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风流-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提了。

    明白此节的少数官员们不禁心中哀叹:这宋楠心机艰深之处简直深不可测,似乎一切都在他的设计之中。

    正德一身吉服拜天祭地,并亲手授予宋楠镇国大将军的印绶,授予黄龙军旗一面,并做了慷慨激昂的出征演讲,勉励全体将士奋勇杀敌为国尽忠,承诺各种嘉奖条件,可谓不遗余力。

    宋楠心中暗叹,作为皇帝,正德其实并不合格,但他是皇帝,一旦他的基业受到威胁,他也会做的尽职尽责不辞辛苦,这套说辞明显是有人精心为他准备的,这一切说白了,不过是激励别人为了他的皇位而去送死;当然作为大明朝的一员来说,宋楠心中和其他将士的心中一样,不全是为了像眼前这个人尽忠,而是抵御异族入侵,避免成为鞑虏马蹄下践踏的对象而自发产生的勇武之心。

    仪式结束之后,所有的士兵都分到了一碗酒,正德率文武群臣站在高台上举起酒碗,万军同举杯,共饮壮行酒;酒饮下,血已热,万人齐呼:为国尽忠驱除鞑虏的口号,那声势撼天动地,颇为壮观。

    在那一刻,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刻,所有人的心中都抛弃了一切杂念,想的只是同一件事。

    宋楠的情绪也有些激动,酒入腹中之时,他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兵马,心中想的是:如此大好男儿之中,不知有多少将永远血洒西北,再也回不来了。人生有时候就像今日,明知危难重重,你却不得不去慷慨面对,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无畏,是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精神。

    万众注目之中,宋楠身着大红披风,全身着打造精致的银色盔甲,头顶红缨夺人眼球,迈步缓缓拾阶而下,来到台前青石之旁;早有人将大黑马拉到身边,宋楠纵身上马,在马上抱拳朝台上正德和群臣拱手为礼,又朝着观礼台侧首家眷所在之地看了一眼,毅然挺胸挥手,高声喝道:“出征。”

    号角声中,大军缓缓开拔,烟尘滚滚,脚步踏踏,战马嘶鸣,旌旗如浪。一个时辰之后,在正德和群臣的目光中,在出征将领家属们的泪光里,渐渐化作一条长龙滚滚而去。

第六九三章 军中丽影() 
时值盛夏,炎炎烈日之下,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前方传来的战报显示,庄浪卫已经失守,明军退守碾伯所境内,固守大通河东南岸,防止鞑子兵马往南奔袭西宁卫,往东奔袭永靖,形势可谓是十分的危急。‘‘‘‘

    但宋楠并未下令急行军,他知道,最终战役的焦点会击中在宁夏镇周边,从战略位置上而言,从突破嘉峪关往东南一路逼近之后,鞑子已经深入了大明境内近千里,如此遥远的路线对其补给线的压力巨大,当鞑子深入到甘肃镇东南时,他们必会首选宁夏镇攻击,因为拿下了宁夏镇便可使补给线缩短到最短,并可借着这个便捷的补给线为跳板,将触角万东南数百里外延伸开去。

    所以,宋楠无视所有的干扰求救的消息,大军左右不顾,直奔陕西腹地宁夏镇南面的靖虏、固原一带。并下令碾伯所一带坚守的明军四万余兵马隐蔽回撤,在靖虏、固原提前构筑防线。

    这一决定出人意料,就连得到消息的杨一清等人也甚为费解,身在前线的陆完更是大发雷霆,称宋楠人未至先怯战,还没到战场,先丢了几处卫所。声言要将此事上报。宋楠毫不客气的以镇国大将军的名义下达了命令,将数名拖延不退的将军革职问罪,这样一来,没有人再听陆完的话,七八日间,大通河东南岸的军民纷纷回撤至后方数百里处的靖虏固原一带,开始依托两地的丘陵黄土地貌构筑工事。

