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茹清宫-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今天射殪二虎,其一虎,隔涧射之,穿其胁。其次是胤祉的猎物最多,众臣高呼皇上万岁是千古第一的能君。康熙听后摇头大笑道:“要论能君朕是当仁不让,但是加上千古那可不比汉武,太宗呀。”

  胤祥却高声辨别道:“ 大清至开国皇帝到康熙朝,国家领土不断扩张,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皇阿玛即便比汉武,唐太宗也不逊色。”

  大臣们听后立马附和道:“大清朝万岁,皇上万岁。”

  康熙激动的接受众臣子跪拜,那高呼声震动四方,穿越山涧,围场深处的回音久久不散。

  乔玉在远处就听到阵阵的呼喊声,穹儿在一旁兴奋的跑到乔玉面前道:“乔姑姑您听见了吗。”

  乔玉啼笑的看着穹儿道:“听见什么了。”穹儿低头拽着帕子窘迫小声叫道:“乔姑姑…”

  乔玉无奈的对着穹儿道:“穹儿,你进宫也有五六年了。后宫的争斗你也没少瞧见,难道你也想在那里度过一辈子吗。”

  穹儿摇着头道:“穹儿不愿意,打小进宫是因为家里是皇家的奴才。家里认为能进宫伺候主子,是最大的恩德。穹儿那时还小家里说什么自个儿听着就是,不能自己选择。”

  乔玉不解道:“那现在你可以自己选择,宫女只要过了二十五岁就可出宫。你为何还存着这样的念头,你是想…”

  穹儿低声道:“乔姑姑,穹儿不愿出宫。穹儿是钦佩皇上,愿意这样一直呆在皇上身边。穹儿知道自己是妄想,但是穹儿不比别人差,为何她们可以,穹儿就不行。”

  乔玉连忙捂住穹儿的嘴巴道:“你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她是何人,你也能随意的评论?”

  穹儿挣开乔玉的手道:“乔姑姑难道您就愿意这样一直等到出宫,皇上那么看重您,您就真的一点也不明白?”

  乔玉忍着怒气的说道:“穹儿,我是看你平时乖巧懂事才常把你带着身边,姑姑我话已到此。以后如何,你好自为之。”

  李德全匆匆进来传话道:“万岁爷回来了。”乔玉稳着呼吸道:“知道了。”

  康熙大步快进帐篷脸带喜色道:“乔丫头你猜猜朕今天都猎到了些什么?”

  乔玉端着茶回道:“万岁爷这不是为难乔儿吗?看万岁爷怎么高兴定是个大的猎物。”

  康熙得意道:“算你猜对了,今儿个朕高兴你要什么赏赐朕都答应你。”

  乔玉瞥了眼李德全,李德全点头拉着穹儿安静的退了出去。穹儿满脸的不愿意,但看着李德全瞪着自己也只好跟着退下。出门外李德全指责道:“你这个小丫头可是神气了,不要以为跟着乔姑姑就可以目中无人。在怎么说本公公也是内务府总管,要太过分惹急了我,要捏死个像你这样的奴才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

  穹儿脸色刷白的跪下求饶道:“李公公人最好了,是穹儿该死。穹儿在怎么没有眼力也不敢得罪李公公呀,您发大慈悲饶了穹儿吧。”

  李德全哼了一下道:“饶了你也不是不可,回宫后你就到浣衣局去报到。”

  穹儿惊怕的求着李德全,摸着把怀里值钱的东西都往李德全手里塞。李德全甩手丢在地上道:“你也不掂量着自己的份量,还想当妃子,我呸,要不是乔姑姑担着,你以为你还能在御前伺候。不是公公我不帮你,想在有两条路,要么去浣衣局呆着,要么就从此消失。”

  穹儿知道先前和乔玉的谈话被李德全听到了,穹儿狠狠的笑出声来:“乔玉她凭什么就可以呆在万岁爷的身边,良贵人不也是个下等的奴才,她凭什么可以当皇上的妃子。李公公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不行,为什么。”

