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已经公主府欺负成这样,儿子都被抱走,孩子还很小,常期跟亲娘疏远,长大后如何会跟宋氏亲。都到这种地步,娘家人再不出头,宋氏没活路。
安宁长公主听她这样哭,只觉得青筋暴起,怒声道:“我一个祖母把孙儿换过来养活,跟皇子一样的生活,在老太太嘴里竟然是如此的可恶。好,既然你们宋家的外孙如此贵重,那就请老太太现在就把孩子抱走,不管谁肚子里爬出来的,都是我亲孙子。就是眼前,老四还有一个儿子,我接他进来养活。”
廖夫人连忙笑着道:“长公主快消消气,亲家说话一句说岔了,哪能真往心里去。”
宋氏的儿子由安宁长公主抚养着,看着孙子的面子,安宁长公主再忙宋家,再不喜欢宋氏,最多也就是不理会她。要是真把安宁长公主气的连嫡长孙都不顾了,宋氏就真完了。
陈太后知道安宁长公主这是说气话,不过面对这样的宋老太太,说出这样的话来很正常。刚想劝安宁长公主消消气,若是真因为一句话说岔了,真让宋老太太把孩子抱走了,这关系就彻底僵了,安宁长公主不可能再拉下脸再去要孩子。
结果就听宋老太太喊着道:“未婚先有子,这样的孩子本就不该出生,长公主竟然还说要抱过来养,真是不嫌丢脸。怪不是公主府乱成那样,叶景祀那样的无法无天,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提叶景祀的庶子还好,提起来宋老太太就十分生气,要不是因为叶景祀,宋氏还不至于如此委屈。
“公主府的家务事就是再轮几轮,也轮不到宋家人来管。”安宁长公主怒声说着,随后转身对身边宫人道:“传话回家,我要抱君哥儿来养活,我看谁敢拦我。”
宫人哪个敢反驳,就是陈太后也不好劝,安宁长公主是要多带个孙儿,一个孙子是带,两个孙子是带,也无所谓了。
宋老太太来的目的虽然是想把孩子抱走,看安宁长公主并不让步,她本想哭一哭也就算了。但看到安宁长公主如此吩咐,把宋家的外孙跟未婚生下来的庶子一起养,她顿时觉得忍无可忍,道:“竟然把那种贱、种庶子与哥儿一起教养!!”
不等安宁长公主发怒,廖夫人就抢着,几乎是训斥的道:“老太太慎言,都是长公主的孙儿,哪能如此说。就是嫡庶分明,都是儿子,自然都是一样的。”
永昌皇帝就是庶子继位,陈太后就在旁边站着,宋老太太说这样的话,真是犯大忌了。
廖夫人如此抢着骂了,安宁长公主虽然不好再骂,却是冷声道:“宋老太太既然如此嫌弃,那你就把哥儿抱走吧,这样的孙子,我也真不敢教养。”
说话间安宁长公主就传唤奶妈把哥儿抱过出来。
陈太后知道安宁长公主是真怒了,其实她也怒了,尤其是宋老太太提到贱、种庶子四个字时。以前总是想着宋太后很不好,不要跟宋家怎么样。结果呢,宋老太太就能如此打脸。
旁听廖夫人虽然很想圆场,却是晓得圆不了,话说到这份上,已经没救了。其他人更是不敢多言,叶茜和展贤妃以及几个小妃嫔,都恨不得当自己不存在。
奶妈已经听到吵闹声,此时不敢耽搁,赶紧抱着哥儿出来了。
安宁长公主全直接对宋老太太道:“带走吧。”
宋老太太倒是有些气弱了,实在是气氛很不对。要是如此示弱了,面子上过不去,突然看到叶茜,也想到了这趟过来的根本目的,对着叶茜道:“正好要问孟大奶奶,你娘家那个大妹子是怎么回事?”
