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纪中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存在并不总是合理,存在也常是一种自我亵渎  ■十六、文化心理——一种杯弓蛇影的画面循环  ■十七、苍白而失衡的文化基因  ■十八、明星光幻笼罩下的传统政体  ■十九、千年古国——一种始终未能带来结构变革的闹剧联播  ■二十、阴阳两极的东西文明缘构着世界的整体  ■二十一、没有独立便没有震撼——独立孕育震撼,震撼源自独立! ■二十二、世界——一种早期黄金文明时代的灿烂性慷慨投射 ■二十三、英雄——地平线上的惟一风景  ■二十四、音符孕生思辨,思辨源自音符  ■二十五、关系——孔子种下的千年恶果,儒家播撒的漫天药雾  ■二十六、生命——脆弱如蛋的时空幽歌  ■二十七、黑使红更浓,假使真更粹  ■二十八、庄严——艺术的一种基本色调  ■二十九、一条腿迈步的中国摇滚乐  ■三十、全球化是白衣天使,还是洪水猛兽? ■三十一、才华越来越是一种孤花的悲哀  ■三十二、真正的艺术家乃是普天下的财富  ■三十三、简单与深刻之间  ■三十四、节奏——音乐战争之神  ■三十五、红色——震撼人心的表情  ■三十六、诗、摇滚——时代双头鹰  ■三十七、时代的符号与符号的时代  ■三十八、音乐——一种节庆般的情绪色调  ■三十九、艺术是批判现实的,还是享受生命的? ■四十、艺术岂能是一种脚踩铁钉子般的精神苦役?
  【建筑时代篇】
  诗意栖居(潘石屹)  267…288
  ■一、抽象而朴素的时空之舞—— 一种建筑的现代性概念  ■二、诗—— 一种建筑的灵魂与呼吸  ■三、“9·11”—— 一种与西方视界刺激截然相反的东方人的心灵事件  ■四、心灵坐标在无限重复蔓延的现代空间中迷失  ■五、耸入云霄与鸡犬之声  ■六、和谐共语—— 一种东方式的非对抗性表达  ■七、时差与代差  ■八、绿色GDP与黑色GDP  ■九、徘徊在无尽的几何复制与冷静的诗性思考之间的当代建筑  ■十、自然—— 一种最好的老师与最高的境界  ■十一、白纸·激情·三位一体(文化·商业·办公) ■十二、感性与理性—— 一种穿梭往来于智者心原的美妙季风  ■十三、理性与感性—— 一种相互鉴照、相互反射的时代图景  ■十四、德国时空—— 一种陨落中的垂直于平面世界的精神向度  ■十五、封闭与短视——建筑时代的两个黑洞  ■十六、百年大计与一时之快  ■十七、标志性—— 一种无比艺术化的人性阴影? ■十八、时代影痕与心灵浮尘  ■十九、玄奥境界——真正的建筑都是反建筑的,一如真正的摇滚都是反摇滚的  ■二十、有中之无中的无中之有
  【另类声音篇】
  知识——启蒙与遮蔽之间(艾未未) 289…301
  ■一、央视《人物》嘉宾缘何当众义愤填膺? ■二、知识——烂漫童颜之雾  ■三、知识——启蒙与遮蔽之间  ■四、无尽抉择:应该/不应该/不应该/应该/不应该/应该/应该/不应该  ■五、诚实乃是知识的眼眸  ■六、艺术——徘徊在天然性与格式化之间的现代游子  ■七、撞击乃是一种空气的感觉  ■八、自然状态—— 一种被遗忘的本真童梦  ■九、标志性——历史视野的心灵尺度
  【附  录】
  后前沿图景——对话后现代与亨廷顿   302…330
  后  记   331…332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华彩前置
白岩松(影像世界篇):
  “人格,它归根到底是做给自己的,我常爱用的一个词是:在劫难逃。
  若你拥有了这种价值观,拥有了对自己的这种要求,那你天天都是在约束自己,人格是一种内驱性的东西,它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就算你自然显露给别人看,别人看吗?
  即使你拥有再优秀的人格,一个不可能跟你走到一起的人,他反而会觉得你有神经病!”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这—— 一撇一捺,就写得很丰满了吗?