  李德全冷笑道:“给你活路你不要,你这是自个儿找死。你可别怪咱家,你问咱家为什么,咱家现在告诉你你想要知道答案就去地下问阎王爷去。”李德全挥手做了个除掉的手势,一旁的小太监用手捂住穹儿的嘴巴,用力的把穹儿托了出去。

  康熙做在炕上盯着乔玉,乔玉隐约听到外面的声音颤抖的跪下道:“万岁爷的话当真,君无戏言。”

  康熙认真重复道:“君无戏言。”

  乔玉低着头道:“奴才想出宫,希望万岁爷成全。”

  康熙脸上的表情变得僵硬,过了一会才开口问道:“你不愿呆着朕的身边,可是嫌朕怠慢了你。”

  乔玉难受的哭出声来摇头道:“自从太皇太后甍世,皇上对奴才是恩宠甚佳。能在皇上身边伺候,是奴才的莫大荣耀。只是再过几年奴才也到了该出宫的年纪,望万岁爷恩准。”

  康熙听后大发雷霆的说道:“好个恩宠甚佳,你就是这样回报朕的吗?皇祖母去后,朕看你聪慧贤德,将你带着身边。可是你呢,竟然百般哀求 让朕放你出宫。”

  康熙大吼一声叫李德全进来道:“你给朕听好了,以后没有朕的旨意你休想出宫,李德全给朕记下。”

  “嗻”

  乔玉跑到康熙脚下用力拽着康熙的衣角道:“皇上您不能这样,您不能这样,后宫的规矩您不能就这样更改。”

  康熙起身甩开乔玉的手冷冷的说道:“规矩,朕定的就是规矩。你若不能明白,过几年就出宫陪着苏嬷嬷去吧。”

第十四章  莫遣相思累白头
康熙大发雷霆的事情,太后很快就知道了。后妃也大概的听到些传言,但见太后没有说什么也不好提起此事。

  夜里康熙一直在挑灯看书,李德全和御前的奴才都被康熙遣出帐外候着。李德全知道康熙心情不好但是也要人在里面端茶倒水的,于是就叫了胡文进去伺候。谁知胡文进去不到一刻就听到康熙愤怒的责骂声,李德全无奈的只好去寻乔玉。转身就看见太后站在身旁,大家紧张的跪下。太后吩咐李德全不让通报,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康熙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的说道:“还要朕在吩咐几遍,都给朕出去。”

  太后站着不动,康熙抬头一看竟是额娘。立马起身请罪道:“额娘来了也不通报一声,这些奴才是越发没规矩了。”

  太后道:“皇帝不要怪他们,我哀家不让李德全通报的。”

  康熙低声道:“是,这么晚了额娘还不休息。”

  太后走到康熙身边道:“皇上不是也没休息嘛,额娘是来看看皇上深夜不寝是有何事。”

  康熙愣了下道:“儿臣哪有什么事情,晚间看书不知已到深夜。”

  太后好奇的问道:“皇上看的是何书,竟让皇上如此着迷。”康熙古怪的瞅着太后道:“只是诗经,一不留神就读进去了。”

  “哀家读的书不多,但是诗经还是看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太后轻轻的念道。

  康熙慌忙的整理衣角,太后温和的说道:“皇上大了,有些事额娘也不再过问。但是皇上,事事都得有个限度。”

  康熙低声回答道:“是,儿臣知错。”

  太后抿着双唇轻声问道:“皇上,你可知道宸妃,当年太宗皇帝宠爱宸妃并以诗经中的《关雎》为名赐予宸妃关雎宫位居东宫之首。”

  康熙一边沉思一边答道:“儿臣是有耳闻。”

