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搅局者-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芨撸墒窍嗝财嫖埃豢淳筒⒎欠踩恕X崾闲值苡胪鯀焙瓯希崃嘉实溃骸胺讲死词侨ツ涎羝铰业陌桑俊蓖鯀钡阃返溃骸罢牵舯僚暗巯纾宋抑玻 必嵩叫Φ溃骸胺讲徊还趵淳V荩治奘导手握ǎ乘岸际詹簧侠矗喂校俊蓖鯀惫笆值溃骸拔艺敲咳瘴耸掠切模V莞骺と缃穸加胁晃燃O螅叫枰恢烤颍晌胰词怯行奈蘖Γ恢屠ブ倏捎辛挤浇涛遥俊必崾闲值芏允右恍Γ崃嘉实溃骸拔倚值芏怂湓对谀峡ぃ找彩倍欧讲又竺恢庖晃皇欠癖闶呛夤樱俊必崃嫉氖终缸磐鹾狻M鯀钡溃骸罢侨印!蓖鹾庑欣竦溃骸靶∽油鹾猓尤嵯壬於认壬 必崃肌⒇嵩揭黄鸬阃肥疽猓嵩皆薜溃骸拔琶蝗缂妫夤庸蝗酥兄薰趾踅彰锾煜拢 蓖鹾獾溃骸岸幌壬蘖耍∽釉醯钡闷鹈锾煜轮铮俊必崃嫉溃骸昂夤由胁蛔灾缃窆又丫樘煜拢V菥筒凰盗耍醚簟⒊ぐ病⒂贝ā⑶嘈臁⒓街荨①鹬荨⒀镏莸热宋能鲚椭冢灾鹾庵!必嵩降阃返溃骸罢牵倚值芏松显略荻梁夤铀≈ト说浼堤疚壑挂玻夤犹熳葜牛钊颂痉 彼档秸饫铮崃钾嵩蕉允右谎郏黄鹫玖似鹄炊酝鹾獬ひ镜降氐溃骸昂夤忧胧芪倚值芏艘话荩 倍杂谡庋某【巴鹾庖丫苁煜ち耍淙恢腊延∷⑹醺愠隼椿嵊泻艽蟮暮么Γ墒且裁幌氲交崞鸬秸饷创蟮男Ч坪醯彩嵌潦槿硕级运硐殖隽思蟮纳埔庥刖匆狻M鹾馄鹕碛胴崾闲值芸吞滓环缓笠黄鹱隆X崃级酝鯀闭溃骸胺讲导噬夏阍诰V菀丫龅煤芎昧耍徊还潭淌拢讲窒乱丫奂鹆艘慌胁拍艿娜耍土淮遄诳党上壬家蛭愣戳司V荩残砭土讲约憾疾恢勒舛阅愕纳嵘卸嗝淳薮蟮淖饔茫窈蟾嘤胁拍艿娜硕蓟崧叫赐侗挤讲摹2唤鋈绱耍讲剐奕收记勘四顺ぶ尉冒仓溃灰讲て诩岢郑怀鋈辏V荼亟笾我樱 必嵩揭驳溃骸罢牵舜文涎羲淙宦移穑皇茄⒔曛及樟耍讲缶坏剑囟ㄈ缣牢盅ㄆ铰揖辉谇昕讨洌 蓖鯀钡溃骸皡本梦畔屠ブ倌司V葜视屠ブ僦乙槐壑靡樱按吻踩苏鞅伲幢幌屠ブ偎氡厥俏业峦蛔阒省=袢諈痹俅魏裱涨袄矗胂屠ブ俪錾街遥恢屠ブ倌芊癫黄鷧鼻陈俊必崃钾嵩接质嵌允右恍Φ溃骸胺讲弦庀嘌粑倚值芑共淮臃讲耄堑故俏颐遣皇短Ь倭恕H舴讲幌游倚值艿虏挪蛔悖业仍肝讲碇停 蓖鯀薄⑼鹾饨允谴笙补绕涫峭鹾猓墒侵镭崾闲值艿姆萘康模强墒蔷V莸闹亓考度宋铮兴侨牖铮蔷V菥鸵丫艘话肓恕K淙辉诶飞希崾闲值芏运窃镜闹鞴醣聿⒉皇侨娜猓俏约旱募易宕蛩愕酶嘁恍墒钦庖彩侨酥G椋飧鍪贝娜吮纠淳透⒅丶易謇妫丶亲约阂屑菰δ芰Γ醣肀闶且蛭约翰荒芡耆菰φ庑┤耍约喝ナ乐笥趾蠹涛奕耍獠攀Я嘶担衷谧约旱比徊换嵩俜竿拇砦蟆X崃钾嵩街源鹩ν缎鯀保焕词潜煌鯀钡某弦馑蚨韵耄恢荽淌罚鞅俟且淮伪痪芫衷诰谷磺鬃陨厦爬戳耍湟獠豢晌讲怀希



