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小史-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也总是有虐待狂,他们积极地沉溺于屠杀、折磨的战争机会,并证明他们的男子气概。所有的交战国都有虐待狂,日本当然不例外。有时日本似乎甚至鼓励如此行为,作为磨炼部队的一种手段。例如由宇野信太郎口述的题为“间谍与土匪”的故事。自认是砍头艺术行家的宇野,以屠杀与折磨的能力自豪。他和他的一些上司视这为教育其部队的一个重要的项目。
  有点儿讽刺的是,日军战斗强度与初期胜利的轻易获得反而对他们不利。轻易获胜给他们一种虚假的无敌感,并因此打消先前计划的快速打击然后和谈的构想。他们的残酷激起盟军的战斗精神,也使盟军不太可能以有利于日本的条件接受停火要求。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4)
早在1942年4月18日杜利特空袭(Doolittle Raid)时,日本的不败战绩已受到打击。这是从远离日本海岸的航空母舰起飞并由詹姆士·杜利特(James Doolittle)上校指挥的16架美国B25轰炸机的空袭东京行动。这次日本冷不防被袭。日本还没有人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B25轰炸机就开始进行轰炸了,而令日本人关切与困窘的是,这些轰炸机没有一架被防空炮火击中。所有飞机都飞至中国降落,在中国降落时有8名飞行员被日军逮捕。其中3人被视为恐怖分子处死,导致德国向盟国日本抗议处死这些人而立下令人不快的先例。其他人在日本的生化战实验中作为实验人体被活体解剖。
  生化实验大多在满洲平房地方进行,由石井四郎少校(后来晋升将军,1892~1959)领导的七三一部队主其事。早自1932年起,战俘与包括妇孺在内的敌国平民被使用为活的实验对象,叫做“丸太”(原木)。有时整个村落被感染瘟疫细菌或类似的东西。从事实验的人包括日本平民,他们似乎已习惯于这工作。
  尽管有各种计划与尝试,生化武器似乎都没有实际被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来对付盟军,但日军广泛使用生化武器对付中国人。日本正规军本身似乎对这些战术或实验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而至少有1万日军成为自己国家的细菌战的意外受害者。
  不到一个月后的1942年5月7~8日的珊瑚海战役,是对日军士气的一次较严重的打击。这一行动粉碎了日军入侵新几内亚莫瑞斯比港的计划。日军也失去了一艘航空母舰,还有一艘航空母舰严重受损。美方实际上受到较大的损害,但这次战役是日军攻势在太平洋首次受阻。
  6月4~6日的中途岛海战,对日军是一大打击——事实上是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性转折点。日本一直计划要占领夏威夷西方约1500公里的中途岛,作为战略基地。但其计划被盟军情报当局发现。跟珍珠港的情况不同,这次情报被有效使用。再度由南云指挥的日本舰队损失4艘航空母舰。日军同时还损失2000多名船员与1艘重型巡洋舰。
  此后,尽管在亚洲大陆有若干次胜仗与进攻,从太平洋开始,日军的运气每况愈下。占领新卡勒多尼亚、裴济与萨摩亚的计划被放弃,占领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构想也被放弃。至1943年初,日军被逐出新几内亚与瓜达卡纳尔(Guadalcanal)。日军在瓜达卡纳尔之役损失25000人,美军只损失1500人。
  在1943这一年,日本为缺乏资源所苦,而对若干亚洲国家,日本必须以较间接的控制取代直接控制。日本给其占领下的缅甸与菲律宾等国名义上的独立。日本强调其自西方帝国主义手中解放亚洲的解放者的角色,企图维持占领国之间的团结并以日本作为领袖。结果是“满洲国”、中国、泰国、缅甸、菲律宾及“自由印度”的傀儡统治者于1943年11月6日在东京发表《大东亚宣言》。这个宣言抨击西方帝国主义并重申亚洲合作。这些国家的人民之中有许多人可能起先把日军当作解放者而表示欢迎。但事实上,至此阶段他们已因日军的残暴而感到极端幻灭。日军占领往往使当地居民的食物与其他资源被剥夺,而人员被强迫征召服劳役,有时甚至被船运至日本本土。
  日本人本身也受制于资源限制与严厉的劳工动员法律。从1943年9月起,所有25岁以下的未婚女子被动员从事农业或工业劳动。同年,国内食物缺乏也变得严重,而至年底食物配给每天只有1405卡路里,仅仅是标准热量的一半。