  不无遗憾的是,我觉得——没有。”
  “我特别在乎机制,必须首先保证你不能做坏人;而至于能不能做好人,大家一起努力吧!”
  “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电视所给予你的世界。难道不是吗?这个世界和国家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不都是媒体所给你的吗?”
  “把社会建造成一个玻璃房间——这乃是媒体最大的力量之所在。”
  阎学通(国际风云篇):
  “强权可以在许多事情上都是真理,但是强权却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真理。”
  “战争跟帝国主义及帝国也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不是说,只有帝国主义才进行战争,不是帝国主义照样进行战争。
  所谓战争,是指一种大规模的人类集团之间的暴力行动,它同时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行为,其他动物是没有此行为的。
  比如,老虎就不会组织起另一群老虎来吃这一群!只有人类之间才会出现大规模的相互屠杀。”
  “如果台海地区发生的是战争水平的军事冲突,那么,美国的介入将是100%的。
  如果台海地区发生的是小规模的军事冲突,那么,美国的介入将取决于冲突的规模——规模越小,美国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小;规模越大,美国介入的可能性就越大。”
  “很多人误认为:台湾是个面子的问题,它的独立不会对我们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其实,这是个大问题,台湾之独立实际上已经构成中国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的问题。”
  张召忠(地缘战略篇):
  “如果中国还按照苏联和俄罗斯的那一套去搞,将来肯定打不赢战争。所以,我说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必须要创新自己的军事理论,必须要有我们自己的一套东西。”
  “我认为,作为专家,如果你看不到未来20年的东西,就无法从事现在的研究工作!”
  “不可思议的是,现在在幼儿园的小孩眼里,日本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因为所耳闻目睹的全是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故事,完全接受了日本的文化。早知道这样,日本干吗要侵略中国呢?它通过《铁臂阿童木》、卡通、动漫(来侵蚀中国),不就行了吗?”
  “如果现在还有人在提什么空战决定论、陆战决定论、海战决定论,继续单独在提什么制空权、制海权、封锁作战,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肯定是上个时代的人。”
  “美国就是势利眼!它不会支持一个摇摇欲坠的政府——不可能。而且,在这样的对抗当中,台湾获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不可能为台湾去冒那个险。”
  刘禾(东西比较篇):
  “美国有一位资深的历史学家,有一次告诉我说:‘你知道吗?目前支持在伊拉克打仗的多国石油财团,其中的British Petroleum,也就是英国石油公司后面的大股东,就有当年在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些鸦片巨头的后代,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你看,这个世界现在变得非常小,各方利益都纠缠在一起,中国现在的和平崛起,在有些人眼里已经构成了威胁,美国现在已经开始在大众媒体上宣传中国威胁了,虽然这也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因为19世纪的“黄祸”说,就已经在意指‘中国威胁’了。”
  “我们应去提出一种比美国已经破产了的对民主和自由之描述更高的理念,能不能提出来?有什么特殊的资源能够支撑你?而不是说我们强大了我们就可以去打击你——那还是用的是它的逻辑,你能不能超越这个逻辑呢?能不能提出一种新的关于文明的认识呢?而非仅仅表现为丛林原则。这个原则太简单了,古已有之。现代人能不能超越这个逻辑呢?能不能提出一种新的关于文明的想象呢?”
  王岳川(人文视野篇):
  “大学改革是关系到国民的形象、国民的命运,甚至是关系到中国21世纪命运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说,大学教授都是主张改革的。关键是:怎么改、谁在改、谁被改、改得怎么样?
  如果说北大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按照目前的这种改革,也不能说完全不可能,起码是相去甚远。”
  “我前几天去外地,在滂沱大雨之中,夜读《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感动得我热泪潸潸!
  要知道,当时刘备处于穷途末路,上有魏、曹操,下有东吴雄狮百万,他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只有左右关张二人而已。在这个时候,他才认识到:谋士—— 一谋化千结呀!如果三顾茅庐没有给他定下三分天下的况貌,他死定了。尽管最后结局不佳,但失败的原因很多,在此不去赘述。
  我只想说,刘备当时义无反顾地重用了才年仅二十六岁的一个青年农民——本土派的。”
  “历史是被西方人书写的吗?——错了!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而在西方落下的。”
  “人们一直喜欢往下沉沦,当人们把沉沦变成常态之时,飞升便变得不合法了!”
