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文,毛泽东为之写了一段点睛之笔——当年社论发表时,这段话是用与正文一样的铅字排印的。时隔多年,后来哪些话是由毛泽东所添加的,已记不清了。直到胡乔木晚年,为了编《胡乔木文集》,从中央档案馆调阅原稿,查出这一段用“毛体”字写成的话:
  人们只要注视到这样一点,就可一眼看穿中国法西斯分子们的阴谋之所在:从中国法西斯分子的一切言论行动中,他们总是小心保护着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和汉奸伪军,不愿丝毫触犯他们。至于对真正援助中国独立解放的盟邦苏联,却称之为‘新帝国主义’,放在必须‘打倒’之列。同样,他们对日寇汉奸略无仇恨,对于中共则恨入骨髓,必欲消灭而后快。总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法西斯分子,和国外法西斯分子一样,将一切仇恨集中于苏联与共产党及一切真正民主人士,企图把人民的胜利加以推翻。
  在这里,毛泽东抨击蒋介石为“中国法西斯分子”。于是胡乔木紧接着写了《中国法西斯派的纲领》。
  在1943年,抨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是由毛泽东的另一位政治秘书陈伯达撰写长文;而在1946年,毛泽东则倚重胡乔木来抨击蒋介石了。
   。。

在转战陕北的日子里(1)
胡乔木1946年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的驳斥蒋介石的社论,充满激烈的火药味儿。然而,就在这年9月,也是在《解放日报》上,他发表了一首小诗,却是那般温馨,充满柔情:
  晚上立在月光里,
  抱着小孩等着妻。
  小孩不管天多远,
  伸手尽和月亮玩。
  忽见母亲悄悄来,
  欢呼一声投母怀。
  月光美丽谁能比?
  人比月光更美丽。
  这首题为《人比月光更美丽》的诗,写出月夜之美,写出夫妻之情,母女、母子之情。
  那“欢呼一声”,打破了月夜的静谧,却点出了“人比月光更美丽”。
  那时三十四岁的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幸福,儿子胜利。
  国民党飞机往延安掷下的成批炸弹,炸碎了“月光下”的柔情。那是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飞机五十架次狂轰滥炸延安达八小时之久。奉蒋介石之命,胡宗南率十六个旅进攻延安。国共重庆谈判所签定的“双十协定”,早已化为乌有。
  面对强敌,毛泽东决定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议决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三位书记仍留在陕北,指挥作战。另两位书记——刘少奇和朱德以及一部分中央委员,组成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经晋绥解放区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胡乔木当时在陇东参加土改,没有在毛泽东身边。
  胡宗南部队在3月19日,占领了延安。虽说所占的是一座空城,国民党还是大大地庆贺了一番。
  毛泽东在中央纵队,代号为“三支队”,共约八百人。中央纵队的司令员是任弼时,政委陆定一,参谋长为叶子龙,政治部主任方志高。为了保密,毛泽东改名李德胜,周恩来改名为胡必成,任弼时改名史林(司令的谐音),陆定一改名郑位(政委的谐音)。胡乔木在陇东接到了电报,要他火速赶回总部。这样,赶到了“三支队”,又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于胡乔木这位“秀才”来说,平生头一回经受战火的洗礼。
  战争是严酷的。胡宗南部队用美制电台测向仪探明了中共中央纵队在安塞县王家湾,蒋介石密令“即使牺牲三个师,也要消灭中共首脑”。胡宗南令军长刘戡率四个半旅突袭,中央纵队只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就连毛泽东的警卫排也上了前线。由于毛泽东指挥灵活,布下迷阵,从敌军只十多里路的“身边”擦过,走出险境……
  自从延安陷落,报纸无法印行,《解放日报》不得不于1947年3月27日停刊。《解放日报》社全部工作人员归入了新华社编制,大部人员由新华社社长廖承志率领,渡过黄河,到山西太行地区重建总社。另有二三十人,由范长江率领,随中央纵队留在陕北,内中包括刘祖春、林朗、胡群德以及后来成为胡乔木秘书的东生等。
