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 新读-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没落的贵族,依然享受着先祖的恩泽。
     管蔡叛乱
  管叔鲜和蔡叔度两人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和周武王是同母兄弟。他们的母亲名叫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妻。武王姬发和周公旦两个人都十分贤能,而且非常正直。周文王建国以后,他们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周文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文王非常欣赏姬发,所以后来就把他立为了太子。
  周武王消灭商朝,平定了天下以后,便开始分封功臣和自己的兄弟。叔鲜被封在了管(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叔度被封在了蔡(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武王命令他们两个人尽心尽力地去辅佐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治理商朝遗民。武王即位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以后,成王继承了王位。由于当时成王年纪很小,所以就由周公旦辅佐他管理国家事务。管叔和蔡叔两个人非常嫉妒周公独揽朝政大权,认为他企图取代成王而自立为王,于是便联合武庚禄父发动了叛乱。这次叛乱声势非常浩大,直接威胁到了周王朝的政局稳定。为了保护刚刚建立不久的新政权,周公便受命率领大军东征去平叛管叔和蔡叔叛乱。经过与叛军很常时间的较量,周公最终诛灭了武庚,并杀死了管叔,流放了蔡叔,平定了这次叛乱,维护了新生政权。周公这个人非常仁慈,流放蔡叔的时候,他还赐给了他十辆车和七十个奴仆。后来,周公又把殷代遗民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封给了微子启,建立了宋国(位于今河南东部,与山东西南接壤),让他接续殷人的祭祀;另一部分分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位于今河南河北交境)。然后,周公又把季载分封在冉这个地方。季载、康叔两个人都有美好德行,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一致拥戴。于是,周公便任命康叔为周朝的司寇、季载为司空,来辅佐成王治理天下。后来,他们两个人都有美名流传于后世。
    蔡国初亡
  蔡叔度在流放的路上得了重病,不久就死去了。他死后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胡。胡这个人生性非常仁慈,他一改父亲犯上作乱的行为,做事的时候总是谨慎地遵循祖先德训,从来不敢有任何僭越行为。周公当时正在为成王四处寻找有德行的人,他得知了这个情况以后,便推荐胡担任了鲁国(位于今山东曲阜)的卿士。鲁国国君在胡的帮助下,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周公非常欣赏胡的才能和人品,于是就向成王进言,把胡重新封在了蔡,让他供奉他父亲的祭祀,这就是蔡仲。
  蔡仲死后,他的后代子孙也都非常勤勉,一直稳定地治理着国家,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可是到了哀侯在位的时候,情况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初,哀侯迎娶了陈国女子为妻,而息国的君主也迎娶了陈国女子为妻。由于哀侯和息侯以前曾经有过一点过节,所以息侯夫人出嫁的时候路过蔡国,哀侯就故意刁难他们,很不礼貌。息侯知道后非常愤怒,便想利用楚国来惩罚蔡国。他派人来到楚国,请求楚文王说:“大王,蔡国现在非常狂妄,甚至在背后说大王您的坏话,根本不把贵国放在眼里,我请求您派兵去攻打我们国家,然后我就派人向蔡国求救,蔡国与我国有亲戚关系,必然会来救援。到时楚军就可以趁机去攻打蔡国,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楚文王听了很高兴,就采纳了息侯的建议,派大军去攻打蔡国,结果大获全盛,并最终俘获了蔡哀侯。哀侯被楚国囚禁了九年,最后客死在他乡,非常可怜,为自己当初的无礼付出了代价。蔡国人于是就拥立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这就是穆侯。
