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逆袭成王-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食拍屁股走人。

    两帮人或是交替或是结合起来闹了几次,大都被管亥、赵昱的人稳住了,但这些人趁着管亥、赵昱的手下过去处理其他的纠纷时,又怂恿了不少人过来大吵大闹,刚安排好各种事宜闲下来不久的刘正便也只能过去劝慰安抚,直到荀表习俞带人在城门口摆开了阵仗,大有造饭施粥的架势,那些人才在旁人的偃旗息鼓中暂时安分下来,刘正也才有空跟早已等在一侧的荀攸黄邵单经三人聚在一起。

    两边一番寒暄,刘政便望向荀攸,“李大哥子龙平”

    荀攸摆手道:“习俞已经安排他们在吃饭了。黄兄和单兄带领的一万人在城内和乌桓、渔阳士卒对战中折损了两千左右,我又让一千人跟着习俞兄收拢文若叔父在此囤积的粮食,再跟着仲豫叔父做些稳定民心、查漏补缺的杂事,其余七千人也在周元福带人稳住那帮俘虏之后过去西城门那一片了。他们休整大概需要一个时辰,此后会等在西门外。你什么时候准备出发,直接过去便好。”

    如同沮阳一样,从渔阳通向上谷的各个城池上,事实上荀彧都安排了人手。黄邵、单经麾下一万人马是当初渔阳太守王松还没有配合乌桓行动时就进入昌平蛰伏的。其中公孙瓒安排在渔阳的那一万人通过黄巾军暗度陈仓来了三千人,其他七千人都是由黄巾军构成。

    刘正听荀彧说起过,昌平事实上不算位于渔阳与上谷必经之路上,当初会有这样的安排,还是为了以防万一。

    此后王松与苏仆延等人虽然心急救蹋顿,却是稳扎稳打,直接劝降昌平令、军都令,打着让广阳郡北部再无阻碍的主意,倒是无意中加重了昌平这一万人的重要性。

    而此番这一万人在城中的动作,也无异于扭转乾坤,不仅煽动百姓将乌桓、渔阳士卒直接击溃,占据了昌平县城,也暂时缓解了黄巾军走向更困难的处境的速度。

    夺取城门并不困难,煽动民意是这两个月黄邵等人一直在做的事情,及至战事爆发,黄邵几人其实也一直在等待最合适的时机,此后见百姓被驱赶着朝着四个城门聚拢,见机不可失,急忙安排手下开始运作,百姓一多,煽风点火的事情好办了许多,再有乌桓人逗留在此大抵上都没什么安全感,杀了几个人,彻底点燃了百姓的怒火,群情激奋之下,事情可谓一帆风顺,只花了小半个时辰,四个城门便接连被掌握到了黄巾军手中。

    不过攻陷城门虽然顺利,此后阻拦那些乌桓骑兵突围的过程中倒也杀得颇为惨烈,那些乌桓骑兵大体上是觉得被困在城中必死无疑,一个个的悍不畏死,再加上一开始就重点防护的官仓被众多乌桓骑兵进攻,若非百姓施以援手,此后刘正等人发觉情况,带人堵住了被打开的城门,就势纳降乌桓,这场战事的死伤绝对不止两千。

    “刘公子,黄某查探了一番,粮仓多少被烧了一些,还有百姓趁机抢粮的。此次这些人”黄邵望望四周人心浮躁的黄巾军,神色沉重,荀攸见刘正脸色微微绷紧,急忙打断道:“对了,单兄带人去追赶王松和苏仆延,抓到一人。我等便不拉出来了,以免黄巾军愤而杀人。留着总归是有些用处的。”

    见荀攸目光望过来,单经急忙将目光从那些神色仓皇的黄巾军身上收回来,抱拳道:“实则是两人。只是其中一名乌桓人负隅顽抗,被我等杀了,另一人被关了起来。”

