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程知垂首答道,有些无奈地放下马缰绳。
风夕高坐马上,目光与丰息遥遥相视,最后风夕微抬右手,丰息见之微微一笑,移步上前,立于风夕马前,然后同样伸出右手,两只手交握于一处,风夕抬首朗然吩咐:“我不在时,所有风云骑的将士皆要听命于兰息公子,若有如李羡一般敢违我令者……”风夕眸光带着一种威严重重地扫过所有将士,“斩无赦!”
“是!”众将士皆躬身齐答道。
“出发!”
风夕一扬马鞭,白马放蹄领先而去,刹时,那一万将士皆放马而随。
“你看你,死温吞就是死温吞,人家都走了就你落在后面!”程知一见不由叫起来,扬起巨灵掌狠狠拍在徐渊马屁股上,顿时,那马一声嘶鸣,张开四蹄飞驰而去。
“蛮牛!”徐渊的马已跑远了,可他说的这两个字却清清楚楚地传来。
“什么,你这死温吞竟敢骂我是蛮牛?!”程知不由跳脚,扬着嗓门大叫道,“死温吞,你别老是慢手慢脚的!小心被那秋九霜一箭射个大窟窿!记得留着小命回来,老程我还要找你算帐的!”
“你关心人家就不会委婉一点吗?有必要这么张扬得让全军都知道吗?”身后传来林玑不冷不热的声音。
“什么?我哪有关心那个死温吞?!”程知闻言赶忙收回遥望的目光,狠狠瞪向身后的林玑。
“不关心他吗?那干吗要他留着小命回来?”林玑的声音还是那种既不冷也不热,既不大也不小的。
“我……我要他留着命……”程知黑黝黝的脸灯火下也看不出到底红了没,只是支吾了半天,最后终于给他想到了一个原因,“我是要他留着命回来照顾妻儿……”
“你脑子糊了吗?”林玑却不待他说完即打断他,目中是一片讪笑,“我们风云六将中好像只有你才有——妻——儿!”说至最后还特意加重“妻儿”二字。
第138节:道是无缘何弄人(5)
“我……你……你这小人……”程恼羞成怒,一双巨掌拍上林玑肩头,似想将个子比他矮一头的林玑一把捏碎。
“蛮牛就是蛮牛……脑筋全都转不过弯来的!”林玑拂了拂肩膀,拂开了双肩上那两只巨灵掌,“懒得理你。”
说完即转身向丰息一揖:“公子,林玑告退。”在见到丰息微微颔首后,即大步离去。
“你……你这个‘小人’!”程知望着他的背影叫道,奈何林玑根本不予理会。
“他个子虽没你高大,但跟正常人比起来,他的身材可要正常多了。”齐恕上前高抬手臂拍拍程知的肩膀,就连他也要抬头和他说话,“蛮牛也没什么不好的,要知道大家都很喜欢牛的,因为老实好欺嘛。”说完话也向丰息一揖,然后抬步回营。
而反应慢半拍的程知待想清最后一语时,不由高叫道:“老大,你也欺我!”只是哪儿还有半条人影。
“他们其实都没欺你。”身后却传来丰息淡淡的笑声。
“公子……我……嗯……他们……”程知回转身看着一脸笑容的丰息,支吾了半天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很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
“去休息吧,很晚了。”丰息却只是淡淡道,并不为难他。
“我……是!”程知马上躬身答应,然后大步回营。
“已经是丑时了吧。”丰息抬首环顾四周,所有风云骑的将士早已巡守的巡守,休息的休息,偌大的营阵一下安静得很,忽然一缕微风拂起,掠过一丝凉意。
“起风了吗?”丰息抬手张指似想挡住风,又似想抓住一缕风,“或许真的要下雨了,不知这天是助你还是助他?”
浓浓夜色中,响起的不是蛐鸣蝉唱,那远远而来的也不是萤火虫的星灯……近了……那是万军齐步、铁骑踏响大地的雷鸣,那蜿蜒而来的火龙是将士们手中高握的火把。
“徐渊,传令下去,停止前进!”大军最前方,风夕猛然勒马。
“是!”徐渊应道,转身吩咐传令兵传下王令。
风夕下马,借着火把的亮光环视四周地形,然后蹲下身来触摸地上的土。
“王,这里是鹿门谷。”徐渊报告此处的地名。
“嗯。”风夕站起身来,“现在是什么时辰?我军一共行进多少里?”
