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辉的历程-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北集团军派遣,来自未来的战士),授少将军衔;副职以下由司令员和政委任命并授衔。同时给予新成立的南方集团军强有力的支持,派了16架米…8直升运输机长途飞行,运来了足量的抗日…1型系列步兵武器、军装、通讯设备、各种军政训练的教材等等。基地战邪司令员指示,按照华北集团军的标准来装备南方集团军,第一批运送的主要是军用物资,第二批除了军用物资外,还从华北集团军抽调了50名骨干力量加强南方集团军。因此,命令南方集团军尽快开辟出较稳定的根据地,建立机降场和囤积油料,使南北方的物资运输迅速开通。同时,为了配合华北和山西抗日解放区的行动,迟滞敌人大扫荡的人员和物资集结,南方集团军应主动出击,干扰日寇淞沪派遣军抽调到华北作战的行动。在华北大决战开始后,南方集团军乘敌人兵力空虚,发动更大的攻击行动,使日寇首尾不能相顾,可以伺机夺去大中城市。
  需要说明的是,米…8“河马”式运输直升机,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一种中型运输直升机,主要性能参数是:巡航时速225公里,实用升限3975米,继航时间46小时。最大航程1200公里。作战半径22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2000公斤,载运量4000公斤或24人。米…8直升机除了正常加油料外,起飞前还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充电,在基地的机降场有充电车来完成。但是,为了适应较长距离野战的需要,盘谷基地的航空工程师特地改装了10架直升机,作为加油和充电的两用保障机。这种经过改装的保障机,不仅可以在野外条件下给米…8直升机充电,还可以携带吨航空油料,使米…8直升机的续航能力大大提高。前段时间运送“南京特遣队”出动了8架直升机,其中有4架是这样的保障机,将特遣队送到南京附近后,在特遣队的警戒下,迅速给米…8直升机加油充电,而后迅速返航。16架运送装备的米…8直升机中,有8架是这样的保障机,才使米…8直升机作较长距离的飞行。
  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经过整编的部队进行军政训练,由于初期人手不够,原来南京特遣队的野狼团的战士,全部担任连以上军官并兼任教官。政治教育十分顺利,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面前,使枯燥的政治理论和概念,变成了生动、具体、形象的故事,全军上下都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尽管绝大部分都是原国民党军的官兵,经过南京团结战斗和同甘共苦的洗礼,对GCD和八路军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思想深处早已抛弃了国民党,成长进步的速度十分惊人,已经有人提出了要加入GCD的申请,更多的人已经在酝酿中。就连苑永贤司令员也没想到,意识形态差别很大的国民党军人,这么短的时间就接受了GCD的理论思想,追根溯源还得感谢残暴的小日本这个反面教员,是他们给了原本懦弱的中国人反抗的勇气,以及埋葬他们自己的工具,那就是仇恨!军事训练方面贯彻急用先学的原则,重点强化训练二百米内的硬功夫,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同日军的单兵素质的差距,具备同日军直接作战的能力。
  在部队整编训练期间,苑永贤司令员接到董良政委的通报,特别纵队已经同延安的GCD取得联系,并且已经正式得到延安的接受和承认。听到这个消息,来自未来的苑永贤激动不已,心里充满了找到家的温暖,从此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终于融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洪流之中。苑永贤司令员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进程,知道在2月以后,新四军将要克服国民党设置的重重困难,在叶挺军长的领导下正式组建,在南方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有可能中央军委将南方两股抗日力量合成一股,必须立即展开行动扩大根据地,为两军合并做好准备。因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的刁难和阻挠,新四军比八路军晚成军了两个月。
