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丞相(政治)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奉常(祭祀部长)太常、太常卿
廷尉(司法部长)廷尉卿、大理卿
宗正(皇族事务部长)宗正卿
卫尉(皇城保安司令)执金吾、卫尉卿
太仆(交通部长)太仆卿
少府(宫廷供应部长)少府卿
典客(外籍官民接待总监)大鸿胪、鸿胪卿
治粟内史(粮食总监)大农令、大司农、司农卿
郎中令(宫廷禁卫官司令)光禄勋、光禄卿
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政府跟军事不结合,可避免皇帝的权力被剥夺。监察权是皇帝的耳目,它主要目的在查看官吏和人民是否效忠或是否尽职。
九卿的官制,是秦政府的又一发明,我们在上表括号中所注释的现代官称,实际上并不恰当,但不如此便无法加强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员和宫廷官员,在秦王朝时还无法划分。所有官员都为皇帝做私事,也同时为国家做公事。这就跟现代若干独资经营的小店铺,跟老板家庭之间,无论财务和管理,往往混合为一的情形一样。到了后来,为皇帝办私事的官员另成一个宫廷系统,九卿才成为政府系统。历代王朝中央政府的组织虽不断有变化,但九卿的官称不变,一直保持两千余年,直到20世纪,才随着帝王制度的消灭而消灭。
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问题,假设现在某一个国家,把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国家都用武力征服,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世界政府,它最迫切的政治措施,将是什么?这正是嬴政大帝在公元前3世纪80年代所面临的课题,他为了巩固他的帝国所从事的努力,大概分为两个项目:
其一,开凿运河和建筑公路。除了灵渠运河外,秦政府又在黄河跟淮河的支流颍水之间,开凿另一条同样重要的运河,即鸿沟运河,也即现在的贾鲁河,它连接黄河跟淮河,再从淮河转入长江,航运灌溉,都有高度价值。公路从首都咸阳(陕西咸阳)出发,作辐射形状,直达各郡,北到辽东郡(辽宁辽阳),南到长沙郡(湖南长沙),像蜘蛛网一样密布全国。公路宽五十步,每隔十米,即种植一棵松树或柏树,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林荫大道,构成“条条大路通咸阳”的壮观,不仅有利于武装部队的机动性,更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相异的差距日益缩小。
其二,统一文化和度量衡制度。各封国和各王国经过长期间的政治独立,犹如西方罗马帝国崩裂后的欧洲一样,每一个国家都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的和经济的社会单元,互不相同。齐王国写出的字与楚王国写出的字不一样,韩王国的升斗跟燕王国的升斗不一样,赵王国的里程也跟魏王国的里程有大大的差异。各国车辆,各有宽度,也就是说,车辆只能在本国行驶,一出国境,因为不能合辙的缘故,寸步难行。嬴政大帝要求把这些全部划一,首先他下令采用一种新文字,也就是一种简体字,把周王朝及六个王国所使用的那些繁杂而又互相差异的字体,简化为一种“小篆”——以后更再进一步的简化为一种“隶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所发动,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剧烈的改革,使原来十分笨重的文字,变为灵活,是中国文化最大的一项跃进。其次嬴政大帝规定标准长度(度)、标准容量(量)和标准重量(衡)。从此在中国境内,文字、尺寸、升斗、斤两,以及车辆的轮距,完全一致。这件事奠定了中国人万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基础。
六、嬴政大帝(2)
秦统一文字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所发动,对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剧烈的改革
帝国的领导人,上至嬴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内的高级官员,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泼的想象力。在公元前3世纪80年代十年中,他们做出比70年代统一当时世界还要多的事,也做出几乎比此后两千年大多数帝王所做的总和还要多的事。