  二来他们也对王叡近来的施政有所了解,认为王叡的施政方略很有章法,觉得王叡还算是一个明主;



  三来是因为郑玄这一代儒宗都来了荆州,这是明确表示了对王叡的支持,蒯良蒯越也是儒家子弟,不可能不考虑这个因素;



  而四来就是因为王衡了,王衡确实是一个天纵之才,近来又是名声大噪,可谓前途无量,观其子而投其父,也是这年代人才选择主上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种种因素之下,王叡得到了这两位足智多谋的大才。



  确定了主从关系,王叡将跟随自己前来的掾属们一一向蒯氏兄弟做了介绍,张机、黄忠在南阳颇有名声,蒯氏兄弟所在的中庐县离南阳非常近,当然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了,双方今后便是同僚,互道久仰不提。



  张逸是北海名士,又是郑玄门下,久已名声在外,而崔琰、王垚、赵丑等人要么是郑玄的高足,要么是王叡的亲近之人,蒯氏兄弟刚刚加入,当然也懂得官场之上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跟他们一一寒喧。



  寒喧完毕之后,蒯良立刻就向王叡献了一策:“使君,良以为,可将荆州州治迁于江陵。”



  王叡抚须道:“哦?”



  蒯越立刻附和道:“使君,汉寿虽好,可武陵郡毕竟偏僻了一些,汉寿也不及江陵繁华,此其一也;最近南阳乱起,武陵离南阳太远,平乱之后对南阳的控制力要弱一些,不如江陵,以江陵为州治可以有效控制荆北三郡的菁华之地,此其二也;江陵地理位置重要,背靠长江,襟制东西,连接南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要地,此其三也。”



  蒯越是一个颇有军略的谋士,他的理由很充分,综合种种条件和因素,江陵确实比汉寿更适合作为郡治,王叡也颇为动心,不过现在自然不可能马上就决定这么大的事情,他点头答应蒯氏兄弟会好好考虑。



  蒯氏兄弟给王叡献的第一策便是迁郡治,这当然是有对王叡有利的一面,但是王叡也知道,这对蒯氏兄弟更加有利,蒯氏兄弟正是南郡人,在南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把州治迁来南郡,代表着他们的影响力也将扩展到整个荆州,他们在王叡面前的地位也将更加重要,这有可能会使蒯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个,王叡才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蒯良又对王叡拱手道:“使君,蒯家虽然粗陋,也算薄有家产。此次南阳乱兵肆虐,我兄弟二人也是义愤填膺,愿为使君平乱略尽绵薄之力,捐输一些物资,请使君大人收下。”



  王叡明白,这就是蒯氏兄弟的一个交换条件了,而且这也表示了蒯氏兄弟对自己的支持,这个他自然不能拒绝,他颔首道:“子柔、异度有心了!”



