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大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德一见李东阳帮着说话了,自知讨不到好,忙正了正神色,一本正经道:“王尚书有何要事禀告?”

王琼感激的看了一眼李东阳,从袖子里掏出分折子,呈于额前道:“陛下,兵部侍郎陆完领兵清剿霸州绿林,现已有最新战报送来”

正德向来对战事兴趣颇浓,一听是战报顿时精神大震,道:“噢?呈上来给朕看看”

李月轩一听是清剿霸州绿林的战报,也暗暗留起心来。王琼将折子递给小太监,说道:“正月底,陆侍郎带兵前去清剿霸州绿林,目前已过十余日,据最新的战报称,陆侍郎领大军于前日晚夜袭贼寇杨虎山中大寨,双方血战一场直至天亮,双方均损伤严重,后来由于朝廷人数占优,又有大炮、火铳等火器相助,最后终于击溃贼寇,不过最终还是让杨虎夫妻及一百多人逃跑,目前陆侍郎正派人在追捕”

正德听得拍手叫好道:“好,陆完打仗果然是有一手,等他回京后朕必定重重有赏”

李月轩绝尘的脸上却显出一丝担忧,他想了想向王琼道:“王大人,陆侍郎这战报可写了我军具体损失以及逃跑是何人?”

王琼摇头道:“这倒没有,不过可以想象我方必定也是付出了惨重代价的,而乱军中要尽数知道逃跑的人身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月轩在霸州时听杨博说起过他们路经廊坊时遇到过响马,一千多人在两万精锐的包围下最终还是还是逃出五十余骑,这简直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如果真像陆完说双方均损伤严重,那自己这方的代价恐怕就更重了。李月轩知道依陆完的个性,若是折损太过惨重,即便胜利了,也难保不会迁怒与那些贼寇家属,若是他连家属都举起屠刀,朝廷这个侩子手形象就算是落下了。日后如果想用招抚分化的手段对付贼寇,恐怕就不会再有人相信了。毕竟像杨虎这种成心谋反的盗匪并不多,很多人只是被生活所迫才落草为寇,若是给他一口吃的,并答应其带罪立功,不在追究,说不定就能兵不血刃。

不过,现在看来这是没什么指望了。

正德却没想这么多,一听贼首逃了,不由失望道:“怎么让他们逃了,王尚书,你告诉陆完,朕一定要见到这杨虎尸首,竟然敢造朕的反,朕要拨了他的皮做马镫”

李月轩见正德脸上爬过一抹青气,微微一叹,古来谋逆者失败后下场必定都是十分悲惨的,不过这拨皮做马镫。。。李月轩脑中想像了下一个皮毛无存,血淋淋的尸体,忍不住就打了个寒蝉。

“陛下,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现在霸州绿林被灭,乃是咎由自取,不过山寨中的老幼妇孺却是无罪的,朝廷应该好生安抚善待他们,等事情过后再将他们好好安顿”

李月轩话刚说完,众人脸上都闪过一丝惊色,李月轩不明所以,正想阐明道理时,王琼却苦笑着说:“太师宅心仁厚,不过此举大可不必了,陆侍郎在战报中称那些绿林家属攻击官军,已经被劲数屠戮。。。”

“什么?”李月轩心头一惊,看来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他抬头向正德看去,却见正德一脸冷笑,显然对屠杀这些无辜的人并不在意。

李月轩心中不由一凉,想起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道主义一说,罪人株连九族的事都是屡见不鲜,何况这些谋反之人的家属。

李东阳见孙儿神情忽然有些失落,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宽慰的笑了笑。李月轩也知道现在不是伤神的时候,便闭上了双眼,似假寐一般不再说话。

王琼把战报说完,正德心情大好,与王琼商谈了一下围兵之策,难得露出一丝赞许来。

王琼对陆完也是了解颇深,这人虽能征善战,却好大喜功,做事狠辣。当他接到这分战报,看到上面称妇孺老幼攻击官军被尽数屠戮,已然猜到了这定是陆完的做的好事。

王琼心中叹了口气,这些家属即便没有被陆完屠杀,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发配边疆做苦力,也好不到哪去,就这么去了说不定也是件好事吧。

正德笑嘻嘻的看着李东阳道:“李阁老,内阁与兵部共同草拟一分嘉奖文书送给陆完,就好朕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哈哈哈”

李东阳拱了拱手,道:“老臣遵旨,回去后便让中书舍人起草”

正德点点头,本想问问百官还有什么事,一听李东阳提起内阁中书舍人,忽然想起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好象是刚刚回京的何景明,便道:“李阁老,这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可是何景明?”

