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八部的官员大多数来自“南明”起家人马,胡建亚、吴有性、方以智、边之名、黎喜明、顾山海等等都得到了重用。
新朝还有一个举措让人大跌眼镜,有大量女性成为正四品以上级大员,居然有皇妃兼官职。这不奇怪,顾铃儿、赵蕊本来就是“华夏大钱庄”的董事兼高管,如今隶属于国资部,她们是当仁不让的尚书大人。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管理和监督,白牡丹、蓝媚娘几个管理股票交易所多年,成为证监部尚书、侍郎理所当然。
宣传工作一直都是蓝彩儿、如梦、徐佛家、柳如是等等精心策划,成效有目共睹,如今设立宣传部,她们成为第一任高官实至名归。
如此多的女性成为大明高官,原“南明”文武、百姓乐见其成,人人津津乐道,导致太多女孩子更加认真读书。
于此相反原大明文武都觉得牝鸡司晨人心不古祸福难料。
可是他们家中的女眷得知新朝真的用女人当官,一个个兴奋莫名,小妾、女儿纷纷缠着老爷,要求送她们去读新学,她们想以后获得高官厚禄,争取成就超过老爷。
男尊女卑的礼教岌岌可危,原大明的士大夫亚历山大,他们还不便公然反对女性为官,因为他们发现几位皇妃也是当朝重臣,自己家中的女眷全部趋之若鹜。
新朝新气象,封公封侯者不知凡几,封王者也会屡见不鲜。
黄胜不搞异姓不可以封王的把戏,因为新大明的爵位只不过是荣誉和级别工资,连荣誉都吝啬不肯给劳苦功高的部下,这个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连多发点工资都舍不得的老板当然不是好老板。
黄胜为了当好皇帝,做好大明帝国的大老板,舍得给手下的管理精英发高工资,舍得给他们崇高的荣誉。
虽然还没有进行登基大典,但是合二为一的新大明已经开始运转。
以后历史学家为了区分,把自洪武元年起崇祯十七年止,先后经历了十六位皇帝共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称作“朱明”,把自中兴元年起的大明称作“黄明”。
大量文官武将被重新任免,外放的文武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官署所在地赴任,两广、福建早在黄胜担任两广总督巡抚福建之时就已经被完全渗透,现在以皇权委派文武遭遇抵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云南、贵州是“战神”子弟兵长征路上重点宣传区域,太多云贵子弟投奔了“南明”,现在两国合并成为新的大明帝国,黄胜成为皇帝肯定能够得到云贵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黄胜派遣官员去大明南方省份落地生根,带去一些服役超过五年的战士荣归故里。
籍贯大西南的“战神”子弟兵不少,有了他们去乡、里担任里长、亭长,新大明地方官建立保甲联防体系进行土地改革就容易太多。
不出两三年,保甲体系就会发挥效用,这时地方官已经立足稳健,接下来再徐徐图谋各地土司就会事半功倍。
最后的目的就是打破如同小王国那样的土司格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大明国土上都必须采用一部法律准绳。
改土归流治标不治本,只不过地方官不是土司老爷而是朝廷委派的知县、知州老爷而已,地方上依旧是宗族势力在统治社会。
黄胜领导的大明会从根本上打破西南土司明面上服从朝廷管理,暗地里自成体系的隐患,大明中央政权的政令可以一直传达到保甲。
历史上,大明爆发的奢安之乱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十七年之多,波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省,死伤军民高达百余万。
期间数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交战持续了九年,耗费了太多粮饷,毁掉了许多州府,导致大明国力急转直下,间接地成就了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实实在在的便宜了满清。