统一货币奠定了中国人万世大一统思想观念的基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七、焚书坑儒(1)
著名的嬴政震撼,也发生在80年代,他采用暴力手段来对付儒家学派的崇古思想。
澎湃的学术思潮中的四大学派:儒、墨、道、法,发展到公元前3世纪,道家本身没有组织,从不跟人竞争。墨家也告没落,没落的原因不是它的理想不好,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它的理想太好,要求太高,以致必须有一种殉道的极端宗教感情,才可以胜任,这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不久就发生后继无人的枯竭现象,逐渐在人群中消失,只留下使人敬仰的学说,供人研究。
于是,实际上只有儒、法两家在对抗,两家的学者都渴望得到君主们的垂青,法家学派的方法是向君主分析利害,提出具体方案,使君主们悚然戒惧,不得不赋予权力。儒家学派是拒绝谈利害的,他们只谈仁义,只对君主歌颂功德,使君主们在非常舒服的精神状态中,任用他们担任官职。大黄金时代是法家学派当权的时代,在各国从事生死存亡的斗争时,儒家学派自然被排除于权力之门,不过这并不能使儒家学派灰心。
嬴政大帝在九卿之一的“奉常”(祭祀部长)之下,设立数目不定的“博士”官员(祭祀部兼管教育)。当时的博士跟现代的博士不同,当时的博士是国家最高的学术研究员,他们有优厚的薪水,地位仅次于祭祀部长,可以经常觐见皇帝,而皇帝也经常召见他们。秦政府的博士,包括各学派的门徒和学者。事实上只不过以法、儒、道三家为主,道家所以也被延揽,因为这时候道家已开始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支派,这个支派跟阴阳家结合,高举着李耳、庄周的招牌,捏造出姬轩辕也是他们的祖师爷之一,从事跟道家思想风马牛不相关的两件大的行动,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火炉炼出使人吃了可以永远不死的仙丹,一是他们宣称能够用同样方法炼出黄金。言之确凿的不死药或长生药,跟炼金术,足以打动任何人的心弦。这个新的支派,在公元前3世纪和下世纪(公元前2世纪),被称为“方士”,即是一种高级巫师,以后发生的道教,渊源于此。
嬴政大帝喜欢出巡,他的足迹几乎遍于中国各地著名的山川。每次出巡,当然有一个庞大而威风凛凛的随从行列,博士也在其中。每到一处,嬴政大帝一定要建立石碑作为纪念。石碑上夸耀他征服六国,统一中国的丰功伟业。这正是儒家的拿手好戏,著名的于80年代公元前219年立在泰山顶上的颂德碑,就是儒家学派的博士跟故鲁国的儒家学派的学者(儒生)的杰作,嬴政大帝十分高兴。
于是儒家学派认为机会已到,遂进一步做了一件自信嬴政大帝一定会龙心大悦的事,那就是他们建议嬴政大帝分封他的儿子们到各地当国王。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正式上书给嬴政大帝说:“从前商周两个王朝,立国都近千年(按,这是文化打手式的信口开河,事实上商王朝立国只有六百六十二年,周王国连洛阳那种卖九鼎的日子包括在内,不过八百七十九年,距千年都远得很),主要原因在于分封儿子兄弟,作为枝叶。现在陛下虽富有世界,可是你的儿子们却跟平民一样,一旦发生危险,便没有人相救。凡事不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从没有听说过。”
——注意最后三句话,它表现出儒家学派的中心思想。
然而,这是对秦王朝那种眼睛只看未来的立国精神的挑战,宰相李斯反驳说:“五帝的制度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不相抄袭。各自使用各自的制度,并不是故意反古,而是时代前进,不得不如此。陛下创立大业,所建立的是万世功勋,儒家学者愚陋,对此新的局面,不能领略。淳于越所说的是两千年前三代时代原始社会的事,怎么能够效法?儒家学者不向时代学习,只一心一意崇拜古人,用虚伪的言语打击真实。见到新兴事物,先议论纷纷。坚持现在的制度都没有古代好,扰乱民心。”
嬴政大帝采纳李斯的意见,儒家第一次碰到政治硬汉。嬴政大帝的手段是粗暴的,他下令焚毁那些使鲁国国君被强迫叩头的儒书(诗书)。超过六十天仍不焚毁的人,处以黥刑(脸上刺字),罚做苦工。两个人以上谈论儒书的,一律处决。凡认为古代才是好的,现代都是错的——“是古非今”的人,全家斩首。但政府图书馆收藏,供博士们研究的儒书,以及其他学派的著作,跟医药、卜卦、种树的著作,不在焚毁之列。
