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大明-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嫣儿一直都静静的在等待他的回应,此刻听到他这么一句,一颗心狂喜不已,也顾不得旁边大家的目光了,一下子就扑进了李月轩的怀里,这个让她日思夜想的怀抱。

李月轩一次娶四个闺女立时就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绝无仅有的希奇事。李阁老家的孙儿娶媳妇,而且一次娶四个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纷纷来贺。还不知道李月轩已经成为李东阳孙儿的正德皇帝也在午朝上大肆的恭喜了一翻,下朝后又继续去想自己该怎么把秦月儿弄到手。

三天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李月轩安安心心的在李家住着,婚前新郎新娘不得相见这是规矩。全家上下对他都很好,对于他的婚事更是上心,明代结婚讲三礼,即纳采、纳征和迎亲,纳采就是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征指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迎亲顾名思义就是新郎亲至女家迎娶了。

三礼对于没结过婚的李月轩来说可是一窍不通了,好在李东阳把李月轩真正看成了自己的孙儿,对他的婚事无比上心,纳采、纳征都是老人家亲自去办的,不过这期间因为李月轩的生辰八字的事,差点让他说漏了嘴,当时他一时高兴竟然说自己198*年*月*日出生的,把李东阳吓了一跳,李月轩立即反应过来,吓的出了身冷汗,只有慌称自己十八岁,具体时期便用了自己的生日,年份向前推十八年就行了。好在李东阳心里正高兴着,也没太在意。这三日在忙碌中一晃而过,转眼间就到了迎亲的日子了。

李月轩身穿新郎服,头戴状元帽,红光满面的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俊美难言的脸上带着开心的微笑。结婚了,十就岁就结婚,一次娶四个,老子还是很厉害的啊。李月轩胡乱的想着,心里实在也平静不下来,看着那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那四顶大红花轿,他真感觉这不是真的。

独孤明今日是迎亲使,正笑咪咪的骑在另一头高头大马上,看上去比李月轩好开心,不过他脸上除了高兴外还有一丝羡慕。一次娶四个娇滴滴的大美人,那可是所有男人的梦想啊。

秦家

十多个侍女喜笑颜开的为四位新娘子作最后的准备工作,四套喜气的新娘服穿在四个美丽的新娘子身上,房间里光彩四射,美不胜收。赵嫣儿从梳妆台上拿起凤冠,仔细端详着,心里激动得难以言语,想着自己一路北上跟着他,今日终于得尝所愿了,俏丽可人的脸上,泛出一抹极尽妩媚笑颜,让她看上去娇艳欲滴。

赵嫣儿想的出神,秦月儿从镜子中看到它似乎在想着心事,轻轻碰了碰赵嫣儿,笑道:“妹妹怎么了?”

赵嫣儿见到秦月儿的目光,羞郝一笑,摇摇头道:“没事,看到如今都嫁人了,想起当初咱们还一起玩耍,心里觉得这时间过的真快,一时有些伤感罢了”

秦月儿不疑有他,听到赵嫣儿的话也不禁略略忧伤的笑了笑,道:“妹妹说的是,不过女孩子长大了总要嫁人的,能嫁给自己喜爱的人就是福气了。”

赵嫣儿淡淡一笑,一名侍女从她手里拿过凤冠,轻轻给她戴上,赵嫣儿抿嘴笑了笑,轻声道:“姐姐说的是”

秦月儿嫣然一笑,转过头来看着镜中的自己,想起小渔村时和哥哥相遇到相爱的情景,心里也是很多感慨,她甜甜的笑着,妩媚的脸上尽是幸福的笑意,美得让人窒息。

钟灵秀,黛月儿都在侍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了,两个女孩都是才十五六岁的少女,第一次做新娘,两人的脸上红扑扑的,模样看上去说不出的娇羞可爱。几名侍女一边替她们整理衣角,一边笑着赞美两个女孩天生丽质,美丽动人。

