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风流-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目汇聚在海日古的身上,大部分人都认为海日古肯定要打退堂鼓了,大汗也不知如何处置于他,为了射出这一箭,大汗都吐了几口血,现在海日古想打退堂鼓,大汗绝不可能饶了他。

    然而,海日古的表现却出乎众人的意料,只见他缓缓脱下身上的盔甲,只留下一条鼻窦短裤,身上黑魆魆的肌肉发亮,在崖上开始舒展筋骨伸腿抬脚。就连把秃猛可都有些不太相信,这人能从这条绳索上攀爬过去。

    “海日古,你确信能爬过去么?”

    “大汗请放心,小人自小翻山越岭爬崖越涧,虽然这高度和绳索有些难度,但小人自信还能应付,请大汗准备好数十根绳索,我攀爬过去后便要将绳索全部拉过去,之后一根根的系好;对了,大汗要选拔些身手灵活的兄弟过去帮忙,不然小人一个人也不知忙道什么时候。”

    把秃猛可不再多言,此事势在必行,就算这海日古摔下山涧死了,他也还是要找人爬过去,既然已经决定用这个办法,多言无益。

    一根接好的长绳拴在海日古的腰间,海日古拉住挂在对岸的那根绳索使劲摇了摇,似乎在确定是否牢靠,但谁都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在这一头摇动绳索,那一边是完全没有效果的,这么做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换言之,那只箭是射入了树干中,还是射在岩石上凑巧挂住,人上了绳子之后是否会轰隆塌陷落下山涧而死,那是谁也不知道的。

    海日古吐了口吐沫在手心搓了搓,看了一眼对岸雾蒙蒙的山崖,抬脚勾住绳索,双手也紧紧攥住绳索,身子拧动,就像一条四爪蛇一般的趴在绳索上,动作灵巧之极。

    把秃猛可喝了声彩,叫道:“海日古,看你的了。”

    “大汗放心,海日古一定不负使命。”说话间海日古双手联动,脚上盘旋,身子顺着那弯弯下坠并随风吹得朝西边歪斜的绳索下方爬去;所有人都憋了气看着他的身影,好像呼吸出来的气息都会将绳索弄断一样。

    海日古身形矫健,只眨眼间便顺着绳索溜了下去,由于此岸比彼岸高了太多,绳索的那一头又在更低的崖下树木上,角度更是倾斜;给人的感觉是,那海日古就像是挂在绳索上的一只烤羊,刺溜刺溜的往对岸滑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众人的心到了嗓子眼上,却见那海日古不慌不忙的用脚勾着绳索,脚底的靴子在绳索上摩擦,顺着绳索传来呼噜噜的声响。众人这才明白海日古脱得精光,却穿了靴子的用意,原来是用来减速的。

    很快海日古便到了绳子的中间,绳索抖动的更加厉害,一阵热风吹来,绳索晃动的如同打秋千,海日古想个黏在上面的青稞球一般任凭绳索如何晃动,他都不会被甩飞,看着既惊险又教人佩服。

    “奇人呐,我鞑靼**中藏龙卧虎,平日我们缺少了这方面的检视,这次回去后,要重视这些有特长之人,不定何时便派上了用场。”把秃猛可轻轻颔首,叹息道。

    “大汗英明神武,长生天没有抛弃咱们,在关键时候,长生天给我们送来了奇人,这都是长生天眷顾大汗的结果。”身边的将领不失时机的吹捧一番。

    把秃猛可似乎充耳不闻,眼睛一直盯着绳索上的小黑点,那小黑点一路下滑,终于在抵达岩壁的那一刻,身边的士兵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把秃猛可也跟着鼓掌起来。

    海日古双手上磨得鲜血淋漓,本来他可以用毛毡或者其他物事缠在绳索上防止受伤,但那样一来便无法控制下滑速度,只能凭借握着的手力和脚上的摩擦力保持一定的速度,即便如此,两只手上已经磨得血肉模糊。脚底踏上崖壁上突出的树根的那一刻,他几乎瘫软在地,混身毫无力气。再看看那射过来的箭支固定的地方,海日古更是差点尿了裤子。