土司为什么能够造反?因为他们有人口、有地盘、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还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第八百四十五章:围而不攻
中兴大帝执政的大明帝国只有汉人才会拥有武器,所有的汉人男丁都有义务拿起武器听从国家的召唤。
没有任何私人武装的存在,更加没有任何地方是法律的盲区。
土司老爷们识相给他富贵,胆敢不识抬举,没收他们的田产、财产迁徙他们的三族去澳大利亚重新开始。
一个强硬的大明帝国以不容分辨的强权推行保甲联防,以不可抗拒的义务教育法推行全民汉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杀几个冥顽不灵的土司还是有必要的。
宣传队大力宣传南王已经登基成为大明中兴大帝,京畿之地的军民得知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人人期待新生活的开始。
参战的将士们当然精神百倍,中原大地上的清剿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各路明军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闯贼的主力被“战神”子弟兵困在京城,山陕、河南的余孽更加不堪,他们哪里挡得住明军兵锋。
京城已经被团团包围长达一个多月,每天对“大顺”军的策反都在进行中。
李自成不会轻易放弃垂死挣扎,在这期间他又派出两员心腹大将刘芳亮、李过组织了一次夜袭。
他们抱着试探虚实的态度,存着能跑出去一个算一个的心思,期望值是突破包围圈杀往昌平方向。
可惜京城内到处都有“南明”军情处暗桩,天上还不时有热气球飘过,城墙边还有望哨上成百上千架望远镜全天候监视,闯贼要神不知鬼不觉进行兵马调动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闯贼为了严防死守早就把城门洞堵得严严实实,现在要出城发动偷袭又不得不在夜间偷偷地搬运堵城门的石头、沙包,动静如此之大,怎么可能做到神不知鬼不晓。
结果可想而知,本来准备发动偷袭的“大顺”军反而落入“战神”军人的圈套,一万余老营马队被截断归路,形成反包围的“战神”人马打得很轻松。
刘芳亮和李过在混战中受伤,他们很不辛被自己人出卖了,成为了“战神”俘虏。
此战收获颇丰,战马缴获了超过两万匹,那是由于闯贼下了大本钱,出城一战的老营马军都是一人双马,这些妄图杀出包围圈的积年老匪在京师当然抢了不少财货,备用马的褡裢里大部分都是携带的黄金。
最后经过镇抚官汇总统计,确认缴获的贵金属以白银计高达二百万两有余。
第二天,宣传队纷纷喊话告知城内贼兵昨夜战果,经过教育的刘宗敏亲卫刘二声嘶力竭参与喊话,他告诉城内的同乡们,汝侯刘宗敏、左营制将军刘芳亮、亳侯李过已经成为阶下囚。
刘二毕竟是刘宗敏的本家侄子,在“大顺”军中地位不低,也有些口才。
他用乡音讲述被俘后的所见所闻,告诉城内的袍泽,南王已经是大明的新皇帝,“战神”军人现在都是明军,他们已经把伪“大清”打得亡国灭种了,伪“大顺”军转世重新投胎也不可能打得过新明军。
本来还心存侥幸的“大顺”军彻底绝望了,南王成为了大明中兴大帝,怎么可能不夺回京师?“战神”军人融入明军,所有的明军都会脱胎换骨,战斗力岂是“大顺”军能够抗衡?
新大明根本没有后顾之忧,曾经在辽东横行无忌的建奴已经飞灰湮灭,咱们如果不选择投降,下场恐怕比建奴好不了多少!
宣传队的喊话还有漫天飞舞的传单配合,没多久京城内的居民和贼兵都知道大明换了帝王,建奴已经亡国灭种,京师老百姓得知消息人人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大顺”文武和士卒确认了这个消息人人如丧妣考。
正喝着闷酒的李自成得知噩耗一脚踹翻了饭桌,随即歇斯底里咆哮起来,状如一匹受伤的狼。
“大顺”军更无战心,组织偷袭的是两位猛将,选拔的人马都是精选的老营兄弟,他们杀出城池连一朵浪花都没有泛起就全军覆没,这样的打击任谁也难以承受。
接下来选择攀越城墙投降的不仅仅是前明军了,“大顺”军也开始多了起来,对前明军的监督也变成人浮于事,缴械投降已经蔚然成风。
城里贼兵在焦急地等待最后时刻降临,他们实在受不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煎熬。
可是“战神”依旧围而不攻,每天都在打心理战,连贼兵都认为实属多此一举,他们根本没有准备负隅顽抗,都等着束手就缚,干嘛天天打嘴仗就是不动真格的?