  在1944年这一年里,日本加紧努力备战,准备作孤注一掷的冒险。国内的战争机械生产有显著增加。这一年生产了28000多架飞机,而1941年只有5000架。但这仍然远远低于美国或许多其他盟国的产量。在1941年至1944年期间,日本生产58822架飞机,而同一时期英国生产96400架飞机,美国生产261826架飞机。不论日本飞机可能在技术上多么先进,数量就是赶不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5)
同年,日本在中国战场有若干次胜利。然而,日本无法摧毁美国在四川的空军基地,这意味着美国能够利用这一基地以远程B29轰炸机轰炸日本。美国飞机轰炸日本愈来愈频繁,而且没遭遇到多少抵抗,同年7月日本在极为激烈的战斗后失去了马里亚纳群岛的###,这对日本是特别严重的打击。美国现在也可以利用###作为轰炸东京的基地。本土防卫现在因此变成紧急的优先工作。
  失去###对于东条本人是一个惊人的打击,因为他在仅仅几个月前还表示###是无法攻陷的。他因此不但辞去了首相职位,也辞去了陆军参谋长职位,而首相由小矶国昭(1880~1950)接任。对东条与日本战争努力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许多高阶军方人物也注意到德国运势的衰退,而恢复到战前的认知:日本胜利是完全不可能的。不少人认为应该尝试以日本能获得的最好条件和谈。这样的条件当然比不上1941年所希望的条件,但至少能结束战争。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苏联可以在和谈的事上为日本办事。事实上,前一年在1943年,苏联答应一旦德国被打败后,苏联将加入盟国对抗日本。但小矶内阁心中盘算着苏联可能帮忙,因此决定继续作战。日本也抱一点儿希望双方可能达成妥协:假如日本本土严防死守至造成盟军大量死伤的话,盟军可能同意和平条件而不愿人员继续死伤。
  这一年稍后采取的一项偏执的防卫措施是有系统地使用自杀神风飞行员,正式名称是“神风特别攻击队”。神风意指13世纪元寇入侵日本时保护日本的神风(飓风)。虽然正规飞机有时被使用,“自杀飞机”通常只是备置机翼与粗糙的驾驶机械装置的炸弹。它们无法偏离其原定的目标,并且没有回程燃料。盟军使用日文管它们叫“马鹿炸弹”(白痴炸弹),而它们的飞行员通常是只受过几个星期训练的少年。
  神风特攻队
  神风特攻队在1944年10月25日的菲律宾雷特战役(The Battle of Leyte)中首次被使用。麦克阿瑟履行他会回来的承诺,于是月20日登陆雷特岛。接着,10月23日至26日的雷特战役据信是世界史上最大的海战,结果日本海军被有效地摧毁。虽然日军仍然在群岛的各地区直至战争结束,有些日军在战争结束几年后仍躲藏在森林里,他们对当地的控制缓慢地但确定地被腐蚀了。1945年2月,盟军夺回哥瑞吉多岛(Corregidor),3月中旬光复马尼拉。
  马尼拉的收复对当地居民是一出特别的悲剧。2万名被困的日军几乎都决心战斗至死,而当美军猛烈进攻时,这些日军都狂暴起来。虽然这是相对少为人知的暴行,类似南京大屠杀的强奸、抢劫与谋杀的场面发生了。在马尼拉光复之前的一个月期间,估计10万居民被杀。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在菲律宾的日本平民也在日军手下受苦。1945年5月,撤退的日军谋杀随军日本平民的大约20个小孩,以免小孩的哭声让敌人探知他们的位置。
  美国陆军战罪部门后来获得关于此事件的报告,并判定其为“所有文明国家嫌恶的极恶行为”。但它被交付给日本当局,因为当时有关战罪审判的法律未规定对自己国家国民的残酷行为是战罪。结果如何并不清楚。类似行为发生在冲绳保卫战,而无疑地也发生在其他地方。
  英军于1945年3月夺回缅甸古都曼德勒(Mandalay)后,也在5月光复仰光。此时,恶名昭彰的日军使用当地人与战俘建造缅甸铁路的残酷行径才被人发现,盟军的抗日决心因而更加提高。这是日军在1942年10月与1943年11月之间执行的一项计划,目的是要从泰国获得补给。建造工作造成约6万工人丧生,包括当地劳工与大约15000名英国与澳大利亚战俘。
  在1945年的前几个月,美军使用远程B…29轰炸机加强轰炸日本,大多是低空飞行的夜间出击。美军在3月初攻占小笠原群岛的硫黄岛后,美军轰炸日本更加方便了,因为硫黄岛提供一个介于###与日本之间的方便的中途基地。日本人实际上没对这些空袭进行报复。在1944年6月与1945年8月战争结束之间的总共31387次出击之中,美军只损失74架B…29轰炸机,损失率不到025%。最大规模的一次对东京的空袭是3月10日,造成了约10万人丧生。除了据说因“文化遗迹”而不被列入轰炸对象的京都与奈良等外,日本大都市的设施大多受到40%~50%的损害。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6)