    其实所有的人心都是悬着的,宋楠这一决定不仅是放弃了碾伯所及其左近的卫所,还放开了大通河南岸,鞑子很有可能南下攻击西宁卫,因为西宁卫的北边已经没有任何的明军抵抗力量了。但宋楠给出的解释是,鞑子攻击西宁卫不太可能,要攻也是分兵小部去攻击,西宁卫完全有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守住,而鞑子若在此时全军南下攻击西宁,其实是得不偿失之举。

    西宁即便被攻下了,鞑子也要耽误起码半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鞑子想的一定是快速夺取宁夏镇,保证补给线的贯通,那无谓的半个月几乎会要了他们的命。

    宋楠得出这样的结论并非无的放矢,甘肃镇沦陷之后,孤悬在鞑子包围之中的番镇卫只有一万多人守卫,但因地势险要,鞑子攻击了数日便选择了放弃,任由番镇卫的一万多兵马呆在那里,鞑子并非没有能力攻下番镇,而是他们不愿意耗费这个时间。这一万明军兵马根本也不敢露头,一露头便会被吃掉,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么呆在那里,等拿下宁夏镇之后,便可松一口气慢慢回头肃清身后的明军。

    七日后,江彬的振威营首先抵达靖虏,三千骑兵开进靖虏小城,和杨一清等人汇合一处,而宋楠和大队兵马尚在后方五十里处,要到天黑才能抵达靖虏。西北诸将急于见到宋楠,特别是杨一清,又数年时间没见宋楠,又对宋楠的战略安排有疑问,于是众人挑灯夜等,酒菜惹了又凉凉了又热,练武营到了、神枢营到了,外二军也到了,可就是没见到宋楠和一千锦衣卫骑兵的影子。

    众人心急如焚,问了后军练武营提督许泰,许泰说中午的时候宋大人便带着一千兵马离队了,下了军令下来,要大军按计划抵达靖虏,扎营休整。

    众人大眼瞪小眼白眼珠子乱飞,鞑子已经在百里之外,主帅却失踪了,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不熟悉宋楠行事风格的西北诸将固然心中腹诽,江彬许泰等熟悉宋楠行事风格的贴身之人却都明白,宋楠这一定是秘密的去做一些令人吃惊的勾当了,或许等下宋大人出现在城中之事,便会给人一个大惊喜。

    但是,所有人其实都猜错了,宋楠确实遇到了事情,不过这事儿有些难以启齿;大军行到庆阳的时候,王勇在嗫嚅的告知宋楠,亲卫队中多了两个人,在宋楠惊讶的目光中,两个面貌清秀身着锦衣卫服饰的人被带到宋楠面前,宋楠一眼就认出这两个人,不禁拍着大腿怒骂:“胡闹,胡闹,这是在打仗,你们当是游山玩水么?王勇,你胆子不小,看来我平日对你太过放纵,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这要是传出去,我岂不是要倒霉?大军出征岂能携带女眷?胡闹胡闹。”

    王勇唉声叹气,又百口莫辩,这两人一个是宋府的叶芳姑,一个是杨一清的女儿杨蔻儿,出征之前宋府诸位夫人便召了他去府中说话,要求安排一人偷偷跟随大军出征,照顾宋楠的起居。

    王勇岂会答应,出征带家眷那是大罪,王勇自然知道这是违规的行为,但无奈宋家众女给出的理由充分的很,鉴于宋楠在剿灭刘六刘七和安化王的战斗中都有不顾生死涉险的经历,宋家众女竭力要求有人能遏制宋楠这种怀习惯;宋府的素儿夫人更是有理有据说了一大堆,分析了宋楠喜欢涉险干事的可能性,反问王勇有没有办法阻止。

