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夏南说黄敬文“是中国记者”时,那位老太太才抱歉地说:“请不要把我刚才说的话翻译给中国朋友听。” 2月10日,巴格达以南40公里的亚历山大镇发生严重的自杀式爆炸,黄敬文于现场就了解到,在一家医院里,愤怒的受害者家属袭击了两名外国记者,抢夺了他们的摄像机并摔在了地上,还对他们进行了人身攻击。这两个记者一个是美国人,一个就是日本人。 由于不懂阿文,我在巴格达的采访都是和当地雇员一起进行的。每次到人多的地方,雇员就有意大声说明我的中国人身份,以免受到不明真相的路人的攻击。我有一件印有英文“中国记者”字样的摄影背心,每次外出雇员都提醒我一定要穿上,并建议我抽时间到外面再加印上阿文字样,因为如果有极端分子看到雇员在为“占领军”当翻译,这对雇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安全因素。 日本向伊拉克派兵不但在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反对派认为此举还违反了日本宪法,标志着日本二战以来形成的“专守自卫”原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且就连日本政府自身也很心虚,也感觉到他们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广受欢迎”。据报道,日本已经警告在伊拉克的日本人说,尽量少去日本驻伊拉克大使馆等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随时存在被攻击的可能。 不但日本,最近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兵的韩国人在伊拉克也是如临大敌。在巴格达新开一家中餐馆的老板告诉我说,一次韩国外交官来吃饭,身边的保镖就站了两个,都是全副武装,怀里还揣着手雷之类的东西。我听后忍不住大笑,想这哪里是在吃饭。如果是我,我宁可躲在屋里吃方便面,也不会为了在外面吃一顿饭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
联合国重返伊拉克(1)
巴格达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穆罕默德在他的办公室对我和夏南说,伊拉克民众的意见和任何第三方的意见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占领者美国人的意见。他认为“枪口下不会有真正的民主”。 2004年2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委派的一个以阿尔及利亚前外长卜拉希米为首的专家小组在抵达巴格达一天后,正式开始就目前美国主导的联军当局与伊拉克多数派什叶派穆斯林之间就首届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机制问题所产生的严重分歧,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调查斡旋工作。 是“推举”还是“选举” 此前一日,安南亲自在纽约宣布了专家组抵达巴格达的消息,表示专家小组将广泛听取伊拉克各派和联军占领当局的意见,希望联合国能够协助打破目前的僵局,寻找到一条各方都接受的建立战后首个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的途径,以便该政府能够按照既定时间在6月30日接管政权,使伊拉克尽快结束被占领状态,恢复行使主权。 这是自2003年10月在一连串的爆炸袭击后安南下令所有非伊拉克籍联合国工作人员撤出伊拉克后,联合国官员首次重返伊拉克进行实质性斡旋工作。很多人认为,联合国在由于美国与伊拉克实权人物之间的矛盾陷入严重僵局的情况下重返伊拉克,表明联合国战后在伊拉克事务上,其作用和地位首次得到凸显,是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奉行的单边主义的严重打击。但是,联合国此次重返伊拉克的作用也不容高估,美国依然是伊拉克事务的绝对主导,联合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作用随时存在被美国利用的可能。 根据2003年11月15日联军占领当局与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签署的协议,联军将在2004年7月1日前向伊拉克移交政权,伊第一个临时自治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按地区推举人选,该临时自治政府运作到2005年年底,然后根据新宪法的条款由全民选举产生伊拉克首届正式自治政府。根据这一协议,联军当局将在2004年7月1日将政权移交给一个由推举而不是选举产生的政府。伊拉克的全民选举被安排在2005年,选举共分3次进行,第一次是选举产生永久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二次是就新宪法进行公投认可,最后一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正式议会,然后由议会组建新一届正式的自治政府。 2004年年初以来,伊拉克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宗教职衔)阿里·西斯塔尼公开表示,要求联军当局提前举行大选,直接选举产生7月1日即将接受政权的首届临时自治政府。