“寅时过半。”徐渊答道,“我军行进二百五十里。”
“寅时……二百多里……争天骑的速度绝不会比我们慢!”风夕略略沉吟,忽然一阵狂风吹起,将士兵手中火把全部吹灭,顿时一片漆黑,但鹿门谷内所有的士兵却并未有丝毫慌乱,依然原地静立。若非偶尔的马鸣声,谷中安静得让人几乎察觉不到这里停驻了一万骑兵。
“王,起大风了,看来要下雨了。”
片刻后,风稍息,人眼已适应这漆黑的夜,甚至在微弱的夜光中还能略略看见身边的同伴。
“不是看来要下雨了,而是肯定会有一场暴雨!”风夕的声音冷静而沉着。漆黑的天幕上未有一颗星子,但她的双眸却闪亮如星,在这墨黑的夜空中闪着灼亮的光华:“暴雨来得急去得快!”
她蹲下身抓一把泥土在手,手指搓着泥土,凑近鼻子闻闻:“这鹿门谷两边地势略高,下雨时雨水皆往中间流注,以致中间土质松软……燃两个火把与我!”
她忽然吩咐,马上有士兵燃起两个火把递与她,风夕接过飞身立于马背上,眼眸扫视着整个鹿门谷,然后手一扬,火把在半空掠过,带着红红的火光稳稳地插在东边远远的一点上,然后身一转,手再扬起,另一火把也从半空掠过,稳稳地插在西边一点上。
“徐渊,传令下去,五千士兵点燃火把,五千士兵用备用兵器将中心洼地掘松,长以此两火把为界,宽需十丈,只有半个时辰,要快!”风夕跃下马,迅速吩咐,语气又快又利!
“是!”徐渊领命马上吩咐下去。
片刻后,所有士兵皆下马,一半燃火,一半以兵器掘地,皆是井然有序,动作利落。大风时起时落,火把被大风吹熄后马上又被点燃,掘地的士兵手也不停歇,必要赶在半个时辰内完成王命。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开始稀疏地落下大滴大滴的雨珠,砸在人脸上凉凉的且微微作痛。火把已大部分被淋湿,黑夜中只有士兵掘土的声音,以及狂风肆虐的咆哮声。
“停止掘地,恢复原状,然后退后十丈隐蔽。”黑夜中再次响起风夕的声音,清清亮亮地响在每一个士兵的耳边。
令下之时,大雨已倾盆倒下,挟着狂风,将谷中这一万士兵,包括风夕在内,全部扫个湿透。黑夜之中,只能听到大滴大滴的雨珠砸在地上的声音,雨水湍急流过的声音,狂风的呼啸声,战马的嘶鸣声,除此以外,鹿门谷内是静止的,而另一种在流逝的便是时间。
第139节:道是无缘何弄人(6)
当狂风暴雨稍缓之时,黑压压的天空似被雨水给洗清了,终于露出一抹淡淡的白色,四周也能隐隐绰绰看个大概,所有的风云骑皆伫立雨中,一动也不动,只是紧紧握着手中刀枪,目光一致看向最前方那一抹高立于马上的白影。那是他们的王,和他们一样任狂风吹暴雨打的王!
“现在是何时辰?”风夕问着身边的徐渊。
“回王,现在是卯时一刻。”身后的徐渊抹去一脸的水珠答道。
“火石可存放好?”风夕回首,那双眼眸仿佛被雨水洗过,格外的亮而深。
“臣没有忘记王的吩咐。”徐渊抚着铠甲之下保护得好好的火石。
“好!”风夕凝神侧耳听着风传送来的消息。终于,星眸灿然一亮,然后下令:“传令,我火箭射出之时,万箭齐发!”
“是!”
“嗒嗒嗒嗒”的声音远远传来,天空中泛着淡淡的白光,天地在这一刻是阴暗的、模糊不清的,一万风云骑静静地藏身这混沌之中,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远远的,已见火光,蹄声已近耳旁;再片刻,便可望见前方一片黑云席卷而来,那样迅疾的速度,那样雄昂的气势……那是皇国争天骑,他们终于到了!
“你的来势越猛越好!”风夕的声音轻得似呢喃,眼睛紧紧地盯住前方,当第一声战马的惨鸣声响起时,她镇静地伸手,“火箭!”
早已准备好的徐渊马上燃起火箭递与她。
接箭、张弓、射出!动作干净一气呵成!那一抹火电划破阴暗的天空,直往前射去。而同时,前方响起了一片马儿的惨鸣声,以及士兵坠马的惊叫声……
浅浅的晨光仿若被那一束火光点亮,数十丈外那被风云骑掘松又被暴雨淋湿糊稠的泥地中陷进了满坑的皇国争天骑!
火光瞬间熄灭了,阴暗之中风云骑的飞箭便如刚才的暴雨一般又急又猛地射向对面的争天骑!刹时只听得一片凄惨的叫声,不论是陷在泥地中的,还是后面急驰而来的……那挟着雄昂气势而来的争天骑便被这一阵箭雨射下一大半!