叶茜心中大骇,脸上表情却是十分淡然,稍带疑惑地道:“大妹己许人家,老太太问她……”
“哼,还在我面前装蒜呢。”宋老太太冷哼一声,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们一家人在国公府住的好好的,为何在驸马爷孝期之中搬迁。不就是因为你那大妹的身世……”
“我大妹乃是我父亲填房所出,与我同父异母,老太太何出此言?”叶茜脸上神情更显得疑惑,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宋老太太。
安宁长公主脸色本来很不好看,此时更是难看,道:“宋老太太只管抱着哥儿走,说这些又是何意。”
宋老太太看着安宁长公主,道:“因为一个庶女,把自己丈夫都逼死了。现在到儿子这里,竟然……”
第189章
叶景怡喜欢看夜书;几十年不变的习惯,成亲之后章雨柔便命丫头多点几根蜡烛;自己也拿起本书;先是陪着他看;后来也成了习惯。
累了放下书,几乎同时章雨柔也放下了书;很自然的唤来丫头侍侯着梳洗。己经在一起太久太久;久到生活习惯都刻印在骨子里,有时候连神情动作都不需要,就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成亲,生子,儿子娶亲;似乎只是弹指一瞬间;半辈子却己经慢慢过去。
时光深处,岁月静好。
第190章
安宁长公主问话的口吻似乎怪罪的意思,只是想到刚刚被拉走的宋老太太以及奶妈抱走的哥儿;叶茜心里的大鼓敲了起来;神情淡然,语言平静,道,“大妹己有父亲做主许了人家;择日就要出阁;虽然离京城远了些;难得男家不错;也就不在意了。”
“噢……”安宁长公主淡淡应了一句,也没说别的。
陈太后看一眼叶茜;又看她以及展贤妃等人仍然跪着;道,“都起来吧。”
叶茜跟着众人一起起身,跪的时间并不算长,起身时叶茜却觉得腿有点麻,心里好像坠着什么东西,既为叶荞的将来揪心,同时又有点幸庆。
看来她的回答让陈太后满意了,要是说错了一句,后果只怕是……
要是安宁长公主自己做主,未必舍得让自己的亲孙子改姓。现在是陈太后直接做主,毕竟对与她来说,跟哥儿的血缘又远一层,陈太后更多的是为自己的亲女考虑。同样的,叶荞的事情,陈太后肯定要先为安宁长公主着想。
展贤妃旁听到现在,心中对宋老太太都快骂祖宗八辈,这种事情旁听都是有压力的。在宫中最快的作死方式就是知道别人的秘密,看到上位者丢脸。跟她一起的两个小妃嫔更是诚惶诚恐,腿都软了,都是硬撑着。
恨不得马上隐身走,只是陈太后没发话,谁也不敢提起。只能继续站着,旁听了这样的事,只怕有阵子不能来陈太后这里露面了。
“唉……”安宁长公主突然长叹口气,顿时觉得身心俱疲。
叶景霰是她的长子,可谓是家族的关键。叶景祀一直闹着不结婚,不是次子无所谓,而是次子的责任相对轻许多。宋家这样,她回到宫里本来就是打算忍了,本想亲自抚养孙儿,将来长房传承不至于乱套。
结果……暴出私生女,叶三老太爷去世,她进宫是为了躲开这些烦恼。结果现在长子这里出了这样的事,从丈夫到儿子没一个顺心的,就是公主又能怎么样。
记得早上梳妆时,两鬓都有华发,不知不觉中,或者她真的老了,再也操不动心。
陈太后看安宁长公主如此,便吩咐宫人道:“传话给公主府,让小四明天抱儿子进宫。”
这倒不是跟宋老太太打对台,而是突然间眼前养着的孙子送走了,安宁长公主肯定有点受不了。就是她,一个孩子带了这么久,突然间如此狠心,心里也会有点落差。不过就像安宁长公主说的,她的孙子也不是这一个,送走一个,身边还有一个,心情就比较容易调节了。
“也好,有个孩子在身边,我心情也能松快些。”安宁长公主说着,心里再是舍不得,也晓得跟宋家这个擂台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没回头路,那就这样吧。
宫人赶紧去了,陈太后看看院中众人,挥手道:“闹腾大半天,都乏了,散了吧。”
众人都是巴不得这一句,行礼告退。
展贤妃和小妃嫔们各自回宫,叶茜坐车出宫回家,廖夫人与曾初识则是回慈宁宫回话。两人从寿康宫出来的时候,不自觉得对视一眼。在这深不见底的后宫中,就连叹气都是不能随便叹的,不然真要一声长叹了。
见过作死的,没见过这么做死的。不但自己作死,顺道连累一家人被贬出京。
进到慈宁宫正殿,廖夫人围观了全部过程,语调平静的叙述着,当然是挑重点说。
宋太后坐在里间榻上,似乎闭目养神一般,一直闭着眼。直到廖夫人说完全过程,这才慢慢睁开眼,道:“我这嫂子以为我是老妖精呢,能活上百年永远保佑宋家。”
廖夫人和曾初识不禁把头压的更低了,两宫并存,宋太后这个嫡母是比陈太后尊贵,但宋家的前程未必如陈家,因为继位的皇帝与陈家有血脉关系。也不能说人走茶凉,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宋家的前途注定只到宋太后这里。
老老实实不被嫌弃,靠着祖萌,好歹还能当当富贵闲人。若是现在张扬跋扈,将来肯定是灭门。宋太后无子,皇帝的血脉与宋家没有丝毫关系,这已经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我那妹妹处事虽然柔和却是果决,如此安排很好,彻底省心了。”宋太后有几分欣慰的说着,这口气让陈太后出来,比让她憋着强。看向曾初识道:“马上去宋家传旨,即日离京,你也看着些,别让他们闹事。若是回到老家之后,仍然还不消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是。”曾初识答应着,不敢耽搁赶紧去了。
目前宋家子孙中,没有一个能扶起来的。当然也与祖制有关系,大楚朝从立国开始,外戚干政的路就是被封死的。就连陈家,永昌皇帝的亲舅家,也不过是富贵闲人。
陈家人不管好歹吧,没有一个跑到宋太后跟前说,陈家如何如何尊荣的。
曾初识行礼退下了,宋太后轻轻吁了口气,却是向廖夫人招招手。
廖夫人向前两步,走到宋太后跟前,看着宋太后平静温和的脸。绝大多数时间里,宋太后都是这个表情,几十的后宫生活,作为最为胜利者活下来的,就是天塌下来,也是神情平淡,不管是愁容还是怒容,从来看不到一丝一毫。
“仔细回想,当年我在娘家时,我那嫂子对我着实不错。奈何从平民妇人到侯府夫人,这一步跨的实在太大了。”宋太后有几分自言自语的说着,又看向廖夫人道:“我那侄孙女……我几乎想不起她的容貌来,她到底如何?”