  1937年8月10日,ZD、ZNL、叶剑英受党中央的委派,从西安乘飞机到达南京,参加国民党的国防会议。会议期间,蒋介石设置了层层障碍,对《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了许多无理要求。其中不同意提“民主”,要求一律改为“民用”;不同意提同国民党获得谅解,要求提共赴国难。ZNL当即表示,有的可以研究,有的不能同意。第二天,日本军队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侵略者的炮火打到了南京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迫切需要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18日,蒋介石同意发表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ZD、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的协议。但是,由于双方对部队改编、员额等问题上仍有斗争,上述协议到22日才正式发表。但是,对于红军游击队,蒋介石仍不肯给正式番号,千方百计地想要削弱和控制,甚至采取了“北和南剿”的方针,致使新四军比八路军还迟两个月改编。
  1937年7月,ZNL在上海遇到了叶挺,曾经一同出生入死创建了人民军队的战友,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心中百感交加。尤其是叶挺,对于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时,没有同党在一起感到有些难为情,对ZNL说:“Z副主席,我在革命低潮时离开了GCD,同您和其他同志比我的革命性还差啊,我……”叶挺有些说不下去了。ZNL却安慰着叶挺:“希夷呀,在这个问题上你不要有任何负担,当时的形势的确十分严峻,有很多共产党人甚至背叛了组织,就是坚持下来的同志也有不少动摇过。你毕竟没有背叛组织,现在不是又回来了嘛,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呀!”ZNL十分诚恳地说。叶挺十分感动地说:“谢谢党组织的信任,谢谢Z副主席!不知党组织能分配给我什么工作?”,ZNL同叶挺作了较长时间的谈话,希望他能出山将南方八省,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游击队集中起来,组建一支抗日新军,并说明这也是中共中央的意见。叶挺此刻也充满了奔赴抗日前线,要为国杀敌立功的激情,当即痛快地答应下来。末了,ZNL嘱咐叶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和身份,多和国民党上层的实力派接触,这样在组建部队的过程中会减少很多阻力。叶挺(1896—1946),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2年任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所部被称为“铁军”。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任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8月1日,他与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一起,发动举世闻名的南昌起义,叶挺在起义中任前敌总指挥和十一军军长,起义军南下到广东潮汕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了。同年12月,叶挺与张太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亦未能成功。广州起义失败后不久,叶挺脱离中###组织,在海外流亡了十年,失掉了同党的联系。
  第二天,叶挺就赶到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找到了当时在上海指挥作战的陈诚,想通过陈诚深得蒋介石信任的关系,做通国民党上层的工作,使组建新四军的工作会更顺利一些。门口值班的军官听说是叶挺不禁十分惊讶,北伐中的名将,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有几个人不知道的?惊讶之余便飞快地去通报了。不一会,一身戎装的陈诚迎了出来,老远就张开双臂满面春风地喊道:“希夷兄我的老同学,哪阵风把你给吹来的!”。在陈诚的办公室里,勤务兵上完茶后退了出去,陈诚端起茶碗,一边用盖子拨着浮茶,一边笑着对叶挺说:“希夷兄不会是专门来看我的吧,我猜定是有什么难处需要老同学帮忙,但说无妨!”。叶挺对陈诚说:“辞修,你我同为保定军官学校同窗,您老兄率领千军万马同日寇作战,好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兄弟我却在国难当头闲暇无事,做一个安稳的寓公。”叶挺似乎在发牢骚。“希夷兄无论为人还是能力都在兄弟我之上,如果当年你不同校长分道扬镳,现在统帅的何止千军……,咳!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它了,只要回来就好!但不知希夷兄有什么想法没有?”陈诚很同情叶挺的境地,有心帮他一把。叶挺同陈诚谈了在南方组建新军,并率军同日本鬼子作战,有生之年再为国立功杀敌,并希望老同学助一臂之力。陈诚满口答应过段时间到南京述职,顺便向蒋介石转达叶挺的想法。