    他凝了凝眉:“我等原本是去追捕王松与苏仆延的,未曾想跟了一路才发现此二人是假的,那被关起来的乃是谣言中一直被囚禁的杨县令,死的则是一名乌桓部落首领。此事公达兄与我还问了不少俘虏,方知那杨县令因为与王松身形相差不多,在此冒充王松有两三日了。一直是深居简出,由乌桓护送,才瞒了过去。至于假冒苏仆延之人,也一样便是套上了王松苏仆延的衣服罢了。”

    “王松与苏仆延不在?确定吗?”这二人的离去意味着什么刘正自然清楚,此时见荀攸单经等人点头,当即倒吸一口气,天气炎热,他却觉得浑身发寒。

    荀攸突然一抹八字胡,笑了笑:“而且,我等还得知,此二人身边一直有个许先生跟在身侧,只是单兄带人追赶时,此人似乎跳河逃脱了。此番战事,城内落水之人不少,此人又换了衣服,再想找出此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却是无从下手了。”

    他望了眼单经,“我等还想过从杨县令口中得知此人名讳来历,只是那杨县令看似被吓破了胆,于此事上却是嘴硬得很。若非是那许先生极其富有权势,便是身份特殊自然,也可能二者兼得。”

    “能让一方县令如此忌惮?”刘正挑了挑眉,忍不住望了眼南面,“这就说明能够就近威胁到他啊离间计,便是出自此人之手?”

    黄邵点点头,“我问了赵昱的人,那贪至王所知不多,不过能确定杨县令并非足智多谋之人,贪至王与苏仆延的秉性也并非如此,应当是出自此人。就是不知此人到底是谁的人,又为何与乌桓、王松、公孙度三方联手”

    他顿了顿,皱眉话锋一转,“刘公子,如今公孙度与王松、乌桓联合已经露出马脚,昌平一事,定会让他们有所警觉。昔日文若兄书信提过,不动则已,动若奔雷。可依照当下的局势,倘若公孙子度被设计,只怕会遭了公孙度的毒手,我家主公身在沮阳,也”

    他又望了眼战场,“此战马匹伤及众多,还能聚拢的不过一万有余的骑兵,便是在乌桓一众中能够再拿到一万匹马,两万人分兵两路,星夜前往,单是主公那边,军都、居庸关,沮阳城,便有三关要闯。如今王松、苏仆延不在,只怕都跑去针对主公了,我等多拖一日,主公无疑多一份危险。可疾行不停,乌桓以逸待劳”

    单经也眉头紧皱,“若沿途休息,稳步向前,便是沮阳城中诸多兄弟出手,乌桓势大,主公只怕再者,我等一万要面对七万,乃至更多的人,稳亦必败。”

    “兵贵神速哈,既然他们都说了,我便不压着了,雪上加霜一番。”

    荀攸朝着附近集结的黄巾军抬了抬下巴,“这边也得考虑我等的粮草是勉强能维持一段时日,但也并非长久之计。便是自其他各县城中去抽调这方面来考虑,如今各方城池早已城禁,会不会配合还是个问题,便是配合了,想要抽调足以满足这些人的粮食,也不可能快,乃至根本满足不了。”

    “而这段时日,一旦有人闹事,城内城外这么多人,很麻烦的嗯,我相信仲豫、伯朗二位叔父与宪和兄能稳住民心,可空口白话顶多起几日作用。如今战事方休,城外黄巾军精神本就不好,营啸都有可能,更遑论他们心知肚明粮食不足了还有担心黄巾军抢粮抢钱的百姓主公,你说为之奈何啊?”