西斯塔尼的要求公布以后,数以万计的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开始频繁走上街头,要求提前选举。由于伊拉克民众的60%是什叶派,所以当地报纸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伊拉克人希望新的临时自治政府由选举而不是推举产生。 伊拉克什叶派要求提前举行选举的原因,主要是在一人一票的选举原则下,在人口上明显占优势的什叶派穆斯林无疑将在未来新政府中占据更多席位,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在以萨达姆为首的逊尼派掌权期间,他们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同时,他们认为如果按照地区推举的原则来产生首届临时自治政府,他们在过渡政府中的席位就会减少很多。同时,西斯塔尼的选举要求也得到了伊拉克民众中一些民主激进派人士的支持。巴格达大学政治学者阿布·胡达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就说,很多伊拉克人渴望民主,他们认为西斯塔尼的要求是真正的民主。“美国人既然说每个伊拉克人都有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力,为什么不让他们投票选举第一个自治的政府呢?” 伊拉克不相信任何外来力量 可以说,西斯塔尼提出的选举产生首个临时自治政府的要求打乱了美国推举产生该届政府、在7月1日接管伊拉克政权的计划。美国当局和伊拉克什叶派有关选举还是推举的僵局如果不能打破,就意味着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将进入全面混乱,这会对正在全力争取连任的美国总统布什带来巨大打击,同时也极容易在已经出现恐怖主义苗头的伊拉克引发更多的恐怖袭击事件。 针对美国的暴力袭击主要集中在萨达姆故乡提克里特所在的伊拉克中北部“逊尼三角地带”,一旦占伊拉克人口大多数并且组织良好、素有武装传统并且宗教信仰更为炽烈的什叶派穆斯林加入到暴力反美的行列,美国在伊拉克将永无宁日,美国依靠战争获得的对伊拉克的控制权也将在暴力狂潮中付诸东流。75岁的西斯塔尼虽然是一位宗教温和派人士,但是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分量非同小可。如果不是他公开表示反对当地什叶派穆斯林对联军占领当局使用暴力抵抗,美国目前在伊拉克的处境要糟糕得多。显然,美国人并不能承受与西斯塔尼分道扬镳的后果。此前,由于西斯塔尼的反对,美国已经摈弃了由非选举方法任命一个委员会起草未来伊拉克正式宪法的计划。 所以,在无奈之际,美国总统布什亲自邀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遣专家组赴伊调查斡旋,并表示联合国将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单边政策的一个失败,也是联合国在伊拉克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机会。据了解,联合国专家组在伊拉克期间将赴什叶派穆斯林宗教圣地纳杰夫会见西斯塔尼本人。目前,西斯塔尼也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表示愿意接受联合国专家组的意见,这就为联合国在这一危机中发挥突出作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联合国重返伊拉克(2)
美国和联军当局任命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在联合国小组到来之际都表态说,将充分尊重联合国的意见和建议。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依然准备按照既定日期交权,但是也不排除根据联合国有关建议略微推迟交权日期的可能性。美国在伊拉克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也表示,联军当局将尽一切努力,配合联合国小组的工作。伊拉克主要各派政治势力也都表示了对联合国小组的欢迎和尊重。伊拉克临管会本月轮值主席哈米德说,无论联合国提出何种建议,伊拉克人都应该认真听取并积极回应。 但是,伊拉克人对联合国能够发挥的作用和作用的大小也心存疑虑。哈米德7日就对新闻界表示,联合国是美国和临管会邀请的,联合国的意见不可能不被理睬,“但是联合国也同样不可能绝对独立地做出结论,联合国考虑最多的,依然会是美国人的意见”。 很多人认为,目前仍然处于被占领状态下的伊拉克人并不信任外来力量,虽然与作为占领方的美国相比,大多数伊拉克人显然更信任联合国,联合国的建议比美国人的命令更有分量,但是人们也担心联合国会被美国利用,从而为美国实现自己在伊拉克的利益提供新的借口。巴格达大学政治学者阿布·胡达说,伊拉克人当然希望政权重组和经济重建等事务都由联合国来主导,“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联合国并没有军队,而美国有十几万大军在这里”。 40岁的伊拉克知名法律顾问拉扎克对联合国的作用也表示怀疑。他说,他担心联合国的小组会为美国拒绝选举批上合法的国际外衣,从而更有利于美国通过推举制来选择自己在伊拉克新政府中的代理人。他说,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曾指责联合国“只会空谈”,但现在又邀请联合国出山协助弥合其与伊拉克多数派宗教领袖的分歧,为自己的连任竞选服务,“其诚意本身就值得怀疑”。 