万启皇帝没死时,她要保住后位。永昌皇帝登基之后,她则要帮着他打理朝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已经太后了,能给娘家的荣耀已经全给了,她不可能负责他们的全部人生。天天朝见朝臣都忙不过来,怎么可能还有时间见外命妇。
宋家把宋氏嫁给安宁长公主的儿子,尤其是亲事是陈太后提起的,多好的联姻。记忆里宋氏跟着宋老太太进过宫,看着挺文静的小姑娘。说起来宋家也富三代了,教养出来的姑娘应该很不错。
结果却变成了这样……
“我见过宋姑奶奶几次,脾气温和,很有大家闺秀的体统。”廖夫人说着,顿了一下道:“只是实在太温和了,任由奶妈摆布。在婆家受了气,总是喜欢回娘家哭泣。”
别说当家主母了,宋氏就是当次子媳妇都不成,要求下人跟主子同一水平那不可能。有这样的水平的下人,根本就不会再当下人。约束下人是最基本的,要是连这点事情都不做到,那以后倒霉的时候多着呢。
在婆家受气,回娘家哭泣,虽然已经不能忍了,乱说话却是必死。自己公公有私生女这种事情也敢回家娘家说,宋氏被和离的主因是宋老太太闹,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样的媳妇有外心,至少宋氏是看娘家比婆家重要的。
陈太后那么绝决,连宋氏生的孩子都不要了。就廖夫人猜测,很大一部分就是宋氏这样的个性。若是孩子不改姓,顶着嫡长子的名头,被和离的亲娘,天天过来找他哭哭泣泣,被养好的机率已经不太大了,就是这个孩子真有出息,有本事,也会被这样的亲娘拖到死。
叶景霰是安宁长公主的嫡长子,这是嫡长孙,以后这个人能不能立起来,全看男人成不成。身上的责任太大,要是叶景祀的孩子,可能还无所谓,偏偏是不能出错的嫡长孙。
既然这样了,那就不如狠一点,全部推倒,重新再来。
“唉,算了……”宋太后打断廖夫人的话,道:“案上那堆,实在不想看,念给我听。”
就这么点破事,她就不该多问一句。不管是不是有人挑拨了宋老太太,这些都不重要了。
税制改革进展到最中间的阶段,正如她所想的,清流与勋贵们一起反对,几乎都要形成同盟向她和永昌皇帝施压了。这个时候必须得顶住,成败在此一举了。
文官的奏折快把御案压塌了,利益受损嘛。但要只成功了,对最下层的税收就可以免除许多,国库却能比以前更充盈。
利国利国,唯独不利权贵。
“是。”廖夫人答应着,走到案桌前,拿起文书,看宋太后的神情,小心着自己的语调,缓缓念了起来——
叶茜顶着十几斤重的行头回到家里,从车上下来时,忍不住扶住婆子,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觉得压力有点大。进宫之前她挺高兴的,从三品诰命,多大的喜事,结果竟然来了这么一出。
叶荞与宋老太太可谓是无缘无仇,结果就能如此倒霉。必须得承认,有些人哪怕是跟她们无冤无仇,没有任何得罪之处。只要沾上,跟她认识了,弄不好就会倒霉。
脚踏进二门,叶茜就先派人给叶宗山传话,让叶宗山和叶荞过来一趟。随后吩咐丫头婆子烧水洗澡。穿这一身进宫时身上就出汗了,折腾到现在回来了,真的快湿透了,洗洗身早的汗迹。
她也需要轻松一下,她也该谢谢宋老太太,宋家这么一出闹出来,她与展飞那点留言,瞬间成渣渣了,连八卦的价值都没有了。
更大的麻烦来了,别说叶荞了,叶宗山会不会被牵怒,她心里都拿不定主意。
洗好换了家常衣服,叶宗山和叶荞还没到,孟昭却是先回来了,向叶茜打听今天宫中的情况。这倒是不是孟昭八卦,而是事关两宫太后关系,弄不好还会影响到宋太后与永昌皇帝的关系,目前来说东、西厂是宋太后的心腹,但锦衣卫却不是全是。
税制改革又到了关键点,若是这个时候太后与皇帝失和,清流与勋贵们只怕要高声欢呼。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孟昭甚至于下意识的反应,是不是谁搞鬼了,故意挑拨双方关系。实在是双方失和之后,得益的人实在太多了。
“宋老太太那样的脾气……”叶茜感叹,按孟昭说的挑拨也有可能,不过就宋老太太那样的,实在不需要挑拨。