。 想看书来
七、焚书坑儒(2)
——这是儒家学派所受到最大一次打击,但仍准许博士们研究,所以影响不大。大的影响发生于稍后的90年代,粗野的项羽攻进咸阳后,纵火烧城,政府所保存的图书,包括儒家的以及其他学派的很多著作,才永久丧失。
嬴政大帝虽然焚毁儒书,目的只在限制崇古思想的传播,对儒家学者,仍继续保留他们的职位,而且继续鼓励他们研究。可是,焚书事件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方士事件,激起嬴政大帝采取流血的镇压政策。两位因法术不灵,唯恐怕被砍头的道家方士侯生、卢生,悄悄逃走。在逃走时宣传说:“嬴政这个人,天生凶恶,只信任他手下的官吏,博士虽然有七十余人,不过吃吃闲饭,受不到重视。他又喜欢杀人,拒绝听自己的过失。方士们的法术偶尔不能应验,就被处死。他只知道炼仙丹、求仙药。没有人会这么傻,把长生不死的丹药送给他。”嬴政大帝听到后,咆哮起来:“我聘请这么多知识分子,目的在促进永久的和平。他们中间有人建议说可以炼仙丹求仙药,像徐福者流,浪费了无数金钱,结果什么都得不到。而各人之间,你攻击我,我攻击你,不停的互相倾害告密。侯生、卢生,我非常尊重他们,想不到却把罪过全推到我一个人身上,用这种荒唐的话诽谤我。”于是下令把首都咸阳(陕西咸阳)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都逮捕起来,调查他们平日有没有讽刺皇帝的言论。调查结果,罪状确凿的有四百六十人,给他们的处罚是全部坑杀,像长平战役对付那些赵王国的降卒一样。四百六十人中,依情势判断,应该全体都是道家的方士,但鉴于崇古也是一种罪状,恐怕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不少儒家学者。
——以上两项被称为“焚书坑儒”的事件,使儒家学派把嬴政大帝恨入骨髓。在此后两千年儒家学派当权的漫长期间,一提起嬴政大帝,就破口大骂,把字典上所有恶劣的字句像炭火一样地堆到他头上。
嬴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中国民间有句谚语说:“当了皇帝想成仙。”其实人人都希望成仙,不过普通人无法把这种追求,搞得惊天动地。嬴政大帝握有现实世界最高的权力和光荣,但他知道逃不脱死亡,除非得到神仙的帮助。方士们分别向他推荐各种方法,向他报告各种神仙的行迹。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方士,就是前面为嬴政大帝所提到的徐福。徐福告诉嬴政大帝说,在东方大海之上,有一座名叫蓬莱的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如果能找到那座仙山,就可从神仙手中取得长生不死的仙药。嬴政大帝答应他的请求,命他前往。
公元前219年,徐福率领童男童女三千人,乘坐特别制造的巨舶向东方大海进发,三千童男童女可能是用来作为祭品的,也可能徐福一开始就蓄意一去不返,用他们去开辟新的疆土。
徐福出发后就没有消息,有人说他在大海中沉没,全体溺死。有人说他终于找到了蓬莱仙山,即现在的日本,定居下来,现代日本人身上仍流着他们的血统。两种传说都有可能,但日本沿海一带所建立的徐福庙,似乎很支持后一种说法。
——嬴政大帝虽然寻找不死药,却没有贸贸然吃到肚子里。反而是以后那些服膺儒家学派,咒骂嬴政大帝的帝王们,不断有人因服下方士的不死药而一命呜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八、秦王朝突然瓦解(1)
中华帝国的国势正如旭日东升,然而,专制政体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统治阶级多半一代不如一代。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无法保证他的继承人跟他一样的有能力有热诚去治理国家。
90年代的第一年(公元前210年),嬴政大帝在出巡归来途中,走到沙丘(河北平乡),一病而死。
嬴政大帝死后,遗诏命他的长子嬴扶苏继位,嬴扶苏那时不在身边,正在上郡(陕西榆林南)监督由大将蒙恬率领,防御北方匈奴的边防部队。沙丘、咸阳间航空距离六百五十公里,在漫长的归途中,嬴政大帝的幼子嬴胡亥,跟宰相李斯、宦官赵高,发动一项夺嫡阴谋,把遗诏毁掉,另写两份遗诏,一份命嬴扶苏自杀,一份命嬴胡亥继任帝位。