    那支箭根本就没有射在树干上,也没有卡在石缝里,只是浅浅的横着挂在一颗拇指粗的树杈上,那树杈还是个幼枝。在取下箭支的那一刻,海日古特意用手扳了一下,啪嗒一声,那幼枝应手而断,也不知是怎么支撑到现在的。

    但无论如何,终于是过来了,海日古朝对岸挥挥手,歇息片刻,将绳索的一头拴在腰间,踩着岩石的缝隙爬上了对岸的山崖顶端,将带过来的两根绳索一高一低牢牢的拴在一颗大树上。

    对岸的鞑子兵们一起用力,将绳索拉紧,牢牢将另一端拴住,便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单索桥,一只手可以拉着高位的绳索,脚下踩着下边低位的绳索,可以慢慢的移动到对岸,相较于刚才的单索飞渡,已经不知安全了多少倍。

    饶是如此,在选拔出来的百余名士兵过河之时,还是有七八名士兵半途中踏空,惨叫着摔下绳索去,坠入黑沉沉的黄河急流之中;由此可见刚才海日古爬过绳索时该有多么的凶险。

    但这么一点伤亡已经丝毫不能冲淡把秃猛可的兴奋,即便天色黑了下来,四下里已经看不清景物,把秃猛可还是下令连夜完善这座绳索桥;过去的数十名士兵带过去数十根长索,在两岸崖壁之间拉起了蛛网一般的绳索桥梁;把秃猛可又下令士兵四下砍伐树木,在绳索桥梁的底部用一根根的木棍拼凑拴牢。上万人摸黑行动,一只忙到半夜三更时分,终于搭成了一座由绳索和木棍组成了摇摇晃晃的索桥。

    看着这索桥摇摇晃晃,但在上面走动已经安全的很,有了这座桥,一万六千名士兵在一个时辰左右便可通过对岸。唯一有点难办的是马儿如何过去的问题,这些马儿无论是鞭打还是呵斥,都不愿踏上这摇晃的索桥一步;最后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牧民想出了办法。用布条蒙住马儿的双目,用草屑塞住马儿的耳朵,把战马全部变成了聋子瞎子,这才让战马踏上了索桥。

    即便如此,几匹马儿在晃动的桥上突然受惊,窜出索桥边缘,冲断了几根侧边的绳索摔下山涧,而且还连累的旁边十几名士兵摔下去的事故还是发生了数次。

    无论如何,天色微明之时,鞑子大军还是难以置信的越过了黄河天堑出现在黄河北岸宁夏镇的土地上;晨曦中,把秃猛可回马看着这座索桥,眼眶中竟然有些湿润,他本想保留着这座桥,将来有机会来此的时候,要立碑撰文加以纪念,但一想,这桥保留在此处,天明之后极易为明军哨探发觉,于是狠狠心下达了烧毁的命令。士兵们在桥面上铺上干草,一把火将这座举世无双的索桥烧成了灰烬,再无一丝痕迹。而鞑靼大军则神不知鬼不觉的沿着宁夏以东的山地,缓缓朝宁夏西北的长城隘口方向逼近。

    (ps:关于这座桥,应该是当时历史上最长的绳索吊桥,可惜当时没有吉尼斯纪录这一说,这桥也在建成后不久便认为损毁,导致不存于世,史书上也没有记载,实为建筑史上之憾事。后世过了数百年,也没人能超过这个记录,更没人造出这么气势恢宏的索桥来。不得不说,此桥的损毁,是蒙古建筑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第七一六章 我要回家() 
灵州城中,简单的清理和修缮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宋楠急令从固原等地调集粮食物资前来救济,保证灵州军民的人心稳定。捩叻乸匝'