    荀攸想起杨县令的口头禅,又想起这口头禅汉高祖也经常说,这时饶有兴致地对刘正开口道。

    见三人望过来,刘正沉吟片刻,“子度不去管了,他应该死不了,伯珪兄被围才是重中之重公达,你与单兄将西城门的骑兵扩充到一万,装备能配的都给我配齐了。再将所有的马给我召集起来,不管驽马田马还是战马,城内能收多少,都收过来,出高价的大不了记账上。此外,那些马上都背上石灰、黑油,水只要能让它们一直跑到沮阳,其他的不用管。”

    黄邵与单经愣了愣,荀攸眉头一挑,“虽然不信你对青云的能力能到如此程度,但实则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望向凑过来的黄邵单经,笑了笑,“只要快,且有一半马群听话,绕过军都不成问题,居庸关障塞年久失修,乌桓又不善工事,以飞马阵突围,绝对有奇效,此后以一万人之势,足以自居庸关开始,令得乌桓奔溃,再之后,便是以居庸关大败令得乌桓人心浮动,派两三人飞马宁县通知莫护跋,再由两日前我等叫平汉所率五千黑山军自南面夹击,加城内黄巾、黑山策应。骑都尉定能救出,而且,大局能定”

    说到这里,荀攸倒也迟疑了一下,望望刘正,“这些黄巾军倒也能派出一些人阻拦军都城可能有的伏兵可公孙度在渔阳的人,这是个麻烦,倘若邹校尉在就好了”

    黄邵像是想起了什么,疑惑道:“话说,邹校尉去哪里了?此前我等在渔阳见过一次,之后他带人翻越卢龙塞而去,还带走了公孙子界莫非千里奔袭?可人呢?我就看到他们去了两三百人。这么点人前去攻占辽东?”

    “两三百?”刘正与荀攸一愣,荀攸眉头一皱,“文若叔父说的两三万吧?莫非是怕人多眼杂,分兵而行?”

    “不对。若当真有动作,乌桓绝对不会毫无所觉,还如此来势汹汹。我若没记错,他昔日曾请过鲜卑攻打北地郡造反羌人。其中就有弥加的人。”

    刘正目光闪动几下,笑了笑,“看来轲比能要我帮着他攻打鲜卑东部的事情可以免了也好,让他安心对付蒲头他们。”

    “蒲头他会如此问,也是觉得蒲头不用对付吧?”荀攸莞尔一笑,“待得和连之子骞曼四年后成年,西部不攻自溃。你若毁约,可未必不会让轲比能怀疑你另有心思。”

    “怀疑什么,我跟他都知道对方的心思再者,他一定得打蒲头不是吗?”刘正笑容玩味,城门下突然一片轰然。

    他望过去,就见荀表等人已经开始放粮,人群上去哄抢起来,此后被赵昱带人镇压了下来,有人哭喊着跑过来让他做主,刘正让李彦那些人过去安抚一阵,回来又道:“粮草的时候得解娘的!白痴啊!谁动的手!”

    远处突然有人呼喊,说着染莲被打的事情,刘正烦躁地瘸着腿跑过去,城门下、摆开的长案旁,人群混乱,到处有人抢夺着稀饭热粥,还有人连缶带瓮的端了出来,争得不可开交。

    临近城门口的位置,也有人簇拥在一处呼喊着“打死这个乌桓细作!”、“贱人!还敢为乌桓说话!我大汉跟你们势不两立!”、“杀了她!给我大哥陪葬!杀了她!”之类的云云,刘正冲进去,拉开那些混乱的人,“住手!都住手!都他娘给老子住手!”最后一句话中,刘正已经进了包围圈内,待得看清楚场景,猛地捏着一人的手臂、甩着那人砸向旁人,随后一把将染莲搂在了怀里,抽出中兴剑,一剑捅在还打算冲上来的一人肩头,怒喝道:“谁再胡来!别怪刘某翻脸无情!”

第358章 给她一个交代() 
在那受伤之人的痛呼声中,众人听着刘正的呵斥声,没有冒进,然而大都脸色难看,便是赵昱带着人好不容易进来后劝阻一番,不少人依旧不依不挠地不肯离去。

    还有人望着那被人扶住的受伤之人,听着那人虚弱而委屈地哭诉着“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咱们拼死拼活,不知道死了多少兄弟,如今他竟然为了一个乌桓女子对我等反戈相向”,义愤填膺道:“赵渠帅,咱们的兄弟受伤了,这事需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吧?”