  蔡景侯在位的时候,曾经为太子般迎挑选了一个楚国女子当妻子,但是景侯这个人非常荒淫可耻,他见自己的儿媳妇很漂亮,便想方设法与她勾搭成奸。太子知道之后,感到既羞愧又愤怒,便借机杀掉了自己的父亲景侯,自己当上了国王,这就是灵侯。灵侯继位的第二年,楚国公子围也杀掉了国君并且取而代之,也就是楚灵王。因为之前蔡灵侯曾经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于是,楚灵王就想以此为借口,趁机吞并蔡国。在谋士的建议下,他决定引诱蔡灵侯到申地来聚会,然后乘机把他杀掉。灵王果然中计了。在宴会上,楚灵王先把蔡灵侯灌醉,然后就命令预先埋伏好的士兵将他与众位随从一同杀死了。此后,楚灵王又趁机命令公子弃疾率军围攻蔡国并且将它灭亡。弃疾因为灭蔡有功,于是楚灵王就把他任命为蔡公,让他管理原来蔡国的地盘。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帝王之后(2)
  蔡国再亡
  楚国灭掉蔡国三年以后,楚公子弃疾又发动了叛乱,杀害了他的国君灵王而夺得了王位,这就是楚平王。为了继续管理自己原来在蔡国的封地,平王就派人找到了蔡景侯的小儿子庐,拥并立他做了蔡君,这就是蔡平侯。同一年,楚国又恢复了陈国的独立地位。楚国之所以恢复这两个国家,是因为平王刚刚即位,政权不是很稳定,所以他就想拉拢各位诸侯来帮助自己维持国家安定。蔡平侯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在位九年以后就去世了。之后,原来蔡灵侯的孙子东国打败了平侯的儿子而夺取了君位,这就是悼侯。三年以后,悼侯也去世了,他弟弟昭侯申又继承了王位。
  昭侯即位第十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去朝见楚昭王,并且带去了两件美丽贵重的裘皮衣,他把其中一件献给了楚昭王,另一件则穿在自己身上。楚国令尹(丞相)子是个十分贪婪的人,他见到蔡昭侯身上的裘皮衣,非常喜欢,便企图得到它。但是昭侯自己对那件大衣也非常珍视,所以就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子常非常生气,便向楚昭王进谗言来诬陷蔡昭侯。楚王平时非常宠信子常,结果就听信了子常的话,把蔡昭侯扣留在了楚国。蔡昭侯得知自己被扣留原因以后,只好把他的裘皮衣献给了子常。子常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于是,他就又向楚昭王进言,将蔡昭侯释放,把他送回了蔡国。蔡昭侯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回国以后不久,便派人前往晋国,请求与晋国结盟共同攻打楚国,以解被囚禁的心头之恨。
  不久,蔡昭侯与卫灵公在邵陵这个地方会盟。蔡昭侯暗中收买了周王室大夫苌弘,想要使蔡国在盟约上的地位高出卫国;而卫国国君也不甘示弱,于是就派遣史官蝤向周王室申述卫国始祖康叔的功德。结果还是卫国技高一筹,最终在盟会上压倒了蔡国。当年夏天,蔡国又帮助晋国消灭了沈国。由于沈国是楚国的附属国,所以楚王听后非常愤怒,于是就发兵去攻打蔡国。蔡昭侯见形势危急,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吴国做人质,请求吴王与他一同攻打楚国。由于吴国以前和楚国也有矛盾,于是就答应了蔡国的请求。当年冬天,蔡昭侯协助吴王阖闾在一次战役中打败了楚军,攻入了楚国都城郢都。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由于楚国原来的势力就非常强大,基础相当雄厚,所以不久以后,楚昭王便恢复了国家。
  蔡昭侯二十六年,楚昭王派兵去攻打蔡国。蔡昭侯非常恐惧,便又向吴王去求救。吴王认为蔡国都城距离吴国太远,为了便于救援,于是就与昭侯约定把蔡国的都城迁到了距离吴国较近的地方。蔡昭侯由于想早点解围,情急之下没有与大臣们商量便私下答应了吴国的要求。蔡国的大臣们知道吴国居心不良,对昭侯的独断专行感到非常气愤,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两年以后,蔡昭侯打算朝见吴王,大臣们害怕他再次迁都,便指使一个名叫利的贼寇杀死了昭侯。后来,大臣们为了推卸责任又将利杀掉,然后拥立蔡侯的儿子朔即位,这就是蔡成侯。此后,蔡国又传承了几代,到了蔡侯齐在位的时候,蔡国被楚国灭亡了。
    共公无礼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灭商以后,将振铎封在了曹地。曹国的君主基本上是平庸之辈,在诸侯国中没有什么地位,曹国也始终是一个小国,在各大国的夹缝中勉强生存着。但是曹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两位“有名”君主,他们分别是曹共公和末代君主伯阳,但他们两个人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曹共公在位第十六年的时候,晋国公子重耳逃往经过曹国。由于重耳当时正处在流离落魄之中,再加上曹共公这个人平时对人就非常傲慢,所以当重耳逃亡到曹国的时候,共公对重耳相当无礼,当他听说重耳有两根肋骨连在一块儿的时候,便想要观看。由于这是人的隐私,这样做很不礼貌,所以他的臣子禧负羁就劝谏他不要这样做,但共公没有听从禧负羁的劝告,结果弄得重耳很不高兴。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即著名的晋文公。为了平灭当年耻辱,晋文公便派兵去###曹国,最后将曹共公俘获了。这时有人对重耳说:“先前,齐桓公与诸侯结盟的时候,恢复了异姓国家;现在,您却囚禁曹君,要消灭同姓国家。这怎么能够让诸侯们信服,对他们发号施令呢?”晋文公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就把曹共公释放回国了。