  新华社最初叫“红中社”,因为那时与《红色中华》报社是同一组织机构,“红色中华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1月,《红色中华》报改名《新中华报》,红色中华社也就相应改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后来竟以这简称传世。
  在转战陕北的那些日子里,新华社不断发出电讯,发出来自中共首脑机关的信息,对于稳定鼓舞军心、民心起着莫大的作用。毛泽东急急召回胡乔木,便是要他为新华社写电讯。
  据谷羽回忆,那一时期,胡乔木几乎天天要写新闻稿,仿佛成了毛泽东的“新闻发布官”。胡乔木每天把战况写成电讯,经毛泽东审阅后,交新华社发出。这些电讯除了由电台播发外,还油印散发。当时,新华社办了两份油印小报,一份是《参考消息》,一份是《评论和电讯》。《参考消息》登的是新华社接收国外通讯社和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据严昭告诉笔者,她当时负责收听美国电台,并把英语电讯译成中文。严昭即陆定一夫人严慰冰的胞妹。另一份《评论和电讯》,登载在这份油印刊物上,他曾经订成册,可惜如今不知在何处笔者手头倒是收存了一本内部印行的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稿选,但均无署名,无法确定哪些出自胡乔木手笔。。
  

在转战陕北的日子里(2)
谷羽当时也在毛泽东身边,帮助做些秘书工作。她记得,毛泽东也亲自动手写新闻,写评论,写社论。她舍不得把毛泽东的手稿交出去油印,总是抄写了一遍,把手稿留下。这样,她手头保存了一大批毛泽东手稿,毛泽东当时喜欢用毛笔或铅笔写作,写在宣纸上。解放后,谷羽把自己精心保存的毛泽东手稿上交,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由于谷羽保存了这些毛泽东手稿,倒是为确定哪些新闻、评论、社论是毛泽东所写提供了最权威的依据。现已查到的胡乔木所写的新华社新闻、社论、评论,光是1947年的便有:
  《祝蒙阴大捷》(5月19日,社论);
  《破车不能再开——评第四届第三次国民参政会》(6月4日,社论);
  《哀号无济于事》(6月20日,评论);
  《总动员与总崩溃》(7月13日,社论);
  《祝鲁西大捷》(7月30日,评论);
  《人民解放军二十周年》(7月31日,社论);
  《蒋介石的秘密演讲录》(8月6日,评论);
  《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开始》(9月11日,新闻);
  《救国必须灭蒋》(9月18日,社论);
  《中国和亚洲——美国人民的朋友,美国反动派的仇敌》(10月30日,社论);
  《蒋介石解散民盟》(11月4日,评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十月革命三十周年》(11月7日,社论);
  《关于“一二九”和“一二一”》(11月30日,新华社信箱)。
  内中的《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开始》,是一篇新闻稿,于1947年9月11日由新华社发出。胡乔木写的这篇新闻稿,气势磅礴。新闻稿经毛泽东修改后发出。以下是《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开始》全文,毛泽东修改处用黑体字标明《胡乔木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人民解放军的全国性反攻今已开始,中国军事政治形势从此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解放军在南线实行全线出击的结果。紧接着东北、热河、冀东、津浦北段、正太、晋南、豫北等地解放军举行战略性反攻之后,正当中国的全面内战进入第二年的时候,南线开始了全线出击。解放军的南线出击至目前为止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一)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先念诸将军所部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出黄河、陇海路、淮河,已进至豫东南、鄂东、皖西的大别山地区。