  太后接着说道:“这些事也是听太皇太后说的,崇德二年,宸妃在关雎宫生下一位皇子,太宗皇帝十分喜悦,遂创大清以来之先例,大会群臣,盛筵宾客,同时颁发大赦令,释放了许多囚犯。不料没过多久倍受娇宠的皇八子不到1岁便夭折了,宸妃在皇儿去后,她朝思暮想。魂索梦牵,白天不进饮食,夜晚彻夜难眠,终日以泪洗面,不久便身染重病。宸妃病危时,太宗皇帝正率军在前方打仗,作为三军统帅,是不应该离开阵地。但是太宗皇帝还是决定返京探望宸妃,在作了细致的军事部署后,便启驾返还盛京,一路上马不停蹄。刚到盛京城,就传来宸妃去世的噩耗,来晚了一步。当时太宗皇帝耐不住巨大的悲痛,哭天号地,泪如雨下。周围诸多官员、皇妃宫女、皇子公主,也跟随太宗皇帝,大哭不已,一时间哭得天昏地暗。宸妃之死,对太宗皇帝精神打击极大,以致害了一场大病,自此后再没有重返松锦战场,从而也结束了他40余年的戎马生涯。”

  康熙从来没有听谁说过前朝的事情,自己也是在小的时候偷偷听到几个年老的嬷嬷说起过。现在听到太后这么说来,康熙十分震撼。太皇太后从小就教育自己怎么当好一个皇帝,教书的先生也是教导自己如何治理国家。每天除了学习治国之道就是四书五经,骑马射箭练武。对于康熙来说管理一个大清朝,统治好大清国土。这就是身为皇帝的使命,一个伟大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祖先打下的江山,他们都是伟大的君主,是英明的统治者。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超越他们开创盛世之朝,对于其他的事情康熙无从知晓。今日太后的这番话让康熙想起了记忆中的那个皇阿玛,还有那个记忆中的美丽女子。

  康熙对着太后跪下道:“额娘说的话孩儿明白了,孩儿知道怎么做。”

  太后双眼迷糊的看着康熙道:“孩子额娘不是逼你,乔玉是个乖巧的孩子,你若真的喜欢就纳了吧。有她在身边照顾你,额娘也放心。”

  康熙没有纳乔玉为妃,那天太后走后康熙侧夜的读着诗经。回到京城康熙下了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乾清宫御前宫女乔玉因不守宫规,顶撞圣驾。特念曾忠心侍奉太皇太后免其死罪,择日打发出宫。

  乔玉接到圣旨的那一刻没有过多的悲伤,在告别其他人后乔玉离开了皇宫。没有人知道乔玉去了哪里,可能离开京城去寻找她的亲戚,可能嫁给了生意人到外地生活。

  乔玉离开皇宫的那天康熙一如往常一样在乾清宫看书,李德全伸长了脖子向屋内打量。今天的康熙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处,下早朝除了去向太后请安就是去查看皇子们的功课。回到乾清宫就一直批阅奏折,直到刚刚康熙才批完奏折开始看书。李德全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时候皇上还有心情看《史记》,李德全小心的端着茶水进去。康熙依旧低头看书只是用手示意李德全把茶杯放到桌上,此时的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过后乾清宫内早已点上蜡烛。烛台上的火焰因为空气干燥发出啪啪的声音,康熙看到第一百二十四卷时微微抬头看向窗外。此时窗外模糊的浮现了太皇太后的身影,康熙惊讶的叫了声皇祖母。等康熙仔细一看窗外空无一人,康熙失望的默默闭上眼睛,这时脑海中浮现的全是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皇祖母把自己抱在怀里,用着沉沉的目光看着自己道:“我的孙儿长大了,很快就可以像你皇阿玛一样君临天下。皇祖母老了,你长大后可不许像你皇阿玛一样不争气,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有太多的仁慈和不舍。咱大清至今都是以孝治国,在皇祖母心中你皇阿玛一直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也有他的抱负和理想,他有着过人的才华和学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太重感情,往往痴情的人是因为内心太过脆弱。孙儿呀,你皇阿玛是个了不起的男人,是个温和的丈夫,是个孝顺的儿子,是个睿智的君王。但是他不是个英明的皇帝,可惜他却登上了那个皇位,那个让他痛苦一生的宝座。”

