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云幻雪江湖路-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丹云
。。整理制作,并提供下载

……………………
 ◆序 文 
……………………

江湖! 

原本便是国土各地山川城乡,可供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在居家之外自由走动的总称。 

江湖! 

也是各种邪恶滋生之地,但是若无邪恶,岂能突显出善良?若无邪恶之人,又岂会有正义之士因应而生? 

万物皆有阴阳两面,万事也有正反两面,为邪?为善?也因人、时、地之不同,各有不同的看法。 

而人性!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上自皇帝,下至庶民,每个人的内心中,多多少少皆有善恶之念及一己私心,只差于突显于善,或是沉沦于恶。 

所为之事,利人损己为大善,利人不利己为小善,利人利己则属持平之善,损人利己为私心之恶,损人又不利己为邪恶。 

又!便是日日行善的人,或许有一天对某一事,或是对某一人,在内心中也会有一丝邪念或私心产生,只差敢为或不欲为?而大奸大恶之人,或许某一日眼见某个老弱妇孺遭欺,或是身陷险境,也会突生善念助人或救人,因此古人曾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说。 

也有可能,某一个日日为恶的大奸大恶之人,突然有一天,遭某一事或是某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心生感触,突然大彻大悟的悔悟自己往昔恶行,于是从此改邪归正,弃恶扬善,如此,便是佛家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 

然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在身受其害的当事者,以及毫无牵扯的旁人,在两方的心境却是迳庭大异。 

如果被害者先有罪恶在先,因而反遭仇害,此乃是自做恶遭报,怪不得他人,但是无端遭害之人,何人能有资格劝受害者亲朋好友放弃悲愤及仇恨? 

除非是心存大悲大善的亲人,深明大义,且怀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慈悲心,或许能放弃仇恨,容人有改过向善之机。 

可是!有些受害者,乃是因为私心、贪心、恶心曾为恶,因此遭致报应而命丧,然而其家人却无心自省过错,竟心存仇恨,执意报复,于是就引生了冤冤相报、永无休止的仇恨,这也就是万幻江湖中,血腥杀戮的起源。 

虽然任何人、事的善恶对错,皆有国法或公理可评断罪行之外,另外在江湖中也有一些以国法、公理及道义衍生出的不成文规矩,可规范或评断行道江湖之人的善恶对错,因此,这些不成文的江湖规矩,已然成为行走江湖之人广泛认可、共同遵守的行事准则。 

这些江湖规矩,虽然江湖中有甚多人并不认同,但是!纵然不认同也甚为顾忌,否则甚有可能引起江湖人的议论,或是同声指责,甚或会遭致同声讨伐。 

因此有甚多为恶者,纵若不顺从这些不成文的江湖规矩,但是又不敢遭江湖黑白两道知晓何人为恶,以免遭致众口声伐,或是遭正义之士仗义除恶,于是只敢暗中违逆,暗中为恶。 

也因此!江湖中时常会有一些暗中为恶之事发生,甚或发生令人发指的惨案,但是因为不知是何人所为?便成为无头公案,仅遭江湖谈论纷纷而已。 

若是事件牵涉甚广,或是所为令人发指,甚有可能在惨案广传之后,便有人自动追查案情,若侥幸查出何人所为,或是义愤除恶,或是将事由始末公布江湖,立即遭致整个江湖同伐。 

也甚有可能某一件恶行或惨案,因为牵涉甚广,也有可能引生出正邪双方的对立,甚至,将会引发出一场江湖浩劫。 


……………………
 ◆第一章 异乡孤雏幸馀生 受托身入险异境 
……………………

孤臣乱离子,边外安余生; 冰棘细如丝,雪箭何处来?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到头落地死,弃子心郁陶! 

