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中情局要想改变在人们心目中的恶劣形象,必须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失陷伊朗门(1)
〃隼〃式地对空导弹。CIA试图以军火交易来赚取支持危地马拉政变的活动经费,这一出格举动震惊了整个美国。
掮客中情局
1986年10月27日,黎巴嫩贝鲁特西区《帆船》周刊主编的办公室,哈桑·萨卜利惊讶地从一堆杂志中抬起头来,发现面前站着两位不速之客。他一眼看出这是两个伊朗人。
来客要求关好门窗,确保保密,紧接着,他们向萨卜利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在今年5月曾秘密访问德黑兰,并在下榻饭店同伊朗外交部和议会官员们举行会谈,答允向伊朗提供武器,以换取伊朗促成囚禁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
萨卜利以一个新闻人的敏感迅速地意识到这条消息将引起多大的震动,但是他不能不对消息的可靠性表示怀疑。伊朗人表示,必要的话,他们可以把萨卜利介绍给知情的伊朗有关人士。
萨卜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提议,他预感到这一消息将在权力斗争已达白热化程度的伊朗国内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这也正是这两位不速之客的目的。此时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消息刊出后将在美国刮起怎样的旋风。
萨卜利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稿件的编写,在付印前夕,他收到了真主党的绑架恐吓信。家人和下属都反对采用这条消息,以免遭生命危险。萨卜利意识到,这一报道可能会导致他家毁人亡。可是作为一名记者,这条独家消息的披露很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收获。经过再三考虑和争论,《帆船》周刊决定在11月3日刊出这条消息,但不是作为头条新闻,而是以谈话的形式,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
1986年11月3日清晨,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帆船》周刊的人们突然间看到了这条难以置信的消息。文章还提到,目前,已有数架C130运输机已从菲律宾的美军基地顺利抵达伊朗。
在贝鲁特,甚至整个黎巴嫩,一向不太引人注目的《帆船》周刊一跃成为最畅销的杂志, 万册很快便销售一空,要求加印的电话络绎不绝。萨卜利和他的周刊成为中东地区最耀眼的新闻明星。
4日晚,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对这一消息公开予以证实。他表示,麦克法兰是带着4名助手,持着爱尔兰假护照,扮装成机组人员乘飞机到伊朗的,并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两样礼物。一件是里根总统签了名的一本《圣经》,签上名的那一页,说的是各种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相处。另一件是做成钥匙形状的蛋糕,意味着打开美伊大门的钥匙。
拉夫桑贾尼说,按照霍梅尼指示,伊朗没有理会他们,把他们关在饭店里,5天后就驱逐出境了。
《帆船》周刊和拉夫桑贾尼的讲话在整个世界引起了震动。西方所有的媒体都以极大的篇幅报道了这一消息。也许是巧合,1986年11月4日正是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占领、使馆人员被扣作人质7周年的纪念日。愤怒的国会、认为自身权限被侵犯的国务院,以及感觉被欺瞒了的新闻界,纷纷对这个事件发表各种指责,一时间沸沸扬扬,不可收拾。深涉其中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成为被指责和追踪的焦点。
1985年8月,以色列通过有关渠道向白宫提出一项建议:由自己将美制〃陶〃式反坦克导弹运往伊朗,美国则补充相应的库存量;作为回报,伊朗将促成被囚禁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获释。对已经被人质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的美国来说,这一提议来得正是时候。
