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王说:“先王在世时,被奉阳君蒙蔽。那是寡人还深居宫内,从师学习,不参于国家大事。先王谢世时,寡人还年轻,现在继承君位的时间不长。寡人确实曾暗自怀疑过合纵联盟的正确性。寡人打算割让土地弥补已往的过失,来表示对秦国的诚意。现在寡人正要整备车马前去秦国请罪,正好赶上听到先生明智的教诲。“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张仪于是前往燕国。
功亏一篑
张仪游说燕昭王说:“大王最亲近的国家莫过于赵国。当初赵襄子想吞并代国,就和代王约定在句注(战国时属于赵国,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之雁门关)会晤。赵襄子趁会晤之机,命人刺杀了代王,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赵王凶暴乖张,六亲不认,大王认为这样的人值得亲近吗?赵国出动军队攻打燕国,两次围困燕国的首都来威胁大王,大王还要割让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赵王已经到渑池朝拜秦王,献出土地表示跟随秦国。如今,假如大王不顺从秦国,秦国将驱使赵国出动部队来进攻燕国,那么燕国的土地就不为大王所有了。假如大王跟随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就等于西边有强大秦国的支援,而南边解除了齐国、赵国对您的威胁,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一下。”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11)
燕王说:“寡人就像蛮夷之徒一样,处在落后荒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男子汉也如同婴儿一样,智力平庸,没有什么深谋远虑,说话做事都不靠谱。如今,承蒙先生教诲,寡人愿意向西跟随秦国,并献出恒山脚下的五座城池作为见面礼。”
张仪于是回秦国,还未到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武王即位。张仪顿时如冷水浇头,万分沮丧。他深知,继位的武王自做太子时就讨厌自己,朝中群臣见他在惠王面前备受恩宠早已妒火万分,如今武王继位,自己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等到继承王位后,很多大臣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常,靠出卖国家,来换取先王的恩宠。秦国要是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武王翻脸了,都感到连横亲秦之举前途黯淡,又都背叛连横之约,纷纷实行合纵外交。于是张仪的努力也随之付之东流。
众叛亲离
大臣们不断地在秦武王面前诋毁张仪,把诸侯疏远秦国的事全归罪于张仪。齐国发现上当之后,又派人来责备张仪。张仪的处境岌岌可危。张仪失去政治靠山,面对目前的形势,看出秦国已非久留之地,如果不知难而退,迟早要招致杀身之祸。于是,他左思右想,陡生一计。他对秦武王说:“大王,最近一段时间,东方各国均无战事,友善相处。依臣看来,这对我们秦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只有东方各国兵戎相见,战火不断,我们秦国才可以乘机割得更多的土地。”
秦武王继位以来,一心想扩大疆域,以显示其大作为,只是苦于没有可行的良策。今见张仪提及,知其有打算,顿时来了兴致,忙问:“先生有何高见呢?”
张仪说:“如今,听说齐王特别憎恨臣,只要臣在哪个国家,他一定会出动军队###它。所以,臣希望大王让臣到魏国去,齐国必然要出动军队去攻打魏国。魏国和齐国的军队在城下混战时,大王可以利用这个间隙去攻打韩国,夺取三川,进而兵出函谷关,挺进周都,周天子一定会投降。大王就可以挟持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户籍,这就是成就帝王的功业啊。”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