  “人文科学者,他不是社会机体的全部,他是一个报警器。没有报警器的人与民族是多么危险呀!
  ——你那火车、飞机都快没有油了,都快炸了!还不报警,你还开得那么开心!岂不是太吓人了吗?”
  赵汀阳(思想前沿篇):
  “古代哲学——不管是希腊哲学,还是先秦哲学——首要关心的问题都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学,这两个是重点中的重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才有所谓的知识论问题。”
  “其实,当今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在发生着巨变,可能人们还不能马上看得很清楚。按照古代的规律,现在是思想结构、理念、信念等精神领域发生巨变的时刻,会出现一些新的大理念,并会抛弃一些旧的大理念。”
  “全球化成了一个新的条件和背景,在当今,哪怕是一个很微小的、局部的问题,都不得不跟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去思考,不然的话,必须考量在内的因素就会丢掉太多。由此以来,今天思考起来确实也比过去累得多。”
  “自然不是我们的作品,自然是上帝的作品!只有上帝才有可能去改动它;而生活就是我们自己的作品,二者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崔健(摇滚煊浪篇):
  “若你整天泡在书本里、泡在图书馆里、泡在书房里,又怎样能忍受呢?——这些东西很多都是片面的。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接触——顺向的接触与逆向的接触。逆向的接触像什么呢?就像你去用力插上一针!”
  “当你有了很好的音乐修养的时候,你发现假唱根本就不会得到任何满足。”
  “为什么水平越低才越能成为明星呢?
  ……
  就像踢足球一样,为什么甲A还是上不去?到最后为什么去吹黑哨?因为,明星制依赖于关系,为什么现在经纪人那么多?他们吃回扣,结果造成了水平上不去。”
  “事实上,蛋是很脆弱的,而刀子却代表着一种冲锋陷阵!(虽然蛋是很脆弱的),但实际上,蛋又是更理性化的东西,它有更多的空间去让人们感受到另外的力量。而刀子却只是一种单向的力量。”
  “你觉得是穿小鞋痛快,还是大鞋痛快?当然是大鞋痛快了,搞音乐你不要去那么难为你自己——通过难为自己才能对社会有益。你要是一直想着社会使命的话,某种程度上,你是在给自己穿小鞋!老给自己增加一种使命感,把自己的鞋底放上钉子!加重一点,再放些金属片,那你去做好了。”
  潘石屹(建筑时代篇):
  “‘9·11’事件是个旷古未有的事件,并不仅仅单纯是在地球的另外一边有两座楼塌了,它应该给所有的人以一种启示,这种启示,在原来人们的脑海中,可能仅仅是一个淡淡的感觉:哎,这条路子走得是不是很对呀?很显然,世贸大厦两座大楼的灰飞烟灭,我觉得这种刺激应该是不难想象的,这是一种非常大的刺激。”
  “世人曾一直梦想着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财富,去现代化。然而,现代化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什么呢?那就是空气的污染、战争、杀戮、死亡和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
  “一个对‘9·11’进行反思的建筑,就应该是一种崇尚自然的建筑,应该去致力于将人性与自然性融为一体的诉求;而像以贝聿铭为代表的那种建筑,完全是理性在独舞呀!——自己迷情于自己的舞蹈之中。”
  “我之所以认为以往香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是因为其土地政策。香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整个经济是高速增长的,每一个城市与民族也大都有过类似的阶段。可是,其高速增长直到不久前在总体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那就是几百万人仅有一点点资产,或者是零资产,还有很多人是负资产,而只有几个人拥有这个社会的全部财富,这就是现实。”
  “当下,就是无计划性,计划好的那种要聊什么东西、干什么事情,那都是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而有生命的东西,则一定意味着是当下的东西,鲜活的东西。”
  艾未未(另类声音篇):
  “我是不赞同建筑首先得是艺术品的这种观念的,这是幼稚者的一种盲目的幻觉;当然,建筑也不该成为一种丑恶美学的承载,亦即是说,你不应该首先让建筑成为艺术品,却并不意味着要让它去成为一种丑陋的化身!而是要让它成为一种一般的、正常的、被需求的东西。”
  “在纳粹时期就是这样,在极权政治中,知识是一只猛虎的爪子,它并不能独立于猛虎之外。”
  “大多数教育都是旨在将人们格式化,在此过程中很多原始的精神资源,就白白损失掉了。而且这种盲目性也很难避免,因为长期以来,人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利益驱动的动物,目的性太强了,人总是习惯于过高地去评估自己的生活。”