  王叡大军在中庐县休整了一夜,蒯氏兄弟也将捐助的物资与簿曹张机做了交接,他们捐助的物资计有健仆一千人,钱两百万,粮食三万石,这些捐助都差一些赶上王叡从南郡府库里的收获了,蒯家实力果然不凡。



  除此之外,中庐其他豪强地主也纷纷捐助物资,王叡来这一趟中庐,可以说是收获不小。



  随后,蒯良、蒯越安排好家中之事后,便加入了王叡的平乱大军,由于正在军中,所以也只能暂时作为王叡的幕僚,参赞军务了。



  蒯氏兄弟都足智多谋,尤其是蒯越,更加长于军略,有他们的加入,这一次的平乱就把握更大了。



  大军重新出发,此时,这支平乱军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三千人,虽然真正的精锐只有黄忠最早招募的那五千人,不过在总人数上与赵慈的兵马已经相距不远了,声威颇为浩大。



  蒯良、蒯越都是知兵之人,他们对其他部队倒也罢了,当他们看到黄忠手下的那五千精锐的时候,他们也不由得相顾骇然变色,这五千精锐虽然还没有经过硬仗的洗礼,可是经过黄忠的训练和这些天的行军,他们一个个身体黧黑健壮,气度沉凝,列阵的时候五千人如同一人,没有得到指令他们一动也不动,而开始行军之后,他们也是步伐整齐,姿态威武,精神饱满,一看就知道是一支精兵。



  蒯良和蒯越顿时觉得,自己投效王叡,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这样的精兵,确实能够给人以强大的信心。



  蒯越不禁慨叹道:“真虎贲也!”
24 襄阳城中访蔡瑁 鱼梁洲上遇庞统
  再经过一日多的行军,大军行至襄阳城下,王叡让大军驻扎城外,带着僚属们进了城,这一次他同样是要访贤,访的是蔡瑁、庞德公和黄承彦三人。



  蔡家是襄阳最大的家族,也是荆州冠族,蔡瑁的姑父是当朝太尉张温,蔡瑁的父亲蔡讽、蔡瑁本人和他的两个弟弟蔡瓒、蔡琰都是荆州名士。



  在《三国演义》中,蔡瑁被描写成了一个卑鄙无耻的无能之辈,实际上这是对他的一种丑化,在正史中,蔡瑁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蔡瑁文武全才,曾经助刘表平定荆州,并且接纳流民,施行仁政,让荆州大治,成为了大汉最富庶的一个州,他还是一名很有能力的水军将领,尤其在水军的训练上很有独到之处。



  至于他后来一手造就了荆州投降曹操,那也是因为荆州的实力与曹操相差太远,而他更看重家族的利益,不希望蔡家陪着荆州殉葬,其实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是忠臣烈士,三国时曾经事二主甚至好几主的人比比皆是,如果王衡只要最忠诚、毕生只事一主的人的话,他也没几个人好选择了。



  纵观三国时期,比较著名的人里,郭嘉先仕袁绍,后来才跟了曹操;曹操的五子良将里,有三人都是降将;赵云历仕袁绍、公孙瓒,最后跟从刘备;黄忠先仕刘表,后来才降了刘备;就连以忠义著称的关二爷,也有过投降曹操的经历;而在曹操灭袁,刘备入蜀之后,袁绍和刘璋原来的部下几乎全部投降了曹操和刘备,为旧主死节的也只有沮授、审配、张任、王累等寥寥数人,就连沮授和审配,也是先仕韩馥后仕袁绍的。



  也正因为如此,在真实的历史里,蔡瑁的做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王衡知道,只要自己保持强盛的实力,蔡瑁也不会起什么二心,历史上他也是等到刘表去世以后才投降曹操的。



  在蔡瑁家里,王叡一行人见到了蔡瑁,由于蒯氏兄弟与蔡瑁相熟,蔡瑁与王叡相谈甚欢,不过对于王叡的招揽之意,蔡瑁并没有马上答应,这是因为他的父亲蔡讽近日感恙,他要等父亲的病好了,才能考虑出仕,实际上这就等于说他已经答应了王叡的招揽,只不过东汉以孝治天下,如果他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出仕的话,会给人留下话柄的。