钟灵秀是第一个遇到李月轩的人,当初的种种画面在这喜庆的一刻顿时充满了脑中,似甜蜜,似酸涩,种种味道都化成了此刻的喜悦。

黛月儿和李月轩认识的虽然不如另外两个女孩那么长久,但是和李月轩却是唯一的一个有过肌肤之亲的女孩,看着如今大红喜袍穿在身上,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感叹,自己终于嫁给了相公了,日后就不用再怕人家说自己是一个青楼女子了,自己也可以像平常的女人那样相夫教子。想到这,又想起如今远在江南的妈妈,顿时有些伤感起来,本来还打算让妈妈来喝杯喜酒的,可是没想到婚事举办的这么匆忙,连通知一声都来不及。只有日后再去给妈妈敬杯茶了。

四个女孩各自怀着自己的心事,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看上去美丽不可方物。

这时,门外忽然响起了鞭炮声,一个婢女满脸笑容的推开门跑进屋里,向着秦月儿四人道:“新郎官来了,新郎官来了”

四个女孩听得心里一喜,连忙又看了一眼镜中的自己,发现没什么不妥了,让丫鬟把大红盖头盖上了。。。

**********************************************

“陛下,您可想清楚了?现在若还不去阻止,那可真就没法子了”东暖阁里,刘谨看着正德那烦恼的模样,小声劝道。今日李东阳娶媳妇,全京城都知道了,正德本来还打算亲自去恭贺的,谁知道一个东厂厂卫来禀告说李东阳的这个孙儿娶的竟然是秦月儿,这让正德诧异之余,顿时没了主张。

若是换个人,正德恐怕不会这么轻易让秦月儿嫁给他的,可是这个人竟然是谨身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的孙子,这还能怎么办?强行下旨让他们取消婚礼么?那怎么可能,这不让天下人都来以为自己是个昏君吗?而且李阁老是三朝重臣,就算是两宫太后都对他礼敬有嘉,这旨又怎么能下。现在想来,只怪这两日没有在这事上留心,还以为李东阳孙儿娶亲不过是个平常亲事,断然不会和秦月儿扯上什么关系的,哪知道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偏偏就和秦月儿扯上关系了。

正德拧眉思索着,眼中流露出不甘和难过。秦月儿本就是他喜爱的女子,想不到到头来竟然成了别人的女人,这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陛下,瞧着天色,再耽搁一阵,恐怕就真来不及了,陛下,为了您的幸福,您可得思量好了呀,现在他们还没有成婚,还算不得夫妻,只要陛下一道圣旨,这事就能当没发生过一样,李阁老那边,他要打要骂奴才替您背着”刘谨也急啊,千算万算,没算到秦淮玉那老小子竟然把自己的女婿过继给了李东阳当孙儿,前两日听到李东阳的孙儿成亲,实在也没放在心上,况且,李东阳和自己关系还算不错,平日也没派厂卫盯着,不想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现在若不把事情给解决了,等秦家和李家成了姻亲,那可真就不大好对付了。

“陛下---”见正德似乎还在犹豫,刘谨又叫了一声,正德心中本就不甘,此刻让刘谨这么一唆使,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走到御案前,提笔就在一张已拜放在那多时的白板圣旨上大笔挥毫起来。

四十七章 天子伴读

 秦家已经被前来庆贺的宾客和凑热闹的百姓围的水泄不通,李月轩骑在高头大马上,率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开到门前,才堪堪将人流分开了一道小口子。

今日前来祝贺的宾客们都知道,秦淮玉这次嫁女,一嫁便是四个,虽然有点离谱,不过却也见怪不怪了,可如今看到这新郎官竟然长得一张绝尘的俊脸,心头才真正的是一惊。

前来贺喜的都是朝中有身份的人,对于朝中大臣家的子女也是耳闻不少,虽然已经知道这李月轩是当朝首辅李东阳刚从老家来京的嫡孙,但一直都没瞧见过,今个一见,竟是这么一个好看的不象样的少年,哪还不多瞧上两眼。顿时,只见众人眼光刷的一下,全都聚焦在了李月轩身上。