枪口下的民主 巴格达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伊拉克著名时政评论员穆罕默德7日在他的办公室对我和夏南说,伊拉克目前处于被占领状态,伊拉克民众的意见和任何旁观的第三方的意见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占领者美国人的意见。美国人已经表态说目前并不适合选举,“所以在联合国小组到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他们最终的结论是什么:那就是目前我们并不适合选举”。他说,即使在被占领状态下举行选举,谁又能保证选举就一定是真实、公平和有效的呢?即使选举是有效的,如果被选上的人不是美国中意的人选,谁又能保证美国人不会乘机除掉他呢?他说,枪口下是不会有真正的民主的,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都不能对此抱有幻想。 美国和美国占领当局任命的伊拉克临管会此次邀请联合国出马,表面是居中调查评估选举产生首届临时自治政府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希望联合国能够说服西斯塔尼放弃选举要求,接受美国和临管会达成的推举产生该政府接管主权的协议,以便美国人在移交政权后继续实现对伊拉克政府的控制。 在美国方面看来,在7月1日前交出烫手的伊拉克政权是美国退出反美暴力旋涡、在伊拉克由“军事占领”的尴尬身份转入“军事存在”的合法地位的必由之路。而亲美的伊拉克临管会也一再宣称如期接管政权对伊拉克人的感情、重建和独立至关重要。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这一政权交接的最后期限维持不变,伊拉克在这一日期前举行大选产生接管政权的首任临时自治政府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真正在伊拉克事务上有发言权的美国是不同意选举的。美国反对选举的表面理由是安全无法保证、缺乏准确的选民统计资料、没有相关的选举法律等,但是美国最根本的反对理由是选举不能保证美国中意的人当政。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反美的萨达姆政权,建立一个亲美的甚至由美国控制的新政权。美国之所以要把大选安排在2005年,就是要在大选前进行充分的安排,通过首届由推举任命产生的过渡自治政府为日后通过大选实现美国利益做准备。在目前伊拉克反美情绪仍然激烈的情况下提前举行大选,尽管会做一些手脚,但是美国不可能保证竞选结果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 其次,伊拉克内部也有不同看法,并且反对选举者的声音呈现上升趋势。反对者认为,目前伊拉克局势混乱,大选的安全根本不能保证,大选所必须进行的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等工作也容易引发各派分歧,激化矛盾。在目前混乱和安全失控的局势下贸然举行大选,就很有可能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内战,反而使正在逐渐好转的局势更加失控。目前,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领导人帕沙奇、哈米德等均反对提前选举,主张按照原定方案推举产生首届自治政府。逊尼派穆斯林担心一旦举行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首届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将无疑由什叶派主导,他们由于萨达姆倒台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将雪上加霜。 美国和一些伊拉克人还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由于长期的经营,已经被解散的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复兴党依然有一定的势力。这些主要由前政府职员、士兵、警察和安全情报人员组成的复兴党群体目前在伊拉克广受打压,如果在目前该党刚被解散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举行大选,他们就可能会利用民主的旗号和手中的选票,使部分前复兴党成员以各种身份再次进入政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联合国重返伊拉克(3)
此外,中东一些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对选举也心存顾虑,担心什叶派和库尔德人过多掌权不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在这一情况下,尽管多数伊拉克人有支持选举的倾向,但是从可行性考虑,联合国专家组将很难按照伊拉克民意做出建议举行选举的决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巴格达旧货市场淘宝记(1)
