道:“王爷就猜到母后要急着回去,特意让我来劝大家不必如此,眼看着要过年呢,总不能让这许多人在海上过新年呀!”
张焉算算日子道:“是啊,本宫倒是没想到马上过年了,这里每日都如同夏季,本宫一点点都没有觉得要过年了。”
周皇后道:“是啊,怪不得‘南明’粮食充足,这里每个月都有收成,确实是个好地方。”
张焉道:“本宫瞧见了许许多多水稻田,这里好像都在种稻子,没有人种麦子呢。”
周皇后是苏州人,知道水稻产量比麦子高多了,道:“嫂皇后,‘南明’每年运去大明许多稻米就是得益于这里水源充足,稻米产量高啊!”
张焉感叹道:“民以食为天,‘南明’粮食产量如此之高当然国富民安,儿真是嫁来了一个好地方。”
女人果然容易歪楼,谈归期谈着谈着变成了谈论农业。
坤兴笑盈盈瞧着母后,也不插话,最后还是张焉笑着跟周后和坤兴商量道:“要不咱们这许多人再叨扰半个月,过了正月初五再回家如何?”
坤兴道:“这里的新年也是热闹非凡,习俗跟大明别无二致,据说正月十五的花灯如繁星般,母后,你们不用着急回去,王爷要求我一定要挽留大家过了三月份再回家。”
周皇后道:“住到三月份才回家?这时间也太长了不妥,客去主人安,儿你还是转告南王,我们年后就走吧!”
坤兴道:“母后有所不知,大家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如果贸然回去,此时京师正是隆冬,冷热交替太突然有可能导致许多身体单薄之人生病,要是出现时疫就麻烦了。”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
女婿热情挽留,考虑得周到,此时回大明正是数九寒冬,大家在“新杭州”感觉如同盛夏,有可能不能适应冰火两重天,闹出疫病确实不得了。
再加上大明送亲团所有人的日子都过得舒心,多盘桓一些时日人人乐见其成,最后周皇后、张焉皇后欣然同意一直住到三月份再做打算。
见母亲和张皇后都答应留下来过春节并且一直住到三月份,坤兴无比高兴,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回禀夫君。
大明宾客暂时不走才在计划之中,才会起到效果,黄胜大量救人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黄胜只剩下耐心等待崇祯十七年来临,千军万马都准备好了,建立日不落帝国只争朝夕。
“南明”领地外松内紧,扩军计划正在执行之中,许多一级乡勇成为辅兵,诸多辅兵转正成为一名光荣的“战神”正兵。
虽然“南明”经济水平日新月异,但是青少年从军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为国征战为了荣誉而战的思想深入人心,当然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可忽略。
眼界开阔的汉人青少年都懂得居安思危,也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使得汉民族成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唯有自强不息。
为了国家、名族而战,也为了封妻荫子封侯拜将而战是每一个志存高远的汉族青少年的追求,国家又要吹响战斗的号角,“南明”军民都积极响应。
第七百九十六章:宁武关
在崇祯十六年十月中旬,黄胜收到了王妃马香菱从四川石柱寄来的书信。
信中马香菱没有流露出一丝对王爷又添美娇娘行为的不满,还给坤兴带了许多蜀锦、蜀笺、蜀绣等等地方特产。
“南明”和大明联姻之事早就传遍巴蜀,马香菱不但没有一丝芥蒂恰恰相反她还与有荣焉,因为她嫁给南王是侧妃,而大明公主也即将成为侧妃之一。
秦良玉更加恪守君君臣臣的礼节,皇帝嫁公主哪怕是嫁给她的女婿,秦良玉也会以礼相待,来自石柱的贺仪都是她亲自张罗,不是受限于山陕贼兵虎视眈眈,秦良玉都有来“新杭州”观礼的想法。
马香菱的信中当然会流露相思无限,她告知夫君由于母亲知道“南明”大军在辽东鏖战建奴,石柱兵目前都在强化训练,母亲担心建奴难打,又发动了三千子弟兵顺江而下去辽东成为补充兵。
母亲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全火器的女兵营战斗力不容小觑,甚至要求她带上女兵营赶去辽东参战。
马香菱来信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询问辽东战局究竟如何?想知道女兵营有没有去辽东参战的可能性。
黄胜看到此处哑然失笑,马香菱见辽东打得热闹想亲自带着女兵营上去搏军功,借母亲的提议来试探自己的态度。
四川不能被流寇祸害是底线之一,为此黄胜殚精竭虑提前布局,又不遗余力支持白杆兵发展,担心秦良玉带兵出川剿寇又进行了釜底抽薪。