凄厉的惨呼还未停止,火箭又挟着灼亮的光芒射向了另一边……而暴雨似的飞箭紧跟着射出……又是一片凄厉的叫声……火箭不断地射出,箭雨不断地射出……阴暗之中,那一时还未回过神的、那一时还分不清方向的争天骑便大片大片地倒下,而陷进泥地的无一生还!
箭雨稍停,曙光终于绽现,鹿门谷渐渐清晰地出现在两军眼前。但见那数十丈的洼地中陷满了战马、士兵,浮在最上面的是歪落的头盔与刀剑,鲜红的血和着黄色的泥,泥上浮着一片紫色,雨水还在慢慢地流下,冲淡那片血色。
而隔着这数十丈的距离,一边是白色的风云骑,一边是紫色的争天骑,相同的是两军的铠甲皆被雨水洗得雪亮,不同的是白色大军镇定冷静地伫立一方,手中刀剑皆出鞘,杀意凛然,似只待一声令下,他们即可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而紫色大军的神情是震惊、呆愕的,不敢置信地看着面前倒下的大片兄弟,不敢相信他们战无不胜的争天骑会有此刻这样的败绩!
回眸扫视己方阵容,挟势而来的五万争天骑,此时已剩不到两万!
争天骑最前方立着的一员将领,对于眼前这一切也是未曾料到。未料到风军会来得这般快,未料到他们会在鹿门谷设伏,未料到会有这样一场天降的大雨!目光扫视着眼前倒下的那一大片部众,然后凌厉地落向对面的风云骑,手中宝剑高高扬起,往前利落地一挥!
顿时,余下的争天骑便全部冲过来,泥地已被他们的兄弟填平,他们纵马而过,高举手中刀枪,没有任何言语,可是却有着冲天一战的气势!他们以行动表明他们的愤怒与仇恨,每一个人都是圆瞪双目紧紧地紧紧地盯着前方那一片白色,只有让那白色染上鲜红的血色,他们的怒与恨才能消!
白色的风云骑最前方的一排两边分开,风夕单骑上前,目光冷冷地盯着那直冲而来的争天骑,盯着冲在最前方的那一员将领,那名将领的脸上果然戴着一面青铜面具。
“这一战老天站在我风惜云这一边!”风夕低低地说一句,然后紧紧拉开弓弦,瞄准那飞冲而来的皇国将领:“秋九霜吗……包承,看我为你报仇!”
“嗖!”箭如冷电射出,划破曙色割破晨风直射向那皇国将领,那皇国将领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一道冷电,依然纵马飞驰,手中宝剑高高举起,然后凌空斩下,将那迎面而来的长箭一斩为二!但……这是挟白风夕全部功力的一箭!这世上能将这一箭之势斩断的人实在不多!
箭尾被斩落,但箭头却依然挟势而射!当箭尾还在空中飘浮时,箭尖——已射穿青铜面具,正中那人眉心!
“皇国的五万争天骑,就在这里埋葬吧!”风夕放下长弓,手利落地挥下。
顿时所有的风云骑向前杀出,迎上那直冲而来的争天骑残部!
而那名中箭的皇国将领,身躯晃了两晃,终于没有晃下马去,然后慢慢抬首,慢慢地将目光移来,那样的目光……那样的悠远、那样的宁静……穿过那片泥地,穿过所有的箭雨,穿过遥远的时空……静静地、安然地落在风夕身上。
刹那之间,周围的厮杀、叫喊全都消失不见了,风夕脑中有什么“轰”的一声倒塌下来,乱糟糟的,耳中一阵雷鸣,仿佛是有什么可怕之事发生了,一股恐慌攫住风夕的心!
不……那是……那样的眼光……不……绝不是……
那丑陋的青铜面具慢慢裂成两半,终于……滑落……终于露出面具之后的那张脸……端正英挺的、平静的、安详的、无怨的、无悔的……甚至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的脸,终于完全露出来,眼眸温柔地看着前方,看着前方的风夕,眉心的血丝丝滑下,滑过鼻,滑过脸,滑过唇……
“不……”风夕手中的弓掉落在地,她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珠定定着看着前方,脸色一片煞白,嘴唇不断哆嗦,就连手,那双手也痉挛着,“不……”
第140节:无畏何畏(1)
第二十四章:无畏何畏
《东书?列侯?风王惜云》篇中,那位号称“剑笔”的史官昆吾淡也不吝赞其“天姿凤仪,才华绝代,用兵如神”! 她一生经历大小战役百余场,可谓未有败绩,与同代之皇朝、兰息并称为乱世三王。但不论当时是如何惊天动地的战斗,到了惜墨如金的史官笔下,都只是三言两语即表过。
但仁已十七年五月十五日晨,风惜云于鹿门谷内以一万之众袭歼皇国五万争天骑,这以少敌多并大获全胜的一战,史书上却留下了这么一句:王射皇将于箭下,仿神魂离体,险遭流矢!这一句话给后世留下一个神秘的谜团,那一战到底是什么使得被史家评为“慧、明、理”的惜云王神魂离体?