   。 想看书来

帝王之后(3)
  曹国之亡
  曹国末代君主伯阳是一个野心勃勃却昏庸无能的人。从前,曹国有人做了一个梦,他梦见有很多君子聚集在祭祀土地神的宫社里面,商议着曹国灭亡的事情,曹叔振铎劝阻了他们,请求他们等待公孙强到来,君子们便答应了。这个人觉得非常奇怪,第二天就把梦里的情况上报给了曹国国君。曹君也感到此事关系重大,立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公孙强这个人,但是没有找到。虽然如此,但做梦的人坚持认为这个叫公孙强的人将来可能就是曹国克星,于是就告诫他的儿子说:“我死了以后,如果你听到公孙强当政,就一定要离开曹国,免得遭受国家灭亡的灾祸。”后来人们渐渐地把这件事淡忘了,伯阳继位以后,十分喜欢打猎。他在位第六年的时候,曹国有一个同样喜欢打猎的人将自己猎获的白雁献给了伯阳,这个人名字就叫公孙强。伯阳经常与公孙强讨论打猎的学问、经验。后来,伯阳又向公孙强请教政治方面的事情,公孙强都谈得头头是道。所以伯阳就很欣赏公孙强,十分宠信他,并任命他为司城官,参预国家事务。做梦人的儿子没有忘记当年父亲的告诫,就卷起铺盖带着家人逃出了曹国。公孙强经常向伯阳陈述称霸的主张,鼓动他脱离对晋国依赖。伯阳听信了他的话,就找机会背叛了晋国。后来,伯阳又出兵去侵犯宋国,宋景公率军反击,曹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一次,晋国没有再派兵救援曹国。不久,宋国就灭掉了曹国,将伯阳、公孙强一干人等俘获回国并杀死。曹国祭祀断绝,国家灭亡了。
    大舜后裔
  当舜还是一个平民时,尧帝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他们住在妫汭这个地方,于是舜的后代就以此地名为姓,姓了妫氏。舜死后,大家推选禹做了部落首领,而舜的儿子商均则成为了诸侯。到夏代时,禹的后代废除了禅让制度,舜后人的侯位也时断时续。周武王伐纣以后,鉴于舜以前的崇高地位,便派人到各地去寻找舜的后人,结果找到了一个叫妫满的,就把他封在了陈国,让他执掌宗庙,来供奉舜帝在天之灵。妫满就是陈国第一代国君陈胡公。
  胡公后代厉公,生下儿子陈完。陈完后来因政变逃到齐国,他的后代最终取代了姜齐,掌控了齐国大权。
    淫乱的灵公
  陈灵公是个荒淫无耻、行为放纵的小人,他曾经和陈国大夫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他们还公然穿着夏姬的衣服在朝中嬉笑,根本不把众人的非议放在眼里。大夫泄冶实在看不惯这种行为,就向灵公劝谏说:“大王,您不要再和夏姬来往了。向您这样和大臣淫乱无度,让人民如何去效法啊?”陈灵公把这话告诉孔宁、仪行父两个人,他们听了非常愤怒,想要杀死泄冶以解心头之恨,陈灵公也没有阻止。两人就寻机将泄治杀死了。
  夏姬有个儿子名叫夏徵舒。有一次,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在夏姬家饮酒取乐,酒酣耳热的时候,陈灵公对两个人开玩笑说:“夏徵舒这个孩子跟你们长得很像啊,哈哈。”二人反唇相讥说:“我们觉得他长得也挺像您的。”夏徵舒听说后羞辱难当,十分生气。等灵公喝完酒出来的时候,夏徵舒就藏在马棚门口用箭射死了灵公。孔宁、仪行父吓得逃到楚国,灵公太子午也逃到了晋国。夏徵舒就自立为陈侯。
    一言救陈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以夏徵舒杀死陈灵公为由,带着诸侯的大军来###陈国。楚庄王来势汹汹,陈国上下陷入了一片恐慌当中,他们打算跟楚国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楚庄王见状就派人安抚陈国百姓说:“别害怕,我只是诛杀夏徵舒而已,不会对你们陈国的百姓造成任何伤害。”可是,庄王这个人很不守信用,等他杀了夏徵舒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借势就把陈国全部吞并了,并把它划为楚国的一个县。楚国的群臣都为此向楚庄王祝贺,唯独刚从齐国出使回来的申叔时没有这样做。楚庄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说:“申叔啊,我现在灭掉了陈国,文武百官都向我祝贺,为什么你单单没有表示啊?”申叔回答说:“我给大王讲个故事吧:有个人牵着牛抄近路,结果踩坏了别人的庄稼,田地主人非常生气,就追过来把那个人牛抢过来归了自己。抄近路的人确实有错,可是因此就把他的牛夺来归自己所有,不也太过分了吗?现在大王以夏徵舒杀君为不义,因此征集诸侯军队,###夏徵舒以申张正义,这是人们都交口称赞的事,可是事后您却贪图人家土地,并乘机占领了陈国,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今后还怎么号令天下呢?正式因为这个,所以我才不向大王您祝贺啊。”楚庄王听后,觉得他讲的却实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晋国接回了陈灵公的太子午,立为国君。由于申叔时的一席话,陈国又起死回生了。
  