  这些话一直记在康熙的心中,一个皇帝在面对舍与得的时候往往是清醒的,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醒。舍得二字在帝王心中是没有界限的,明智的统治者不会因为一个得而放弃所有的舍。

第十五章  不废江河万古流
乾清宫

  “朕昨天晚上做一个奇怪的梦,早上起来却只记得点点画面。众爱卿你们谁能为朕解释原由?”康熙悠然的说道。

  底下的臣子一些看着明珠,一些看向索额图。康熙怪异的笑了下道:“端范你熟读周易能否为朕解解梦因。”

  明珠上前道:“回皇上要解此梦并不难,皇上可否将您记得的画面告诉微臣。”

  康熙慢慢回想道:“朕在梦中看见一个小孩,他衣着破烂满脸灰尘一个人坐在荒芜的庄稼旁边。朕很奇怪就上前问他:你问和独自坐在这里,你的家人呢。那小孩没有说话只是一直低着头手上用力抓着一样东西,朕于是又问他:你是哪里的孩子,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我可以帮你。谁知那个孩子还是不说话,还是紧紧的抓着手中的东西。朕伸出手去示意那个孩子将手上的东西交给朕,那孩子用着恐惧的眼神望着朕然后将伸出的手打开。朕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树皮,后来的画面朕记不清了。”

  底下的臣子也在小声的讨论,明珠想了想最近发生的事情道:“皇上臣有一解,但是臣不敢明说。”

  太子胤礽道:“明大人这是何意?”

  康熙看了眼太子然后对明珠道:“难道是个不好的梦,让你不敢直言?”

  明珠摇头道:“皇上此言差矣,这个梦既不好也不坏。就好看皇上如何去理解,臣不才不能解说。”

  康熙笑了笑道:“好个大清才子,既然明珠不能解梦,底下的大臣谁能给朕说说这个梦。”

  胤禛揣摩圣意道:“皇阿玛儿臣到有一解。”

  大家一下把目光都集中在胤禛身上,康熙意味深长的看着胤禛道:“哦,说来听听。”

  胤禛冷静的分析道:“此梦是一个寓意,画面的荒芜是说明有些地方的百姓正在受苦,梦中的孩子正因为苦难而无家可归。”

  大家听完胤禛的分析都不敢言语,康熙也沉默不语。胤祉小声的对胤禛道:“四弟,你怎可乱言还不快向皇阿玛请罪。”

  胤禛向前跪道:“儿臣妄言,请皇阿玛赎罪。”

  康熙把目光转向玛尔汉道:“你认为四贝勒所言有错吗?”

  玛尔汉跪下回道:“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康熙又看向佟国维道:“你说玛尔汉该如何治罪?”

  佟国维颤抖的说道:“臣不知”

  底下的大臣都慌张的左顾右盼,康熙恼怒道:“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就让朕来告诉你们。黄、淮连年溃决,下流地方时遭淹没,虽然耗费库银数百万两,但是多年仍无成效。你们回答朕这是你们的无能还是朕的过失。”

  “臣等无能,臣等有罪不能为皇上解忧,请皇上保重龙体。”大臣齐跪道。

  康熙慢慢的喘口气道:“传旨,朕决定南巡。户、工、兵、吏部,南巡一切供应由京备办,严禁沿途官吏借名科派,地方官员也不许馈赠扈从人员,违者均以军法论处,百姓不必引避,有在驻跸处告讦者以冲突仪仗例治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寿宫

  “主子万岁爷来了”宫女通报道。

  敏嫔听后起身相迎,康熙进来扶着敏嫔道:“你身体不好,就不用行礼了快回床上躺着。”