  蔡瑁虽然没有马上出仕,不过他也和蒯氏兄弟一样捐助了一大笔物资给王叡的平乱大军,这也算是他给王叡这个荆州刺史的见面礼了。



  黄承彦是蔡瑁的妹夫,当王叡去拜访他之前,蔡瑁便说自己这个妹夫生性散淡,无意出仕,恐怕王叡会无功而返,王叡还是坚持去了一趟黄家,结果黄承彦不在家,出去游玩了。王叡也只得让蔡瑁向黄承彦转达自己的善意,去找庞德公了。



  庞德公住在襄阳城外沔水中的鱼梁洲上,蔡瑁派了一艘船将王叡一行人送到了鱼梁洲上,来到了庞家。



  来到庞家的时候,蔡瑁远远就看到庞德公坐在屋外看书,他远远叫道:“尚长兄,州中王使君来拜访你了,还不快快迎接?”



  庞德公抬起头来,不慌不忙的放下手中的书,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走近了一些,这才看出他手中并非书简,而是一本印刷书籍。



  王叡趋前几步道:“王叡见过尚长先生!”



  庞德公站起身来,不卑不亢的向王叡拱手道:“不知王刺史驾到,有失迎迓,还请恕罪!”



  王叡道:“何罪之有?”



  庞德公将一行人迎进家中坐下,蔡瑁笑道:“尚长兄,你不是一直想要见见衡公子吗?这一位就是了!”



  庞德公的脸上本来一直带着淡定的微笑,可是一听蔡瑁的话,他脸现惊容道:“这就是衡公子?失敬失敬!”



  他随即站起身来对王衡施了一礼,这一礼比向王叡施的那一礼认真多了,王衡连忙给庞德公回了礼。



  庞德公拿出那本他在屋外看的书,兴致勃勃的道:“衡公子,这些天我都在看你印的这本《国语》,这书可比竹简看着清楚多了。衡公子真是人中之龙啊,这样的法子都想得出来!”



  大家见到庞德公扔下专门来拜访他的荆州刺史王叡,自顾自的跟王衡说话,都不禁有些觉得他有些失礼了。



  蔡瑁有些尴尬的对王叡道:“王使君,他就是这么个脾性,还请王使君莫怪!”



  王叡倒是不以为忤,他笑眯眯的看着庞德公跟王衡说话,对蔡瑁道:“无妨,这才是真性情。”



  王衡也从书上看到过庞德公的事迹,知道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对庞德公的举动也不感到奇怪。



  庞德公终生都住在鱼梁洲上,虽然离襄阳城近在咫尺,却从未踏进过襄阳城一步,平日里都是与妻子一起耕田,空闲了就以弹琴看书自娱。



  刘表曾经数次登门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可是庞德公都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刘表说庞德公就算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儿女想一想,要留点什么东西给他们吧,可是庞德公说不需要留什么物质上的东西,留一些精神上的财富就够了。



  庞德公淡泊名利至此,今天不理王叡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而他对王衡另眼相看,也是因为王衡印书的功劳。



  王衡跟庞德公聊了一会儿,突然从后面跑出来三个孩子,一个看上去十四五岁,一个看上去七八岁,一个看上去五六岁。



  那个七八岁的孩子问王衡道:“你就是刺史公子王衡吗?”



  王衡点头道:“我正是王衡!”



  一面回答着,王衡一面打量这个孩子,这个孩子长得又黑又丑,鼻梁有些塌,鼻孔有些外翻,还微微有些龅牙,他心中一动,这个孩子莫非是?



  那孩子又问道:“这书真是你印出来的吗?不会是你抢了别人的功劳吧?”



  此话一出,王叡身后的不少人都是脸现怒容,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吧?怎么乱说话?居然还敢质疑他们心目中的天才衡公子?