李东阳俯首道:“正是”

正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朕听闻何景明尚节义,鄙荣利,在文人中地位崇高,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之称,让他在内阁任个中书舍人是否太委屈他了”

李东阳其实本来也打算提拔一下这几位门生,一听正德这么说,便顺水推舟道:“皇上有心栽培景明,这也是他的福气”

正德哈哈笑道:“李阁老也学会恭维朕了,看来定是被月轩影响了”

李东阳微微一愣,看了一眼一旁神色悠悠的李月轩,只笑不语。

正德想了想,道:“既然说起了何景明,朕看刚回京的李梦阳和王守仁也一起拿出来说说吧,朕听闻这几人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他们现在官职都不高,想来定是觉得大材小用了”说着,正德向曹元看去,道:“曹尚书,你看怎么安置他们三人”

曹元出列,沉吟了片刻,说:“陛下,朝廷提拔官员必须要先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一般为期三年,考核其政绩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迁任回京”

正德“嗯”了一声:“那就按规矩来办吧,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曹元俯首道:“臣遵旨”

曹元正要退下,李东阳忽然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说”

正德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李阁老有何话说?”

李东阳拱手道:“陛下,景明、梦阳两人都是刚直不阿之人,而且长年醉心诗文,不善于官场交际,若是让他们到地方上出任一县知县,或者一地知府,以他们的个性恐怕反而会好心办坏事,臣以为陛下应适才而用,至于王守仁,文武双全,心思机敏,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文从武倒都可以”

李东阳对李梦阳和何景明了解颇深,若是让这两人去主地方行政,以他们的性格指不定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还是先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官场再说吧,毕竟地方上不比京城太平,一些京中权贵暗中势力都牵扯其中。至于王守仁,倒是好安排,正如刚才李东阳那话,都是平心而论,倒不是故意说给殿中王华听的。

不过王华听到李阁老这般看重自己儿子,心里还是不由大大的开心。

正德想了想也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记得皇还在父时,李梦阳刚入仕就监税三关,结果得罪了不少人,被迫害下狱,后来又上书弹劾舅舅寿宁候又吃了不少牢饭,按他那性子若是掌控一地行政,实在是不敢想象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至于何景明论刚直,更是过之而无不及了。说起来倒只有王华那个儿子比较圆滑一点。从小就听说他希奇古怪的事一大堆,每次都听得自己捧腹大笑。

正德看向曹元道:“曹尚书,就按李阁老说的办吧,你去找几个合适的官职,然后送与李阁老过目后再决定”

曹元又道了声是,这才退回了列中。

正德微微舒了口气,见李月轩站在那,脸上平静如水,不喜不怒,不由想起自己还未嘉奖这位功臣呢,便向李月轩问了问霸州之事,李月轩把霸州之事一一道来,然后又规矩的退回拉列中。

百官听到霸州粮食被盗之事竟然是知府同知赵景隆从中作祟,一时都气愤不已,最气的还是杨廷和,毕竟当初他还当众夸奖过这个人。李月轩把话说完,义愤填膺的声音此起彼伏,刚开始只骂赵景隆斯文败类,后来越来越不堪,又骂到杨虎一伙,百官回想起刚刚王琼读的那封战报,顿觉大快人心,言语间已经觉得连那些被屠戮的家属也活该了。

正德见李月轩说完,百官都称赞他,他却没有半点喜色,也猜不透在想什么,不过这回霸州之事若论首功也该是他,如果不是他故意让出一分功劳给兵部的话,这次平叛大功还真不知道怎么封了。

还能怎么封,朕把两个妹妹都送给他了,这小子还好意思向自己姐夫要封赏?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正德心里嘿嘿一笑,道:“月轩,霸州之事已了,你也辛苦了,朕给你放个长假,你就好好在家里多陪陪李阁老和几位嫂子吧”

李月轩近半年来都一直四处奔波,没怎么休息过,也的确是累了,便谢过恩。

曹元、王琼、王华几人见李太师功劳不小,正德却只给他放了长假,连点奖赏都没有,都愣愣的不知皇帝打着什么算盘。张彩看了一眼李月轩,眼珠一转,恍然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不由露出个了然的笑容。

杨廷和自认这些花花心思比不过张彩,一见他那嘴角泛笑,就晓得这老小子定是知道了其中原由,忙凑过去问道:“尚质,陛下此举是何意?”