    一时间,不少人开口附和,俨然是准备向刘正讨个说法,赵昱只能劝说,管亥的人也走了进来打算驱散众人,李彦拿着伤药上前时,伤药被那受伤之人一把打在地上,那人还怒吼啐骂起来,赵昱裴牵看不过去,过去呵斥,双方开始争执,还有人举起了武器。

    要不是赵昱忍不住,终于抽刀拿出威势来,被人放在车上推进来的管亥也怒喝起来,说不定还真会动手,但饶是如此,那些人依旧不依不挠,还有人针对今日的事情开始将战火蔓延到管亥赵昱身上,惹得赵昱管亥的人也怒喝起来,叽叽喳喳一片。

    另一边,刘正在确定没人能上前偷袭之后,低头望了眼怀中的染涟。

    此时染涟的长袍已经被撕扯得不成样子,袖子断了一只,衣襟早已开了,连内衣也被撕得开了襟,露出来的肌肤上一片红印,也不知道是被打的还是被拉扯的。

    小姑娘显然是怕极了,却也不哭出声,只是双手哆哆嗦嗦地揪住衣襟,埋头在刘正怀里,身躯抖得像是受了惊吓的小动物。

    那早已被拉扯得一塌糊涂的头发稻草一般,有一处还被揪得只剩下头皮,有血冒出来,几绺刘海胡乱地挡住了脸,有眼泪沿着下巴滴落在衣袖上。

    刘正从过来的荀表手中接过一件长袍,给染莲披上,朝裴牵招招手、托付一番,随后收剑回鞘,走向喧闹的人群,“你们打了我家老师的义女,刘某的义妹,刘某是不是也可以让你们给我个交代?”

    那语调不重,但是很冷淡,明明面无表情,却让那些一直和赵昱管亥等人争执不休的人慢慢安静下来。

    但安静并没有保持很久,有人啐道:“厚颜无耻!刘德然,枉费我等如此信你,替你卖命,你竟然如此庇护一个乌桓女人!还信口雌黄!”

    有人开了口,便也有人附和,“我大兄死了,我三弟四弟,乃至全队上下都死了!都他娘的死在乌桓手里!你居然告诉我你与乌桓同流合污?那老子在这里干什么!我等在这里干什么!”

    “张曼成他娘的瞎了眼了!找了你这种人当主公!都说你刘德然重情重义,对属下亲若兄弟,一视同仁,没想到也是亲疏有别!老子自认没几分本事,就不伺候了!”

    “还三兴大汉!大汉有你这种人早就完了!昔日就没办过几件好事,我就一直听到你的恶名,要不是张曼成说你好,老子怎么会过来?呵,结果你这次惹出这种祸事来,大家给你卖命,你反过来伤我等兄弟?反正老子肯定没几口吃的,也活不下去了,你不若还是杀了我吧!来啊!有本事杀了我啊!”

    “对!杀了我们啊!杀了我们啊”

    群情激奋,无数人呼喊着这一句话步步上前,赵昱等人急忙阻拦,却也不敢真动了刀剑,一时间大有拦不住的趋势。

    荀攸让黄邵、单经去安排刘正托付的事宜,走到由裴牵等人护送出来的荀表身边,安慰了几句默默流泪的染莲,见染莲神色担忧地望向刘正那边,他瞥了眼附近还在趁机捡漏抢稀饭米粥的人,又望向那些群情激奋的闹事者,“叔父,你说会不会有细作从中作梗?”

    “会吧”荀表的语气有些不确定,不过他此时考虑的也不是这个问题,“不管会不会,这些话句句污人名声,德然若是处理不妥,往后他在黄巾军,乃至百姓心中的名声可就毁了。兴许连幽州大局都有影响再有孔豫州他们坐会论谈,宣扬德然恶名,上下都不得人心公达,你上前提点一番,让他千万慎重。”

    “我去做什么?”