黄明理又何尝不知京城唾手可得,但是他知道深浅,如此滔天大功他不敢争,夺回大明京城的荣耀当然要归于英明神武的中兴大帝。
一切准备就绪,夺回京城拿下闯贼结束旷日持久的内乱恰是时候。
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原被兵祸糟蹋得十室九空,应该结束这毫无意义的内战给中原汉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崇祯十七年六月中旬,黄胜带领没有外放的文武百官经京津高速大马路来到了广渠门外中军大营。
信王也是一身戎装亲自策马奔腾,他身边有以保卫朱慈突围班底组建的一营人马,这些人的主将依旧是英国公张之极。
为了确保信王的安全,有足一百位特种兵组建的卫队不离他左右,这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不让信王失控。
信王当然是自由的,他可以去任何地方,只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身边少不了一个百总特种兵护驾。
来到广渠门外大营之时天色已晚,急性子的信王没有看到京城被重兵围困千万重的场景心痒难耐,第二天清晨他就迫不及待跑去了前沿阵地查看布防。
他被闯贼戏弄了十几年,屡屡都是在紧要关头功亏一篑让李自成逃之夭夭。自从得知闯贼和大部分贼兵重要头目都被包围在京师之时,朱由检就一直想亲眼看看。
围着京城转悠了一个多时辰,见到了围绕京城戒备森严的阵地,信王目瞪口呆,简直是立体的防线恐怕连飞鸟都难以逾越,众志成城的军人谈笑风生流露出的自信,让他觉得畅快淋漓。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发动总攻
朱由检亲自登上一座钢铁望哨用望远镜远眺紫禁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他一时间百感交集,禁不住泪如雨下。
旁边陪同的黎喜汉笑道:“信王殿下,其实大明军队要入城旦夕之间,估计可能遭遇的抵抗也微乎其微,只不过皇上要把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交给殿下才拖延至今。”
“南……皇上真的准备由本王下达总攻命令?”
“是啊!所有的将士都知道大明崇祯皇帝没有死,现在已经禅让了皇位成为大明信王,当今天子为了给信王复仇的机会,把下令总攻的权力交给信王。”
“真的是这样吗?黎爵爷不要骗本王啊!”
“确实如此,本爵骗你干嘛?”
“哈哈,那么本王就不客气了,传达命令总攻即刻开始。”
“慢着、慢着,殿下要下令也要赶去中军击鼓聚将啊,就随随便便一句话哪里会有人听。”
知道了万事俱备只等待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就会夺回京城,急性子的朱由检一刻都不愿意等,急急忙忙爬下望哨上马狂奔,还好他乃是信王,否则在军营里无故骑马疾驰会被打三十军棍。
许多文武发现一骑绝尘纷纷注目而视,看见策马奔腾的居然是信王,许多前大明文武立刻低下头,毕竟忠臣不事二主乃是儒家教条,大多数人还是要脸面的,跟前老板面对面还是有些尴尬。
大家发现当朝天子真的神经粗大,不仅留着废帝还给予亲王爵位,还不限制他的自由,在中军大营打马疾驰也没有人上前制止。
黄明理早就安排工程兵搭建了供黄胜使用的中军行辕,中军营帐也准备充足,黄胜带着一大群文武到来没有一丝忙乱,一切按部就班。
黄明理的中军跟总赞画部联络不断,京畿的大事小情黄胜了然于胸,他知道闯贼连困兽之斗都做不到,“战神”军人早就准备好了,大家都在等着总攻击的命令。
这个时代都讲究出门看黄历,总喜欢选择黄道吉日,黄胜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定下一个好日子让崇祯下达夺回京师的命令。
刚刚来到中军,一路鞍马劳顿,晚上又召集诸将喝酒聊天一直到深夜,黄胜此时刚刚起床,舒舒服服在坤兴伺候下泡澡,刘应坤来报,信王有急事求见。
这位信王还没有已经是人臣的觉悟啊!黄胜很无奈,只得穿上浴衣滴着汗水带着坤兴来见年轻的老丈人。
没办法,正是六月中旬,**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帆布帐篷里也是无比炎热,黄胜实在不喜欢这个冬天太冷夏天太热的京畿之地,在想着大明以后的国都选在哪里最合适。
见到了信王,黄胜哑然失笑,这么热的天气,原崇祯皇帝居然一身戎装站得笔直。
崇祯搞得如此正式,随随便便穿着浴衣的黄胜倒是有些尴尬,他自我解嘲道:“朕视信王为一家人,故而不拘礼仪,信王也不要拘谨,想要什么尽管开口。”
见皇上说得客气,坤兴偷眼瞧瞧父亲抿着嘴笑了。
朱由检见到黄胜总是有些不自然,他还真的不太习惯向别人行礼,他僵硬着身体抱拳道:“陛下,臣请命下达攻击京城的命令,臣对于夺回京师已经望眼欲穿了。”
听着崇祯在自己面前称臣黄胜感觉很爽,既然用不着选日子总攻,撞日子也行啊!