该军系于六月三十日在山东西部渡过黄河,七月在鲁西南连歼蒋军九个半旅,八月七日向南进军,十一日越过陇海路,先后收复解放宁陵、睢县、柘城、亳县、淮阳、沈邱、新蔡、项城、上蔡、临泉、息县等城,同月下旬渡过淮河,又先后收复与解放固始、光山、经扶、潢川、商城、麻城、立煌、六安、罗田、霍山、舒城等城及许多市镇和广大乡村。(二)陈赓、谢富治、韩钧、秦基伟、孔从周诸将军所部晋冀鲁豫野战军南出黄河、陇海路,已进至豫西地区。该军在四月初至六月初解放晋西南以后,即撤回太岳地区休整准备,于八月二十三日起在晋南垣曲附近南渡黄河,先后解放新安、渑池、宜阳、洛宁、嵩县及许多市镇和广大乡村。(三)陈毅、粟裕、陈士榘、唐亮、叶飞诸将军所部华东野战军西出津浦路、运河,已继刘邓部进至鲁西南地区。陈军于八月下旬在城武地区打击了伪吴化文部以后,于本月八日在菏泽以东,郓城以南之沙土集歼灭敌整十七师段霖茂全部。(四)彭德怀、贺龙、习仲勋、王世泰诸将军所部西北野战军由陕北反攻。该军于八月初旬在榆林外围歼敌一个旅,继后南下于同月二十日在米脂以北沙家店地区歼敌整三十六师钟松部,又于同月下旬向南急进,现已达延川永坪之线,而刘戡、董钊等部敌军则落在后面,尚在清涧附近,饥疲恐慌,畏我如虎。此外,在苏北豫皖苏边区,在豫北、在晋南人民解放军亦积极出击,苏北解放军并于八月十二日歼灭了敌四十二集团军第一师全部,收复叶挺城(盐城)。由此,在内战第二年的开始,东起苏北、西迄陕甘宁的整个南线形势已经根本改变,与北线同样转入日益扩大的反攻。从去年七月全国内战爆发以来,蒋军进攻的重点始终是在南线。去年七月间,蒋军正规军使用于南线者,计为苏皖边区三十一个旅,中原解放区二十五个旅,山东(不包括鲁西南)二十七个旅,晋冀鲁豫(包括鲁西南和晋西南)二十八个旅,陕甘宁十九个旅,共一百三十一旅,占当时蒋军进攻解放区总兵力一百九十三个旅的三分之二以上。此后南线蒋军虽连遭痛击,在内战第一年内仅正规军即被歼六十七个旅以上(内三十九个整旅,外九个师部),但蒋军仍继续增加和补充兵力,在今年一月至八月期间始终保持一百五十几个旅,占其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进攻华东解放区(山东津浦路东和苏北)者曾达八十几个旅,进攻陕甘宁边区者则达三十几个旅,因此,南线的两翼成为全国蒋军兵力最集中的两个战场。和李先念将军所部中原人民解放军胜利完成牵制蒋军的战略任务,并分别胜利撤往苏皖边区、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边区以后,蒋介石就一直企图用所谓重点攻势把南线解放军的两翼逼过黄河。但是蒋介石一直没有能实现他的企图,在南线解放军全线反攻以后,这个企图已被粉碎。战争第二年的开始,已把战线以巨大规模推到战争第一年开始的地方——长江流域,并使蒋军后方的信阳、武汉、安庆、合肥、洛阳、西安等重要城市迅速变为受威胁的前线。南线解放军的大举出击,已证明完全出于骄傲的蒋介石及其各指挥部和美国顾问的意料之外。他们愚蠢地解释刘伯承的行动是所谓“北渡不成向南窜”,企图“越平汉路西窜”,说陈赓军南下为“接应刘伯承”,又说山东只剩下了“绥靖作战”,陕北“###业已肃清”,一派胡言乱语,实则慌做一堆,仓皇失措。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被迫由山东津浦路东调出十几个旅,由陕甘宁调出三四个旅,另由豫北晋南和长江守备部队中调出十几个旅,试图拦阻向中原和长江疾进的解放军,但是绝大部分都落在解放军之后。深陷陕北葭集米脂地区的蒋军,在发觉西北解放军已由南面向他们攻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处于危险的境地。深陷山东津浦路东的蒋军,甚至直到现在还在向胶东(胶济路北)滨西(胶济路南)沿海地区作盲目的冒险。据军方报告,各路南下解放军浩浩荡荡乘虚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他们从分散各地的薄弱敌人手中得到代价极小的大量俘获。他们由于为人民驱除了称霸一方的各个地方性的“小蒋介石”,而受到各地城乡群众的热烈欢迎。久处蒋军蒋政蒋党黑暗地狱中的人民,普遍地称颂纪律严明的解放军为自己的“救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转战陕北的日子里(3)
除了胡乔木之外,经常起草新华社社论或评论的,还有陆定一。社论、评论,一般经毛泽东或任弼时阅审。在那些日子里,夜行军,冒雨行军,是常事。生活处于异常艰难之中。
  新华社记者东生带的一支牙膏,被###个人一起用了半年之久——每一回用,都只挤一点点!