  陈诚是浙江省青田县人,蒋介石的亲信,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1923年,陈诚入粤军任职,曾经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1924年任黄埔军校教官,参加过两次东征。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诚指挥的部队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中原大战中任第18军军长,后来又参加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三、四、五次“围剿”,多次被工农红军击溃。全面抗战爆发后,陈诚担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和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参加上海抗战。从这段简单的历史中不难看出,陈诚的建议对蒋介石有一定的影响。在陈诚的斡旋下,加上日军加紧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等地,国民政府才同意同中共中央达成协议。
  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从华北集团军抽调的60余名官兵,苑永贤司令员全部补充到了“血狼团”,使“血狼团”很快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尽管可能与“野狼团”还有差距,但是,在目前这个地区内却是一流的部队。在部队休整期间也没闲着,根据基地情报部传来的敌情通报,日军淞沪派遣军将抽调4个师团,参加围攻我华北和山西根据地,其中就有南京大屠杀的首恶谷寿夫的第6师团。为了拖延日军集结的速度给我军获得较充分的备战时间,同时在实战中使“血狼团”尽快地成长起来,置其他部队强烈地请战要求于不顾,只是将“血狼团”撒了出来,专门盯着谷寿夫的第6师团,搞得第6师团焦头烂额。最大的一次是在津浦铁路上,袭击了第6师团先行的运送给养弹药的军列,不仅掠夺了大量的粮食和各种弹药,还将津浦铁路炸毁多处,鬼子的工兵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修复。而后,又突袭了几处第6师团的物资集结地,能拿走的全部拿走,拿不走的一律彻底销毁,硬是把第6师团钉在原地动弹不了。在后期由于鬼子加强了防卫,“血狼团”毕竟实战经验不多,产生的伤亡较大。1938年1月26日晚,“血狼团”的一个30余人行动分队,袭击第6师团94联队的油料仓库时,已经进入仓库并将爆炸装置安放完毕正在准备撤退时,这时已经有戒备的大批鬼子闻讯赶来,将油料仓库团团围住,妄图迫使他们投降。劝降的一个鬼子军官和一个汉奸翻译官,被我军击毙在阵地前以后,为了夺回油料仓库,鬼子发动了猖狂地进攻。行动分队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进行了顽强地抵抗,在弹尽援绝后退入仓库内,砸毁了所有的武器并引爆了油库,同逼近的鬼子同归于尽。这次惨烈的战斗造成了鬼子千余人的伤亡,事后鬼子在爆炸现场只找到一块烧掉一半的“血狼团”的标志,以及几个已经变形损毁的微型冲锋枪的零部件,此外一无所得。
  1938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新成立的新四军划归南方集团军。想当初新四军成立时,国民政府百般刁难,设置了重重困难,GCD因为要靠国民政府拨军费,也只好忍让再三。八路军特别纵队归属后,GCD的力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再也不用向国民政府祈求军饷了。所以,MZD拥有了盘谷基地和特纵的几个集团军的兵力后,很快地做出了这个决定,别说是军饷,就是“新四军”这个番号要不要都不在乎了,反正八路军要在适当的时候统一进行整编。MZD还提出了调整南方集团军的主要领导人的人选方案,即:苑永贤任司令员,授中将军衔;柴聪伟任政委,授中将军衔;叶挺任副司令员,授中将军衔;周子昆任参谋长,授少将军衔。项英调回太原另有安排,原新四军的部队由集团军统一整编成一个师,师长为陈毅,授少将衔;政委为谭震林,授少将衔;副师长为张云逸,授大校衔。调走项英是MZD了解了未来的发展后做出的决定,并征求了董良和战邪的意见,项英同志是革命立场坚定的老红军,暂时到中央党校学习,准备将来充实东北部队的政工力量。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部队的综合战斗力有很大提高,苑永贤将已经连续作战一月余的“血狼团”转入休整,将已经憋得嗷嗷叫的其他部队,投入到扩大根据地,破坏日寇集结的战斗中。苑永贤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近日准备同大名鼎鼎的叶挺、陈毅等老前辈会面,共同引领南方的抗战重任,其迫切的心情也只有柴政委等几个来自未来的“老兵”知道。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南方集团军(二)