眼看着布置已经显现成效,李独眼很快就会发兵攻取京师,万万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意外,要是此时秦良玉忽然进军汉中,无论是否愿意,闯贼都要回头跟白杆兵死磕。
伪“大顺”国都在陕西西安,要是丢了汉中闯贼岂不是把腚眼暴露给白杆兵狂虐。
黄胜写了一份很长的信给马香菱阐明利害,要她以母亲和秦家、马家老小的安危为首要任务,要承担起抵抗流寇入境保全蜀中千万老百姓生命财产的重任,不可以任性。
马香菱很听话,接到夫君的来信立刻放下带兵去辽东的想法一门心思用来盘算如何固守巴蜀,当然,缠着母亲,始终不离她左右马香菱做得更好。
蜀中由于大部分白杆兵远赴辽东作战,短时间只能采取守势,没有跟闯贼大规模冲突。秦良玉咬着牙在蛰伏,她急切盼望儿子、女婿灭了建奴后回师收拾流寇。
崇祯十七年正月,觉得貌似没有后顾之忧的闯贼大举东进,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举手投降的大明官吏、将领不计其数。
二月七日,坚城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见贼兵漫山遍野,知道无法杀出重围选择杀妻后自尽成仁。
李独眼在太原得到了许多补给,他号令全军休整八天,期间又裹挟了大量山西老百姓,接下来攻取忻州一战而下,紧接着急攻周遇吉总兵官驻守的代州。
周遇吉在代州坚守,面对数万被逼无奈拿着棍棒锄头来攻城的山西老百姓束手无策,城里也聚满了逃入城池避难的老百姓,数天之后,粮尽援绝。
周遇吉只能率军突围退保宁武关,闯贼又顺利拿下了代州城,李独眼意气风发不肯给明军喘息之机,即刻发兵乘胜追击。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传说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
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明朝景泰年间建筑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子骑兵袭扰的山西三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英雄末路,纵然周遇吉一身是胆又能如何?无论他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是无法与闯贼数十万大军相抗衡,遭遇败绩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宁武关地势险要,而闯贼又志在必得,此次战役进行得相当惨烈。
贼兵裹挟老百姓夜以继日猛攻关城,在守关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下伤亡惨重。
牛金星献计,让人写了大量传单射入关城,威胁宁武关驻守军民,“五日不降者屠其城“。
闯贼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明军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也曾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但被“一军皆忠义”的周遇吉断然拒绝。
周遇吉不但不投降还在积极组织防守反击,他让麾下打开城门诱惑数千贼兵突入瓮城,然后火速落下千斤闸聚歼,获得小胜。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闯贼见伤亡太大动摇了决心,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但是宋献策、牛金星、刘宗敏等等将领一致要求坚持。
贼兵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很快他们发现发现守军炮火越来越弱,接下来攻城火炮再也不会遭遇还击,成为单方面炮击。
刘宗敏判断明军应该是火药用光了,他大声传令告知喽们这个情况,贼兵闻听后士气大振,一个个如同服用了兴奋剂般潮涌上前,宁武关在不间断的炮火的轰击之下,关城不断坍塌。
刘宗敏亲自压阵,贼兵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胆敢后退一步的军民杀无赦,宁武关终于没有能够抵挡住这一波段强攻。
高声叫骂的贼兵突入关城,守城军民纷纷倒在血泊之中,明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周遇吉没有放弃,他继续指挥军民巷战,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