   。。

出任中宣部副部长(1)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4月22日,广播了题为《收复延安》的新闻(是否系胡乔木所写,不得而知):
  “延安消息英勇的西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收复延安。困踞延安的蒋胡匪军整编十七师,在人民解放军日益扩展的强大春季攻势的震慑下,在二十一号早晨,全部仓皇弃城向南逃窜。我围城部队正乘胜跟踪追击中。我陕甘宁边区延属专员公署,中共延属地委,已经在今天进驻延安市办公。延安是去年3月十九号我军主动撤离的,到现在一年一个月零三天,又回到了人民手中。”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胡乔木随着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转战陕北,从安塞县王家湾(1947年春),到靖边县小河村(6、7月),到佳县朱官寨(8月),到佳县神泉堡(9月),到米脂县杨家沟(冬),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1948年春)。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之际,毛泽东并没有重返延安。胡乔木随毛泽东于1948年5月26日,来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于是,在那里的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即行结束,那里成了新的“延安”——中共中央所在地。
  这时,三十六岁的胡乔木在毛泽东身边已经工作了七个年头,在政治上已是中共成熟的高级干部,他一下子就获得三项新的任命: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总编辑。这是胡乔木重要的擢升。从此,他的一辈子,一直从事于中共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
  此前,在1948年2月,胡乔木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这一文件,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当时,解放区日益扩大,土地改革已成为新农村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在1948年2月3日至15日,也接连写了《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等三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胡乔木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土改中划分阶级的文件,及时解决了各地土地中亟待明确的政策。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此时国民党已非气势汹汹大举进攻延安时所能相比,毛泽东坐镇西柏坡,运筹帷幄,指挥发起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蒋介石大势去矣!
  早在1947年11月7日,毛泽东为胡乔木所写的新华社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增加了这样一段话:
  中国人民现在正在进行伟大的革命战争,其目的是打倒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这个战争业已取得伟大的胜利,必将继续胜利,直到打倒一切敌人,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已是燎原的时候了。
  事实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言完全正确。
  1948年7月29日,新华社播出胡乔木在西柏坡所写的长篇社论《人民解放战争两周年总结和第三年的任务》,此文经毛泽东审阅,并作了十几处修改。毛泽东加了这样一段对战争的回顾和展望的话,成为全文的核心:
  “经过过去两年空前规模与空前激烈的战争,中国人民的力量已经是变得更为强大了,不独在军事上取得了极为伟大的胜利,而且在政治上有空前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各民主阶层团结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周围。人民力量的发展,及其对于反动势力的进攻,已经是不可抵挡的了。而在另一方面,在美国帝国主义援助下的中国反动势力,则已经变得更加没有出路和更加孤立,他们的统治,已经走到摇摇欲坠和土崩瓦解的边缘。在强大人民力量继续的锤击之下,他们的最后死亡,已经是不很远了。”
  后来时局的发展,又一次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计。
  已是###副部长的胡乔木,依然忙于为新华社写社论。通过胡乔木的笔,传达了中共中央的声音,传达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
  1948年9月30日,胡乔木写的新华社社论《庆祝济南解放的伟大胜利》播出之前,毛泽东为之加了一段话,号召国民党军官们走“辽南潘朔端师长、营口王家善师长和济南吴化文军长们的道路”,毛泽东指出: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任中宣部副部长(2)
“这样,不但可以使人民解放战争早日在全国胜利,而且你们自己也得到一个将功折罪、重新改造自己和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毛泽东对于胡乔木文章的审阅和修改,是非常仔细的。修改处,往往颇为令人寻味。例如,1948年10月13日新华社评论《战争贩子布立特关于中国的狂妄报告》是胡乔木写的,毛泽东阅毕,只加了十个字,顿时显得非常生动。那是在写及美国顾问们估计“美援”在中国的前途时,“若干人认为像苍蝇似的吸取利润,是没有多大希望的事。”毛泽东这样加了十个字:
  “若干人认为像苍蝇似的从干枯的蒋介石粪坑里吸取利润,是没有多大希望的事。”
  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在广袤的战场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与蒋介石较量的武装力量,而新华社则是与蒋介石较量的“文装力量”。无线电波穿云透雾,传遍全中国。不仅解放区普遍收听“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虽说已在西柏坡,仍用“陕北”的名义)的广播,连国民党的将领们、白区的老百姓们,都收听“红色电波”。胡乔木成了毛泽东手下“文装力量”的一员主将。那一篇篇社论、评论,起着“精神炸弹”的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