迎亲队伍一到,这鞭炮啊“噼里啪啦”的就响了起来,响彻云霄。顿时将人们嘈杂的声音盖了过去。

李月轩从马上下地,站在秦家大门口静静伫立着,等候着新娘出来。今天这个日子对他来说当真有点做梦一样,在自己那个世界自己这个年龄还在上学不说,就是能娶到一个漂亮的老婆就已经是福气了,现在自己竟然一次就娶了四个,心里反而有点不塌实起来。虽然这段日子以来和三个女孩也相处不少时间,心里对他们已经有了浓厚的感情,只是这真结婚了,心里倒真有那么点不真实的感觉。

深深的吸了口气,他偷偷瞟了眼周围的人群,发现大家都满脸激色的打量着自己,心里那点点紧张不由得被放大了不少。再看看自己的迎亲使,只见独孤明乐呵呵的站在身边,神态举止倒显得比他这个新郎官还高兴。

今日这婚礼可让独孤明这个迎亲使过足了瘾,从刚才自李府出发到秦家为止,一路上都是人头瓒动,争先恐后往这马上瞧,虽然不是新郎官,不过这一路上过来,那路边春华正茂的闺女可没少向他送来秋波。独孤明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大好青年,本就早该成婚了的,只是他天性风流偏偏喜好去风月场所游逛,家里本来盼着的他和赵嫣儿的婚事,结果到头来竟然也是空操心一场。所以虽然已经是“大龄青年”了,可是这婚事还没着落呢。如今瞧着比自己年小的兄弟都成婚了,独孤明心里也有点按奈不住了,经过李月轩这么一次婚礼他发现原来成家也不是那么坏的事嘛,他脑中也开始憧憬自己的婚礼时那热闹的场面来了。

迎亲队伍在大门前安安静静的等着,只有那仪仗的声乐却是从未停过。过了一会,只见秦淮玉领着四个盖着喜布的新娘子走了出来,虽然此刻四位新娘穿着样式相同的喜服,却也难掩她们那曼妙婀娜的身姿。他们碎步盈盈,如个羞涩的小姑娘般,缓缓向李月轩这边走来。新娘子身旁,四位红娘小心牵扶着,嘴上时不时提醒着,生怕新娘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可就晦气了。瞧着那红盖头一盖,走起路来恐怕也看不到前面的路了。

独孤玉这个可人的小伴娘轻轻巧巧跟在四位新娘身后,她小小年纪却貌比花娇,已是世间少有的美人儿,她的出现顿时吸引住了众人的眼球,倒把盖着红盖头的新娘的风采给抢了不少。独孤玉如一个快乐的小天使一样,扑闪着明亮喜人的大眼睛,好奇又紧张的四处张望着,瞧着李月轩身着新郎服站在门口正静侯着,努了努嘴,自语道:“这个李月轩今日穿的还真好看”

秦淮玉走出门口,满脸堆笑的看着正静静等候的李月轩,李月轩赶忙一揖,道:“岳父大人”。

秦淮玉面含微笑,双手扶起他,然后轻轻拉过身后四个闺女,先将一个的小手往李月轩手上一放,叮嘱道:“月轩,女儿老夫就交给你了”

李月轩牵过新娘的小手,刚握在手里便知道了这是秦月儿,他忙认真颔首道:“岳父放心,月轩一定会好好待月儿的”

秦淮玉他们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便是秦月儿、钟灵秀、黛月儿、黛月儿,看到李月轩隔着红布都能猜第一个新娘竟然是自己的女儿,心头不免有些感动:看来月轩还是和我女儿感情最好啊,这光摸摸手就能知道是她了,日后也不怕他不疼自己女儿了。他哪知道李月轩平日握三个女孩的手握多了,对她们的手感早就了然于胸。只要一摸自然知道谁是谁了。