    另一方面,把秃猛可的大军的动向,骑兵哨探也在四处打探,自从昨夜失去了鞑子的踪迹之后,已经近八。九个时辰没有鞑子的消息了,派出去的斥候几乎将灵州以北的地方寻了个遍,甚至沿着黄河岸边往北搜寻到了灵武长城关隘左近,也没见到任何的行踪。

    灵州府衙后堂中,宋楠在灯下踱步,不时回身盯着案上的沙盘比比划划,他不明白,鞑子跑到哪里去了,东南方向已经严密封锁,鞑子兵马最大的可能便是往北渡过黄河去往了宁夏镇方向。可是除了西崖渡口,这么一大坨的鞑子兵就算找到了能渡河的地方,也绝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便渡过黄河,毕竟这可是滚滚黄河之水,最窄之处也有数百步之阔,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宋楠心头焦躁,身上冒汗,定了定神,一口吹灭烛火,在一张椅子上坐下,将自己埋在漆黑的黑暗之中。皎洁的月色从长窗之外星星落落的洒进来,在地上洒下细碎的银色碎屑。月光如水般的沉静恬然,但宋楠的心情却和这月色迥异。

    脚步轻轻响动,廊上一盏灯光缓缓移动,灯动影移,长窗上端的窗棱上映出一个美好的身影来,脑后挽着发髻,手中端着一盏烛台。

    叶芳姑带着沐浴后的淡淡香气进了屋子,一双明眸看着坐在椅子上老僧入定般的宋楠,微微叹了口气,将烛台放在案上,走到宋楠面前,在他膝前蹲下仰头问道:“夫君,睡去吧,夜深了。”

    宋楠睁开眼睛,看着叶芳姑满月般的端丽脸庞,微笑道:“你自去睡,我这里还要想些事情。”

    叶芳姑叹道:“夫君不要这般拼命,无论如何,觉还是要睡的,人还是要休息的。鞑子的动向虽不明,但西崖和宁夏都已经增兵,江彬和许泰两人加上宁夏镇的守军,不至于让鞑子打个措手不及吧?鞑子的行动再快,西北有贺兰山关隘,东边又长城隘口,他们又如何能讨得便宜?”

    宋楠呵呵一笑道:“芳姑说的很是,也或许真的是我杞人忧天。只是我突然不见了鞑子的踪迹,心里觉得有些不自在,总是觉得有些事要发生。或许是我思虑过甚的缘故吧。”

    叶芳姑轻笑道:“你如今可不是蔚州的那个落地秀才了,手握大军十几万,肩负大明朝社稷之艰,想的多了也无可厚非。只是再不像从前那样洒脱了。”

    宋楠一愣,伸手拉着叶芳姑的胳膊,将她搂在大腿上坐下,在她的脸蛋上亲了一口,低声笑道:“芳姑姐姐看来是对我有所不满了。那么请问,之前的我是什么样子呢?”

    叶芳姑用细腻的脸蛋轻轻贴在宋楠的脸上摩擦,双手抱着宋楠的脖子道:“那时候的你呀,简单的来说,唔……就是个无赖,就是个……混混。”

    宋楠呵呵而笑道:“这话从何说起?怎么说我也是堂堂秀才,我又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为何你给我如此考评?”

    叶芳姑点了一下宋楠的鼻子道:“还装糊涂,你去那宋府要家产的时候,表现的不就像个无赖么?虽然家产是有你的份儿,但是你差点让你那同父异母的哥哥刨了你爹爹的坟来认亲,这不是无赖是什么?还有,你和江彬合谋无中生有的对付那王旦的事,还把那个方大同拉下了水,这不是无赖么?”