反正黄明理已经进行了不下于十次攻城演习,城外大军、城内特工早就时刻准备着只等一声令下。
今天就今天吧,谁让人家崇祯已经开了金口。
黄胜道:“朕准了,信王可以即刻聚将下达军令。”
不一会儿,中军鼓响如雷,号角声惊天动地,文官武将纷至沓来。
两个时辰后,绚丽的烟花在京师升空爆燃,有规律的号炮声如雷动,英勇的大明军人按照早已演习多次的进军路线踏着早就制造好的攻城云梯登上了京师城头。
几乎没有遭遇像模像样的抵抗,连枪声都是那么稀疏,遇到的“大顺”军大多数都高举双手,许多人还自豪地告诉明军,他们已经临战起义。
都临阵倒戈了,还等什么?赶紧去劳动啊!成千上万降卒立刻转变成随军壮劳力,马上着手搬运堵城门的材料。
不过半个时辰,城门洞就被清理出来,城门大开千军万马鱼贯而入。
与此同时,京师内城、外城喊杀声四起,那是得到大军总攻信号的军情处暗桩发动了,许多准备反戈的前明军当然临阵起义,连许多普通老百姓都拿起了门杠准备打闯贼。
包围京师两个月,城外大军早就跟城里潜伏的钱猛取得了联系,在完全控制了城墙后,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容易,总攻开始时烟花如何放、号炮是几声城内知道的人太多。
而且还不怕泄密,闯贼即便觉察到明军发动了总攻又当如何?
他们已经穷途末路又能够做出什么部署?又能够有什么伎俩发动反击?
束手就擒已经是“大顺”军最好、最容易选择的结果,负隅顽抗者当然杀无赦!
两个多月的宣传战,贼兵早就失去了战斗意志,炮声隆隆,喊杀声阵阵,噼里啪啦的枪声交织的总攻旋律更加让贼兵胆寒。
“投降免死,明军只诛首恶!”
“扔掉武器跪好,胆敢不老实送你见阎王!”
明军犀利的攻势如摧枯拉朽般,贼兵的抵抗大多数是一触即溃,京师满大街都是抓俘虏的呐喊声。
贼兵无处藏身,因为他们作恶多端人神共愤,京师老百姓哪怕没有能力袭杀他们也会瞄好他们的隐藏地点和逃窜方向,一旦发现明军来到即刻自告奋勇带领“战神”军人去歼灭顽敌。
空军全部出动了,这一次没有带一张传单,热气球内不仅仅有一位飞行员,还上去了三个特种兵,升空的热气球多达两百,也就意味着有六百特种兵即将空降。
这次空降并不代表特种兵是从吊篮里跳向地面,而是热气球尽可能接近计划中的着陆点皇极殿前广场。
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顺”朝的丧钟
空降兵直接空降在金銮殿前,主要任务当然是缉捕李自成,次要目标就是针对伪“大顺”文官武将。
如此中心开花的布置,会让本来就不堪一击的闯贼雪上加霜。
就在城里打得热闹之时,景阳钟敲响的声音穿透了喊杀声和枪声响彻京师上空,亲自带着人马入城的崇祯听见钟声不由得恍如隔世。
朱由检眼中噙着泪紧咬牙关在战马上挥舞佩剑大吼道:“流贼已经穷途末路,将士们随本王奋勇杀敌,冲啊!”
“当、当、当……”景阳钟声依旧在京城上空随风飘荡,那个驿卒居然也知道为自己敲响“大顺”朝的丧钟,可笑可叹!
被围城的日子不好过,虽然李自成什么也不缺,但是他缺德啊!
他知道自己作恶多端乃是头号通缉犯,如果落在明军手里千刀万剐铁定逃不了。
这小子本来就是个混世魔王,从一个下岗驿卒混成“大顺”皇帝,杀过朱明王爷,吃过山珍海味,玩过大家闺秀,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坏事做绝会有什么好下场。
既然被困在京师无计可施,李自成干脆不去苦思冥想,等到明军攻城之日冲上去拼得一死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闯贼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神经粗大的他也有办法,喝得酩酊大醉就可以一觉到天明。
六月十七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没有任何征兆,正在喝小酒的李自成忽然间听见炮声隆隆转瞬间喊杀声四起。
虽然事发突然,李自成还是反应过来了,他知道应该是明军开始夺城,马上想到要召集麾下御敌,可是派出去传话的人一个也没见着回来,“大顺”朝的文武百官也瞧不见。
这不奇怪,钱猛早就做好了预案,每一个通缉令上的贼头都给他们精心准备了盯防小组。
总攻的号炮声就是开始执行任务的信号,也就意味着提前部署的斩首行动立刻进行,其实用斩首行动来形容不太准确,特工们都是以生擒敌将为主,因为打死贼头的军功没有抓活的功劳大。
炮声是攻城的信号同样也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