秦王朝虽然是一个由悠久历史的王国演变出来的政权,但建立大帝国的时间却很短,刚刚进入危险的瓶颈时代,却不幸的出现了一个花花公子当它的舵手。嬴胡亥具有花花公子所具有的一切毛病,而尤其自私任性。他上台后不久,就跟他的亲信赵高有过下列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他问赵高说:“人生在世,不过一眨眼工夫。我既然有今天的地位,有权有钱,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所以我要享尽天下艳福,你以为如何?”赵高回答说:“这是极明智的见解,愚昧的人永远想不到。”于是,几乎是剎那间,帝国巨舟脱离了航线,驶入惊涛骇浪的浅滩,向着狞恶的礁石上撞去,谁都无法拯救。
巨变来得太快,嬴胡亥坐上宝座的第二年(公元前209年),阳夏县(河南太康)派遣前往一千公里外北疆重镇渔阳郡(北京密云)换防的一小队后备军,走到蕲郡(安徽宿州南蕲县集)所属的大泽乡,遇到连绵大雨,道路中断,计算时间,在限期内已不可能赶到,帝国军法森严,可能受到严重处分。于是,队长陈胜跟副队长吴广,铤而走险,率领他们叛变,攻击地方政府,夺取武器。
一群亡命之徒向庞大的帝国挑战,等于闭着眼往黑暗里一跳。可是想不到这一跳竟引起各地连锁性的民变,变民领袖为了扩大影响力,纷纷使用那些已消失了十二年之久的六个王国的国名,自称国王,或拥立六国故王的后裔当名义上的国王。只十四个月时间,秦王朝所建立的光辉帝国,即土崩瓦解,重新恢复昔日的战国时代。六个王国赫然的在故土上复兴。这些草莽国王兴起的顺序,跟他们的根据地,列于下表:
张楚王陈胜陈丘(河南淮阳)
楚王襄东城(安徽定远)
齐王田儋狄县(山东高青)
赵王武臣邯郸(河北邯郸)
燕王韩广蓟县(北京)
魏王魏咎临济(河南封丘)
赵王赵歇信都(河北邢台)
楚王景驹留县(江苏沛县东南)
楚王芈心盱眙(江苏盱眙)
韩王韩成颍川(河南禹州)
齐王田假临济(狄县改称,山东高青)
齐王田市临淄(山东淄博东临淄镇)
魏王魏豹平阳(河南滑县)
六个王国国名的重现,并不等于六个王国的重建。死灰不可能复燃,即令复燃也不会持久。历史的定律是,旧政权一旦毁灭,时间越久,越不可能复兴。
真正重要的是两位在初期没有自封为国王的小人物,一位是故楚王国大将项燕的孙儿项羽,一位是沛县(江苏沛县)地痞流氓头目之一的刘邦。项羽在他的故乡会稽郡(江苏苏州)把地方政府首长杀掉后起兵,物色到故楚王国第二十一任国王芈槐(就是被张仪玩弄得溜溜转的那一位)孙儿芈心,芈心这时已经沦落成为一个穷苦的牧羊人了。项羽拥立芈心当楚王,用以号召故楚王国的遗民。刘邦跟旧有的六国王族没有一点渊源,也没有机会利用残余的力量,他只靠自己在黑社会中的地位,集结乱七八糟的数千人,投奔芈心。芈心的楚王国建都盱眙(江苏盱眙),鼓励那些投奔他的将领们直接攻击帝国的首都咸阳(陕西咸阳)。他下令说,谁先攻陷咸阳,谁就当秦王国的国王。刘邦率领他的部队,沿着南阳(河南南阳)、武关(陕西商南)路线进发。
八、秦王朝突然瓦解(2)
秦政府如果反应迅速,变乱可能早已结束。但二世皇帝嬴胡亥不喜欢听不悦耳的话,任何不悦耳的话都被解释为恶意的。当各地叛变的消息报告到中央时,嬴胡亥大为震怒,把报告消息的那些倒霉的官员,都投到监狱。于是以后来自各地的报告就大不相同,一致说:“我们这里虽有小小的骚动,只不过是少数游手好闲之徒,打劫商旅,偷鸡摸狗而已。地方政府搜捕进剿,已全部肃清。”嬴胡亥这才非常高兴。民变就在嬴胡亥的保护之下,像野火一样四处蔓延。一直到陈胜的大将周文,势如破竹般打到距咸阳只三十公里的戏水(陕西临潼新丰镇),嬴胡亥才大梦初醒,征调正规军已来不及,就下令赦免正在骊山做苦工的数十万奴工跟囚徒,命宫廷供应部长(少府)章邯当总司令,率领迎战。交锋的结果,周文败退,章邯出函谷关向东追击。
仅只击退周文,并没有解决问题。但赵高已开始他的新的阴谋,在精密的设计下,他诬陷开国元勋宰相李斯私通东方的叛徒,李斯父子同时被腰斩。赵高遂当上宰相,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有势力的宦官,为了建立权威,特地在一次朝会上,把一只鹿呈献给二世皇帝,在呈献时,他宣称呈献的是一匹马。嬴胡亥说:“明明是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说:“明明是马,怎么说是鹿呢?陛下不相信的话,请问大家。”高级官员们遂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是马,一派认为是鹿。等到这个事件结束后,认为是鹿的一派官员,不久就陷入证据确凿的谋反案件中,全部被杀,赵高遂完全掌握政府。
章邯一连串扫荡了几处草莽王国,公元前208年,他的大军围攻新建立的赵王国的重镇钜鹿(河北平乡)。赵王赵歇向其他同时新建立的一些草莽王国求救,各王国并没有使他失望,纷纷派出援军。可是,他们又重演战国时代那种畏秦如虎的镜头,军垒林立,却没有人敢向围城的秦军挑战。最后,项羽率领的楚兵团抵达,一抵达即发动攻击,这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