体贴的人猜测着说,那是因为急行军一夜然后又遭暴雨,风王为女子之身,且素来羸弱,当时或是身体晕眩所致;浪漫的人则猜测着说,风王一箭射死的青铜皇将乃其爱人,王迫不得已出手,以致心神大恸;还有些离谱的猜测者说,那一战风王杀人太多,以致惹怒上苍,因此那一刻是上苍对风王的微惩……
不管那些猜测有多少,但无一人知晓实情,就连那一战跟随着风王的风云骑都不知道为何他们的王在那一刻会有那种反应,只知道那一战之后,他们的王很久都没有笑过。
五月十六日丑时,风王抵晏城。
五月十七日辰时,风王攻晏城。
五月十七日申时,风王收回晏城,皇国留驻晏城之三千争天骑殁。
晏城郊外,有一个小小的德光寺,所有的僧人在城破之时全部逃亡,偌大的寺院此时一片空寂。
风夕推开虚掩的大门,一眼即看到大堂正中摆放的灵柩。
抬步跨入,只有脚步轻浅的声音,目光落在那陋木所刻的灵位之上,眼眸一阵刺痛,有什么堵在胸口,呼吸间咽喉处便生生作痛,一步……一步走近……走近这昔日的伙伴,陪伴她、守护她已十多年的……恍惚间又回到少年初遇之际……那个风都的小巷里追着她、嚷叫着一定要打败她的黑小子,一身破旧的衣裳,更兼打斗中还被扯破了几处,黑脸肿得高高的,一双棕眸却燃着怒焰不屈地望着她……你要是比力气也能赢过我,那我就一辈子都听你的话……
“包承……”眼前有些模糊,声音破碎如叶落风中,那黑色的棺木离得那么遥远,恍惚中还在渐渐远去,不……手一伸,终于抓住了,“包承……”
泪终于滴落,垂眸看着这狭小简陋的棺木,不相信里面躺着的是那个黑大个,那个风国人敬称为“铁塔将军”的包承!
门口忽传来轻响,是包承的魂魄回来了吗?他知道她来了,所以来与她会面吗?猛然回首,淡薄的曙光中,站着一个年约十五六岁的小和尚,怀中抱着一捆干柴。
“女……女施……将军!”小和尚有些惊呆地看着这个立于棺木前一身银甲的美丽女子,这位女施主是位将军吧?否则哪儿来这么一股让人敬畏的威仪,而且……她脸上似有泪痕,那么她刚才哭过了,是为包将军哭的?那她应该是好人吧?
“你是这寺中的僧人?”风夕恢复平静,从容问向小和尚。
“是……小僧是仁诲。”小和尚放下手中干柴合掌答道。
“包将军的灵位是你设的?”风夕眼光扫一眼灵柩道。
“是,小僧……小僧问皇国的将军……小僧想收殓包将军的遗骸,没想到皇国的将军竟然答应了,完全没有为难小僧就将包将军的遗体交予了小僧……小僧……”仁诲说话断断续续地,抬首看一眼风夕,又慌忙垂下,“小僧……小僧只找着这副棺木,将军……将军……”
第141节:无畏何畏(2)
“城破之时你竟没逃走?你小小年纪却敢去向皇国人要回包将军的遗体?”风夕的目光停驻在这名小和尚身上,一身旧旧的灰色僧袍,一张平凡朴实的脸,实在无甚出奇之处,唯有一双眼睛却是纯然的温善,那样的温和纯善仅在那个白衣天人眼中看过……
“你不怕死吗?”
“小僧……小僧无父无母,无亲无故,走到哪儿都一样,况且他们都走了,总要留个人看看房子,扫扫灰尘吧。”仁诲被风夕目光一盯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摸摸自己光光的脑袋,然后再抬首看一眼风夕,再垂首,小小声地道,“皇国人也是人嘛,我想他们也不会……况且包将军是英雄……他们说尊重英雄!”
“仁者无畏吗?”风夕目光深深地打量着小和尚,最后微微颔首,“仁诲?好名字!”
仁诲听得风夕赞他,不由咧嘴一笑,敬畏的心情稍稍缓和,试探着问:“将军是包将军的朋友吗?天还这么早,将军吃过饭了吗?小僧煮有粥,将军可要……”
话未说完,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然后只见徐渊急步跨入寺门,身后跟着上百风云骑,待等见到风夕安然而立时,才松了一口气。
“王,您已经两天两夜未曾稍事休息,为何又独自跑来这里?若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