    “没听见我方才说的?你自诩德然之臣,又是心腹,如此时刻,就冷眼旁观?”

    荀攸一脸无奈,“越俎代庖可不得人心,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因为难楼之事一直心中有愧,此时上去,万一弄巧成拙再者,万一这帮人动刀子了,我上哪躲去?不是成了累赘吗?要不,叔父你去吧?”

    “你”荀表咬了咬牙,随即冷声道:“少激将我!我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要糊涂。人情世故、赈灾安民,我这两年随爹在颍川做事,比你清楚得多。我留在此处,尚可监管放粮一事,乃至迂回补救,你在此能有什么用?”

    见荀攸一脸不以为意,荀表怒道:“荀公达,昔日为叔可是替你挡了刀子的,今日我要你过去!”

    “不去!”

    荀攸斩钉截铁,一侧染莲抬起头,泪眼迷蒙的眼眸眼巴巴地望向他,他急忙笑了笑,“染姑娘勿忧,主公不会有事。”

    染莲脸色焦急,“可德然兄昔日一言不合便打了郁筑鞬”

    荀攸摆摆手,瞥了眼一侧疑惑不解的荀表和凑过来的裴牵,“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之事,他定然有分寸。便是没有,至少赵昱他们也会护得我等安全,至于名声,大不了往后再补嘛。”

    荀表再次凝眉不已,荀攸气定神闲地双手往腰腹一放,兴致盎然地望着那边黑着脸默不作声的刘正:“你们不知道。他以往可是说了不少关乎民心的言论,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乃国之本也,对,还有那个民主今日若连这点事都做不好,无异于纸上谈兵,他日我等也能以今日之事牵制住他的那些妄想不是?至于民心有兵有将,还怕没有民心?他日正式成为一地之主,补救也容易得很。你们便安心。”

    他顿了顿,“自然,我还是信他能做好。”

    话语中,那边刘正终于开了口,眼看着那些闹事的人也在开口,赵昱等人企图维持秩序,荀攸笑了笑,“好了,他有办法了,也不用荀某过去了。我等拭目以待吧。呵,今日主公若能以三寸不烂之舌收复他们,可是当真裹挟大势了老实说,此事事关重大,荀某也怕出了差错,若文若叔父在此,他上去就上去了,其余人,我谁都不建议,免得弄巧成拙,大家心中有隙”

    他扭过头,朝荀表挑了挑眉,“毕竟,我荀氏如今真心诚意奉姑父为主公的,也就我与文若叔父两家人。包括叔父在内,其余人都是以亲情维系罢了。若上去办坏了事情,他日自觉羞愧而离开我等,却投了他处,荀某该当如何?”

    他说完之后,见荀表微微一愣,笑着瞥了眼染莲与裴牵迟疑的脸色,扭头继续看着刘正,心中想着委实可惜,让他将染姑娘是他义妹的事情说了出来,好不容易提起来的做媒兴致啊,说不定还能在他后院之中安插个自己人帮忙吹吹枕边风

    与此同时,城墙上也有个中年人凑在几名守卫的黄巾军身边,也俯身探出城垛看着城下的景象,听着下方嘈杂无比的声音,眼眉挑了挑,在闹事的人群中有人抬头望上来的时候,脸上幸灾乐祸的表情一闪而逝,随后,便听得下面的吵闹声逐渐稀落下来。

    “好!你们如此,刘某定然不留,稍后刘某与诸位合计,谁想走的,刘某给粮给盘缠,便是倾家荡产,也让你们走!想留下来的,刘某也定然安排。至于刘某的为人如何不,我不需要你们宣扬!给粮给钱是我感激你们此次施以援手,而不是我为了名声!你们就算说我狼心狗肺,猪狗不如,只要我听不到,我管你们是谁!”

    人声繁杂中,刘正扯着早已有些嘶哑的嗓子大喊着。

    荀表脸色一变,急忙要上前去,荀攸也眉头一皱,却拦住荀表,荀表扭头厉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