    王勇挠破了头皮也想不出阻止宋楠的办法,宋大人确实喜欢搞个人英雄那一套,还喜欢亲力亲为,别人去他还不放心。自己是他的属下,阻挠也是无用,宋楠一句军令如山便可让他们闭了嘴;而如今宋楠的命可比什么都金贵,面对的又是鞑子重兵,再玩那一套危险的把戏,很可能会玩出毛病来。如果宋家一名女子随军能阻止宋大人再干冒险的事情,那倒是可以考虑的,只要做的隐秘,跟在宋楠身边,别人也看不出来。

    百般无奈挣扎,加之宋府众夫人各种言语刺激劝说,王勇完全招架不住,最终脑子一昏居然答应了她们的请求,人选自然是叶芳姑最为合适,她年纪长,行事稳重,又有武功,更是宋楠的两个龙凤胎子女的母亲,更是最早跟着宋楠的人,她的分量在某种意义上比小郡主都重。

    事情安排好之后,事到临头之时,又多了个杨蔻儿,她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两年没见爹娘,爹爹杨一清就在西北战场,这次怎也要顺便去见一面,不然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连最后一面也见不到。

    王勇也是无可奈何,破例这种事就像是做某些事一样,男人信誓旦旦的说只做一次,但其实有一便有二,下回见面第一个念头还是办那件事;既然已经破了一会例,再破第二回也没什么了,心理上的罪恶感也轻了许多,索性又准备了一套锦衣卫的服饰让杨蔻儿也随行了。

    为了不让宋楠发现,直到七日后远离京城千里之遥的时候,王勇才在叶芳姑的允许下将此事告知宋楠,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你……你……太不像话,妇道人家不在家里呆着,易儿和双双谁来照顾?跟着瞎跑什么?”宋楠指着叶芳姑大怒道。

    杨蔻儿吓得泫然若泣,叶芳姑呼啦丢掉头盔,满头青丝在风中飞舞,压根也不理睬宋楠,笑道:“哎呀,可算能丢了这劳什子了,这几天我头皮都被箍的生疼,蔻儿妹子,快脱了头盔,舒服的很呢。”

    杨蔻儿偷看宋楠,不敢动弹。叶芳姑一把抓住她的头盔取了下来,笑道:“如何?舒服么?找个地方洗洗头,头发都馊了。”

    宋楠鼓着眼睛像个大蛤蟆,看着眼前无视自己的叶芳姑,咂嘴道:“姑奶奶,你们这是教我授人以柄啊?你们跟来作甚?马上就是打大仗了,你们简直不让我省心。”

    叶芳姑瞥了他一眼道:“跳什么脚?说半天不理你,你还没完没了了,我们已经来了,怎么着?不然你送我们回京城?”

    宋楠长叹一声无语,指着王勇道:“这件事交给你,这两人你怎么带来的,怎么送回去。”

    王勇扭屁股就跑,宋楠叫道:“哪跑?你敢抗命?”

    话音刚落,王勇已经不见了踪影,宋楠气呼呼的看着两女,叶芳姑笑盈盈的看着他,三人六目在对方身上打量来打量去,都没话说。

    半晌后宋楠长叹一声道:“戴上头盔,继续扮男人,我可不想让众将知道此事,你们跟着我呆在最后,等他们全部睡了,再瞧瞧情形偷偷进城;哎,想我堂堂镇国大将军,竟然受你们所挟,真是没天理了。”

第六九四章 约法三章() 
宋楠带着两女和锦衣卫亲卫队捱到近三更天才进了靖虏城,本以为众人肯定已经入睡,便是拜见也是明日上午的时候,可没想到,进了东门后,数十名将领列队站在城门内的街道旁直直的等候。/数百名士兵高举火把排列在街道两旁,搞得像是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一般。