在此前一年多的时间里,西方国家驻黎巴嫩的外交人员、记者、教师……几乎各种身份的西方公民纷纷被绑架,其中有7名美国人。为解救人质,美国试图通过叙利亚同绑架人质的###圣战者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该组织要求美国帮助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等地的黎巴嫩战俘,否则没得商量。这个条件是美国难以接受的,因此这条渠道就停滞下来。圣战者组织出于报复,在1985年下半年处决了一名人质。美国后来得到情报,伊朗的###解放运动对这个组织有真正的控制权。于是美国开始派中间人暗地试探伊朗的反应。伊朗在与伊拉克持续了长达6年的战争后,消耗过大,迫切需要补充军备和先进武器,也开始发出愿意与美国就某些问题进行接触和谈判的信号。以色列的提议,无疑是与伊朗有关方面有过通气。
白宫就这一问题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总统里根、副总统布什、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部长温伯格、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财政部部长里甘、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及其助手波因德克斯特。
众人意见各异。舒尔茨和温伯格认为,和恐怖主义打交道将使美国处于一种被讹诈的位置,伊朗随时可以将公开此内幕作为筹码,与美国谈判。麦克法兰则认为,同伊朗接触不仅可以给人质获释带来希望,而且还可以打开霍梅尼之后与伊朗建立关系的大门。凯西对后者的看法大加赞成。
会议最后,勉强达成了共识。里根签署了书面指示,授权中央情报局向伊朗出售武器,并向伊朗提供两伊战场的情报。这时中情局正在向伊拉克提供情报。舒尔茨和温伯格对这与伊朗打交道的做法仍然持有异议,但是在行动上没怎么坚决反对。此举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这件事最后落到了麦克法兰头上。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诺斯中校则被指定为这次交易行动的负责人。
失陷伊朗门(2)
美伊之间的最初接触是间接会谈,以色列充当中间人,和伊朗谈好条件,再和美国谈。后来,诺斯开始与伊朗的代表直接会晤。伊朗允诺,一旦美国交付一定数目的武器,就会有一名美国人质获释。
1985年8月到9月,以色列向伊朗出售了5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9月14日,第一名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
1986年7月2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抵达德黑兰。26日,第二名美国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
10月7日,一艘丹麦货轮从埃拉特港装上26箱由以色列生产的、用于维修美制坦克和大炮的零部件,木箱上刷着〃黎巴嫩家禽〃字样,运往伊朗阿巴斯港。11月2日,第三名美国人质获释。
美国向伊朗提供的武器包括作战飞机、坦克、雷达、〃陶〃式反坦克导弹和〃隼〃式地对空导弹等。这批军火是中央情报局从五角大楼手中低价购买来的,经以色列转运到伊朗。武器的实际价格在1200万美元左右,卖给伊朗人的时候翻了好几番,达到3000万美元。伊朗人发现这个问题后非常愤怒,在人质问题上给美国制造了不少麻烦。
中央情报局向五角大楼购买武器的经费是要经过国会批准的。为逃避这一程序,凯西让退役空军少将迪克·西科德,出面开办了一个假公司,为中情局做掩护。这个公司作为以色列的代理人,向美国购买武器,然后将武器卖给伊朗。卖武器得来的3000万美元,除五角大楼收下1200万美元外,剩下的被拿来援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同样,由西科德开办的〃南方航空公司〃向尼边境空投物资。因为国会在两年前就通过法案,禁止中情局拿钱支持尼加拉瓜的军事行动。在里根的支持下,凯西绕开国会,秘密地组织和指挥这一幕后行动。他知道,伊朗一直以来是支持尼加拉瓜政府的,现在拿从伊朗人那里赚来的钱,去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真是再好不过了。
美伊秘密武器交易成功,是与以色列的努力分不开的。后者除了居中斡旋,牵线搭桥,还充当非常出色的运输大队。
1986年10月,西科德手下的一架飞机在尼加拉瓜被政府军击落,飞行员被捕,凯西知道这下坏了。为防止事情败露,牵扯出更多的人和秘密,他指示诺斯迅速地销毁有关的秘密文件和记录。其中有一本总账,上面记录有援助尼反政府军和其他秘密行动的资金流动情况。还有一些有关武器交易款项的账目,被同时清理了。