    宋楠哈哈笑道:“原来你说的是这些事。我承认,有些事做的有些过分,但我做事是有底线的,宋府的家产本就有我一份,而方大同和王旦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若他们是清廉如水的好官,我又如何能算计的到他们身上。就算我不是善类,对付的也都是同样不是善类之人,对纯良百姓我可从没下过手得罪。”

    叶芳姑点头道:“奴家当然知道这些,奴家只是跟你开开玩笑罢了,想当年你和江彬进入我家小酒店喝酒的时候,奴家便觉得你不是池中之物,你行事的方式胆大不羁,根本就不是居于人下猥琐之辈所为。”

    宋楠搂紧她的腰身,手掌顺着她的斜襟探入衣内,一把握住那熟悉温软的面团,掌心顶着相思豆缓缓揉捏,低声在叶芳姑耳边道:“芳姑姐姐是不是一见了我便喜欢上了我,之后念兹在兹从没忘记过我呢?睡觉的梦里是否也全是我呢?”

    叶芳姑被宋楠的手在胸口上拨弄,弄得心烦意乱,一面隔着衣服按住宋楠的手,一面娇声斥道:“臭美……谁念兹在兹忘不了你了……那时候人家和青璃心里只有报仇这件事,可没对你感兴趣。早知道你这么可恶,那时候在竹林里便一剑杀了你……”

    宋楠张开手掌,将其双丸尽数纳入手掌之中恣意玩弄,口中道:“我有那么可恶么?嗯?”

    叶芳姑忍受不住,站起身来要挣脱,忽觉宋楠的另一只手已经解开了自己的裙裾,探入腿侧抚摸起来。

    “别……要的话咱们去榻上吧。”叶芳姑身子湿润,也有些想了。

    宋楠低低道:“不,我就要在这里,瞧这月光多好。”

    叶芳姑低声哼哼道:“外边有亲卫……”

    宋楠堵住她的嘴巴,引着她的手探入早已坚硬的某处,叶芳姑一把攥住便不再松手,宋楠转过她的身子,将她按在桌案上趴下,撩起她的裙裾到腰间,对准两臀之间已经淋漓的蜜处猛地一捅,两人均舒坦的闷哼一声,紧紧弥合在一起,片刻之后,涌动不休起来。

    一番翻江倒海,碍于庭院中亲卫的耳目,两人均竭力压抑声响,但越是这种压抑,便越让人感到刺激,在这灵州城的夏夜里,两人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感,这是两人成婚以来从未经历过的夜晚,从灵魂到**,都是一种淋漓的体验。

    黎明之时,宋楠尚自搂着叶芳姑熟睡,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屋外王勇焦急的声音传来:“大人,大人,卑职有要事禀报。”

    宋楠一骨碌爬起来,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穿着单薄的睡衣便掀开竹帘来到外屋,只见王勇一脸焦急之色,手中拿着一个小竹筒。

    “大人,江大人从宁夏送来了消息。”

    宋楠一把抓过来,迅速倒出竹筒中的纸张,展开看了数眼,顿时神色大变。

    “怎么可能?这怎么回事?此事你知晓么?”

    王勇点头道:“卑职也是刚刚知道,送信之人亲口告诉我的。”

    宋楠一拳砸在桌上,怒喝道:“好个把秃猛可,你不是草原上的雄鹰,倒像是个草原上的兔子,只两日两夜时间,不但渡过了黄河,还进犯我盐池长城关隘,可真是小看了你们。江彬已然派兵增援,我们也不能闲着,即刻叫马鸣来见我。”

    宋楠集合兵马北上宁夏的同时,在宁夏镇东北方的盐池县正发生着一场激战,把秃猛可前天夜里渡过黄河之后,人马便沿着黄河北岸小心翼翼的往北疾行,把秃猛可心里清楚的很,宁夏镇如今定是秣兵历马,自己若率军贸然去攻打,必是讨不了好处的。而要想从石嘴山和贺兰山的山隘关口突破,首先要过的便是宁夏镇这一关;这是把秃猛可目前无法做到的。

    把秃猛可将目标锁定在了盐池和定边一带,这里是通往河套平原的最后屏障,虽然明军肯定在这六驻扎了重兵,但唯有这里才是突破的捷径。而且把秃猛可还有最后的王牌,那便是长城东北河套平原上赶来的次子所率的鞑靼大军。