    宋楠庆幸自己叫叶芳姑和杨蔻儿依旧扮作亲兵,起码将领们在这样的天色里看不清她们的面容,然而只数息之后,他的希望便落了空。

    “爹爹。”一声娇呼打破肃穆的气氛,所有人都傻了眼。

    只见宋楠的亲卫队中奔出一名身着锦衣卫服饰的瘦小亲卫,一边朝站在城门后方的杨一清奔去,一边甩掉头上的头盔,满头青丝在风中乱舞。

    全体官兵大小眼珠子在地上乱滚,大军中冒出了女人,这简直是晦气,如此肃穆的环境中怎能有女子出现,而且这女子还是出自宋楠的亲卫队中,这位新任的镇国大将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杨一清也吓了一跳,但瞬间便认出了奔来的女子是杨蔻儿,心情自然激动万分。几年来父女二人聚少离多,自己在西北忙碌不休,带着杨蔻儿着实不便,这才一直让杨蔻儿呆在京城宋府之中,也是为了杨蔻儿好,但他和夫人心中却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虽然每个月都有书信来往,但毕竟无法团聚在一起,难解相思之情,今日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杨一清几乎要冲动的奔上前去。

    但这种情绪只弥漫了短短的一瞬间,杨一清立刻觉得不合时宜,而且将官们惊愕的表情,也让杨一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怎么来了?简直胡闹,成何体统?”杨一清开口斥道。

    杨蔻儿惊讶的停步,看着杨一清道:“爹爹我是蔻儿啊,我特意千里迢迢随军前来看你来了,娘亲呢,她老人家身体好么?”

    众将更是伸着脖子翻白眼,这从宋楠身边奔出的女子居然是杨一清的女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个别脑补能力超强的将领们立刻便想起了流传的八卦,据说杨一清为了升三边总制官,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了宋楠受用,本来还觉得是扯谈,这下眼见为实了。难怪这次西北大败,杨一清为副手也难辞其咎,宋楠上任之后依旧点名让杨一清为副手,却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宋楠尴尬到不行,掩饰再掩饰,没想到一进城就露了馅,大军中是绝不准有女人从军的,要是有人知道这些女人跟自己的关系的话,定然会怒斥自己荒淫无行,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开玩笑,弄女人进军中来讨晦气。

    “蔻儿妹子,快回来。”叶芳姑探头叫道。

    宋楠急的直踹马肚子,把大黑马踹的翻白眼,叶芳姑这不是添乱么,一个杨蔻儿到可以说是随行来投奔其父,叶芳姑那可是自己的妾室,这下可好了,乱成一锅粥了。

    杨一清黑着脸上前施礼道:“宋大将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军中怎会有女子随行,这不是有损军威么?虽是下官的女儿,但您这么做也太过儿戏了吧。”

    宋楠干咳两声,打个哈哈,拱手对众迎候将领抱拳行礼,脑子里飞速旋转,一眼看到小广场上油布蒙着的看守严密的火箭炮,顿时灵机一动笑道:“杨大人好久不见,一见面就要给本人一个下马威么?”

    杨一清皱眉道:“卑职不敢,但军法如山,军中藏匿女子是要军法处置的,大将军不至于自己违反军令吧。”

    宋楠笑道:“你们都误会了,这一位杨蔻儿小姐和叶芳姑叶夫人随军可不是以私人的身份随同的,大家知道,这次我带来了新式火器,这些火器可都是在她们的主持之下研制出来的,她们随军是承担技术顾问一职,指导士兵发射保养维修等事宜,虽无正式任命,但这可是皇上特许的,不信的话,诸位可问问皇上此事。”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有来头的,谁又会蛋疼到写奏折去问皇上?

    “她们很重要,咱们的新式火器能否大显神威,便要看她们指导的如何了,所以诸位将军对她们要尊敬,谁要是不敬,我可不依。”

    众将齐声拱手道:“遵大将军之命。”

    宋楠哈哈笑道:“好了,你二人也归队吧,杨小姐,你们父女之情容后再续,本大将军会给你们时间相处的,大伙儿都站着作甚?有没有歇脚的地方?”