细节中难免出现的问题,加上伊朗内部的权力斗争,致使这个惊天密闻在1986年11月借《帆船》杂志暴露于世。美国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难堪。国会指责政府无视法律;国务院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央情报局插手外交事务,是对自己权限的侵犯;新闻界穷追不舍,要求白宫给〃被欺瞒的公众〃一个说法。舆论的猛烈抨击完全不亚于当年的水门事件,凡涉及其中的人物个个成为被追踪的焦点。舒尔茨和温伯格表示〃自己一贯持严厉反对的立场〃。诺斯、麦克法兰和波因德克斯特相继辞职,但是还是没能摆脱各种质询、追问和指责。麦克法兰不堪逼迫,吞下安眠药企图自杀,幸而被抢救过来。凯西在中情局内部也遭遇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反对,苦不堪言。
里根对事情发展到眼前这个状况一度非常恼怒,在接受《时代》的采访时,批评记者将这个事情〃闹到不负责的地步〃。经过反复商议,为避免重蹈尼克松的覆辙,里根还是决定采取主动,公布有关这一事件的基本过程。11月25日,他批准成立了一个以前参议员约翰·托尔为组长的总统特别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伊朗门〃事件。
托尔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调查,对包括里根及许多高级政府官员在内的50多人进行了调查询问,最后写成一份厚达282页的报告。报告称总统默许和支持了用武器换人质的行动,瞒过了国会,也没有探讨这一做法在政治、外交和法律上的妥当。其结论是,总统要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行动及其后果负责。对于将售给伊朗武器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一事,里根说他并不知晓。
里根总统也演不好的戏
伊朗门事件使里根的声望降到了上任以来的最低点。
凯西的日子好过不到哪里去。新闻界对中央情报局的不法勾当又多了一条控诉,本来就和凯西关系不好的国会这回算是逮着了机会,不停地嚷嚷要中情局给一个交代。而在中情局内部,早就有一批人对凯西不满,现在也纷纷站出来指责局长的做法。
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对凯西更为不利。委员会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电脑中查到了一些资料,证明凯西与诺斯进行过多次谈话,麦克法兰伊朗之行的助手有中央情报局人员,中情局涉嫌参加转移武器款项收入、包括接受伊朗支付的金额,以及向尼加拉瓜反政府力量转账等等。此时〃伊朗门事件〃的中心人物要么辞职,要么自杀,处在锋线的只有凯西一人了,几乎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他身上。调查人员不断追问,要求凯西对中央情报局在此事中的作为做一个说明。
作为美国最大情报机构的首领,凯西当然不会随便就范,尤其是在波因德克斯特和诺斯都拒绝回答问题的当口。他使劲地把事情往外推,说自己对此不知情。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尼加拉瓜反政府军从何处得到资助,中央情报局毫无知情〃,〃我不知道诺斯在干些什么〃。
在当时,中央情报局的绝大多数人表示不知道此事的内情。调查委员会认为这是可能的,凯西参与了出谋划策的过程,但同时他也尽可能使中央情报局更少地介入其中,知道的人更是越少越好。
1986年12月15日,在预定去参院作证的前两天,凯西在办公室里接受常规健康检查,突然晕倒在地,被紧急送进医院,随即被诊断得了脑癌。3天后他做了手术,但一直未能完全恢复知觉,由盖茨代为主持局里的事务。他的下属、同事和朋友都不知道,在此之前,他早已患上前列腺癌。
1987年2月26日,托尔委员会发表报告,强烈批评凯西在 〃伊朗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指出他不仅参与对此事的谋划,而且一手指挥诺斯转移款项,是这一事件中极为关键的一个人物。由于缺乏有力证据,报告中措辞模糊,充满了〃看起来〃、〃可能是〃等字样。报告要求,凯西说出他所知道的东西。
5月6日,正值国会就〃伊朗门事件〃举行公开听证会,74岁的凯西因为癌症在长岛医院病逝,把更多的秘密也一起带走了。
1987年5月1日至8月3日,美国国会调查委员会举行联合听证会,听取诺斯、麦克法兰、波因德克斯特、西科德等10 多位重要当事人的证词,重要的场次都实行现场直播,使全美国的公众都能看到。
当事人道出了事情的详细过程和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但是很多关键性的材料缺失,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伪造的假文件,再加上凯西已死,一些关键处仍然充满了谜团,到最后也没能够说清楚。最后的结果是,诺斯、波因德克斯特和死去的凯西承担了主要责任,白宫和更多的人得以解脱出来。
调查委员会总结说,〃伊朗门事件〃、〃充满欺骗、口是心非,漠视法律〃。