  庞德公再不通人情世故,此时也不由得有些尴尬的斥道:“庞统,不可胡言乱语!”



  王衡心中一喜,这孩子果然就是庞统,他对庞德公笑道:“无妨,童言无忌。”



  说完又对庞统道:“你叫庞统吗?这书确实是我印出来的。”



  其实王衡心里也有一些惭愧,这印刷术自己确实是抢了别人的功劳,庞统也并没有说错。



  庞统还在怀疑:“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看你比我们也大不了几岁,怎么这么有本事?”



  王衡笑道:“你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去我的印刷作坊看一看,我亲自印几本书你看看。”



  庞统见了王衡的样子,心里倒是又信了几分,他点头道:“那行,有机会的话,我会去看的。”



  庞统性情虽然古怪,可是他也佩服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心中对王衡的所作所为还是很佩服的,在他的心里,王衡已经不知不觉成了他的偶像了,只不过他还要确认一下这个偶像做的事情是真还是假。



  庞德公此时才有些尴尬的向客人们介绍,那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是他的儿子庞山民,七八岁的孩子是他的族侄庞统,五六岁的孩子是庞统的弟弟庞林,他们就居住在附近,所以经常到庞德公家里来玩,庞德公也教他们读书。



  庞统又向王衡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衡编的那本算学书里的那道算僧人数目的题该怎么解。



  王衡编了这本书之后,印刷了不少本,除了郑玄有一本之外,王叡派人给这些名士送书的时候也一人送了一本,他知道这年头的儒生对算学都比较感兴趣,所以这本书对他们也是一个吸引。



  这本书里的算学题是超越时代的,郑玄都算不出,蒯良、蒯越、蔡瑁和庞德公自然也算不出来,只不过他们还有一些自矜身份,也希望能靠自己算出这些题目,所以没问王衡,庞统自然没有这些顾虑,他很自然的就问了出来。



  王衡已经打定了今后要诱拐庞统的主意,此时当然要跟庞统把关系搞好了,他让庞统拿出算筹,就地开始算了起来。



  不但庞统等几个孩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听王衡讲题,就连庞德公、蔡瑁、蒯氏兄弟等人都全神贯注的听着,一个个就像是小学生一样,那样子很是搞笑,不过他们自己可不觉得搞笑,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因为这道题实在是太高级了。



  王衡只讲了一遍,庞统就心领神会的拍手道:“我明白了!”



  王衡暗暗心惊,庞统的天赋也太高了吧?自己可只讲了一遍啊!怪不得是与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呢!



  庞山民和庞林都说还没有听懂,王衡看了看庞德公等人,他发现这几人的脸上还有一些迷茫之色,于是他放慢速度又讲了一遍。



  这一遍之后,庞山民和庞林还说没懂,这一次庞统干脆自己拿起算筹,给他们讲了起来,而且讲得正确无误。这一下王衡就更震惊了,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啊!自己如果不是沾了穿越的光,是万万比不了庞统的。



  一想到这里,他又憧憬起来,如果自己成功收下庞统,等以后另一个天赋比庞统只强不弱的牛人诸葛亮再来到荆州,那卧龙、凤雏就都被自己收入麾下了,那自己就太幸福了。



  庞统出色的天赋也被王叡等人看在眼里,他们对庞统刚才的失礼也没有了恶感,毕竟像王衡说的,童言无忌嘛,这么聪明的孩子还真是不多呢!



  唯一有一些不足的就是,这孩子未必长得也有些太丑了。



  庞统讲了几遍,庞山民和在场的大人们都懂了,只有庞林由于年龄太小,还没有懂,庞统便说以后回家再给他讲。



  这个时候,庞统已经对王衡的本事信了七八分了,这题可是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算不出来的呢,可是王衡就能解出来。



  庞德公知道王叡来拜访他是有正事,倒不好把王刺史晾得太久,于是便让庞山民带着庞统和庞林退下。



  庞统退下之前,还对王衡道:“衡公子,有机会我会去拜访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