齐王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魏哀王很害怕,觉得因张仪而使魏国无端受害,实在不值得。有意让张仪离魏归秦,又觉此话不好开口。正在焦灼万分、左右为难之际,张仪不请自到,主动拜见魏王说:“大王,您恐怕正在为齐国动兵之事担忧吧?大王勿虑,不需大王一兵一卒,臣能即刻让齐国罢兵。”魏王将信将疑,但是见张仪如此胸有成竹,就答应了。张仪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让他借用楚国使臣的身份到齐国,对齐王说:“大王特别憎恨张仪,但大王若出兵伐魏,正中了张仪的诡计。”使臣就把张仪对秦武王说的话向齐王复述了一遍,又说:“如今,张仪去了魏国,大王如果攻打它,就会使国家疲惫困乏,也得罪了其他强国,树敌这么多,只怕会惹祸上身,最后说不定让张仪又重新得到秦国的信任。”齐王觉得言之有理,心里叹道:“张仪呀,张仪,我又险些中了你的奸计!”于是撤回了攻打魏国的部队。
魏王忽闻齐国偃旗息鼓,自行撤兵,当然是不胜惊喜,对张仪越发宠信百倍。甚至还让他担任了相国。然而,张仪相魏仅一年,便于周赧王六年(前309年)死于魏国。至此,一代纵横家张仪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恶语中伤
陈轸,也是到处游说的纵横家。他和张仪共同侍奉秦惠王,都被重用且身居高位,两人互相在秦王面前争宠。张仪在秦王面前中伤陈轸说:“陈轸用丰厚的礼物来往于秦楚之间,应为国家外交做出许多贡献。如今楚国却不曾对秦国友好反而只对陈轸亲善,可见陈轸为自己打算的多而为大王打算的少啊。而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前往楚国,大王没听说吗?”秦王就问陈轸说:“我听说先生想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样的事吗?”陈轸回答十分干脆:“有。”秦王说:“张仪的话果然可信。”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12)
陈轸语重心长地说:“不单是张仪知道这回事,就连过路的人也都知道这回事。从前伍子胥忠于他的国君,天下国君都争着要他做臣子;曾参孝敬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希望他做儿子。因为是好奴仆,被主人出卖的时候,不等走出巷子就很快卖掉了;因为是好女人,即便是被丈夫遗弃,也能再嫁得出去。如今,我如果对自己的国君不忠诚,楚王又凭什么认为我能对他忠诚呢?忠诚却被抛弃,陈轸不去楚国,能到哪儿去呢?”秦王明白了陈轸的忠心,没有听信张仪的谗言。
为他人做嫁衣
秦惠王最后还是任用张仪为相,陈轸只得投奔楚国另求发展,然而楚王并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他路过魏国,想要与犀首会面,但犀首谢绝不见。陈轸说:“我有事才来,您不见我,我要走了,不能等到第二天了。”犀首这才接见了他。陈轸说:“您为什么喜欢喝酒呢?”犀首说:“我没事可做啊,喝酒解闷呗。”陈轸冲犀首神秘地一笑说:“我让您有很多事做,您愿意吗?”犀首十分疑惑,说:“此话怎讲?”陈轸说:“贵国丞相田需约集各国合纵抗秦,楚王怀疑他的诚意,还不相信他的游说。您对魏王说:‘我和燕国、赵国的国君有旧交情,希望帮您出使燕赵’。魏王如果答应您的请求,您也不必多要车辆,只要把三十辆车摆列在庭院里,公开地说要到燕国、赵国去就行。”犀首就按照陈轸的计划行事。
结果燕国、赵国的使者听了这个消息,就急忙驱车回报他们的国君,派人迎接犀首。楚王听了这个消息,很生气地说:“田需和我相约,而犀首却去燕、赵出使,这明显是欺骗我呀。”楚王很生气,不再理睬田需所说合纵之事。齐国听说犀首要前往燕、赵,就派人把国家的政事托付给他,犀首就去了齐国。陈轸则因为破坏了合纵,为秦国立下了大功,就回到了秦国。
卞庄刺虎,一举两得
韩国和魏国交战了整整一年。秦惠王打算让他们和解,就询问左右亲信的意见。左右亲信有的说让他们和解有利,有的说不和解有利,惠王迟迟不决。陈轸正好回到秦国,惠王问:“先生离开我到楚国,想念我吗?”陈轸回答说:“大王听说过越国人庄舃吗?”惠王说:“没听说。”陈轸说:“越人庄舃在楚国做了高官,不久就生病了。楚王说:‘庄舃原本是越国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如今做了高官,也不知想不想越国?’大臣中谢回答说:‘大凡人们生病的时候都会思念自己的故乡。假如他思念越国,就会操越国的腔调,要是不思念越国就会操楚国的腔调。’楚王派人前去偷听,结果庄舃操着越国的腔调。如今我即使被遗弃跑到楚国,难道能没有了秦国的腔调吗?”惠王满意的点点头,又询问他对韩魏战事的看法。陈轸说:“有人把卞庄子刺虎的事讲给大王听吗?”惠王摇了摇头表示没有。陈轸接着说:“庄子想要刺杀猛虎,却有人阻止他说:‘两只虎正在吃牛,等它们到不够吃的时候一定会争夺,一争夺就一定会打起来,一打起来,那么大的就会受伤,小的就会死亡。到时把受伤的老虎刺杀,必然获得剌杀双虎的名声。’卞庄认为他说的对,站在旁边等待。两只老虎果然打了起来,结果大的受了伤,小的死了,卞庄将受伤的老虎杀死,果然获得了杀死双虎的名声。韩魏交战,势必大国损伤,小国危亡,到时###受伤的大国,必然会一举两得。这就如同卞庄刺杀猛虎一样。”惠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果然从中获利。