根据史家吉田守夫最近的研究,关于京都与奈良是否如美国政府所声称的那般因为文化原因(日本政府也接受这种说法)或是否它们只是战略上不重要而没被轰炸,现在仍有争论。
  至5月底,估计至少1300万日本人无家可归。
  4月1日美军开始攻击冲绳,这是日本本土的一部分。4天后,小矶首相辞职,由年迈的海军上将铃木贯太郎(1867~1948)接任。5月8日,德国投降,盟国能够将兵力朝日本集中。对于日本,形势看起来很糟。
  经过将近3个月的激烈战斗后,冲绳在6月21日陷落,日军11万人死亡,而日本平民估计有15万人死亡。美军方面,约13000人丧生,4万人受伤。这是在整个战争中最高的美军死伤数字,暗示了日本防卫确实很顽固。在冲绳战役中,日本也动用约2000名神风飞行员,并且有大量惊慌的平民集体自杀,因为当局告诉他们,美国入侵者是无人道的怪物。他们宁愿跳崖自杀,也不愿被这样的敌人羞辱。
  这类自杀的沉痛故事显示出日军如何被教导去憎恨、害怕美国人。但一旦美军抵达,事实证明这是没有根据的。正如幸存者自己指出的,许多美国“魔鬼”对待冲绳人比本土日本人对待冲绳人要好。这使得许多冲绳人感觉被本土日本人背叛,这种感觉至今仍未完全消失。
  战败即将到来。虽然铃木本人不特别坚持继续作战,但军方(尤其陆军)的主流意见仍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人们觉得,投降就是不尊敬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人。对这些事他们抱持强烈的宿命论。
  7月17日,杜鲁门总统(罗斯福已于这年4月去世)在德国波茨坦会晤斯大林与丘吉尔,讨论战争形势,会期两周。蒋介石以电话方式参加会议。那一个月,美国试爆一枚原子弹成功,而杜鲁门得知试爆结果才决定了对日本发表的宣言。这就是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宣言》。斯大林的名字在这一阶段还未出现,因为苏联还未对日宣战,但苏联稍后正式支持这一宣言。这一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面对“迅速且完全的毁灭”。这一宣言也提到占领日本、整肃军方领导人士、建立一个新的民主政治秩序以及承认日本主权,但仅限于明治时代开始时建立的国境。宣言没特别提到天皇。
  日本不接受这一宣言。
  对于宣言铃木内阁使用“默杀”字眼。该词基本上意味“蔑视”,但日本声称他们使用该词来意味“此时无可奉告”,即日本只是希望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这一宣言,并不真正拒绝它。但这样的观点未能考虑到铃木较清楚显示日本拒绝这一宣言的其他评语。
  盟国想要避免攻击日本本土四大岛所必定带来的人员惨重伤亡。这项攻击日本本土计划叫做“奥林匹克行动”。美国很可能也希望迅速结束战争,以减少即将对日作战的苏联得利。美国可能甚至于想让苏联对美国的新的原子科技留下深刻印象,或只是想对真实的目标试爆。也有一点点可能是美国高估了日本的原子武器发展,而想要确保先发制人。日本发展原子科技至什么地步的问题,是非常引人争论的事。大多数西方人至今仍不了解日本当时在此专业领域的进展程度。两名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与朝永振一郎后来因为战前在核物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而若干日本人与顶尖西方科学家一起工作。日本有不下5座核分子加速器,是美国以外惟一拥有核分子加速器的国家。摧毁这些加速器是战后占领军的优先工作之一。有一段时候史家们讨论日本当时可能对盟国施加核子攻击的事,而劳勃·威考克斯(Robert Wilcox)的研究尤其使这问题醒目。大多数专家感觉他的说法过度夸大,并辩称,尽管日本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日本仍缺乏足够的相关知识来实际制造原子弹,缺乏协调,也缺乏铀矿。另一方面,人们知道德国提供铀矿给日本。此外,最近解密的文件显示,日本事实上有足够的铀化合物来制造至少一枚原子弹。例如,日本在山口县德山市一个海军补给站有500多公斤的硝酸铀酰。无论如何,虽然日本在1945年不太可能有核子能力,但美国害怕受到日本的核子攻击,这至少在美国决定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一事上扮演了某种角色。1945年7月美国的一份官方报告说:“我们大多确信日本无法有效地发展并使用核武器。”但有些人并非如此确信。无论如何,美国决定对日本投掷新发明的原子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7)