  敏嫔谢恩道:“谢万岁爷关心,臣妾已经好多了。”

  康熙看着敏嫔的脸色皱眉道:“脸色那么白,还说好多了,叫太医来见朕。”

  敏嫔出言道:“皇上,臣妾真的好多了,不用再叫太医。”

  康熙无奈的摇着头道:“真拿你没办法。”

  敏嫔看着康熙的神色,有手示意其他人下去然后低声的问道:“万岁爷可是有不顺心的事儿。”

  康熙走到床边,脸朝着床角道:“朕的后宫中要说最懂朕心的就是敏儿你了。”

  敏嫔笑了笑,用手撑着头道:“最懂万岁爷的人可不是臣妾,打您一进来嘴角就是微闭着的。”

  康熙将敏嫔抱在怀里道:“还说不是最懂朕的,连朕生气时的表情都知道。胤祥快十三岁了,朕这次南巡也将他带去。你给朕生了一个好儿子,朕会好好培养他的。”

  敏嫔垂眼低声道:“祥儿是个孝顺的孩子,是个孝顺的孩子…”

  两人默默的靠在一起,直到敏嫔睡着。康熙才轻声的说道:“我知道”

  胤祥和胤禛正在来永寿宫得路上,胤祥很是不解的问胤禛道:“四哥,我不明白为何这次南巡随行的阿哥中没有你,听他们说早朝时明明是四哥解说的原由。”

  胤禛好笑的摸着胤祥的头道:“这次太子也没随行,皇阿玛留我在宫中是让我协助太子。”

  胤祥纳闷的说道:“如果这次四哥去就好了,有四哥在身边还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胤禛叹声道:“十三弟放心总有机会一起去的。”

  胤祥探头问道:“真的吗?”

  “四哥什么时候骗过你,这次十四弟也随行你代四哥好好照顾他。”

  “四哥你就放心吧。”

  两人走到永寿宫门口,看见胤禟在水井旁和一个宫女说话,胤祥停下来道:“四哥,九哥怎么会在这。”胤禛抬眼望去,刚好胤禟也看到了他们。胤禟撇头不语和那宫女走过来请安道:“给四哥请安。”

  胤祥也向胤禟请安,尹茹向胤禛、胤祥请安道:“奴才给四贝勒请安,十三阿哥请安,爷吉祥。”

  胤禛抬手示意尹茹起来,胤祥仔细打量着尹茹转眼向胤禟问道:“九哥,这是去哪儿?”

  胤禟回道:“准备回府,四哥、十三弟我府中还有事就先行一步。”说完眼睛看向尹茹,见尹茹低头无视自己胤禟生气的转身离去。

  等胤禟走远尹茹才抬头对胤禛道:“奴才是奉宜主子的命令送东西给敏主子。”

  胤祥看着尹茹手中的药材笑了笑道:“请转告宜额娘,谢谢她的关心。”

  尹茹点了一头,胤禛看着尹茹犹豫的问道:“你阿玛可是尹泰?”

  尹茹迟疑的回道:“回四贝勒,他是奴才的阿玛。”

  胤禛眉头紧锁侧身对胤祥道:“我们进去吧。”

  胤祥纳闷的看了眼胤禛又奇怪的看了一眼尹茹,转身跟着胤禛进去。宜妃因为得知尹泰被革职借故推辞胤禟的要求,尹茹知道后什么也没说。奉令出来时碰到胤禟,胤禟直拉着尹茹解释原由。无论胤禟怎么辩解尹茹一直保持不语,尹茹心里难过的并不是其他而是宜妃忽然转变的态度。半饷也走进永寿宫。

  胤禛准备出宫回府,路上胤祥恍然大悟道:“那个宫女是尹泰的女儿,那她不是宜妃娘娘赐给九哥的丫头吗?”

  胤禛道:“好像是吧。”

  胤祥好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