许多伊拉克人在旧货市场“淘”生活。旧货市场之“旧”,令人惊叹。穿过外围的“破烂王”,你可以看到一些像样的店铺。我买了一枚有萨达姆头像的旧币,却止不住在想:历史真的能够购买吗? 在北京的外国人都喜欢去两个地方,一个是琉璃厂古文化街,一个是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作为中国人的我,也尤其喜欢去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人们在一堆真假难辨的“老东西”中乐而忘返,触摸历史,感受生活的变迁。 巴格达也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没有北京那么大的规模罢了。我决定去巴格达的旧货市场,看看真正的伊拉克人有历史和生活特色的东西,也增加一些对当地战后生活的切实了解。 夏南告诉我,巴格达有两个旧货市场,都很值得一去,但是也都比较危险,因为那里鱼龙混杂,盗匪时常出没,战后更是是非之地,相比之下,市中心的那个秩序稍好,勉强可以去。 贾迈勒也建议说,最好不要开我们自己的车,一是外国人牌照目标比较大,奔驰车尽管老旧,但毕竟“引贼注目”;二是那里摆摊的人见缝插针,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他还建议说,最好不要带钱包,拿一点小钱就可以了,相机也要藏好,我那件写着大红色“中国记者”字样的摄影背心最好也别穿,悄悄地躲在人群中逛逛就可以了。 夏南甚至提议说,我如果需要买什么东西,告诉他,他自己打车去帮我买回来。说实话,这样一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地方,反倒勾起了我的更多好奇。我仔细想想,决定还是打车和夏南一起去,但把钱和相机都交给夏南。夏南把钱认真地收好,把相机小心地放进他的口袋,我们走出院门,步行500来米到主街上等出租车。 打下过美国飞机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也许是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城市目前最繁荣的行业了。很多人失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开着新旧不一、各式各样的汽车干起了出租。在大街边一站,很快就有人在你身边停车,探出脑袋来问你要不要乘车。车费并不贵,没有起步价的说法,当然也没有计价器。 一上车夏南就有新发现。他指着旁边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车对我说,你看这个车少了什么?我一看,汽车的前保险杠不见了。夏南告诉我,这就是前几天他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说是政府机构的汽车为了防盗,要求司机一律要把汽车的某些部件拆下来,把一辆好车弄成破车的样子,以避免因车况相对较好而被盗贼惦记上。我急忙让夏南把相机拿出来给我。看到我在拍照,那个司机面无表情,冲夏南说了几句话,我以为他不愿意我拍摄,结果夏南告诉我,这个一脸严肃的司机竟然在和我开玩笑,他说:“多拍几张吧,你的照片能让我出名吗?” 一路上,夏南不断告诉我哪个车的哪个部件被拆下来了,看来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临时新政府已经开始运作了,起码这一指令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路上我还看到一辆满载乘客的小汽车,汽车倒并不太旧,但坐的人太多,有一个小伙子不得不把身子从右后侧的车窗里伸出来,还有一个10来岁的男孩干脆就坐在后备箱里,后备箱的车盖在他头顶一晃一晃地。就是这样一辆后备箱高高翘起、后座里有人被挤得不得不把大半个身子探出车窗的汽车,竟然也能开得飞快,在车流中左突右冲,让我不禁对司机的车技和乘客的胆量惊叹不已。 在刚刚被战争夺取近万名无辜平民的伊拉克,在一个已经在过去20年里经历了三次大战的国家,人们的生命意识已经被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巴格达街头已经有了很多警察,但是没有人对这一近似“死亡游戏”的乘车方式说“不”。 我们无意中碰到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和他攀谈,他先是告诉我们挣不着什么钱,因为安全局势不好,天一黑人们就不敢出门,人们在战后基本上连原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夜生活也取消了,晚上他早早地就得收车。加上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道路系统多年没有改善,白天到处都堵车,挣点钱很不容易。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在本次战争期间还是驻守在巴格达的一个防空部队的士兵。他说,战争初期他们还曾打下两架美军飞机,但是后来军心不稳,传说上面和美军有交易,很多人都开了小差。他说,开战一周后,他的上司还命令他说,“如果看到有人开溜就就地枪毙”。但是很快,这位上司就让司机开车送他到一个地方,然后对司机说:“我就不回部队了,如果你不想当替死鬼的话,现在就回家逃命去吧。”这样他也没有回部队,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轻易地拿下了巴格达。 他说,如果萨达姆不是这样不得人心,如果萨达姆军队高层始终与全体将士生死与共,他相信美国人在伊拉克战场抗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撤走。他说,当时他们的武器弹药都很充足,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