联邦陪审团向诺斯、波因德克斯特等人提出了涉及20多项罪名的起诉,因为关键证据和证人缺乏,最终大事化小。最直接的当事人诺斯被判3年徒刑,缓期执行,处以罚金15万美元。此外,他被要求从事1200小时的无偿公务活动,不得担任公职。他也因此被迫退出美国海军陆战队。
法庭宣判后,诺斯黯然地说:〃我只是一个在棋盘上任人随意摆布的小卒子。〃但是,他在听证会上坦率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对美国理想所抱持的信念和为之献身的热情,使他被美国人誉为〃爱国英雄〃。
凯西担任局长期间,中情局的势力和活动范围有很大扩张,从事了很多海外的秘密活动。在〃伊朗门事件〃上,它栽了一个大跟头。人们认为中央情报局无视法律,无法无天,不受控制。由于凯西死去,对于中情局在这一过程中还干了多少事情人们再难知道,也就不惮于想像和猜测,其中不乏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和指控。凯西已死,一些知情的和涉及的高级官员被撤职或开除。中央情报局有口难言,元气大伤,从此恶名更加远扬。韦伯斯特接任局长后,不得不对中央情报局做了非常系统的整顿,对外提升它的形象。
〃后9·11时代〃的替罪羊
无声的控诉——网友利用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朗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照片而拼成的布什头像。
当美国的骄傲轰然崩塌……
2001年9月11日。
这一美国人将永远难忘的日子就是在这时到来了。
一切都在特纳特的预计当中,但一切又都出乎了他的预料。中情局早早就感觉到了本·拉登和基地组织在秘密进行着不寻常的活动,然而他们的具体计划和目的还没有被了解。特纳特一方面命令中情局加紧收集相关情报,另一方面通知总统布什,要求加强美国的安保工作。当中情局还在千方百计追踪本·拉登的时候,本·拉登却让整个美国以及整个世界震惊。11号这天早上,特纳特正在和自己的朋友吃早餐,据说他当时还正在向他的朋友抱怨最近为了本·拉登的事情焦头烂额。然而就在此时,他的警卫神色慌张地向他报告道:〃局长,我们的世贸大厦遭到了袭击。〃这一报告犹如晴天霹雳,特纳特当时就被惊呆了。片刻后他立即打电话到中情局总部,消息被证实了。特纳特还被告知共有4架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两架客机撞到了世贸中心的两个大楼上,另外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而且还有一架飞机尚在天上飞着,随时都会撞下来。特纳特怎么想都想不到恐怖分子竟然会同时劫持四架美国的飞机,而且目标竟然是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他来不及想了,立即赶回了中情局总部。同时,他立即命令中情局通知总统。
当时总统布什正在一个小学参加一个与小学生的公益活动。当消息传来时,布什如五雷轰顶,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人会给美国如此大的打击。仅仅两分钟后,布什又被告知另一栋大楼也被袭击。布什立即意识到战争将要开始。这是一场和恐怖分子的战争。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总统告诉他的手下,他必须马上向全国公众讲话。仓促下,他的手下立即征用了小学的媒体中心的设备。没多久,布什通过电视讲话告诉全美国的人,美国遭遇了恐怖分子前所未有的袭击,美国决不会屈服,要向恐怖分子宣战。此时,中情局上下一片惶恐。特纳特命令立即调查可疑分子,并且确保美国白宫高层的安全。他始终有一个预感,恐怖分子的活动可能没有结束,他们还想趁乱袭击总统或者白宫其他的大员。于是,特纳特立即要求中情局采取措施保护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部长、总统夫人及家人。此时,布什正准备乘专机〃空军一号〃回来,特纳特马上通知总统卫兵,恐怖分子很有可能袭击总统的专机,要求他们加倍小心。所幸的是,包括总统在内的白宫高层都到达了安全的地方。当晚6点多,总统终于回到了白宫。这时他得到了中情局的详细的报告。特纳特告诉白宫的高层:〃进行袭击的飞机分别是美国航空公司的11次航班、联合航空公司的175次航班、美国航空公司的77次航班和联航93次航班。这些飞机都是被恐怖分子劫持并与地面失去联系。其中美国航空公司的11次航班于8点45分撞向了世贸大厦的北楼,一分钟后;我们得知联合航空公司的175次航班偏离航线并飞往纽约,于是我们出动了两架备有导弹的F…15战斗机,可是在我们没有来得及拦截的时候,它已经撞到了世贸的另一栋楼,那时是9点03分。在8点50分的时候,我们又获知美国航空公司的77次航班在与地面失去联系后飞往洛杉矶,于是我们命令更多的战斗机起飞拦截,迫使它掉头,但是于9点39分撞到了五角大楼。联航93次航班在被劫持后,我们通过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