被飘雪覆罩成一片白茫茫冰雪的〃徒太山〃,乃是〃女真族〃称为圣山的〃果勒敏商延阿林〃,其意便是〃长久白色的山〃,也就是〃长白山〃。 

〃徒太山〃远在千余年前乃是〃息慎国〃之地,也就是女真人的远祖,汉代时称为〃单单大岭〃又叫〃盖马大山〃,尔后关内汉人称之为〃不咸山〃,时至后魏之时,则改称为〃太白山〃又称〃徒太山〃。 

尔后〃宋徽宗〃正和六年之时,女真族〃阿骨打〃称帝〃金太祖〃,国号〃金〃,才将〃徒太山〃称为〃灵应山〃,至〃金世宗〃大定十二年,于山之北麓建庙宇,祀山神,册封山神为〃兴国灵应王〃。 

时至〃金兀术〃时,率兵南下攻宋,战战得胜,认为系山神之助,故又将〃兴国灵应王〃的山神尊封为〃开天宏圣大帝〃,按时祭祀,从此与五岳齐名,并且从此始称〃长白山〃至今,高丽人则称为〃白头山〃。 

(注:因为本书背景的年代,当时尚无〃长白山〃之名,并且为了避免与〃长安〃西北方,又称〃终南山〃的〃太白山〃之名混淆不清,故而本书皆以〃徒太山〃称之。) 

〃徒太山〃在太古之期原本是一座火山,山巅火口,每每被喷出的岩浆剧烈冲流之后,山口四周已逐渐形成十余座如齿突峰,将火山口围绕其中。 

尔后天地异变,地火渐熄,因为地处酷寒北地,并且山势甚高,于是逐渐被冬季酷寒冰雪罩盖,终于形成一般所见的高寒耸山。 

历经千万年后,山巅的如齿尖峰,已然稳固不变,尔后十八峰也逐一被世人命名远传至今,而十八峰中以〃白头峰〃最高,也最有名。 

在南方及西方,有〃白头峰〃、〃冠冕峰〃、〃卧虎峰〃、〃梯云峰〃、〃玉柱峰〃以及〃白云峰〃、〃芝盖峰〃、〃锦屏峰〃、〃观月峰〃九峰。 

在北、东两方有〃龙门峰〃、〃天溪峰〃、〃璧铁峰〃、〃华盖峰〃、〃登霞峰〃以及〃大正峰〃、〃孤隼峰〃、〃三奇峰〃、〃木头峰〃等九峰。 

又因为太古之期,〃徒太山〃原是火山,因此山巅虽高,却无积雪,当时看似白雪的一片白茫茫,实则是喷出的岩浆灰层中,有一些白色玻璃质浮石浮在表面堆积,远远望去有如白雪皑皑的琉璃世界,因此才会被当地土族称为〃果勒敏商延阿林〃,其意便是〃长久白色的山〃,尔后火山已息,山顶才开始有冰雪覆罩,也因此更名副其实了! 

可是当冰雪飘飞入十八峰之间的火口内,虽然火山已熄,可是地热尚存,因此火山口以及四周覆雪,被地底热气热化为雪水流聚火山口内,逐渐汇聚成池,始称为〃图们泊〃亦称〃天池〃。 

〃天池〃经由四面十八峰的雪水百泉挹注,周围阔有一万一千三百多公尺,高约二千五百公尺,池水澄清碧绿,最深处至少有三百公尺,为〃图们、鸭绿、松江〃三江的源头,被女真人视为玄奥神秘之地。 

并且因为〃天池〃之水终年奔流下泄,但水面永不减低,因此女真人认为池水通海,有真龙蛰伏池内,故而引生出不少神话。 

〃天池十八峰〃峰峰相连之处,其中有八峰相连的四处峰脚较其它峰脚深,因此便成为池水满溢时,泄流山下的泄流口,故而称为〃天池四门〃。 

在北面〃龙门峰〃及〃天溪峰〃之间的泄水门,在百里之外的山腰遥望,乃是一道如带瀑布,有如一片白帛悬天而下,瀑布冲泻而下,再汇聚山腰雪水冲流,于是便成为〃松花江〃的源头。 

而〃天池〃南麓的〃白头峰〃,峰脚两侧皆有一门,成为分水岭,两旁泄水冲流而下,且各别分流左右方远去,于是成为〃鸭绿江〃及〃图门江〃的源头。 



在关外东北方的山区及荒原中盛产三宝,乃是〃人蔘、貂皮、乌拉草〃。 

(因为广阔的冰雪荒原、山区,位在万里长城的东北方,因此现今才会称为〃东北〃。) 