张彩老脸一笑,故作神秘道:“看来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要喝喜酒了”

杨廷和愣了愣,旋即也恍然大悟般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壹七一 清闲度日

 正德只放李月轩的假,却没提任何赏赐,有心人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便都不再为李太师不平。

李月轩也乐得如此,毕竟现在他已经位极人臣,富贵已极,升官对他来说并无多大的意义,能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倒正称了他的心意。

早朝散后,李月轩便向兵部交呈了兵符,内厂的事也全权交由许泰处理,连杭雄和杨博都给放了长假,一时是无事一身轻。

闲暇的日子,李月轩在家里陪陪众位娇妻,享享温柔乡的美妙滋味。或者应李梦阳、何景明、王守仁几位人之邀,去和人家抚琴弄诗,倒也是快活的很。

李梦阳三人的调任的事也几乎落实了,根据李东阳透露的消息,可以确定李梦阳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正四品官员,较现在他任的户部郎中正五品,提了两级。何景明为陕西提学副使,亦为正四品,掌管一省院试及学官。这两处官职都是经过李东阳认真考虑过的。

把李梦阳放下放到州府衙门历练,以他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当个省法院副院长算是人尽其才了,否则若是让其行政肯定非得和地方权贵闹翻了不可。而何景明治学之心较李梦阳更强,而且他在京又是翰林出身的中书舍人,作为提学副使,显然也是恰倒好处。

至于王守仁,李东阳和曹元却出现了分歧,曹元以为王守仁现任兵部主事,入朝时间尚短,又没到翰林院供过职,应该先从知县做起,所以原定王守仁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但李东阳却以为此子之才不应以常人之心度之,可委以重任,升为督察院巡按御使都不为过,曹元不同意此举,毕竟王守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功绩,名声也不如李、何二人响亮,如果一下子就提为巡按御使,必定会有人不服。

李东阳想想,情况的确也如曹元说所,不过他始终是爱惜王守仁这个人才,一翻讨价还价后,知县是不用当了,却莫名奇妙的安排他成了南京太仆寺少卿,也是正四品。

太仆寺掌马政,不过南京太仆寺却只是一个空闲衙门,自从迁都北京后,太仆寺的所有政务已经全部由京城太仆寺处理。不过,虽只是个闲职,但从正六品的兵部主事到正四品太仆寺少卿已算是连跳四级了,而且对日后升任打下了个好的基础,也算是不错。

任命虽还未正式下来,但李月轩已经把消息告诉了这三位兄长,当王华从儿子那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连夜过李府去给李东阳致谢,感激的话说了一箩筐。王华知道,不管怎么说,自己这儿子升任太仆寺少卿,目前虽无实权,但品阶却是实实在在提高了,日后再迁任回京,凭自己在朝中的人脉,职位定不会比此官职低。想着自己这总是神叨叨的儿子如今总算有了个好的前程,王华就有烧高香的冲动。

今日李月轩推掉了张氏兄弟的邀请,中午进宫看过永福永淳后,便安心的呆在了家中。这些天李月轩虽是没什么事,但京中攀交之人却不少,再加上李、何、王三人不久便要离京赴任,所以那边跑的也比较勤快,家中几位和宫中那两位早已不满了。

现在已是二月,寒冷天气却还不时提醒着人们不要丝毫小视它的强大威力。李家的后院里,春寒料峭,清清脆脆的弦音在这清冷的空间里荡起了一层层美妙的涟漪。

一曲终了,李月轩站起走到刚从刚才那悠扬动听的小曲回过神来的黛月儿身旁,温柔笑道:“好了,今日就到此吧,相公陪你去走走”

黛月儿身材日渐丰腴,肚子也已经十分醒目,在李月轩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满脸幸福的与相公走了两步,美目看了相公一眼,忍不住好奇问道:“相公说咱们腹中的孩子多听悠扬小曲,出生后会比较聪明,月儿从前怎么从未听大夫提起过”

李月轩微笑道:“大夫也不是什么都知道,这个方法是相公老家传下来的,听说对孕妇肚中孩子日后成长很有好处。”

黛月儿抿嘴一笑,那成熟动人的风韵直让李月轩看的目瞪口呆,暗道月儿现在比起红玉来,论样貌气质已是不遑多让了。黛月儿见相公看着自己神色痴痴,眼中尽是柔情,不由心中甜蜜,不过想起刚刚相公的话却还是不解的问道:“相公老家怎还有这么奇怪的说法,月儿就从未听别人说起过”

李月轩暗笑这几百年后的成果,现在自然是没人知道的了,不过他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太让黛月儿费神,毕竟让孕妇保持一个精神舒畅、身心愉悦的状态对腹中胎儿是十分有好处的。

李月轩轻轻为黛月儿理了理鬓角的几缕被风吹乱的青丝,岔开话题道:“对了,相公听说兰兰、织织几个小丫头最近闹着要和嫣儿学琴,可是真的?”