说客犀首
犀首就是公孙衍,犀首只是个武职名。他是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所以他和张仪关系一向不好。
张仪为了秦国到魏国做国相时,犀首认为这会对自己不利,就让人对韩国公叔说:“张仪已经把秦、魏联合在一起了,他甚至还扬言说:‘魏国进攻南阳,秦国进攻三川。’魏王器重张仪的原因,是想获得韩国的土地。况且韩国的南阳已经被占领,先生为什么不帮助公孙衍到魏王面前请功,那么秦、魏两国的交往就会停止了。这样,魏国一定谋取秦国而抛弃张仪,结交韩国而让公孙衍出任宰相。”公叔认为有利,就按照他的办法实行,犀首果然做了魏国国相。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13)
后来,西戎义渠国(今在甘肃省境内)的国君来朝拜魏王。犀首听说张仪又出任秦国国相,迫害义渠君,就对义渠君说:“贵国道路遥远,今日分别,不容易再次见面,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告诉您一件事。”看到义渠君侧耳聆听的样子,就继续说道:“中原各国不联合起来###秦国,秦国就四处扩张,到您的国家烧杀抢掠;中原各国一致###秦国,秦国就会向六国称臣,无暇顾及贵国,而且还会派使者带着贵重的物品讨好您。希望您能看清形势,想好对策。”正好,楚、魏、齐、韩、赵等五国一起攻打秦国。陈轸对秦王说:“义渠君是蛮夷各国中的贤明君主,不如赠送财物用来安抚他。”秦王就把一千匹锦绣和一百名美女送给义渠君,义渠君看到犀首所言不虚,又记起张仪平时压榨自己实在太过分,就趁机起兵袭击秦国,结果大败秦军。
张仪死后,犀首就到秦国出任国相。他曾经佩带五个国家的相印,做了联盟的领袖。
邯郸之围
鲁仲连,齐国人。幼时的鲁仲连在稷下学宫曾从师徐劫,专攻“势数”之学。因为他勤学善思,博闻强记,所以老师颇为喜爱他。尤其是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很小即以辩才闻名遐迩,也为时人所青睐。他为人喜欢出一些奇思妙想的计谋,帮助人们排忧解难,而同时又要保持自己高尚的性格,不愿接受报答,不肯出任官职。
赵孝成王的时候,秦昭王派遣将军白起率军在长平打败了赵国的军队,坑杀赵国降军四十余万人。此后,秦军乘势东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君臣惊恐万分,而其他的诸侯国却没有谁敢于派出救兵去进攻强大的秦军。不久,魏安王得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派大将晋鄙火速驰援赵国。秦昭襄王得知魏国出兵救赵,写信恐吓魏王,扬言谁救赵就攻击谁。魏王收信后救赵决心发生动摇,命令晋鄙留兵于邺(河北滋县南;另一说是汤阴)。既摆出救赵的姿态,又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同时,魏王派遣外籍将军新垣衍由小路混入邯郸城,求见平原君,对他说:“秦军之所以包围了邯郸,是因为它有称帝的欲望。从前,秦昭王与齐闵王同时称帝,但是不久以后,齐闵王取消了帝号,秦昭王无奈,也取消了帝号。如今,齐国国势衰落,各诸侯国中唯独秦国称雄天下。此次秦军围攻邯郸,未必就是贪取邯郸城,在下认为它的本意是想再次称帝。如果赵王能够派遣使臣前往秦国,拥戴秦昭王称帝,秦王一定会十分高兴,秦国便会撤兵。”平原君在内忧外患灾祸频仍的情况下,早就乱了方寸。听了这番话,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劝说赵王这样做。
当时,鲁仲连恰好游历到邯郸。他听说魏国的将军想让赵王尊秦王为帝,便去求见平原君。两人见面以后,鲁仲连开门见山的问道:“秦军包围了邯郸,您打算怎么办啊?”平原君回答说:“我赵胜现在还有什么脸说话啊!前些日子,赵国四十万大军败亡在长平,我难逃其咎;如今,国都又被秦军重重包围,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魏王派外籍将军新垣衍到此,要我劝说赵王尊奉秦王为帝,期望秦王会发慈悲退兵。现在,他人还在这里。您说我还能有什么作为!”鲁仲连说道:“我原来还认为您是天下贤能的公子,现在我才知道您并不是。魏国将军新垣衍在哪里?请让我替您会会他,让他老老实实地回去,带兵来解救赵国。”平原君连连点头。
辩术出众(上)
平原君赵胜来到新垣衍下榻的地方,对他说:“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现在,他人在我这里。请让我介绍他跟您认识,交个朋友。”新垣衍听后,心里一惊,连忙说道:“在下听说鲁仲连是齐国的一位高尚的人,而在下则是区区一介小臣,有职事在身,不方便与他见面。”平原君则说:“我已经告诉他您在我这里了,而且答应他介绍你给他认识。”没有办法,新垣衍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与鲁仲连见面。