人蔘是多年生草本,叶为掌状复叶,由五小叶合为一大叶,产地称为〃五披叶〃,在初秋开花,由出土至三尺高,至少须五至十年,生长之地多在阳光充足的的山腰或悬岩绝壁之处,森林中较少见。 

而关外东北的人蔘出处,便是以〃徒太山〃为最多,并且因为山区中有不少坚冰形成的冰谷、冰隙、险陡冰壁,甚为危险难达,因此生长的人蔘多为数百年之上的老蔘,故而称为〃白山老蔘〃。(时至近年才称为〃吉林蔘〃) 

野蔘甚为珍贵,并且有异种,野蔘寿有五百年之上者,其茎叶逐渐回缩褪除,仅余根部隐迹深土或冰雪之下,它已无须自泥中吸收养分,而是吸取地底灵气,甚而每到天气晴朗或明月当空之时,便会出现地面吸取日月光华,但人兽接近,必然迅速隐逝,所以甚难知晓其根本何在? 

传说中已成人形的仙蔘或是蔘王,至少皆有千年之上的气候,乃是少有的修仙珍品,有的已可变化形如婴儿,道行尚浅者或可掘其身,道行灵气高者,已可移动本体,便是〃蔘仙〃,又称为〃小红孩〃,而且十之八九皆是生长于高陡奇险之地,故而甚难捕获,方能久寿,也因此更为珍贵。 

〃徒太山〃四周便盛产人蔘,东、北两方的山势甚为险陡,千寻冰壁处处,甚为寒滑不易攀登,而且还有不少数百丈深的断层冰隙,有些冰隙甚窄,而且尚有飘雪虚覆,一不小心踏上,必将坠落断层冰隙之内,纵然不摔死,也因无能脱困而冻毙。 

〃徒太山〃四周山脚虽然较斜平,但是却有不少虎、豹、熊、狼凶兽出没,因此采蔘人大多不敢深入,唯有在西、南方则是斜形山坡地带较易攀爬,且凶兽较少,故而所采人蔘多出自于西南方。 

(注:采蔘者又称为〃棒槌人〃,少者五人,多者一、二十人,领头者称为〃把头〃,发现寻常人蔘时,大多立即挖掘,但是若发现〃蔘王〃时,便立即在四周插桩为城,以防蔘王脱逃。 

因为有的〃蔘王〃蔘须长阔,散布约有近丈方圆,因此采蔘时不得用金铁之物,须用〃梭波罗木〃(东北特有且稀少的树木),削尖之后且经过油炸除性、除味,才能代铲挖掘,避免挖断蔘须。 

整支人蔘及长须挖出后,尚须用两片圆弧形的树皮盛土,然后将人蔘及蔘须置于其中,双合包裹困扎,才能保护完整,而且使水分不致干枯。 

野蔘,又称为〃红蔘〃,因为甚难挖获,故而甚为珍贵,尔后明、清之时,高丽人在冰雪荒原中,以人工植苗栽种人蔘,称为〃栽蔘〃或称为〃白蔘〃,但是药性较野蔘差,故而价低。) 



话说正题! 

在〃徒太山〃东方,山势险陡、千寻冰壁处处的峰脚,约莫三十五里地之外,另外尚有一座红土山〃布库哩山〃,在山北有一个温泉湖,乃是女真族神话中天女洗浴的〃布勒湖〃,与〃天池〃一样,皆是〃女真族〃的禁地。 

在〃布勒湖〃与〃徒太山〃之间,白雪皑皑的冰原中,有不少数百丈深的断层冰隙,其中有一道长有两里余、一百余丈宽的曲折冰隙,在陡直寒滑,深有三百余丈的坚硬冰壁下方,因受火山的地底热气以及阳光在冰壁上映射而下的光线,使得冰隙下方略微温暖且明亮,如同初春及秋季一般。 

冰隙下方不但明亮温暖,而且在覆冰及岩地之间,尚有不少因地热融化的雪水,成为水瀑或泄泉流泄下方岩地中,然后再散流至一些岩缝中流逝不见。 

冰隙下方的岩谷中,竟然还长有不少古柏?以及生长出一些奇花奇草,使得整个长阔冰隙下方,有如一处桃源仙境一般! 