8月6日,一架美国飞机在广岛上空投掷一枚原子弹。这是世界史上这样的武器首次被使用于战争,它造成9万人立即死亡或不久后死亡。
  确切的死亡人数难以确定。一般的数字是14万,但广岛市当局在1945年指出,截至1945年结束为止被证实死亡的人数是87833人。有关原子弹爆炸(尤其广岛)及其对受害者的影响的著作非常多,最出名的英文著作之一是1966年出版的《黑雨》,作者是小说家井伏鳟二(1898年出生)。
  此后,可能有大约同样数目的人因原子弹爆炸效应而死亡。广岛市的建筑物有80%以上被摧毁。日本未能迅速地正面反应,美国因此在8月9日投掷第二枚原子弹,这次投在长崎。它造成5万人立即或不久后死亡,而此后3万多人因原子弹爆炸效应死亡。
  美军在长崎投掷原子弹的前一天,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并几乎立即攻击满洲。这对日本是另一个显示坏兆头的打击。
  除非日本准备看见日本民族完全毁灭,日本现在没有其他现实的选择,只有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条件。高层会议在9日晚间召开。与会者中有些人的确宁愿毁灭也不投降,有些人想继续作战一些时候,以获得较好的和谈条件,有些人则准备屈服。裕仁准备接受《波茨坦宣言》,条件是要维持天皇制。透过瑞士与瑞典的中介获悉这事的美国,拒绝做出完全的保证,但倒是容许天皇在盟国最高指挥官与日本人民的意志的制约下统治。
  在14日召开的旨在讨论美国的反应的另一场会议中,与会人士再度无法做出决定。在铃木首相的要求下,裕仁投下决定性的一票,他说日本将必须“容忍无法容忍的”。
  当消息传出后,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他的决定。若干低阶军官尝试阻止他录制翌日将向全国广播的“投降演说”。约500名军事人员选择自杀,不愿公开反抗天皇。这些人包括几位高阶军方领导人士,诸如构想出神风飞行员理念的海军中将大西泷治郎(1891~1945)。他是想顽固地防卫日本本土以获得较佳投降条件的若干人之一。
  8月15日,天皇的录音演说透过无线电向他的臣民们广播,把不幸的形势告诉他们。这是天皇首次利用无线电广播,也是他的大多数臣民首次听见他说话。他的优雅的、古色古香的宫廷语言跟日常用语相差很大,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必须依靠他人的解释。甚至那些了解宫廷语言的人也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因为他的用语模糊,未明确提到“战败”与“投降”。他反而提到“战争形势发展至不一定对日本有利”,其口气宛如日本决定停战以便拯救人类免于被西方国家消灭,而不是因为日本战败。
  但这一讯息最后还是传达了——日本战败了。几周后在9月2日,正式投降文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当天签署前,天皇发表敕令,授权签署投降书并命令日本臣民遵守降约。
  在从1931年“沈阳事变”开始的14年战争中,日本有将近300万军人伤亡,超过50万平民伤亡。大多数伤亡发生于太平洋战争的4年间。对于首次在战争中战败而现在将是大和国家历史上首次被外国占领的日本来说,所有的牺牲都是徒然的。在日本与其他地方有人声称,由于美国使用原子弹,日本战败是不公平的,但这样的观点只是蒙蔽了即使从传统战争的角度日本也被彻底打败的事实。
  在1945年9月9日致其子明仁的一封信函中,裕仁将战败归因于低估英美两国、过度依靠精神而不依赖科学以及只知如何前进的傲慢的军方领导人士。
  日本成为列强,但其野心膨胀太大。夏目漱石说对了,青蛙膨胀自己直至破裂。骄傲的明治日本现在在裕仁领导下处于屈辱的立场。就某种意义来说,还有立场可立乃是幸运的,因为盟国之中有不少国家希望日本完全毁灭。根据1944年11月进行的一项调查,13%(超过1/8)的美国人希望日本人完全被消灭。这样的观点不限于一般民众,在国家领导人士之间也可发现。甚至人道主义的罗斯福似乎也有消灭日本民族的念头。
  

第五节 太平洋战争(8)
裕仁将日本战败归咎于过度依赖精神,他可能说对了。但这时日本需要依靠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