陈太后之所以会气成那样,很一大部分原因是宋老太太看不起她,宋老太太是真心认为皇帝的生母就是个妾室,是个渣渣。宋老太太要是一直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这回宋氏的事,这一场也是早晚的。
“亲家老爷和二姑娘到了……”婆子传话进来。
第191章
叶茜到家之后就派人去叶家传话;婆子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事;叶宗山和叶荞过来时;都是满脸笑容。叶茜得诰命;叶荞的婚事定下来,怎么想都是喜事。走到叶茜正院中,叶茜和孟昭两人皆是门口相迎。俱是沉着脸;尤其是叶茜;眉头皱紧,脸疲惫。
叶宗山心里咯噔了一下;就连叶荞也是一怔。叶茜这样的脸色,还特意把她也叫过来,肯定是她的婚事有变。
“岳父,快请上坐。”孟昭招呼着叶宗山和叶荞正房坐下来。
等丫头倒茶上来,叶茜就叹了口气,道:“今天我进宫谢恩,本以为是喜事,怎么也想不到,宋老太太会跑到公主跟前那样说,把妹妹也连累了。”
有时候人要的就是面子,要是安宁长公主真是恨不得叶荞死,叶荞就是九命猫妖也死了。安宁长公主没做,那就是觉得无所谓。叶三老爷都死了,也没必要太计较,别说驸马偷吃了,就是公然纳妾的也不是没有。
叶荞嫁个小京官,只要不在安宁长公主面前晃,安宁长公主是不会管的。偏偏宋老太太就这样作死,硬是把这事捅出来,让安宁长公主面子上如何过得去。
叶荞听得心中一惊,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叶茜也没隐瞒,便把今天宫里见闻说了,这事虽然说出去不好。但说给叶荞和叶宗山无所谓,身份太低,根本就没有妨碍。末了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宋老太太不但把自己全家坑了,还能连累到路人,实在是……”
叶宗山和叶荞都怔住了,好一会叶荞舒了口气,道:“这样也好……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刚听完时脑子空了一下,突然又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她实在考虑太久,一直想着留着京城,仍然……昨天跟她说,寻了门不错的亲事可以留下来。而就在今天,全部希望都灭破了。
失望与希望就在转瞬之间,落差实在太大,反倒是让她觉得,那就这样吧,反正也只能这样了。
越是想拼搏,越是不想认命,努力到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认命。那她也只能认命了,与她本人好坏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她出生就背负的原罪。
孟昭道:“妹妹也不用太忧心,凡事都有转机。蔡大爷主动求亲,自然是心里中意妹妹,肯定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改变心意。”
风头浪尖上,安宁长公主最生气的时候,叶荞留在京城肯定不太合适。但凡事都有转圜余地,这跟宋家的还不同,那是懿旨压着呢。叶荞的身世一直是藏着掖着的,这一会生气,那就先躲着,并不表示没有机会杀回来。
安宁长公主的年龄在这里摆着,与宋家闹这么一出之后,叶景霰要再娶嫡妻。前头宋氏已经那样了,再娶这个安宁长公主肯定要费尽心思。叶景祀更不是个省心的,他想把楚静言扶正,这又是一枚炸弹。
当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时,叶荞是谁,安宁长公主根本就不会记得。最主要的是安宁长公主并没有跟叶荞计较的意思,对她来说,叶荞根本就什么都不是。
叶荞心情并没有因此放松,不过刚刚经过大喜大悲,倒是显得淡然许多,都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