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如此深的冰隙下方,除了有如此难以想像的景色之外,竟然还有人在此居住? 

只见一株粗有一人半合围的耸柏,离地十丈高之处,顺着树干四周,在四根平伸的粗长横枝上架木搭板,筑有一座粗简的小木屋。 

木屋门外有一条粗索垂至地面,而粗索之间每隔两尺便有一结,木屋内的人便可经由此条粗索攀爬上下。 

木屋内并无桌椅、家具,只在房内左右两侧,分别铺着数张熊、狼毛皮,似是两个人的睡卧之处。 

另外在两人睡卧处之间的底端,则堆积着一些日用杂物,并且在木屋外的枝桠间,尚吊垂着一块块的冰冻咸肉脯。 

此时在右侧的一堆熊、狼皮毛内,突然有物挣动,并且有两只长满粗疤的怪手,猛然掀开数张狼皮缝接的毛皮被,立时现出一个狰狞如厉鬼、满面突棱肉疤的恐怖面目。 

面目狰狞如厉鬼的怪人,此时似乎尚沉睡未醒,但是看他狰狞如鬼的面目上,浮显出惊恐骇畏之色,似乎正在做恶梦? 

此时在他的脑海中,正有一片片凄惨恐怖的景像,有如跑马灯一般不断的在脑海中涌现…… 

突然间,耳中听见那些番子的大笑声中,带着兴奋、残忍、狂乱、嘲讽、凌虐之意,眼前闪烁着明亮光芒的刀枪,不断刺砍向惊骇狂奔的人群。 

在阵阵悲凄哀号及痛呼惨叫声中,声声传入耳中,有如万针攒心,心胸中满腔骇然痛苦,悲愤怒气澎湃翻腾,使得胸口肿胀得似欲爆破,感觉整个人就好像要在刹那间便会碎成千百块似的,因此惶恐骇畏得张口大叫,冲喉而出…… 

〃啊……爹!不要……不要……娘!娘……〃 

惶恐惊骇的大叫声刚出口,身躯骤然挺坐而起,接而便听木屋外响起一阵惊骇大叫的回响以及轰然之声,恍如身处万魂凄厉尖叫的阿修罗地狱中。 

狰狞恐怖有如厉鬼,且带着惊骇之色的面目上,一双清澈的大眼环望身处之地后,惊骇之色渐消,但是立即又浮现出悲伤愤怒的痛苦之色,双目中不禁珠泪滚滚,长黑的睫毛微微的颤动,两条泪线划过突棱不平的双颊。 

倏然!一道黑影由门外疾掠而入,在他面颊上猛然打了一巴掌,并听女子的怒叱声响起:〃叫……叫!叫甚么?万一引起雪崩,大家都别想活了!〃 

面目狰狞如厉鬼的少年,面颊骤然遭大力拍击,且耳闻身前怒叱之声,顿时畏惧得慌急爬退至屋角,并且颤声说道:〃大……大娘……我……我不是故意乱叫……方才我又……我又做……做恶梦了……〃 

只见黑影乃是一个神色阴森冷漠,双目锐利,年有五旬之上的黑衣老妇,竟然是曾在烈火焚天的〃水弯屯〃出现,且救走了一个小童的妇人。 

莫非面目狰狞如厉鬼的少年,便是火窟中劫后余生的小童? 

〃哼!人已死了,再哭叫又有甚么用?除非你……〃 

当神色阴森冷漠的黑衣老妇,怒睁双目的再度叱喝时,突然由谷地不同的方向相继掠至三男一女,但是俱都互存戒心的相隔数丈,围立在木屋下方的树干四周二十丈之外。 

突然听左侧一个身穿灰袍,约莫五十岁上下,神貌严厉,双目暗藏棱光,蓄着短须,隐然透露一股霸气的文士冷声说道:〃莫婆子,你别骂了!这两年多中,我们早已习惯了,你还是快叫那丑小子下来吧……〃 

在文士对面,一个身躯魁梧、满头乱发,满腮短髭如刺,穿着一件破烂短衫,浓眉大眼,双目炯然有神,年约五旬过半的冷漠老者,此时也怒声叱道:〃呔!小子,你哭鬼狼号甚么?小心老夫抓出你的心下酒!〃 