    杨一清回过神来,赶忙道:“大将军住处设在沙园,就在前方不远处,请大将军移尊。”

    宋楠点头一甩马鞭道:“走,既然大伙都没睡,咱们便立刻召开一次战前会议,我很想知道目前最新的敌情。所有游击将军以上官职的将领请参加会议。”

    众将齐声称诺,宋楠策马而过,众将纷纷上马簇拥着宋楠往城中驰去。

    ……

    破虏小城其实原本只是一座寨堡,因连通甘肃和陕西的官道从此经过,又非紧邻边镇,故而逐渐有行商汇集,朝廷也刻意让流民在此落户入籍逐渐成了个县级建制。但其实,这座城还是小的可怜,南来北往一条主街,加上四面八方十几条胡同和小街,方圆不过四五里大小。当地有句俗话形容其小,叫做:一泡尿儿急,城南到城北。意思是一泡尿可以绕城一周的意思。

    虽然小,五脏倒也俱全,城中居然也有不错的住所,杨一清口中的沙园便是一所富户的宅子,只不过,鞑子打进来的消息刚刚传来,这富户便锁了大宅子的门,一家大小坐着马车逃往东边某城避难去了。大军退守靖虏城之后,将领自然不会客气,大榔头敲了门锁直冲入内。在宋楠还没到来的这七八天里,这里成了众将领的临时住所,直到杨一清提出大将军到来总不能让他住帐篷的建议来,诸将这才搬了出来,腾空清扫了沙园出来,让宋楠入住。

    所谓沙园,并不是满员是沙,而是沙中有园之意,在这黄沙漫天的西北,这沙园倒也非有钱人不能居住,居然有潺潺流水花木假山在其中,虽只有三进三开,但也是本地的豪宅了。

    沙园大厅之中,众将站成两排,眼光盯着宋楠,宋楠用毛巾狠狠的擦了几把脸,一条白毛巾瞬间成了灰黑色,可见一路征尘风沙之大。

    “诸位请坐。”宋楠在案后坐下,伸手朝大家招呼着。

    “卑职等恭迎大将军到来。”众将直到此时才有机会正式向宋楠行礼,在杨一清的带领之下,单膝跪地,抱拳于顶,高声喝道。

    宋楠起身道:“免了,起来吧,都坐下。”

    众人道谢起身,在身后的椅子上坐下,但见宋楠朝站立一旁的王勇招招手,王勇从背上取下一个黄色的包裹来摆在桌上摊开,里边是一方大印和一卷圣旨。

    “诸位,这是我的大将军印和皇上任命的圣旨,这一次皇上甚至没有委派镇军太监随行,那是对我宋某的几大信任,宋某临危受命,压力颇大,今日既然来到了西北,和诸位并肩作战,有几件事我要跟大伙儿说明一下。”

    在场有不少人没跟宋楠打过交道,他们不知宋楠的行事风格,主帅升帐不是首先要询问敌情制定方略么?这位宋大将军倒是奇怪,先谈闲事,不理战况,倒是别出一格。

    “诸位,从即日起我便是陕西甘肃一带所有兵马的最高统帅,我想让你们明白这一点,我知道你们当中有各镇总兵,各镇巡抚,还有行司的主官,也许在平日我可以容忍你们相互推诿扯皮,但在我手里,我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的,在此,我和诸位约法三章,在宋某任职期间,第一,一切军政权力归我所有,没有我的同意,谁也不准擅作主张。第二,我所决议之事,无论你同不同意都要坚决执行,否则莫怪我宋楠手黑。第三,所有人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谁在我的统帅之下玩花样动心思,我会让他脑袋搬家。战时一切刑罚加重十倍处罚。诸位可听明白了没?”

    宋楠森冷的声音如一块冰砸在众将的心里,众将本来见宋楠年轻轻斯斯文文的样子,没有觉得此人的可怕,当这几个近乎专横不讲理的条件宣布之后,众人心里一下子悚然起来。

    “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