两个人见面以后,鲁仲连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沉默了很久。新垣衍忍不住了,他知道鲁仲连的来意,于是就主动发起进攻,他说道:“我看留在这被秦军重重包围的邯郸城的人,大多是想攀附平原君,请求他帮忙的人;而我观察先生您的容貌,一点儿都不像是有求于人的样子。俗话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您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危险之地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鲁仲连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此言差矣!在危难时刻,并不是每个人都只是为自己打算。秦国,是个穷兵黩武、不讲道义的国家,总是开些空头的好处欺骗他们自己的战士卖命,而对待自己的臣民就像对待从前的奴隶一样专制霸道。如果秦王再肆无忌惮的称帝,甚至是号令起天下,请问您愿意想奴隶一样被秦王愚弄吗?如果是我的话,我宁愿一头栽进东海里死了算了。我之所以来拜见将军您,不是为了自己打算,而是要帮助赵国,反抗暴秦,拯救赵国的人民免遭秦王的奴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历史(14)
新垣衍用一种质疑的目光看着鲁仲连说:“请问,先生打算如何帮助赵国啊?”鲁仲连说:“我会让魏国、燕国都来帮助它,而齐国、楚国本来就已经帮助它了。”新垣衍摇摇头,笑着说:“说到燕国,我还可以听信您的说法,而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对魏王的心思一清二楚,恐怕先生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让魏王去帮助赵国啊?”鲁仲连回答说:“魏国尚未看清秦王称帝的危害,所以才能会做这么多的错事,如果它看清了,就必然会帮助赵国。”
于是,新垣衍问:“秦王称帝的危害是什么?您能告知吗?我愿洗耳恭听!”鲁仲连回答说:“以前,齐威王为了称霸,曾经倡导仁义,率领诸侯们去朝拜周天子。那时,周王室贫弱,诸侯之中唯独齐国去朝拜它,它自是应该心存感激。然而一年以后,周烈王去世,齐威王奔丧迟到了。对此,新任的周王大怒,给齐国发文书说:‘天子去世,犹如天崩地裂。继位之君尚且要卧席为先王守丧,而齐君奔丧却迟到,应当处死以儆效尤!’齐威王看过文书以后勃然大怒,骂道:‘呸!你的母亲只不过是个卑贱的婢女,你算什么东西!’最终,齐威王受到世人的讥笑。周烈王在世的时候,他恭敬地去朝拜,去世以后反而辱骂他,这是因为齐威王实在是无法忍受周天子的苛求啊!做天子的本来就是如此,喜好作威作福,这不足为奇。”魏国现在为秦国效力,如果秦王真的称了帝,说不准哪一天也会翻脸的。
辩术出众(下)
新垣衍不服,认为魏国不过是秦国的奴仆,尊崇秦王称帝也是没法的事。他辩驳说:“先生难道没有见过那些仆役吗?十个仆役跟随一个主人,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力量、智力不如主人吗?他们之所以乖乖地听从主人的话,是因为他们惧怕主人的权势!”鲁仲连苦笑了一下,问道:“魏王和秦王的关系,难道就如同仆役与主人一样吗?”新垣衍回答是的。于是,鲁仲连说:“那么,我就让秦王烹煮魏王,再把他剁成肉酱。”新垣衍突然脸色阴沉下来,很不高兴地说:“先生的话说得太过分了!您如何能使秦王这么做?简直就是笑话!”鲁仲连平缓地说:“先生别急,待我慢慢告诉您。”
于是,他的高谈阔论开始了:“从前,九侯、鄂侯和周文王,是商纣王的三公,也是位高权重的###功臣,按理说纣王应该十分敬重他们才对。九侯有个女儿,长相貌美如花,于是,九侯将自己的女儿进献给纣王,以为可以博得纣王的欢心。可是,纣王却认为这个女子并不美,觉得是九侯在欺骗自己,于是把九侯剁成了肉酱。为此,鄂侯在纣王面前激烈地谏诤,纣王恼怒,把鄂侯也处死了,还残忍地晒成了肉干。周文王听说了这些事情,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长叹了一声,后来也遭到了纣王的囚禁,险些丧命。为什么九侯、鄂侯都是王侯,却和普通人一样,最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鲁仲连的意思是说,不管是谁,讨好有野心的帝王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