  “凭什么一个美术学院教授的兴趣,就一定要成为我的兴趣?他的心态和经验背景跟我是毫无关系的,他们所称之为艺术的那种东西跟我对艺术的认知是完全抵触的,因而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想去美院教授那里获取真正的艺术,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们只能教你一些卑微的技巧,让你变成一个在美学中去讨价还价的小人,不可能让你成为在灵魂上和感受上比你原有更多——你本来就拥有一切——的一个人。”
  

时代·人格——媒体全球化时代与独立精神
探访对象
  白岩松
  血型
  AB
  属相
  猴
  爱好
  文学、摇滚、足球、电影
  理想
  教书育人
  履历
  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海拉尔市,蒙古族;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9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
  1993年初参与主创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1993年至今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持人;
  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11月,参与策划和创办《时空连线》栏目,并且出任该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
  曾参加过北京第一次申奥、香港回归、三峡大江截流、98抗洪救灾、国庆50周年庆典、
  澳门回归、相逢2000年、悉尼奥运会、跨入新世纪、建党80周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
  会、中国加入WTO等几乎所有重大活动的报道,成为中国主持重大历史事件报道活动最多
  的主持人;
  现兼任《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主持人。
  主要奖项
  “中国播音与主持”大赛特等奖;
  “中国金话筒奖”  2000年;
  主要作品
  《痛并快乐着》(华艺出版社  2000年版)
  

引    言
什么是人格呢?什么是道德与境界呢?什么又是独立精神呢?这些仅是书本里的一些冰冷语词,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呢,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东西?它们对人生仅是一种点缀品,甚至是一种有害无益的东西呢(这种看法向来很有市场),还是一种人生色彩的标示物,一种色彩性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些传统的精神品性在商品化了的当今,就真的只能无可挽回地沦为一种古董了吗?尤其是,在一个日益影像化的世界,在一个媒体全球化——即表情全球化的时代,人格、道德、境界、独立精神这些历史“遗物”跟时代语境还有关系吗?如果说有,那么,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不是生活越现代、越时尚、越洋气、越虚拟,这些传统的东西就显得越落后、越凋敝、越土气、越可笑呢?它们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真的就只能化为一种永久性的文物,一种不合时宜的口号了吗?
  在突如其来的一场风雨之中,我们的视角穿过层层雨幕而径直切入到央视著名电视人、当下媒体文化代言者白岩松先生的精神空间。
  其时,正值午饭时间,由于工作时间紧迫,白先生谢绝了我们的美意,而甘愿饿着肚子在其工作的地方(《中国周刊》栏目组)接受了我们近两个小时的专访。专访刚刚结束,下午台里《东方时空》的工作便接踵而至。就这样,在饥肠辘辘中,他又以难以置信的饱满热情投入进了下面的流程之中。
  媒体全球化时代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不断膨胀的产物。一直以来,高度发达的西方媒体业,在立体性地左右着西方视听的同时,也在日甚一日地左右着整个世界的视听①,从而使世界在变得越来越色彩纷呈、越来越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使之越来越在成为一个由各色影像与各色幻象相互反射并重重交织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里,随着各种幻象乃至幻象之幻象的无度蔓延,一向不被人们所关注的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问题,便一跃而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乃是一个媒体人所必须拥有的职业操守的基本前提,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直接决定并影响着视听。
  什么才是一种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呢?简单地说,所谓独立人格与独立精神,就是指一种人格与精神的自觉,一种人格与精神的深刻性自觉。
  而今,在纷繁炫目的语境之酣漫交错中,独立性近乎成了一切赖以立基的前提。——没有独立,便没有基本的人格,人便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