帝王之后(4)
  陈国之亡
  到陈哀公的时候,他的两个妃子长姬和少姬分别生下了悼太子师和公子偃。哀公还有两名宠妾,她们也分别生了一个儿子,长妾生的名叫留,少妾生的名叫胜。在这几个孩子中,哀公最宠爱长妾生的留,为了使这个孩子将来有大作为,哀公就把他托付给了自己弟弟司徒招,希望自己弟弟能够好好栽培他,以使他将来继承王位。但是招并不喜欢留,一直想把他除掉,拥立胜为太子。哀公后来得了重病,招认为时机已到,就杀死了悼太子,把胜立为太子。哀公听说招杀了自己宠爱的太子,气得浑身哆嗦,便想杀掉招为儿子报仇。招也明白哀公不会放过自己,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兵包围了哀公。哀公见敌人来势凶猛,自己已经无法逃脱,只得自缢而死了。招最终把胜立为国君,并派使臣到楚国去报告丧信。楚灵王听说陈国发生了内乱,就杀掉了陈国的使者,并派公子弃疾举兵征伐陈国,陈国新任国君见自己的军队抵挡不过,只得舍弃刚刚得到的王位,逃到了郑国。楚军不费吹灰之力地很快占领陈国,楚公子弃疾做了陈公。
  招杀死悼太子时,悼太子的儿子吴逃到了晋国。后来,楚国公子弃疾又杀死灵王自立为楚平王。平王刚刚即位的时候,想拉拢诸侯支持自己,于是就找到过去陈国悼太子师的儿子吴,把他立为了陈侯,就是陈惠公。但是后来,楚国终于还是灭掉了陈国。
    康叔建国
  卫康叔的名字叫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灭商以后,重新把商朝遗民分封给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的地位和诸侯等同,以便世代供奉商人祖先的祭祀。同时武王又很担心武庚怀有异心,于是便让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来辅佐武庚,安抚他的百姓。武王去世以后,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旦代行国家天子职权,主持国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将要篡位,便联合武庚发动了叛乱。周公率军东征,攻杀了武庚、管叔,并流放了蔡叔。后来,他把武庚管辖的商代遗民分封给了康叔,让他建立了卫国,在黄河、淇水一带商朝的墟址上定居。
  当时,康叔年纪还很小,周公担心他不能肩负大任,便写了一篇文章告诫他说:“你到任以后,一定要寻访该地的贤者君子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他们了解商朝兴亡的原因,你要致力于爱护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要让他们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这篇文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诰》。后来,周公又告诉康叔说:“商纣王之所以亡国,就是因为他这个人好酒贪杯,宠信妇人。所以你以后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酗酒,以免贻误大事。”为此,周公又写成了一篇《酒诰》。此后,周公还写了《梓材》,向康叔揭示了君子施政可以效法的准则。
  康叔到达封国以后,严格地遵循着周公教导,非常勤勉地处理政事,得到了老百姓交口称赞。成王长大以后,开始亲自处理政事。由于康叔在治理卫国有出色的表现,周公便推荐他做了周朝的司寇。康叔尽职尽责,于是,成王又赏赐给卫国很多宝器、祭器,以此来表彰康叔的功德。
    武公、桓公的故事
  卫国的国君顷侯在位的时候,卫人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君因而被封为了侯爵。顷侯的儿子僖侯去世以后,僖侯的儿子共伯余继承了王位。僖侯生前很宠爱自己另一个儿子和,并赏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共伯余继位以后,和就用这些财宝来招纳勇士,试图推翻共伯余的统治。有一次,共伯余去祭奠他的父亲,没有带很多随从,和看准了这次机会,就乘机命令手下勇士去袭击共伯余,余被迫跑进了僖侯的墓道里自杀身亡。国人就把余埋在了僖侯的墓旁,拥立和当了君主,这就是卫武公。武公继位以后,修复了康叔时候的政令,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武公也得到了大家一致拥戴。后来,周幽王被犬戎杀死,武公亲自率兵前往帮助周王室平定叛乱,然后又护卫平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