秦月儿被红娘送上了花轿,接下来秦淮玉又拉过种灵秀、黛月儿和赵嫣儿,同样好生叮嘱了一遍,李月轩都恭恭敬敬的回答着。等待四个女孩都上了花轿,李月轩拜别岳父,迎亲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往回赶去。

回到李府这人就更多了,那人山人海犹如洪流般的人群,就可见李东阳的影响力之大了。迎亲是婚礼的高潮,如今大家瞧着都把新娘子迎来了还是迎了四个,顿时化作一股洪流,争先恐后的把头往前凑,都想瞧一瞧新郎官和新娘的风姿。

新娘下了轿,按理来说应该是由男方长辈里找个女宾来开轿门的,不过李东阳家比较特殊,便由红娘直接把门打开了将四个新娘请下了轿。四位美娇人那迷人的身姿顿时呈现在众人眼前。红娘将一个打成同心结的红绸带交给新郎新娘,李月轩顿时手握着四个同心结红绸带领着新娘进了屋,看的一旁的宾客孜孜称奇。像这般希奇的成婚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着。

李东阳喜笑颜开的端坐于高堂之上,李月轩领着三个新娘走到老人家身前,一字排开,司仪官大嗓门顿时就叫了起来。

“一拜天地”秦月儿首先出列和李月轩行夫妻交拜之礼。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李月轩和秦月儿三拜后,红娘赶紧上前将秦月儿扶到了一旁,然后钟灵秀又上前,和李月轩又是三拜礼成,接着黛月儿出列,又是三拜,最后是赵嫣儿。如此反复直累的李月轩头暗暗叫苦,头都有些晕了。

这个拜堂,事先便已经商量好了,四人一个一次,拜完后再一起送入洞房,这样做已经很为新郎着想了,可以把所有工序减到最少,再少就只有一对三一次性拜完,只是这么做就对于新娘来说就太不负责了。李月轩又不想委屈了四个女孩,这结婚可是一辈子一次的大事,马虎不得。他自己看的也挺重,自己又什么都不懂,别人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了,反正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照做过。不过话说回来,以前还真没见过哪家一次娶四个闺女,李月轩这么娶亲倒真让人长了见识。

礼成,一旁的仪仗顿时奏起了喜曲,李月轩再次牵过新娘的四条同心结红绸带,往后院新房走去。

围观的宾客立即蜂拥而上,向李东阳抱拳道喜,李东阳一张老脸喜得跟弥勒佛似的,笑呵呵的回手向宾客们回礼。

一个看上去比李东阳还大了一点的老人走到李东阳身前,满脸的皱纹笑的如沟壑一般,他抱拳道:“李阁老,恭喜恭喜啊”

李东阳见着来人,忙回礼道:“焦阁老能来真是蓬壁生辉啊,哈哈,一会焦阁老可得多喝两杯呀”

焦阁老笑咪咪的点点头,也不客气道:“那是一定的,一定的”

一个下人把焦阁老领去宾客座上,几个五十来岁的中年文士又上前来恭喜,李东阳一一谢过,众宾客入坐,待李东阳准备宣布宴席开始时,只听一声尖锐的大喝从屋外传来:“圣旨到”

话音方落,只见五个太监走了进来,他们最前一人捧着一道黄绫圣旨,后面四个小太监手中都端着个小木碟,黄色锦缎盖着。李东阳赶忙迎了出去,心里暗暗想着这个时候皇上来什么圣旨希望不要出啥事才好。在坐的宾客对秦淮玉和刘谨的恩怨都清楚,却不知道正德喜欢秦月儿的事,此刻听到皇上降下圣旨,都以为是皇上来向李阁老贺喜,众人脸上不由得都露出个羡慕的表情。

来传旨的小太监走到大堂,瞧见文武百官都在,也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向李东阳一揖,先恭喜道:“恭喜李阁老,咱家今日奉皇上之命来给李阁老喜上加喜了”

听到这位太监这么说,李东阳心头放宽了不少,看来不是坏事。他哈哈笑道:“多谢公公,不知道皇上是什么旨意?”