苑永贤只留下1团和正在休整的血狼团,其余的八个团分三路,向东、北、西方向搜索侦查。2、3团向东进入六合县;4、5、6三个团开进津浦路东的半塔集;7、8、9团向西进至津浦路西的藕塘。苑永贤十分了解,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半塔集和藕塘都是新四军后来建立的根据地,我军现在提前开辟这些根据地,也是为了迎接新四军做准备。同时,在津浦铁路的两侧形成夹击之势,伺机发动攻击阻断日寇的运输,达到迟滞敌人的集结,配合华北作战的战略目的。苑永贤又将1团派往竹镇,又特别嘱咐原南京特遣队的排长,现在已经是1团团长的赵刚,在1月16日这一天可能有400余名鬼子前来进犯,务必要全部彻底地消灭之,打好整编后的第一仗。这并不是基地情报部提供的情报,而是苑永贤根据原历史进程,得知这一天所发生的事件,但是苑永贤还拿不准,在历史的轨迹发生偏转后还能否发生。日寇占领南京后,这一带的鬼子十分猖狂,百余人就敢远距离地外出烧杀,随心所欲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在原来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事件,真的在既定的时间内发生了,宇宙中有一种未知的力量,总是试图将偏离的历史轨迹复原,即使整体轨迹已经改变,但是局部也是在不断地修正。由于前段时间血狼团的打击,使得日寇的集结受到严重影响。淞沪派遣军抽调的第3、6、13、101四个师团,其中第13、101两个师团已经从海路开向华北,第3、6两个师团必须经过津浦铁路前往华北。因此,除了增加兵力加强铁路沿线的防卫外,还派出多股几百人组成的部队,经常以清剿为名突然包围一个村庄,烧杀淫掠一番便扬长而去。1月16日,赵刚团长率领1团在竹镇北的潘家集设防,一方面严密封锁消息,同时在鬼子必经的路边构筑伏击阵地。在这个地区除了身穿狗屎黄的日军到处横行外,成建制的中国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当大批的身穿草绿色军装,装备精良的中国军队出现在老百姓面前时,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他们知道这就是从千里以外的华北来的,在南京城里杀了大批的鬼子,救出了无数的难民的那支军队时,人们兴高采烈纷纷奔走相告,华北杀小鬼子最狠的八路军过来了,我们终于有救了!人们自动地组织起来,组织起担架队支援部队行动,拿出有限的粮食为部队做饭,尽管我军一再说明已经自带口粮,但是人们还是忙碌着烧水做饭,杀猪炖鱼。
  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乡间公路,西侧是平坦的稻田,东侧是中等起伏的坡地,长满了茂密的竹林。为了高效地杀伤鬼子减少我军伤亡,在公路的一侧布置了刚刚运来不久的遥控定向地雷,足以覆盖100米长的路面。在竹林里布置了两个营的兵力,战士们静静地等待鬼子前来送死。侦察兵通过步话机报告发现鬼子,大约有400余人成三路纵队,距离伏击地点不到两华里,赵刚团长举着望远镜注视着渐渐走进火力范围内的鬼子,狂妄的鬼子没有想到这里将要成为他们的坟墓,背着和肩着形形色色抢来的物品,一路上有说有笑毫无戒备,拿起步话机送话器下达了攻击命令。霎时,引爆定向地雷的无数颗钢钉,组成了一阵狂风席卷了鬼子的行军队伍,使毫无防备的鬼子死伤过半,剩下的鬼子卧倒在地仓促还击。接下来从竹林中又飞出密集的弹雨,在毫无遮拦的公路上和稻田里又撂倒一大批鬼子,剩下的鬼子虽然还在顽抗,但是在我军狙击连的精确打击下,很快所剩无几。出击命令下达后,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战士们,挺着刺刀冲上公路,收割着鬼子的生命。在现代化的武器打击下,400多个鬼子不到10分钟就被消灭干净,尽管战前连排长都反复强调,要以最快最有效的手段置鬼子于死地,不到万不得已不许拚刺刀。连排长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华北集团军的战士,对经过严格训练后充满自信的战士,喜欢在作战时找鬼子拚刺刀深有体验,所以在战前反复强调,尽管如此,华北集团军的通病又一次重犯了。
  赵刚团长走上公路,看到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遍地都是死鬼子。一位少尉排长正在臭骂一个战士,那个战士的左臂缠着绷带,赵刚走到跟前时排长刚离去,只听着那个战士小声嘟囔着:“不让我们拚刺刀,那还让我们死命地练拚刺刀干吗!”。原来这个战士第一个冲上公路,凭着过硬的技术一口气连刺死3个鬼子,但是自己的左臂也被鬼子的刺刀划伤,不但没受到表扬,反而被排长臭骂一顿。赵团长上前拍着那个战士的肩膀说:“士兵同志,手中的武器应该说具有两个作用,首先是用来消灭敌人,再一个是用来保护自己。对于作恶多端的鬼子,我们要求以最快捷的手段置于死地,你们在训练时教官反复强调的。拚刺刀在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手段,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不得不使用的应急手段,当初南京特遣队在南京城的鬼子堆里,杀了那么多的鬼子,可不是靠刺刀完成的。如果放着更有效的手段不用,偏要去同鬼子拚刺刀,这是个人英雄主义,冒险主义,只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赵团长一边说着,一边拿过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