接着左侧一位身穿一套绣着朵朵金色牡丹花的红衫裙,体态婀娜多姿,面貌极为艳丽,年约四旬……可是似乎又不止?实难看出真正年龄若干的美妇。 

只见她媚眼如丝,眉梢眼角间尚流露出一股令人心荡的笑意,笑靥中尚隐约流露出勾魂摄魄的邪意,连朝四周三名男子抛着媚眼,才咯咯脆笑说道:〃咯……咯……莫大姊,你就少说两句吧?这也不是头一遭了,还是快叫他下来习功,若早点习成,便可早些入洞办事了,他爱怎么叫,都随他了……〃 

另一个身材瘦高,神色阴鸷,面上一片淡灰气色,肌肉僵硬,双眉平直,三角眼微眯,像似了无生气的幽鬼一般,也有五旬之上的老者,也已尖声说道:〃好啦……好啦……你们少说几句吧?虽然他的资质甚好,可是再怎么说,也只是个毫无根基的平凡半大孩子,想要他在三年之中,便将我们五人的心法全然习成,自是并非易事,因此你们也别太苛求了!两年多的时光都过了,再多等个一年半载又何妨?待他习成之后,为我们办妥大事……〃 

然而话未说完,又听身穿破烂短衫、身躯魁梧、满头乱发的冷漠老者却冷声怒说道:〃哼!'幽鬼'!每每皆是你当好人,就是我们凶恶?你是存着甚么心?〃 

艳丽美妇似乎有意挑拨,因此耳闻满头乱发的老者之言,立即咯咯笑说道:〃咯……咯……咯……这还用说呀?那个丑小子与他一样,同出自鬼蜮,如果能拢络讨好了那丑小子,说不定……〃 

身材瘦高、神色阴鸷的〃幽鬼〃,耳闻艳丽淫媚的美妇之言,立时尖声怒叱说道:〃'金牡丹'你少胡言乱语的又使挑拨离间手段!老夫……也不知是谁在传功之时,竟然仗着淫媚美色勾引一个年仅十二岁的丑小子?你也不想想,年龄已可当他祖母的人……〃 

〃叱!杜老鬼,你找死……〃 

正当〃金牡丹〃娇颜色变,怒叱声中似欲动手之时,身穿灰袍,神貌严厉的文士已冷声说道:〃好啦……好啦……咱们五个在此已有十年之久,谁的心中怀有甚么鬼胎?又能瞒得了谁?还是少说两句,办正事吧!〃 

话声方落,上方已传至老妇声音说道:〃哼!还是'穷酸'曲老儿说得中肯,十一年前,我们先后有二十余人进入本谷,经过数年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之后,如今只余我们五人存活,每人有甚么鬼心思、毒玩意谁不清楚?否则又岂会各将居处划为禁地? 

两年前!老娘带回了飞儿时,也都经过你们的同意,而且同意各传他独门内功以及'缩骨功',尔后才能代我们办事。 

可是两年的时光已过了,他至今仅将老娘的'坤土神功'习成,你们的内功,则是停滞不前,莫非你们皆留了一手?以致他至今皆未能习成?〃 

但是话声刚落,身材瘦高神色阴鸷的〃幽鬼〃,立即怒声斥道:〃莫婆子,你胡说甚么?老夫愿以名声立誓,已然将'木魈神功'全教给他了……〃 

〃对呀!贱妾绝无藏私……〃 

〃呔!莫婆子,你敢污辱老夫的名誉?〃 

〃哼……哼……莫婆子,你少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儒……〃 

莫姓老妇眼见激起众怒,顿时神色难堪的又说道:〃哼!你们皆自认尽力了……可是你们哪一个肯耗损功力为他增功?若非是老娘时时为他震穴通脉,且挖掘到一支老蔘供他服食增功,否则他如今岂能有现在近二十年的功力? 

可是纵然如此,他至今尚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功力,又如何能施展'缩骨功'入洞?尔后又如何能抗拒内里的寒热?万一有甚么凶险?我们这两年多的时光,岂不是又白白耗费了?我们还有多少年月可候?〃 

随声!神色冷漠、双目锐利的五旬老妇已由木屋轻飘落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