众人也都瞧着那道圣旨,听这个传旨的太监说的,恐怕来是道喜的,一时,大家对李东阳更是羡慕了,眼睛都泛出光芒,直直注视着他。

传旨太监从一旁的小太监手上拿过圣旨,脸上一整,立马换上一副高高在上,不可亵渎的模样,朗声宣读道:“李东阳接旨”

李东阳立即跪于地上,叩首道:“臣李东阳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东阳乃三朝老臣,功在社稷,今日令孙新婚之喜,感念老臣忠君体国,朕特赐令孙进士出身,封天子伴读,三日后进宫侍驾,不得有误。另送来两宫皇太后贺礼珠钗四支,赐予四位新娘子。钦此。正德二年八月。”

太监将圣旨一念完,李东阳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又赐进士出生,又封天子伴读。皇上平日见着自己就避得远远的,什么时候转性了?他心里想着这个贪玩皇帝又在弄什么玄虚,可是短促之间哪想的清皇帝的意图,赶紧接过旨,谢过恩,让人送上赏钱:“公公辛苦了,留下来喝杯水酒如何?”

传旨的太监眼睛一示意,他身后的四个小太监恭敬的将四个珠钗递给了李府一旁的下人,接过赏钱,笑呵呵道:“李阁老,咱家还要回宫复命,这喜酒就不喝了。令孙如今是天子伴读,日后常伴君前,前途无量啊,日后指不定还得要令孙多多关照啊”

李东阳心里可不是这么看的,这皇帝这道圣旨下的太奇怪了,天子伴读,那就是陪皇帝读书的书童,虽无品无衔。却是皇帝身边亲近的人,他怎么会想到给轩儿这么一个官职,再说以正德的脾性,看到书就打瞌睡,怎么可能突然间就喜欢上读书了?

李东阳心里默默了想了想,不动声色的向传旨的太监笑道:“公公说笑了,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强留了,来人,送公公出去”

传旨太监又揖了一揖,道:“李阁老不必相送,咱家先回宫复命了”

说罢,传旨太监带着四个小太监出了门。顿时院子里的宾客又是一阵恭贺之声。李东阳对于大家的祝贺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多做回应。

坐在椅子上的焦阁老,眼中精光闪过,似乎也注意到了这道不寻常的圣旨,笑眯眯的看着李东阳。

四十八章 洞房啊洞房

 在场的人都在为李家能得皇帝的恩宠而羡慕着,只有坐在一旁椅子上的焦阁老看着李东阳若有所思的微笑着。

焦阁老名焦芳,这人其实名声并不太好,现在光荣的被划在“阉党”一派里,可以说是刘谨的臂膀。焦芳的仕途并不算风顺,在正德即位前,已经七十好几的焦芳都还只是个吏部左侍郎,虽然已经是个副部级干部了,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上面还有个正部级的上司马文升,所以说什么做什么也轮不到他来做主。其实对于一个士人来说,能做到副部长已经可以荣耀乡里了,不过焦芳却不甘心,为什么呢?因为他那个部长上司,马文升是个南方人,有严重的地域情节,看不惯别个地方的人能力出众,当焦芳还是吏部侍郎时,他上的折子几乎清一色的全被马文升给扣了,所以这让焦芳心里大感不公,也因此深深的恨上了南方人,不过当时朝中各部尚书几乎全是南方人,势力庞大,焦芳即便心怀仇恨,却也没什么法子,直到他发现了刘谨这个大靠山,既欣赏自己,又是北方人,他几乎没有考虑过后果就选择了依附这个八虎里的大哥,而后就开始了他坦荡光明的仕途,被从吏部左侍郎提到吏部尚书,并且悄悄放消息给刘谨让谢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