黛月儿绝代容颜娇媚一笑,道:“哪是想和嫣儿姐姐学琴,兰兰和织织本是想要相公教她们,只是嫣儿妹妹见相公好不容易能清闲一阵,不忍再让相公受累,才毛遂自荐说要教她们几个孩子”

李月轩摇头笑道:“这几个小丫头中,就属兰兰和织织最调皮,你们也不管管她两,现在嫣儿也有了身孕如何还能做那伤神之事”

黛月儿立时不高兴的把小嘴巴扁了起来,委屈道:“兰兰和织织最听谁的话你还不知道么,月儿的话这两小家伙还肯听”

李月轩一阵头大,当初自己领回家的这八个小丫头,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偏偏跟自己最亲。李东阳和黛月儿、赵嫣儿、玉堂春几人对她们关怀的无微不至,但一旦她们闹起脾气来,若要说最听谁的话,却还是这位李家少爷。有时,直让玉堂春几人大感奇怪,对李月轩也是大大滴不满,凭什么呵,几个小丫头平日都是自己照顾的,到头来还是和你这个小少爷最亲,真是气死人了。

玉堂春几人不明白,李月轩又怎么会知道,此刻见黛月儿嘟嚷着小嘴老大不乐,只有笑道:“回头我再去说说她们”

黛月儿柔柔的哼了一声,璇即又满脸幸福的露出了笑颜。

两人在后院里走了一会儿,李月轩一边扶着黛月儿一边在她耳边低语着说一些开心的事情,直把黛月儿逗的咯咯直笑。那妩媚的眼神儿时不时恼他一眼,美的不可方物。

闹腾了一会儿,见着院子里寒气渐重,李月轩正打算送黛月儿回屋里,不知身后何时已经跑来一个粉雕玉啄的女童,小脸儿冷的红彤彤的,甚是惹人喜爱。见着少爷和夫人回过身来,女童略显慌张,羞赧道:“奴婢见过少爷夫人”

李月轩见着来眼前女童,微微笑道:“丹丹起来吧,日后在少爷和夫人面前不用行礼”

丹丹乌溜溜的大眼睛略略惊慌的看了一眼少爷,摇头道:“丹丹不敢”

李月轩摇着头笑了笑,当初他领养的几个孤儿中就属这个丹丹最是腼腆温柔,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先照顾其他几个姐妹,然后才会想到自己,虽不像兰兰和织织那般调皮,对自己这个少爷和几位妻子却好象刻意保持着距离一般。

李月轩也不能跟这个才六岁大的孩子多说什么,他与黛月儿对视了一眼,笑道:“丹丹找我有事?”

丹丹点点头,道:“少夫人让丹丹来请少爷过去,说有事要和少爷商量”

李月轩知道她嘴里的少夫人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玉堂春,当初领人进府时,八个孤儿都以李姓,重新取过名字,而且分给了几位妻子照料,织织是跟着黛月儿,兰兰是跟赵嫣儿、丹丹跟玉堂春,还有另外五个孤儿分别由唐一仙、雪里梅、钟灵秀、秦月儿四人照顾。

李月轩点点头道:“嗯,少爷知道了,你先回去后和少夫人说少爷一会儿就过去”

丹丹漂亮的眸子看着李月轩眨了眨,似还有话要说,但见少爷已看向少夫人了,只好不再说话。然后文静的走开了。

李月轩见着丹丹走了,重重叹了口气,向黛月儿道:“月儿,你说丹丹是不是在恨相公啊?”

黛月儿不解道:“相公收留她,她为何要恨相公?”

李月轩苦笑道:“当初这几个孩子中只有丹丹是被相公强行带回家的,当时她母亲刚因病过逝。这孩子正伏在刚逝世的母亲身边,哭泣的伤心已极,相公看着可怜,就命人生生将她抱了回来,事后觉得当初也没有问过这孩子的意思,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可能当时他根本就不愿意和相公回来吧”

黛月儿见相公那忧心的模样甚是可爱,忍不住噗嗤笑道:“相公若是担心,下次单独问问丹丹便好了,何必这么烦心?”

李月轩一想起丹丹那似责怪似委屈的眼神就一阵头大,而且就是问她也是憋着不说,根本问不出什么来,李月轩说了那么多,本是想让黛月儿去问问,哪知这个小滑头竟然直接开口回绝,直让李月轩满心不快。

黛月儿见相公郁闷的模样,嘻嘻一笑道:“好了,相公,回头月儿让妈妈帮你去问问还不行么,这个丹丹对别人还不敢说实话,但对妈妈却是比小洁妹妹还亲近呢”

李月轩无奈的点点头,眼下也只好如此了,这几个小丫头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想起自己当初这么大时,可是比她们乖太多了。想着玉堂春那边还有事,李月轩赶紧把黛月儿送回屋去,然后转道而去。

PS:汗了,呵呵,那字我的确没仔细考究过,实在是抱歉,应该是羞赧(nan)是吧,非常感谢你提出来,多谢多谢!:)

壹七二 家事难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