    在大军抵达盐池的当天晚上,亦即是宋楠和叶芳姑享受**之夜的当时,把秃猛可接到了从北边放飞而来的海东青送来的消息。这只海东青是自己送给次子乌鲁斯的十六岁礼物,乌鲁斯视若珍宝,轻易不肯放飞,这次是为了保险起见,要将消息送达给把秃猛可,又要避开天空中明军的侦察鹞鹰,所以放飞了此物。

    乌鲁斯送来的消息说,他的九万多兵马已经到了乌海,距离盐池县的长城隘口仅仅半日之遥,询问把秃猛可如何安排。把秃猛可仰天大笑,抓起笔来只写了两个字便放飞了海东青,那两个字便是:立攻!

    当天夜里,把秃猛可率一万骑兵展开了对盐池县城的进攻,盐池县虽然只是县城,但他是临近长城关隘的宁夏镇的一座东北方的堡垒,周围数十里建了大大小小十几座寨堡,在临近长城的一侧更是有多达六七处坚固的堡垒,加上弘治年间加固修缮的长城屏障,外加近日增调而来的近一卫的兵马驻守,也不是块好啃的骨头。

    月色下,万余鞑子兵疯狂的进攻,到天明时,西南方的十几处寨堡尽数沦陷,明军一面求援,一面退守盐池县城殊死防守。到了上午巳时末,在得到消息火速率练武营赶来救援的许泰抵达的同时,北方长城隘口突然受到近十万鞑子兵马的凶猛攻击。

    许泰无奈放弃对县城的增援,转而进军北部长城隘口,全军死守隘口关卡,力图阻断鞑子大军打通长城隘口通道。到了午后未时三刻,盐池县失守,剩余守军宁夏前卫的三千兵马退守长城周边寨堡,和许泰死守隘口待援。

    把秃猛可终于取得了他遇到宋楠以来的第一场扬眉吐气的胜利,但他也知道,连续作战攻击长城堡垒是不现实的,他的兵马已经三天两夜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此战之后,哪怕是明知道有明军会飞速增援而来,也要让士兵们睡一觉。至于身侧的长城隘口,便让乌鲁斯带着人不断的攻打,明日休息好了之后,再一举进攻冲开关隘,打通通向家乡之路。手机站: 电脑站:

第七一七章 穷凶极恶() 
【手机小说阅读 。】盐池县失守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宋楠正率兵渡过西崖在赶往盐池的路上,听到这样的消息,宋楠不禁仰天大骂,自责不已。自己一时的失策竟然导致了这般严重的后果,简直不可原谅。

    自己早就明白把秃猛可会不顾一切的北进突破长城隘口,但却错误的估计了鞑子兵马的连续作战能力和他们的谋划,也许这几场战役打的太顺,从心里对鞑子产生了轻敌之念,宋楠总认为把秃猛可不可能去进攻盐池,因为盐池县虽是临近边关,但周边的灵武宁夏等地援军抵达迅速,而且该处的寨堡防御纵深坚固,又新增了一卫重兵防御,把秃猛可去进攻此处便是自己找死。

    然而没想到的是,把秃猛可早已谋划好了一切,在盐池长城之北的荒漠之地上突然出现的鞑子近十万大军凶猛的进攻,将增援的兵马吸引到了守御长城隘口之上,没了增援的盐池处于人数的绝对劣势,在把秃猛可决意攻下此城的情形下,被破也是旦夕之事。

    错就错在自己没有考虑到鞑子也有援军,这近十几天的时间里,双方你追我赶斗智斗勇,却忘了鞑子可以派小股兵马脱离大队兵马或翻山或混迹出关通报消息的本事,这完全是自己的失误。

    宋楠焦急自责的样子看在众人眼中,王勇马鸣等诸将都来安慰宋楠,这失误说是宋楠算计不周,其实也是根本难以防范;鞑子是四条腿跑路,他们的动向一向是靠宋楠的精准判断,这次本来也不算是失误,毕竟盐池的守军从两千人增加到了八千人,便是在有限的兵力下能做出的最大的调度了。

    宋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